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弱勢語言在公視發聲──從公視新八點檔連續劇「寒夜」談起

2002年 March 10日

⊕∮⊙◇★☆⊕∮⊙◇★☆⊕∮⊙◇★☆⊕∮⊙◇★☆⊕∮⊙◇★☆⊕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弱勢語言在公視發聲──
從公視新八點檔連續劇「寒夜」談起   

∮本周媒大事

∮傳學鬥論壇
宗才怡的商品化
——媒體如何報導與評斷經濟部長?
胡彩蘋〈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傳學鬥道歉啟事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ms10800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scs
http://tw.letter.yahoo.com/Social/scs.left/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schlafen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2002/3/8第八十八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弱勢語言在公視發聲──
從公視新八點檔連續劇「寒夜」談起   

改編客籍作家李喬原著、第一部以客語發音的八點檔連續劇「寒夜」
,四日晚間在公視頻道播出,為了替這齣卡斯陣容堅強、製作成本高
的精緻大戲宣傳,公視除了搬出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客委會主委葉菊
蘭、及客籍大老吳伯雄站台造勢外,還特地舉辦六場客家莊巡迴試映
活動。公視的公關活動看似和一般商業電視台為八點檔的造勢無異,
事實上其中大有文章,值得我們思考。

在台灣,客家人佔總人口比例約15%,這麼龐大的收視族群照理足以
刺激許多客語節目的出現,並支撐它們的生存,然而實際的情況絕非
如此,否則為何公視還要辛苦地至全省各個客家聚落進行宣傳,唯恐
失去這些基本的收視群?

在過去的語言政策下,客語和其他方言遭到無情的打壓,即便在政治
民主化、媒體市場自由化之後,客語仍無法取得和台語及國語平起平
坐地地位,這反映在客語節目佔總節目的比例上;在台灣有線電視系
統動輒百餘頻道的情況下,所謂的客語頻道屈指可數,甚至以客語發
音的節目都寥寥無幾,客家人的收視權受到嚴重忽視(原住民族的情
況較客家人有過之而不及)。在此同時,我們卻看到日語或韓語節目
在台灣電視頻道上大行其道,直間或間接助長了哈日族和哈韓族的形
成,而這兩類族群對日、韓文的熟悉程度,甚至凌駕於第三大語言的
客語,使客語淪為繼國、台、英、日、韓文後在媒體上較常被使用的
語言。

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使得商業媒體如此不重視客語(或其他弱勢族群
語言)節目的製播?我們認為是利潤的考量。商業媒體認為,只要能
掌握絕大多數閱聽人的喜好,就可以確保成本的回收,因此它們所提
供的節目經常是複製既有的模式,忽略弱勢、邊緣族群不同的需求;
另外,為了花最少成本而獲致最大利潤,媒體機構寧願用相對便宜的
成本購買外片,而不願花大錢製作真正出自本地文化脈絡的影視節目
。在媒體機構不願投下成本製作本土節目的情況下,要培育出具水準
的影視製作演播人才就更難上加難,這也是「寒夜」在拍攝時必須使
用國語演員,而在後製過程中又面臨找不到合格客語配音人才的原因

「寒夜」在公視頻道的播出在此就顯現出它的意義。首先,「寒夜」
的完成顯示台灣本地影視製作人有能力製播出高品質的節目,這對有
心於從事影視創作的年輕人是一極大的鼓勵,公視提供了一個他們可
以圓夢的環境;其次,「寒夜」從劇本改寫、製作團隊遴選到演出人
員的徵求,公視都在不以營利為目的情況下給予包括經費上的全力協
助,這在商業媒體裡是絕難看到的;最後,「寒夜」這齣以客語發音
的八點檔連續劇不僅創下台灣影視記錄,更重要意義在於,它彰顯了
弱勢族群的收視權似乎只有在公共媒體才獲得重視。

Our Question:

1. 你認為商業電視台為何麼不喜歡製作老人節目?

2. 什麼是哈日風或哈韓風?它們是怎麼形成的?

3.你曾看過公視的節目嗎?它與一般商業電視台的節目有何不同?

4. 你知道公視是在第幾頻道嗎?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 等了三十幾年,號稱台灣建是史上第一部客語戲劇〈寒夜〉終於在眾
人的期待開播囉!

2.剛倒一個勁報,又傳媒界又生出一個麗台運動報,真可謂生生不息啊!
只是,在這媒體不景氣的今天,還有敢死隊出來,嗯…….真勇敢!

3. 兩性工作平等法三月八日將開始施行,雇主對受僱者在招募、甄試、
薪資等都不能再有性別岐視待遇,若有受到歧視待遇者可以向地方勞工
行政主管機關申訴或循司法管道救濟,唉….女權團體奮鬥了幾十年終
於出現了曙光,以後還有慢慢長路要走,大家共勉之。

4. 網路和媒體集團Tom.com28日宣佈,將購入大連市最大的戶外媒體
公司New Star Prosperity Advertising 60%的股份…..全球化的浪潮下
又多一個「果實」囉!只是,下一個又會是哪一個呢?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論▍壇 ▌ ▋▊▉
⊕∮⊙◇★☆

宗才怡的商品化
——媒體如何報導與評斷經濟部長?
胡彩蘋〈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宗才怡,一個繼樂透彩之後最新的新聞詞彙,現在是全台灣人人可以叫罵
的對象。但是如果叫罵太廉價,可能只顯示叫罵的人不太高明。

宗部長的適任問題成為媒體當紅商品。電視台用大特寫播出宗才怡姣好卻
蒼白尷尬的臉龐、各種出糗的畫面;報紙整版半版攻擊宗才怡「搞錯APEC
的C是什麼意思」、「回答不出經濟起飛的定義」;雜誌更是逮到大做專
題的好機會。但是媒體究竟有沒有成功證明宗才怡的不適任呢?

前陣子一個記者朋友參加「第一大報」的徵選筆試,回來之後笑談筆試題
目好難;包括「內政部婦幼專線電話號碼幾號」、「非洲最近哪個國家火
山爆發」等,像極益智節目的機智問答;不禁令人想起大學聯考出現「三
民主義的寶貝是什麼」、「兄弟個人之創見是什麼」之類讓我在考試時笑
場的考題。這些填充題恐怕都和宗部長所面臨的考題一樣,沒有辦法幫助
考官認識一個人的真正想法與判斷力。

將這些枝微末節放大處理想要修理宗才怡的電視記者們,大概自己也不明
白經濟部長的適任與否要怎麼評量;因為他們對自己設定的這個問題所呈
現的支離破碎答案,正好無法探究出宗才怡面對經濟問題的可能判斷與想
法。

在整個「宗才怡新聞套裝」裡,記者在意的是如何蒐集紅玫瑰宗大美女瑣
碎片斷的出醜事實,編織成一個情緒強烈的故事;宗才怡變成發洩情緒用
的消費品,我們也很難看出記者本身對經濟事務真有什麼認識。

坦白說,宗部長的「不適任現象」(或不適應?)並不令我感覺驚訝,如
果大眾媒體到今天才發現宗才怡「不適任」,恐怕才是比較讓人驚訝的事
情。

今年初內閣改組,財經部會人事難產眾所週知,各大報、電視台每天都有
不同的經濟部長名單,不同媒體的閣員名單甚至南轅北轍,看得人眼花撩
亂。在這樣快速頻繁詢問各界人士、急於底定財經部長的改組時刻,稍具
理智的人大概都能感受到,這種急迫的決策值得憂心;而經濟部長無法立
即新手上路,甚至可能有適任問題,本來也就是預料中事。

可惜內閣改組之時,各大報紛紛陷入搶先邏輯,辛苦的記者徹夜守候總統
府,傳回頭版頭條人事預測大新聞。游內閣每天公佈的閣員名單好似樂透
彩號碼,對中一個便是報社一大勝利;當時押中宗才怡出任經濟部長,不
正是各大報沾沾自喜的成績嗎?在這種急促、較勁的新聞產製過程中,媒
體其實已經過分沉浸於輸贏邏輯,失去理性評量財經部會人事的冷靜。

而游內閣急急定下經濟部長人選,也說明了「拼經濟」的不會是宗才怡一
個人,包括林信義在內的「戰鬥內閣」,以及扁政府本身,才是力挺長居
國外的宗才怡出線的後援。現在攻擊宗才怡的適任問題,似乎嫌晚也嫌早
;晚的是,當初「每天換一個經濟部長」時,就該察覺到決策問題所在;
而早的是,既然這場經濟仗擺明是扁政府下來打,又何必在未有任何表現
時急急拿宗部長個人當箭靶?

也許看一枝婀娜美麗的紅玫瑰出醜,才是媒體喜歡做的事。

⊕∮⊙◇★☆

∮傳學鬥道歉啟事

日前傳學鬥電子報在大啟中說明了發信系統的問題,而其中有說到「目
前傳學鬥使用的系統為智邦生活館的e-mail系統,但智邦生活館的e-ma
il系統有時候會不穩定,因此,一些讀者有時候也會收不到當期電子報
。」

對此問題我們提出說明,由於outlook 寄電子報給一千多用戶,不管是
發信的mail server ,還是收信的 server,郵件伺服器都可能會做出
攔截的動作,這是系統的正當反應,而非智邦生活館系統不穩定,因此
對於這一向錯誤的認知傳學鬥向智邦生活館提出釐清與道歉。

傳播學生鬥陣 敬啟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ms10800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scs
http://tw.letter.yahoo.com/Social/scs.left/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schlafen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期待自植一片知識森林──看大陸圖書的查扣爭議

2002年 March 3日

⊕∮⊙◇★☆⊕∮⊙◇★☆⊕∮⊙◇★☆⊕∮⊙◇★☆⊕∮⊙◇★☆⊕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期待自植一片知識森林──看大陸圖書的查扣爭議

∮本周媒大事

∮傳學鬥論壇
Black Hawk Down: White American Up
-–「黑鷹計畫」的符號分析
黃浩榮(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讀者投書
一、【論戰回應】
全球地方化中的好萊塢
林德俊

二、從「勁晚報停刊」看台灣媒介環境

吳峻安(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研究生)

∮傳學鬥道歉啟事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ms10800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scs
http://tw.letter.yahoo.com/Social/scs.left/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schlafen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2002/3/2第八十七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期待自植一片知識森林──看大陸圖書的查扣爭議

今年的第十屆國際書展在爭議聲中閉幕,除了讓國際與國內出版業
者交流的功能日漸衰退為人詬病外,展場中的日文色情書刊和大陸
圖書都引發爭議。限制級書刊方面,出版品主管機關新聞局允許專
區展示、販賣,另一方面卻坐視展場中的大陸圖書「違法」販賣,
但私底下又對展場外大陸圖書的進口業者進行查扣、約談。

縱然新聞局表示,這項動作是一項策略性的禁止,有待兩岸人民關
係條例修改之後,才能解除他們於法有據不得不管的主管立場,卻
也顯示主管機關本身對於「愚法」無可奈何的窘境。長期以來,國
內獨立書商透過管道直接從大陸地區選書、寄書在國內從事販賣,
通關皆不成問題,為何在此時間點有此大規模「關切」動作,主管
機關仍無法自圓其說。

連色情書刊都可以分級管理,為何所有的簡體字書都被視為大陸商
品,不得公開販售,難道政府高喊「知識經濟」的同時,也將經濟
領域的「戒急用忍」套用入知識領域?除了在法律層次上,明顯違
背憲法第十一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自由,對於政府一
向(尤其入WTO後)高喊的自由貿易,更是自打嘴巴。因為若查扣對
岸書籍所基於的理由是散佈左派、馬克思主義或共產主義,那麼同
樣地,由台灣地區某些知名大出版社所出版的書籍,新聞局是否也
得將「比照辦理」?

更何況簡體書不等同「匪書」,現行法規除了觀念陳腐,對於現在
大陸出版業的認知亦常識不足,所以只見樹不見林、見樹砍樹,殊
不知為何國內簡體書籍需求其來有自,因為政府並未建制化國家級
或政府長期補助的出版計畫,與對岸動輒計畫整套經典、挹注大量
學術人才引介西方著作,當然國內學人會趨之若鶩。不過,這裡面
所隱含的警訊在於,仰賴透過第三者之手「仲介」知識,其中文化
轉譯的落差與知識掮客的壟斷,令人不得不憂心。

所以回過頭來,政府如果順應WTO的開放潮流且終於拿掉意識形態,
修法過後的出版市場可能又非現在這些專營大陸圖書的獨立業者所
樂見,因為全面的解禁,並不一定代表思想更趨多元,大陸圖書市
場想必會面臨一波市場整合,可能的走向是,這些獨立書商被併購
到書店代理商旗下,現在獨立作業將成絕響,未來在代理權限制之
下,獨立書商空間將被壓縮,市場取向和大眾取向的書籍將是經營
成本下的首要考量。所以大陸圖書市場,弔詭地,再次映證了過去
台灣報禁的市場變化,解禁前能維持一定的出版規模,解禁之後,
經濟力量反卻扼殺了市場多元空間的可能。

可惜的是,主管當局如今只重視「管」卻毫無「理」,要禁的理由
似是而非,卻又看不到如果未來修法解禁後,市場的變化將帶給業
者什麼樣的衝擊,及又該如何因應,更重要的是,如果一昧地開放
,國內在無知識計畫概念的體系下,必然更加仰賴對岸的知識出口
,那麼不禁令人懷疑到底台灣未來的書展還會有什麼看頭?

Our Questions:

1.你對大陸書的印象如何?

2.憲法第十一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自由,然而政府取
締大陸書的流通是否有違悖憲法的本意?

3.台灣的政府禁止大陸書的流通,所持的理由是否合理?

4.大陸動輒計畫整套經典、挹注大量學術人才引介西方著作,且其
翻譯的質量不會亞於台所翻譯的書籍,且其翻譯的書籍已有日多的
趨勢,對於這樣的情形你有何看法?

5.若政府順應WTO的開放潮流,對於大陸書籍完全的解禁,這樣是否
會對目前原有的中小型書商造成衝擊?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周媒大事

1.嗚呼哀哉!! 繼自立晚報關門大吉後,晚報市場又一成員戰死沙場!
而且還英年早逝… 勁晚老闆說:「報社營運入不敷出。」這句話,
聽在其他報老闆耳中,不曉得有沒有心有戚戚焉?然候心想,下一個
會不會是…?悼。

2.話說,台灣有一種「鱉」一直讓政府很頭痛…還說,這隻鱉有防害
國家安全之嫌,但大家都束手無策。 聽說剛好有一天,這隻鱉來到
了國際書展,台灣當局就想不如來個甕中捉鱉, 一個也跑不掉。 這
下可好了,鱉還沒到手,到是來了一群保護野生動物人士的關心…結
局如何?恐怕這補鱉人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囉!

3.美國政府開始加強資訊保密工作,同時擬定新的資訊保密政策並要
求科學團體對其發佈的研究內容加以限制…唉….看來一向以自由保
衛者自居的美國,現在也開始限制資訊流通的自由了…

4.身為學生一份子的傳學鬥也要為學生做一下廣告—國際學生影展要
開展囉!希望大家共襄盛舉!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論▍壇 ▌ ▋▊▉
⊕∮⊙◇★☆

Black Hawk Down: White American Up
-–「黑鷹計畫」的符號分析
黃浩榮(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誰控制過去,誰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誰就控制過去。」
— George Orwell (Nineteen Eighty-Four).

商業電影是社會優勢階級藉以傳佈主控意識形態,整編群眾並穩固既
有權力結構的文化手段,不論於全球或在地的視野脈絡下皆然。其特
徵在於透過高度娛樂的大眾文化形式來卸除群眾的政治敏感意識,淡
化階級之間的權力從屬及壓迫關係,吸引群眾大量消費之際,也誘使
他們接納並認同當權者所欲的意識形態,進一步鞏固、再製原有的文
化霸權與社會型態。

商業電影是鉅額資本與媒體技術的密集聚合產物。資本的流動,主導
著當前全球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秩序;媒體的運作,為群眾詮釋世界
,為社會銘刻文化內涵與價值認同。在西方,資本與媒體二者高度匯
流的結果,鍛鑄出獨步全球的影視工業,得以經由影像符號的武斷操
弄與拼貼,再現人類歷史的任何一段史事,掌握了書寫世界歷史的詮
釋權力 — 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西方電影工業,而以美國尤最。

當前台灣的賣座鉅片「黑鷹計畫」(Black Hawk Down,以下簡稱BHD
),即是一部典型的「歷史再書寫」影片,透過跨國資本與媒體技術
的結合,再次呈現一九九三年發生在索馬利亞的一段戰爭往事。整部
影片伊始,即以靜謐的文字陳述,來「說明」(其實已經是滲入特定
政治觀點的歷史再詮釋)美軍三角洲(the Delta)部隊何以來到索
馬利亞。我們不妨針對此事,比較一下來自美國官方網站、中文官方
網站(在台灣)、香港以及中國網站在影片簡介中的不同說法:

美國版:「美國於一九九三年派遣菁英部隊前往索馬利亞執行聯合國
的〝維安工作〞。他們的任務是逮捕當地首要軍閥M. F. Aidid的幾
位高階將領,以平定索國境內的內戰與飢荒。」(標記為作者所加)
(http://www.spe.sony.com/movies/blackhawkdown/)

台灣版:「1993年,一組受過專業訓練近百人的美軍突擊隊,在非洲
執行一項〝人道救援任務〞時,因誤判情報,兩架黑鷹直昇機被敵軍
擊落迫降至索馬利亞。」(http://www.bvi.com.tw/blackhawkdown/

香港版:「1993年10月索馬利大飢荒,美國派出特種部隊〝逮捕索馬
利軍閥穆罕默德阿帝的爪牙及維持秩序〞。」
(http://hk.movies.yahoo.com/020116/32/e6om.html)

中國版:「 1993年10月3日,美國派遣人數約120人的特種部隊到索馬
利亞,以〝幫助當地政府清理當時混亂的社會秩序〞。上尉麥克‧斯
蒂爾帶領這些士兵乘坐8架黑鷹直升機來到了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
〝他們俘虜了2名索馬利亞高級軍官,從而導致了一場持續時間很長的
火拼〞。」
(http://www.filmsea.com/show/oversea/200112280007.htm)

筆者無意於此進行歷史真實性的商榷(若依現象學觀點視之,也根本
無此必要)。重要的是,儘管這些對於BHD的文字敘述來自不同地區(
可惜沒有索馬利亞版),語意內容略有差異(特別是中國版),但基本
上這些文字敘事皆受制於原影片的內容敘事(當然,直接從美國官方網
站所譯出的文字更是如此),幾乎都呈現出相同的、有利於美國形象的
敘事主軸:「美國這次的軍事行動是人道的、正義的」,而非一種目的
性的軍事侵略或武力介入他國內政。即便向來反美的中國,試圖將影片
內容作不同詮釋,但也只限於表面的語意重現,而無法顛覆深植於影片
中的美國普世價值。

換言之,BHD如同其他好萊塢影片一樣,成功地將美國精神(自由、正
義、和平、人道等價值理念)鑲嵌於文化工業產品當中,向全球各地行
銷獲利,也成功地取得關於這次戰爭的歷史定義權。市場大眾消費影片
的同時,也再次消費了美國本位的主流普世價值,並接收了關於這段史
實的美式詮釋。

對立的符號結構

除了鉅觀的敘事內容,我們可以試著深入BHD中微觀的符號使用,來尋
繹其中所潛藏的二元對立邏輯、迷思以及意識形態。Levi-Strauss認為
二元對立(binary opposition)是人類用來感知世界的最基礎意識架
構,因為這種「非上即下」、「非左即右」、「非內即外」的二分結構
,最易於人類認知與選擇,也最易於用來設定群眾的自我認同。

而在BHD中,整部影片所呈現的二元對立符號及意義(外延義及隱含義)
,較顯而易見者包括了「美國:索馬利亞,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安定
:動亂,富裕:貧窮,先進:落後,白人:黑人,軍隊(訓練有素):
軍閥(目無法紀),正義:邪惡,人道:殘忍,我寡:敵眾,殺人有理
:殺人有罪,光明磊落:陰險狡猾,觀眾同情:觀眾厭惡」等等。無庸
置疑,這些具象的對立符號所組合的結果,建構出有利於美國/人的正
面國際形象及歷史地位,也同時賦予索馬利亞/人負面的形象與地位。
而觀眾在觀看影片的同時,也能一目了然地區辨出該次戰爭中,熟善熟
惡,建立起自己對這段史實的認知與觀點。

這種對於BHD的解讀策略(即S. Hall所謂的優勢解讀reading>),在與美國友好或長期受到美國文化殖民的地區(如台灣)
確實容易形成主流氛圍,有助於美國對世界歷史的書寫與控制,也同時
維繫了美國霸權的存在與安定;但對於反美國家(如索馬利亞),這條
預設於電影中二元對立符號的解讀途徑,無疑是種帝國主義式的屈辱與
塗污。

此外,片中尚有一條看似隱藏但卻至為緊要的二元對立軸線 – 「死亡
」。據BHD片尾字幕所示,在該次戰役中,美軍共有19名人員陣亡,七
十多名受傷,而索馬利亞方面陣亡人數則逾千人。

然而在影片中,每名美軍的死亡皆被予以「人性化」處理(較貼近真實
戰爭中血淋淋的傷亡場面),甚至是「放大」描寫,譬如近距離的傷亡
狀況特寫、個人痛苦與情感的強調、延長個人入鏡時間、加入煽情音效
等等。但是,索馬利亞民兵的死亡,在處理方式上則宛若天壤之別,多
是典型「一聲槍響,一人倒下」的跑龍套作法。在全面長鏡頭的遠眺式
戰爭畫面處理之下,每名索軍的個人性被渺小化,甚至是「去個人化」
。一切走馬看花,沒有個人傷痛的特寫,也沒有煽情音效。索國人民在
影片中不被允許留有「個人」的存在,「個人」是美國人的專屬權利。

是故,在BHD的場景呈現中,常常可見孤立待援的美軍身陷困境,成群
的索國民兵以及手執石塊的索國民眾宛若飢餓的蝗蟲般蜂擁而至,美軍
在重圍中瘋狂掃射,一排排的索國人民接連倒下…最後,彈盡援絕的美
軍壯烈犧牲。在如此顯著的符號差異待遇之下,令人不禁懷疑,美軍射
擊的對象是否為某種不知名的邪惡地底生物,又美國人向來引以為傲的
「人權」大纛,於焉何在?

要言之,這是媒體「阿富汗主義」(Afghanistanism)的另類表徵,每
位美軍均被視為「獨特的個人」(distinctive individuals)來個別
對待,而所有索馬利亞的民兵及人民,則被概化為一群高同質性的「受
忽視的大眾」(ignored mass),甚至被矮化為有如獸群(herd)般的
次級地位。這種賦予交戰雙方不同比例的死亡描寫,展現出另一層次上
的二元對立「人:非人」,劃分出截然二分的疆界,不僅賦予雙方彼此
迥異的角色光譜 – 美軍是人,索軍是獸,兩軍交戰的情境,恰如片中
美軍乘坐直昇機在草原上獵殺獅子的景象 – 也更易於引使觀眾選擇走
進「認同美軍、同情美軍」的行列。

族群差異的影像表述與種族意識形態

在BHD中,種族對立(主要是黑人-白人對立)的衝突因子深埋在交錯複
雜的敘事內容與符號結構當中,也明顯構築出另一層的二元對立架構。

首先,在影片中雙方人口的種族組成上,索國民兵及人民全數為黑人所
扮演,而近百名的美軍精銳部隊當中,只有一名黑人,其餘皆為白人所
飾。這或許與「戰爭發生在非洲」的實際地域性有所關聯,從而形成壁
壘分明的黑白對立結構。因此,或許人口組成比例上的差異,在此未必
能真正有所象徵,讓我們進一步檢視不同種族在影片中的形象再現。

其一、戰爭的過程中,美軍(白人)人數雖遠遜於索國民兵(黑人),
但卻是一批訓練有素、配備精良、紀律清明、嚴守人道立場的優秀菁英
;反觀索國民兵則被刻畫為一群素質低劣的散兵遊勇、手無長物的激進
暴民,作戰漫無章法,手段殘酷,漠視人權。

其二、影片內容雖然勾勒出索國人民(不只是民兵)對於美軍的仇恨行
為(如群眾拿著石頭、棍棒痛毆美軍),但卻未曾有解釋該仇恨源由的
隻字片語出現。造成去脈絡化的「真實片刻」(reality of moment)
,於是畫面只見「索國人民圍毆美軍」、「黑人攻擊白人」的片段情景
,無從得知仇恨背後的歷史肇因,極易讓人對於黑人與非洲國家產生負
面的意義及形象構連。而去脈絡化的、片斷的真實再現,實乃任何時代
的權力主控者據以書寫/重書寫歷史,將自身抽離舊有的、不利的歷史
條件,並煽動大眾排外情緒的重要宣傳策略。也正是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在其名著《一九八四》中所重申的:「誰控制過去
,誰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誰就控制過去。」

其三、在影片中,美軍一再地約束部隊隊員開火的適當性,不可任意殺
害無辜(特別是婦女和小孩);但是索國人民在影片中的呈現,卻是不
分男女老幼,皆出現持槍與美軍作戰的畫面。一方面,在去脈絡化的片
斷影像再現之下,我們幾乎無從得知為何索國人民對於美軍有如此血海
深仇,以致所有人民皆奮起抵抗(依索國的立場);另方面,在影片的
符號組合理,觀眾所直接目擊的是「索國人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對美國人
開槍射擊」。這樣的再現方式,形構了「美軍是人道的」、「索軍是殘
忍不仁的」的迷思。

值得注意的是,片中一幕索國婦女拿起槍械將要對美軍開槍時,卻被美
軍射殺的景象,開槍射殺這名索國婦女(黑人)的,正是美軍當中唯一
的一名黑人成員。換言之,「婦女持槍掃射」、「男性槍殺女性」這些
有違主流人道價值的行為,完全交由黑人角色承擔,而白人美軍則巧妙
地避開這些有損自身形象的舉措,維護了美國人/白人在媒體中所一貫
保有的「文明、現代、善良、有禮、理性」等形象。

除上述之外,影片中對於索國人民(黑人)的形象再現,仍然不脫「原
始、不文明、貪婪、邪惡、不理性、愚蠢、野蠻」等美國媒體對於黑人
族群不利的傳統刻板形象。BHD對於黑人/白人、美國人/索馬利亞人
的差異形象建構,不僅又組成另一層次的二元對立,也框限了全球大眾
對於黑人(特別是非洲國家的黑人)的認知角度,擴深其他種族與黑人
之間的意識形態對立,更使得弔詭的族群優越/自卑感、主/從關係愈
發根深蒂固,並維繫現有主控階級(美國白人)的正當性及權威性。

結語

電影是一國得以宣揚本國文化、推播理念價值、進入歷史論述空間中取
得自我詮釋權的文化產業。透過各國電影工業的全球行銷,我們得以透
過各國產製的電影文本來認識各國獨具的文化內涵、社會價值與生活空
間。因此,理想的電影烏托邦理應是全球各國均有能力自製在地的電影
文本,推向國際舞台上百家其鳴,共同激盪創造兼容並蓄的全球性文化

但是在既有之不平衡的政治經濟秩序中,這個烏托邦無法也無從存在。
當代的政治經濟強勢國家,憑恃其高度發達的影視工業,往往成為全球
秩序的締造者、各國歷史的代言者以及世界歷史的記錄者。透過影視產
品的全球傾銷,傳遞所欲的意識形態,構連普世性的共識(consensus)
與通識(common sense),形塑出有利於統治霸權延續的優勢氛圍。

當代的西方資本國家即為顯例,而BHD正是負載上述使命的影視產品典型
– 不論這種使命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或許這樣的說法略顯泛政治化
,但筆者並非以政治目的論的視角來評析BHD,而是企圖透過文本中影像
符號的組合以及敘事邏輯的分析,來論證BHD中所隱含的優勢價值與迷思

黑鷹直昇機雖然墜落了(Black Hawk down),但美國白人卻經由影片的
宣傳與建構,維持高階的世界地位(white American up)。

⊕∮⊙◇★☆

對於這一期的兩篇讀者投書,小編要做出說明:由於傳學鬥前兩期製作年
度大事總決選的特刊,因為礙於版面的適切性,因此對於兩篇讀者投書尚
未處理,而挪至這一期處理,對於林德俊與吳峻安的兩篇投書傳學鬥致上
最大的歉意。

⊕∮⊙◇★☆

▉▊▋▌ 讀 ▊▍者 ▉▍投▍書 ▊ ▌ ▋▊▉
⊕∮⊙◇★☆

【論戰回應】全球地方化中的好萊塢
林德俊

宋丁儀〈從「阿湯哥旋風」談新聞媒體對電影生態的無知與媚俗〉(刊
於南方電子報
http://tw.groups.yahoo.com/group/esouth-community/message/722)
一文,將「阿湯哥旋風」視為又一次好萊塢電影的成功行銷伎倆,並且
強調這樣的成功有賴於本地新聞媒體迎神式的起舞,非但「對好萊塢電
影絲毫沒有從文化主體性出發的批判思維跟反省」,甚至還大剌剌地騰
出電視黃金時段以幾近全程Live轉播的方式鼓舞觀眾盲流「對好萊塢大
明星歇斯底里式的崇拜」。宋文還連帶批判了國內電影主管機關的嚴重
怠職,從九十年年十月中旬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聯席會初審決定刪除
電影法中「戲院國片放映比例」、「外片徵收國片輔導金」兩條舊法,
即可見本地官方愈來愈以自由貿易的商業邏輯來處置電影產業,忽略了
作為文化的電影理應受到的「文化多元」和「文化免議」的保護。

薛懷琦隨後撰寫〈一個「助長媒體對電影生態無知與媚俗」的傢伙與心
聲〉(刊於南方電子報
http://tw.groups.yahoo.com/group/esouth-community/message/734)
一文回應宋文,薛指出「文化主體性是很難界定的」,而且一味地怪罪
好萊塢跨國企業體的龐大資源以及政府單位的不是,反而會忘了反求諸
己,薛文做出了「本土趣味」的標準應該重新丈量,以及作為藝術工業
和大眾文化的電影應該考慮觀眾的接受狀況兩項建議,提供另一條拯救
本土電影的思考方向。

獲得薛文回應後,宋再以〈電影不應只循票房邏輯〉(刊於傳學鬥電子
報83期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SCSTW/file_combine.ph
p?File=597543_2002-02-02_13-55-01)一文回應,重述其電影作為一
種文化而非純粹商業的觀點,強調本土電影之所以會「不具魅力」乃長
期以來我國政府電影政策失當與放任市場結構扭曲所使然,並舉反好萊
塢成效較彰(雖仍有限)的法國的電影輔導政策為例,呼籲「從文化的
角度重新整頓制度和結構」之必要。

宋主要從反文化侵略的角度來思索全球化時代下的電影政策問題,這樣
的思索路線容易落入一種「文化主體本質論」的危險,亦即以一種「非
此即彼」的排除式區分邏輯來看待文化,忽略了不同文化之間彼此的混
雜與交融。全球化並非一個單向因果的過程,每一次全球化,都會導致
對地方的重新強調,例如當麥當勞要打進中國市場的時候,也許需要針
對當地民眾的習性調整口味或包裝方式,從而使麥當勞的本質產生變化
。此一過程與其說是「全球化」,不如說是「全球地方化」。

「臥虎藏龍」是國片還是洋片?臥片中的武俠元素究竟是被西方吸納的
對象,還是東方往外擴張的主體?另外,有沒有可能出現一部台資台攝
台灣演員台灣場景,卻充滿了西方觀點的電影(也許因為導演受的是西
方學院建制的電影訓練)?這樣一部片還能叫「國片」嗎?

筆者提出這些,並非鼓勵大家對於全球文化工業的在地活動採取自由放
任的態度,只是要強調文化主體變動不居,界定不易,任何文化保護政
策或行動策略方案,都不能略過「文化是什麼」以及「本土是什麼」的
深層思考。

在分析好萊塢電影文化產品的時候,我們是否常常過於聚焦在其庸俗討
好的呆板面,而忽略了其機動適應社會變遷的能力以及展現文化多面性
的潛力?

⊕∮⊙◇★☆

從「勁晚報停刊」看台灣媒介環境

吳峻安(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研究生)

新春伊始,號稱國內新興媒體集團的勁報集團結束旗下的第一份媒體事
業-勁晚報,回顧過去一年來,在電子媒體與平面報章雜誌先後已有不
少的刊物宣佈停刊,勁晚報並非只是其中一個偶然的巧合,雖然勁報媒
體表示不會影響其他媒體事業的經營,但是媒介生態的波動興瀾已有愈
演愈烈之勢。

民國八十八年夏天勁報創刊後,以炫爛的新聞照片與簡短明顯的要點提
示(outline)搶攻晚報市場,低價促銷的方式的確危及當時已在晚報
市場長居久安的中晚、聯晚與自晚三家報紙,但是筆者在大學時代就讀
新聞系時的一位老師卻認為,勁報的出現不會長久,甚至斷言不出一年
就會面臨停刊的命運。這個預言後來雖然沒有成真,可是才一年餘的時
間就傳出勁報面臨財務危機,有隨時關門或裁員的消息;爾後不久勁報
改名勁晚報,並且減張出刊;然而又不過一年時間的勁晚報卻在今年初
宣佈停刊的結果。

當時我這位老師的直言並非譏笑之語,而是他早已看準台灣的媒介環境
,容不下過多的媒體搶食大餅,方才慨然評之。從台灣報業市場來看,
晚報長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隨著日報編採制度的完備,拉長新聞
戰線至深夜截稿。以及有線電視新聞台隨時的SNG連線,迫使晚報只能
主攻上午的新聞事件作為自己的戰場。甚至當股市延長交易之後,讓唯
一有賣點報導股市消息的晚報必須延後出刊之後,晚報成了名副其實「
晚」上才能看見的「報」紙時,晚報真正所具有的新聞地位,卻不再被
視為重要了。

晚報受到前述幾項「事實」的影響,究竟晚報有沒有人要看,卻成了人
人心中一個問號。要看最新的新聞,新聞台有現場的連線;要看新聞內
容,長時間記載、大篇幅的日報有絕對的優勢;要知道股市消息,第四
台還有專家解析。究竟晚報所要報導的是什麼,可能連老闆都還不清楚
。今日的晚報市場,自晚早已撐不下去,早早宣佈停刊;勁晚報還背負
著江道生的堅定誓言,才靠著一口氣努力撐到新年後;現存的中晚與聯
晚兩家報紙,岌岌可危的消息更是從未停過,早已有學者指出晚報市場
結束是遲早的事。

現實一點來說,台灣地小人少事情更少,但是卻容納了數十家不同形式
的媒體,這些媒體之間的性質與特色的重疊性甚高,對於閱聽人來說,
根本沒有選擇的必要(因為任何一家媒體所言均不會差異太大,又何須
選擇)。因此諸如美國學者Bagdikian、Picard、Albarran等學者在研
究媒體產業時,紛紛認為每個媒介市場最後只有走上了獨大的一路,形
成寡佔市場;只有資源獨大、技術獨大、資金獨大,在新聞產製上才能
夠勝於別人,否則只好如無財力資源支源的媒體,被市場排擠、廣告商
抽離的事實中,選擇停刊關門的命運。

勁晚報的停刊印證了台灣媒體環境容不下過多的同質媒體,不單只是經
濟景不景氣的問題,而是在於閱聽人在面對數家雷同的媒體時,會傾向
選擇資金、技術、人力富足所產製出來的新聞報導,所提供的資訊也才
會令他們滿足。因此媒體若是無法長期在市場上獨佔鰲頭,競爭激烈的
媒介環境遲早會逃汰更多無法適應的媒體業,到時媒體停刊關門的消息
將會越來越多。

⊕∮⊙◇★☆

∮傳學鬥道歉啟事

日前傳學鬥電子報在大啟中說明了發信系統的問題,而其中有說到「目
前傳學鬥使用的系統為智邦生活館的e-mail系統,但智邦生活館的e-ma
il系統有時候會不穩定,因此,一些讀者有時候也會收不到當期電子報
。」

對此問題我們提出說明,由於outlook 寄電子報給一千多用戶,不管是
發信的mail server ,還是收信的 server,郵件伺服器都可能會做出
攔截的動作,這是系統的正當反應,而非智邦生活館系統不穩定,因此
對於這一向錯誤的認知傳學鬥向智邦生活館提出釐清與道歉。

傳播學生鬥陣 敬啟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ms10800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scs
http://tw.letter.yahoo.com/Social/scs.left/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schlafen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掌握通往未來的過去!!回顧2001年,展望2002年,及傳學鬥的新年願望

2002年 February 23日

⊕∮⊙◇★☆⊕∮⊙◇★☆⊕∮⊙◇★☆⊕∮⊙◇★☆⊕∮⊙◇★☆⊕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媒大事年度總決選專輯》

∮編輯室報告
掌握通往未來的過去!!
回顧2001年,展望2002年,及傳學鬥的新年願望
──2001蛇年媒大事年度總決選 (下)

∮重要的「大啟」:
關於部分讀者收不到電子報與發報系統問題的釐清

∮重要的傳學鬥新聞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ms10800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scs
http://tw.letter.yahoo.com/Social/scs.left/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schlafen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2002/2/22第八十六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掌握通往未來的過去!!
回顧2001年,展望2002年,及傳學鬥的新年願望
──2001蛇年媒大事年度總決選 (下)

回顧2001年,展望2002年,及傳學鬥的新年願望

2001年對國際社會而言是個不平靜的一年,台灣內部也是大事不斷、
小事連連,特別是整個傳播環境,可以說遭逢了1990年中期以來最大
的變動──包括年初爆發的「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案爭議,持續延
燒到年中;檢警硬闖成大男生宿舍蒐查MP3,所產生的智財權爭議;
TVBS炒作「老少配」Lily與小鄭的私情,引發隱私商品化的討論;
911恐怖攻擊事件,國內媒體一窩蜂地聞「美」起舞;為加入WTO,行
政院新聞局棄守電影法11及40條;壹周刊進駐台灣,台灣媒體掀起的
八卦風;獨家報導販售璩美鳳偷拍光碟,新聞自由和隱私商品化爭議
再起;立委林重模大罵陳文茜,不小心點燃媒體「公共化」的戰火;
最後則是廣受傳播學生歡迎的「無盟講座」,繼續在各大學校園發聲
。傳學鬥不僅用文字將這些變動記錄下來,也以實際行動希望在這段
變動的歷史中為打造理想傳媒環境而努力。

首先是延燒近半年「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案爭議,特別是第十九條
,提高家族持股上限,將使財團壟斷有線電視經營權就地合法,而外
資持股比率提高至60%,將有利於財團將手中持股整批賣予外資,最
後導致文化主權淪於外資控制。為了阻撓財團的企圖,傳學鬥不只一
次地前進青島東路,遊說朝野立委,並且也發動網路聯署,試圖結合
社運人士、學者、學生的反財團力量。儘管第十九條修正案經提出復
議案後,最後還是獲得通過,但傳學鬥所展現的動員力量,已令財團
立委不敢小?。

成大爆發檢警未經知會而闖入男生宿舍搜查MP3,幾乎演變成校園白
色恐怖事件,隨後「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IFPI)對涉案學生提
出違反智財權的控告,使得校園學生人人自危,而對政府部門不滿的
激進學生,也展開跨校串連的抗議行動。這件案子爭議的焦點在於智
財權,從成大學生究竟有無違反智財權,進而變成探討智財權的形成
背景,及智財權究竟是保護誰的利益。傳學鬥不僅記錄了這場爭論,
亦有成員參與民學聯主辦的討論,表達我們反對智財權被跨國資本家
誤用的立場。

TVBS炒作Lily和小鄭這對老少配的私情,TVBS聲稱是為了讓他們有發
言的機會,但傳學鬥經由一連串的網路討論合辦駁,指出TVBS只是藉
公共之名行謀利之實,即把別人的隱私當作炒作收視率的工具;傳學
鬥並且認為,要改善媒體逐利潤而居的節目製作傾向,必然不能忽視
媒體商業結構的關鍵位置。

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由於資訊來源不足及長期對西方媒體(特
別是美國)的依賴,國內媒體興起了一股跟美風,美國政府和媒體的
一舉一動,國內媒體是有聞必錄。傳學鬥認為,國內媒體對西方媒體
報導這種不加批判便予以接收的作法,除了凸顯缺乏自己的觀點外,
更再製了美國媒體對伊斯蘭或第三世界的仇視,成為增加誤解的幫兇
。針對美國政府對阿富汗所發動的戰爭,傳學鬥亦參由與數個社運團
體所籌辦的「反戰爭、要和平」大遊行活動。

為了順利加入WTO,新聞局提案刪除「電影法」11條及40條,即不再
對戲院放映國片比例有所規定,也不對外片徵收國片輔導金。傳學鬥
曾多次為文指出,WTO有關文化產品貿易的共識,仍然維持在「例外」
的狀態,也就是說,文化產品不同於一般商品,各國可以另作考量和
規定。事實上,包括歐洲、韓國、巴西、阿根廷在內,至今仍有進口
配額和國片上映比例的規定。政府部門為加入WTO,而在文化上全面
棄守的舉措,實難以令人茍同。

對台灣媒體生態衝擊最大的莫過於,香港蘋果日報旗下的壹周刊正式
在台發行。以往國內自許清流的媒體對黃色新聞尚以「大事化小」的
心態處理,但壹周刊進駐台灣後,狗仔所到之處,必留下國內媒體的
零亂足跡,而且興風作浪之姿有過之而不及。傳學鬥不認同壹周刊以
知的權利或民眾想看為藉口,未經他人許可而揭露其隱私甚至將之商
品化的行徑,更不認同國內媒體一面批評壹周刊,自己卻藉黃色新聞
賺飽荷包的假道德行徑。

國內媒體的假清高,特別反映在璩美鳳偷拍光碟事件上。連續數月迄
今,廣大的閱聽人曝露在璩案的男女私情恩怨裡,媒體說是要滿足讀
者知的權利,但讀者卻沒有「說不」的權利。傳學鬥認為,媒體藉民
眾有知的權利為藉口,其實是把知的權利當成商品在販賣,根本與新
聞媒體追求知的權利是為了公共利益的原始意涵有所違背;傳學鬥更
反對「獨家報導」以新聞自由的名義,掩護這種被曲解的知的權利。
為了抵制惡質商業媒體,傳學鬥亦發起了「口誅獨家!筆伐沈野!搶
救隱私大作戰!」網路聯署活動。

本年度最烏龍、但影響最為深遠的傳媒事件是,立委林重模痛批陳文
茜所引爆的媒體「公共化」爭論。烏龍的原因在於,林批陳的起因在
於倆人之間的私人恩怨,而後牽扯出陳佔用太多媒體資源,加上國民
黨將聘陳擔任台視董視,陳又要參選立委,因而先有民間媒體監督單
位發起政治人物退出媒體的呼籲,之後再延伸出黨政軍退出三台和台
華視公共化的爭論。傳學鬥支持政治力退出媒體,但不認同部分人士
主張的媒體的釋股主張,傳學鬥認為,媒體公共化是改善目前台灣惡
質媒體生態較為可行的方式。為了向社會大眾解釋媒體公共化的意涵
,傳學鬥成員在報端撰寫文章,發起一人一信支持媒體公共化活動,
並且與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合辦媒體公共化講座。儘管媒體公共化議
題的能見度在此期間獲得提升,但隨著主流媒體將公共化「污名化」
,加上朝野政黨之間的政治惡鬥,媒體公共化議題的焦點似乎又被模
糊化。台華視邁向公共化之路仍有一段長路要走,有待大家繼續努力

2001年最可喜的傳媒大事就是由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無盟)主辦、
傳學鬥和台灣立報協辦的「無盟十萬青年救電視,全台校園走透透」
校園巡迴座談會及「無盟講座」,活動吸引了許多有心於媒體改造的
學生的參與。傳學鬥認為,要打造一個理想的傳媒環境,必須先從校
園學生的意識啟蒙做起,因此,傳學鬥不但與持續無盟合作進行校園
巡迴座談,推廣媒體公共化的意涵,並且也透過讀書會的方式,吸收
有志於媒體改造的傳播學生,更藉與台灣立報合作撰寫「傳學鬥論壇
」,使傳學鬥的理念讓更多人知道;其中傳學鬥與台灣立報的合作,
從2000年6月迄今已達1年半之久。

回顧2001年,台灣的傳媒環境可以說悲喜之事應有盡有:悲指的是傳
媒環境似乎有愈來愈朝煽色腥的路走的傾向,當然,這是媒體自由化
、私有化帶來的後果,令人擔憂的是,這股滾滾「黃潮」可能因為台
灣加入WTO後,媒體競爭程度加劇而變得難以阻擋。喜指的是儘管「
黃潮」肆虐,卻仍有一批學者、學生和社運人士不改其志,堅持媒體
公共化的理想,並且在社會各個角落植入改革的種子。展望2002年,
傳學鬥將秉持過往的堅持,繼續觀注台灣傳媒環境,並且以實際行動
聯合所有具改革理念的朋友,為打造一個理想傳媒環境而付出心力。

⊕∮⊙◇★☆

2001蛇年媒大事年度總決選排行榜 (下)

(以下的新聞事件皆視為同等重要,排序除了方便編輯或讀者閱讀之外
無其他特殊函意)

大事六: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案風波
 
大事七:有線電視地特色露曙光

大事八:《壹週刊》登台

大事九:林重謨粗話風波 台視華視公共化議題浮出檯面

大事十:再現911

⊕∮⊙◇★☆

大事六: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案風波

沒想到吧!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案風波居然蟬聯年度(傳學鬥是以農曆
年劃分)冠軍,沒辦法囉,誰教這個案子從去年一月纏鬥到五月,最後
在立委與財團的聯手,弱小的傳學鬥及社會大眾的奮鬥就這樣給活生生
的忽略了,台灣的媒體文化再度嚐到「暗地修法,就地合法,積非成是
,財團勝利,文化挫敗」。這一次的戰役是財團排除壟斷障礙的一小步
,卻是台灣多元文化挫敗的一大步,在加入WTO政治正確下,一切只剩
交易,不管公義。沒關係,小小的傳學鬥和大大的老百姓還是為捍衛多
元的公共空間,持續努力。

大事七:有線電視地特色露曙光

雖然有線電視在國內外資本的聯手下,早已成了單純的節目播送載具,
娛樂與消費資訊充斥,地方及公共性節目被業者視為賠錢貨,乏人問津
。眼看就要成為媒體資本家禁臠之際,還有,有些地方政府跳了出來,
稍稍展現了作為國家角色的自主性。幾年前台北縣政府就辦過有線電視
的公益頻道,不過,沒多久便因經費問題結束經營,不過,今年四月十
五日,台北市政府強制系統業者提供七十七頻道作為公益頻道後,高雄
市政府也在八月廿四日決議成立「公益頻道推動委員會」,先不管這些
頻道實際的成效如何,北高兩市政府的作法就值得我們給他拍拍手。

還有,一個和有線電視地方特性有關的新聞也被傳學鬥逮到了,七月三
日台北縣政府通過「台北縣政府有線廣播電視事業基金設置管理及運用
辦法」,隨後幾個地方政府也通過類似法案,預計將為地方政府每年帶
來一至兩千萬的稅收從事地方文化建設。各位看倌,您知道這是啥東西
呀?!這其實是有線電視「特種基金」的施行辦法,我的老天爺啊!向
系統業者收「特種基金」的規定早在一九九三就通過,居然,到2001年
才有相關辦法,唉!難怪有那麼多人想壟斷媒體!這是一定要的啦!想
想,如果只點收這筆錢,地方公共頻道的經費就有著落了啊!

大事八:《壹週刊》登台

去年年中,香港《壹週刊》挾其狗仔隊之威名,進軍台灣。其影響所及
,除在本地週刊市場造成一陣編排的模仿跟風外,更在內容與話題上,
以及整個媒體生態與觀眾品味上,掀起一波《壹週刊》熱。

然而,本則新聞之重要意義,並非建立在其影響層面的廣泛,而在其所
凸顯的結構矛盾。在《壹週刊》登台之前,羶色腥與八卦新聞即已存在
許久。但從某個角度來說,《壹週刊》宛如一面鏡子,映照出台灣商營
體制下媒體的健忘症與分裂人格:一方面以道德掛帥,重砲伺候外來資
本,卻無知於先前本地媒體之相同表現;另一方面則又以利益做將,不
是顯現競逐收視率下,媒體嗜血本質的見錢眼開,就是受制於避免獨漏
的市場新聞價值,成為被媒體玩家、高手操弄的玩物。

故以新聞自由之名,行揭人隱私之實者有之;罵別人的節目是兒童不宜
,但自己節目之聳動煽情程度,絕不在話下者有之;一分鐘前罵人蕩婦
,一分鐘後因出版其告白而反為其辯護者亦有之。近來某人之性愛光碟
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總之,「批判歸批判,錢還是要賺的」。

據聞,《蘋果日報》亦將登台獻藝,因此本則年度新聞保證還有續集。
但在混蛋主角依舊,混蛋配角一堆的情況下,絕對仍是爛戲一齣。

大事九:林重謨粗話風波 台視華視公共化議題浮出檯面

吵了許多年,但也不怎麼受到社會關注的黨政軍退出媒體的議題,去年
底因為林重謨在立法院出言不遜,說陳文茜是「妓女」,再度炒熱這個
陳年議題,當時的新聞局長蘇正平,在談到如何處理黨政軍退出無線電
視的問題時,曾指出台、華視公共化是個可行辦法,並說新聞局已就此
研議相關措施,此話一出,傳學鬥與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推動一年餘的
兩台公共化運動,也從過去以遊說政府行政與立法部門為主的鴨子划水
,開始有了社會能見度。

然而牛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原理也再次得到驗證,就在兩台公共化看
似前途一片大好之際,主張兩台經營應該私有化的國民黨,開始聯合親
民黨與部分持相同主張的學者專家,組成所謂「彩虹聯盟」,標舉公開
釋股的大旗,而隨著議題的退燒與蘇正平的下台,雖不能說兩台公共化
已如同海市蜃樓,但是越來越少人提及卻是個事實。

究其所以,原因多端,其一是現在電視頻道如過江之鯽,觀眾就算對無
線四台不滿意,認為偏袒特定黨政軍勢力,解決之道就是按下遙控器選
台鍵,找尋自己順眼的頻道去也,感受自不如過去有線電視還不普遍時
強烈,也不認為黨政軍退出無線電視是切身之痛。

其二就是受到『屁股決定腦袋』的政治哲學影響,過去深受無線電視(
主要是台、中、華三台)修理圍剿之苦的民進黨政府,在取得政權之後
,也一反過去對無線電視的敵視態度,開始百般拉攏甚至直接控制高層
人士的任免,希望這些創業的阻力能轉為守成的助力。儘管在向政府部
門遊說時,再三強調公共化可使無線電視免於政治勢力操控,不過言者
諄諄,對於向來把媒體視為私器而非公器的政治人物來說,卻也是聽者
藐藐,因為他們要的不只是媒體別來修理我,而是我要能用它來修理別
人。

第三就是社會大眾對於公共化這個概念的認知不清,像是政府電視、曲
高和寡、賠錢貨等刻板印象常常浮現,然而無盟所提出的公共化,其內
涵並非如此,我們不敢斷言無盟的公共化方案是唯一正確者,然而相對
於其他部門或團體提出的政策規劃,卻相對完整而嚴謹許多,只是受限
於目前接觸人士有限,具體內容無法廣為傳佈,另一方面則受制於其他
主流媒體論述的不事詳求或曲意誤解,將公共化多做負面詮釋,加深了
社會大眾的視聽混淆。

以上這些,只是目前在推動兩台公共化時,所遭遇的較大問題,在局勢
混沌不明,兩台前途尚未最終決定之際,可以想見公共化運動還有很長
一段路要走,不過在思考下一步行動策略的同時,如何改進之前的缺失
與不足,卻也是同等重要的。

大事十:再現911

911的一場災難在號稱自由的全球化浪潮美景中劃出了一道難看但卻血
淋淋的刮痕,並且隨之而來的是一場號稱正義的屠殺。

這次美國慘遭恐怖份子的攻擊,政經中心的代表紐約以及華盛頓都遭到
了毀滅式的破壞,從台灣的反應,以及媒體大量引用 CNN畫面,乃至於
學者的深度剖析;我們可以理解到,我們對於中東的想像其實往往來自
於西方的論述,這也就是薩伊得(Said)在東方主義中所想要提醒的,
西方在面對神秘不可知的東方時往往以一種非我族類的態度去面對,試
圖以刻版印象告訴大家-中東居民都嗜好戰爭,他們每天只思考著如何
破壞世界和平,全美的媒體都一致媚俗的將「恐怖份子 」的形象繪出
來,而不會有人思考扮演說真話的角色,告訴大家這其 實是美國過度
干涉中東區域平衡所帶來的惡果,告訴大家中東因為美國的政經軍介入
中東所帶來的死傷又何只幾千。

⊕∮⊙◇★☆

Our Questions:

1. 看看2001蛇年媒大事年度總決選排行榜上集,那一條是你心中的第
一名?為什麼?

2. 面對這五條媒大事,你有沒有其他的觀點或看法?

3. 整理屬於你自己關心的媒大事年度總決選,想想看這些媒大事包括
了哪些層面?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這次的年度大事,傳學鬥完整呈現給各位了,傳學鬥除了藉著這個機會
和讀者一起回憶過去一年曾經走過的腳步之外,傳學鬥也藉著這個機會
反省檢視過去身為一個媒體改革團體,我們到底做了些什麼,到底實踐
了什麼,而未來的契機又何在;或許從事媒體改革運動就像搞政治、做
生意、談戀愛一樣,想要預測未來都是危險愚昧的,但是這卻又往往無
法避免,因此我們只乞求過去的付出能夠在各位讀者心中留下一個烙印
,在通往未來的同時不管傳學鬥面臨任何危機或挑戰,我們的讀者都能
夠作為傳學鬥媒體改革的堅實後盾。

⊕∮⊙◇★☆

∮重要的「大啟」:
關於部分讀者收不到電子報與發報系統問題的釐清

感謝各位讀者過去一直對傳學鬥電子報的支持與愛護,對於一些讀者反
應經常收不到傳學鬥電子報一事,在這裡我們做出說明:

傳學鬥電子報的發報系統分為兩部分,一為委託各發報系統代為發送〈
例如:奇摩電子報、智邦生活館發報系統〉,二為由發報組直接用out
look直接發送,而用outlook發送的讀者者,是直接進入傳學鬥的sina信
箱訂報者。

而在過去一年裡,各發報系統的穩定狀況不一,因此一些讀者會收不到電
子報,例如進入奇摩發報系統訂閱傳學鬥電子報的讀者就有一陣子沒收到
電子報。

但其中狀況最多的就屬直接使用outlook發報的讀者,由於傳學鬥使用out
look的讀者多達一千餘人,而目前傳學鬥使用的系統為智邦生活館的e-ma
il系統,但智邦生活館的e-mail系統有時候會不穩定,因此,一些讀者有
時候也會收不到當期電子報。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也試圖解決,但由於牽涉到電腦系統的技術層面,
因此所解決的問題相當有限,對於一些有時候收不到當期電子報的讀者我
們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外,希望您可以到系統較穩定的智邦生活館發報系
統訂閱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以保障您可以每期收到電子報,而系統方面我們也會持續解決收不到電子
報的問題,以保障讀者們的權益。

傳播學生鬥陣 敬啟

⊕∮⊙◇★☆

∮重要的傳學鬥新聞

敬告各位傳學鬥讀者,傳學鬥電子報增加以下訂報網址,對於老是收不到
電子報的讀者,或是要確保能按期收到該週電子報的讀者可多加利用。

新增加訂報網址如下: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ms10800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scs

http://tw.letter.yahoo.com/Social/scs.left/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schlafen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ms10800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scs
http://tw.letter.yahoo.com/Social/scs.left/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schlafen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掌握通往未來的過去──2001蛇年媒大事年度總決選 (上)

2002年 February 16日

⊕∮⊙◇★☆⊕∮⊙◇★☆⊕∮⊙◇★☆⊕∮⊙◇★☆⊕∮⊙◇★☆⊕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媒大事年度總決選專輯》

∮編輯室報告
掌握通往未來的過去!!
──2001蛇年媒大事年度總決選 (上)

∮重要的「大啟」:
關於部分讀者收不到電子報與發報系統問題的釐清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2002/2/16第八十五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掌握通往未來的過去!!
──2001蛇年媒大事年度總決選 (上)

有人說,2001年是「經濟蕭條年」,因為不景氣加上政治社會動盪影
響,就連一向被認為收入豐渥的媒體產業,也在這波寒流中受到牽連
。 無獨有偶,今年傳學鬥票選出的『年度十大媒事件』也都和「錢」
沾上了邊。 有財團立委枉顧社會公益只圖私利,以迅雷不及掩耳的
不正當程序通過「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案」,造成財團壟斷;傳學鬥
也立即做出「我要十九條」的反擊動作,表示對這種藐視公共利益、
公平競爭手法感到憂心。

媒體業始終是將最光鮮亮麗的一面呈現大眾,不過在一連串裁撤、停
刊的動作後,最讓我們關心的是這些遭裁員的媒體工作者,他們的工
作權誰來保障? 從中時到自晚的無預警裁撤風波,不得不讓我們再
度省思這樣的問題。 另一方面,香港一家以「狗仔隊」極負盛名的
雜誌媒體,打著「拆穿政商名流真面目」的名號,藉滿足大眾知的權
利,事實上卻行偷窺、侵犯隱私之實,求得商業利潤。 當然,輸人
不輸陣,本土的業者也不遑多讓,打出「光碟牌」作為秘祕武器。
果然,一招奏效,造成全台轟動。 事實的真相到底為何,靜待司法
審判;但這種假大眾傳媒作為擋箭牌,玩弄新聞自由、販賣隱私作為
圖利的商業行為,是應該加以撻伐、共同譴責的。

2001年也是網路話題年,號稱第一個網路原生報的「明日報」,也因
創報人表示網路市場尚未臻熟為由,走入歷史劃下句點,留下了網路
泡沫化的問題。 再者,成大爆發的網路MP3案件,也再度突顯了網路
使用者與著作權規範的界線不明;既不能違背網路資訊自由流通的立
意的同時,又得同時顧及創作人權益。 在這兩者考量中,究竟該如
何拿捏? 看來還需要多方討論後,找出個兩相其美的好辦法。

拋開失業、停刊和煽情,在過去一年中,其實還是有些媒大事是值得
喜悅、嘉獎的。 終於經過一番波折後,維繫公共電視生存的經費預
算,在立法三讀通過後仍維持每年由政府撥給9億元的保障,不再逐
年遞減。 這是一個令人歡欣鼓舞的好消息,我們也期許公視能製播
更多符合服務公共大眾利益,貼近人文藝術、教育宗旨的好節目。
而台北縣政府與有線頻道業者合力設立的「77公益頻道」,也為落實
公共化制度,朝媒體社區服務邁進一大步。

⊕∮⊙◇★☆

2001蛇年媒大事年度總決選排行榜 (上)

(以下的新聞事件皆視為同等重要,排序除了方便編輯或讀者閱讀之外
無其他特殊函意)

大事一:公視經費維持9億元
 
大事二:電影法修正爭議

大事三:成大爆發檢察官進學生宿舍蒐查mp3事件

大事四:明日報宣布停刊、自晚停刊、大成體育報停刊以及中時裁撤
中南部編輯中心

大事五:春暉電影台停播

⊕∮⊙◇★☆

大事一:公視經費維持9億元

立法院於去年十月三日三讀通過公共電視法修正案,將公視的自籌財源
上限由百分之五十調降為百分之卅,同時刪除公視投資有限公司的相關
限制,及刪除政府捐助款遞減等規定,維持每年九億元預算,避免公視
因為資金短絀,造成人才流失,節目品質下降。

我們對此舉甚表歡迎,也象徵著全體公民對於公共電視的肯定。然而,
根據過去無線三台的經驗資料來看,經營一座無線電視台每年的成本都
在二十億上下。換言之,一年九億元的預算,對政府而言或許是筆補助
鉅額,但對於負有「製作優質節目、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共電視,仍
難免有些捉襟見肘﹔我們在此指出,若要讓公視完全獨立,不仰賴政府
補助,政府確有必要落實更為高瞻遠矚的傳播政策 - 無線電視公共化
,建立自給自足的公共傳播體系,讓體系中各個公營電視台設定自身不
同的屬性,製作在地觀點、不同導向、涵蓋不同族群需要的高品質節目
,不僅可以仿效Discovery等頻道將這些優質節目推銷全球,也同時接
受廣告託播,以全球性的經營視野全面拓寬公共傳播體系的財源。

大事二:電影法修正爭議

2001年十月三十一日,立法院三讀通過電影法修正條文,刪除過去電
影片映演業必須依照一定比率放映國產電影(電影法第11條)、輸入的外
國影片得徵收國片輔導金(第40條)的規定,理由是為了配合我國加入世
界貿易組織(WTO),符應「國民待遇原則」。電影處長江傳清表示「
我們不像大陸還在實施配額管制,衝擊應該不大……」。以台灣電影工
業目前衰敗的程度而言,江處長所言甚是:我們幾乎一無所有,還有什
麼可以再失去呢。

台灣電影業不景氣嗎?看看我國2000年電影年鑑的統計數字,外片加國
片的票房總值逾26億6千多萬。這麼大的市場,外國片商無不卯足全力
分食大餅,紛紛成立直屬的院線影城,看看華納威秀斥鉅資從台北蓋到
高雄,可略知電影市場到底有多麼「景氣」了。這還不論愈來愈多的百
事達(Blockbuster)、充斥好萊塢片的第四台電影頻道等現象所象徵的
龐大商機。

所以本土電影產業的問題在於,台灣不是沒人看電影,而是台灣電影沒
人看、沒得看。不客氣的說,政府對電影產業的不負責任的態度,是「
造就」夕陽電影工業的一大原因。電影法此次修法最大的荒謬在於:國
民待遇原則允許例外,許多國家以「文化免議」為由保護本國電影產業
;而新聞局自廢武功,不能積極輔導拍片不論,連消極的保護政策不待
談判就直接刪除。這樣抱人大腿的心態未免太沒尊嚴。我們必須指出,
電影固然是商品,也同時承載文化意義和在地意識。無論視電影為商品
或文化載具,政策上均不應、也不能放任自由市場決定遊戲規則。

大事三:成大爆發檢察官進學生宿舍蒐查mp3事件

2001年4月11日,台南地檢署在全台盜版層出不窮的清況下,匪夷所思
地向成功大學宿舍開刀,搜索學生電腦內的MP3檔案,指控學生侵犯音
樂著作權。

成大學生組成自救會,以道歉、與唱片公司合作校園著作權推廣的方式
,亟欲解決此事;跨校社團「台灣民主學生運動聯盟」則提出「盜版無
罪、下載有理」,聽似駭人的主張;傳播學生鬥陣並且參與連署。

這樣的討論有其必要。好聽的音樂如果只能被關在CD裡,會唱的人就會
變少;義大利的著名歌謠「歸來吧!蘇連多」、「聖塔路西亞」都是在
拿波里的歌謠比賽中勝出,不收一毛錢地成為世人哼唱的音樂。無論音
樂、知識,能夠促進眾人的分享與討論才有意義,否則就是一灘無人撥
動的死水。

遺憾的是,在這一波新聞討論中,媒體很快採取音樂工業的立場,只討
論到製造者的利益問題,卻忘記了閱聽大眾分享的意義。事實上,製造
者本身問題重重,無法把所有咎責推給盜版;那些哀告收不到版稅的歌
手,在以低版稅換取出唱片機會的時候,同樣收不到多少錢;而唱片公
司以前大把送進電視台打歌的宣傳費,因為不景氣的緣故遭到縮減,演
成308噤聲事件。

一張唱片賣300多元,大筆送錢進電視台,卻廉價製作、虧待歌手與企
宣人員。這樣的生意人,有何顏面站出來大喊反盜版?

大事四:明日報宣布停刊、自晚停刊、大成體育報停刊以及中時裁撤中南
部編輯中心

去年的台灣的經濟吹起了一股不景氣的風潮,而媒體也隨著這一股風潮共
同起舞,先是明日報的停刊,讓人開始對非付費機制提出了一連串的質疑
,認為非付費且單純只靠廣告收入的明日報似乎會使一個媒體經營無法獲
利,於是使用者付費的說法順勢而起。

然而在明日報停刊後的台灣媒體似乎沒有比較平靜,接著而來的是中時因
營運不善而裁撤中南部編輯中心,接著大成體育報停刊,然後爆發財務危
機已久自立晚報更在王世堅以一千元代價轉手讓給張福泰後,但狀況仍不
見起色而停刊,這一連串的事件似乎也說明了資本積累為第一的邏輯獲得
勝利,或許,在企業主、資本家的眼中媒體完完全全是一種獲利的產業,
因此當無法獲利時於是就用裁員、停刊為手段的來減少人事成本以減少企
業損失,或是利用符合觀眾及讀者的喜好為藉口將其內容商業化,來獲得
更大的商業利潤。

大事五:春暉電影台停播

去年十月一日,春暉電影台在總經理陳俊榮表示經營困難之下宣告停播,
結束了短短不到六年的播映壽命。陳俊榮表示,有線電視廣告業務大幅縮
水,國內又未建立付費頻道機制,加上欣賞藝術類電影的觀眾不敵好萊塢
商業片那麼多,是他被迫作出這痛苦決定的主要原因。

而這個突然的決定,除了讓許多熱愛非好萊塢電影胃口的觀眾朋友悵然所
失,其實,也無不反映當今有線電視生態以及電影產業的沉苛。單一頻道
如何在已形成壁壘分明的兩大集團之中夾縫求生?而不會為了簽約問題屢
遭系統業者斷訊,損害觀眾的收視權益?據了解,春暉未來已計畫投入東
森旗下的TV Plus行列,打算未來走付費頻道的路線,不過究竟觀眾接受
度如何?只得靜觀其變。

過去春暉台在有線頻道的確提供了許多觀眾沉緬電影藝術的空間,但將電
影搬至電視頻道播放,卻也削弱了許多觀眾買票進入電影院支持藝術電影
的意願,如今停播,以後真得要觀眾進電影院才看得到藝術電影了(WTO
也將終結藝術電影在電影院的壽命,可悲的是,以後藝術片真只得在影展
裡才能活了!)。春暉電影台的停播算是給兼營發行映演業者的一項啟示
,要業者不要隨便撈過界,電影和有線通吃的下場竟是如此,但畢竟對於
一般的看倌來說,少了一個優質的頻道心裡還是頗惋惜的。

⊕∮⊙◇★☆

Our Questions:

1. 看看2001蛇年媒大事年度總決選排行榜上集,那一條是你心中的第
一名?為什麼?

2. 面對這五條媒大事,你有沒有其他的觀點或看法?

3. 整理屬於你自己關心的媒大事年度總決選,想想看這些媒大事包括
了哪些層面?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這次的年度大事,傳學鬥分別以兩期的方式呈現,並且在編輯室報告中
刻畫傳學鬥對於這些傳播問題的想像,而各位可以發現的是,媒體公共
化以及結構性的傳媒問題仍然是傳學鬥施力甚深的面向,雖然商業化和
自由化的浪潮在這一年的氣焰有增無減,但是仍然可以發現一些樂觀的
面向,公視的腳步日見沉穩了,另外公共化的議題也被重新討論和重視
﹔不過這一切都尚未撼動轉換充滿剝削弱勢,品質低下的傳播環境,傳
播革命的路似乎還長還遠呢﹔另外傳學鬥的內部也因為新舊交替,進入
陣痛的磨合期,也因此而出現了一些瑕疵,希望各位讀者能源量並繼續
支持我們,給予我們更多鼓勵,而傳學鬥也會在日後盡更多的力量砥礪
自己。

⊕∮⊙◇★☆

∮重要的「大啟」:
關於部分讀者收不到電子報與發報系統問題的釐清

感謝各位讀者過去一直對傳學鬥電子報的支持與愛護,對於一些讀者反
應經常收不到傳學鬥電子報一事,在這裡我們做出說明:

傳學鬥電子報的發報系統分為兩部分,一為委託各發報系統代為發送〈
例如:奇摩電子報、智邦生活館發報系統〉,二為由發報組直接用out
look直接發送,而用outlook發送的讀者者,是直接進入傳學鬥的sina信
箱訂報者。

而在過去一年裡,各發報系統的穩定狀況不一,因此一些讀者會收不到電
子報,例如進入奇摩發報系統訂閱傳學鬥電子報的讀者就有一陣子沒收到
電子報。

但其中狀況最多的就屬直接使用outlook發報的讀者,由於傳學鬥使用out
look的讀者多達一千餘人,而目前傳學鬥使用的系統為智邦生活館的e-ma
il系統,但智邦生活館的e-mail系統有時候會不穩定,因此,一些讀者有
時候也會收不到當期電子報。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也試圖解決,但由於牽涉到電腦系統的技術層面,
因此所解決的問題相當有限,對於一些有時候收不到當期電子報的讀者我
們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外,希望您可以到系統較穩定的智邦生活館發報系
統訂閱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以保障您可以每期收到電子報,而系統方面我們也會持續解決收不到電子
報的問題,以保障讀者們的權益。

傳播學生鬥陣 敬啟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誰說加入WTO一定要全面撤守!

2002年 February 13日

⊕∮⊙◇★☆⊕∮⊙◇★☆⊕∮⊙◇★☆⊕∮⊙◇★☆⊕∮⊙◇★☆⊕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誰說加入WTO一定要全面撤守!

∮本周媒大事

∮傳學鬥論壇
「關注全球化資訊中心」的成立意義
馬求全(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鬥陣俱樂部
抗議世界日報打壓工會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2002/2/12第八十四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誰說加入WTO一定要全面撤守!

自從時代華納、鳳凰衛視和香港TVB等境外媒體陸續前進中國,
再加上發現不少外資集團透過人頭戶進入媒體市場後,中國政府在
媒體市場的開放政策上作出重大的改變。包括中宣部、廣電總局、
新聞出版總署三個單位日前決定,新聞媒體須由官方經營,不得吸
收外資和私人資本,同時將以「收、轉、退」等方式對中國媒體違
規向外資和私人資本融資的現象,進行清理和整頓,徹底收回私人
股份,並讓外資主動退出。

中國這一連串對文化產業的限制主張,對於天天高喊自由化的台灣
而言實在是不可思議,中國不是和台灣同時入世,難道他們不擔心
媒體的限制外資手段,將不利於中國在強調自由貿易的WTO中生存
嗎?

當然,文化的形成不是一灘死水,台灣不可能和中國一樣取採幾近
鎖國的媒體的政策,但至少可以看中國官方面對WTO的強硬態度。
同時,有趣的是,同樣亟欲加入WTO的台灣和中國,在媒體產業政
策採取的是截然不同的態度。

在台灣只要談到WTO,「開放」與「自由貿易」的相關說法就會隨之
浮現,在官方的論述中,似乎所有的產業都需服膺在此政治正確的
原則下,否則台灣將走向黯淡之路,農產品如此,文化產業亦是如
此。然而,中國的例証卻告訴我們,加入WTO與文化產業的全面開放
並無必然的關係,媒體是無須百分百放任式的解禁。

確實,加入WTO一直是政府解禁媒體的主要理由,開放外資、取消保
護措施,則是將媒體產業推向自由競爭之路的準備。例如,去年初
有線電視法取消原有分散股權的限制及提高外資比例,便是奉WTO之
名所作的改變;而去年底刪除電影法有關電影片映演業映演國片比
例及對外片進口得徵收國片輔導金等二項規定,亦是為配合我國加
入WTO之需要。

顯然地,文化產業在國家一切為WTO的思考裡,只是單純的經貿產品
,完全沒有「文化免議」的想法,以致於面對國際資本的扣關,只
有逐步退讓。當然,在現今的國際政經的局勢下,我們也不易期待
台灣政府如中國官方一般地採取強硬措施,不過,鄰近國家的經驗
也許可以成為新的力量出口。

和台灣有類似處境的韓國,在1998年和美國的經貿談判中,被取消
迫每年韓片在戲院106天映期的保護措施,韓國電影業界、文化界人
士以及電影相關科系學生立即發起抗議活動,一百多位電影界人士
剃光頭表示最沈重的抗議,甚至部分導演、演員也捧著自己的「遺
照」、披麻戴孝上街遊行,表達對韓國電影的哀悼。

相對於韓國文化界的激烈舉動,台灣的各界面對加入WTO的可能造成
的文化衝擊卻是安靜許多,對於開放外資挾帶進來的消費文化,勢
必造成此地多元文化形成的障礙,只見零星的不滿表達。然而,在
當台灣的國家機器早已成為資本家附庸的此時,若無法期待國家其
成為公平的分配者或文化的保護者,那麼,每個市民社會的成員,
更該挺身而出。

Our Questions:

1.說說看,您覺得文化是什麼。

2.您覺得wto的組成包括了哪些元素,是否呈現了強烈的西方中心
色彩?

3.您覺得電視、音樂、資訊業會不會因各國的歷史文化有所不同而展
現不同的表現方式和被認知的不同模式。

4.韓國為什麼會如此排拒好萊嗚電影,您覺得悲情城市的吸引人之處
又在哪兒。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周媒大事

媒大事

1.雅虎奇摩以及蕃薯騰、MAIL2000等網路媒體開始要對信箱收費了,
加一加之前的新浪和網路家庭看來網路不久之後就再也不是平民集結
發聲的利器了。

2.瑞士時報為了端正記者常出現錯字、以及一些技術性的錯誤的習慣
,決定每個錯誤罰三美元,但是就算這樣的方法是可以少一些錯字,
記者應該還是必免不了被政客拿來當放話的工具、被醫生乎攏來乎攏
去、或者被廣告主的關心所影響吧?

3.張惠妹等歌手語重心長的說因為盜版,我們都快活不下去了, 但
是令人不解的是,以前的唱片業又真正讓歌手創作人收穫多少呢?如
果台灣的唱片業不能體認到在地文化生產的重要性,而只是一味的依
照跨國公司的邏輯運作,那就別怪大家要盜版了,因為您的作品不值
得讓我們付出那麼多金錢而同時收益的也並不是從事創作的文化人。

4.和信多媒體再裁22﹪員工,哀栽呀。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論▍壇 ▌ ▋▊▉
⊕∮⊙◇★☆

「關注全球化資訊中心」的成立意義
馬求全(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儘管沒有多少人搞得清楚全球化的意義,但全球化的現象在台灣處處
可見。例如,到華納威秀看在美國同步上映的電影,或跟著全世界的
書迷一樣排隊搶買「哈利波特」,這可能是一般民眾最熟知的全球化
,意即台灣和世界各國的消費行為幾乎是零時差的。

一般民眾所熟知的另一全球化印象,則是政府部門費了十一年的光陰
,才在去年底獲准進入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政府部門的宣傳指
出,只要加入WTO,台灣將可與世界接軌,並且獲得競爭力提升等種
種好處。

然而,上述從民眾消費或從政治經濟層面所理解的全球化,只是一半
的真相,另外一半則被一些美麗的口號所掩蔽。

很多人以為,全球化可以加速異文化之間的交流,促進彼此的互相了
解,使麥克魯漢「地球村」的夢想實現。但這種說說法忽略了異文化
在進行交流時,因國際政經結構傾斜所產生的主從問題,意即究竟是
誰去「交流」誰?所謂的促進了解,是否最後會演變成資本或強國文
明通吃的結局?「地球村」又是誰的村落?裡頭是否會產生權力不平
等的現象?更嚴重的問題是,所謂的文化交流事實上只是不斷地深化
資本文明的消費意識,因而也削弱了對於不平等世界的思考和批判。
這些都是那些高倡全球化之美好人士不敢也不想告訴世人的問題。

另外,政府部門也向我們描繪,加入WTO接軌世界之後的美麗遠景,
但它卻沒有告訴我們得付出多少代價,特別是抵擋不住廉價農產品輸
入而面臨失業的龐大農業人口,因資本外移而丟掉飯碗的百萬工人,
以及一時之間看不見但影響卻極為深遠的文化傾斜。勞動大眾的生計
問題問題不是政府部門一句「已做好萬全準備」就可以解決,而政府
部門的全面棄守將使文化傾斜問題更形惡化。

在民眾不在意和政府刻意美化的情況下,對全球化另一半真相的探求
和反思,在台灣似乎是處於真空狀態,而甫於日前成立的「關注全球
化資訊中心」(FOG),恰好彌補了這個空缺。

主要由社運工作者、學者及青年學生組成的「關注全球化資訊中心」
,其成立目的除了關注上述台灣在加入WTO後所面臨的諸多問題,進
而提出一套政策白皮書,要求政府部門應有更積極作為外;更將觸角
伸展到全世界,希望與各地的反全球化人士或組織合作,喚醒世人對
全球化進行批判和反思。

「關注全球化資訊中心」同時重視本土和世界議題,主要是因為近幾
年來,全球化所導致的問題層出不窮,包括失業、貧窮、地球暖化、
環境污染、基因改造食品、國際資本流動所產生的金融投機行為、圖
利跨國資本的智財權、醫療和教育的私有化等,可以說當代人類面臨
到的生活與生存問題都涵蓋在內,欲與世界接軌的台灣當然也不可能
免除於外。

台灣已於今年的1月1日加入WTO,全球化的影響和衝擊將日益顯現,
在一片鼓掌叫好聲中,台灣社會的確需要有人帶領我們,重新思考在
世界中的定位問題。因此,我們樂見這麼一個「心懷本土」又「放眼
世界」的社運組織的誕生。

⊕∮⊙◇★☆

▉▊▋▌ 鬥 ▍陣 ▍俱 ▍樂 ▍部 ▌▋▊▉
⊕∮⊙◇★☆

抗議世界日報打壓工會聲援稿

根據來自美國勞工聯盟(AFL-CIO)會員「美國傳播工作者/報業協會」
(TNG-CWA)的消息,世界第一大中文報紙集團聯合報在美國發行的世界
日報,其位於紐約和洛杉磯分部的175名員工,因試圖籌組工會改善工作
條件,而遭社方打壓。

世界日報洛杉磯分部雇用了150名按時計薪的員工,2000年10月,由於再
也忍受不了低薪資、低福利、加班費不足、缺乏就業安全、以及遭社方
不公平對待,分部的員工加入了「美國傳播工作者工會/報業協會」。

2001年3月,世界日報絕大多數的員工在「美國勞工關係委員會」(NLRB
)的監督下,票選出出席「美國傳播工作者/報業協會」的工會代表;
同年4月,紐約分部的員工也在「美國勞工關係委員會」的監督下選出工
會代表。不過,世界日報社方不但拒絕承認經民主程序所成立的工會,
反而開始以解雇、威脅、賄賂、騷擾工會幹部的方式,試圖不讓工會運
作;社方並且也聘請一名「打擊工會」專家,對工會運動進行反制。

儘管世界日報非法解雇、裁減工作、威脅並騷擾工會幹部的情事,「美
國勞工關係委員會」正在進行調查,但聯合報系和國內其他媒體對此事
卻隻字未提。工人民主運動向來被資方視為眼中釘,媒體資方對於內部
的工人運動更視為洪水猛獸,因為他們擔心媒體工人運動除了會妨害其
利潤之累積,更會有同業擴散效果,也因此各媒體之間對於媒體工人運
動有不報導的不成文默契。

對於世界日報以各種手段打擊員工籌組工會之行動,我們除了表示最沉
痛的抗議外,也要譴責各媒體聯合打壓、封鎖媒體工人運動的行為。我
們呼籲世界日報應承認錯誤,並且尊重員工籌組工會之權利,拿出誠意
改善員工之各項工作條件;聯合報系也必須就打壓工人一事,對世界日
報社方做出懲處。我們也要呼籲其他媒體,公正處理媒體工人運動的新
聞,因為工人的怒火遲早都會燒到你們身上。

聯署單位:

傳播學生鬥陣、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媒體觀察基金會、敬仁勞工中心、
苦勞工作站、連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亞太勞動快訊社、世新大學社
發所助理教授陳信行、林正慧、陳秀曼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從內閣改組看我國傳播管理機構的調整與改造

2002年 February 4日

⊕∮⊙◇★☆⊕∮⊙◇★☆⊕∮⊙◇★☆⊕∮⊙◇★☆⊕∮⊙◇★☆⊕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從內閣改組看我國傳播管理機構的調整與改造

∮本周媒大事

∮傳學鬥論壇
電影不應只循票房邏輯
宋丁儀(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一個「助長媒體對電影生態無知與媚俗」的傢伙與心聲
薛懷琦
南方轉載(http://tw.groups.yahoo.com/group/esouth-community/m
essage/734)

∮鬥陣俱樂部
抗議世界日報打壓工會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2002/2/2第八十三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從內閣改組看我國傳播管理機構的調整與改造

在這次的內閣改組當中,新聞局長一職,由具有法律與經濟背景的
國安會諮詢委員葉國興出任,打破了過去新聞局長從外交體系或媒
體界出身的不成文慣例。另一方面,原本由新聞局長兼任的行政院
發言人,也成為專職,由台灣省政府副主席莊碩漢出任。隨著這二
項人事任命而來的,是外界對於新聞局職掌與角色定位的質疑。

有人樂觀認為,增設政府發言人,新聞局長就可以把全副心力放在
輔導與管理大眾傳播事業的工作上,這樣既簡化了新聞局的業務,
也可望讓新聞局成為一個管理傳播產業的專責機構。換言之,這是
為專責傳播管理機構催生的第一步。

也有人主張,新聞局長久以來對於傳播產業的管理成效不彰,就算
新聞局長不再擔任政府發言人,只怕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況且像
是電信總局負責電波監理,公平交易委員會主管市場競爭與交易秩
序的維護等等,都與傳播事業管理具有直接關係,這絕非強化或單
純化新聞局的功能即可,正本清源之道就是成立一個統合各項職權
與功能,類似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的專責機構。

對此,國內已有一些討論與規劃,像是成立所謂「電信資訊傳播委
員會」(TIBC)或是「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等等。儘管這些
機構在名稱與地位層級有所不同,但是效法FCC採取委員合議制,
以求決策的客觀與公正性,卻是一致的。而成立一個專業與專責的
管理機構,也是當前較居主流地位的看法。

只不過,負責重大決策的委員缺乏專業能力,是FCC常遭詬病之處,
如果全盤移植,可以想見未來台灣版的FCC也會面臨相同問題。但對
於採取特任制與任期制的委員而言,由於其主要職責在決定重大政策
,故要求擁有一定的傳播專業知識與技能,倒不如要求其領導能力
(leadership)與遠見(vision),還來得實際些。

這個部分牽涉到委員會的專業理念(或稱管制哲學)問題,像是自由、
競爭、解除管制、效率、公平、正義或接近使用等等我們耳熟能詳的
字眼,無一不牽涉到意識型態與價值觀的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在
這些意識型態與價值觀之間,有許多在本質上是相互衝突或難以調和
的。也就是說,要重塑我國未來傳播事業與環境的新秩序,必須依循
特定的專業理念進行,理念是否專業,就看能不能將彼此衝突的意識
型態與價值觀,做有效的取捨與組合,照單全收只會造成下游政策與
法規的紊亂甚至相互抵觸。至於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可由下層單位或
幕僚解決。換言之,未來的獨立管制委員會若是要發揮應有的功能,
必須將上層委員的專業理念與下層官僚體系的專業組織與能力做有效
的結合。

Our Questions:

1.你知道目前有哪些政府機構是與傳播管理有關的呢?

2.你認為如果要設置獨立的傳播管理委員會,選擇委員的考量因素有
哪些?

3.你認為這個獨立的傳播管理委員會的管制哲學應該是什麼?

4.如果將傳播事業的管理視為一種遊戲,那麼遊戲規則除了由公部門
與私部門來制訂以外,是否還需要有第三部門的加入?你認為哪些民
間單位或團體可以做為代表呢?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周媒大事

1.宗毓華轉檯到CNN,聽說有400萬美金的年薪呢,如果說這是專業的
認證也太多了吧,更可笑的是她在訪問國會領袖金瑞契的母親時套人
家的話,先謊稱說當時四下無人,然後讓人家說-金瑞契私底下說希
拉蕊是母狗,這樣的主播也值400萬年薪!

2.Bourdieu過世了,這位老而彌堅的左派學者針砭當代資本主義社會
不平等的精神,值得大家仔細回味。

3.3G執照6家搶五張,聽說標金已經超過300億了,哇勒,不是經濟不
景氣嗎?還是這其實是殺頭的生意,只要穩削不賠搶破頭也沒關係。

4.中天主播童中白移居上海,唉,有人說入戲的觀眾,沒想到也有入
戲的主播,上海熱讓沒到過上海的人像中了蠱一樣的前進上海,殊不
知那裡是由多少創業失敗者的屍體堆積而成的呢。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論▍壇 ▌ ▋▊▉
⊕∮⊙◇★☆

電影不應只循票房邏輯
宋丁儀(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筆者前陣子曾於南方電子報為文評論當今媒體對於國內電影生態的無
知與媚俗,並從「阿湯哥」來台所刮起的一陣旋風作為起點(http://
tw.groups.yahoo.com/group/esouth-community/message/722),而
獲得一位薛懷琦小姐撰文回應,但因為事後針對薛文的再回應,並未
於南方登出,因此,筆者想透過此論壇形式,再度談談幾個關於如何
看待影視產業的觀點。

首先,感謝薛文針對筆者前文所提出的回應,而能讓筆者能再次透過
論述釐清目前台灣電影的定位與問題。我想一開始薛文就以一個深切
自省的觀眾姿態,對號入座我文中所謂的「無知與媚俗者」,似乎並
未將原文中指涉的對象釐清,原文乃是針對大眾媒體在進行電影報導
時一味偏向單一觀點,以及好萊塢文化的集體崇拜進行批判,並未推
及閱聽眾,但若要從此現象來談閱聽人,至少筆者認為,閱聽眾成為
了媒體動員下的盲流。此其一。

其二,薛文當中顯示對文化產業採的「放任」態度,是筆者所無法苟
同的。所謂的「放任」態度是,首先,薛文將本土自製電影無法做到
像好萊塢電影那樣歸咎於:電影本身不具魅力讓觀眾看不下去,所以
才「琵琶別抱」擁抱好萊塢。但為何觀眾會「看不下去」?為何本土
電影會「不具魅力」?筆者認為這答案絕非單純地歸咎於「內容」問
題,而是長期以來我國政府電影政策失當與放任市場結構扭曲所使然
。當然,影視產品最終必須接受觀眾的考驗,這點不容否認,觀眾或
是消費的一端原本就是生產過程裡亟為重要的一環,但是以目前電影
產業而言,觀眾所能發揮的正面影響力似乎不敵政府政策(對外片的
積極棄守與對映演發行的消極放任)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來得至深且鉅
?況且,沒有政府良善的電影資源/支援與健全的生態環境,又何來
要求台灣電影「做到像好萊塢那樣」?豈非緣木求魚?故此,筆者質
疑的對象是政府的決策思考與執行,而非薛文所謂「台灣自己的電影
」。
  
再者,筆者所要強調的是,影視文化並不能完全以「票房」作為衡量
標尺。如果只是憑藉著「觀眾擁外片、棄國片」的邏輯,而要來針對
國片進行批判,或者引薛文所說,「對本土電影不敵通俗的好萊塢電
影感到痛心疾首,那麼心痛該適可而止,因為藝術電影本來就小眾」
來對國片低迷進行正當化,那麼這樣的想法,筆者須毫不客氣的指出
,則是完全遵從商業邏輯下放任影視文化自生自滅的想法(棄嬰式論
述),一如以收視率來衡量電視節目,難道最後最迎合觀眾口味、最
煽色腥的話題就最有存在的正當性?而小眾的、沒有票房保證的小眾
文化就得遵循商業考量任其萎縮或成為市場壟斷下的犧牲品?!

也就是說,只要在商業利益的考量底下,不管是國片抑或外片,只要
會賺錢的就是好片,而賺錢的邏輯則在於吸納廣大的觀眾群,就勢必
得犧牲內容中一方文化與歷史的獨特性,予以竄改或娛樂化包裝。(
迪士尼與好萊塢不就常運用「異國情趣」行跨國文化侵略?)

因此為顧及不「完全」以票房邏輯作為電影生存依據,法國電影輔導
政策就發展出兩套輔助措施:一是自動輔助政策,也就是端看電影的
「票房」從中抽稅,一部分上繳國家電影中心,另一部分則回歸製片
者手中,作為下部影片的籌製基金﹔另一項則是選擇性輔助措施,由
專業的委員會依據「文化」上的考量,專選所謂在市場上不具消費魅
力(或是薛文所指不具「趣味」的)、弱勢族群的或深奧難懂、實驗
性強的電影予以輔助,免於讓這類電影成為「不如好萊塢電影」的市
場競爭淘汰者。

可見,即使在商業邏輯下,賺足了觀眾荷包的人,也是有責任要拿出
錢來輔助其他具文化價值、但不具市場價值的電影創作,且回收部分
的盈餘轉而成為下部影片的製作經費。這兩套補助措施,一方面讓商
業片循市場管道不斷壯大,另一方面,也維護了少數製片者理想的創
作空間。這樣的制度設計,在結構上,才能保障電影致不受外力過度
扭曲下健全地多元發展,也突顯了,制度面的設計往往也左右了電影
內容的發展會「長成什麼樣子」,當然,之後才會有所謂的觀眾品味
或取捨的問題。

台灣電影當然需要好好深切反省(例如少數導演的孤芳自賞與得獎症
候),不過,國內觀眾已被好萊塢電影貫壞的偏食傾向,如何靠大多
數仍在工作崗位孜孜矻矻的電影工作者爭取回籠,從文化的角度重新
整頓制度和結構絕對是首要的。而如何看待電影等影視產業,是同等
於一般商品,以市場邏輯來詮釋?還是得多一些文化面的深層思考,
相較於前者,顯然後者更困難得多。

⊕∮⊙◇★☆

一個「助長媒體對電影生態無知與媚俗」的傢伙與心聲
薛懷琦

南方轉載(http://tw.groups.yahoo.com/group/esouth-community/m
essage/734)

像我這樣剛好在吃飯配電視的黃金時段,等著宋丁儀所謂「對電影生
態無知與媚俗的新聞媒體」播放親切又俊美的阿湯哥,在宋的標準下
,我可能會有兩項罪過:助長新聞媒體對電影生態的無知和媚俗,另
外就是我也成了對電影生態無知和媚俗的傢伙。

雖然我深深地反省了我對台灣電影傳播工業的無知,但是不懂為什麼
會嚴重到「相較於對好萊塢大明星歇斯底里式的崇拜,難道對好萊塢
電影絲毫沒有從文化主體性出發的批判思維跟反省」。什麼叫做歇斯
底里的崇拜?幾十年前,演梁山伯的凌波登臺、歌仔戲反串小生的楊
麗花作秀,觀眾丟金項鍊的、金鐲子的,把身家財產丟上台的才叫歇
斯底里的崇拜吧。現在,在危險場地開演唱會、握手會的小天后和小
天王的 fans,不顧踩傷人、缺氧昏倒、飛車追逐、隔窗握手和簽名
而受傷的事件時有所聞,還樂此不疲,這才叫歇斯底里的崇拜吧。在
機場跟搶阿湯哥的鏡頭、跟他握手、要簽名、把小孩給他抱一下、吃
飯配阿湯哥流口水,應該不至於歇斯底里吧。

像我這樣喜歡看好萊塢電影、買帳好萊塢行銷邏輯的人,聽到「絲毫
沒有從文化主體性出發的批判思維跟反省」,因為對號入座,不僅深
覺刺耳還覺得無辜。我只能說文化主體性是很難界定的,何況其中交
織的網路太複雜,由來自於荷、日本、中國文化、閩南、香港、原住
民文化、美國、法國、義大利……等等多國文化。不過,若真的要從
我的文化主體性來做批判思維跟反省,對象應該是台灣自己的電影工
業,而不是好萊塢工業。讓我最不解的是面對本土和好萊塢電影之爭
,為什麼最終是以受害者姿態面對勢力強大的敵人,不斷無效地試圖
批評敵人佔有強大的資源,而不反省自己為什麼做不到;不斷指責支
持者媚俗,而不檢討為什麼自己沒有魅力。

好萊塢電影原本就有經營百年以上的行銷方式,原本就比台灣佔了更
多優勢,除了一些未開發國家與某些封閉的中東國家以外,沒有哪一
個國家的電影工業不受好萊塢的威脅。面對台灣本土自製電影淪落到
只剩 0.4 百分比,電影工作者真的只能怪好萊塢太強勢、主管單位
無能,而不檢討媒體和觀眾是因為看不下去這些國片才琵琶別抱的嗎
?如果對「本土趣味」的台灣電影不敵好萊塢的「世界趣味」百思不
得其解,那麼有困惑的人應該對心中「本土趣味」的標準重新丈量了
。如果對「藝術化」的本土電影不敵通俗的好萊塢電影(雖然我對這
樣的分類百思不得其解)感到痛心疾首,那麼我想心痛該適可而止了
,因為藝術電影本來就小眾。

不論電影做為藝術工業還是大眾文化,或許有它的行銷優勢、藝術原
則、意識型態、千篇一律的敘事邏輯,或出乎常態的劇情,但更重要
的考慮因素是觀眾的接受狀況。為什麼大部分教育程度、成長背景、
性別、種族、階級和意識型態不同的觀眾都無法受到國片的吸引,花
錢到電影院消費國片,進而建立口碑?觀眾或許沈默,但是這也是一
種批判思維和反省國片的方式。而面對無話可說的國片,沈默是一種
強而有力,但許多電影工作者不察、也不肯分析的表達方式。

⊕∮⊙◇★☆

▉▊▋▌ 鬥 ▍陣 ▍俱 ▍樂 ▍部 ▌▋▊▉
⊕∮⊙◇★☆

抗議世界日報打壓工會聲援稿

根據來自美國勞工聯盟(AFL-CIO)會員「美國傳播工作者/報業協會」
(TNG-CWA)的消息,世界第一大中文報紙集團聯合報在美國發行的世界
日報,其位於紐約和洛杉磯分部的175名員工,因試圖籌組工會改善工作
條件,而遭社方打壓。

世界日報洛杉磯分部雇用了150名按時計薪的員工,2000年10月,由於再
也忍受不了低薪資、低福利、加班費不足、缺乏就業安全、以及遭社方
不公平對待,分部的員工加入了「美國傳播工作者工會/報業協會」。

2001年3月,世界日報絕大多數的員工在「美國勞工關係委員會」(NLRB
)的監督下,票選出出席「美國傳播工作者/報業協會」的工會代表;
同年4月,紐約分部的員工也在「美國勞工關係委員會」的監督下選出工
會代表。不過,世界日報社方不但拒絕承認經民主程序所成立的工會,
反而開始以解雇、威脅、賄賂、騷擾工會幹部的方式,試圖不讓工會運
作;社方並且也聘請一名「打擊工會」專家,對工會運動進行反制。

儘管世界日報非法解雇、裁減工作、威脅並騷擾工會幹部的情事,「美
國勞工關係委員會」正在進行調查,但聯合報系和國內其他媒體對此事
卻隻字未提。工人民主運動向來被資方視為眼中釘,媒體資方對於內部
的工人運動更視為洪水猛獸,因為他們擔心媒體工人運動除了會妨害其
利潤之累積,更會有同業擴散效果,也因此各媒體之間對於媒體工人運
動有不報導的不成文默契。

對於世界日報以各種手段打擊員工籌組工會之行動,我們除了表示最沉
痛的抗議外,也要譴責各媒體聯合打壓、封鎖媒體工人運動的行為。我
們呼籲世界日報應承認錯誤,並且尊重員工籌組工會之權利,拿出誠意
改善員工之各項工作條件;聯合報系也必須就打壓工人一事,對世界日
報社方做出懲處。我們也要呼籲其他媒體,公正處理媒體工人運動的新
聞,因為工人的怒火遲早都會燒到你們身上。

聯署單位:

傳播學生鬥陣、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媒體觀察基金會、敬仁勞工中心、
苦勞工作站、連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亞太勞動快訊社、世新大學社
發所助理教授陳信行、林正慧、陳秀曼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播學生鬥陣 電子報–冷看媒體報導公益彩券的一頭熱

2002年 January 27日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冷看媒體報導公益彩券的一頭熱

∮本周媒大事

∮傳學鬥論壇
媒體漩渦 當代社會的發展危機
黃浩榮(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讀者投書
你「樂透」了嗎?
錢震宇(淡江傳研所研究生)

∮文章轉載
媒體公共化議題的死與不死
郭力昕(無盟執委)

∮鬥陣俱樂部
抗議世界日報打壓工會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2002/1/25第八十二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冷看媒體報導公益彩券的一頭熱

在告別了長達三十八年歲月的「愛國」時光後,台北銀行日前發行的
「公益」彩券,又在台灣的街頭巷尾掀起一陣旋風,而近來大肆炒作
煽色腥新聞的大眾媒體,在此之際更搖身一變成為公益彩券的最佳宣
傳單位,可說是集賭色於一身,果不其然是熱衷此道人士眼中的「極
樂台灣」是也!

撇開台北銀行全年預計自掏腰包的五億廣告投資預算不談,光從公共
關係的操作與效果評估觀點來看,這次的「公益彩券產品上市發表活
動」,可說是傳播相關科系學子必讀的成功個案;不但在彩券正式發
行前就有配合新聞稿營造出「千呼萬喚使出來」的上市氣勢,正式發
行後更有各相關公眾的正向反應報導;猶有甚之,還找來了政治人物
與知名公益人士共同為公益彩券的正當性背書;更誇張的是,大眾媒
體還大量自製公益彩券的「教學錄影帶」,從彩券的種類說明、投注
方式step by step、中獎密技大公開、求神拜佛全指南、促銷方案比
比看…24小時不斷的充斥在新聞版面與頻道中,儼然為台北銀行打造
了一個免費而成功的公共關係專案。

就大眾媒體的角度而言,報導公益彩券做為理所當然的社會公益活動
,鼓勵民眾行善之餘更有機會致富,真是何樂而不為;而介紹彩券相
關的周邊新聞,不過是提供民眾生活資訊,何來怪哉之有?

但是且慢;剖析近來大眾媒體對於公益彩券發行的相關報導,實仍不
脫新聞炒作的幾項公式,但更嚴重的問題,則是媒體大量複製發財夢
的報導,將簡化對於公益彩券背後運作邏輯的反省與討論。

既然要掛上「公益」之名,由政府作莊的合法博奕就得接受全民的檢
驗,瞭解資源的使用與分配;可是仔細檢視所謂公益彩券的發行與市
場運作邏輯,原本就位居於弱勢的中下階層與殘障人士,卻仍舊是這
場賭局中普遍的輸家;因為從彩券市場的參與結構來看,充其量不過
是在原本就掌握較少社會資源的中下階層中進行資源重分配,而且還
得從中供給地方政府社福政策的預算來源。這樣的邏輯不但無法撼動
貧富階級間的資源佔有差距,有違社福政策的理念,更為居上位者帶
來了更豐沛的資源劃分權力以及直接的金錢利益,說成「劫貧濟富」
真是一點也不為過。

我們無意於此辯證博奕除罪化的是非二元,畢竟這是人類社會恆久必
存的經濟模式之一,只是政府在博奕除罪化的過程與管理設計之中,
請不要套上「公益」做為正當化的煙幕,逃遁社福政策的責任與預算
編列的義務;而媒體在此其中的角色,也應善盡監督公共政策之責,
別再過度渲染一夕致富的美夢,追著每日漸增的鉅額彩金打轉,自甘
為公共關係操作下被動員的角色。徹底檢討公益彩券對社福政策的影
響與後續資源落實運用的監督,或許才是這波彩券熱背後,媒體最應
該報導的新聞。

Our Questions
1.您認為公益彩卷公益何在?

2.您覺得您真的能一夜經由彩券致富嗎?

3.怎麼樣的分配彩券獲利才算是公益?

4.您知道報章上的彩券訊息大多是經過刻意設計或者付費方能刊出的
嗎?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周媒大事

1.大家樂投胎轉世成公益彩券,雖然名為公益但是真的是看不到太多
公益的樣子,如果改為瘋狂彩券或是投機彩券可能更貼切。

2.中晚周日大改版,頭版是美女裸圖和八卦,正式向自己的兄弟時報
周刊,同父異母(同為商業體系但是不同集團)的壹周刊看齊,唉,
真是沒長進,好的不學盡學些沒什麼進步性的鱉招。

3.內閣改組了,聽說這次的內閣文化氣息很濃,不知道這樣是否意味
著新聞傳播資訊產業也會被重視為文化產業,賦予其文化應有的尊嚴
和保護,特別是在無線電視台的改革方面,期待新內閣能有「文化」
的表現而非獨重產業囉。

4.陳金讓轉任中天董事長,聽說這是為了防止中天日益橘化的因應之
道,哈,國民黨自己都橘化了不少,就別太在意中天了啦。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論▍壇 ▌ ▋▊▉
⊕∮⊙◇★☆

媒體漩渦 當代社會的發展危機
黃浩榮(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媒體文化提供我們建構認同、行為及世界觀的素材。」
–Douglas Kellner(註1)

近來,接二連三的政治人物性醜聞,宛若連續劇般在媒體上持續上演
。從去年底跨到今年初,一齣比一齣更加香豔刺激、疑雲密佈甚至不
堪入目。若依現行的的廣電法規檢視,則媒體提供的新聞內容早已逾
越「普」級的節目規定,甚至對於社會帶來負面影響。但是,卻似乎
不見任何學者專家出面議正,媒體監督組織也沒吭氣,更別提記者團
體出面要求自律。

這是一種社會的集體麻痺現象,一種對於媒介訊息被動地接受、大量
地餵食後所造成的社會性官能失調。在商營媒體的激烈競爭中,媒體
守門人所念茲在茲者,毋寧是「如何創造新的議題,維持競爭優勢」
。然而,當守門人不捨晝夜地暴露在大量新聞資訊中,對一切社會事
件 - 如偷竊、搶劫、火警、械鬥等 - 逐漸地司空見慣,甚至麻木不
仁時,所有新聞愈來愈無法滿足守門人的需求標準,「如何脫穎而出
」便成為各媒體最徬徨的焦慮。

放眼當前社會現況,政府跟著媒體走,警方跟著媒體走,大眾跟著媒
體走,但媒體卻徬徨焦慮而不知往哪兒走,這是當代媒體社會的發展
危機。所有媒體都在徬徨中觀望,一旦有媒體縱身而下,選擇道德標
準更低的事件為炒作對象,其他媒體隨即躍然而下,齊同搶食充滿色
情暴力的「新聞餌」(news lure),成為John Hulteng所喻之「食
人魚」;一旦啃食完畢、索然無味後,媒體又陷入徬徨中觀望,等待
下一個更血淋淋、更聳動駭人的新聞餌…又跳入啃食…索然無味..
.徬徨、觀望…,構造出一個向下脈動的螺旋運轉模式。

媒體的商業競爭本質,以及競逐新聞的螺旋模式,一個「媒體漩渦」
(註2)逐漸成形,無止盡地將整個社會的文化、道德、價值捲進混
沌黑暗,整個社會陷入持續的自我降化(self-degradation),日益
沈淪。媒體自身的麻痺,不斷擴增為大眾的麻痺。

就在一次次自我降化的新聞追逐過程當中,媒體不斷地在社會道德上
探底,不斷地拉扯社會規範的邊界。媒體漩渦將整個社會緊緊吸入、
深陷不已。媒體與大眾只有在取得新聞餌的同時,彷若吸毒,享受片
刻服藥的興奮快感;藥效一過,便再次陷入飢渴與焦慮,期待劑量更
重、效力更強的媒體春藥。

於是,我們每天的新聞,充斥著政治人物的性醜聞、SM性虐待、吸大
麻、4P性派對,這些非社會常態、甚至是病態的訊息、個人隱私,果
真符合任何公共利益?果真是閱聽大眾所引頸企盼的資訊?誠如
Kellner在前述引言中指出,媒體文化涉入整體社會文化的形塑,並
深刻地影響群眾認同、行為及世界觀的建立。在長期低劣的媒體文化
下,我們能夠希冀什麼理想的未來?

沈默的大眾,醒來吧。不要讓少數媒體的麻痺傳染為整個社會的集體
麻痺,不要讓「因為閱聽人愛看,所以我們播」這種倒果為因、蠱惑
大眾的迷思,成為媒體追逐大量羶色腥新聞的藉口。身為媒體社會的
一份子,我們有權利拒絕在媒體漩渦中沈淪,我們有權利選擇我們想
要的資訊,我們更有權利/力打造我們想要的社會、擘劃我們的明天!

註1:Douglas Kellner, 1995, ‘Cultural Studies,
Multiculturalism and Media Culture’In G. Dines & J. M. Humez
(Ed.), “Gender, Race and Class in Media”.Thousand Oaks: Sage.

註2:筆者這裡的概念,有別於Willis & Willis所提出的”media
whirlpool”,他們認為隨著媒體科技的高度發展,電視、廣播、通訊
等傳播工具彷彿融合為一個媒體漩渦之匯流。筆者則著眼於文化、社
會層面,認為媒體的商營本質與競爭模式構造出一個向下旋轉的媒體
漩渦,不僅阻礙了社會文化的提升,反引其向下(不等於「向後」)
降化。

⊕∮⊙◇★☆

▉▊▋▌ 讀 ▊▍者 ▉▍投▍書 ▊ ▌ ▋▊▉
⊕∮⊙◇★☆

你「樂透」了嗎?
錢震宇

打開近日的新聞媒體雖少了八卦惱人的情色光碟、性派對疑雲,卻又多
了全民瘋狂,能使人一夜致富的「樂透彩」相關報導,縱使仍有新任內
閣閣員的公佈、每次新聞都少不了的社會新聞,但都遠遠不及彩券熱的
新聞,其報導的篇幅及時間占整節新聞的三分之一強。除了介紹最近熱
賣的彩券和吉時樂外,還特別用專題的方式報導民眾如何求明牌、哪間
〝有應公〞廟香客不斷、哪種簽注方式中獎機率大,甚至傳說中的「神
桌」又重現江湖,開始左右轉、報明牌…

民眾倒也配合,一窩蜂地搶進購買彩券,開獎當天的投注站更是大排長
龍、一券難求,同事、朋友、同學、軍人、警察也都團結一致地集資來
大量簽注,無不想一圓發財夢,此雖名為「公益彩券」,又有多少人是
為了做公益、積善心來買彩券呢?大家恐怕早已想好若是中得頭彩,該
如何運用吧!其他人雖意不在簽注,卻也想跟正「火」的彩券〝拉點關
係〞,基層選舉候選人掃街拜票前,先簽他個幾注,或是到開出大獎的
投注站,沾沾喜氣;結婚的新人也開車先繞到投注站簽下樂透,若中了
那嫁妝豈不是也免了;連新閣揆的生日都可當作明牌下注,那以後是不
是要所有官員都先公佈個人資料,供民眾〝參考〞呢?若說現在台灣是
「極樂台灣」可真是一點都不誇張,只是這個「極樂台灣」不是按圖索
〝妓〞,而是〝按卡選號〞!

當下,媒體似乎沒有負起教育的責任,反而趕搭這班順風車,大賺樂透
彩。不但消失許久的「明牌報」又重新發行,連許多大報都相繼開闢新
版,報明牌、抓訣竅;連轉播樂透彩開獎實況的中天,也大肆慶祝當晚
十節收視率創新高。殊不知有識之士看到名為「新聞」媒體的媒體,竟
因轉播「博奕」而拿到收視龍頭之時,做何感想?

其實,這所有的背後不脫一個「利」字。「賺取利潤」本來就是資本主
義社會的本質。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誰又不希望花小錢賺大錢呢
?會形成此種集體迷思倒也不令人意外。只是這種博奕有輸有贏,而輸
家往往佔了絕大多數,在看了前二期的結果後,可以確定的是經濟結構
的上層(政府、發行銀行)已是最大贏家,中間的經銷商也穩賺不賠,
可憐的小老百姓幾已底定是輸家,也只能少輸為贏了。而〝報喜不報憂
〞的新聞、廣告、行銷媒體呢?看樣子也似乎朝「贏」的方向走去,但
會不會把「本」給丟光了呢?值得觀察。正如同黃霑歌詞中所寫的:「
讓我們開心的快活去,快樂的人生一切是遊戲」只怕這場遊戲的立足點
不公,而最後的結局是悲劇吧!

⊕∮⊙◇★☆

▉▊▋▌ 文 ▍ 章 ▋▍轉 ▋載 ▍▌▋▊▉
⊕∮⊙◇★☆

媒體公共化議題的死與不死
郭力昕(無盟執委)

台視華視公共化抑或釋股私營的議題,在擦槍走火的媒體效應下,進了
主流輿論的視線範圍。而在辯論之中,許多反對公共化的概念,是在不
求甚解(甚至缺乏起碼的瞭解)或「決心誤解」對主張者早已提出公共
化之具體可行方式的基礎下,就咨意地以標籤化的「新口水」動員(借
南方朔先生的詞彙),將「公共化」污了名、定了罪,進而再一次犧牲
了一項極其重要的公共議題與政策辯論。它立即的效果是,立法院反對
黨在朝野協商之後,要求投資或轉投資無線電視台之政府相關部會,需
於九十一年度預算結束前提出釋股計畫。

至此,一個原有機會發展出一套針對媒體公共政策之細緻討論的議題,
就如此地遭到缺乏理性基礎的反挫,與粗糙的政治性處理,而看似要封
凍終止。但是,關切建立公共性媒體的人或組織,當然對此現象既不意
外、也不會因此停止我們的訴求與努力;而擔心公共化議題已死的人,
可以逐漸發現,要宣判這議題的死亡,或許還不是時候。

近日在此版(91.1.17),法律學者陳榮隆、許忠信兩位教授對台/華視
公共化提出了「公益信託」的實踐途徑,以一方面實現公共化理想,一
方面以廣告為財源、但盈餘回饋節目製作以提升媒體品質。關於財源部
分,也是「無盟」早就提出的主張:我們在一年前印行的《無線電視公
共化可行性評估報告》裡即詳細表列,在實行公共電視制度的諸多國家
裡,舉凡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奧地利、丹
麥、希臘、愛爾蘭與加拿大,皆以廣告為最主要或相當部分的財源。但
不理會這些資料與具體作法、執拗於自己之矇昧想像的反對者,就堅稱
廣告收入與公共化是矛盾的事情。現在這兩位非「無盟」成員、非「新
御用」、非傳播學界的作者,提出了同樣的財源方案,這回應該看起來
比較理性可行、比較不「綠化」了吧?

針對那些一談「公共」就被污名、被虛無地宣稱「沒有公共、何來公共
化」的聲音,社福學者張世雄教授也於此版(91.1.14)為文指出,既
有的文化價值與生活傳統,並非什麼永遠不可改變的命運或決定系統。
(關於此點,我將於稍後多作討論。)此外,文化研究學者張錦華教授
(90.12.27.聯晚「聯合論壇」)更明確的指出,公共媒體是「一個各
種社會力量可以公開的、合於法治的進行角力的場域」,而非一個去政
治性的無菌室;因此,認為公共化就是政府化、綠化的在野黨,不但缺
乏見識與自信,也顯示了令人疑慮的論政品質。

不但媒體公共化的議題顯然未死,更有趣的是,就在輿論普遍認為公共
化不可行、不合適台灣的過去一個多月裡,台灣社會也同時經驗著媒體
事業在商業資本經營邏輯下所製造的愈加不堪的災難:從媒體讓大眾厭
煩至極的反覆折騰著璩美鳳事件、黃顯洲事件,到本地數個出版集團被
李嘉誠併購的買空賣空,我們沒有聽到那些公共化的反對者出來說明,
為何將台視華視釋股、加入已經過多的商業媒體惡質競爭行列,不會鼓
勵更多的全民狗仔文化,也不會帶來更多的外資併購,使台灣的媒體文
化內涵與主體性蕩然無存。

面對這樣嚴重侵蝕台灣社會的媒體現象,反對公共化的人無言以對,同
時(我假設)可能也一樣憂慮,然而他們卻依舊把建立公共媒介制度、
與我們每天在忍受的惡質商業媒體現象,當作兩個好像完全不相關的問
題,而繼續遲疑或反對媒體公共化。為什麼?我認為至少有以下三個因
素。

首先,是源於「沒有『公共意識』、就無法/無資格談『公共化』」的
矛盾論述。台灣社會與人民確實大體上尚未建立公共/公民意識,這是
事實。但若這個事實就能夠使該論述的邏輯成立,那麼是不是說,我們
應該接受這是東方社會的宿命、不要存有奢念?或者,是否西方人因為
細胞裡天生帶有大量有利「公共意識」的基因,所以他們可以有公共媒
介、公共領域?但同樣是東方社會、甚至同受漢唐文化薰陶的韓國與日
本,都有舉足輕重的公共電視系統,為什麼又使宿命論無效呢?難道一
個給予「公共性」一些可能性的制度,不正是使「老百姓」逐漸透過練
習而成長為「公民」、繼而使公民與公共制度都相互成長的最好方式嗎

我也要反問,如果「公共」與「民主」都不是東方社會的產物,為何台
灣要勇往直前的實踐「民主化」?我們的民主化品質還相當的差,何不
轉向最合乎「東方社會」的李光耀模式的政治文化?美麗島人剛鋃鐺入
獄的二十年前,我們能想像台灣會有民主政治嗎?強人政治的十年前,
我們敢想像台灣能夠政黨輪替嗎?儘管速度與品質並不令人滿意,但這
些過去看似不可能的事,畢竟都實現了,台灣仍有緩慢進步與自我超越
的可能。既然更困難、複雜的政治民主化,我們都上路很久了,且並不
畏懼它的困難,而一個廣電媒介的公共化,我們卻視之如「不可能的任
務」,充滿失敗主義的、悲觀宿命的言論,這是什麼道理呢?

其次,反對媒體資源公共化,可能是源於媒體既得利益者的文化資本,
因媒體公共/理性論述空間的增加而相對削減或不在、而產生的「象徵
性權力閹割焦慮症」。是的,究竟是誰畏懼公共媒體的出現?在媒體完
全私有的情境裡,政治人或媒體人可以盡情的搞民粹情緒、將自己明星
化、或在言論上扮演上帝,而且還有不虞被挑戰的保護傘。在公共性的
媒體平台裡,一切言論意見皆可被容許,但是需要接受辯論與挑戰,不
能自己說了算,不能容許獨佔/寡佔的言論市場。這些長期未受到撼動
或均分的文化資本,因為公共媒體空間的開拓而必須重新分配,使原先
既得利益者的優勢狀態下降,至少不再那麼絕對。這當然會讓一些自信
不夠的人,產生相當的焦慮。

最後,反挫勢力的有效存在,是源於「逢扁必反」的政治文化,與陳水
扁/民進黨過度的現實、妥協性格。反對黨裡的一些政治人物,無視政
策內涵一律先反再說的做法,並非新鮮事,無須於此多說。(但這並不
表示,部分政治人物贊成釋股於財團,沒有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與考量
,只是無須做此利益動機的推測。)

比較需要指出並批評的,是陳總統與民進黨政府對待媒體政策縮頭縮腦
的妥協態度。陳水扁對媒體缺乏認識、沒有態度、更不敢染指;而即使
如此,依然被反扁者胡亂設定的議題與批評,耍得有如驚弓之鳥,一切
觀情勢、看(少數菁英代議的)「民意」風向,只會消極避開媒體問題
,不敢主動擘劃可長可久的良好制度。在過去一年裡,無線電視改造的
作,只剩新聞局長蘇正平在為一個陳水扁寫在白皮書裡、卻不願明確以
對的公共化傳播政策而孤軍奮戰。若一切政治作為與否,都剩下風向、
協商、成本計算,施政還有沒有原則問題?一個為了確保執政權而失掉
擔當能力的政府,還有多少可敬之處?

媒體朝理性與公共化的方向進行改造,決定了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工程與
社會進步,是否可以有比較令人期待的速度,因為所有的議題,都要透
過媒介傳遞、思辯、監督。比我們年輕的世代,其實早已展現了更多的
才能與理性能力,但是他們還來不及直接影響制度。我們這些多寡不一
地佔有資源、甚至決定制度的人,是否冷靜下來、負起責任,不需要在
已經夠多的媒體混亂與災難上,製造更多無法逆轉的災難,留一點空間
和可能給下一代吧。

⊕∮⊙◇★☆

▉▊▋▌ 鬥 ▍陣 ▍俱 ▍樂 ▍部 ▌▋▊▉
⊕∮⊙◇★☆

抗議世界日報打壓工會聲援稿

根據來自美國勞工聯盟(AFL-CIO)會員「美國傳播工作者/報業協會」
(TNG-CWA)的消息,世界第一大中文報紙集團聯合報在美國發行的世界
日報,其位於紐約和洛杉磯分部的175名員工,因試圖籌組工會改善工作
條件,而遭社方打壓。

世界日報洛杉磯分部雇用了150名按時計薪的員工,2000年10月,由於再
也忍受不了低薪資、低福利、加班費不足、缺乏就業安全、以及遭社方
不公平對待,分部的員工加入了「美國傳播工作者工會/報業協會」。

2001年3月,世界日報絕大多數的員工在「美國勞工關係委員會」(NLRB
)的監督下,票選出出席「美國傳播工作者/報業協會」的工會代表;
同年4月,紐約分部的員工也在「美國勞工關係委員會」的監督下選出工
會代表。不過,世界日報社方不但拒絕承認經民主程序所成立的工會,
反而開始以解雇、威脅、賄賂、騷擾工會幹部的方式,試圖不讓工會運
作;社方並且也聘請一名「打擊工會」專家,對工會運動進行反制。

儘管世界日報非法解雇、裁減工作、威脅並騷擾工會幹部的情事,「美
國勞工關係委員會」正在進行調查,但聯合報系和國內其他媒體對此事
卻隻字未提。工人民主運動向來被資方視為眼中釘,媒體資方對於內部
的工人運動更視為洪水猛獸,因為他們擔心媒體工人運動除了會妨害其
利潤之累積,更會有同業擴散效果,也因此各媒體之間對於媒體工人運
動有不報導的不成文默契。

對於世界日報以各種手段打擊員工籌組工會之行動,我們除了表示最沉
痛的抗議外,也要譴責各媒體聯合打壓、封鎖媒體工人運動的行為。我
們呼籲世界日報應承認錯誤,並且尊重員工籌組工會之權利,拿出誠意
改善員工之各項工作條件;聯合報系也必須就打壓工人一事,對世界日
報社方做出懲處。我們也要呼籲其他媒體,公正處理媒體工人運動的新
聞,因為工人的怒火遲早都會燒到你們身上。

聯署單位:

傳播學生鬥陣、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媒體觀察基金會、敬仁勞工中心、
苦勞工作站、連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亞太勞動快訊社、世新大學社
發所助理教授陳信行、林正慧、陳秀曼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 另一個附庸的誕生?-- 八大新聞台帶來的省思

2002年 January 19日

⊕∮⊙◇★☆⊕∮⊙◇★☆⊕∮⊙◇★☆⊕∮⊙◇★☆⊕∮⊙◇★☆⊕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另一個附庸的誕生?
-- 八大新聞台帶來的省思

∮本周媒大事

∮論壇

作賊的喊捉賊–媒體改造先改造媒體
管中祥(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活動轉載

奧薩瑪、賓、拉登的九月十一日
───恐怖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初探

∮讀者投書

再見西班牙陽光
黃慧櫻

看媒體成員的汰舊換新
Jenny Hsieh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2002/1/18第八十一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另一個附庸的誕生?
--八大新聞台帶來的省思

八大電視台去年底宣布製作八大新聞,並快手快腳挖走台視新聞部
優離退員工。雖然八大電視想要製作新聞的企圖不斷,但是在景氣
寒冬中,其他同業急著優離優退裁減人力、換上勞力市場最低薪的
應屆畢業生時,八大這樣的逆勢操作顯得十分奇怪。

謎底揭曉,原來是台塑企業入主八大電視台。雖然台塑集團刻意低
調處理此事,並表示不會介入主導經營;但是很明顯地,台塑資金
的注入絕對替這個逆勢操作策略打下雄厚基礎,否則八大電視台的
多年願望不會在此刻成真。

雖然台塑集團表示與經營無關,但是大老闆王永慶一直以來對媒體
興趣不減。最早期傳出有意入股聯合報未果消息之後;六年前,外
界盛傳台塑對汞污泥事件在媒體形象上一路受打十分氣悶,決心投
資台灣日報、讓自己有媒體管道可以與外界溝通。這一項投資案則
在去年五月收手,報載王老闆並為台日35億元債務作保。

習慣在主要報紙上刊載萬言書的王永慶,明顯對輿論十分重視,特
別在前年、去年的戒急用忍政策上,因為對媒體管道通暢的緣故,
在眾多要求解禁的商界人物中,成為最突出的發言代表。對媒體的
多年耕耘,可謂小有成果;而在去年五月撤手台日之後,經過半年
左右時間快速入主八大,不知這個投資案是不是當時已經決定?無
論如何,用3億元買進一個電視台與新聞部,這都是十分上算的生
意。

台灣人缺少一個新聞頻道嗎?在璩美鳳、黃顯洲案中,一再播放的
同質性內容已經說明了資源使用的重複浪費,大同小異且缺乏宗旨
原則的新聞內容,所有新聞台即時聯播璩美鳳「誤交損友行為差池
」的發言現場時,我們還需要一個新聞頻道來湊熱鬧嗎?八大新聞
顯然是王老闆的需要,而不是閱聽大眾的。

針對台視華視未來發展問題,支持「釋股」方案的「彩虹聯盟」不
知有何感想?台視華視如果釋股,我們只會看見財團收購,而媒體
提供者與閱聽大眾分離異化的事實又將再度上演。當日賴國洲出任
台視董事長,輿論一片譁然;但今日王永慶邀請任何人出任八大董
事長,公眾還能對王老闆有任何影響力嗎?

「釋股」方案只是將一切可能的公眾議題私有化,讓公眾無力介入
。就像今日台塑買下八大電視,誰有權利干涉什麼?不滿的人只能
在媒體假意提供的民意論壇上寫寫文章叫罵一陣,然後沒有任何改
變發生。

Our Question
1.您覺得異業整合,特別是媒體被其他不相關的產業跨入經營時,
有沒有對您帶來什麼好處?

2.多了八大新聞台,您覺得會它會跟其他的電視台不一樣嗎?

3.為什麼王董事長願意大力投資八大呢?

4. 媒體是不是應該獨立於商業以及政治力之外?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雷蒙 威廉斯,這位文化研究的宗師曾提出一個有趣的比喻,一位仁
兄,開著心愛的車子,手握著方向盤,速度快慢全都在掌握之間,
他在車子裡放著最愛的音樂,搖下窗來享受微風欣賞窗外風景,快
意暢然,雖然開車時的他是如此的自我、自由,但是他是不能夠沒
有道路的呀;媒體問題的剖析也常常是如此的,八大新聞台未來的
取向若是朝向羶色腥或者缺乏客觀公正的保守發展,問題應該指向
的或許應該是被後的廣告結構、所有權而非第一線工作人員,因為
道路並非他們鋪的;而璩美鳳事件也復如此,璩再怎麼善於宣傳,
再怎麼長袖善舞,終究是如來佛手中的猴子,再怎麼自由也必須依
靠道路以及交通號誌來行駛才能發揮車子的功能吧,而光碟能被呈
現於社會,獨家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同時璩能復出,中天打的也是
一樣的如意算盤,他們都將璩當成商品罷了,他們知道璩想宣傳而
且從璩身上有利可圖,因此璩的車子就開了囉,但在這樣的思考之
下,所謂專業意理、媒體的自律全都消融在利字當頭的浪潮中了;
因此當我輩在思考媒體問題的批判向度時,或許是應該輕重有別的
,畢竟有因才有果,打蛇打七吋才能提供適當對策,不是嗎?

⊕∮⊙◇★☆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周媒大事

1.台塑有四寶,繼賣汽車之後,台塑「居然」經營起媒體來了,而
且還把它當作本業之外的第四寶,也就是很肥的意思啦,但是現在
的市場這麼低迷,想要狂削大賺恐怕不是用台塑加油站的銷價策略
外加送很多面紙來經營媒體就可以達成的喔。

2. 璩美鳳復出江湖了,一副懺悔的模樣的確讓人覺得可憐,但是可
得真的記取教訓囉,別以為自己在玩媒體結果最後卻被媒體老大哥
玩完了。

3. 據聞,國內堪稱體系最完整的聯合報系也將裁員了,好像將近
500人會被裁,我的天呀,媒體工作者是不是應該站起來,高聲大喊
不要裁員啦。

4.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節目「Larry King Live」主持名
嘴賴瑞金敲定續約四年,雖然CNN不願透露這紙合約價值究竟多少
,但根據媒體報導,賴瑞金續約後身價高達五千六百萬美元,嗚…,
原來只要有明星主播就好,背後小員工失業裁員都是沒關係的啦。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論▍壇 ▌ ▋▊▉
⊕∮⊙◇★☆

作賊的喊捉賊–媒體改造先改造媒體

管中祥(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台灣的媒體好不容易從威權體制掙脫,但在自由經濟的趨使下,成了脫
韁野馬、出閘猛虎,到處肆掠、橫行,解禁後的多頻道環境不僅未提供
閱聽眾多元化的選擇,甚至將人權視為商品,四處踐踏。這樣的行徑早
已引起諸多不滿,許多人紛紛提出解決之道,從九O年開始,閱聽眾陸
續成立了專門性的媒體改革團體,試圖以不同的形式改變現狀或創造新
的媒體想像。

這股批判風潮最近也延燒到媒體本身,例如,不少媒體便對「獨家報導
」的行徑大表不滿,他們強調「獨家報導」的作法只為刺激銷量,有違
新聞道德。甚至也有新聞工作者在談話性節目裡,大大抱怨現在的媒體
越來越沒有道德與責任,盡作些敗壞社會風氣的節目,不過,當進一步
問這些媒體人為什麼自己也要作這些節目時,他們旋即無奈的表示,因
為商業競爭、收視率的壓力,而且觀眾愛看,不得以只能順勢而為,並
且理直氣壯地指出,諸如「璩美鳳事件」在內的相關新聞,有較高的點
閱率/收視率,當然會繼續提供這類資訊。

媒體工作者的「自省」只對了一半,只求利潤的資本邏輯,確實是迫使
經營者為了賺錢,朝向重視感官刺激的節目方向發展。然而,有趣的是
,這些媒體人除了把問題歸究於資本競爭的結構性因素外,也把矛頭指
向閱聽大眾。這樣的指控也出自媒體的高層的口中。

教育部日前宣布將於三個月內訂媒體素養白皮書,並召集相關單位促成
媒體教育為國家政策。參與計劃的中國時報社長林聖芬表示,在媒體浪
潮中,大家若想成為資訊贏家,就必須有效篩選並支持優質媒體內容,
台灣才會越來越多元化;東森副董事長朱宗軻也在會中表示,希望經由
媒體教育,閱聽大眾逐漸覺醒並能制衡媒體,媒體就不能隨意囂張。

依照媒體業者的說法,媒體環境的改善是要透過民眾的「篩選」、「制
衡」力量才能達成,如此,媒體就不會囂張,內容就可以多元。進一步
來看,業者真正想說的是:今天媒體爛與亂的責任並不在我,是閱聽大
眾的監督不夠,而且,因為你們的不覺醒,我才會如此囂張。

頓時之間,閱聽眾成了重矢之的、台灣媒體問題的主要亂源,有趣的是
,被這些媒體批判有「只為商業利益」、「有違新聞道德」的獨家報導
,在恣意隨書附贈「璩美鳳性愛光碟」時也說著同樣的理由。

「知的權利」是「獨家報導」最早喊出的正當化藉口,他強調之所以會
大送光碟是因為讀者有此權利,而且需要滿足,所以才會提供。

不過,從歷史來看,「知的權利」從來就不是屬於閱聽眾的,他僅是二
次戰後美國新聞界為突新聞封鎖,自由採訪的一種主張。然而,「知的
權利」如今卻成了媒體撇清責任、掩飾自我利益的說嘴託辭,就如同獨
家報導把閱聽眾的需要當作藉口,真正的目的是將「私人遊戲」轉為商
品盡情販賣,另一方面,「獨家報導」的說法也禁不起檢驗,因為在販
賣之前從未問過閱聽眾是否想知道,就直接仗著掌握資訊生產工具的優
勢,強行讓這個議題進入我們的生活之中。

其實,這些媒體只是想點出「成也觀眾、敗也觀眾」的簡單邏輯,但實
際上這卻是典型的作賊喊捉賊的推諉之詞,別忘了,生產資訊的不是閱
聽人,媒體製作者在資訊生產前也從未問過我們要什麼,廣告及利潤反
倒才是生產者最關心的問題,

事實上,媒體經營者與閱聽眾之間的權力不平等傾斜關係,是改造媒體
不容忽視的關鍵,即便有些功能主義者強調閱聽人能夠主動選擇資訊,
或者,後現代主義者主張閱聽眾具有自主解讀的能力,但別忘了,這些
「選擇」、「自主」都只是在生產提供既有內容中所作的有限對抗,不
僅無法展現真正的自主選擇,反而可能與生產者沆瀣一氣,忽略對結構
與生產權力的批判。進一步來看,媒介工業已逐漸地被大規模的集團所
控制,這些集團依據自己的利益和策略形塑媒介的產製方向。另一方面
,隨著傳播產業「私有化」的政治正確蠻橫,傳播與資訊體系日趨市場
導向,愈來愈多的文化生產操控在大企業的手中,生產者與閱聽眾的不
對等傾斜更為嚴重。換句話說,閱聽眾的力量只是改變媒體環境的作法
之一,根本的問題就是改造媒體。

如果任憑優勢的媒體生產者將媒體問題推給沒啥權力的閱聽眾,實在荒
謬至極。就好比有個賊在你居住的部落行竊,不慎行跡敗露、失風被補
。當村民打算將其移送法庭,定罪之時,那個偷兒突然大喊:你們不能
怪我,是你們彼此冷漠,才讓我有機可乘,如果平日能夠守望相助,治
安就會大好,我就沒有趁虛而入的機會。沒錯,社區的安全是居民的責
任,但那個只為利益、處心積慮破壞社區的賊呢?難道只能任憑天花亂
墜、毫無責任、就此放過?!

⊕∮⊙◇★☆

▉▊▋▌ 活 ▍ 動 ▋▍轉 ▋載 ▍▌▋▊▉
⊕∮⊙◇★☆

奧薩瑪、賓、拉登的九月十一日
───恐怖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初探

全球經濟重鎮──紐約遭重創,頃刻淪為荒城、形同廢墟!驚嘆、悲傷之餘
,你懷疑過嗎?為什麼?為什麼有人可以毫不猶豫地,不顧一切犧牲自己?
犧牲成千的美國無辜老百姓?我們當然譴責暴力!也同情死傷!但是,我們
希望自己不盲目。特別是這一次,請給自己一個理智判斷的機會!

活動目的:從911事件出發〝還原〞全球化的內涵和恐怖主義的真義!
針對台灣人民運動與國際現況概括的陳述,進一步對台灣社會的認識。

活動時間:2002年1月23日─24日
一、大專院校及有志青年
二、課程內容:當搖擺狗遇到神學士—911事件的媒體觀察
親愛的,我把賓拉登變恐怖了—世界恐怖活動概況
從帕米爾到撒哈拉—帝國主義與中東
星星之火正在燎原—帝國主義全球佈局與反帝運動
馬車之歌—台灣人民運動
蘋果的滋味—美中台關係
人權、反戰紀錄片觀賞

傳真方式:將報名所需資料傳真至〈02〉25500023,於傳真後一個禮拜內至
郵局劃撥活動費用

聯絡方式:02-25578222 黃素恩 葉佳玲

主辦單位:勞動人權協會、台灣學生反帝組織

⊕∮⊙◇★☆

▉▊▋▌ 讀 ▊▍者 ▉▍投▍書 ▊ ▌ ▋▊▉
⊕∮⊙◇★☆

再見西班牙陽光
黃慧櫻

並非想介紹西班牙旅行紀事,而是想追溯這幾年來,偶然接觸一位記者的
著作。在新聞媒體不斷重複流水帳報導的時代,愈發喜歡這位記者,陳佩
周小姐,為工作志趣所投注的努力。

通常,除了主播的大名之外,我們不大會記得素未謀面的記者大名。我知
道這位記者的大名,也非始自她曾經服務的新聞媒體。

幾年前,我積極學習西班牙文,立志要獨力完成伊比利半島之旅。為了讓
行程增色,我先從中文讀物,著手了解有關西班牙語國家的民情風俗,因
此發現了陳佩周小姐的有趣著作,《西班牙陽光,乾杯》。從她這本「西
班牙遊學記」,我猜測她是採訪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的因緣際會,留職停
薪開始學習西班牙文。當時我真是好生羨慕她服務的公司,竟然允許員工
為了學習外語留職停薪,好像台灣很難找到其他類似案例。西班牙文老師
為了鼓勵我們學好初級的西班牙文,以她的學生,陳佩周小姐為例--只
要學會初級的西班牙文,就能到西班牙語國家旅行了。原來,我和她曾經
「師出同門」。

自此,我才知道有位辛勤耕耘自己,並且結合工作志趣的記者。我陸續在
陳佩周小姐工作的新聞媒體,讀到很多她報導西班牙語國家(中南美洲和
西班牙)的文化類型新聞;可貴的是,絕非翻譯第一世界通訊社新聞,而
是結合政治經濟和歷史的角度,以及她多年的關注。在台灣媒體能看到這
類新聞報導,我第一次萌生「尊敬記者專業」的感覺。另外,她好像也演
講介紹西班牙語諸國的音樂,或是澳洲紐西蘭原住民的音樂,可惜我從來
沒有機會參加。可我當時很好奇,這位記者真是精力十足,從西班牙語文
化,跨越到紐澳原住民文化,也很想了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轉變。

去年,出版商贈送我《千年迷霧追蹤馬亞古文明》。曾耳聞此書,但並沒
有翻閱企圖,既然免費取得,不妨打開看看。這本書結合旅遊指南的手法
,介紹中美洲的馬亞文明。可是從字裡行間,領略了陳佩周小姐多年鑽研
馬亞文明的深刻累積。看完全書,在作者深入淺出的導覽之下,我意猶未
盡地扮演一個紙上談兵的馬亞文明觀光客。雖然我對西班牙語的記憶所剩
無幾,但因為學過一種台灣的冷門外語,我總是有一種習慣,喜好揣測其
他人學習冷門外語的動機。讀畢此書,更正以前對陳佩周小姐學習西班牙
文動機的臆測,她更可能是因為長年研究馬亞文明,而有學習西班牙語的
動機。

在閱讀《千年迷霧追蹤馬亞古文明》之前,好像從報紙上的「傑出新聞人
員研究獎」名單,約略知道陳佩周小姐獲得半年的獎金,進行有關美國原
住民的研究。因此,她有一本原住民文化的相關書籍,但是我不知道書名
,因此無從找來閱讀。印象中,好像那本書的「問題意識」十分動人,希
望日後有機會可以讀到該書。

一件讓我驚訝的事情,也同時聽說:陳佩周小姐得到癌症。那時我好感慨
,為何命運捉弄這麼認真的生命……

終於,在1月13日,我從「活動花絮」新聞一隅,得到那本有關美國原住民
的著作名稱,也解開我對該書的「問題意識」疑問。陳佩周小姐的好友在
本月中旬起,為她舉辦「陳佩周作品回顧展」,因為她在去年年底過世了
……

《變臉中的「印地安」人-美國原住民文化探索》,我截錄陳佩周小姐在
此書「卷頭語」的一段話--人們一直相信,不斷進入美洲的歐洲白人身
上所帶的病毒,「不經意」的傳染給了原住民,使得毫無免疫的原住民大
量死亡……至少我是一直是這麼深信不疑的,直到我讀到美國原住民學
者WardChurchill所提出的18世紀的信函文件,其中一封是一位英國軍官
下屬回覆長官的信件:「我會盡力把帶有天花、病毒的毛毯,交到他們(
原住民)的手上,以確保他們受到感染,並且小心自己不要染上了…」.
…..我才恍然大悟於其中一切的陰謀與歷史謊言。

今年第一天,總統府前原住民版國歌響起。陳佩周小姐在這本書裡的另一
段話,彷彿早有預言--白人雖然早就認定「印地安人」已經消失成為歷
史,但是「印地安人」的影像,卻仍然頑固地存在於白人的腦海裡,一直
也無法抹滅,於是長期以來白人的電影、文學、藝術,要不斷的強化這種
「印地安人印象」,以做為整個社會一種複雜的集體心理安慰作用,同時
合理化所有歷史上的罪惡行為。

陳佩周小姐並非新聞媒體經營者,也非光榮退休的資深新聞記者,在此年
代,會有人以肅穆的「報人」一詞,為文紀念她嗎?

很敬佩她散發如同西班牙陽光的生活熱量,盡情詮釋「新聞記者」一職。

⊕∮⊙◇★☆

看媒體成員的汰舊換新
Jenny Hsieh

在歲末年終的時刻,年終獎金領多少,是許多有工作的社會人最想知道的事.
另一方面,失業的人也期盼在過年前找到個好工作,希望過年後就可以回復
有收入的生活.

大環境不景氣,傳播媒體當然也受到影響.姑且不論年終獎金能夠保留多少,
光是之前傳出中央社大幅優退的消息,就讓不少傳播新鮮人迫不及待的寄出
履歷表,希望能夠搶到新聞工作的好位子.媒體凍結人事已經不是”新聞”了,
當然這其間也有多次的”汰舊換新”,從報紙,廣播到電視,這些大規模或是小
幅度的招募動作,想必讓不少急於躍進新聞圈的學子們感到心慌,到底媒體
是景氣還是不景氣??

其實,媒體真的不景氣!並不是我這個新聞工作者害怕新人來搶飯碗,而故意
這樣嚇唬大家,很多事情往往只看到”事實”,卻沒有看見”真相”!媒體在裁員
,辦優退,是確有其事;媒體在招募新血也是眾所皆知的事,但,最重要的,是
大家不好意思問,卻又相當關鍵的地方,那就是敘薪的問題.

媒體成員的汰舊換新,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為了要節省人事支出.汰換掉資深
的人員,節省高額的退休金;以約聘的方式進用新人,不但耐磨耐操,而且一
年一聘,又不用支付年終獎金,且不滿意可輕易解聘,更無須擔心十幾二十年
後要支付高額的退休金.這樣的敘薪方式,已經是國內各大媒體對新進人員
所採用的標準法則.

有些人會想,約聘制每個月的薪資並不會比舊制的人少多少,只要勤加儲蓄
一樣可以有一筆可觀的財富;但工作是要眼光放遠,不單是看每個月的收入,
還有未來(就是升職與退休).在新聞媒體中,”長官”的缺少得可憐,絕大部分
的資深記者等了十年還等不到一個召集人的缺,(當然也有少數極幸運的個
案),如果一輩子就做記者,領的薪水就是固定的,一切的希望就放在退休金
了.這下子,馬上見真章.舊制的記者有兩筆退休金(公司給的和勞保給付),
但是約聘制的記者就只能靠勞保了,媒體是不需要付退休金給你,那怕你忠
心耿耿的待了二十年.媒體的敘薪制度變更,雖然可以節省不少人事開支,
但是,卻因此加速人才流動的頻率.國內目前還是有部分媒體一樣給予新進
人員正職的待遇,但這樣的好現象又能維持多久?

想成為新聞人的學子們,選工作不光是累積經驗,學習新聞處理,還要有發
展性和保障.畢竟,記者也是人,也要養家糊口.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 無線電視「釋股說」及其不足

2002年 January 14日

⊕∮⊙◇★☆⊕∮⊙◇★☆⊕∮⊙◇★☆⊕∮⊙◇★☆⊕∮⊙◇★☆⊕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無線電視「釋股說」及其不足  

∮本周媒大事

∮傳學鬥論壇
從911事件到麥當勞速食文化──一個後殖民的觀察
盧永山(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活動轉載
「美麗島平安年」演唱會(台權會)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2002/1/12第八十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無線電視「釋股說」及其不足

近日有關台視及華視官股如何處理的議論,已形成「公共化」及
「釋股化(私營化)」兩種說法。主張釋股者認為將官股拍賣,
為黨政軍退出無線電視台最直接的方式,而藉由配套法案,也可
避免電視台過度商業化,並服務社會多元利益。然而證諸過往經
驗仔細探究,此說之邏輯卻頗值得商榷。

台灣無線電視過去在「官控商營」的情況下,黨國機器一方面箝
制干預新聞言論,卻又放任無線電視台惡性競爭商業利潤,所引
發的亂象,諷刺的是連黨國機器前領導人蔣經國與李登輝都曾多
次表示憂心,卻也無可奈何。有線電視頻道在九0年代爆炸性增
加後,一方面舒緩了外界對三台新聞不公的壓力,另方面卻更加
深了電子媒體商業化、庸俗化、逐利化的趨勢,煽色腥節目觸目
皆是,頻道變多,卻未必符合了公眾對多元文化及弱勢議題的需
求。

已故英國傳播學大師Raymond Williams曾言,欲探究電視之文化
意義,除了要分析比較其電視制度屬公共或商營外,亦可從電視
台的「節目流程」(flow)著手。目前主張以拍賣官股,徹底私
有化方式達到黨政軍退出無線電視者,念茲在茲所舉之例,幾乎
都是政治力可能干預新聞編採。新聞自由固然重要,但就無線電
視台每日節目流程來看,新聞性節目所佔比重不過三至四小時,
電視台之商業利潤,大部分也不是由此積累,而目前有線電視新
聞頻道如此氾濫的情況下,三台新聞影響力早不如前,將焦點只
置於此,有見樹不見林的危險。近年來公眾對媒體最大的疑慮點
,見諸於各項調查及近日之新聞事件便可知,其實是在於私營媒
體的過度商業化,逐利化,煽色腥化,而無法顧及社會之多元品
味與弱勢族群。主張釋股者只看到了過去政治與電視台新聞的惡
質糾葛,卻無能或不願面對台灣媒體已極度商業化的危機,把釋
股當成萬靈丹,將公眾資產輕率拍賣給媒體財閥作為營利工具,
即便讓無線電視台淪為毫無特色(且已過多)之私營電視台一員
,也在所不惜,豈不怪哉?

主張拍賣股票者或謂可在相關法令中設計,使拍賣時股權需分散
化,以避免特定財團利益團體把持,此說在過去民視籌資設立時
亦曾提出,卻窒礙難行,結果仍無法避免股權集中在特定利益團
體手上。拍賣股票字面上是「民」營化,實質卻只能往「私營化
」、「財團化」、「商業化」方向傾斜,此情形放諸四海皆如此
,台灣豈能例外?更何況台灣政商關係一向糾纏複雜,許多所謂
的商營媒體,其股東、經營、及管理層面都和特定政黨牽連很深
,其媒體老闆兼任政黨中常委或公職者更是常態。無線電視台股
票若拍賣,依常識及現狀判斷,極有可能流向與政黨關係密切的
財團,這種公有資產「黨產化」的現象,在許多公營事業私有化
過程中已相當明顯。因此我們不得不問,釋股真的又能達到黨政
軍退出無線電視台的目標嗎?

台灣的無線電視制度正處於歷史的分水嶺上,若將政府股權全部
拍賣,不但無法達到黨政勢力退出媒體,服務社會多元利益的目
標,更將導致媒體繼續商業化。更重要的是,官股一旦賣掉就難
以再買回,佔用公共無線電波的商營電視台,其負責對象將只是
計較成本效率盈虧的投資股東,而非公眾;相反地,若有完善的
制度設計,讓無線電視朝英國BBC式的公共化方向設計,竭力
滿足台灣多元文化需求,並清楚規範黨政軍不得干預媒體的專業
經營,似乎才是理想之道。

1.媒體公開釋股似乎可以開放給全民參與媒體的經營,但是股票
市場的大戶是不是比散戶更有操縱市場的能力?而且您知道股票
市場上的大戶是哪些人嗎?

2.您喜歡目前的電視節目品質嗎?如果您覺得有進步的空間那從
哪方面改善會比較好?

3.BBC是國營媒體嗎?

4.您覺得目前的商業新聞台和公視相比誰較符合專業的表現?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媒大事:

1.號稱報導赤裸裸真相,決無隱瞞的網路裸體新聞(NakedNews.com)
,每月上網觀看人次超過六百萬,且進軍加拿大有線電視付費頻道
。經營人賓特克透露公司經營「成功」,而這份工作最困難的部分不
是脫衣服,是大多數主播獨大字報時都不夠流利。─沒想到運用進步
媒體科技播報新聞,最難克服的問題居然是身為主播最基本的條件。
唉…時代真的不一樣囉!

2.擁有上億萬財產的美國媒體大亨透納要賣野牛肉漢堡囉!透納旗下
第一家漢堡連鎖店「蒙大拿漢堡專賣店」預定一月中在俄亥俄州哥倫
布市開張,連鎖店所用的野牛肉大部分將來自於他個人名下牧場的牲
口。─透納真是「跨媒體多角化經營」的實踐者呀!不過這次跨的有
點遠吧!恩…媒體當真是資本家累積財富的手段之一。

3.中國時報系為充實新血,公開招考政治、社會、財經、影視、地方
等文字及攝影記者若干名。─ㄟ…記得不久以前,中國時報剛剛裁撤
中南部記者編輯五百多名。怎麼又現在又再公開招考記者了呢?難道
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還是「新年新氣象」呢?

4.大陸圖書訂貨會向台灣連鎖書店招手。大陸在八、九日舉行今年度
最大規模的圖書訂貨會系列活動,台灣連鎖書店誠品、金石堂和新學
友的經營業者和熟悉中盤發行業務的聯經出版公司代表將前往大陸與
大陸業界分享連鎖書店發展與經營模式的相關主題。─又是大者恆大
的資本主義發展模式,如今還要外加向「中」看齊ㄝ?不過,新學友
不是前一陣子才發生財務危機嗎?中國出版業界是請他們去分享失敗
經驗的嗎?還是這根本就是台灣連鎖書店 「自動」向大陸靠攏呢?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論▍壇 ▌ ▋▊▉
⊕∮⊙◇★☆

從911事件到麥當勞速食文化──一個後殖民的觀察
盧永山(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薩伊德在其著作《東方主義》中曾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已
取代英、法等老牌的殖民帝國,成為支配東方及東方主義的新帝國,而
東方(或第三世界) 就進入了所謂的「後殖民」狀態。

與老牌殖民帝國對於東方的建構或想像,依賴傳教士日誌、旅人遊記、
文學作品、軍隊或帝國政治代理人的實際統治紀錄相較,美國這個新殖
民帝國有了更快捷、影響範圍更全面和更深入的武器,那就是無遠弗屆
的傳播媒體。印度裔學者史碧娃克曾指出,「後殖民」有兩個涵意:首
先,它指的是一種新的世界格局,其包括去殖民地地區及那些未經過領
土/軍事侵略的地區;其次,它指的是帝國主義的「危機控制」。在後
殖民狀況下,帝國主義的「危機控制」方式表現在兩個層次,一是透過
「認知暴力」向第三世界進行文話和意識形態的滲透和征服,其工具就
是傳播媒體;二是利用不平等的國際分工,對第三世界進行搖控式地經
濟剝削,從而保證資本主義在全世界的霸權地位。在經濟全球化意識形
態的搭配下,美國以外的國家都難逃過它文化和經濟霸權的影響和滲透
;尤其嚴重的是,美國學術機構和學者,假借中立客觀的面貌,成為再
製和鞏固這些論述的「幫兇」。在美國文化、經濟及學術霸權的籠罩下
,西方諸國已多成為美國在政治和經濟上的附庸,而第三世界國家更難
以脫離被再次殖民的命運。

例如,在911恐怖攻擊事件後,美國傳播媒體在布希政府的一聲號令下,
丟掉他們一向引以為豪、也認為應是普世價值的「新聞自由」,變成布
希的傳聲筒,對所謂的恐怖分子、賓拉登、塔利班等進行病態、醜化、
扭曲的描繪,這樣的攻擊只是強化了伊斯蘭世界是恐怖份子的樂園的東
方主義式印象,並且戕害了伊斯蘭「自我描述」的權力;而英美聯軍摧
毀賓拉登的支持者塔利班政權,就變成是正義與邪惡的戰爭。諷刺的是
,在學術圈已經熱過好一段時日的杭廷頓「文明衝突論」,也隨著911
事件的發生,成為各國政要同聲附和的「聖經」,以及各國學術界的「
天書」,因為世局的發展果如杭廷頓書中所「預測」的:世界的衝突將
是文明之間的衝突,特別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薩伊德說過,東方主義
之所以形成,很大部分是透過學術與政治的共謀,「文明衝突論」就是
一個具體例證。

當然,對於美國政府透過政治、經濟、傳播、學術等手段來「妖魔化」
伊斯蘭世界,也不是沒有人有「異見」,像紐約大學教授吉特林,就曾
在課堂上批評布希政府和美國社會根本不了解「真正的」伊斯蘭為何物
,也從未用心的了解過,他們對伊斯蘭的認識,基本上還是依據東方主
義那套定著、亙古不變的看法;薩伊德也指出:「對大部分回教和阿拉
伯世界的人民來說…,反美並不是基於反現代化或妒恨科技,而是基於
一連串的具體干預和特定劫掠」;美國少數大學的進步學生,也在校內
外舉行反戰示威。然而,這種異議的聲音在美國舉國「人人喊打」的氣
氛中顯得渺小而微弱。

美國或西方世界所發生的關於911事件及其後續的論辯,可以讓我們思考
,台灣身處後殖民的國際環境中,主體性是如何地被襲奪卻不自知;透
過後殖民理論,我們還可以觀照到在全球化的大敘述(grand narrative)
下,弱勢、邊緣聲音是如何被忽視的,以及這些聲音應如何「倒轉」不
利的情勢,取得與全球化大敘述平起平坐的對話地位。

台灣在政治、經濟、軍事、學術和文化上受美國的影響甚深,我們甚至
可以這麼說,雖然台灣取得了政治自主權,實際上卻不折不扣還是美國
的依附地或次殖民地。在長期依附的處境下,台灣各領域對世局的看法
與美國十分類似,甚至是同一口徑。911事件後,台灣媒體也隨美國媒體
觀點而起舞,痛批恐怖份子的行徑,彷彿是美國媒體的在台分支機構。
然而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我們不應忽略的是,全球媒體結構已被少數
大型通訊社、媒體集團所壟斷的事實,這些媒體機構隸屬於西方財團(尤
其是美國),在意識形態上偏向西方國家。對這些媒體機構所提供的材料
,台灣媒體經常不加批判地加以運用,因此就「複製」了新聞材料中隱
含的對於非西方世界的刻板印象或偏見。台灣學術界依附美國的現象也
十分明顯,1970年代後台灣興起留美風潮,青年學子以赴美為榮,這批
知識份子大都成為學術、政治界的中堅,受學習和生活經驗的浸染,在
意識形態上他們傾向於美國,經常在不知不覺中以美國學界的觀點作為
看待世事和自己的方式。

薩伊德曾指出,東方人一味崇洋,盲目追隨西方,也是「潛隱的東方主
義」經久不衰的原因。911事件後,台灣媒體、學術界、政治人物的「趨
同性」,讓人有不知身在何處之感。而這種親美立場除了遮掩台灣和伊
斯蘭國家在文化、政治和經濟上都處在被殖民不平等地位的事實,因而
喪失了與之進行國際串連的機會;更嚴重的是,在長期用美國觀點看待
世事或自己的情況下,台灣漸漸忘了自己的「位置」。這種主體性的模
糊或消失特別反映在流行文化上。台灣大概是世界上對外來文化(特別是
美國)最友善的地方,各種美式文化商品,從電影、音樂品味、甚至是麥
當勞速食文化,無一不滲透進台灣民眾的日常活中,並且內化成為價值
判斷的標準。

印度裔學者南地曾指出,殖民主義致勝的關鍵不在於軍事、科技及政經力
量,而在於能夠建立整套層級化的價值體系,徹底破壞了傳統秩序,從而
改變了殖民社會的文化優先性。這種文化優先性被一些支持全球化的人士
譏為文化的「在地主義」,是一種趕不上世界潮流的落伍想法,因為在全
球化浪潮下,文化早已呈現「雜交」(hybridity)的狀態。然而,我們必
須思考的是,這樣的文化「雜交」究竟是誰為主,為為客?特別是在世界
仍處在權力不平等的狀態下,第三世界國家很可能是全球化或文化「雜交
」的犧牲者。台灣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全球化現象似是一個不可抵擋的浪潮,台灣或第三世界國家要如何找到自
己的「島嶼」,而不迷失在汪洋大海裡?我想台灣或第三世界國家要找到
自己的「島嶼」,對內必須要發崛自己文化中具現代性的因子,對外則需
結合未與殖民主義共謀的西方傳統,以及開拓與第三世界文化對話的機會
,如此的「三合一」將形成一種「另類的」全球化視野,而這似乎也是弱
勢或邊緣國家可以確保主體性,又能與美國領導的全球化浪潮持續互動的
唯一方式。

⊕∮⊙◇★☆

∮活動轉載
「美麗島平安年」演唱會(台權會)

時  間:2002年1月13日(週日)下午2:00—4:00

地  點:河岸留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4巷2號B1,近台電大樓)

演出人員:朱約信(豬頭皮)、巴奈、黑手那卡西、松慕強、929樂團、
Going Down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人權促進會

公車站名:台電大樓

捷運站名(新店淡水線):台電大樓站或公館站

現場購票,入場券每張150元(備有飲料),另贈專輯海報一張。

憑入場券現場購買CD(定價300元)可抵100元。

憑「美麗之島‧人之島」CD免費入場。

座位有限,請準時入場,以免向隅。

聯絡人:吳佳臻(02)2363-9787 / 0927-593-711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 原住民唱國歌再現,再現媒體分裂人格

2002年 January 7日

⊕∮⊙◇★☆⊕∮⊙◇★☆⊕∮⊙◇★☆⊕∮⊙◇★☆⊕∮⊙◇★☆⊕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原住民唱國歌再現,再現媒體分裂人格  

∮本周媒大事

∮傳學鬥論壇
「公共化」污名化的幾點澄清
王冠棋(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來稿
做愛又怎樣?
李家騏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2002/1/6第七十九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原住民唱國歌再現,再現媒體分裂人格        

繼張惠妹受邀在2000年5月20日陳水扁總統就職典禮上獻唱國歌後
,原住民新科立高金素梅亦獲總統府邀請,在2002年元旦總統府升
旗典禮上領唱國歌。這兩個重要儀式經過電視全程轉播,成為凝聚
國家認同、民族意識的象徵。

對許多原住民而言,族人可以在如此盛大的場合,以原住民特有的
唱腔,秀出別具風格的國歌,似乎彰顯了原住民的主體性,令他們
倍感榮耀;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唱國歌這個儀式,只是再次凸
顯他們弔詭的認同,甚至更強化台灣社會對他們既有的刻板印象。

事實上,對原住民而言,從荷蘭以降的所有統治者都是侵略他們土
地、破壞他們固有文化、及消弭他們族群認同的外來政權;那麼,
原住民獲邀至權力中樞唱國歌,他們到底唱的是誰的國歌?這其中
的弔詭性不言可喻。國家認同或民族意識的危險之處因此在於,它
將所謂差異的認同或意識統一化、同質化了,所以原住民唱國歌是
一種愛國的行為,是個至高無尚的榮耀,因為原住民和島上的漢人
族群(事實上漢族還可以細分為閩南、客家、外省…)一樣,都是
中華民國的一份子。而媒體在這個統一化、同質化的過程中,扮演
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諷刺的是,當媒體一再強調原住民和其他族群都是一家人時,它們
卻也不斷地劃分原住民和漢人族群的差異,並且有將這些差異本質
化、固定化的傾向。例如,一般人的「印象」中,原住民天生就有
一副好歌喉(這也是他們受邀至總統府唱歌的原因),然而這個好
歌喉的「印象」是如何被塑造出來的?

另外,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媒體報導原住民的方式不外乎是社會新
聞(如原住民懶惰、酗酒)、儀式新聞(某某部落舉行豐年祭)或
影藝新聞(某某原住民歌手出新唱片);這種化約、充滿偏見的再
現方式,不僅完全無視於原住民10族多元的文化、人文、歷史、地
理景觀,也強化漢人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協助現有政權對原住民
的再殖民;更可怕的是,原住民很可能會符應這套化約觀點,而陷
入難以翻身的地步。

媒體對原住民的再現方式,充分顯現了它們的分裂人格,這是原住
民的不幸,也是台灣社會文化生活日益膚淺、單調的原因。

Our Questions:

1.你覺得張惠妹或高金素梅該不該去總統府唱國歌?

2.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有10族,你知道是哪10族嗎?

3.你是否看過公視的「原住民新聞雜誌」節目?你覺得它是怎麼樣
報導原住民的?

4.如果你是一個記者,你會怎麼報導原住民新聞?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批判理論中的主軸往往著重於對弱勢階級的關懷,以及致力於全人
類的解放,特別是在文化研究的後殖民論述中,許多批判學派的學
者努力致力於「除魅」的研究,針對許多既定的「刻版印象」,以
及強勢階級對弱勢階級所施予的「他者再現」的論述進行解碼,並
且藉著爬梳其中的權力矛盾的動作,希望能夠重新建立或找到弱勢
階級的主體,而原住民在台灣媒體的再現,往往呈現「山花式」的
報導法,呈現的方式刻版的限制在「社會新聞」、「娛樂新聞」中
,雖然台灣社會已經朝向民主鞏固之路,但是在媒體上這樣的似乎
仍然可見許多陳腐的觀念在其中,值得大家努力。

⊕∮⊙◇★☆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媒大事:

1.大台北地區四十家獨立書店在日前與部分出版社完成策略聯盟,
合作共同推出優惠折扣促銷活動,試圖開闢書市通路的第三勢力對
抗誠品、金石堂等大型連鎖書店年終書籍促銷活動。─又一個小蝦
米對抗大鯨魚的活動,小蝦米,加油!加油!加油!

2.28日,在野黨立委、學者、媒體工作者成立「媒體發展彩虹聯盟
」,民進黨立院黨團決定成立「陽光媒體專研討論小組」,兩者皆
強調致力研究媒體公共化、自由化及專業化的議題。─雨後,陽光
與彩虹才會共存天際。但願這波的媒體改革不會只聽見轟轟轟的雷
聲以及滴答滴答的辯論口水雨喔!

3.挾強力港資、台資、及大陸資金的東風衛視東風衛視,從2002年
1月1日起定頻五十五頻道。東風表示,由於頻道屬性鎖定在知識份
子,因此在與系統業者協調後,順利定頻在55頻道,與同樣深受歡
迎HBO劃分於同一區塊的黃金頻道。─那…那…那…觀看國家地
理頻道、發現頻道、大愛頻道的人就不是知識分子囉!請問東風與
系統業者定頻審核標準是規模經濟還是知識經濟呀?

4.行政院新聞局長蘇正平日前主持更換局徽的儀式,新聞局正式卸
下使用長達十三年、包含中國大陸及國旗的局徽,改為象徵溝通及
全球觀的銀灰色弧線造型之「GIO」(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
ice縮寫)新局徽。─從數位在野立委對撤換中國大陸及台灣國旗的
行為表達強烈不滿的言論中,反應出新聞局「溝通」的能力確實有
待加強。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論▍壇 ▌ ▋▊▉
⊕∮⊙◇★☆

「公共化」污名化的幾點澄清
王冠棋(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這次關於政治力退出媒體的爭議延燒至今,有幾個重要的迴響值得我
們注意;首先是國民黨決定退出中視、中廣、中天的經營權,並且高
聲疾呼扁政府將台視、華視的官股也同步釋出給市場,以成就媒體私
有化便是媒體民主化的想像,並建議成立類似FCC的監督機構來輔佐
之;再者則是主流的媒體紛紛定調,將公共化污名為綠化、政府化,
認為完全的將媒體私有化才是民主之道,並且往往舉出美國公視的發
展為反證,認為公共化不可行,而就以上兩點筆者有些看法想要提出

在私有化方面,全面的將媒體放任私有所產生的問題主要在於缺乏制
度性的規劃,事實上無法真正達到媒體近用的民主實踐,而例子便是
台灣有線電視的發展;有線電視93年全面開放之初就忽視了廣電媒體
的稀有性以及準公共財的特質,而採取完全放任的自由經營方式,將
近十年的時間過去,如今眼見有線電視市場中只剩和信、力霸、外資
三個大頭,而過程不斷的斷訊並且內容上也顯得參差不齊;另外沒有
制度的自由放任以及競爭過度所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購併過程的
成本補償,因為競爭的過程必須用高於市場的價錢購併其他同業,因
此在得到寡占之後媒體必然無所不用其極的壓低成本以賺取利潤補償
併購成本,因此購買外國過時影片和外製節目高達7成,以及廣告浮
濫以賺取廣告利益的情形也屢見不鮮,但是閱聽人的抗議之聲他們幾
乎可以充耳不聞,因為他們實際上在市場上寡占了。

而國民黨對於這樣的趨勢提出了FCC機制的構想,認為該機構在本質
上具有公共干預的性質在其中,可以矯正商業化的缺失,這構想表面
上看似進步,但是卻是一個更大的謬誤;主要問題在於此機制相較於
整個政商環境的力量仍屬於絕對弱勢,同時也缺乏人民所賦予的代表
性於其中,使得近年來美國FCC的發展趨勢無法獨立於商業力和政治
力而成為附庸的角色;另外美國公視的發展則被主流媒體認定是台灣
公視制度不可行的例子,但是可笑的是美國的公視並非目前「公共化
」論述的理型,反而是一個值得警惕、甚至試圖避免的公視模式,原
因在於美國的公視是以「頻道」為單位,連個台都稱不上,可見其力
量單薄,同時美國的公視頻道沒有獨立的財源以供支撐,完全依靠捐
款往往使其獨立性受到質疑,而這當然和美國政府在公視頻道建立之
初過於倉促而使其公視政策缺乏制度化的結果。

從這樣的分析理路看來,有線電視的發展讓我們了解到全面的私有化
無法達到真正的媒體解放,有線電視的開放雖然讓政治力無法獨霸於
其中,但是若完全讓商業主宰媒體市場,觀眾依然無法得到好的品質
和服務,而事實上財團的商業背景也很難沒有政治色彩在其中,因此
公共化的概念是希望能設立一個超然於政治和完全商業私有的機制,
讓這個機制能夠扮演一個媒體「憲法」的角色,保護民眾的基本收視
權益和廣電媒體準公共財的特質,但是這個機制由FCC來扮演,其本
質太弱無法真正扮演監督平衡的角色,而美國的公視太小而且缺乏完
整的規劃也使其「公共」的成效不彰,也同樣彷彿名存實亡;由此觀
之,當有心人士思考台灣未來電視媒體的發展時,恐怕得多考慮成立
公視集團作為平衡商業勢力的必要,並同時考慮其制度完整的重要性
,完全的放任競爭而缺乏「公共化」概念的廣電媒體政策已經讓我們
的有線電視和美國FCC集美國公視沉淪,但或許另一個希望就在這次
的媒體公共化行動中。

⊕∮⊙◇★☆

∮來稿
做愛又怎樣?
李家騏

不幸的是,錄影帶事件再度標誌了咱們文化中,性別意識的倒退,以及
父權體制、沙豬文化的再鞏固。

「龜笑鱉沒尾」,還記得今年年中《壹週刊》甫登台時,《獨家報導》
老闆沈影是如何毫不保留地「痛心疾首」,清高得不得了。然而,我們
從這次的事件馬上就可以看出來,他當時的批判,充其量只是商業競爭
下的幌子,「煽、色、腥」,可才是他的「金字招牌」呢!

更令人覺得好笑的在後面,在使用附贈影像作為商業促銷手法的同時,
還義正辭嚴地扛著「新聞自由」的招牌,說它們其實在「捍衛讀者的知
權」。這就像他跑到你家浴室看你洗澡,當你要打電話叫警察時,他還
對你說「人民有知的權利」,當警察要銬他手銬時,他聲嘶力竭「你妨
礙我的新聞自由」。

當然,台灣社會充斥著荒謬,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如果你還記得「老
少配」或者前幾天的「少林棒球」。悲哀在於,這種荒謬的程度,已經
逾越了社會要邁向理性、民主的腳步。民主根植於理性,不只是制度上
的理性,同時也應包括文化上的理性、俗民思辯上的理性。

「新聞自由」的觀念其實是一種代議政治的延伸。人民監督政府本屬天
經地義,但由於民眾擁有資源不一、監督政府不易,故將其部分監督權
讓渡給媒體,媒體必須自許為獨立、中立、自立於三權之外的監督者,
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第四權」。所以,很清楚的,爭取「新聞自由
」的目的,在於捍衛一般人民「知的權利」,《獨家報導》一干人的思
考大概就到這裡了。但當然還沒完,「新聞自由」、「知的權利」云云
,所針對的,是那些「關乎公眾利益」的人事物,我們普通民眾的性表
現,對不起,還輪不到你新聞界去關心。

他們或許還會辯解:「當事人是公眾人物呀!公眾人物的所有作為都可
受公評,不是嗎?」

不是的,否則你沈影幹嘛不去拍阿扁每天的拉屎情況,待「觀察」數月
後,再向大眾提出一個「專題報導」,表示你沒有辜負民眾,有盡到「
監督政府」的責任。

搞清楚,就算是公眾人物,也擁有他們個別的城堡(雖然必然不大),
是不容許任何人侵犯的,「隱私權」的英文很貼切(the right to be
let alone),不受打擾的權利。

他還會說:「當事人犯罪,她勾引有婦之夫。」一句話,干你屁事。有
形(但常常落後時代)的規範稱作法律,無形(卻更有道德制裁力)的
規範則是刻板印象。我們不要健忘,「老少配」中的莉莉女士也沒有犯
法,但卻也被父權的媒體一再打壓、污名化。反觀這件事,也是一樣,
雜誌企圖透過這樣的報導及散佈,再次鞏固沙豬國度,建立它們所謂「
好女人」的標準,同時,壓抑女性在建立主體性上對於自我身體的自主
權。

再說,就這個來路不明的錄影帶,我們無法證明劇中人就是當事人,只
能證明偷拍的確犯法,《獨家報導》分明覺得父權體制比女性尊嚴來得
重要。

他或許又使出最後一招:「不管是不是沙豬,觀眾就是愛看,有人看,
我就賣。」

這也就是當前媒體不但無法成為一股監督的力量,反而成為迫害人權、
降低文化格調的原因了。

並不是泛道德,也不是說我們的媒體都得要像《紐約時報》、《時代雜
誌》或《BBC》,而是反對徹底的資本化,當每個媒體都陷在競爭的邏
輯中,而沒有一個典範可供比較時,他們就會朝低劣的方向掉落,整體
的文化也就隨之膚淺,而一個膚淺文化的國家,大概別想要有什麼穩定
的政治社會了,因為人的「權利」都沒有了,只剩下統治者與被統治者
的「權力」遊戲,一如馬庫塞(HerbertMarcuse)的預言,「極權社會
將再起」。

要商業媒體維護媒體的「公共性」似乎緣木求魚,於是當前比較可能的
媒體改造方向,即在於重新建立一個「公共媒體的集團」,與現在的內
湖公視結盟,先做個好榜樣。

(《台灣日報》也是其中一隻烏龜/或鱉,今天他們的第三版,格調水
準直追英美知名小報,將裸體照片大剌剌掛在中央……,不想再說什麼
,僅提供一個鑲在頭版的類似宣傳口號給大家作為參考:「關心台灣前
途,就看台灣日報」。夠荒謬了吧!)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