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學鬥電子報第一八四期
2004年 January 26日(Monday)傳學鬥電子報第一八四期
《本周內容》
∮年度媒大事
二零零三年《年度媒大事特輯》預告
∮編輯室報告
「新」天后、舊把戲!-「如花」的商品分析
∮傳學鬥論壇
工人文化的音樂種子-黑手拿卡西
∮媒宣傳
《黑手那卡西 Live House 搖滾開唱》
⊕∮⊙◇★☆⊕∮⊙◇★☆⊕∮⊙◇★☆⊕∮⊙◇★☆⊕∮⊙◇★☆⊕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2004/01/24第一百八十四期》───────┐
⊕◇★☆▊▋▌ 年 ▍ 度 ▍ 媒 ▍ 大 ▍ 事 ▍ ▌▋▊▉⊕∮⊙★☆
回首在二零零三,您心目中的媒大事有哪些?在二零零三年年度媒大
事特輯當中,我們經由討論決議,選出十則年度媒大事,並做個簡短
的回顧與總結。在接下來的三週,我們將會依序刊出,以下為本特輯
摘要預告。
1.SARS襲台的媒體症候群
今年四、五月的台灣,SARS相關的醫病新聞如同疫情擴散般地在媒體
版面上滋長橫流,從開始的零星報導,到後來以三版五版的專題處理
,配上聳動標題,占據我們的耳目空間。相對於對岸的隱匿災情,台
灣媒體盡力促成訊息流通,有促使民眾警醒之功,也收鞭策行政部門
之效。
2.非常光碟,大有問題?
11月18日,新聞局以錄影節目帶或光碟的「公共議題論述類」為由,
認定非常光碟發行前不必送審,因此主張「非常光碟」不應被取締。
新聞局的判斷讓非常光碟促進公共議題討論的「功能」受到注目,再
從非常光碟在市場上熱賣的情況,這則新聞相當值得大家注目。
3.「看不見」的波灣戰爭
波灣戰爭至今我們已經了解,當初美國宣稱伊拉克擁有毀滅性武器的
說法,已然只是謊言而已,而大規模的轟炸所毀滅的除了軍事設施之
外,更多的是該地的基礎公共設施,以及生產民生需要的工廠(奶粉
工廠、醫藥工廠),因為飢餓以及缺乏醫藥而死的婦孺不計其數。
4.廣電三法修正案通過,媒體公共化仍待努力
廣電三法修正案,歷經了一年來的風風雨雨,終於趕在年前順利過關
。而最新修正版本由於明文規範政府、政黨、黨務、政務與選任公職
人員等,不得投資廣播與電視等媒體、應限期退出媒體經營,咸認為
回應了九五年三退運動的訴求,是立法院難得的進步立法。
5.政府置入性行銷,違背媒體公器承諾
置入性行銷,是近來風行的廣告手法,其用意在透過低調軟性的說服
方式、達到影響閱聽眾的效果。然而前任新聞局長葉國興將置入性行
銷當成既定政策大力推動、用以政令宣導,則不免招致了猛烈的批評
-除了執行過程不透明曾遭監察院去函糾正,學者也以效果不顯著、
及媒體作為公器的理由,對該政策語多保留,社會輿論更以政府干預
監督之舉有礙媒體監督之責為由、呼籲政治力應趕緊退出媒體運作。
6.客家電視台開播,族群電視台先聲
客家電視台,儘管籌備時間才僅五十餘日,然而自去年七月一日開播
以來,卻已深受廣大客家鄉親好評、認為傳遞了「客家人的聲音」,
而客委會主委葉菊蘭也引為上任以來重大的成就。而我們若由是比對
過去威權體制對客家文化與語言的刻意打壓,甚或客家鄉親向以為反
感的福佬沙文主義,則客家電視台縱使目下尚未能全台收看,但其昭
示的進步意義卻是不在話下。
7.電影法修正草案,亡羊補牢之舉
立法院去年底三讀通過電影法修正草案,企業投資國片將可抵減營利
事業所得稅。這項電影法的修訂,是繼前年我們為了因應我國加入世
界貿易組織(WTO)所做的亡羊補牢,前年新聞局電影處取消三項西片
映演規定:「取消全省58個西片拷貝限制」、「取消台北市、高雄市
的18家西片映演戲院限制」、「取消每家戲院至多三廳映演西片限制
」。全面的解禁引發國內片商抗議,傳統戲院業者以及國片面臨生存
危機。如今為搶救國片,立法院通過修正電影法,增訂營利事業在本
法修正施行起5年內,投資電影片製片業,得投資抵減營利事業所得
稅額,以帶動國片投資。
8.媒改社成立,闡述媒體結構改革理念
「媒體改造學社」是由傳播學界、媒體工作者、社運人士及文化人所
組成,結合台灣社會對媒體現狀不滿、對媒體改革有所期待的壯盛力
量,從媒體的結構性改造做起!這個社運組織與傳學鬥相近,兩者皆
為了媒體改革而努力,媒體改造學社的前身為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
簡稱無盟),無盟為了抗議陳水扁的媒體政策白皮書跳票,決定與這
位跳票總統脫鉤並以解散無盟作為沉痛的抗議。
9.蘋果日報登台,吹皺報業春水
五月初SARS疫情憾台之際,蘋果日報悄悄吹皺台灣報業一池春水。台
灣許多報業進行人事結構重組、內容重整,似乎就是這一顆蘋果滋味
所起的效應。
10.霹靂火現象,掀起流行風潮
霹靂火現象創造了許多項電視奇蹟與流行風潮。這樣的奇蹟背後,是
靠許多小技巧(潑糞、污衊警察、唾棄法官)來衝高收視率,也因此
引來許多的抗議,不過越是抗議收視率就越高,新聞局越是罰錢收視
率就越熱。在一味地把市場邏輯奉為準則的台灣霹靂火現象中,我們
也發現了台灣媒體批判的無力感、焦慮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新」天后、舊把戲!-「如花」的商品分析
梅艷芳前些時候離開人間,供人瞻仰巨星儀容的照片,是1988年電影
「胭脂扣」裡梅艷芳演出「如花」時的劇照;「如花」與張國榮所演
出的「十二少」所編織而成的淒美愛情故事,讓許多人至今仍難忘懷
。
後來「如花」這個角色在其他的電影(例如周星馳主演的「少林足球
」),往往以丑(醜)角的面貌出現,近日「如花」這個角色更在台
灣綜藝圈掀起波瀾,台視「綜藝最愛憲」靠著綜藝節目中,新增的「
如花」角色,連續二周收視打敗張菲的「綜藝大哥大」,讓悶了一年
的憲哥一吐鳥氣。這位周六八點綜藝戰場出現的「新天后」,在「綜
藝最愛憲」展現其貌不揚、口齒不清的「特色」,並在節目中頻頻搞
笑,各種醜態盡出。「綜藝最愛憲」就靠著其所飾演的「如花」耍醜
,打敗了各路綜藝圈大哥級人物。
不過「如花」扮醜,不是大家都拍手叫好,婦女團體或者是網友都以
「醜化女性」、「欺負人」等等說辭批評吳宗憲以及「綜藝最愛憲」
,對「如花」在形象塑造上的「醜化」。後來又有「剝削說」出爐,
指出「如花」在「綜藝最愛憲」立了大功,但是一集卻只有五千元入
袋,與吳宗憲所說的月入數十萬、換車、換家具差距頗大,「如花」
甚至宣稱「買不起一個輪胎」的窘況,不過也有媒體在隔了幾天後報
導,「如花」目前一集收入六萬多元,月入數十萬,與當初一集6千
元的身價相比,早已翻轉十倍。
「耍醜」在台灣的綜藝圈並非新鮮事,十五、六年前叱吒風雲的「黃
金拍檔」,當年創下的許多光榮記錄中,除了高達 37% 的收視率;
「董娘」、「七先生」、「兩佰塊」等角色,其實就是在進行某種「
耍醜」。這突顯了電視文化商品的商品價值與民生必需品最大不同之
處,乃是在於電視文化商品必須以「獨特性」來吸引眾人目光,讓閱
聽人稍待片刻,形成所謂收視率以供販賣;因此無始以來,商業邏輯
所採取的策略就是不斷地「發明」新的類型元素,例如「福州伯」、
「鐵獅玉玲瓏」、「如花」等等角色,來讓每個新世代的觀眾耳目一
新。
只不過這些耳目一新,仍然有特定的模式可尋,也就是這些角色或類
型都是由于其「獨特性」方能崛起。但是商業邏輯仍不脫「量產」,
商品的量與其所圍繞的氛圍兩相衝突之下,可以預見的是「如花」不
會有太久的生命;但是這對憲哥以及「綜藝最愛憲」並沒有太多的影
響,從雙方在「收入」,這個最基本的勞動條件上的認知差距以及模
糊不清的現象,我們可以了解「如花」這個角色並不屬於文化生產的
「生產」面,「如花」除了展現醜態之外可說一無所有,因此其角色
沒有轉型的必要、沒有永續經營的可能、沒有基本的收入保障;只要
「綜藝最愛憲」的「高層」一發現收視率不對勁,「如花」也就可能
消失了。
梅艷芳演出的「如花」所蘊含的淒美絕倫與綜藝版「如花」的耍醜當
然不能相提並論,但是當我們搓破綜藝版「如花」的可能「下場」後
,兩者一生的坎坷與不幸,是不是又有了一些「偶然的巧合」般的相
似性!
Our Questions:
1.選個丑角來做歷史分析吧!看看這個丑角怎麼來又為何消失。
2.黃金拍檔的七先生活得滿久的,您覺得原因是什麼?
3.明明「如花」是節目的一部分,為什麼又說節目的生產面沒有她?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
工人文化的音樂種子-黑手拿卡西
廖中(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台灣的勞工,你們是台灣經濟奇蹟幕後的無名英雄,阿,福氣啦。
」這是我們所熟悉的廣告詞,九六年工人秋鬥,黑手拿卡西集體創作
了「福氣個屁」,戳破這個剝削工人的福氣神話,也為工運開啟了一
個新的里程碑-在工運中,音樂不只是一種凝聚力的象徵,它更能成
為一種抗爭的工具與武器,甚至是一種工人文化的展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