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學鬥電子報第三十九期

2001年 March 30日

┌──────《2001/03/30第三十九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比賽終了,媒體下台?
──從大成體育報停刊側看媒體與職業運動的聯姻關係

日前報載宏國事業機構為展現資產瘦身的決心,於召開旗下大成報高
層會議時決議,將收掉體育報,並辦理資遣,至於影劇報則決定先留
下。宏國表示,之所以把體育報停刊,乃是因為體育報長期以來並未
獲利,加上各球隊紛紛不再打球,使得體育報「錢」途短期內不被看
好;至於影劇報,則是賺錢的事業,因此將繼續經營,不會出售。

以資本家的立場來說,在商言商,一但市場無利可圖,便是抽腿之日,
宏國之因果論似言之成理。然而,體育報停刊與各球隊不再打球之間
的關係究竟為何?誰為因?誰是果?當我們回顧大成報的發展時,便
覺上述說法有待商榷。

八九年創刊、標榜以體育為主要報導內容的大成報,九四年之廣告量
達1億8000萬,九五年則成長至2億3000萬,雖說數字上仍遠遜於
民生報,但重點是,在九五年報業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其仍保有將
近三成的成長率;此外,為了因應廣告與讀者的增加,大成報更於九
六年始委託民眾日報印製,將市場擴張至南部。相對各大報這兩年在
營運與收入方面所呈現的衰退,大成報卻有所成長。這些事實,對照
於九○年代之後,台灣職業運動的蓬勃發展,實說明了部分媒體與職
業運動之間確有密切關係。爾後,大成報的改版,將體育與影劇各自
為政,一分為二的作法,亦顯示運動新聞仍是獲取利潤的重要來源。

雖說九七年後,黑金介入弊端的爆發、轉播權利金的縮水、各職業球
團經營雜誌的停辦等,一連串利空打擊,似乎指出市場的榮景不再。
但以此做出「各球隊不再打球,使得體育報因而終結」的結論,則又
嫌草率,原因在於此說法一來倒果為因,二來亦小覷了資本家。

首先,倒果為因的批評在於,其漠視媒體在職業運動中的積極角色。
小至職棒投手幾秒內要將球投出的限制,大至幾小時內比賽要決定勝
負,否則和局的規定,在在是因應電視轉播的權宜設計;此外,就大
成報的例子而言,職籃初期的盛況、宏國所屬球隊的知名度與廣告收
益之間,大成報之推波助瀾,亦不可輕忽。

其次,即便資本主義路途並非暢通無阻,但資本家是絕不懷憂喪志的,
更何況市場榮景與否亦尚在未定之天哩。本年度台灣大聯盟尚未開打,
那魯灣開春至今的帳面營業額已達到4億1千萬。若扣除3成左右廣告
交換費用,業績也接近那魯灣本季編列的預算3億2千萬,但這還不包
括門票收入。換言之,那魯灣有可能在今年首度達成損益平衡,甚至
出現盈餘。

此外,媒體與職業運動間的動作頻頻,仍清楚可見。本次以梁詠琪搭
勇士、楊乃文配金剛等由當紅明星為球隊行銷的手法,便並非由那魯
灣所企劃,而是出自年代公司。仔細推敲,代言四隊的藝人梁詠琪、
楊乃文、光良、張震嶽等,皆是邱復生旗下的藝人。除此之外,腳跨
年代、那魯灣的邱復生更要求所屬的MUCH TV全力配合那魯灣的各
項活動,支付2億電視轉播權利金予那魯灣,並在TVBS家族電視台
報導那魯灣的主要活動,由母企業全力動員支援那魯灣。

先不論商品化對運動意義的戕害,用「全力以赴」、「戰至最後一兵
一卒」的最低標準來看,將大成報與年代兩相比較,以運動新聞起家
的前者,也未免太沒有「運動精神」了吧?

Our Questions:

1. 大成體育報的興起背景是什麼?其背後的資本結構與職業運動有何
種關係?

2. 媒體對於職業運動的發展有何正面與負面影響?這些影響造就了什
麼運動文化?

3. 你如何看待在資本強力運作仲介之下,媒體與職業運動的商品化聯
姻關係?

4. 從大成體育報的停刊,對比到MUCH TV對那魯灣的搖旗吶喊,
「各球隊不再打球,使得體育報因而終結」的結論還站得住腳嗎?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呵呵!正當傳學鬥的讀書會活動正如火如荼的展開時,傳學鬥駐外特
派員劉世鼎也不忘從遠洋捎來對大家的打氣與鼓勵,讓大家再多思考
一下在當前的環境之下,讀書會活動背後的意義,歡迎大家共同來探
討這個議題喔!

同樣也正要開始如火如荼的,就是「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即將在全
國校園舉辦的「十萬青年救電視.全台校園走透透」巡迴座談會,從
實踐的觀點進行無線電視民主化的推動,希望大家都是十萬青年中的
一員喔!!

然後,就是編輯室要稍微跟大家說聲抱歉,這期有點晚出刊,有沒有
很期待啊?呵呵!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 最近演藝圈宗教味濃厚,又一位演藝女星剃渡出家,不過這次看來
還蠻有誠意的,至少穿的就比恆述法師樸素多了,難怪感動得連楊光
友也放下「屠刀」,當上演藝工會理事長!

2. 香港學者周華山帶來雲南摩梭族的文化紀錄,可惜媒體還是繞著濫
交與亂倫的他者觀點進行窺視。奇怪咧,人家摩梭人的性關係有什麼
好大驚小怪的?偏偏媒體就是心態可議,怎麼不談談這種社會文化的
優點呢?

3. 繼CBS《火星人攻佔地球》之後,媒體又推出一驚悚代表作,不過
這次飛來的可不是外星人,而是已故太空強權國不要的空殼子。誰教
我們這些南太平洋國家科技落後,被嚇嚇也是活該。

4. 好啦!吹捧了半天,洋人們還是愛洋腔洋調,「外語片」《臥虎藏龍》
霎時只剩音樂配的好、鏡頭拍的好、場景造型做的棒,其他的什麼都
嘛媚有。不過反正得再多獎也救不了國片,政府老搞錦上添花的電影
政策才是該檢討的。

5. 沒球打,當然就沒新聞囉?國內首創的體育專業報紙即將在四月份
走入歷史。大成體育報的老闆宏國最近沒搞頭,只好停刊裁員,不過
問題當然不只於此,國內體育產業的長期沈淪才是關鍵吧!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
⊕∮⊙◇★☆

重構批判主體

劉世鼎(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傳學鬥主辦的一系列講座與讀書討論會,在運動史上並不陌生,但放
在國內政局轉換與全球化力量崛起的當下脈絡下來看,應有不同的認
識。

在以國族打造、獲取經濟利益與維持社會既有控制關係為基調的教育
訓練下,台灣新生代普遍缺乏對于所處社會的了解,更欠缺內在的批
判與反省。基礎教育要求答案的單一化與順服化,壓抑少數聲音,鼓
吹「選邊站」的投機意識。解嚴後快速興起的市場力量,雖然提供了
相對多元的消費性商品與符號,但具有獨立思維精神的聲音在追求獲
利極大化的驅動下仍難以生存。

傳學鬥的出現正是一種對現狀的不滿,由一群思想前進的大眾傳播與
新聞學生所組成。作為一個社運團體,十年來她有組織的內部矛盾,
也面臨種種現實的打擊,偶有疲態。但她的存在,雖不圓滿,卻也成
了既有宰制體系外少數的良心。她並不追求一種烏扥邦主義,但在現
實的基礎上採取一種根本的反省精神與改革企圖。她在批判既有的知
識生產體系無法提供一套實在的分析給社會的同時,積極介入批判思
維的生產與行動。在強調市場經濟效能與解放力的時代,她給予最有
利的反證分析。

有別於反對國民黨勢力當權的時代,當前迫切回應的時代問題為何?
在此提供若干方向作更進一步的思考:

1. 全球資本主義驅動國家政策逐漸與全球宰制利益相謀合。
2. 大眾文化商品的流動加劇,人們意識的構成趨向混合化複雜化。
3. 娛樂與休閒力量滲透至生活每一層面,無形中消融了對理想社會
體制的想望。
4. 台華視公共化運動的成敗,維繫著台灣媒體進一步公共化的未來
可能性。
5. 反對黨的執政考驗批判力量再凝聚與並促使其進行再整合。
6. 反抗性別壓迫與種族主義的力量也逐步在蓬勃中。
7. 國族主義正進入一波新的建構期,批判的在地/全球主義出現契機。

身為本地批判知識生產圈的一員,我察覺到,在傳學鬥的活動力與影
響力極速擴張的同時,國家機器與壟斷勢力的幾無回應,無論正式或
非正式的。這意味著一種不足,意味著整體的批判力量仍未能撼動保
守機構,有待積蓄能量。如何有效積蓄呢?就策略上來說,理想的構
成型態,兼具了主體混合主義與全球主義。前者需要一種寬廣的胸襟
去為其他被壓迫主體設身處地著想並合作,後者強調的是時空與地域
疆界的穿越,以及國際借鏡。這兩條溪流的匯聚,在我看來,正是批
判力量得以積蓄的主要方式。在宰制力量迅速集中化的時代,集團的
全球整合與國家機器之間的合作增強,單槍匹馬上陣猶如螳臂檔車,
如何強化結盟關係與跨國界網絡是對應之道。

傳學鬥是否能超越既有的格局?這是個迫切的課題,但恐怕不是現在
所能充分回答的。在欣見新血注入循環之際,更期待發現能勇於突破
現狀與深刻自省的聲音。

﹙編按:你對於作者所論述的思考方向與觀察有沒有相關或其他的想
法?歡迎各位讀者針對此文提出回應,共同來找媒體運動的出路!!)

▉▊▋▌ 鬥 ▍ 陣 ▍ 俱 ▍ 樂 ▍ 部 ▍ ▌▋▊▉
⊕∮⊙◇★☆

來喔!超棒的座談會,大家一定要來喔!!

∮「十萬青年救電視.全台校園走透透」座談會

「十萬青年救電視」是什麼玩意兒?電視它好端端地,幹嘛要十萬青
年來救呢?話說俗稱的「三台」,這個威權時代的產物,存在於現今
人人喊民主的時代,占用著無線電波的公共財,卻又步履蹣跚地欠缺
競爭力,您說它不該救嗎?

「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以推動無線電視的民主化為宗旨,第一階段
便是要促成台視與華視的產權公共化。四月十日晚間七點,在元智大
學五館5410聲色場所,一系列二十場的「十萬青年救電視˙全台校
園走透透」座談,即將如火如荼地展開,邀請十萬青年學子一起來拯
救瀕臨信用破產的無線電視台,催生清新的公共電視集團。

公共電視在西方由來已久,在台灣,內湖的公共電視也不過才三歲,
民眾對公共電視的概念仍然很陌生。此次「十萬青年救電視」的活動
即是企圖透過對「無線電視產權」觀念的抽絲剝繭,建立校園的媒體
公民意識,以期作為喚起社會整體改革意識的先鋒部隊,冀能徹底改
革無線電視台的積弊,建立優質進步的電視環境。

「十萬青年救電視」系列座談會的主辦單位為政治大學新聞系,協辦
單位為文化研究學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參與承辦的學生社團計
有傳播學生鬥陣、文化大傳系學會、台藝廣電系學生會代表、政戰新
聞所、師大青年、台大校園新聞網研究社、世新思潮社、政大新聞系
學會、輔大新聞系專業服務課程、元智資傳系學會、清大觀瀾社、東
華新聞編輯社、朝陽傳播藝術系學會、中正電傳所、南華傳管系學會、
長榮大傳系學會、南藝音像紀錄所、南台灣學生媒體監督小組以及中
山傳管所。

政大新聞系教授翁秀琪、馮建三,以及中國時報撰述委員何榮幸都將
參與系列座談。本活動期間為四月至六月,有興趣的同學請密切注意
各校校園海報的張貼。

⊕∮⊙◇★☆

不是好樣兒的不會貼出來,貼給你的都是好樣兒的!!

∮BBC中文部製作【卡爾﹒馬克思傳】廣播節目網路收聽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1234000/12343512.stm

在馬克思逝世之後100多年裡,有成千上萬的人研究馬克思的學說,
世界上出現了數百部有關馬克思的傳記。這些書大多數是馬克思的崇
拜者寫的。他們把馬克思奉為神明,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人。

而英國作家弗朗西斯﹒惠恩(Francis Wheen) 寫的【卡爾﹒馬克思傳】
則把馬克思拉下了神壇。在這部傳記中描述了馬克思作為一個革命家、
思想家、學術家的不朽業績,也記載了他作為一個普通人、一個沒有
國籍的流浪者的奮鬥歷程。書中的馬克思既是熱愛妻子的好丈夫,受
孩子們敬愛的好父親,但他也有七情六欲和人性的種種弱點。

BBC中文部獨家獲得了英國作家弗朗西斯﹒惠恩寫【卡爾﹒馬克思傳】
中文譯本版權,並邀請了中國著名翻譯家傅惟慈將此書譯成中文,再
根據有關譯本製作了30集的節目為大家介紹卡爾﹒馬克思。

相關連結:

BBC中文部【卡爾﹒馬克思傳】廣播節目網頁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1234000/12343512.stm

Francis Wheen著《Karl Marx》一書書簡
http://www.4thestate.co.uk/bookinfo.asp?intBookID=330&cat=3
http://www.amazon.co.uk/exec/obidos/ASIN/1841151149/

[明日報]Francis Wheen《卡爾‧馬克思》揭露歷史巨靈背後的凡人
馬克思 (吳錦勳)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marx.html

倫敦卡爾﹒馬克思墓
http://www.highgatecemetery.co.uk/#jump3

⊕∮⊙◇★☆

投稿或訂閱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go.to/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學鬥電子報第三十八期

2001年 March 23日

┌──────《2001/03/23第三十八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兩岸影視產業的統合論?演藝勞動者的未來在哪裡?

由林正盛導演的「愛你愛我」,甫於柏林影展榮獲導演銀熊獎,並在
日前接受新聞局的頒獎。不過,策劃此次《三城記》系列的吉光電影
負責人焦雄屏,卻始終心懸另一部獲評審團大獎的「十七歲的單車」
因被認定為大陸片,而無法申請獎金同時在台上映。

雖然,包括導演王小帥及演員、劇本等皆來自中國大陸,不過,它的
資金卻主要來自台灣。事實上,類似的例子不獨電影業,電視圈裡由
台灣出資,但清一色大陸演員與工作團隊的戲劇節目,更是與日遽增,
就拿無線台與有線台的主打戲劇節目而言,我們已越來越熟悉中國大
陸的演員臉孔與北京口音。

從供需的結構觀察,台灣影視產品傾銷大陸顯然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在廣袤的市場腹地與龐大收視人口的誘惑下,佔同文同種的便宜利基,
尋求最大的邊際效應,不過是台灣商業媒體與世界資本主義接軌的一
小步。

於是,為配合本地戲劇節目銷往大陸、或增加台灣觀眾的新鮮感,以
往多會點綴性的進用大陸演員,希望藉此拉抬收視率,以賺取更多利
潤。而後,逐漸演變為將拍攝場景移往大陸,並僱請當地工作人員,
以節省製作成本與開支。發展至今,甚至只剩下資金,將製作完全外
包,或與跨國企業合作開發通路,做個完全的投資與行銷者,而不再
是文化生產者。

過去的供需,是建立在影視產品消費的基礎上,現在,則轉向影視勞
動力市場,衝擊最大的,莫過於本地的演藝人員。一方面,惡質的商
業電視制度在缺少工會制衡下,有了新人忘舊人;一方面,大陸演員
相對低廉的薪資酬勞和契約條件,以及不壞的收視口碑,提升他們在
影視勞動市場中的競爭力。一邊推、一邊拉的結果,本地演員的就業
機會更是雪上加霜。

當中國做為市場的形象漸漸轉為影視生產的勞動大軍,過去異常而少
量的交流成了現今尋常的生態,它對本地演藝勞動者的反噬效應,似
乎隱約暗示著報應。不過,怎麼資本家造的孽卻要勞動者來扛呢?

Our Questions:

1. 什麼叫大陸劇?什麼又是台灣劇?影視產業可以這樣二元劃分嗎?
在商業利潤考量下,這樣的劃分又有什麼意義?

2. 台灣與大陸在影視產業上的交流是從何時開始的?後來又演變發展
為何種趨勢?對於台灣影視產業有何直接衝擊?

3. 從大陸演員面孔與北京腔調之中,蘊含的是否只是商業品味與市場
運作?有沒有文化意象與認同影響的可能性存在呢?

4. 如果連基本結構性的影視產業元素(劇本、演員、導演、場景)都
全面大陸化,企求文化上的本土意識是否更是緣木求魚?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一檔檔接二連三的大陸劇,看得大家是目不暇給,彷彿兩岸的政治交
流未能成局之前先行斥侯的馬前卒,但倒也一個個登「台」成功。除
了經濟與產業西進的聲勢浩大之外,影視產業卻也不落人後的進行「
外移」,模式一如實體產業,但所帶來的影響卻可能不只是單純的經
濟層面,其中文化的意涵層面,值得深思。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 老是靠羶色腥拼收視率小心被罰!東森新聞的前身「東視新聞」因
報導性侵害被害人姓名,有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遭新聞局裁處罰
緩九萬元,不服氣後提出行政訴訟仍被最高行政法院駁回。再不服氣
看看嘛!犯罪新聞不能這樣亂搞的!

2. 拿了臺視高額退休金的盛竹如死不退休,鑽到民視登上主播台,創
下台灣電視史的高齡主播回鍋奇蹟!薑真的是老的辣嗎?看來民視即
將上演「變色龍在天」!!

3. 唱片業308條款持續政盪,但目前看來非約束內的業者與歌手顯然
在鴨子划水,暗暗竊喜。且看這場不合邏輯的市場紛爭如何演變囉!

4. 新聞局「天下第一處」國內處處長職務調動。講的很好聽,是為了
「基於適才適所,並顯示新政府想積極掌握社會脈動,將施政理念化
為實際行動的企圖心」。喔!難怪阿扁喊出全面整頓互動不良事務官
的指令,那縱容財團的廣電處要不要也考慮一下啊?

5. 連戰為了怕一人同額參選的國民黨首屆黨員直選黨主席得票率太難
看,找來范可欽拍廣告片推銷直選。這有點尷尬,反正國民黨就是有
錢沒人,搞個同額直選再廣告自己,用錢堆積合法性,何必呢?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
⊕∮⊙◇★☆

新聞的分類與分類的新聞

張大裕(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要讓別人認識你,只說你是誰是不夠的。還要說說其它人是誰,跟
你有什麼不同才行……。因此,位置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分類,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重要方式。因為分類,混沌方能轉為秩序;
因為分類,模糊得以分出你我。

然而,分類乃是極其弔詭的東西:它一方面既是啟蒙的化身,另一方
面又代表著排除的暴力。這種排除的暴力在於:一種分類方式所形成
的意義世界,既排除了其他分類方式的可能性,亦排除了無法歸類的
項目。舉例來說,「二元對立」是人們認識事物最快、最簡單的分類
方式,但亦是最粗暴、最獨裁的分類方式:諸如戀獸癖、陰陽人、同
性戀等項目,是無法在一個以男/女對立為分類的世界中加以歸類,
而這些項目的存在,亦會威脅該分類方式存在的合法性,因此,必須
被視為異端、邪惡、變態與罪犯。

但,分類的弔詭性又不僅只於此。一種分類方式的存在,往往因為內
部項目的消解而失去意義。政治語意學史便充滿著開始時是激烈地控
訴現存的社會秩序的觀念,但是經過若干年後卻轉變為中性的日常辭
彙(Harris, 1987;陳鴻瑜等譯,1990:1)。以「第三世界」這
個名詞的演變為例,雖說有人以為,世界政治經濟的丕變,使得三個
世界的理論必須有所修正。然而必須指出的是,用「第三世界」來定
義全球政治經濟體中某類政治定位時,會產生特殊之問題性(problematic)
的原因,絕非僅來自於九○年代之後的世界局勢變化,亦來自「第三
世界」概念本身。

不可否認的,第三世界觀念的出現,乃在激烈批評當時主宰國際事務
的世界權力秩序。然而這個借自於左派概念的原始立足點,在實踐上
卻偏離起點而成為民族主義(nationalism)的禁臠。民族主義的運
用,從好的一面來說,成為整合不同目標抵禦外侮的基礎;從壞的一
面來說,成為國族中買辦統治階級的意識型態。然而論者多無視或無
知於民族主義這種雙面刃特性,因此馬克思主義者所假定的資方與勞
方間的關係,在此成為描述政府或國家與國家集團間的關係。換言之,
「無產階級國家」被「資產階級國家」剝削,國家成了同質的階級。

第三世界主義提供了以國家統合主義為建構基礎的意識形態,標榜鼓
吹「國家至上」的觀念。在「全國一致」的幻覺下,「民族解放」變
成了最高目標,而支持與防禦民族資本累積的過程亦成為第一優先。
故在政策上每每成為國內既得利益者的幫凶及其規避批判的擋箭牌。

哈里斯便準確地指出:「第三世界正在消失之中。並非國家本身,也
非人民,更非那強烈彰顯該概念之原始定義的窮人,而是論點的消失。
第三世界始對於不平等世界提出批評,對經濟發展與正義提出一項計
畫,並致力於創造新社會與新世界的一種民族改良主義的類型。隨著
它的領導要角在解決國家權力而非國際平等問題時,非死即敗,要不
就是獲得滿足,而告結束了。」(ibid:242)換言之,第三世界(
論點)的消失,乃是由於第一世界/中心與第三世界/邊陲的簡單二
分法,將不平等現象扭曲為領土概念的結果,而渾然不知依賴與剝削
問題亦存在於第一世界之中。其結果便是造成:不是從未解釋第三世
界中所謂新興工業國(New industrial Countries, NICs)出現的
這個事實,就是將之視為只是第一世界與第三世界剝削關係的複製罷
了。因此「美國的窮人被界定為不存在的,印度的富人卻小心地從觀
念中隱匿起來」(ibid:243)。

簡單、粗糙的分類,固然可能是徒勞無功的,但複雜的分類,有時亦
不見得有意義。檢視近來有關「台灣論」的新聞報導,我們看到「反
對日本右翼與台灣右翼相互唱和」的觀點,也看到「美系台獨與日系
台獨板塊相互移動」的說法,但在這樣看似複雜的分類下,我們卻無
從得知左翼的看法究竟為何?此外,我們也不知道區分美系台獨與日
系台獨之間的不同,到底是有其本質上的意義,抑或只是充版面、填
時段的需求使然?

今年318前夕,台灣媒體大張旗鼓地檢視新政府執政週年的施政結果,
並頻頻與舊政府時代作一比較,有人或許會以八四工時案為例指出,
在兩個本質上相同的東西之間硬做分類,其意義何在?尤其,當前者
的大肆報導,對比於巴黎公社成立一百四十年的無人聞問時,我們不
禁覺得:也許,有時,「簡單」反而是件好事。

註:引言出自Harris, 1987;陳鴻瑜等譯,1990,《第三世界的結
束》,台北:桂冠。

▉▊▋▌ 鬥 ▍ 陣 ▍ 俱 ▍ 樂 ▍ 部 ▍ ▌▋▊▉
⊕∮⊙◇★☆

來稿:< 人魔:沈默的羔羊>影評

曹玉玲(美國Emory University電影研究碩士生)

受到高度矚目和期待的續集電影< 人魔:沈默的羔羊>,雖然在全美影
映演十天內就創下了破億的票房,卻恐怕會讓大多數喜愛首集的影迷
們大失所望。

好萊塢驚悚恐怖片不外是依循著怪物/殺人魔(通常為性挫折的男性)
,受害者(通常為女性)和英雄(通常為男性)的金三角劇情發展公
式。1991年的< 沈默的羔羊> 最令人稱道之處莫過於它創造了一位銀
幕女英雄:由茱蒂福斯特飾演的FBI女探員Clarice Startling,大大
的打破了男性才為英雄的好萊塢神話公式。然而茱蒂福斯特機智,果
敢,引導全局的銀幕英雄形象卻在續集中蕩然盡失。由茱莉安摩爾飾
演的Startling在續集中成了一個受男同事排擠,不受長官信賴,備
受挫折的女探員,其角色的發揮空間明顯地較首集侷限許多。

如果首集的重心是在Clarice Startling身上,那麼續集的主角無疑
的便是心理學家兼吃人魔Dr. Hannibal Lecter了。在義大利佛羅倫
斯藏身多年的他化身為專長於歐洲文藝復興的學者Dr. Fell。原本他
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然而突如其來的三方人馬卻開始對他展開圍剿:
其中一方來自義大利當地的警探Pazzi,另一方來自他之前受害者
(也是唯一的倖存者)Mason Verger的復仇,最後一方來自FBI的
Clarice Startling。安東尼霍普斯金的演出仍在水準之上,只是這
個在首集中冷峻桀傲的吃人魔在續集中卻多了一份平易及優雅,不殺
人的時候他可以安身於佛羅倫斯,隨意的演講及欣賞歌劇表演。續集
中強調的是他天使和魔鬼的結合,他既是飽學多聞,富涵藝術素養的
社會菁英卻也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若說首集是英雄(Startling)和惡魔(Hannibal 和Buffalo Bill)
的智力鬥陣,續集則是Hannibal 和 Mason Verger兩大惡魔之間的
大對決。Mason Verger是個典型的由受害者轉變為惡魔的角色。他
在一次邀請Hannibal共玩S/M性虐待遊戲時變得面目全非且下身癱瘓,
因而燃起了強烈的復仇動機。他暗中訓練了一批會吃人的豬,準備讓
喜歡吃人的Hannibal被豬吃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首集的Buffalo Bill
和續集的Mason Verger都是同性戀者(前者想變性成為女人卻遭拒
絕,後者迷戀Hannibal),這種男性因性挫折而變成惡魔的角色固然
是驚悚片的典型,卻不免讓人懷疑原著作者Thomas Harris顯然有醜
化男同志之嫌。續集中沒有真正的英雄存在,想成為英雄的義大利警
探Pazzi和Startling最後都失敗。有趣的是女性在續集中既沒有成為
英雄也沒有成為受害者。Hannibal似乎對男性特別偏愛,如首集中的
兩位看管他的男性警察一樣,續集中Hannibal吃殺的對象也都是服務
於國家機器的男性警察/探員。

整體而言,全片少了驚悚卻多了血腥,導演大玩豬吃人(動物淪為人
類操弄的殺人工具),掀人頭蓋,吃人腦的病態視覺奇觀。雷利史考
特(以< 異形>,< 神鬼戰士>崛起)在過度著重視覺風格的營造下,喪
失了掌控人物內心及劇情鋪陳的能力。首集中Starling和Hannibal
之間最令人玩味的,近乎父女情感的曖昧情愫在續集中已不復見,甚
至Starling淪為Hannibal性窺視/幻想的對象。

< 人魔:沈默的羔羊>再度證明了續集電影往往難超越首集之水準(儘
管仍具強大吸金力)。平心而論,本片並不是一部極差的作品,八千
四百萬美金高額的製作成本仍舊保證了影片在技術上的品質。然而在
無可避免的和首集相較下,本片流於形式化,人物平板單調,懸疑張
力不足,恐怕將為< 沈默的羔羊>續集電影劃下沈默的休止符。

⊕∮⊙◇★☆

投稿或訂閱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go.to/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學鬥電子報第三十七期

2001年 March 16日

┌──────《 2001/03/16第三十七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十四歲的庸俗
──冷看新新聞週刊的十四週年紀念

曾被稱作是「台灣最後一本黨外雜誌」的新新聞週刊,剛剛渡過十四
週年紀念。過去十四年來,台灣發生了解嚴、解除報禁、蔣氏政權衰
落、民進黨成立、總統民選、及政黨輪替等重大歷史事件,新新聞做
為這些歷史的見證者,有其不容抹煞的貢獻;然而,我們也發現,新
新聞在這段期間逐漸喪失創刊時的理想,向下沉淪,就像它批判當今
的執政者一樣!

新新聞的成立是資深新聞工作者王健壯、南方朔等人,有感於國民黨
威權體制對民主的箝制和自由的漠視,希望能為台灣民眾打開一扇多
元思想和言論的窗口。在具自由理念及知識分子性格的幾位創辦人的
領軍之下,新新聞努力揭露時弊,並以深度和廣度的分析批判社會病
徵,不僅為台灣留下歷史紀錄,也喚醒民眾的改革意識。

早期的新新聞所具有的批判改革精神,部分可以說是承繼了『自由中
國』以降的黨外雜誌。1949年,雷震等人創辦『自由中國』,希望
國民黨能徹底改造、戒除貪污陋習、進行軍隊國家化、確立內閣制,
同時呼籲執政當局同意人民組黨,而後的李萬居的『公論報』亦聲援
這種主張,不過,兩份刊物都在執政當局戒嚴的藉口下遭到解散和轉
手的命運。儘管如此,這兩份刊物已埋下批判的種子。隨後誕生的黨
外雜誌,在國民黨查禁的陰影下,以打遊擊的方式生存下去,為台灣
受壓抑的聲音提供一個出口;這些黨外雜誌都以國民黨的威權統治為
對象,並強烈主張開放人民組黨,以落實民主政治。

或許就是嗅到台灣邁向民主化浪潮已勢不可擋的氣氛,新新聞早在蔣
經國宣布解嚴前四個月就宣布成立(民進黨成立於1986年9月28日;
宣布解嚴是在1987年7月16日,而新新聞成立於同年的3月12日)。
儘管執政當局宣布解嚴,威權體制逐漸鬆弛,社會運動四起,但國民
黨企圖掌握媒體依舊,多元民主的聲音仍不可得,這成為新新聞得以
舞弄批判大刀的場域。1988年元旦國民黨宣布開放報禁,之後媒體
市場爆增了千種報刊雜誌,各種聲音百花齊放,民眾資訊取得管道增
加,卻也削弱了新新聞做為針砭時政之政論雜誌的地位;而且,隨著
台灣愈來愈民主(至少在形式上進行了多次選舉),國民黨在政治上
的力量愈來愈微弱,打著反國民黨起家的政論性雜誌似乎失去了對抗
和訴求的對象。於是,我們看到了政論性雜誌退出媒體市場,我們也
看到了新新聞為了在市場上生存,而逐漸庸俗化。

新新聞的庸俗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例如,第一、其報導內容愈來愈
輕薄短小,僅有大量的嘲諷而少有批判,說是迎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
其實是曝露出批判意識的不足,或者是不願去思考當下的社會問題;
其次,其標題的製作和內容的設計愈來愈聳動,似乎是英國太陽報、
香港蘋果日報的台灣版;第三、除了聳動,商業或市場的力量亦逐漸
滲入其報導和內容設計裡。向「錢」靠攏不見得是件壞事,但如何求
取生存,同時又兼顧理想,是新新聞主事者不能怠惰、得仔細思考的
大事。

當然新新聞也不是已經完全失去批判精神,至少在南方朔或王健壯篇
幅甚小的文章裡,我們還能看到一絲曾有的批判火苗。

Our Questions:

1. 所謂「政論性雜誌」的意涵應該是什麼?你認為新新聞算是政論性
雜誌嗎?

2. 除了新新聞,目前市場上還有哪些性質類似的雜誌?他們的內容和
風格與新新聞有何不同? 所承襲的歷史發展沿革又有何立場上的差異?

3. 面對新舊政權的交替,媒體做為監督與批評的第四權角色,是否能
允許有所修正?這會對於媒體的角色產生何種影響?

4. 面對商業競爭與資本勢力的夾擊,把內容或標題搞得越聳動是政論
性雜誌生存的唯一手段嗎?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2001年傳學鬥「媒問題研究室」讀書會招生公告迄今,吸引了如雪
花般的回函,在此傳學鬥除了要感謝大家的熱情回應之外,仍必須向
各位報名者說聲抱歉,因為我們的人手有限,作業上多少有些延宕之
處,還請各位看倌海涵!

同樣地,對於讀者的投稿或來函,有時熊熊就會拖延一下,這完全是
豬頭總編的錯,大家將就點吧!!本週鬥陣俱樂部就刊登了兩篇「積
壓已久」的讀者投書,謹向各位投稿的讀者致上歉意,以後還是歡迎
來稿或是回應喔!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 呦呵!現代的記者和主播可是越來越像演員了,新聞娛樂化、主播
明星化都已經過時了,現在中視新聞部將與表演工作坊合作,邀請導
演賴聲川編導,讓記者與主播把社會重大事件以行動劇演出。早說嘛!
中視的節目部和新聞部可以趁早合併算了。

2. 308條款本週正式引爆!正當各頻道與音樂著作權協會就費用問題
進行談判之時,中天所屬三個頻道傳言將率先脫隊簽約,且將追溯到
2000年1月1日開始付費。呵呵!國民黨的錢果然好用,盡量給它簽
下去啦!

3. 新聞局長蘇正平坦承立委為申辦電台而向新聞局關說的情形「非常
不少」。為什麼?那是因為「中小」功率電台早已名存實亡,不但在
資本運作下早已串連成「全國」聯播網,有時還可以直接賣照呢!

4. 最高行政法院頗有傳播科技概念!認為目前科技可以採取截斷或延
後衛星傳送訊號的方式過濾節目內容,而判定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對於
頻道商播送的鎖碼節目必須負起「審查義務」。啊!那定址鎖碼要不
要也檢討一下?

5. 網路收費時代新指標!明日報母公司普司特將增資到二億元,經營
有價的收費網路資料庫業務。看來知識經濟果然不脫資本主義原型,
一樣是把剩餘價值投入再生產,知識勞工薪水只拿了一次,就得面臨
裁員,資本家卻繼續享有著知識資本重組再生產的無限利益!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
⊕∮⊙◇★☆

媒體反對運動的今昔
── 一個批判性的回顧

管中祥、劉昌德(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從「反對運動的媒體」到「媒體的反對運動」

以往,台灣媒體在反對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通常被視為一種「工具」
,其大多伴隨著政治運動作為異議性言論的出口:依當時的社會狀況
及運動型態而言,要改造的對象是政治結構,而非媒介。換句話說,
「媒體改造」並非反對運動的主體,往往只是政治異議者為了爭取發
言權利與爭取民主制度的附帶產物,媒體反對運動至多只是依附政治
反對運動而存在,媒體因而擔任起政治異議言論的出口,或者反對運
動集結中心的角色。

因此,不論是印刷媒體的異議性政論報刊,或者電子媒體中的另類錄
影帶、民主台,進行方式大多是與政治反對派人士結合,爭取的是政
治環境的民主化,對媒體生態的改造較少觸碰。

一直到九O年代,才開始有以媒體為對抗對象的社會運動陸續出現。
這類運動的出現是因為黨國機器及其相關盟友控制最具影響力的廣播
電視,藉此操控媒體扭曲事實、污名社會群體。媒體運動的方式,一
方面,反對人士強佔電波資源,經營地下電台,打破頻道已滿的荒謬
說辭,另一方面,則是主張黨政軍勢力退出媒體經營。

雖說同是媒體運動,但其手段與目標仍有差異。以前者來說,除了少
數地下電台的節目內容強調性別、勞工、原住民等等的弱勢議題,或
者針對媒體表現及結構壟斷有所批判外,大體上仍脫離不了媒體運動
附屬於政治運動的模式。

真正突破先前架構的則是後者,此種直接且大規模的媒體改造運動當
以「黨政軍退出三台運動」,以及「公共電視建台運動」二者為代表。

三退運動與公視建台運動

1992年,台灣教授協會展開對無線電視台新聞報導的監看行動,分
析與說明其間對於反對運動的不公平報導,同時「自由派」色彩鮮明
的「澄社」,出版《解構廣電媒體》一書,要求重新檢討廣電媒體所
有權與經營權的國家介入問題。

1995年2月18日,由澄社邀集台灣教授協會、台灣醫界聯盟、環保
聯盟、傳播學生鬥陣、殘障聯盟、中國比較法協會、四○一教改聯盟、
以及台北律師公會等共九個社運團體,組成「黨政軍退出三台運動聯
盟」並提出四大主張,分別為「三台股權大眾化」、「全面翻修廣電
法」、「成立監督委員會」、「確立編採自主權」。不過,整個運動
的方向仍是以「釋股」方式解決黨國控制媒體產權問題作為主軸。

這種以自由化對抗威權體制以解決電波壟斷的作法,是台灣第一次的
電波革命。同時隨著民主化的進程,釋出媒體經營權的主張逐漸獲得
重視與落實,政府自九三年開始開放電波申請,解除對無線電視、無
線廣播、有線電視的管制。

不過,自由化的開放措施,卻使得媒體私有化的問題更為嚴重。原本
寄望黨國勢力的退出,能為台灣帶來更寬廣的天空,但沒想到財團卻
趁虛而入,進而成為媒體市場中的那隻看不見的黑手,主宰著言論方
向及文化品味,甚至是生活價值,讓台灣陷入只有交易、沒有理性的
牢籠中。

面對這樣的變化,另一種類型的媒體改革運動因此產生,這類的運動
以監看媒體內容表現為主,希望經由對媒體內容的規範,進而達到淨
化媒體的目的。

但這終究不是根本解決問題的良方。雖然不容否認的,透過集體力量
影響媒體表現的策略,確實可以達到嚇阻作用,但僅收一時之效而已。
究其因,市場已是媒體資本家的天下,一旦規範力量減弱,惡質文化
便會即刻復辟。

因此,自由化的解禁政策或者規範節目的表現,都無法徹底解決媒體
問題。不過,在台灣的媒體運動中還存在著媒體公共化的主張,強調
結構的根本改變,為台灣的媒體發展開拓另一條出路。

1993年3月,大學傳播科系的學生率先組成「公視立法觀察團」,開
始以結盟方式、透過集體力量推動立法運動。同年6月20日,包括政
大新聞系副教授馮建三、台大數學系教授史英、《當代》雜誌社總編
輯金恆煒等學者與藝文界人士共百餘名,組成了「公共電視民間籌備
會」,其成立宗旨明白表示要求政治與商業力量同時退出媒體。

1997年5月底,在隨後由記協等團體與傳播學者所共同組成的「公共
媒體催生聯盟」的推動、以及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倉促決定「廢台」所
引起的強烈反彈下,延宕八年之久的《公共電視法》,終於三讀通過,
取得媒體公共化運動的初步成果。

不過,在台灣媒體市場資本化與私有化的嚴重侵蝕下,目前的公共電
視反倒成為惡質媒體環境的點綴與祭品,無法有效地展現媒體應有的
公共服務精神。

從私有化到公共化:第二次電波革命

因此,由以往推動公視法立法的傳播學者,以及記協、傳播學生鬥陣
等團體成員,於今年11月19日成立「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提出
「反對徹底私有化、台視華視公共化、中視民視專業化、落實電視民
主化」的四大主張,再次展開無線電視公共化運動。該聯盟強調:「
公共化就是要透過超然獨立的傳播管制與資源分配機構,使無線電視
台的方向與內容不受政黨輪替等政治變遷所干擾,也不受惡質收視率
競爭的牽制,而能真正及徹底為人民服務,並且提供與民間社會相輔
相成的公共論壇寶貴空間」。

從台灣的媒體運動發展歷史來看,自由化主張的第一次電波革命,的
確打破了黨國體制對媒體的控制,並且也有實質上成果,有其歷史上
的意義。不過,自由化的意識型態卻也伴隨著私有化與全球化的風潮,
引導著台灣媒體發展的方向。在媒體現實裡,我們不能掩面不看自由
化所帶來的媒體私有化、財團化,以及忽視公共利益與公眾近用的惡
質幽靈。畢竟,無線電波仍為全民公有的公共資源,本來就應該讓不
同階級及品味的社群平等使用。

2000年5月,台灣民主政治在中央政權的政黨輪替下,邁向歷史新頁;
過去在威權體制嚴密控制下的廣電媒體結構,是否出現更大的鬆動跡
象,尚在未定之天。「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的成立,宣告了台灣第
二次電波革命的開始,這種在媒體結構上的翻轉,提供我們在媒體改
革的不同思考空間,反省過去各種媒體運動的天真想法,同時,這也
意味著台灣的電波改造運動,將從過去的自由化對抗威權體制的階段,
走向以公眾力量終結媒體私有化、財團化的新里程。

▉▊▋▌ 鬥 ▍ 陣 ▍ 俱 ▍ 樂 ▍ 部 ▍ ▌▋▊▉
⊕∮⊙◇★☆

來稿一:歡迎來到媒體的神話世界

張惇涵(學生,設計工作者)

「新聞媒體本身還躲在『旁觀者』舊身分裡逃避責任,它們沒有因為
自己躍升成主角之一而開始調整的比較謹慎小心一點。新的角色權力
產生了,舊的專業規範卻還來不及改寫,這才是可怕、讓人擔心的地
方。」

「歡迎來到21世紀!」楊照先生這麼說了。

※婚姻、愛情、文學、金錢觀的絕對正宗※
※是否應該放棄追求,而反問那個真正的自我?※

因為層次上的不同所以不應該將高行健以及飯島愛相提並論。靈山與
靈肉之說並非出自筆者本身的設計,筆者本身亦認為不應當相提並論,
但理由絕非層次上的問題。

Foucault認為分析、解釋與詮釋上的差異會帶來【解放的可能】,
Gans認為,每個品味文化(taste culture)有自己的藝術、文學、
音樂,以抒發不同的審美觀以及價值觀;把層次擺在文學與創作的考
量點上,以筆者本身主修設計與藝術的背景而言,是沈重了;並不是
筆者對於飯島愛(抑或是其他外來文化)對台灣的衝擊手足無措,筆
者不得不再引述學者Lyotard的論述「後現代社會是多元真理存在並
取代絕對真理的」,個人甚至寧可站在樂觀的角度認為【文化刺激】
可能帶來較正向的循環互動,在多元意見市場亦需要包容不同的價值
觀衝撞,衝撞不見得會帶來好處,但卻有解放的價值,真實的意義並
不存在,而只有不同的詮釋(R.Barthes)。至於婚姻、愛情、文學、
金錢觀的絕對正宗,筆者也認為是否應該放棄追求,而反問那個【真
正的自我】?

在這裡筆者不願流於在「真理」、「本質」等形上學的話題裡打轉,
以佛洛依德式的說法,許多行為背後都有性慾因素作祟──至於當事
人怎麼感覺,不是重點。筆者之所以關切飯島愛的話題,其實要來自
於媒體本身表現。

※媒體喜歡用「讓布爾喬亞驚訝」的字眼來刻畫平凡※
※電視成為事實的創造工具,成為政治和社會存有的裁判※

筆者前文之所以指責媒體的不專業,是其來有自的,君不見媒體的報
導言AV女優飯島愛,字幕AV女優飯島愛,是不是一個人做了九十九
件好事抵不過他做的一件壞事?是否每個人聒聒墜地就應該往聖人的
理想邁進?還是一個人的生命中有過一段瑕疵,就一輩子背負其罪名?

太嚴苛了!

筆者以為媒體確實實在在扮演著這麼一個機制,就Bourdieu的說法,
這個背後看不到的機制製造出一個維持象徵秩序的巨大工具,媒體喜
歡用「讓布爾喬亞驚訝」的字眼來刻畫平凡,電視成為事實的創造工
具,電視成為政治和社會存有的裁判,發球權在媒體手中,被選擇的
廣大閱聽人必須忍受著經過一而再妥協過後的符碼來認識著個社會環
境,筆者並不因為外來的文化而手足無措,只是在這裡筆者卻不得不
對於各媒體間如同鏡子一般地反射同質性過高的訊息以轟炸閱聽人的
認知而心寒,Marcuse批評既得利益文化、批評重物質文化、批評單
向文化、批評壓抑文化,筆者個人認為哈日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
們媒體鏡如此地煽動這種文化,鼓吹著琳琅滿目的消費、追星慾望,
藉由種種不斷的假事件、議題設定、收視率、發行量型塑出一種迷思,
於是Marcuse說文化解放論,Enzensberger大倡解放媒介論
(emancipatory media theory),我們的社會何嘗不是如此,多
年來打著傳統、四維八德的觀念壓著許多人喘不過氣來,在慾望被社
會結構壓制、媒體卻在人們耳邊旁敲側擊著邊緣性的議題的矛盾情形
下,筆者深深以為,聲音不應該只來自於社會環境以及媒體兩造,只
是過度地疲勞轟炸,大眾們逐漸在失真的社會環境下與自我脫節,或
許我們真該想想看,什麼才應該獲得解放而得到自由?

※我們的媒體在編寫神話,內容主要是一場催眠秀※
※我們的媒體似乎又特別偏好異國神話※
※久而久之閱聽人誤以為我們生長的地方,已經沒有動人的故事了※

Plato曾說「在烏托邦中,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監督預言和神話的
編造」,我們的媒體在編寫神話,內容主要是一場催眠秀,當有人不
甘配合魔術手法起而攻擊的時候,媒體這個魔術師編織一個叫做過時
、退流行的帽子給他戴,並繼續說服其他人相信符號真實的世界。

我們的媒體似乎又特別偏好異國神話,久而久之閱聽人誤以為我們生
長的地方,已經沒有動人的故事了。或許目前台灣媒體的許多現象無
法以羅生門一語含糊帶過,但站在閱聽人的觀點而言,要求更好的媒
介品質、更高一點的大眾文化、更多元化的節目卻是必須爭取的權利,
在台灣這塊小小島國上,擁有最密集的媒體;媒體就是資源,只是目
前的資源太過於依賴洋槍洋炮了,太過於媚俗於好萊塢電影工業等霸
權心態文化了,有學者認為【媒體為亂源,應該禁用】,筆者卻認為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媒體既無法消除、更不該禁用,既已有資源就
應當將資源妥善規劃,讓媒體從意識形態桎梏中出走;讓本土文化與
外來文化自由平衡地共存;讓背負傳統之莫須有罪名的社會從壓抑中
解套;讓文化與媒介在意見自由市場解放,Bourdieu說「讓媒體成為
一種民主公器,而不是成為形象符號壓迫的手段。」此番論述雖是理
想國但卻又不是學習傳播之吾人所努力達到的境界?

⊕∮⊙◇★☆

來稿二:唱片公司反盜版,消費者立場何在?

黃詩凱(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研究生)

據報載,包括Sony、EMI、BMG、華納、滾石在內的五大國際唱片公
司日前發出的聯合聲明表示,自三月一日起連續二個月,將全面撤銷
在電視台任何型式的音樂播出,而此聲明開宗名義即為「反盜版」,
讓消費者深切體認娛樂事業的「不可或缺」,以維護智慧財產權。同
時在各個媒體中,歌手和節目主持人也不約而同地齊聲高呼尊重著作
權,提醒消費者請以購買正版CD為榮。然而,在「尊重智慧財產權」
的響亮口號背後,正版CD真的能保障流行音樂的品質數量以及創作者
的權益?還是僅僅造就了媒體集團和國際唱片公司的長紅業績?
  
不同於一般企業產品,媒介市場有其獨特的雙元產品特性;媒體一方
面製造內容產品如娛樂和資訊提供給閱聽大眾,另一方面也將「閱聽
人的時間」出售給廣告商,使消費者接收訊息以推銷產品。唱片公司
認為電視台廣告及托播歌曲價格過高,因此發起有期限的抵制活動以
示抗議本來無可厚非,但藉「反盜版」為名向消費者訴求尊重智慧財
產權並購買正版唱片,挾廣大觀眾之民意促使電視台調整價格,消費
者若是隨之起舞,大力聲援唱片公司,似乎有點中了借刀殺人之計的意味。  

近年來台灣本土唱片公司受到國際唱片集團挾其龐大資金及行銷策略
衝擊紛紛不支倒地,流行音樂市場寡佔情況逐漸成型,在資本主義市
場經濟邏輯之中,消費者若不能了解媒體、廣告商和唱片公司相互幫
襯以賺取利潤的實際運作法則,跟隨唱片公司「反盜版」聲明起舞,
同時卻期待優質音樂多元化的夢想實現,無疑只是緣木求魚。

⊕∮⊙◇★☆

公視:世紀的容顏──照見百年歲月紀錄片
播出時間:三月十日起每週六晚間10:30 播出。

「世紀的容顏」為動人的世代做紀錄,共十三集,三月十日起每週六
晚間10:30 播出。

1.「歲月島影」:馬祖阿嬤擦拭著自己的棺木,追懷青春的故事。
2.「山林的記憶」:穿梭密林裡披戰袍持長刀的原住民戰士,仍陷落
在二次大戰的迷霧裡。
3.「頭擺.遺忘」:客家老人重拾情慾,狂放追愛及懺悔的告白。
4.「尊嚴與慾望」:老阿嬤阿公在繪畫與雕石中道盡糾結的往事容顏。
5.「追想青春歌謠」:在台語歌謠裡浮現有笑有淚的台灣遊藝史。
6.「母親的懷抱」:韓戰歸來的反共老兵層層複雜的心緒,恰似臉上
的風霜刻痕。
7.「久遠的吟唱」:祖先的音容在平埔族歌聲中,逐漸飄近飄遠。
8.「離島.褒歌」:在澎湖海浪中工作的老人吟唱著褒歌,似一座座
屹立的岩石。
9.「天地平安」:一個溫暖的小鎮、一群勇敢的人們,艱辛的走過九
二一的災難。
10.「世代風景」:重新顯影快門三劍客-張才、鄧南光、李鳴鵰的浪
漫鄉愁底時代。
11.「流浪在江湖」:風塵僕僕的客家戲班,隨著廟會往返,賣力演出
一世紀的風霜。
12.「寂寞之心」:白色恐怖年代的老台共,身軀雖已老邁,但心中社
會主義的理想仍是鐵熱。
13.「悲歡旅程」:老人劇團裡的團員年紀加起來有一千多歲,裡頭有
說不盡的故事,說不清的歲月。

⊕∮⊙◇★☆

∮小啟:即日起發刊時間更改

開學啦!傳學鬥電子報編輯室的開會時間也有所變動囉!為了呈現最
新的電子報內容,我們不得不對發刊時間稍作更改,希望各位讀者見
諒!!
即日起,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改為每週五出報,請大家繼續支持喔!

⊕∮⊙◇★☆

投稿或訂閱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go.to/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學鬥電子報第三十六期

2001年 March 9日

┌──────《 2001/03/09第三十六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這樣的「預約」優惠,你敢要嗎?
──透視民營固網業者壟斷競爭下的潛在問題

東森、速博(新世紀資通)與台灣三家民營固網公司於年初相繼取得
營運執照後,陸續開台運作。不過,初期僅提供國際電話、長途電話
和ADSL寬頻數據服務等項目,並排除都會區以外的地方使用,雖未
能完全整合其他電信業務、同時達到普及服務的理想,但,透過媒體
上密集的「預約」優惠促銷,自由競爭的甜美果實卻彷彿已是伏首可
得?!

事實上,就在台灣固網於上月公布底扣帳單、免費接線以及買少送多
等預約優惠方案後,電信總局便發文表示,台固以未營運的服務內容,
作為預約行為的標的,恐有違犯資費管理辦法之虞。不過,磨刀霍霍
的業者似乎無視電信總局的警告,競相推出促銷菜單,深怕輸在起跑
線上。

從主管機關的角度評估,資費訂定自有一套規則可循,並且需要事先
報備、通過審核,否則便是破壞規則。但,對消費者而言,在未明究
理的狀況下,貿然嘗鮮,卻可能依舊只能望梅止渴,因此造成的權益
受損,似乎才是關鍵所在。

一方面,由於網路架設的限制,民營業者仍須仰賴中華電信的現有線
路以提供市內與長途電話通信。不過,到交通部與電信總局所限定的
本月九號之前,三家業者中僅東森與華信簽訂網絡互聯合約,餘兩家
也仍在磋商。

在這種狀況下,除國際電話與ADSL可藉各家業者專線通信外,長途
電話乃至市內電話,在廠商預估的四月底之前,恐怕真的只能「預約」。
另外,由於還牽涉民營業者與華信間接續費率問題,屆時在利潤考量
下,還沒享受到的「預約」優惠,只怕一變成了日後「正常費率」的
肉票。

另方面,業者捨市內電話而選擇國際電話、ADSL等較有利可圖的項目,
不僅反映其快速回收的邏輯,也凸顯固網業務在區域分配上的限制。
試問,除企業外,一般家庭或個人用戶使用國際電話與ADSL的比例
有多高?而按照目前業者推出的預約措施,必須在累積一定用量後,
才能享受真正的好處。如此,要不就是我們卯起來打國際電話,否則,
就只能享受「賺到」的愉悅感。

此外,在普及服務的規劃上,除現有的主要都會與次級都會區外,其
餘地方仍無緣親嘗固網的利益。理論上,這似乎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不過,我們必須指出,基礎網線的架設,目前仍傾向以現有溝渠與交
通幹線資源為骨幹。但,日前台中縣為整頓市內電纜線,而影響固網
線路布建,點出中央地方分權的法令障礙。

而以交通幹線為管道的高速公路與鐵路,則在台鐵投資東森後,由東
森取得二十五年的獨佔使用。後雖經交通部、台鐵與東森三方協調,
卻仍只開放全島九百九十二公里鐵路線路中的百分之十五,提供其他
業者鋪設管溝之用。換言之,將來其他業者若想發展這百分之十五以
外的地區,還得先經東森同意,不然,就得追加成本另覓管道。這是
財團與壟斷的障礙。

透過以上事實排比不難發現,對一般用戶而言,當業者高呼將以低廉
的價格,帶領我們享受速度快感的同時,卻忘了說明它是個仍未實現
的夢。這樣的「預約」優惠,你敢要嗎?

Our Questions:

1. 固網業者拿尚未開通的電信服務大作預約廣告,是自由經濟提早提
供市場競爭優惠的實質展現,還是拿消費者的權益開玩笑?

2. 現在固網業者所使用的預約制,會不會類似於當年有線電視的訂戶,
在財團整合後整批被賣給其他業者,消費者不過是談判議價的禁臠?

3. 民營固網業者所運用的管線鋪設資源是否涉及國家公共資產?這樣
的利益應該透過什麼機制回饋給民眾?

4. 台灣的電信市場容納得下四家大型電信業者嗎?還是每家財團心裡
都在等整合,比籌碼,屆時再狠狠撈一筆?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民營固網的電信服務廣告滿天飛,你心動嗎??別急別急,像我們這
種「一般」小老百姓,不是陳經理,到時恐怕只有集體當肉票的份,
而且還是自己預約要當肉票喔!看看編輯室報告的分析,應該可以讓
大家冷靜一下。

傳學鬥仍繼續伸展對於有線電視修法爭議的相關論述,這次盧永山從
有線電視的地方性切入,提醒一下已經有點「無線化」的有線電視,
骨子裡其實還是應該要具備地方特性的,財團們的說法,無非是降低
整合壟斷的困難度罷了!

順便再宣傳一下2001年傳學鬥「媒問題研究室」讀書會的招生訊息,
我們歡迎對媒體改革有熱誠的夥伴參與讀書會的活動。因為有讀者反
應不太知道每個單元的概略議題方向,我們將於近期把各次的主題為
大家做個介紹,請大家再等一下囉!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 政黨鬥財團,政治經濟大角力,國民黨在「國象大戰」中吃憋囉!
想的美咧,以為財團這麼好應付,誰買誰還不知道呢!廣邀資金入主
分股、擴增董事席次以搶占主導權、要求增資以繼續吸金或稀釋既有
股份比例…這一切動作都不過是財團在商場上的公式,平凡不過;失
去了政權保護的國民黨,在財團眼裡也不過只是個利用的工具。

2. 公視董監事會選聘作業延緩,引發外界對公視綠化的疑慮。其實公
視的問題才不是顏色問題,根本就是不「董」的人在亂「監」視,這
次還是睜大眼睛慢慢仔細選比較好,免得選出像第一屆董監事會中的
部份亂源。

3. 自晚再度出現經營危機,報社以減薪方式威脅員工。誇張的是經營
者的「五點期待」,堪稱台灣新聞史上最夠踐踏新聞專業的訴求,完
全暴露政治人物介入與操控媒體的醜陋心態,媒體人怎能不心寒?

4. 民營固網業者執照到手,廣告大戰同時開打,不但價格誘人(因為
都和當初送審的資費不太一樣),更描繪出未來電信整合的美景(可
是根本沒幾項服務可用)。於是廣告中的經理打電話去申辦時一定會
失望,因為他要打六個月後電話才會通。

5. 繼明日報之後,台灣早期揚名國際的網路公司資訊人也傳出財務危
機。這種新聞不要再來了,反正未來半年還多的是這種公司,大家節
哀吧!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
⊕∮⊙◇★☆

不讓「有線」變成「無線」

盧永山(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有線電視」都變成了「無線電視」,那會是什
麼樣的光景?我們是否會回到從前只有三台,節目看似多元、其實內
容千篇一律的時光?立法院今年1月初草率通過的「有線廣播電視法」
修正案,就很有可能讓「有線」變「無線」這種恐怖的情況發生。

有線電視原本是為了彌補無線電視針對全國性廣播,未能詳盡地方之
事,促成地方人士溝通,提升地方文化的缺憾,因此它的設計原理強
調地方特性。然而,台灣的有線電視經過財團幾次大規模的併購(或
稱為轉投資),兼之以在法案的修定上對行政部門的施壓,有線電視
早已失去它的地方特性,而成為財團擴張勢力版圖,謀取龐大經濟利
益的工具。

有線電視被財團併購後,它到底喪失了哪些地方特性?我們可以從
「定頻」這件事說起。如果說有線電視是地方媒體,那麼有線電視業
者搶著為其頻道「定頻」就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因為「定頻」意謂著
從台北到高雄,家家戶戶看的電視節目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民眾可能
多了幾種選擇,在某種程度上這與從前看無線三台有何不同?另外,
從國內多項研究得知,國內的有線電視節目並未因為頻道增加,而使
得節目也變得多元,多數的頻道仍是著重於新聞財經、綜藝娛樂、連
續劇、影片等有「利」可圖且可以一再重覆播放的節目,而地方文化
采風、或與地方民眾切身相關的節目(如公共事務的參與和討論)則
付之闕如。

這種因併購而導致的有線電視節目「無線化」、「單調化」,將因修
法後提高有線視個人或家族持股或外資持股而更加惡化,有一件明顯
的例子可作為結構影響內容的佐證。近幾年來,新聞局開放十波中、
小功率電台申請,但當初申設的某些地區或地方性電台,不是被某些
財力雄厚的大型電台併購,就是成為他們的轉播站,播放的節目與總
台絲毫沒有差別。如果「有線廣播電視法」第十九條修正案確定通過,
提高個人或家族持股,這將使財團可以暗為明,不必再靠人頭戶遮遮
掩掩,一旦集結起來,他們就可以吃掉獨立業者的生存空間,當所有
獨立業者都被收編到少數財團手中,透過定頻手段,有線電視就變成
全國一致性的媒體(即「無線化」);至於,若外資持股上限由49%
提高至60%,屆時,不只是有線電視缺乏地方特色這個問題,而是整
個台灣都可能喪失文化自主權。

行文至此,我們看到了有線電視「無線化」的一些弊端,而回歸有線
電視的地方屬性,似乎是避免這些弊端發生的最好方法。由此,或許
我們可以再思考此次修法中第五十一條、及六十三條有關費率決定權
以及節目和廣告管理是否該收回中央統一管理的爭議。主張中央收回
費率決定權者認為,由中央訂定統一費率,可以避免地方因政治因素
任意調整收視費,而且統一的費率對收視戶較為公平;而廣告管理權
收回中央,主要是因為地方沒有人力,且地方常因利害關係無法對業
者進行有效管理。如果有線電視是地方媒體,由中央訂定全國一致的
收視費,就會忽視地方民眾因不同的需求,而會產生不同的收視費率;
由中央訂定統一費率,只是讓財團可在立法院上下其手。地方沒有能
力管理有線電視,有時不一定能力的問題,法令缺乏相關配套措施或
許才是真正的原因,例如,有關系統業者廣告蓋台的問題,究其原因
可以說是中央對系統業者及頻道業者廣告收益分配無法令二者滿意所
造成的結果;另外,以目前中央(行政院新聞局)的人力和有線電視
分區數,一旦廣告管理權收回中央,根本不能發揮監督的目的。

由上所述,所謂地方沒有能力或人力,其實是財團為了集中火力在國
會運作,避免與個別的地方政府一對一撕殺,以遂己壟斷與謀利目的
的一項藉口。從這點來看,我們更應強調有線電視的地方媒體特性,
賦予地方更大的規劃與設計權限,因為,如此不但可以避免有線電視
被財團「無線化」;今後財團除了中央,也得面對地方這個對手。

▉▊▋▌ 鬥 ▍ 陣 ▍ 俱 ▍ 樂 ▍ 部 ▍ ▌▋▊▉
⊕∮⊙◇★☆

2001年傳學鬥「媒問題研究室」讀書會
邀你來鬥陣!

Θ招生宣言Θ

「揮別紛擾不安的20世紀,迎向充滿可能的未來。」這是一句充滿了
憧憬的口號,似乎我們只要高聲呼喊,就可以從中解放積累的焦慮。

台灣的傳播環境,在上個世紀的後半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雖
然不是時時刻刻地參與變化,但也感受這個變化帶給我們的衝擊。我
們因此焦慮,不知道這股變化將要引領我們走向何處,但我們不想只
是犬儒地呼喊口號,發洩我們的焦慮,我們想要實踐,想要行動,想
要扭轉這股變化。

我們--傳播學生鬥陣--在上個世紀末台灣傳播環境劇烈變化時,
就開始以觀察和批判作為達到一個更理想傳播環境的手段。面對新的
世紀,我們希望透過讀書會的方式,讓更多懷抱改革理想的青年學子
加入實踐的行伍。

如果你是大專院校傳播科系的學生(含研究生),對我們開出的讀書
會「菜單」有興趣,且能盡量持續全程參加者,請儘快用e-mail
(scstw@sinamail.com)的方式告訴我們。如果你能在來函時附
上一篇短文,談談你對台灣傳播環境的看法,我們就可以更快地認識
你。當然,你必須告訴我們你是誰,現在在哪個學校就讀、有過哪些
社運經驗等基本資料。

對了,鬥陣讀書會只要20個人,你應該知道兵在精,不在於多的道理;
而且,我們更看重的是你有沒有行動的意願--所以,動作要快!!

Θ規劃方式Θ

1. 本學期的讀書會自三月份開始,六月結束,每個月兩次,在星期三
下午,共計八次,以近台大、政大附近的地點為主。

2. 初步規劃的主題請參考下列,屆時可能會再依導讀人的想法或專長
稍作臨時調整。

3. 導讀工作由適任的傳學鬥成員輪流負責。導論人會對主題做初步的
整理,提供一導論式的引言,並引申大家做進一步討論。導論人會於
事前提出當周希望大家先閱讀的基本讀物,若大家有更多的進階參考
資料能提出更好。

4. 導讀之外,讀書會的主持與聯繫工作由傳學鬥媒問題研究室工作小
組成員輪流擔任,並搭配傳學鬥成員共同出席。

Θ討論主題Θ

【歷史篇】

一、台灣媒體生態歷史回顧:廣電媒介(3/14)
◎導讀人:程宗明(公共電視研究員)

二、台灣媒體生態歷史回顧:報紙(3/27)(注意只有本週為週二)
◎導讀人:林麗雲(輔大新聞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三、台灣媒體生態歷史回顧:媒體運動,從三退運動到第二波電波革
命(4 / 11)
◎導讀人:管中祥(傳學鬥成員、世新講師)

【結構篇】

四、媒體結構與解構:全球化脈絡下的本地媒體╱世界媒體(4/25)
◎導讀人:張大裕(傳學鬥成員)

五、另類媒體與小眾文化(5/9)
◎導讀人:張世倫(傳學鬥成員)

六、媒體工人與媒體勞動(5/23)
◎導讀人:萬蓓琳(傳學鬥成員)

【文化篇】

七、大眾文化研究與批判(6/6)
◎導讀人:邱承君(傳學鬥成員)

八、性別與媒體(6/27)
◎導讀人:宋丁儀(傳學鬥成員)

⊕∮⊙◇★☆

∮小啟:即日起發刊時間更改

開學啦!傳學鬥電子報編輯室的開會時間也有所變動囉!為了呈現最
新的電子報內容,我們不得不對發刊時間稍作更改,希望各位讀者見
諒!!
即日起,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改為每週五出報,請大家繼續支持喔!

⊕∮⊙◇★☆

投稿或訂閱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go.to/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學鬥電子報第三十五期

2001年 March 2日

┌──────《 2001/03/02第三十五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一個失敗的網路實驗
──從明日報停刊,重新審視網路新聞對我們的意義

標榜為國內外第一份華文綜合性網路原生報的「明日報」,在經過一
年的虧損經營後,上個月21日在發行人詹宏志親自召集所有員工宣佈
後正式停刊,經營權轉移至知名香港大型傳播媒體集團壹傳媒。另一
方面,明日報的員工部分將被推薦至即將在台發行的壹周刊,至於明
日報的名字會不會繼續使用,或是成為壹周刊使用的網路資源,則還
不確定。

根據「明日報」的資遣辦法,員工工作滿一年者,可領到一個月的遣
散費加上二十日預告期間的薪資,「明日報」並承諾,將在45天內洽
特定人買回員工原來認股的股份。這樣的條件,或許稱不上優厚,但
似乎滿足最低的合法要求。因此,明日報停刊事件最重要的問題,可
能不是員工權益是否被保障,而是網路新聞對我們的意義究竟為何?

報紙透過對時間的操弄,快速創造極易過時的資訊,達到一種內建的
退化,其目的只是為了刺激閱聽人一再消費。在網際網路高度發展的
今天,資訊快速且大量的更新,已是網路新聞在市場競爭上普遍奉行
的規則。然而這樣的規則,一方面造成了網路新聞對於事件的呈現,
常偏重對表面事實的描述,而非背後意義的深刻詮釋;另一方面,做
為讀者的我們,也在無形中被驅使,在並非都有充裕時間或需要的情
況下頻頻上網,看看現在有哪些最新消息。

換言之,除了在我們一天上網的幾個時間點以外,其他時段的網路新
聞對我們其實是毫無意義的。更諷刺的是,由於各人上網時間點不同,
眾多的時間點終至形成了一道時間洪流;為了滿足所有上網者的需求,
網路新聞業者只得盡其所能的蒐羅最新消息,投入這條時間洪流中,
然而每則新聞對我們的意義,就像投入河流中的一顆石頭,充其量只
是泛起一陣漣漪罷了。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資訊與娛樂的對立性關係。誠如政治經濟學
者崗恩所指出:娛樂具有逃避現實世界的本質,它滿足人們對於夢想
的願望,而且希望人們對它信以為真。至於資訊則是告訴我們世界上
真的發生了哪些事,儘管它們並非人們所願意或樂於知道。新聞在本
質上應屬於資訊,在大眾媒介越來越偏向娛樂性內容的今天,我們可
以發現許多本質上屬於娛樂性的內容,也披上了資訊的外衣,同樣的
狀況也發生在網路媒體,明日報在表現上是屬於資訊性的新聞網站,
或許它的消失,可以說是策略大師詹宏志,當初錯估了網路資訊市場
的主流品味吧!

★媒問題研究室招生中★

Our Questions:

1. 你如何看待網路新聞媒體?網路新聞媒體是否已成為你獲取新聞資
訊的主要來源?

2. 相較於傳統新聞媒體,目前網路新聞媒體的表現有什麼特色?又有
什麼缺憾?

3. 網路新聞所呈現的資訊,在速度與時效的要求下,犧牲了什麼?這
部份對於新聞的本質而言,重不重要?

4. 娛樂與資訊在目前的新聞內容中,出現著怎麼樣的演變?這樣的變
化是市場所需,還是媒體高度資本化後導致的現象?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媒問題研究室招生中★

開學囉!來點好樣的!但沒想到迎面而來的竟是一連串對於網路發展
問題的活教材。這下總可以讓大家稍微冷靜思考一下了,畢竟以資本
力量迅速膨脹的網路烏托邦,最後還是得回到資本運作的遊戲規則裡
來,大家比的不是知識經濟,而是赤裸裸的財力!

但在此同時仍有值得關注的現象。除了在編輯室中呈現的對網路新聞
的省思之外,我們也必須在此向曾參與這場戰役的所有個人新聞台台
長致意,他們除了首次集體嘗試了部份公共領域建立與參與的可能性
之外,更在日前意外地實踐了一場「另類」勞工運動,管中祥從「媒
工作」的角度,論及了這群免費勞工自救活動的勝利。

但也別忘了實體世界中尚未解決的有線電視法修正案,且看魏玓如何
戳破外資介入的國際化糖衣,老高喊「大媒體潮」的部份專家學者利
委們,這下接招囉!

還有還有,2001年傳學鬥「媒問題研究室」讀書會開始招生囉!這
可不是考猜班,而是認真招募對媒體改革運動有興趣的夥伴,大家參
與一個讀書會性質的活動,無誠勿試,費用全免,茶水自付,報名者
希望能盡量全程參與,別錯過這個好機會喔!!

★媒問題研究室招生中★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 公共電視監事賀德芬本周進立法院報告,抨擊公共電視效率不彰。
公共電視又不是一人基金會,效率當然慢一點啦!還有,可不可以不
要阻止公視播連續劇啊?公視連續劇已經是少數好看的電視戲劇了耶。

2. 臥虎藏龍再得多座英國電影獎,報紙連日都是臥虎新聞,日前中國
時報專訪李安導演的媽媽,當日新聞標題是「李安從小學二年級就開
始當導演」。嗯,等到奧斯卡紅盤開出,可能會有李安小時候看到鮭
魚逆流向上而發憤拍片的新聞。

3. 連年花大錢炒熱金曲獎的TVBS小燕家族,今年竟被東森憲憲家族
從新聞局奪下主辦權,小燕酸溜溜拒絕吳宗憲的主持邀約。新聞局真
是厲害,從來沒管過金曲獎現在又來瞎攪局,跟對待有線電視法等各
種法案的態度都一樣耶,就是從來都不管,有事就瞎攪局。

4. 繼明日報宣佈倒閉之後,宏諅電腦旗下的連網雜誌宣布停刊,所有
員工遭到資遣,員工抨擊施振榮可以拿上億台幣贊助F1賽車,卻不願
支持連網雜誌。對啊,真奇怪哩,為什麼明日報裁了150名員工詹宏
志還有臉加薪20%?倒底現在是有錢還沒錢啊?

5. 日本豬頭小林善紀的台灣論一書,因為扭曲慰安婦史實在台引起軒
然大波,未料台灣論在台灣人人唾棄,書店卻賣得一本不剩。大家到
底有沒有討厭豬頭小林啊?買書他可以抽版稅耶!唉,台灣消費者也
是沒什麼理性的小豬頭。(大家如果好奇想看,可看公視有阿嬤的秘
密紀錄片,不要搞錯支持對象!)

★媒問題研究室招生中★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
⊕∮⊙◇★☆

從有線電視修法淺談媒體事業開放外資的幾個迷思

魏玓(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今年初引起爭議的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法,其中第十九條第三款有關外
國人投資有線電視系統股份比例,由百分之五十提高到百分之六十。
修法理由與解嚴以來有關經濟和產業領域的論述相同,不出以下三點
。第一,開放外資是為了迎向國際化潮流;第二,仿照先進國家自由
化原則,為加入WTO作準備;第三、藉由引進外資可提昇產業技術水
平,加強競爭力。這些邏輯與推斷,看似有理其實非也,藉著這個機
會,我們正好來談談事情的真相。

(一)國際化迷思

所謂國際化潮流,究竟是什麼意思?它又真的是逆者則亡、順者則昌
嗎?口頭上念念不忘國際化的人,恐怕十個有九個沒想過這三個字的
真正意義。如果說,國際化是指讓國內產業與國際市場接軌,向國際
先進技術水平看齊,那麼,以台灣歷史和當前的現實情況來說,確實
很難去選擇完全背叛這個方向。不過,這並不就此決定了往這個「方
向」前進的「路途」。開放外資不是國際化的唯一和必要路途,而國
際化也不能做為所有決策的無限上綱和必然正當性。換句話說,當有
人開口就先說「國際化」,然後才說自己的主張時(就像是,順應國
際化潮流,理應開放外資投資有線電視…),大家就得特別小心。

更值得注意的是,提國際化的人,恐怕還不是這樣定義(或者說心知
肚明不是)國際化的。其實,長久以來喊國際化最為賣力的,就是那
些急欲開拓海外市場的大型跨國企業。說穿了,國際化對他們來說,
就是更大的市場、更多的投資,和更多的利潤。所謂引進外資,或者
說,「外人直接投資」(FDI)在本世紀確實出現大幅成長,然而,
結果真的是皆大歡喜嗎?英國學者黑德(D. Held)等人在研判許多
資料和文獻後,對此仍多所保留。他們指出,國內的跨國企業與對外
投資不必然與其母國的經濟表現有直接影響,而對於外資流入國來說,
也將因為既有的制度設計和經濟基礎等因素,而很難有正面效果的保
證(註一)。所以有人要說國際化是順則昌逆則亡的大話,還是先閉
嘴吧!

專家對於一般產業的開放外資結果評估尚是如此吞吞吐吐,不曉得口
口聲聲要藉著開放外資來提昇國內媒體產業的人,又是如何達到這種
跳躍性的樂觀呢?事實上,開放外資的好處,肯定還是有的,只是不
見得是回饋到整個國家經濟,而是那些跨國企業以及接受跨國企業投
資的本地企業。所以,那些為特殊企業代言的民意代表說這些話不稀
奇,但是弄不清楚狀況,以為所謂開放外資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其他立
委與官員,豈不是為人作嫁,有失職守嗎?

(二)自由化迷思

另外一個成為無限上綱的候選名詞是三個英文字,叫做WTO。這個表
面目的是要促進國際自由貿易的組織,近十年來已經成為台灣最有威
力的單位。即使不談加入WTO對於台灣的優缺點辯論明顯不足,有一
個誤解倒是相當清楚的,那就是說,要加入WTO,就得什麼都不限制,
就得什麼都自由化。事實上,WTO的組織原則是透過國家與國家之間
的雙邊或是多邊談判的協議為主軸的,換句話說,原本就是一種根據
各國情況所需的妥協與折衝過程。然而,從幾年前著作權的談判過程
就可以看出,我們政府的表現不僅是貿易談判的模範生,還是跳級生,
在很少考慮國內產業發展的狀況與需要的狀況下,經常是自動自發地
接受超高標準的開放與讓步。

主張將有線電視外資限制提高到60%的人說,電信法已是如此規定,
有線電視何獨例外為50%?問題是,不管是50還是60,對於國內產
業的正常發展來說,到底是不是已經太高,卻從來很少有人檢討。這
裡牽涉到另一個迷思,那就是,先進國家都沒有限制,我們當然要以
這些模範為師。事實恰恰相反。

以歐洲聯盟國家的電視產業為例,雖然有開放外資政策,雖然開放外
人所有權,但是卻並不一定開放給歐盟成員國以外的國家。例如英國
規定唯有歐盟會員國公民及依歐盟會員國法律註冊、在歐盟設總部、
在歐盟營運的法人,才可以進入英國電視媒體市場;西班牙與法國都
限制非歐盟會員國公民或法人的電視台所有權不得超過25%。此外,
澳洲限制付費電視的外國自然人所有權上限為20%,外國法人持股上
限為35%;加拿大規定本國公民必須持股超過75%以上;芬蘭的外人
所有權上限為20%;荷蘭限制地區性電視台的外人持股不得超過20%;
葡萄牙限制節目頻道的外人所有權不得超過15%;在有線電視方面則
規定本國公民必須擁有50%以上的股權(註二)。

這樣看來,60%算不算太高了呢?答案其實很明顯。台灣為什麼在這
裡又要做一個越級生呢?每個產業引進外資的影響與意義都必須有詳
細和長遠的評估,為什麼這些「先進國家」也會制定相關限制規定呢?
原因無他,除了產業發展考量,更因為媒體事業攸關本地社會文化表
現和發展,必須對外國人的影響更加審慎小心之故。這也是為什麼至
今為止,WTO當中文化產業仍然「免議」的原因。美國在這方面最為
「自由」,大家心知肚明,是因為美國的媒體文化已經佔有絕對優勢,
自然有裝出一副「寬大為懷」姿態的本錢。台灣的媒體內容生產力如
此虛弱,台灣社會文化發展還需要細心呵護,何必「裝闊」當越級生?

(三)競爭力迷思

當然,筆者並不是反對國內媒體的某種與國際接軌的方式,而且,台
灣媒體確實也有提昇效率和競爭力的必要。不過,開放外資究竟是不
是直接就能帶來競爭力的提昇呢?或者,問一個更初級的問題,難道,
既有的50%外資持股開放,還不足以讓進入的外資有效地提昇媒體的
表現,提高到60%就一定會產生巨大的變化嗎?問題在於,引進外資
之後,如果沒有配套的管制規定(例如,根據該公司的服務品質與回
饋本地媒體內容生產的狀況,來核准外資持股比例的提高或降低外資
持股比例),就只能是單純的為跨國公司和本地合作公司打通資金流
通的任督二脈,跟提昇競爭力完全是兩回事。

再看看「先進國家」是怎麼做的吧!歐洲聯盟為了提昇境內的影視產
業競爭力,分別從守勢和攻勢兩個方向著手。守勢的最重要措施是一
九八九年通過的「電視無疆界」廣電指令(Television Without
Frontiers, the Broadcasting Directive)。該指令第四條規定,
扣除新聞、運動、比賽、廣告和無線電讀之外,會員國應以合適而可
行的辦法,確保電視業者將其廣播的多數時段(換句話說,每個頻道
都必須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時間)用作播放歐洲節目之用。

在以守勢保障了歐洲影視產品的市場空間之後,再輔以攻勢。其中最
重要手段是從一九九一年起實施的五年計劃,即「米迪亞方案」
(MEDIA Programme, Measures to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diovisual Industry),第一期以兩億歐元預算,改進歐
洲影視產品的生產(例如補助獨立製作人)、發行(例如建立歐洲產
品的發行網)和人員訓練工作(特別培訓製片人與發行管理人才)。
第二期的米迪亞二號(MEDIA II),再投入兩億六千五百萬歐元繼續
加強上述工作。2001年到2005年的MEDIA PLUS計劃再接再厲(刻
正在歐洲議會審查),這波計劃特強調數位科技興起的大媒體潮影響,
再給歐洲影視產品加把勁,以免被美國產品又佔先機(註三)。

我們可以因此了解,提昇媒體產業的競爭力,或是所謂配合大媒體潮
的多媒體整合趨勢,確實是一件重要的事,也是一件艱難的事。這件
重要又艱難的事,如果只是交給私人企業,特別是跟以美國為基地的
跨國集團關係密切的企業,就期待他們會放棄私利而自動完成的話,
不是政府決策官員的智商出了問題,就是失職,甚至是圖利財團。看
看別的國家是怎麼做的,我們也就不會幼稚的以為,只要放寬外資限
制,就會讓我們的媒體事業更美好。

以上的討論,稍稍戳破了有關媒體產業開放外資的三個迷思,不過,
有關媒體產業的國際化、自由化和提昇競爭力的議題,並不因此就獲
得解決。這些議題,確實重要,也需要更多的討論,但至少我們已經
曉得,不能抱著似是而非、人云亦云的態度去發表言說,甚至制定政
策。如此不但誤了媒體產業發展的契機,也會毀了媒體文化發展的命
脈。

註一:請見Held, D., McGrew, A., Goldblatt, D. and J. Perraton
(1999),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London: Polity. (中譯本沈宗瑞等人譯,韋伯文化出版,
2001)

註二:請見藍麗娟(1997),《我國電視媒體外人所有權政策之研究》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註三:請參見以下網頁http://europa.eu.int/scadplus/leg/en/s20013.htm

★媒問題研究室招生中★

▉▊▋▌ 媒 ▍ 工 ▍ 作 ▍ 專 ▍ 欄 ▍▌▋▊▉
⊕∮⊙◇★☆

★媒問題研究室招生中★

另類的勞工運動

管中祥(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原本以為明日報的停刊就像一般網路產業結束經營一樣,在習慣性的
驚愕之後,自然會回復平靜,沒想到因為「個人新聞台」台長們的自
救行動,卻意外地引發了一場另類消費者與勞工運動。

在台長們積極奔走與串連,透過集體的力量和詹宏志談判後,明日報
27日正式宣佈「個人新聞台」繼續經營,這突顯了閱聽眾是有影響媒
體經營的權力與可能,不過,這次的行動同時也隱藏了勞工運動勝利
的意義。

明日報除了像一般電子報提供新聞資訊的提供外,也開發包括「網路
議會」、「個人新聞台」在內的互動式網路服務,這些互動服務佔了
整個明日報點閱率的4分之1,一天約40萬人次使用。

互動服務可說是成本最低的經營項目,不像新聞部門必須耗費高額的
人事成本生產資訊,只要付擔少許的管銷費用就能擁有資訊與人氣,
甚至是廣告效益,因為,「個人新聞台」的台長就是一群免費的資訊
生產者。

個人新聞台的台長單純的為了能夠在網路世界中自我實現與經驗分享,
卻意外的成為明日報的免費資訊提供者。事實上,媒體經營是以內容
作為利潤交換的重要環節,不過,個人新聞台的經營方式卻讓明日報
省去了記者與自由撰稿人的工資,但依然能夠蒐集大量的資訊,作為
和廣告商交換利潤的依據。然而,明日報卻有4分之1的廣告收入必須
歸功於這些辛勤又快樂工作的台長,換句話說,那些真正生產、蒐集
及販售資訊的是這群默默耕耘的知識生產者,而台長也就成了明日報
的免費勞工。

因此,這場原本只是網友爭取權益的運動,卻意外的成了一場勞工運
動。這些勞動者在各方串連下,共有600多人加入個人新聞台的自救
會,也因為如此,爭取到了這些台長的「勞動」空間。姑且不論這樣
的行動是否只是合理化「免費勞工」的生產機制,或者為明日報擴大
了與其它資本家交易的籌碼,但至少說明了勞動者透過集體力量改變
資方經營的可能。更重要是,如果和那300位被資譴或轉賣的明日報
員工比較起來,這些台長的行動更是可愛與可敬的。

★媒問題研究室招生中★

▉▊▋▌ 鬥 ▍ 陣 ▍ 俱 ▍ 樂 ▍ 部 ▍ ▌▋▊▉
⊕∮⊙◇★☆

2001年傳學鬥「媒問題研究室」讀書會
邀你來鬥陣!

Θ招生宣言Θ

「揮別紛擾不安的20世紀,迎向充滿可能的未來。」這是一句充滿了
憧憬的口號,似乎我們只要高聲呼喊,就可以從中解放積累的焦慮。

台灣的傳播環境,在上個世紀的後半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雖
然不是時時刻刻地參與變化,但也感受這個變化帶給我們的衝擊。我
們因此焦慮,不知道這股變化將要引領我們走向何處,但我們不想只
是犬儒地呼喊口號,發洩我們的焦慮,我們想要實踐,想要行動,想
要扭轉這股變化。

我們--傳播學生鬥陣--在上個世紀末台灣傳播環境劇烈變化時,
就開始以觀察和批判作為達到一個更理想傳播環境的手段。面對新的
世紀,我們希望透過讀書會的方式,讓更多懷抱改革理想的青年學子
加入實踐的行伍。

如果你是大專院校傳播科系的學生(含研究生),對我們開出的讀書
會「菜單」有興趣,且能盡量持續全程參加者,請儘快用e-mail
(scstw@sinamail.com)的方式告訴我們。如果你能在來函時附
上一篇短文,談談你對台灣傳播環境的看法,我們就可以更快地認識
你。當然,你必須告訴我們你是誰,現在在哪個學校就讀、有過哪些
社運經驗等基本資料。

對了,鬥陣讀書會只要20個人,你應該知道兵在精,不在於多的道理;
而且,我們更看重的是你有沒有行動的意願--所以,動作要快!!

Θ規劃方式Θ

1. 本學期的讀書會自三月份開始,六月結束,每個月兩次,在星期三
下午,共計八次,以近台大、政大附近的地點為主。

2. 初步規劃的主題請參考下列,屆時可能會再依導讀人的想法或專長
稍作臨時調整。

3. 導讀工作由適任的傳學鬥成員輪流負責。導論人會對主題做初步的
整理,提供一導論式的lecture,並引申大家做進一步討論。導論人會
於事前提出當周希望大家先閱讀的基本讀物(詳見下列書單),若大
家有更多的進階參考資料能提出更好。

4. 導讀之外,讀書會的主持與聯繫工作由傳學鬥媒問題研究室工作小
組成員輪流擔任,並搭配傳學鬥成員共同出席。

Θ閱讀書單Θ(部份尚在補齊中…)

【歷史篇】

一、台灣媒體生態歷史回顧:廣電媒介(3/14)
◎導讀人:程宗明(公共電視研究員)

二、台灣媒體生態歷史回顧:報紙(3/27)(注意只有本週為週二)
◎導讀人:林麗雲(輔大新聞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三、台灣媒體生態歷史回顧:媒體運動,從三退運動到第二波電波革
命(4 / 11)
◎導讀人:管中祥(傳學鬥成員、世新講師)

●必讀:

‧管中祥、劉昌德(2000),〈媒體反對運動〉,收錄於《台灣史料
研究》第十六期,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管中祥、魏玓(2001),〈傳播學生鬥陣與媒體運動〉,《當代》
162期。

●參考:

‧江文瑜(1994),《媒體改造和民主自由》,台北:前衛。
‧敦誠編(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記錄》,台
北:唐山。
‧何榮幸(1996),〈一個自主新聞專業團體的誕生——記「台灣
新聞記者協會」組織過程與實踐經驗〉,《新聞學研究》。
‧余陽洲(1994),〈造反有理,時不我予—台灣異議錄影的過去
、現在與未來〉,《世新大學學報》第四期:1-21。
‧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翁秀琪(1993),〈台灣的地下媒體〉,收錄於鄭瑞城(1993)
,《解構廣電媒體》:476,台北:澄社。
‧郭紀舟(1999),《七○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
出版社。
‧陳國祥、祝萍(1987),《台灣報業四十年》:35,台北:自立
晚報。
‧馮建三(1995),〈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
到地下電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期。

【結構篇】

四、媒體結構與解構:全球化脈絡下的本地媒體╱世界媒體(4/25)
◎導讀人:張大裕(傳學鬥成員)

●必讀:

‧李丁讚(1996.1),〈「邊緣帝國」:香港、好萊塢和(殖民)
日本三地電影對臺灣 擴張之比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二十一期,國族主義專題。
‧魏玓(1996.11),〈斷裂的邊緣,不變的帝國:對<邊緣帝國
>的回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四期,問題與回應。
‧李丁讚(1997.6),〈邊緣,蛻讓與解放:再談「被殖民經驗」
,兼答魏玓先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六期,問題與回應

五、另類媒體與小眾文化(5/9)
◎導讀人:張世倫(傳學鬥成員)

六、媒體工人與媒體勞動(5/23)
◎導讀人:萬蓓琳(傳學鬥成員)

【文化篇】

七、大眾文化研究與批判(6/6)
◎導讀人:邱承君(傳學鬥成員)

●必讀:

.馮建三,〈媒體批評在台灣的發展〉,陳光興編,《文化研究在台
灣》。
.陳光興,〈文化研究在台灣到底意味著什麼〉,陳光興編,《文化
研究在台灣》。
.黃新高,《北埔地方的公共生活》,東海社會所碩士論文。
.孫紹誼,〈通俗文化 意識型態與話語結構 伯明罕文化研究學派評
述〉,《當代》第114期。
.夏春祥,〈文化象徵與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北市凱達格蘭大道
談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一期。

八、性別與媒體(6/27)
◎導讀人:宋丁儀(傳學鬥成員)

●主題:

.簡妙如,〈再現的再現:九○年代台灣A片「常識」的分析與反省〉
,《新聞學研究》58:113-。
.林芳玫,《A片與偷拍:再現論與擬象論的色情研究》,台北:巨流。
.林芳玫,〈A片與男性觀眾解讀--男性觀看位置的同一與鞏固〉,
中華傳播學會:1997傳播論文選集。可上網頁http://ccs.nccu.edu.tw
研討會論文中查詢。
.1997年政大「婦運與政府部門的互動關係:從性別政治到性慾政治」
座談會:會議記錄;顧燕翎〈色情與性愛的歷史糾葛〉;黃淑玲〈反
反色情的迷思〉;林芳玫〈反色情女性主義的兩難困境:與道德右派
即興解放論述的雙重關係〉。

●參考:

.林芳玫,《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臺北:
巨流,1996。
.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女書文化,1997年。
.林芳玫,〈由新社會運動的觀點看媒體與台灣婦運〉,《中外文學》
26:2,1997年7月。
.張碧琴,〈女性主義與防治雛妓問題的民間行動之關係〉,東吳大學
1996年性批判研討會。

⊕∮⊙◇★☆

∮小啟:即日起發刊時間更改

開學啦!傳學鬥電子報編輯室的開會時間也有所變動囉!為了呈現最
新的電子報內容,我們不得不對發刊時間稍作更改,希望各位讀者見
諒!!
即日起,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改為每週五出報,請大家繼續支持喔!

⊕∮⊙◇★☆

投稿或訂閱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學鬥電子報第三十四期

2001年 February 20日

┌──────《 2001/02/20第三十四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公民文化
──我們反對有線電視草率修法

一月四日的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版引起各界關注,因為其中問題重重!

★財團黑法.就地合法

此次修法由有線電視財團立委主導,將第十九條家族持股限制刪除,
造成非法就地合法的結果。目前有線電視三大系統業者以大量安插人
頭戶的方式迴避反壟斷規定,然而持股限制經財團立委刪除之後,財
團將毫無忌憚,大肆收購系統,這是一個活生生的非法就地合法惡例。

★電視是產業.更是文化!

財團經營只會要錢,其他一概不管,從有線電視每年的斷訊事件可以
看出,收視戶權益完全不受尊重,連看電視都成問題,我們還能冀望
財團為我們做什麼?此外,現今有線電視節目充滿煽色腥,財團經營
思維務以利潤為先,什麼賺錢播什麼,完全缺乏經營文化事業的視野,
根本無法意識到電視媒體的文化本質。如果電視上每天都是辛辣、色
情、八卦、下流,社會文化將會如何?現今媒體也充斥著令人叫罵的
內容,更缺乏弱勢關懷,銀髮族、兒童、原住民、視聽障礙人士等沒
有節目可看,這一群為數龐大收視戶的權益在營利思考下完全被犧牲。

★修法過程匆促

然而,一月四日的有線廣播電視法是在所有立委關注行政院總預算案
的情形下被偷渡成功,修法前王令麟、蔡豪拜訪動作不斷,教育委員
會召委洪秀柱表示:協商版本未在審查會上通過,感覺被王令麟、蔡
豪挾持。親民黨立委鍾紹和表示,原先該案未列入協商案,蔡豪很急,
下午一回來就發現該案已經插隊成功。洪秀柱、鍾紹和、李慶安、李
俊毅、卓榮泰、王幸男、葉宜津等立委都先後表示修法過程未經充分
討論;國民黨主席連戰震怒,表示修了什麼法都不知道。

★重新討論.反對電視霸權

未經充分討論及完整規劃,我們反對有線廣播電視法草率修法。我們
主張:

一、確立有線電視文化優先:
政策規劃應首先考量多元文化及地方文化的形成與維護,並促進
在地與國際文化平等交流。
二、落實有線電視地方特質:
強化地方政府審議及管理職能、建立地方公民參與執照審核及監
督機制、提高特種基金比例。
三、防止財團壟斷有線電視:
維持家族持股比例及外人投資限制、限制所有權水平與垂直整合
擴張、保障不同社群平等近用媒體權利。
四、主管機關落實法規執行:
徹查轉投資人頭戶,追繳法定特種基金、監督社區公共頻道執行。

健全的媒體才能促進社會文化,我們反對電視霸權,有線廣播電視法
必須重新審慎討論!

Our Questions:

1. 有線電視應該被視為一種媒體,還是單純的線路系統產業?這兩種
觀點的思惟有何不同?對有線電視未來的發展又有何影響?

2. 有線電視相較於其他媒體,在地方性、文化性上具有哪些特質?這
些特質對地方文化的形成與維護有何貢獻?

3. 外國資金的介入媒體經營,到底是只影響單一產業結構,還是會進
一步影響媒體的內容與文化性?

4. 財團介入有線電視的經營可以無持股比例的限制嗎?從過去的歷史
發展看來,財團的壟斷已是既成事實,但這就代表過去執法監督不力
所形成的結果就是對的嗎?

5. 請仔細評量府上的有線電視節目品質與多元性吧!頻道是很多,但
真的有做到多元選擇與尊重各族群收視權益嗎?還是一窩蜂的低級綜
藝、一掛子的電話叩應?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上上一期的編輯室報告:『是「e化」還是「一化」?──揭穿東森
寬頻的整合糖衣』頗受各界好評,許多讀者來信希望轉載,所以我們
再挖了更多資料,詳細的再回顧了東森這個「電霸」巨嬰發展的過程,
讓讀者在東森寬頻近來高曝光轟炸的廣告面具下,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文章有點長,大家要有耐心喔!

當然,傳學鬥對有線電視法修正案爭議的關心仍持續進行中,以下就
跟大家報告一下我們最近做了些什麼:

2/6:
向立院國會助理與線上記者請教有關立院議事規則,並評估有線廣播
電視法在立院可能行進之流程,進而研擬相關策略。

2/8:
與台灣記者協會成員初步接觸,針對本次修正案爭議進行討論,商談
合作事宜。

2/9&2/12:
與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部份成員初步接觸,針對本次修正案爭議進行
討論,商談合作事宜。

2/15:
在傳學鬥編輯會議中,討論相關文字論述內容與方向,並完成「傳學
鬥有線電視修法政策建議說帖」。

2/15:
詢問新聞局目前對於此案的立場與態度,得知新聞局對十九條之立場
為贊成復議,但若再討論則傾向支持穆閔珠提案,亦即對外資及股權
採取開放態度。

2/16:
受邀參加親民黨團所舉辦「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案爭議公聽會」,會
中除表達傳學鬥立場外,並發出說帖。然而卻也在會場中聽到某李姓
教授表示,台灣的有線電視表現很好,證諸各國經驗,大媒體已為事
實,課本上對有線電視的定位已不符實際,因此,贊成要隨波逐流。
另外,地方政府代表的強悍表現亦令人讚賞。

2/16:
將說帖送交給立委謝啟大,並進一步探詢其對該修正案之態度,謝立
委表示王令麟己與其聯絡,不過謝立委尚未未表示支持。

2/17:
將說帖送交給立委朱惠良。

2/19:
至台中與獨立系統業者會晤,瞭解財團勢力如何對地方獨立系統經營
者打壓,及其營運困境。

2/22:
新黨將舉辦公聽會,傳學鬥亦將受邀出席,進行立場表述。

以上,就是傳學鬥近來對有線電視修正案爭議的運作狀況;在面臨強
大的財團勢力之下,我們知道這條路辛苦的,但基於維護台灣有線電
視的地方文化性與媒體特質,我們還是得努力,請大家一同支持我們喔!!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 交通部電信總局「電信自由化工作小組」達成電信外資直接投資升
至49%,直、間接合計比例合計74%的共識。唉~自由化就等於外資
無條件開放嗎?人家歐盟也沒有開放這麼高,難道歐盟就不自由嗎?

2. 免費音樂下載交換服務網站Napster與美國錄音工業協會(RIAA)
之間的侵權官司,暫告敗訴。嗚~以後沒有mp3可交換了,趕快上訴!

3. 金馬獎主席難產,傳出停辦風聲?!主管機關電影處處長承認,金
馬獎的組織有些地方是「疊床架屋」,正考慮做點變革。可是不是聽
說有很多「利益」人士很想當主席嗎??要變革,很難喔!

4. 一手創立魔岩唱片的總經理張培仁,即將離開現職,擔任滾石唱片
總公司策畫長。希望這次他到滾石真的可以好好「整頓」一番,最好
把滾石變成魔岩好了,反正都是石頭!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
⊕∮⊙◇★☆

「電霸」一步一腳印
──回顧東森集團從有線電視跨足固網的歷程

宋丁儀(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東森寬頻電信(EBT)於上月廿八日宣佈,取得交通部釋出的第一張
民營電信固網營運許可執照,成為國內首家取得固網營運許可的固網
業者,並於二月正式開台營運。

身負東森集團開闢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市場重任的
亞太線上執行副總(CEO)鄭俊卿曾對外公開宣示,未來的電信產業
將走向「4C整合」的大媒體時代(Communication、Cable TV、
Computer、Content)。正如他所說,由於光纖技術的發展,使得
有線電視一改過去單向傳播而成為多元互動式的媒體,依賴混合性光
纖同軸網路(Hybird Fiber Coax),寬頻得以透過傳統的有線電視
線纜傳輸信號,有線電視進與資訊、電信產業的界限於焉模糊。

有線電纜成為未來電信重要通路,掌握了有線電視,就等於叩了電信
事業的經營大門,整合地方有線電視於是成為各財團所覬覦的肥羊。
當然,整合地方有線電視系統並非能「畢其功於一役」,因此,本文
就試圖檢視東森集團過去對有線電視系統的整合與迄今跨足電信市場
的策略,帶領讀者回顧此一「電霸」的擴張過程。

一、有線電視申請籌設時期:種下財團入侵地方系統的先例

1993年有線電視法研議通過,當中規定有線電視分為五十一區,每
區放寬五家系統業者經營,使得當時既有的有線播送系統的存在得以
「有法源基礎」。但其中第69條(落日條款)規定,有線播送系統
必須朝有線電視轉型,撰寫營運計畫書,正是申請成為地方有線電視
系統。這向法令對一些原本小資本、家族式經營的播送系統來說,必
須備此專業技術評估才能完成轉型任務,於是,本來經營的播送系統
被迫與財團、網路公司、專業顧問經營公司合作,以交換股權、硬體
與技術的方式,換取營運執照的獲取,產生了與財團、跨國技術公司
的依附關係。傳統業者在法律的限制及資本的入侵下逐漸棄守,宣告
了另一個以資本為強勢後盾的有線電視市場來臨。

而國內的集團企業,如力霸(東森)、和信早就想跨足有線電視市場,
力霸與華新麗華成立華聯公司,以資金與技術換得系統的股份,介入
系統實質經營權。力霸友聯(註一)一直致力於頻道經營,雖然成立
北聯、中聯、南聯三家控股公司,但一直定位在頻道節目供應者的角
色,1994年以前僅握有新竹振道一家系統,到1996年力霸成功地邀
集華新麗華(太平洋集團)、新光、富邦銀行、中興保全等其他財團,
合資十億元成立「東聯先進多媒體公司」,成為國內第一家有線電視
多系統經營管理(Multiple-System Operator, MSO)公司,正式
積極介入系統市場,以10%少量資本的投入,再加上技術的合作關係,
統一規劃與建置各系統之網路,援助原來系統台進行現代化的經營管理。

在此時期,透過力霸友聯提出的9件申請案,通過了6家;和信集團提
出的22家,通過了18家,兩家企業合計通過率達77.4%,自此,企
業集團與系統業者合作的「前例」為往後市場併購種下了「後果」。

二、東森←→系統加速垂直整合

在1997年治平專案中,楊登魁因「拉斯維加」頻道的職棒簽賭案避
走海外,各銀行緊抽銀根而引發財務危機,此時王令麟「適時」出手,
給予資金協助,因而也藉機接收了楊登魁在台北通過籌設許可的陽明
山、新台北、金頻道、聯群四家系統。隨後東森即在全省採10%的投
資策略進入地方系統,並挾著頻道的通路優勢,向地方系統業者施壓,
導致地方系統在「有錢也買不到的節目」情形下不得不就範,然後以
四億三千萬元的高價併購了北投陳錦池的新幹線,並進一步與富視達
成聯盟策略,併入新台北經營。東森不僅接收楊登魁檯面上的勢力,
也聯合頻道商以黑道勢力進行全省併購談判,王令麟甚至不惜親自到
地方進行併購談判。

1997年台北市陽明山、新幹線、金頻道、大安文山、眾樂、今文山、
新台北、富視八家系統業者與東森多媒體合資成立「新台北邁視歐傳
播股份有限公司」(Multiple System Operator),東森已建立在
台北系統的絕對優勢。

三、東森←→頻道的水平整合:三合一策略

除了逐漸深入系統市場,在頻道方面,1997年和信入主木喬25%股
份,1998年東森亦入股木喬25%,透過市場上交叉持股的方式,三
家頻道商已經掌握了市場上85%的頻道代理權。甚至到了1998年底,
和信與東森全省所屬的系統聯合推出頻道採購表,採取統一定頻的方
式,決定集團的系統頻道節目表。採購表包括東森、和信與木喬所代
理的42個頻道、TVBS五大頻道以及其他4個頻道,總計51個頻道,
授權費每月200元。未加入的獨立頻道則是受系統市場排除的,除了
TVBS家族以及HBO、CINEMAX以外,幾乎全部掌握在三合一的頻道
商手中。

而非兩大財團的獨立頻道業者,除了與兩大集團關係良好的八大與三
立頻道以外,以及HBO、TVBS少數具品牌知名度的頻道,可透過動
員收視戶形成輿論壓力,其餘本土小頻道商紛紛從系統消失(註二)、
或被迫進行頻道合併,或被迫降低版權費,或被迫支付上架費,或被
迫開放東森與和信入股,才能取得進入市場的機會。

四、畸形有線電視生態:大斷訊與大和解

兩大集團挾其旗下系統業者與頻道代理優勢,早就互看對方不順眼,
終於在1997年底兩大財團針對互購頻道的簽約談判中,爆發相互停
播對方頻道的全台大斷訊事件。

1998年五月和信旗下的吉隆有線取得第一張有線電視執照,使得東
森集團的大基隆有線必須面臨停播,但和信與東森後來達成協議,東
森以退出基隆市場來換取和信在新竹的「竹和有線」,於是兩家在基
隆與新竹換區經營,使得和信成為基隆、東森成為新竹獨家經營的態
勢。兩大競爭集團突然又成為分區獨占壟斷的盟友。

當然這樣步步為營的市場經營,吃虧的永遠是無辜被斷訊的閱聽人,
以及長期被財團把持產品與流通市場的地方系統業者。就在今年一月
四日,東森旗下台開公司董事蔡豪的主導下,暗渡了有線廣播電視法
修正案,荒謬地取消股東及其親屬持有股份不得超過20%的規定,這
項舉措,更讓財團剝削地方有線系統的作為完全「吃乾抹淨」,使上
游財團剝削下游業者的事實「就地合法」。

五、科技聚合時期:外資─東森─頻道利益集團的垂直整合

1997年,交通部電信總局公布開放衛星固定、行動通信以及市內電話、
長途電話、國際電話時程表,也引起國內有線電視集團企業的覬覦,
東森集團相繼與華新麗華、國興實業、遠東倉儲以及匯亞等公司成立
「東森媒體科技公司」後,又與三光企業、華衛合資「東聯衛星通訊
公司」,爭取進入直播衛星與電信業。

東森集團在1997年五月通過經濟部試辦的「民間企業參與科專計畫」
與仲琦和聯合光纖合作成立「東豐寬頻網路科技公司」,以台北市一
百個收視戶進行雙向互動式服務,東森與全球最大網路公司思科
(Cisco System)技術合作,建立有線電視網路計畫。1999年在新
竹與台北旗下系統推出「ET Home」上網服務。

打破電信國營的「僵局」看似不易,事實上東森集團卻是在短短兩、
三年間迅速達成了這「Mission Impossible」。1998年力霸集團
成立了「力霸電信籌備處」籌備固網投標事宜;1999年12月籌備處
更名為「東森寬頻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處」參與投標;2000年3月
申請經營「固定通信綜合網路業務」,通過交通部電信總局審查合格;
5月即召開公司發起人會議,選舉董事、監察人,「東森寬頻電信股
份有限公司」(EBT)正式成立,為三家獲核准經營固網業者之首;
12月與亞太線上(APOL)簽訂投資協議,取得亞太線上70%股份,
跨足第二類電信市場;今年1月總經理王令台、執行副總鄭俊卿分別
出任亞太線上董事長、總經理,並取得台灣第一張民營電信固網執照。
綜觀東森集團在這兩、三年來跨足電信事業的「努力」,公司實收資
本額目前已達新台幣656億餘元,為國內資本額排名前五大之民營企業。

為了串聯起地方有線電視網路與自建的區域網路,東森寬頻電信更與
台鐵局簽約,透過台鐵環島光纖做為骨幹網路及259個火車站據點,
得以與各區域環路緊密結合,成為貫通全台的綿密網路。但合約包涵
的排他性,卻讓東森寬頻電信成為可以獨家擁有環台光纖網路唯一的
民營固網公司。且在二十五年租用期間,東森給付台鐵一百○三億元
補償費中,其中八十億元會再作價轉投資於東森寬頻,台鐵成為東森
寬頻裡唯一的公營企業單位股東。

六、揮之不去的巨靈

政治哲學家霍布斯曾以「巨靈」來形容「國家」對人民思想、行為無
所不在的控制,身處於資本時代的小老百姓,大資本家或財團對我們
的日常生活的宰制與滲入有過之而無不及。當一個同時掌握內容與通
路與的媒體大怪獸形成時,我們每天所接觸的媒介訊息,將是透過單
一壟斷通路所「核可」或「認同」的內容,這樣內容的主調將是以鼓
勵消費為主的資本主義意識型態為主,以期達到複製主流價值、穩定
現狀為功能的麻醉效果。媒體巨獸將取代國家,成為另一種形式的
Censorship。

回顧東森這樣一個「電霸」的成長歷程,我們不但看到財團汲汲於市
場獨占的野心,透過大斷訊、策略聯盟等歷歷實證,也徹底揭穿了大
財團鼓吹的「競爭有利於消費者」這個天大的謊言,「消費者」不但
沒有任何的對抗籌碼,反而成為財團間相互「勒索」的肉票,這充分
證明了閱聽人不祇被當成廉價商品,在財團日益壯大的媒體生態中,
閱聽人將命如螻蟻!

註一:東森原為力霸友聯公司,主要的頻道經營以東森傳播以及東森
行銷為主,1992年力霸友聯以跑帶方式推出白金與星鑽兩個頻道,
隨後又擴充9個頻道。95年改以衛星傳輸方式,陸續推出U1、U2、
體育台、音樂台四個衛星頻道,並改名東森電視頻道。東森電視台目
前資本額以增加到10億元,員工400人。

註二:第一波消失在三合一的頻道包括:學者二頻道、華衛四個頻道、
國寶太陽台、超級太陽台、好萊塢、環球、全球影城、朝日、JET日
本台、博新東映、新世代體育、房金頻道、首華卡通、TV Time等16
個頻道,學者的健康頻道與全球影城節目決定停播。1999年第二波消
失的頻道包括TV Time、探索、BBC、Hallmark、Kermit等。

參考資料:

戴伯芬,2000,媒體產業的全球地方形構─台灣有線電視的政治經濟
學分析,台大城鄉所博士論文。

官智卿,1999,論台灣地區有線電視「垂直整合」問題及其規範─
以「斷訊」爭議為核心,政大廣電碩士論文。

▉▊▋▌ 鬥 ▍ 陣 ▍ 俱 ▍ 樂 ▍ 部 ▍ ▌▋▊▉
⊕∮⊙◇★☆

看電影囉~

★2001人權電影展
 為推廣人權觀念,建立多元觀念的社會,人權教育基金會特別與電影資
 料館共同推出「新世紀、我們往何處去?2001人權電影展」映演活動,
 希望藉由影片的播映,加強對國內宣傳認識人權的各個層面,從政治領
 域擴展至生活面,將人權推行於人際互動之間的對應,於無形中潛移默
 化,共同發揚人類更為溫馨、美麗、和諧的新世紀。
*參加辦法:免費索票入場。
*索票辦法:自2月12日起,於上班時間(週一~週五am9:00~pm9:00)至
 電影資料館(台北市青島東路七號四樓)櫃檯索取入場券,同場次每人
 限索2張,索完為止。開演前三分鐘若場內仍有空位,將開放現場未持票
 觀眾排隊入場。
*放映時間:2001年2月26日~3月2日
*放映地點:絕色影城(台北市漢中街52號10-11樓)
*放映場次:
 2/26(一) 10:30《我的名字是喬》12:30《以祖國之名》14:30《麵包與玫瑰》
     16:30《刺激1995》18:30《烈日灼身》
 2/27(二)10:30《刺激1995》12:30《我的名字是喬》14:30《以祖國之名》
     16:30《麵包與玫瑰》18:30《越過死亡線》
 2/28(三)10:30《以祖國之名》12:30《麵包與玫瑰》14:30《我的名字是喬》
     16:30《刺激1995》18:30《烈日灼身》
 3/01(四)10:30《刺激1995》 12:30《我的名字是喬》14:30《麵包與玫瑰》
     16:30《以祖國之名》18:30《越過死亡線》
 3/02(五)10:30《麵包與玫瑰》12:30《以祖國之名》14:30《刺激1995》
     16:30《我的名字是喬》18:30《烈日灼身》
*觀影須知
 a .本影展各場次開演前30分開始劃位。
 b .影片放映前10分鐘,開始入場
 c .為維護所有觀眾觀影情緒,影片放映前,請關掉您的電子通訊設備。
 詳情請洽:電影資料館 http://www.ctfa.org.tw;02-23924243
      人權教育基金會 http://www.href.org.tw

⊕∮⊙◇★☆

教育路邊攤電子報邀請函

這是一份關心教育的人所共同成立的新聞網,希望能用這個社群詮釋
教育的全貌,向大眾宣導許多與教育有關的理念或心得分享。

所以,請大家幫忙轉寄!一同來關心我們這個社會的教育!!
http://ourpaper.ttimes.com.tw/user/stevena/main.php

編按:傳學鬥電子報基於推廣傳播公民教育的立場,也有加入這個新
聞網喔!大家一起來推廣吧!

⊕∮⊙◇★☆

「大啟」:信箱「再度」更改!!

因為日前的連署活動獲得大家熱烈的迴響,我們也意識到信箱爆滿的
可能性大增,所以決定申請一個「單一窗口」,彙整大家的來信與投
稿、訂閱作業,故自即日起,再次請讀者留意,我們又要改信箱囉!

即日起投稿或訂閱請改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學鬥電子報第三十三期

2001年 February 13日

┌──────《 2001/02/13第三十三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No more “Free” on Internet…

從網際網路的發展歷史來看,「Free」的觀念向來是鼓吹網路者極力
讚揚的精神;的確,在過去各國的媒介發展史中,主要的大眾媒體幾
乎都曾遭受過政治與經濟力量的控制,而網路這個以軍事用途起首的
新興媒介,總算在科技與開放浪潮的助益之下,以資源共享的精神開
展了一個堪稱言論「自由」的虛擬空間。

當然,若以進入門檻的角度言之,網路要稱上足供所有公民近用倒還
言之過早,然而隨著媒介使用習慣與基本資訊技術教育的逐漸普及,
網路或許還真有可能成為我們心中期待已久的公共領域的到來。

在此同時敲邊鼓的,則是資本力量覬覦網路商機而極力鼓吹的另一個
「Free」的觀念:只消填上幾筆個人資料,「免費」的電子郵件信箱、
網頁空間,以及資料的蒐尋服務就隨之而來。即便是我們深知這些資
料多少代表著個人隱私將被以商業用途出售,我們仍自認賺到,盡情
的享受網路帶來的「自由且免費」的服務。

但資本的力量豈是賣份名單即可滿足?我們從近來的網路發展趨勢,
或許可以觀察出一些跡象。包括雅虎(Yahoo!)、網路家庭
(PChome Online)、新浪網等著名的網路蒐尋引擎、入口網站都表
示,今年將計畫開發網路部份的收費服務。而號稱全球網路發展潛力
最大的中國大陸,也早在去年由部份網站推出具「特殊服務費用」的
「個人商務郵箱」。

從這樣的發展趨勢來看,資本力量鼓吹的網路「免費」觀念或許終告
結束,取而代之的,將是網路成為人們慣用媒介、或是生活必備用品
時所代表的龐大市場利潤。但這還不打緊,怕的是原本網路自主發展
的「自由」觀念,也將在經濟能力的限制下,成為有錢人的自由;閱
聽人對網路媒體的使用障礙,除了技術,更多了經濟能力。

看看您的網路連線帳單吧!逐漸遽增的數字不但代表著網路使用的增
加,更代表著將來收費服務後更大的網路「近用成本」。不過,令人
擔心的還不僅止於此;如果網路市場(兼指網路連接服務與內容服務)
處於某種公平開放競爭的狀態,使用者或許還可能因此得到某些競爭
上的好處:在沒有「Free」(免費)、有點貴的「Free」(自由)
的情況下,我至少還有選擇的「Free」(自由)吧?

然而,從近來「固網」、「寬頻」的業者意圖整合眾多通訊、網路、
收視服務的動作來看,這最後的選擇「自由」恐怕也將消失,原因無
他,台灣的有線電視整合惡例就是最殘酷的事實。資本力量一旦透過
政治挾持而威脅媒體市場公平競爭的運作機制,閱聽人除了拒絕外,
可能只有任人宰割了。這下子,所有的「Free」都打了折扣,網路媒
體又再度面臨大眾媒體都曾走過的壟斷、資本控制惡夢,距離理想中
公共領域的呈現,又退後了一大步。

Our Questions:

1. 你如何看待網路媒體所帶來的自由言論空間?你覺得現在的大眾媒
體可以做到這部份的近用嗎?

2. 你認為你的免費電子郵件信箱、免費網頁真的免費嗎?如果未來都
改為付費服務,你會不會接受?為什麼?

3. 你覺得網路已經成為你生活中的必備品了嗎?對於這樣的連結服務,
你有什麼樣的期待?

4. 對於網路、通訊、收視的全面整合,你有什麼看法?依你判斷整合
後的結果,會不會讓你的生活更加便利,還是更受單一財團資本控制?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固網、寬頻業者近日來頻頻透過各種管道畫下未來美好通訊整合的大
餅,美其名希望大家一起來體驗網路無所阻礙的快感,骨子裡其實是
藉此實現全國線纜系統大整合的美夢。網路的未來真的那麼美好?不
見得哩。

針對五大唱片公司的聯合抵制行動,我們除了看熱鬧,采蘋也提出更
深一層的觀察,看看唱片工業如何戳破自己過度包裝的糖衣!

情人節耶!雖然是宇宙無敵超級大炒作的全球商業大會慶,但小編還
是要虛應一下故事,祝大家情人節反壟斷,反整合!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 全球G3市場行情預測向下修正,各國天價的G3執照開標狀況普遍
不太樂觀。所以囉,交通部抱著撈一筆的金雞母心態最好也向下修正吧!

2. 五大唱片公司揚言從三月份起聯合消音至少兩個月,台灣電視頻道
將看不到歌手演唱或MTV打歌,目的是為了抗議媒體廣告費太貴。
好,我們也省得耳根清靜,不過看他們能撐多久!

3. 遠傳帳單做手腳!聽說被抓包後還施壓給「媒體高層」!沒辦法,
誰叫我是台灣數一數二的廣告主呢!

4. 這次的墾丁油污染事件,主流媒體慢很多拍,這個消息還是從網路
媒體逐漸發起的,請問除了核四「政治」事件,媒體對台灣的環境關
心有多少?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
⊕∮⊙◇★☆

不務正業
──談六大唱片公司消音事件

胡采蘋(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近來震動國內流行音樂樂壇的大新聞,首推六大唱片公司聯合電視消
音事件。

包括華納、環球、EMI、BMG、新力五家國際大廠與「亞洲小虎」滾
石唱片公司在二月五日的IFPI(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例行會上,
私下做成自三月一日起,在電視台消音兩個月的「反盜版」行動;屆
時唱片公司不買電視廣告、不播歌曲MTV、歌手上電視也不開口唱歌。

這項行動的邏輯其實非常怪異,唱片公司宣稱因為盜版猖獗,正版公
司收不到錢,而電視宣傳費用太高,所以要聯合消音逼有線無線電視
降低「打歌費」。

痛恨盜版結果撲打電視公司,這個行動其實就是繞了一個彎去降低每
張唱片的宣傳費而已,和反盜版根本沒有直接關係。對於這一點,唱
片公司的解釋是,要讓樂迷體驗兩個月沒有唱片公司的生活,這樣大
家才能正視正版公司的存在。

台灣流行音樂市場宣傳費用過高,一直是國際五大唱片公司外國高層
所不能理解,媒體採購成本佔了一張新片支出的50%,相較於國外平
均的20%,足足高出2.5倍。現在每張新唱片三首主打歌一次完整的
廣告採購就要花上兩千萬元,根據唱片公司自己的說法,平均每張新
片要賣到20萬張才能「回本」。

電視台的打歌費用,當然不是一開始就像現在令各唱片公司咬牙切齒
的高,唱片公司自己其實就是養成這種高宣傳費用的頭號元兇。

過去有線電視台的策略先是免費幫歌手打歌,等待唱片公司依賴這種
宣傳管道之後,再逐步收取打歌費,逐年調漲打歌費用。唱片公司對
電視台的態度不但依賴日深,更積極搶攻各種「打歌管道」;除了專
門的音樂頻道之外,節目之間出現MTV時間、更有專門打歌的節目如
「音樂愛情故事」之類出現,連續劇主題曲原先都有專人寫詞曲配合
劇本的情形,更在有線電視節目暴增的情形下,成為宣傳現成歌曲的
最好管道。

唱片公司積極開拓電視版面爭取打歌時間與形式,對電視台不但依賴
日深,更相互形成一組強大的娛樂工業,利用歌手上節目、音樂錄影
帶等各種方式佔據電視版面,塑造了一種十分商業取向的娛樂電視文
化;這個流行工業訴求一種立即消費的商業資訊,對電視的文化性格
本身即具有強大殺傷力。

除了積極開拓電視版面,將流行音樂的販賣無孔不入電視文化之外,
唱片公司之間相互破壞行情、佔據電視通路、使電視通路費用節節上
漲,是造成打歌費高昂的主因。

以電視連續劇主題曲費用為例,國內第二大唱片公司上華唱片就是一
個活生生靠買電視主題曲存活下來的例子。上華唱片成立之初,就以
高宣傳費用著稱,當時TVBS的每一檔連續劇幾乎都是上華歌手的歌
曲,唱片公司更以破壞價碼的方式取得打歌時間,使電視台得以在這
種惡性競爭中取得講價空間。加上國內音樂市場不正常的大量出片,
每個月就有3到5個新人,當紅歌手一年出片三次狀況,電視台的議價
空間大大上漲;而宣傳通路的昂貴,更使小唱片公司望之卻步,根本
進不了大眾媒介市場。這種異常的媒體依賴,造成台灣音樂市場宣傳
費用過高的畸型狀況。

大眾媒體的宣傳功力當然還是靈光,只是當複製科技進步不已,盜版
隨手可得的時候,現金不再落入正版公司口袋。如果我們面對的是一
個認真的唱片工業,購買盜版或許還有些心虛;可悲的是,今日消費
大眾面對盜版,簡直是理直氣壯。

一張唱片只有主打歌可以聽,那為什麼要花三百塊買它?歌曲缺乏創
意、永遠在嘆息逝去的戀情,人們有什麼衝動去消費這樣的陳腔濫調?
如果歌手只唱翻唱歌,翻唱完畢還要找原主唱團體來台灣「削一筆」,
這種行為跟偷歌有什麼兩樣,唱片公司又有什麼顏面叫大家拒絕盜版呢?

大眾媒體給予大家的,是一種影像和文化幻想;但是大家帶回家相伴
的,還是音樂。當人們對流行音樂文化充滿輕賤之情,花錢買版權唱
片的想法,是不會出現在這種情緒裡面的。

而當電視也看不見的時候,大概連掏出錢來浪費的瘋狂和慾望,都會
漸漸平靜。

▉▊▋▌ 鬥 ▍ 陣 ▍ 俱 ▍ 樂 ▍ 部 ▍ ▌▋▊▉
⊕∮⊙◇★☆

教育路邊攤電子報邀請函

這是一份關心教育的人所共同成立的新聞網,希望能用這個社群詮釋
教育的全貌,向大眾宣導許多與教育有關的理念或心得分享。

所以,請大家幫忙轉寄!一同來關心我們這個社會的教育!!
http://ourpaper.ttimes.com.tw/user/stevena/main.php

編按:傳學鬥電子報基於推廣傳播公民教育的立場,也有加入這個新
聞網喔!大家一起來推廣吧!

⊕∮⊙◇★☆

為了培訓專業的原住民電視人才,由行政院勞委會、原民會以及公共
電視主辦之「電視人才培訓班」,將招收30位熟悉母語,年滿22歲
的原住民青年,投入電視工作的行列,在經過6個月的訓練之後,公
視將率先進用至少10位受訓完成的學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看看喔!

⊕∮⊙◇★☆

「大啟」:信箱「再度」更改!!

因為日前的連署活動獲得大家熱烈的迴響,我們也意識到信箱爆滿的
可能性大增,所以決定申請一個「單一窗口」,彙整大家的來信與投
稿、訂閱作業,故自即日起,再次請讀者留意,我們又要改信箱囉!

即日起投稿或訂閱請改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學鬥電子報第三十二期

2001年 February 6日

┌──────《 2001/02/06第三十二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是「e化」還是「一化」?
──揭穿東森寬頻的整合糖衣

東森寬頻電信(EBT)於上月廿八日宣佈,取得交通部釋出的第一張
民營電信固網營運許可執照,成為國內首家取得固網營運許可的固網
業者,並將於二月初正式開台營運。由於此事代表國內電信獨占時代
的結束,並正式邁向市場自由化,輿論皆以樂觀、正面的態度予以回
應。

為何樂觀?我們稍做觀察即可發現,輿論幾乎一面倒地以「自由市場
運作所帶來的削價競爭,消費者將是最大贏家」的角度來論述電信市
場自由化的好處。但是這種「市場自由競爭=消費者受惠」的邏輯,
絲毫未曾反省其中所隱含的「消費者在現實環境中乃市場宰制下的客
體,只是市場多頭競爭下『撿便宜』的人」這樣的角色定位。換個角
度來看,更不應將電信市場中的消費者,單純地只定義成一般的使用
者;電信傳播事業攸關公共利益,若是單靠市場機制來強勢決定價格、
形式及其內容,試問公民的主動參與權何在?媒體的近用權何在?又
難保今朝短暫的「便宜貨」,未來就不是只有社會中上層階級才用得
起的「奢侈品」?!

東森寬頻電信確實打破了過去電信事業一家獨占的局面,卻也正式宣
告電信事業,甚至是媒體事業戰國時代的來臨。我們非常憂心的是,
在這樣市場併購、異業結盟的風起雲湧之際,將帶來私營獨占事業的
壟斷與「家天下」的成形,即所謂資訊時代的「e化」不過是定於「一化」
而已。

身負東森集團開闢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市場重任的
亞太線上執行副總鄭俊卿就曾對外公開宣示,未來的電信產業將走向通訊
(Communication)、有線電視(Cable TV)、內容(Content)及
電腦(Computer)「4C整合」的大媒體時代潮流。而由於寬頻仍需透
過傳統的有線電視線纜傳輸信號,因此,若要經營固網事業,「整合」
地方有線電視系統資源便成了當務之急(據報導目前已與三十多家有
線電視系統取得合作,涵蓋用戶數達到三百六十萬戶)。

這樣言之鑿鑿的「整合」企圖,實在無法不令人聯想到,一月四日就
在東森旗下台開公司董事蔡豪的主導下,暗渡陳倉有線廣播電視法修
正案,荒謬地取消股東及其親屬持有股份不得超過20%的規定。這項
舉措,足以讓地方有線電視所有權結構更形集中,大開財團壟斷控制
之門,並為所謂的「大媒體潮」鋪一條暢通無阻的「康莊之途」;諷
刺的是,表面上擺出取得地方系統業者合作的態勢,私底下卻玩起以
大吃小的伎倆,導致下游業者被上游財團剝削,甚至於面臨被併購的
命運。

此外,為了串聯起地方有線電視網路與其自建的區域網路,東森寬頻
電信更與台鐵局簽約,透過台鐵環島光纖做為骨幹網路及259個火車站
做為據點,得以與各區域環路緊密結合,成為貫通全台的綿密網路。
然而,合約中包涵的排他性,卻讓東森寬頻電信成為可以獨家擁有環
台光纖網路的唯一民營固網公司。且在二十五年租用期間,東森給付
台鐵的一百○三億元補償費中,其中八十億元將會再作嫁轉投資於東
森寬頻,屆時台鐵將成為東森寬頻裡唯一的公營企業單位股東。

檢視東森寬頻的諸多「整合」行動至此,所謂的自由市場進步論事實
上已成為其本身最大的弔詭。在電信國營獨占時代,我們老聽到缺乏
競爭機制的批評;然而,當民間業者企圖設定自由化規則時,卻又大
幅削弱了自由競爭的可能性,亟力為進入市場設限。當一個同時掌握
通路與內容的媒體大怪獸形成時,我們實在不難想像,媒體生態會如
何扭曲並造成內容中意識型態嚴重的偏頗。

過去,在國營企業時代,政府大可利用國營事業的獨占性質推行普及
式的社會福利,如電信局的「家家有電話」政策;但現在,「據說」
自由競爭可以提昇「消費者」的福利,但是這裡的「消費者」究竟是
指誰?沒有人知道。答案,大概只有大財團心裡才最清楚吧!

∮編按:東森集團邁向電信巨獸的成長小檔案

打破電信國營的「僵局」看似不易,事實上東森集團卻是在短短兩、
三年間迅速達成了這「Mission Impossible」。

1998年 力霸集團成立「力霸電信籌備處」籌備固網投標事宜。
1999年12月 籌備處更名為「東森寬頻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處」
參與投標。
2000年 3月 申請經營「固定通信綜合網路業務」,通過交通部電
信總局審查合格。
2000年 5月 召開公司發起人會議,選舉董事、監察人,「東森寬
頻電信股份有限公司」(EBT)正式成立,為三家獲
核准經營固網業者之首。
2000年12月 與亞太線上(APOL)簽訂投資協議,取得亞太線上
70%股份,跨足第二類電信市場。
2001年 1月 總經理王令台、執行副總鄭俊卿分別出任亞太線上董
事長、總經理,並取得台灣第一張民營電信固網執照。

綜觀東森集團在這兩、三年來跨足電信事業的「努力」,公司實收資
本額目前已達新台幣656億餘元,為國內資本額排名前五大之民營企業。

Our Questions:

1. 你覺得電信傳播事業有沒有公共利益的性質存在?市場自由競爭
機制適不適用於電信傳播事業?

2. 從有線電視的例子來看,你覺得經過市場整合後,目前的系統選
擇性多嗎?其服務與價位合理嗎?或者說,消費者真的有獲益嗎?

3. 就趨勢而言,未來的電信事業將橫跨通訊、網路、媒體等多重身
份,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其中公民參與與媒體近用觀念的實踐?

4. 回顧日前的有線電視法修正案爭議,如果這些備受爭議的條款都
順利過關,最大的贏家是誰?誰又會受害?對固網業者又有什麼影響?

5. 如果回到破除電信事業長期國家獨占的立場來看(不論這樣的破除
是否正確),現在的財團競爭真的有比較自由公平嗎?還是另一種形
式的獨占?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日前備受爭議的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案偷渡事件中,豬位立委提案的
原因之一即在於持股比例與外資的限制不合全球化大媒體潮發展的趨
勢,而修法創造出利於媒體財團整合發展的環境。但是,「整合」到
底是不是一件好事?是否是一個值得鼓勵的發展趨勢?從東森寬頻的
諸多頗具獨占野心的動作中,我們似乎可窺知一二;佐以魏玓從國際
最大宗媒體合併案的分析討論中,我們更可拼湊出媒體整合背後赤裸
裸的商業企圖,「整合」究竟有沒有益處,答案至此已愈加清晰。

立院下個會期即將開議,屆時相關「利法」委員必將針對此案進行更
大動作的修法,傳學鬥絕對會針對持股比例與外資限制條款進行把關,
進行進一步的論述與行動,瞄準有線電視經營者種種惡質行為,絕不
允許特定業者在混亂不周延的修法程序中遂行媒體整合之私益!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 高行健大流行!搭著國際書展的便車,高先生可是十足的感受到台
灣媒體一窩熱的偶像式待遇。不過請注意:真的是一窩熱「而已」,
再過沒多久高先生的書大概就沒辦法跟飯島愛自傳同列暢銷排行榜之
林囉!

2. 狂賠兩兆多元!迪士尼disney.go.com網站宣佈關門大吉,並資遣將
近四百名的員工。原來米老鼠也受漢他病毒波及,成為不受歡迎的小
老鼠了。

3. 年終獎金擺不平!中廣員工不爽年終縮水,象山集團員工不滿年終
給法不公。喂!媒體人,醒醒吧!財團老闆說多少就是多少!如果賠
錢再把你裁員,別再以為你捧的是金飯碗。

4. 捷克記者民眾大勝利!為期將近20天的捷克電視風雲,結果是捷克
國會將立法「阻絕」政客「不當干預」媒體的機會。令人羨慕耶!那
為什麼我們的國會卻是立法「開放」財團「正當操縱」媒體呢?

5. TVBS無線夜報擺烏龍!把國民黨的黃昭順和民進黨的黃昭輝搞在
一起當同一個人報,政黨不分也就算了,連性別也不分。連經過編輯
室的新聞都會搞錯,何況是現場滿天飛的SNG呢!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
⊕∮⊙◇★☆

媒體整合與集中的真面目
──從美國線上與時代華納的合併與裁員談起

魏玓(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去年一月,全球最大的傳播媒體集團「時代華納」(Time Warner)
與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業者「美國線上」(American On Line, AOL)
宣佈換股合併,成立一家市值達三千五百億美元的新公司,命名為
AOL-Time Warner。一年之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正式通過此宗
合併案,全球最大的媒體集團正式成形。

不過,這項當初被主其事者與主流媒體誇讚為「新」媒體與「舊」媒
體完美結合、為消費者帶來福祉的商業行為,在正式通過國家管制門
檻之後,所做的第一件「美事」卻跟提供更好的服務沒有什麼關係,
而是超過兩千人的大幅裁員。集團下的美國電視新聞網CNN稍早先宣
佈裁員四百人,接著網路部門、華納音樂、與新線影藝(New Line Cinema)
等部門共預計解聘兩千餘人;裁員比例高達百分之二點五。

一年前,隨著合併案的宣佈,該公司股價飆漲,市值大增;這顯然立
即為大股東帶來好處。但是在等待政府核准的一年之間,股價起起伏
伏,為了在經營效益上實現投資人的預期,但是營收又無法立即提高
的狀況下,降低成本支出便是提高獲利率最快的方法。根據外電報導,
這正是AOL-Time Warner此次大幅裁員的最主要理由。

這讓我們想到德國社會學家Ulrich Beck所指出的一個全球化趨勢。
他提到,資訊時代的全球資本主義生產力法則是,「經濟成長的前提
不再是減少失業,恰恰相反,是減少工作位置」。也就是說,愈來愈
少的高教育、可在全球範圍內替換的勞工,將提供愈來愈多的工作能
量和服務。以往認為新興服務業能夠拯救我們脫離失業困境的迷思,
就此打破。Beck認為,新興服務業當然會帶來新的工作位置,然而正
是在服務業內部傳統穩定的工作位置,將首當其衝,被自動化浪潮犧
牲掉。我們不乏其他證據:就在AOL-Time Warner傳出裁員消息的
同一時間,美國另一家網路大廠朗訊科技(Lucent)為達成一年降低
成本二十億元的目標,宣佈精簡人力達一萬六千人。媒體產業不例外
於這股趨勢,因此引起的媒體勞工失業問題,比起其他產業有過之而
無不及。不過,媒體產業遵照此一邏輯行事,另有值得注意的意義。

首先,正如美國批判傳播學者Edward Herman在合併案宣佈之後所
指出的,該合併案「主要是商業策略考量,無關乎對社會的貢獻」。
原美國線上董事長Case在一年前曾經誇口說道,「與時代華納聯手之
後,我們將徹底改變人們獲得資訊、與他人溝通、買東西,和享受娛
樂的方式—-這將為我們的顧客與股東帶來長遠且可觀的好處」。
一年來,新公司究竟發展出了什麼新服務,為全球消費者帶來什麼好
處,恐怕無人可以回答。倒是為了滿足股東的需求,大批失業的員工
率先成為祭品。

其次,按照這個邏輯,節約成本成為新公司的要務,我們應該可以合
理預期,AOL-Time Warner這個整合媒體內容生產與各種流通管道
的集團,未來將以有限的內容,利用掌握的通路作最大範圍的流通和
販售,達致最大的獲利率;這其實意味著媒體內容多樣性的減少。此
點也印證Herman提出的第二點批評。他指出,合併案成立之後,美
國線上這個「管道」將充分利用時代華納既有的資訊「內容」,並壓
縮其他非主流資訊的流通空間。

第三,大量裁員不必然帶來媒體內容與服務品質的提昇,但是卻肯定
會為媒體工作者帶來不穩定的工作情緒與更弱勢的生產關係。如果說
在穩定而自由的工作環境下的媒體工作者創意,是媒體內容與服務品
質的保證,那麼以提高獲利率為最高指導原則的企業,決不是媒體文
化發展的恰當場所。

媒體集中與多媒體整合趨勢,或許真的可以更有效率地帶來新的資訊
與娛樂服務,但是真正的結果端看這樣的效率與實力,是被用來作什
麼用途。跨國巨型媒體集團帶來的文化衝擊,還需要更多的證據與考
察來了解。不過,日前為了躲避政府干預危險,而寧願選擇讓CNN出
資解套的俄羅斯非官方電視台NTV,是否會從AOL-Time Warner
的大幅裁員獲得一點啟示?

▉▊▋▌ 鬥 ▍ 陣 ▍ 俱 ▍ 樂 ▍ 部 ▍ ▌▋▊▉
⊕∮⊙◇★☆

來稿:
張念慈(淡江大學大傳系學生)

近日來,媒體出現許多關於反核人士自焚事件的討論,但在看完之後
卻對媒體的偏頗報導與解讀有極深的無力感。

在台灣的社會中,「反核」這個概念一直稱不上是主流價值,(至少
在媒體上絕不會變成主流價值)尤其在大多數立場鮮明的擁核媒體刻
意塑造之下,反核成了次文化,甚至是反文化,非但媒體少見理性客
觀的討論,即使有稍許的報導,也將焦點集中於反核人士的非理性、
情緒化的行為上,將其汙名化,成為一群沒有民主素養的暴民,藉以
鞏固擁核的正當性。

在從前的社會裡,由於擁核是國家政策,因此反核或廢核的聲音屈居
於弱勢,媒體所見皆是核電對人民生活的益處,或是政府官員信誓旦
旦的保證核能的安全。「擁核」成了不可動搖的終極價值,是不可被
挑戰的。在民進黨政府執政後,反核的聲音漸漸有了發聲的管道,但
媒體似乎仍未脫舊思想,依然在心中依著自己以為的多數民意做報導。
因此在最近一次盛大的反核遊行中,我們看到媒體將報導焦點擺在
「連狗都被拉來參加遊行」、「小朋友說不知道為什麼要來遊行」、
「用孕婦做遊行廣告很不道德」之類的零碎議題上,反核遊行變成了
搏君一笑的娛樂新聞。而在這次自焚事件裡,我們也極少聽到反核人
士的聲音,甚至還有兩家媒體全程轉播自焚的經過或補償性的加上
「不可模仿」的字樣,自焚事件又變成了社會新聞與綜藝節目裡的生
死一瞬間。

義大利的語意學家艾柯指出,文本建構的方式可能具有設定觀眾解讀
的效果。台灣的媒體環境強調市場利潤的商業競爭,因而在媒介內容
的設計與選擇上,自然傾向於如何刺激消費,而非讓多元意見呈現。
而媒體在選擇及聯結某些社會事實後,再依其所依據的既有社會迷思,
使閱聽人自然的認同文本。媒體在報導此次自焚事件中,刻意忽略反
核人士的基本訴求及無力感,新聞文本的建構上則多選擇與警方的衝
突或與施明德的口角爭執,藉以突顯民眾對「秩序」的認同引導民眾
對該事件的理解。

擁核或反核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自許為公正客觀第四權的媒體在核電
事件的報導中也不應該自設框架,選擇有利的觀點來報導,或刻意製
造對立的氣氛來拉抬收視率。人民有被告知事件真相的權利,一時的、
零碎化、邊緣化的報導並不能協助我們成為有智識(well-informed)
的大眾。媒體究竟不是商業機構或政治團體,請放棄不必要的意識型
態,讓報導回歸專業吧!

⊕∮⊙◇★☆

「小啟」:更正啟示

上上一期(第三十期)電子報的《鬥陣俱樂部》中,TNT電台來稿:
「聲聲不息的民營公共電台」一文中,由於投稿單位以及小編的一時
不察,將文中第六段(1992年底…)的「張俊雄」立委誤植,正確
應為「張俊宏」,差一個字差很多,雄哥現在是院長呢!

傳學鬥與TNT電台特此更正並致歉,大家可以罵我們豬頭啦!

⊕∮⊙◇★☆

「大啟」:信箱「再度」更改!!

因為日前的連署活動獲得大家熱烈的迴響,我們也意識到信箱爆滿的
可能性大增,所以決定申請一個「單一窗口」,彙整大家的來信與投
稿、訂閱作業,故自即日起,再次請讀者留意,我們又要改信箱囉!

即日起投稿或訂閱請改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學鬥電子報第三十一期

2001年 January 30日

┌──────《 2001/01/30第三十一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舊的趕快去,新的不要再來!!
──2000龍年媒大事年度總決選

話說舊的一年總算過去了,不論大家是否滿意年終獎金的份量,還是
尚在嘆氣沒抽到尾牙宴上的電視機,或者暗自擔憂擺明被當的那科明
年得重修…總之,這個年,總算過了,大家也賺到了幾天假期,可以
在家磕瓜子聊天,悠閒極了!

但咱們傳學鬥編輯可是沒閒著,我們票選整理了過去一年來值得關注
的媒大事,希望可以綜觀一下台灣的媒體生態與傳播現象,結果當然
是令人沮喪的成份居多,但大家也別氣餒,我們還是有諸如無盟成立
的大事,等著大夥兒一起奮鬥呢!

⊕∮⊙◇★☆

2000龍年媒大事年度總決選排行榜

第一名: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案風波
並列第一名:馬賴事件
第二名: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成立
第三名:TNT抄台事件/台北電台預算被刪
第四名:象山集團入主傳訊
第五名:魔法阿嬤學校:中央電台朱婉清茅山盾身術與張穎隔空抓藥技
第六名:勁報/中晚遭搜索事件
第七名:新新聞對決呂秀蓮嘿嘿嘿事件
第八名:雅虎併購奇摩站
第九名:吳宗憲現象
第十名:中華電信釋股案

⊕∮⊙◇★☆

第一名: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案風波

歷來有線電視的立法和修法,總是在月黑風高、趁人不備之時通過,
暗示了這個產業背後的濃厚政商利益糾結。此次修正案的最大污點,
並不在引起地方與中央政治對立的管理權收歸中央,而在於對財團大
開壟斷方便之門的家族持股限制刪除。「傳學鬥」率先發表抗議聲明,
發起連署活動,要求新聞局與立法院立即尋求補救措施,目前該法已
進入復議程序。台灣有線電視系統與頻道呈現的集中與壟斷現象,不
僅使有線電視的地方特性蕩然無存,也成為純粹的資本家牟利工具。
修正案的出現,意味著這股資本勢力對公共空間展開新一波猛烈的攻
擊,我們必須嚴陣以待。

並列第一名:馬賴事件

為了傳達位於災區的武界部落情況,使得馬賴.伐林基南(布農族)
在地方媒體的虛弱以及主流媒體的失責之下,遭到地方法院的控告,
雖然整件事到最後在諸方壓力之下變得不了了之,但卻也充分反映出
台灣地方媒體所面臨的侷限以及閱聽人在媒體接近使用權上的問題,
同時也突顯災區重建工作中地方政府的無能與心態,讓握有傳播工具
而自力救濟的原住民災民成為白色恐怖的受害者,讓我們在這個事件
中更看清楚了弱勢族群在使用媒體上的困境,這也是「傳學鬥」必須
將此則媒大事並列第一的原因!

第二名: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成立

這則媒大事的得票數,在各投票階段的討論,一直高居不下,私心的
原因是:「傳學鬥」和「無盟」的關係密切,「無盟」的主張也是我
們改造媒體的目標之一。不過,更重要的是,「傳學鬥」認為,「無
盟」的成立宣告第二次電波革命的開始。過去的黨政軍退出三台運動
代表著自由化的力量推倒黨國的控制勢力,但也帶來了資本與壟斷的
媒體災難,而「無盟」的台視、華視公共化的主張,則意味公共力量
朝向媒體資本家的正式宣戰,希望在結構上建立公共化的媒體環境,
實踐平等與多元的媒體理念。

第三名:TNT抄台/台北電台預算被刪

一個是號稱「民營的公共電台」,多年來持續落實著媒體多元性與公
共意涵的實踐,卻在合法性上一再遭受挫折;一個則是道地「公營的
市政電台」,才正在努力轉型為公共電台的過程中,卻也一再的淪為
政黨意識型態鬥爭的工具。不同的兩件媒大事,反映的卻都是台灣媒
體在實踐公共化過程中遭受的挫敗,其中不只突顯出目前廣電政策方
向的謬誤,更直指依賴開放資本力量介入對媒體公共性可能造成的戕
害,這是「傳學鬥」最擔憂的,也是我們必須持續觀察監督的!

第四名:象山集團入主傳訊

此則媒大事屈居第四,以「傳學鬥」的立場來看,實在也是於心不忍。
平心而論,這則新聞之重要性實不容小覷,原因在於其所顯示的意義,
乃是曝露出整體廣電政經結構的冰山一角。一方面,相對於過去來說,
「象山集團」的資金來源,指出了舊的黨國敵人未走的真相;另一方
面,放眼於未來而言,「象山集團」的資本性格,說明了新的財團敵
人又來的事實。因此,本新聞實是理解臺灣廣電結構發展之歷史與趨
勢的好起點,但面對其他新聞在時效性與切身性等方面較佔優勢的情
形下,排名第四只能說是「不滿意但可接受」的結果。

第五名:魔法阿嬤:中央電台朱婉清茅山盾身術與張穎隔空抓藥技

榮獲第五名的是兩位優秀的魔法阿嬤所帶來較為輕鬆戲謔的媒大事。
前中央電台董事長朱婉清和大陸新娘張穎,為了不讓英國哈利波特獨
領風騷,硬是秀了一段隱身飛遁美利加和隔空抓藥的本領。到底朱阿
嬤怎麼把自己變年輕咧?聽說她的易容術連官夫人也得跟她打好關係
且給她個董事長做哩!只可惜她認為挪用「公款」只是雕蟲小技,殊
不知要從過去的黨國機器裡污上一筆,也是會惹上一嘴毛的!此外,
為了不讓張阿嬤重施朱阿嬤的隱身盾術,入出境管理局和各大媒體這
次可是睜大了眼,來個緊迫盯人、守株待兔。說實在,分辨「真魔術」
或「假魔術」有那麼重要嗎?反正媒體上看起來還不都一樣!沒人告
訴你鏡頭最會騙人嗎!?多看看傳學鬥電子報吧!!

第六名:勁報/中晚遭搜索事件

十月份,中時晚報刊出「劉冠軍洗錢案」筆錄,調查員懷疑內部洩密,
台北地檢署大舉搜索中時晚報社與記者住處。中時報系不甘受辱,連
日臭罵地檢署,篇幅之大,堪與「中國時報五十週年慶」相比。先是
勁報,再來是中晚,在一片新聞自由打國家安全、張飛打岳飛的謾罵
聲中,「傳學鬥」不解,為何國家機器在需要宣傳時或容忍範圍內,
所有的消息透漏都不算洩密;但是當國家不爽時,又能動手亂抓?洩
密與否完全由國家機器決定,媒體對國家、政界的長期依賴與偏倚,
竟換得毫無尊嚴的下場。媒體人似可藉此重新反省自己的主體性。

第七名:新新聞對決呂秀蓮嘿嘿嘿事件

這件交雜多重當事人的緋聞/毀謗案經媒體大量報導,案情彷彿羅生
門,令人看得霧煞煞。為此,「傳學鬥」曾多次撰文批評,不過,我
們的焦點擺在所謂的媒體新聞自由的尺度及政治人物與媒體之間的關
係,而不是隨其他媒體報導的八卦、緋聞、及媒體和政治人物惡鬥起
舞。「傳學鬥」認為,媒體在強調新聞自由的同時,必須先盡到詳細
查證的責任,不能拿新聞自由當做自己炒作新聞、圖己私利、甚至與
政治人物串連勾結的擋箭牌。依此標準言之,新新聞在這件案子中的
表現是不及格的,因新新聞不但沒有盡到詳細查證之責,媒體所具有
「公共論域」特性,也因新新聞高層的不察,而遭政治人物再次踐踏。

第八名:雅虎併購奇摩站

全球最大與台灣最大的搜尋入口網站雅虎和奇摩在去年締結「良緣」。
在主流的資本主義自由化意識型態下,外資進入台灣市場向來被認為
具有絕對的正面意義。據說雅虎與奇摩的結合,有助於奇摩轉型成國
際型企業,並增加涉足「大中華」市場的實力。但反過來說,這項行
動不過是雅虎擴大進軍「大中華」市場的一環罷了。這也具體而微的
展現了近年來全球媒體企業的地區性擴張行動,以併購當地成功企業
取代分公司直接競爭,不但成本效益合算,又以正面投資形象避免在
地反彈,更可以從經營結構基礎去控制地方媒體的內容表現;一舉三
得,看來未來類似的行動還有得瞧哩!

第九名:吳宗憲現象

到底要不要讓吳宗憲的新聞進入前十大,大概是「傳學鬥」編輯室內
部討論最激烈的部分。反對的原因在於:如果只是吳宗憲的緋聞並不
值得大書特書。還好,吳宗憲代表的不只是緋聞,還突顯了台灣影劇
界的生態,例如:娛樂新聞充斥著貧乏的假事件、記者甘於作為大牌
藝人的宣傳機器;綜藝家族的資源壟斷,藝人的空間遭到壓縮;台灣
人的電視品味選擇有限,只能隨著藝人的八掛隱私打轉。一個吳宗憲
是台灣影劇界問題的縮影,也可能是台灣休閒娛樂文化的最大災難。

第十名:中華電信釋股案

中華電信去年八月四日公布其釋股底價為104元,到舊曆年股市封關
日卻只剩下84元,交通部期望充盈國庫收入的金母雞,事後證明不敵
資本市場的投機無情。據報載,交通部「記取」華信釋股失敗的教訓,
並將焦點轉向三G產業的執照收益。好一個不見舊人哭只見新人笑的劇
碼!而這樣的發展,對照當時華信工會抨擊股價過高,並有損員工權
益的呼聲,更顯得諷刺,同時也凸顯了政府民營化與電信產業政策殺
雞取卵的真正邏輯。

⊕∮⊙◇★☆

後記:遺豬之憾

去年就這麼丁點媒大事嗎?當然不是,在我們的票選名單上,其實還
有很多很多的遺「豬」,只是因為重要性與立場關聯性的相對比較,
我們選出了「傳學鬥」比較急迫關切的議題,但這並不代表這些媒大
事就不重要喔!

◎益智性現金競賽節目大行其道,入主八點黃金檔!
◎奧運轉播強強滾,觀眾的不滿也嚇嚇叫!
◎「一起去同居」:楚門的世界台灣再現!
◎瘦身廣告戀「瞳」論戰
◎台灣新聞報等多家報業民營化
◎「臥虎藏龍」=台灣電影新出路?
◎還有很多…大家想想看囉!

Our Questions:

1. 看看2000龍年媒大事年度總決選排行榜,那一條才是你心中的第
一名?為什麼?

2. 面對這十名媒大事,你有沒有其他的觀點或看法?

3. 整理屬於你自己關心的媒大事年度總決選,想想看這些媒大事包括
了哪些層面?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看到了吧!編輯室成員過年期間還是很精實的為大家服務呢!除了票
選年度媒大事,我們也再次祭出了對媒體公共化的論述,希望大家把
過去一年來的觀點複習複習,今年要大戰的議題還很多呢!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 台視董事長賴國洲為了三百萬的廣告業績與瘦身美容業者黃河南共
同拜年!真的是這樣子嗎?看看民視的董事長蔡同榮,不也年年拜?
雖然我們不是雞,但黃鼠狼們濫用媒體公器進行私人知名度展露,的
確是不安好心眼!

2. 東森寬頻電信拿到首張固網營運執照,發下搶攻市場占有的豪語!
好害怕…以後是不是從電視、電話、網路到手機,都是東森的天下?
嗚~我不要啦!

3. 瑞典行動電話巨擘易利信不玩了!一句「我們無力生產低成本的手
機」為由,宣布退出行動電話製造業務。看來新媒體科技的硬體的確
不太好賺,倒是系統服務商是大肥羊,不然怎麼到處都是「一元手機」?

4. 漫畫「台灣論」中文版即將上市,但其中牽涉諸多脫離史實的歷史
政治事件,可能引發爭議。聽說作者對前朝李姓總統推崇有加,已到了
崇拜的地步,難怪會引起爭議囉…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
⊕∮⊙◇★☆

台視華視公共化有什麼不好?
──再論媒體公共化的必要性

邱承君(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無線電視公共化訴求針對的,是商業電視模式下扭曲的媒介生態與節
目內容,特別是在無線廣電資源原為全民所有之公共財的前提下,更
使得我們對無線電視的期待與要求,有別於有線廣電頻道。因此,在
論述台視華視兩家無線電視台公共化的政策規劃前,不得不首先釐清
無線電視台所使用之頻道資源為公共財,無線廣電政策之規劃亦不可
等同於有線廣播電視這兩個重要的區別。

無線電視所利用之資源既為公共財,理想上便應提供符合全民利益之
節目內容,為達至此一理想,不光是呼籲媒體善盡職責、或期待媒體
工作者本著專業以製作優質的節目內容,就可一蹴可幾。事實是,類
似的要求始終不絕於耳,然而媒體表現卻始終不如人意。

造成此一結果的癥結,可能來自媒體內部的組織控制、源於媒體工作
養成教育的缺陷,或是缺乏媒體公民教育。然而,在這種種原因中,
當以制度並未保障無線電視本身自主獨立性格的因素,為最具影響力
者。

回溯台灣廣電媒介發展史,因制度設計錯誤,造成兩股勢力進駐無線
電視,一是黨國的控制,另一則是資本的邏輯。過去的三退運動削弱
了黨國機器對無線電視的部分控制,起而代之的,則是在商言商的市
場競爭環境,與各政黨雨露均霑的頻道分配結構。

這樣的制度設計看起來或許暫時消弭了爭議,但其運用的策略,卻只
是將無線電視本身的自主性從一個老闆的手上,交到另一個老闆的手
上,而非將其無線電波公有的本質,真正還諸於民。最終,付出的代
價便是每況愈下的惡質媒體環境和劣質內容。

我們雖不能改變過去的歷史,但我們可以學習到的是,同樣的錯誤不
該一犯再犯。現有論者以為將台視、華視兩家股權盡數釋出由一般民
眾申購、讓無線電視的生存交市場決定,便可解決現有的無線電視亂
象,並回歸頻道資源全民共享以及媒體自主的理想。

在最佳的狀況下,釋股方案或許真能落實以上理念,但仔細深究,在
此架構下,全民共有的究竟是股份與產權,還是顧及全民利益的媒體
內容,便有疑義。公共財的意涵不僅是在所有權上,更應考量媒體產
業的文化特性,它所彰顯的,應該是平均照顧到社會中不同文化需求
的公共意義。因此,就算是股權大眾化後,未能改善無線電視運作的
邏輯與體質,那這個途徑的可能結局,不早已經由過去的歷史向我們
揭示了嗎?

針對釋股問題,就算不在學理上斤斤計較,我們也要質疑,以台灣現
有的政治經濟結構,在實際執行上,兩家電視台的股權交由大眾認購,
不但無法讓股權分散,反而是為黑金大開方便之門。經濟門檻的限制
阻隔了真正的股權分散,以現有資本市場結構而言,台灣在股市發燒
時期號稱有六百萬股民,其中有能力、有意願申購者,以此上限粗估,
也不過佔總人口之四分之一,更別說財團以各種方式規避持股比例限
制,進而擁有這全民應有的公共頻道資源。

另外,就目前的無線電視生態而言,政府仍是最大持股者,因此可以
左右其人事結構甚至節目表現,特別在選舉時期,學者乃至一般民眾
批評其新聞偏差的聲浪更是不曾間斷。過去國民黨執政,彷彿便是國
民黨一家的問題,但現在政黨輪替之後,無線電視難道還應該扮演類
似的傳聲筒與宣傳機器的角色嗎?或是資本家生財的利器嗎?對此,
我們不敢妄下議論,不過倒是可以透過商業模式與內湖公共電視台的
表現稍加推測。

就以目前流行的call in節目作指標,在議題選擇上,無線與有線商業
電視台多偏好以每日熱門新聞焦點作討論主題,其時效性常隨著新聞
熱度增減而變化。譬如八十八年一整年間,大部分商營電台皆以各種
圍繞著總統大選的話題作call in,除了選總統外,其它事情似乎都可
以忘卻。相對的,內湖公共電視不以追逐時效新聞為志,篩選文化、
社會、經濟與政治領域中,各種不同現象作為節目主題,不追趕潮流
而是均衡照顧台灣社會的整體脈動。

在邀請的來賓上,商業電台以具政治知名度的名嘴為號召,清一色的
立委、官員與好拋頭露面的「所謂」社會觀察家、政治觀察家。除了
培養一批call in固定演員班底、複製官大學問大的迷思外,更將多元
民意壓縮成民進黨、國民黨、親民黨與新黨的比例代表,並號稱這就
代表民主。反觀公視,不以人廢言,廣邀各學有專長領域之學者、不
同族群背景、不同性別與性取向等身份人士發言,或許有時生澀而無
法侃侃而談,但卻真實地讓社會上不同階層與背景之人皆能發聲。

透過以上的對照,我們不難看出制度差異與媒體表現間的強烈落差,
而這也是我們何以呼籲將現有台視華視兩家無線電視朝向公共化設計
的原因。最後,我們有必要進一步說明由政府出面主導公共化政策時,
是否會造成政府電視的疑慮。在這點上,我們必須注意,無線電視所
使用之電波屬於全民所有之公共財,而政府僅依其權能進行分配與制
度設計的工作,兩者不必然有本質上的衝突。特別是在政策價值的選
擇上,並非將所有權還諸於民,而是在公平的原則之下,提供兒童、
老人、兩性等不同社群之各種文化需求,並能夠堅持照顧整體需求的
社會價值而行,這才是全民公有電波的真義。

▉▊▋▌ 鬥 ▍ 陣 ▍ 俱 ▍ 樂 ▍ 部 ▍ ▌▋▊▉
⊕∮⊙◇★☆

新春開始,核四議題再戰!我們樂於刊出來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的聲明,希望大家一起來!!

⊕∮⊙◇★☆

轉載: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監督立院靜坐聲明稿

停建核四不一定違憲 續建核四一定違法

行政院宣佈停止興建核四,引起政壇熱切討論行政院是否違憲,但我
們回顧核四興建過程,核四是一個在行政程序中處處違法的政策,多
年來遭民間團體與監察院的檢舉,即便今日在立法院內強行表決,也
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停建核四是否違憲各方爭論不休,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續建核四一定
違法,立法院的諸位立委如今是否決定要帶頭毀法亂紀?

大法官並不能當作民主政治的萬靈丹,核四問題如果只停留在形式民
主的層次,將是台灣民主政治上最糟的範例,一個攸關民生、環境、
安全的公共政策,必須經過公眾充分的資訊流通與討論,讓居民參與
決策,如果在過程中就已經違反民主原則,那這個政策必不被人民所
承認,核四是國民黨的獨裁決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整理了「核四廠
興建過程中的違法行為」、「國民黨的核四政策」讓大眾知道國民黨
在興建核四過程中的真相,要求國民黨負起政治責任,不讓如今在檯
面上的政治人物不負責任地放話欺騙社會。

兩岸的辜汪會談都已談過兩次,「國貢」會談卻是零次。國民黨因為
無法傾聽民意而下台,如今還一意孤行捍衛過去的失敗政策,國民黨
何時才肯低下頭來與貢寮當地居民溝通?瞭解真正的民意何在?親民
黨與新黨雖然也知道民心所在,打著「反核」旗幟,卻以「興建核四」
作為政治禬爭的籌碼,政治人物若將政黨利益置於人民利益之上,將
是台灣人民的不幸,因此我們發起監督立院的行動,希望立委能不負
全民所託,不要讓立法院再開民主倒車。

附件:續建核四的違法行為整理

續建核四是違法行為

核四廠過去在所謂的「既定政策」之下,受到特權保護,將法律視如
無物,地方與環保團體屢次舉發,卻無法獲得行政機關的重視,目前
媒體焦點只在計算停工一天要損失多少金錢,卻不知核四如不停工,
對生態、漁業資源及地方安全的破壞就越大,社會所要付出的代價更
難以估算,這些影響不要說是金錢無法衡量,就算換算成金錢更可能
是天文數字。

停工之前核四廠區特意日夜不停的趕工與運進不必要的機具(以圖未
來更多的補償金),在政策未定的狀態下,如果不立即停工,豈不浪
費更多國家公帑,堅持續建的立法院諸公如不認清核四背後的違法行
為及工程弊病,才真是有負全民付託,續建核四將會引起違法問題,
請行政及立法兩院不要在違憲爭議之後,又帶頭違法。

我們要求政府要公正執法,這些長期以來的違法證據,就可判定核四
應停建。

一、監察院已提出三大糾正案,可據此力爭,要求核四停工

*八十八年五月九日通過第79號案,糾正建廠執照不當發放

*八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通過第78號案,糾正環評不確實

*八十八年十一月通過文化遺址糾正案

二、必須重做環境影響評估

1.監察院八十八年四月廿三日通過第七八號糾正案內容:

糾正「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辦理台灣電力公司核能四廠建廠執照,審
核程序不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未盡環境保護執行監督之責,涉有違
失」,要求函請行政院督轉飭所屬確實改進及速謀補救之道,並就相
關失職人員責任追究議處,於一個月內儘速見復。

2.核四廠區地處斷層帶,近海有海底火山,卻未做出適當評估
3.當初環評並未對廠區內的凱達格蘭文化遺址進行評估,忽略文化、
歷史上的因素。

三、建廠執照不當發放

監察院八十八年五月九日通過第七九號糾正案內容:

糾正「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對核反應器等級之界定,基本認佑有問題;
於環境評估委員會通過核四廠核反應器一百萬千瓦之環境影響評估審
查後,原能會與台灣電力公司竟暗渡陳倉,私相勾串,在未符行政流
程,原能會於數受核四用一百卅十萬千瓦機組之檢討報告當日,即越
權准予核備。而八十年間,各國均無改良式進步型核反應器運轉實績,
台灣電力公司卻好高騖遠,強行採用。原能會及行政院環境保護褚未
依相關規定,本諸職權再行審查核四採用一百卅十萬千瓦之環境影響
評估;行政院迄未督促所屬確實改進,仍藉詞搪塞,均有違失」案,
由本院請函請行政院轉飭所屬切實檢討改進見復。
 
四、核四施工違反環保法令

1.核四廠區內施工,將石碇溪的自然河道,用水泥鋪平為水溝,嚴重破
壞河川生態,而且廠區內施工所造成的大量廢土,台電沒有經過環評
設立合法棄土場,任意傾倒在廠區內的山谷或行水區,使得水土保持
不良,違反山坡地保育法,每逢豪雨即出現泥流,對當地造成土石流
的危險。

2.核四廠蓄水池在山頭開挖,破壞數公頃的天然森林,水土流失嚴重,
環保署要求停工,施工單位不予理會。

3.核四廠重件碼頭,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將廢土直接拋入海底中,沿海
珊瑚礁遭泥沙掩蓋死亡,海水變色,對海洋生態造成極大破壞。濫拋
砂石污染海域,明顯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環保團體檢舉後,環保署處
罰三十萬元,施工單位毫不介意繼續施工,公共工程公然帶頭違法。

五、核四重件碼頭違法施工

1.未做環境影響評估。

2.台電於進行碼頭工程時,工程所需之探測船,不遵守縣府管制而出海,
違反出入境法,而駐守重件碼頭的保二警隊有違法放行之嫌疑。

3.據當地居民現場觀察,碼頭工程是用海砂回填,台電施工品質低劣,
有嚴重安全顧慮,抽取海砂更是破壞生態的行為,將造成福隆至鹽寮
的海砂大量流失。

4.台電核四廠工程包商雇用的新加坡籍運石拖船嘉新九號,和駁船嘉新
十五號,2000年7月28日停靠貢寮的碼頭時,因砂石污染海域受到
漁民抗爭,基隆港務局還查出兩艘船直接從大陸溫州港載運工程用砂
石,出港後並未彎靠第三地,就直接航向台北縣貢寮的台電碼頭。依
法裁處三百萬元罰款,不但違法且牽涉砂石利益背後的工程弊端,但
相關法律責任卻仍待追究。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

「小啟」:更正啟示

上一期(第三十期)電子報的《鬥陣俱樂部》中,TNT電台來稿:
「聲聲不息的民營公共電台」一文中,由於投稿單位以及小編的一
時不察,將文中第六段(1992年底…)的「張俊雄」立委誤植,
正確應為「張俊宏」,差一個字差很多,雄哥現在是院長呢!
傳學鬥與TNT電台特此更正並致歉,大家可以罵我們豬頭啦!

⊕∮⊙◇★☆

「大啟」:信箱「再度」更改!!

因為日前的連署活動獲得大家熱烈的迴響,我們也意識到信箱爆滿的
可能性大增,所以決定申請一個「單一窗口」,彙整大家的來信與投
稿、訂閱作業,故自即日起,再次請讀者留意,我們又要改信箱囉!

即日起投稿或訂閱請改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傳學鬥電子報第三十期

2001年 January 23日

┌──────《 2001/01/23第三十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為何還有地下電台?
--從TNT抄台事件再看媒體公共化

老字號的「地下電台」:「寶島新聲TNT」被抄台了。

這個沒有引起媒體多大興趣與報導的事件,1月2日、3日分別在高雄、
台北兩地悄悄發生。令人訝異的是,這是發生在自從新聞局於1993年
起陸續開放中、小功率電台申設後,號稱已有200多家廣播電台的台
灣上空。此時我們不禁要問:時空已變,環境不再,為什麼還有「地下
電台」的存在?

回顧台灣媒體解除政黨中央禁錮管制的歷史過程,「地下電台」的確
是一頁不可抹滅的血汗史;然而,隨著九零年代的媒體開放政策,大
量的廣電頻道資源一波波地逐漸釋出,其中包括中、小功率電台的申
設開放就已歷經許多梯次,有為數不少的「地下電台」都在這幾波的
頻道開放中,成為合法的「地上電台」經營者。

然而,由於發射功率及經營區域的先天限制,新聞局設立中、小功率
電台的目的便在於服務地方社區與特定社群,因此,這些電台在規劃
上或審議標準上,多被定位於區域、小眾的媒體。當然,若仔細檢視
回顧這些獲准成立的「地上電台」,除了早期少數如全景社區電台外,
大部分的電台均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但真正令人擔憂的,反而是隨開
放而來的資本力量入侵。

做個簡單的調查即可發現,當初獲准成立的中、小功率電台中,除了
極少數經營者仍持守原有經營理念外,大多數電台已成為全國性/跨
區域聯播網的一部分;包括飛碟電台、台中全國廣播、News98、台
北之音、大眾電台等在內的各個聯播網,陸陸續續挾其豐厚資本、專
業優勢,趁著法規疏漏之處,大舉擴張版圖,合併串連,朝向全國聯
播網邁進。

這樣的發展,的確諷刺性的背離了最初開放中、小功率電台申設的用
意,也失去了中、小功率電台特有的區域性、特定族群服務性功能。
而且,在強勢經營者的運作串聯之下,各電台節目內容也因商業競爭
而開始走向大眾品味。雖然不少新電台期望成為以提供分眾收聽服務
為主的「類型電台」,但從整體來看,這樣的「分眾」還是集中於有
商業利益的群眾,輪不到既有的弱勢族群。同時,過多同質性的「類
型電台」也讓閱聽眾的選擇受到侷限,除了少數提供警政、教育、宗
教、族群的電台外,大多數的聽眾只能在流行音樂、新聞、綜合、都
會風格等型態的頻道中切換搖控器。

換句話說,這些新成立的「地上電台」不但背離區域性的初衷,其內
容更充滿了同質與消費的資訊,並未呈現多元的節目內容,以滿足不
同社群的需要,失去了媒體的公共性內涵。

此時,部分非法經營的地下媒體不僅彌補商業媒體的不足,同時更貼
近人民的真實生活。例如,剛被電信警察隊抄台的「寶島新聲TNT」,
成立七年來的確做到:結合了100多個社團,做過1500個小時的文
化節目、2000個小時的教育節目、1500個小時的社會福利節目、
2500個小時的婦女兒童弱勢團體節目、1000個小時的環保節目、
4500個小時的公共政策及公共事務的節目。這份成績單在多元性與
公共內涵上比起目前200個合法的「地上電台」,實不遑多讓。

或許,這就是回答為何時空已變,環境不再,還有「地下電台」的存在。

Our Questions:

1. 你覺得中、小功率電台的存在目的與功能是什麼?打開你所居住
區域的中、小功率電台聽聽,你覺得他們有做到嗎?

2. 全國聯播的意義是什麼?是為了廣大聽眾服務,還是為了廣大聽
眾背後的廣告利益服務?

3. 當你可以聽到的電台數量快比書店的雜誌還多的同時,你覺得這
些電台夠不夠分眾?你的選擇有沒有像雜誌一樣多?

4. 什麼叫「類型電台」?我們真的有很多「類」的電台嗎?

5. 如果有一種電台可以關心地方自己的大事,可以讓你理性的參與
討論公共事務,可以聽到不同族群、社群的意見與立場,你覺得它
該不該存在?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龍」曆年前的最後一期電子報,傳學鬥邀請大家共同關心寶島新聲
TNT電台的抄台事件,事實上,傳學鬥也曾是那個「100多個社團」
之一,我們曾在TNT電台開闢了一個「鬥陣來喇叭」的傳播批判節目,
適切的以行動參與媒體開放改革的浪潮。

如果不是TNT電台的開放性與公共性,傳學鬥可能就沒有機會近用而
成為台灣天空公共領域的一員。這就是我們堅持的媒體公共性,也是
TNT電台所努力的目標。我們在本期電子報刊登了TNT電台的來稿,
未來也將持續關注此一議題。

好,接下來是蛇年囉!傳學鬥也要來隨俗一下,趁著過年的空檔好好
檢視了一下過去一年來的媒大事,請期待我們下一期的「媒大事年度
總決選」吧!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 入口網站的狐狸尾巴露出來囉~包括Yahoo!、PChome、新浪網
等入口網站紛紛宣佈即將針對原本免費提供用戶的部份服務,收取直
接或間接的服務費用,理由是廣告賺不夠。好一個釣魚策略,好險傳
學鬥網站當初的顧慮是對的,記得我們的永久網址是http://go.to/SCSTW喔!

2. 在法國坎城舉行的唱片工業盛會「坎城唱片大展」中,「 國際有聲
工業聯盟」(IFPI)總裁警覺唱片盜版已經有全球化的趨勢,而且越
來越嚴重。看來燒錄機的風行不是沒原因的,老外買回去也不是「只」
燒資料而已!

3. 江霞以台視董事身份向電視臺紅包文化開砲!這一掃不但波及現有
四台,更對日前傳言因不滿高層管理而跳槽的盛竹如點名批判。在這
裡對江阿姨的快語感到佩服,並提醒大家只有過年才可以拿紅包喔!
平常還是不要拿啦!

4. 各媒體的金球獎燙手速報告訴大家李安與「臥虎藏龍」得獎,然後
就加上了一段「可視為台灣電影發展的新轉機…」的評論。拜託,有
沒有看傳學鬥電子報第二十四期啊?第一,這是美資;第二,這與主
題有關;且對於台灣電影發展的困境,絕非這種「引用外資說」與
「華人圈合作說」可以解決,關鍵仍在政府電影政策的檢討!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鬥 ▍ 陣 ▍ 俱 ▍ 樂 ▍ 部 ▍ ▌▋▊▉
⊕∮⊙◇★☆

來稿:

聲聲不息的民營公共電台

(TNT電台)

「TNT」是什麼?

她是台灣最重要的母語電台,是你可能沒聽過,卻不能不豎起耳朵收
聽、豎起拇指誇讚的台灣精神。

有人因為「TNT」是黃色炸藥的縮寫,而暱稱她為「炸彈電台」;作
家小野更將原名Taiwan New Telecommunication的寶島新聲電台
戲稱為Turbo New Taiwan,意即從不鬆動監督政府作為的「台灣新
麻煩」。其實這些稱謂都只點出TNT寶島新聲電台創台七年來的幾個
面向,也可以說是一個傳播媒體與台灣社會同步脈動的軌跡,「炸彈」
象徵解嚴後迸發的滾滾民主聲浪,而TNT總是針貶弊端而被視為「麻煩」。

關不掉的收音機

「閉嘴」!有人這麼說。
2001年1月2日深夜一點四十五分,交通部電信總局「電信警察」無
預警抄沒TNT高雄分台發射機,造成高雄地區FM102.9收訊中斷。
1月3日下午五點,台北FM95.1頻道亦遭到抄台。

TNT果真靜默了幾天,全國各地的聽友紛紛致電表示關切︰「TNT是
不是要停播了」?他們急切的問。

TNT不會、也不能在這樣的局勢中銷聲匿跡,她只是聲嘶,並未力竭。
一月八日起電台復播,發起一連串「不要扼殺台灣生命力」行動。因
為該是細細審視為什麼地下電台一路走來艱辛如一的時候了。

1992年底,第二屆立委全面改選,長期參加黨外運動的現任立委張
俊雄代表民進黨角逐台北市南區立委,當時主流媒體仍為國民黨箝制,
張俊雄的參選遭到媒體全面封殺,於是他從辦公室以25瓦的小功率
發射機開播,為自己發聲,其後順利當選了第二屆的立委。

以現今對「地下電台」的定義看來,這個電台可說是台灣傳播史上第
一個成功突破政權封鎖言論的電台,也讓台灣人民接近、使用媒體的
機會往前跨進了一步。

當初只有25瓦功率的小電台,即為「全民廣播電台」前身。彼時全民
電台招攬許多人才來主持節目,包括曾任中廣播音工程師的吳清棋、
淡江大學資訊系的莊淇銘、名嘴許榮棋、被稱為黨外活動最佳主持人
的陳英燦、由美學成歸國的林勇峰醫師和黃越綏、余江阿珠等人,並
號召「街頭巷尾小組」陳貴賢、陳英杰、張昭仁等一起經營。

「扣應」的社會效應

雖然聽眾Call in的方式並非由地下電台首開先例,但地下電台提供聽
眾直接Call in參與節目現場討論、辯論國是的管道,積鬱已久的民怨
便像潰堤一般奔流不息。地下電台蜂起,Call in風潮席捲台灣。

1994年3月,TNT寶島新聲電台成立;4月吳清棋創立綠色和平電台;
5月余江阿珠的全民交通專業電台設立;另外,群眾之聲、獨立放送頭、
南台灣之聲等電台亦相繼出現。

地下電台如雨後春筍般在台灣迅速蓬勃的發展,對媒體生態產生了極
大的衝擊,因為媒體經營者必定有權有勢的鐵律遭到挑戰,異議的播
送讓人民不再盲目接受一言堂式的「官方說法」。

執政半世紀的國民黨對這種失控的狀況既緊張又害怕,旋即動用所有
可能的管道撲滅地下電台風潮。1994年8月,國民黨依據電信法及刑
法「教唆犯罪」對所謂「非法」電台展開一連串抄台的行動。然而地
下電台將台灣蘊藏已久的社會力一舉掘起,抄台引起數千數萬的民眾
湧向行政院抗議,並與警方發生強烈的肢體衝突。

幾近肉搏的奮戰,才讓政權勉強鬆動,釋出一些些頻道,然而多年過
去了,台灣的天空存在的合法電台與非法電台居然數量相當(合法、
非法電台都近兩百家)。

以「建立台灣意識」、「媒體改造」、「社會改革」自許的TNT電台,
在全民電台「街頭巷尾小組」、現任總統陳水扁、現任南投縣長彭百
顯、前台北縣長尤清、外省人獨立促進會、台灣教授協會等人的催生
下創立,迄今邁入第七個年頭。

惡法?非法?

七年來,TNT一直用聲音為台灣寫歷史。看著地下電台由盛而衰,看
著媒體勢力重新被劃分,看著政權更迭。不變的是,TNT以一個小而
美民間政府來架構電台節目內涵,創台以來,她結合了100多個民間
社團,從政治、社會、教育、文化、族群、性別…各方面,讓台灣人
聽到真正的民意,不同於商業電台言不及義的娛樂取向,TNT的聲音
誠懇真摯,殷殷期盼著台灣社會向上提升。

然而,讓TNT時時面臨生存危機最大的難題有幾方面。

一是壟斷人民知的權力、限制廣播自由、包藏「抄台關人」條款的電信法。
二是逾24年未大幅修訂、不合時宜又違背公平原則的的廣電法。
三是公共電台設立辦法的遲緩。
四是包藏舊有保守意識形態,以聯播網席捲鯨吞各地電台的商業勢力。

電信法第五章第五十八條成為政府機關箝制言論自由,整肅異議的法
源,TNT及其他地下電台即因此法遭到抄台,然而,諸多「合法」電
台違反相關規定的情事歷歷在目,卻得以繼續擴張營利,明顯暴露政
府的選擇性執法。

面對如頑石不動的廣電法,TNT電台曾經召開「為人民找回失去的頻
道公聽會」(1999.4.30)、「廣播電台問題體檢與立法對策公聽會」
(2000.05.30);撰寫廣電法修法意見說帖送交立法院(2000.11.14);
向新聞局陳情「保障人民平等使用媒體權利」(1999.02.11);
向總統府人權小組、新聞局、交通部陳情「公益電台連續被抄台」
(2001.1.9);促請監察院糾舉新聞局的廣電分配/管理既違法又違
憲(1999.5.19),TNT發起數次連署、遊行,現任台長張素華更因
1997年3月28日「反抄台廢惡法」遊行違反集會遊行法入獄拘役五十
天。TNT苦口婆心,說到「嘴角全沫」,只期望儘速將屬於人民共有的
頻道回歸人民,健全台灣廣播生態。

台灣的公共電視已然漸漸步上軌道,公共電台至今音訊杳然,TNT一
直代替未問世的公共電台在服務台灣人民,過去新聞局對「公益電台」
的認定未考量周全即以特例釋出頻道,導致其經營困難。「民營的公
共電台」TNT卻生猛有力的繼續發聲。

小而美的公共電台

很多人會問︰「TNT到底是怎麼活下來的?」
七年來,她一直靠著聽友的小額捐款,一百塊、一千塊、一萬塊,小
心翼翼的平衡著收支。沒有雄厚的財力、靠山,也不出賣時段賣藥做
廣告,TNT希望將台灣意識與建國理念散播無遠弗屆,但不願以壟斷
的獨霸心態佔據屬於人民的公共財。

TNT用聲音寫著歷史,自然也是歷史中的一脈,具有台灣意識的菁英,
幾乎都進出過她小小的客廳,許多台灣的聲音故事,還待她細聲說、
大聲說。

(來稿待續…)

⊕∮⊙◇★☆

「大啟」:信箱「再度」更改!!

因為日前的連署活動獲得大家熱烈的迴響,我們也意識到信箱爆滿的
可能性大增,所以決定申請一個「單一窗口」,彙整大家的來信與投
稿、訂閱作業,故自即日起,再次請讀者留意,我們又要改信箱囉!

即日起投稿或訂閱請改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