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學鬥電子報」分類的文章彙整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九期

2004年 July 19日(Monday)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九期
《本周內容》
∮媒預告
∮編輯室報告
東方好萊塢奇幻旅程
∮本週媒大事
1.「傳播權與媒體公共化」講習暨策略座談會
2.「2004年台灣電影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
∮⊙◇▉▋▌▍媒 ▍預 ▍告 ▌▉⊕⊙◇

嗨~親愛的讀者:

傳學鬥電子報發報至今已滿四年囉。每期的電子報都累積
了成員們對媒體大小事的不同觀點,不知您還滿意嗎?

為了給預讀者全新的感受,我們決定在八月正式改版。電
子報將固定以HTML格式發行,另在內文上也新闢〈隨唬
撰〉及〈正經講〉兩個單元。希望讀者您能繼續愛用。

若您對電子報改版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到
scstw2003@yahoo.com.tw 。

┌────《2004/07/23第二百零九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東方好萊塢奇幻旅程》

「號外!號外!」,台灣電影工業奇蹟終於出現,今年七
月初由侯德健的「春秋影視」公司籌備近3年的中國民間
故事「白蛇傳」,獲得紐西蘭製作「魔戒」的特效公司「
Silverscreen」的興趣,雙方集資4千萬美金(折合台幣約14
億元),全片由英語發音,將在2006年開拍,預定2008年
上映,成為台灣最高成本的跨國合製電影。

打造東方好萊塢的奇幻之旅就此開始,這次盛會不但吸引
新聞局長林佳龍、經濟部次長施顏祥、國策顧問兼無任所
大使陳郁秀,而且各方把此次合作當作電影市場的萬靈丹
,似乎讓長期受好萊塢發行系統控制的電影市場,露出一
線曙光,對電影文化政策的失策檢討鬆了一口氣,更加突
顯電影市場的自由競爭,無礙於台灣電影得以持續運作的
論點。

流動的民主加上自由市場,等於影視文本的普同性,彷彿
「白蛇傳」頓時成為舉世皆知的文化,淒美的愛情元素加
上聲光特效,就能打造曠世巨作,本片由侯德健擔任製片
人,該片的亞洲發行權由「春秋影視」負責,其他地區由
紐西蘭公司負責,男主角鎖定電影「魔戒」中的甘道夫,
新型態的依賴與發展悄悄發生,文化勞動的新國際分工
(NICL)體系開始運作,NICL主要是透過國際合作,合
作涉入的方式有二:(1)提供工作機會,(2)文化的影
響,筆者將分別由這兩個角度切入台灣近年電影市場的現
象,進而探討好萊塢又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

觀看九五年後,台灣的導演走進國際市場獲取資金,以李
安進軍好萊塢,成為導演新貴,另外侯孝賢、楊德昌與蔡
明亮分別獲得日本與法國資近掖助,而台港兩地明星為了
獲得更佳的工作機會,分別成為好萊塢進入華語市場的王
牌,如為國人熟知的周潤發、李連杰與成龍等。

除了導演與明星成為好萊塢的利器外,東方素材頓時成為
好萊塢的靈感所在,在電影中編織東方主義的想像地圖,
藉由異國文化的衝擊,以獲得新的創意,屬於典型的創意
外逃模式,藉由東方文化創造新利益,似乎提供許多參與
創作的機會,逐漸地,東方的導演與演員成為文化創意勞
工,前仆後繼提供自己的能量。

近來,更進一步採取投資的方式,藉由跨國合作減低電影
製作費,不但是創意外逃也是資金外逃,雖然創作許多在
地工作機會,但是卻未替台灣電影工業轉型加分,如美商
八大投資陳國富導演的《雙瞳》,該片拍攝時,大量運用
港台兩地的電影工作者,全片在宣傳時以英語發音,營造
外片的氣氛,全球發行怎是由八大公司掌控,光是台灣票
房就突破八千萬元,典型的小兵力大功;而華語電影如《
英雄》也是採取同一宣傳方式創造票房佳績。

《英雄》與《雙瞳》兩部電影先後引起轟動,但是多數觀
眾抱著觀看好萊塢電影心態前去,片商的做法也間接點出
觀眾在長期接受好萊塢行銷模式下,只能接受單一流行文
化模式。如《白蛇傳》的男主角預定為甘道夫,以英語發
音,全片改編比例百分之八十,男女主角都必須精通英語
並且為東方臉孔,純粹以商業邏輯出發點,落入以大卡司
、大製作與形式為主的電影,忽略了電影的創作才是核心
價值,當東方電影形式化之後,賣弄東方美學與特效文化
,忽略文化的符號價值,呈現淺碟化的內容,才是電影貧
乏與無法茁壯的因素。

由於台灣電影工業無法提供足夠的規模經濟支撐,《白蛇
傳》國內外廠商分別持股50%,除了合作拍片外,對方並
答應協助台灣建立3D數位生產線,成立數位影音公司「龍
影數位」,提升台灣的數位影音工業,簽訂十年合作計畫
,除了合製《白蛇傳》,未來計畫拍攝《西遊記》與《孟
姜女》。雖然民間積極從事轉型工作,然而電影大環境的
改變,不可能單靠一家民營公司的提升,雖然目前對於國
片提出許多優惠方案,如申請補助金與營業稅抵免等,都
未解決真正的問題,「龍影數位」公司因為有外資進入,
在發行上可以與美商八大系統合作,但是一般國片並無發
獲得足夠的映演空間,即使提供補助也無法回收成本。

好萊塢各大公司掌控了電影產業的核心樞紐,即發行與融
資,控制發行為掌控融資的關鍵,音像視聽產業的大量貿
易,關鍵不在複製成本,而是發行所需的通路基礎,藉由
發行系統壟斷回收更大的融資利益。台灣的電影工業在發
行通路上無法突破,而且日益增加的行銷成本,無關乎複
製成本。由於好萊塢掌握了發行的產權及控制權,它也決
定了生產的規模。

合製侷限在於劇本與文化的呈現必須符合市場標準,NICL
的運作在這部電影的產製過程顯露無疑,不然經濟利益無
法回收!而且影視文本內容也大幅度受到影響,呈現十分
奇特的形式,如《白蛇傳》的產製過程,彷彿複製好萊塢
的生產過程,並且NICL的控制也使得電影發行必須與好萊
塢合作,簡單的說,再次成為好萊塢的生產工具,其中的
符號價值是被扭曲淺薄並為商業邏輯所使用。反之,建立
良好的發行體系或是提供映演管道,才能讓國片能夠重新
獲得生機,而非陷入「東方好萊塢式童話世界」的夢幻中

⊕∮⊙◇▊▋本 ▍週 ▍媒 ▍大 ▍事 ▍▊◇★☆★☆

1.澄社於12日發表檢驗民進黨執政四年的改革成效,在媒
體改革方面,也只以黨的力量做成黨籍民代退出媒體經營
一項而已。然而,即使這一項也沒有徹底完成。根據澄社
2003年監督國會報告「蔡同榮雖然辭掉民視董事長職務,
但獲有一個新的『創辦人』的頭銜。更值得注意的是,蔡
同榮仍然是民間投資公司的董事,而民間投資公司的業務
包括「對廣播電視事業之投資,以及對傳播、電信、通訊
事業之投資」。

【小編】更重要的是張俊宏仍然是全民電通的董事長,而
蔡同榮仍然是間投資的董事,照這樣看來,兩位民進黨的
中常委依舊在經營媒體,看來這兩位對於媒體經營仍具有
高昂興致。在此呼籲兩位除了緊握經營權的兩位大老,也
可響應呂副總統的「屯墾計劃」前進我們邦交國,教導友
邦如何經營媒體。

2.侯德健12日以「春秋影業」董事長身分,和紐西蘭製片
公司「Silverscreen」和數位特效後製公司「Oktober」進行
衛星簽約,成立「白蛇電影公司」;預定集資四千萬美元
,拍攝特效電影「白蛇傳」。該片將採全部英語發音,並
藉此引進電影「魔戒」的三D特效技術。

【小編】經濟部次長施顏祥也出席記者會上,更直接嗆聲
「這個案子有問題來找我!」。這是繼游院長嗆聲「只要
入圍奧斯卡,就給你一億元」,又一行政官員嗆聲力挺台
灣電影,建議既然大家這麼愛嗆聲,可以組一個應援團到
希臘雅典,回程路過我們邦交國時,也順便下去住個一年
,支持「屯墾計劃」。

3.敏督利颱風剛過,TVBS─N的SNG「獨家」報導了一則
「日月潭光華島斷成三截」的重大災難消息,震驚了全國
。但隨後民視新聞再度登上光華島(拉魯島)實地拍攝,
證明這的確是一則「獨家」,只不過是「獨家大烏龍」。
事實真相是,光華島四周有八卦形浮木供遊艇載客上下之
用,因敏督利風大雨大被吹散成兩截,離島約五十公尺,
TVBS的記者從日月潭潭邊遠眺以為光華島斷成三截,一
時「見獵心喜」以為跑到大獨家,遂透過SNG不斷渲染報
導。

【小編】這時候斷成三截,大概是我們觀眾的信任,身為
大眾傳播的守門員,只會在新聞中鬼叫咆哮:「這是什麼
樣的政府?」的記者,真該建議呂副總統,也把他們跟「
屯墾團」一起送到國外去墾荒,讓他們好好學習見識,讓
他們了解木板跟島嶼到底是哪裡不一樣。

4.新聞局執照不發,中廣流行之星歌唱比賽反而決定擴大
辦理,除了今年是第十屆要特別熱鬧一下外,中廣拉抬氣
勢的用心也十分明顯,民眾報名至本月底截止,中廣估計
至少會有5000人報名。雖是賠錢生意,其他電台也從未辦
過,中廣還是排除困難力撐到底,今年一定要拉大格局,
把這場大規模歌唱比賽辦得空前熱鬧。

【小編】拉抬氣勢為了好出貨?之前報導國民黨要透過包
裹出售的方式,賣出黨產媒體,並且可在年底之前達到退
出媒體經營要求,面對台視與華視有更趨向綠化之虞,越
來越多的媒體綠光罩頂,勢單力薄的藍軍,發起全面媒體
公共化似乎是一條不錯的選擇,既可博得美名又可來個玉
石俱焚。

⊕∮⊙◇☆▉▊▋▌媒 ▍活 ▍動 ▍▌▋▊▉⊙◇★☆

1.「傳播權與媒體公共化」講習暨策略座談會

在財團壟斷、收視率掛帥、政府欠缺積極的傳播政策等因
素的影響下,我們的媒體怪象已至眾人皆曰應該改善的境
地。花錢看劣質節目的無奈不該是我們收視的一號表情,
坐以待斃更不該是現代公民的唯一選擇,要打破媒體生態
被視為無可救藥的宿命觀,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

近年來,國際間出現了許多積極致力於媒體及傳播事務的
非政府組織,提出「資訊社會傳播權」
(Communication Right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簡稱CRIS)
的訴求,認為「資訊社會」的願景必須根植於傳播權,並
藉此傳播權來提昇諸人權。其中,強化「公共範疇」被公
認是伸張傳播權的重要行動策略之一。

由於「傳播權」至今在台灣仍是相當陌生的概念,加上近
日行政院與輿論對於台、華視公共化的說法,不無「荒腔
走板」與理念不明之處,實有需要進一步介紹「傳播權」
的理念,並從落實「傳播權」的角度,一方面認識媒體公
共化的真義,另方面檢視當前行政單位處理電視公共化各
項方案的問題點,進而提出正本清源的改革政策,與公民
社會可以落實的具體行動。

(一)主辦單位:媒體改造學社、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二)贊助單位:國家科學委員會
(三)日期/時間:93年7月29日(四)10:30–17:30
(四)地點:華山創意文化園區 文化論壇會議廳(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2樓)

本座談會免費入場,另備午餐與簡單茶點,歡迎關心媒體
問題和改革的社會人士與學生參加。

「傳播權與媒體公共化」講習暨策略座談會

時 間 議 題/主講人
10:00–10:30 報 到

10:30–12:00 基礎人權:傳播權的古往今來
◆什麼是「傳播權」,什麼是媒體「公共化」?為何要「公共化」?
主講人: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誰在主張媒體公共化?從「媒體改造學社」的經歷談起
主講人:管中祥(世新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 魏玓(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助理教授)

◆討論

12:00–13:30 午 餐 時 間

13:30–14:45 檢視台灣的傳播權:媒體消費者與生產者的觀點
◆人們需要哪些電視節目,這些需要與當前的電視公共化運動有什麼關係?從近日的一項電視需求小調查談起
主講人:吳儒佳(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

◆從傳媒工作者的角度看,傳播權與媒體公共化的提倡是否有助於傳媒的專業表現?
主講人:劉昌德(中正大學電傳系助理教授) 何榮幸(中國時報政治組副主任)

◆討論

14:45–15:00 午 茶 時 間

15:00–16:30 借鏡海外增進傳播權的措施:澳洲、歐洲及英國的媒體/數位政策

◆從澳洲少數民族的傳播權檢視台灣的客家與原住民電視頻道與廣播頻道(之未能設立)
主講人:王菲菲(澳洲雪梨科技大學博士)

◆從歐洲及英國開發數位電視的模式對比美國模式,並從中談台灣推動數位電視的前景與隱憂
主講人:程宗明(公共電視研發部研究員)

◆討論

16:30–16:40 休 息

16:40–17:30 研擬增進台灣傳播權的短期策略:台、華及公視的改革前景與隱憂
◆綜合座談與討論主持人:馮建三與談人:管中祥、魏玓、劉昌德、何榮幸、程宗明、王本壯

==========

2.「2004年台灣電影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

會議主題︰國家與台灣電影
Aspects of “The Nation” […]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八期

2004年 July 12日(Monday)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八期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挑戰「全球好萊塢」,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談起
∮本週媒大事
∮媒來稿
1.大學傳播教育不該成為商業媒體的職訓所
(亞典波羅)
2.危機也可以是轉機-談中廣換照風波
(柯瑩)
∮媒活動
1.「傳播權與媒體公共化」講習暨策略座談會
2. 2004台灣電影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

┌────《2004/7/17第二百零八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傳學鬥讀書會

讀本:馮建三譯(2003)。《全球好萊塢》,台北:巨流。(原書為Miller, T.& Govil, N.& Mcmurria, J.& Maxwell, R.(2001).Global Hollywood. New York: Edwards & Fuglewicz and 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挑戰「全球好萊塢」,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談起

2001年之後,台灣真正涉及電影政策實踐層面的計畫,是「挑戰二00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其中涉及電影產業的子計畫包括「數位台灣計畫」當中的數位娛樂計畫,提列5.19億元將電影數位化視為挽救電影產業的方法;而歸屬於「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的則是「創意影音產業」、「本土動畫工業」;前者提列3.11億元預算,後者則提列0.06億元,此外,屬於配套政策的「國民戲院」計畫,則包括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所規劃的「創作型創意文化園區」當中。

「文化創意產業計畫」中的電影政策,在「創意影音產業」與「本土動畫工業」兩個計畫有許多共通之處。首先,它們都著眼於新科技的衝擊,造成通道的增加,將使得內容產業有發展的空間;再者,政府對於兩者的扶植策略,都以「產業鏈」作為考量,從製作到發行到映演(國民戲院的計畫),乃至於行銷都是政府補助扶植的項目;第三,政策當中有關跨媒體提供內容的想像,使得電影產業在未來的文化產業政策中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最後,文化差異成為電影政策發展內容產業的「利基」,東方的、本土的、充滿在地文化元素的內容,是文化內容商品的最大賣點,而在此同時,台灣本身也因技術層面達到一定水準,因此得以在電影內容加工的層面取得一定優勢。

但是,台灣電影基於歷史因素所造成的扭曲發展,所呈現的特色在於發行-映演部門主導了電影業的發展,而發行-映演部門大多以贏利作為經營的考量,使其朝向以代理外片為主要的贏利手段,導致台灣電影製片部門在缺乏本地資金下,呈現萎縮的發展趨勢。

而1980年代末期所進行的輔導金政策,針對製作層面所進行的補助,在缺乏電影下游部門的支持下,對於台灣的電影業並沒有整體的幫助,此外,輔導金政策間接促進的國際影展路線,近年來也顯現疲態。

因此,政府能夠在「文化創意產業計畫」當中,針對電影工業的「產業鏈」進行整體規劃與補助確實是明智之舉,這或許能夠讓台灣電影工業有比較均衡的發展。但是這樣的整體補助,對於電影產業的規模經濟雖然有提升的作用,但是並沒有考慮到台灣電影產業的發展脈絡,特別是台灣電影工業與美國好萊塢電影之間的關係。

台灣電影在戰後國府播遷來台,日本結束殖民之後,當時台灣電影工業發展較為完整的映演業有需求時,基於冷戰結構之下美、日、台三者的合作關係,又適逢日本戰敗無力提供,以及台灣國民黨政府在電影製作層面的管制,導致台灣本地的製片業欲振乏力,而美片則因為戰前面臨經濟大蕭條,而囤積大量片子,因此便趁機將其傾銷至台;至此之後,美片一直在台灣電影市場有一半以上的佔有率。

港片則一度因為文化語言的接近,以及早年國府的補助(結匯優惠措施,視為國片而不加管制),配合自身於1970年代,大英帝國殖民政府自由放任經濟政策的引領下,具備進步的電影技術以及熟悉資本主義電影產業運作模式後,在1970年代以娛樂片攻佔當時的台灣市場。

然而近年來的發展,則是香港勢力逐漸減弱,而美國好萊塢為主的八大電影公司佔據市場的主控位置,1990-1999排名前四大的發行片商,大多數為好萊塢八大公司的台灣代理商,而市場上前四大廠商的營收就佔去整個市場超過六成的比例。

因此,倘若「文化創意產業計畫」中的電影政策試圖以「產業鏈」的方式扶植電影工業,那麼必須體認當前的電影工業,在發行(包括行銷)-映演層面,已經被美國好萊塢的勢力所吸納。而政府如果用補助的方式,要求現有的發行(包括行銷)-映演管道播放國片,以韓國的例子而言,除非必須依靠市民力量的監督以及法律規範作為配套才有可能確切實行[1]。

在製片部門方面,政府鼓勵利用本地題材,發展有別於好萊塢等地的內容,也許是電影製作層面的契機,並且能夠讓電影內容與台灣社會產生共鳴,但是這必須反思新電影與後新電影採取的國際影展路線,雖然在內容題材上自本地取材,卻以外國電影觀眾為主要的目標對象。

這其中除了「東方主義」式的扭曲再現之外,還造成本地電影的製作與本地觀眾疏離;而且好萊塢以「文化勞動的新國際分工」(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Culture Labour, NICL),從西歐→北美→澳洲→其他地方,端視各地電影工業的特質是否能夠提供好萊塢電影體系利基,進行吸納,造成本地電影工業自主性的諸多衝擊與限制,已經體現在台灣許多電影導演與好萊塢的互動[2]。而製片部門的發展,在發行­-映演部門遭到跨國財團壟斷的情形下,儘管有平易近人的創作也不可能有訴諸世人的機會。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文化創意產業計畫」的電影政策中,有一個配套政策似乎能夠針對這個問題對症下藥,也就是「國民戲院」的計畫,這個構想在「文化創意產業計畫」的「創作型創意文化園區」子計畫當中被提及,並被視為附屬展演設施。

而文建會對「國民戲院」已經有進一步的規劃,利用光點台北電影主題館、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館,以及高雄市電影圖書館,作為「國民戲院」的映演空間,並自2003年底開始,委託台灣電影文化協會以及國家電影圖書館策劃「國民戲院」影展的播放內容,文建會認為這是一個具有公共色彩的常態性映演通路,除了能夠增加優良影片的曝光機會,也希望民眾藉此通路,以較低的費用看到更多樣的影片。

「國民戲院」做為政策規劃,在面對台灣電影工業的問題時,是一個比較積極與有效的政策作為,因為台灣電影工業的關鍵問題,就是發行與映演的部門為好萊塢電影與發行商所佔據,導致本地的製作無處可播放。而政府雖然極思作為,但是所採取的策略除了「國民戲院」具有公共的意涵之外,其他的電影政策想像大都傾向新自由主義,就算特定部門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也很難避免被好萊塢所吸納,成為跨國電影工業的分部。反觀「國民戲院」,因為具有公共的特質,因而能夠適度轉化商品化的壟斷力量在其中的影響力,並且進一步達到尊重多元文化,以及各種文化跨邊際的對話。

此外,「國民戲院」對於台灣這個地屬海島,原本就有許多族群居住,加上近年來數量逐漸增多的外籍伴侶以及外籍勞工、幫傭,存在著實用價值;無論種族、階級、性別、老幼,皆能在這個空間,平等地近用電影,使得各種差異的觀影需求與表現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

再者,本地的電影工作者與相關科系的學習者,也都能夠將這個場地視為實驗室,發表展演自己的作品,舉凡廣告、紀錄片、短片、任何類型的電影都不受限,而在這樣的模式之下,作者因為能夠與各種觀眾接觸,進而能夠促發更多的創意以及想像[3]。

很可惜的是,「國民戲院」在文建會並沒有固定的支出,「國民戲院」被認定為地方政府的施政範圍,而且在財務上並沒有針對這個項目進行永續規劃,這當然也突顯出「文化創意產業計畫」當中的電影政策,公共服務的想像仍屬貧乏,但是「國民戲院」卻是「文化創意產業計畫」當中的電影政策,少數具備政策實踐經驗,以及積極意義的政策,有其進一步投資與拓展的價值。假使政府不願意增加投資,那麼進行現有資源的重分配也是值得一試的,例如每次消費電影所繳交的娛樂稅,應當回歸到娛樂事業的投資,特別是娛樂稅作為地方稅,若能回歸到地方的娛樂事業,補助各地「國民戲院」,實屬名符其實。

另一方面,在英國、澳洲、韓國等國家,電視投資電影拍攝也是一種值得參考的模式;在電視通道中,由於電影是熱門的內容,因此電視與電影合作往往能夠產生互利的情形,而這也在「創意影音產業」計畫中提及。但是,電影電視合製模式下的電視媒體,往往都以公共電視為主,這或許跟經營制度對於利潤的分配方式有關;商業電視的贏利屬於私人,而公共電視相對能夠將利潤回歸到電視品質的提升,因此公共電視再投資電視內容的意願以及所投入的資金往往比商業電視來得積極。質此,若能夠讓台灣的公共電視規模擴大,納入國民戲院,進而投資電影事業,那麼「國民戲院」在這種意義上,正好扮演一個具有生產力的空間,補充公共電視的內容。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七期

2004年 July 5日(Monday)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七期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何不將中廣轉形為公共廣播電台?
∮本週媒大事
∮媒轉載
1.誰的教育部?誰在縱容黑心大學?
(反教育商品化聯合行動新聞稿)
2.黑心學校 詐騙集團?
工學聯合前進教育部 要求堅守「不漲學費」承諾
(苦勞報導)

┌────《2004/7/5第二百零七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何不將中廣轉形為公共廣播電台?

新聞局長林佳龍新官上任三把火,近日關於媒體改革的動
作不斷。先是「口頭」宣稱支持台華視公共化,接著馬上
態度丕變說要一公一民。朝令夕改的政策在民眾還丈二金
鋼摸不著頭腦之際,旋即又安排江霞入主華視。加之最新
的中廣及無線三台的換照風波,顯然長期擔任媒體主管的
新聞局這次是靜極思動了!遺憾的是,在改革之中卻有政
治力斧鑿的痕跡,使得這波的媒體改革行動蒙上陰影。

析論媒體的改革環境,台灣市民社會向來缺少對公共廣電
集團的想像力,易於陷入政治思考的泥淖,改革之路本滿
佈荊棘。更為可嘆者,乃為新聞局在首波的行動中非但沒
展現出清新的改革形象,反而大玩兩面手法,不甘不脆地
設下「退場條款」,坐實部份媒體的陰謀論。接著在中廣
換照的審查中,新聞局又給予臨時證照的處份,自然引起
中廣的高度反彈。持平而論,依廣播電視法第3條規定,(
未來將設立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為專職管理廣播電視
事業之單位。然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正式成立前,新聞
局為其代理機關,得行使管轄權。故新聞局對於中廣的審
核,自然合於法理。但新聞局失誠信在先,傷害公共媒體
改革形象在後,給自己戴了頂政治干預媒體的帽子。也就
怪不得外界以小人之心,質疑此次的審核案是在刁難中廣
。再另就新聞局的行政角色而言,其為隸屬行政院的下級
單位。現今台灣已是一自由民主國家,再由政府機關來執
行審核媒體之表現,實有違言論自由之精神。故新聞局審
核中廣一案雖站得住法理,卻有失民主國家政府的風範。
若要解決這樣的問題,超然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必須儘
速成立。否則,類似的審核案爭議恐怕還得年年搭配著政
治角力上演。

若我們檢驗新聞局這兩波的媒改行動,可發現其欠缺明確
的公共媒體集團改革藍圖。先是台華視公共化政策不明,
再繼而是對收回中廣頻道後的用途未定。此處,我們就以
中廣換照事件來討論。在執照審核中,新聞局認為中廣佔
用太多的電波頻道,甚至擔心其形成壟斷媒體,故而駁回
申請案。單就這一事件,我們就可發現新聞局對廣電頻譜
的了解,竟缺乏公共廣電媒體的想像。例如,中廣的形成
自有其歷史背景:中廣「音樂網」過去即是干擾匪波的頻
道;調幅的「寶島網」則負責播送農業消息,若僅將其當
成民營企業,實為忽略了它過去扮演揚國威制匪諜的功能
。如今物換星移,政治氣氛已開放,諸如此類的功能,正
顯示中廣不當僅是一家民營電台而已,而是具備公共服務
功能的電台。如今,新政府有意重整過去的廣播頻道,仍
不可忽視中廣過去所扮演的角色。

因此,我們建議,與其將中廣拆解的支離破碎,莫如搭配
黨政軍退出媒體的行動,將其轉為公共媒體集團的一環。
例如釋放中廣的地區頻道,放寬廣播電視法施行細則第9條
廣中廣播事業資本額的限制,讓符合規定的社區電台得以
合法經營,或發展為另類文化的廣播電台。若其成功,非
但可解決地下電台紛亂無章的蓋台行為,又可在廣電法下
監督其運作情形。再如,在中大功率頻道部份,可責中廣
發展為族群電台或是第三語言教學電台等。更重要的,若
依現行公共電視法對人事獨立的確保,即公共廣播集團的
董事會名單需經過立法院審核,以及公共電視對新聞自主
權的保障,也可避免公共廣播集團體政治力干預的問題。
以此,我們呼籲政府不僅可使中廣轉形為公共廣播電台,
亦可將轉形後的中廣與警廣、教育電台等國家廣播電台與
未來的公視、華視甚或台視組合為公共廣播電視集團,作
資源的共享,以節省政府開支。如此公共廣電集團的改革
,將具有遠景與前瞻性。

Our Questions:
1. 你對新聞局審核無線三台與中廣廣播執照這件事了解多少?你覺得新聞局這次
換發給中廣及無線三台三個月的臨時執照是否合宜?
2. 若中廣轉形為公共廣播電台,你希望它播出什麼節目?
3. 若你是社區電台的負責人,你會怎麼規劃你的電台節目呢?如何讓它既有地方
特色,又得到聽眾喜愛,而不需靠販售藥品廣告來維持營收呢?

⊕∮⊙◇▊▋本 ▍週 ▍媒 ▍大 ▍事 ▍▊◇★☆★☆

1.據聞,根據監察院的調查報告,認定國民黨無償取得的
黨產,至少包括一百一十四棟房地、十九家戲院、中廣名
下的七處不動產、交通部出資購置的多筆土地等,但國民
黨表明只願歸還其中的五棟房屋二十四筆土地、七家戲院
、實踐堂及實踐大樓。

不過,財政部政務次長李瑞倉昨日指出,國產局日前清查
時意外發現,除了上述監察院報告上列出的不當取得黨產
之外,國民黨在台北市中正區及中山區,還有五筆黨產,
這五筆黨產也是當初國民黨透過轉帳撥用或是轉帳讓售方
式,而無償取得的黨產。

小編短評:說到黨產,一直是國民黨負面印象的來源,但
是人性本善,我們相信國民黨是因為歷史因素而「接收」
了這些全民資產,卻因為不習慣當今的民主制度,而遲遲
未將黨產做一妥善處理;歸還當然是一定要的,不過怎麼
還卻是藝術,例如中影旗下的多家戲院,雖然有一些已經
將所有權進行合法化的動作,不過基於台灣電影產業播放
國片的通路缺乏,國民黨是不是能夠好人做到底,將這些
戲院全部捐贈給文建會的「國民戲院」計畫,然後政府配
合從當前「文化創意產業計畫」當中,設立國民戲院的構
想,進行資源的分配,共同成就一樁美事,而這或許是國
民黨重振的開始喔。

2.郵件服務無法為入口網站帶來具體營收,但卻是入口網
站最重要的基本服務之一,郵件的價格是為入口網站帶來
來客的流量。因此,各家入口網站業者紛紛祭出加大容量
信箱。雖然推出加大郵件容量的信箱,將會增加入口網站
的成本,但是容量的成長與支出不是成線性等比例成長的
關係,因此新浪網產品研發執行副總裁以及新浪熱線總經
理蔣顯斌估計,推出加大容量信箱之後,平均每位用戶的
成本將會增加二成左右。

兩年之前,新浪網曾經將信箱容量減少,蔣顯斌說,當時
就是因為網路產業 還找不到營收模式,不得不然的措施,
但是產業有短期和長期的策略,放眼未來,新浪網如果要
奠定網路門戶的地位,一定要加碼投資。

小編短評:呵呵,成本的增加對於商業網站來說是大不幸
吧,但是目前的信箱可不是傳信溝通那麼簡單,凡是線上
購物、交友網站等等熱門而且值錢的事業,都需要電子信
箱當平台呢,所以加碼投資是值得的啦。

3.據聞,為了高雄市政府新聞處裁併案,市議員李復興和
市府祕書長張俊彥昨天上午在議事廳外起衝突,議員林壽
山、李復興認為前屆議會要裁新聞處,這屆議員又把新聞
處留下,議會無異自打一大巴掌。可是,泛綠議員力主留
住新聞處,尤其2009年將在高雄市舉辦世界運動會,更需
要新聞處做都市行銷。

林壽山後來提出折衷案,暫不裁新聞處,但也不會讓新聞
處一直存在,「新聞處應於行政院新聞局完成改設國家通
訊傳播委員會後,一年內提案修正相關組織法規,送市議
會審議。」

小編短評:高雄的新聞處如果只能做都市行銷,撤了也罷
,不過現在有線電視、圖書館、電影圖書館都是高雄市新
聞處在管,這些事務真的只是都市行銷的一部份?還有,
新聞處撤了,這些事務誰來管?是高雄市議員諸公?現在
到底還剩幾個高雄市議員,恐怕都還是個問題吧?

4.據報載,近日瑞士研究人員針對827位兒童的觀察發現,
打電玩與小朋友的體重增加有著「強烈相關」,這項由費
城兒童醫院以及蘇黎士醫院大學合力完成的報告也透露出
,看電視極可能導致兒童的重量直線成長。這分以瑞士當
地10所國小1至3年級學生為樣本的研究,是從多個變數之
中測量何者與肥胖有關,包括年紀、性別、國籍、兄弟姐
妹數、父母抽菸情況、電視節目的收視習慣、有無吃早餐
、用餐時是否看電視、看電視有無邊吃零食,以及打電動
的次數。

瑞士醫學報告沒有解釋何以打電動使得小朋友體重增加,
不過許多人相信,愛玩遊戲的人總是習慣長時間窩在家裡
,有時甚至一連多日;正因為長期沒有活動手指以外的關
節,肥胖自然無法避免。所以,愛打電動又覺得自己變胖
的人,是應該起來動一動了。

小編短評:「科學怪人」大概是每個記者在寫科技重度使
用者時,最佳的心情寫照吧,跟科技扯上關係的,不是胖
子,就是瘦到病態外加一副大眼鏡,要不然就是憤世嫉俗
,準備顛覆世界。真是夠了,有沒有可能他/她們只是想
玩玩罷了!

⊕∮⊙◇☆▉▊▋▌媒 ▍轉 ▍載 ▍▌▋▊▉⊙◇★☆

1.誰的教育部?誰在縱容黑心大學?

請問部長:你真的關心大考生和學生權益嗎?
我們要求─★查辦黑心大學★堅持不漲學費★增加教育經費

今日(2004/06/30)工學團體至教育部抗議要求承諾兩大訴
求:一、查辦黑心大學,二、堅持不漲學費,因未獲杜正
勝部長親口善意回應,因此下午前往大考中心當面向部長
陳情。然而部長非但沒有回應隻字片語,連陳情書也不願
接受,甚至動用隨扈、駐衛警暴力阻擋、推擠陳情學生與
家長,其冷漠與蠻橫的官僚作風,實是令現場學生、家長
悲憤與痛心!

考生權益不只有「颱風來襲是否延考」而已!

今日,一位蘭嶼考生受困無法準時趕赴考場而抱憾,但是
更可能因他考上了卻讀不起,或是無法好好求學而改變他
終身的命運。我們深知部長辛苦為考生奔走,擔心颱風來
襲恐將影響考生權益。但是,我們更希望教育部正視,因
教育自由化政策,黑心大學林立已讓學生權益不保。正是
國家退出了在教育中所應負擔的公共服務責任,縮減教育
經費,各校自負盈虧為求利潤不擇手段,才發生「黑心學
校」問題。今天我們的行動正是為了保障全體學生及未來
大學生受教權益而請命。我們希望部長能不只是關心考試
,更要重視考上大學後可能讀不起,或是無法好好受教育
的種種問題。

教育應以公共服務為本,增加教育經費是第一?!

同時,我們要重申,「彈性學費調漲方案」無助於解決教
育私有化、商品化問題,反而製造更多嚴重問題。因為只
要缺錢、只要有調漲空間,這些黑心學校一定會鑽漏洞漲
到底,將所有責任轉嫁給學生、家長。中國醫藥大學荒謬
的拿就學補助金作為調漲學費的藉口就是最佳例證(因得
提撥5%的就學補助金而調漲7%學費)!因此,若非將教育
視為公共服務,由國家出資辦學,確保所有人民受教的基
本需要,那麼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配套做法,無法解
決根本問題!面對最近喧騰多時的軍購案,我們更不禁想
問為何國防部有辦法一次爭取到6108億的軍購預算,可是
我們的教育部連為了讓各校不調漲學費的26億預算都拿不
到?

面對已成黑店、為所欲為的黑心大學怪獸,學生、家長根
本無力監督與反抗,教育部握有公權力,到底要站哪一邊
?到底要做誰的教育部?最後我們再次要求,為保弱勢學
生、家長權益,教育部應:速查黑心學校、堅持不漲學費
,並且增加教育經費,以作為解決教育私有化、商品化問
題的第一?!

聯合行動: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工人民主協會、全國自
主勞工聯盟、建國啤酒廠產業工會、快樂學習教改連線、
新竹好拉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五三青年政改運動、中
學生學生權益促進會、中國醫藥大學運動醫學系系學會、
台大大新社、台大大論社、東吳性別文化研究社、玄奘性
別文化研究社、佛光暴力糰、輔大女研社、輔大黑水溝社
、輔大反調漲學費工作隊…陸續擴大中(團體名稱按筆劃
順序排列)

2.黑心學校 詐騙集團?
工學聯合前進教育部 要求堅守「不漲學費」承諾
■苦勞報導2004/06/30-1

近年來政府明確採取教育商品化、自由化方向,私立、公
立大學聯合起來每年漲學費,已成為許多家長、學生肩頭
無法承受之重。7月7日是各校向教育部回報學費調漲情況
的期限,許多學校紛紛片面宣布調漲學費,引發學生強烈
反彈。

繼五月底反高學費聯盟串連各校社團於校園展開反高學費
校園游擊活動之後。從六月中開始,師大、成大、輔大、
師大及高醫分別對各校的反高學費政策進行抗議。

今天早上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工人民主協會、全國自主
勞工聯盟、建國啤酒廠產業工會、快樂學習教改連線、新
竹好拉風、五三青年政改運動、中學生學生權益促進會、
中國醫藥大學運動醫學系系學會、台大大新社、台大大論
社、東吳性別文化研究社、玄奘性別文化研究社、佛光爆
力糰、淡江大學學生議會、輔大女研社、輔大黑水溝社、
反調漲學費工作隊…等多所大學的學生社團以及工運、社
運團體前進教育部,要求教育部堅守不漲學費的承諾,並
於七月中前查辦「黑心大學」、要求其立即改善!

到場團體列出所謂「黑心大學」的名單,揭露學校光漲學
費,卻不改善教學品質的劣行。中國醫藥大學運動醫學系
系學會會長吳孟恬說,校方在期末考的時候宣布大學部學
費調漲7%,學生發起連署要求學校改善教學品質與設備,
卻得不到校方具體承諾。吳孟恬說,學校設備、課程不足
,嚴重影響學生受教品質,校方卻重「研究」甚於「教學
」。對幾個新設學系、資源匱乏的學生來說,他們願意付
出較多的學費來換取更好的教育品質,但「請把錢花在學
生身上」。除了大學部的7%,研究所更是一次要調漲26%,
理由是研究所過去繳的學費太少了,要和大學部一樣多才
「公平」。樂學連秘書長江美誼指出,各校向教育部呈報
的收入-支出計算公式很不精確,學校有很多造假、作帳的
空間,教育部未來必須針對這部分具體說明,而不是丟給
學生和家長自己面對。

學生高喊「徹查問題帳目 堅持不漲學費」、「抗議密室協
商 保障學生權益」、「減國防 要教育」、「大學店 假
自治 真蠻幹」等口號,並在教育部前演出「打賭 ─ 遛鳥
俠」行動劇。行動劇中一位同學跟人打賭教育部不會在各
校要脅下妥協,棄守不漲學費的承諾,最後打賭輸了只得
脫褲子,凸顯教育部若退縮將會造成「學校鴨霸」,學生
和家長「窮到脫褲」!

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何燕堂說,教育部在政策上偏向商品
化,有很大的問題。學校所謂的「跟學生協商」,根本是
假民主,因為學生和學校之間是不平等的權利關係。很多
勞工家庭根本繳不出學費,工運團體站在勞工家長的立場
,反對教育自由化、商品化,希望勞工子女可以好好享受
教育。

到場團體指出,高學費問題是教育財團化、商業化的惡果
,而不是單獨存在的東西。他們認為大學不應該是財團牟
利的工具,私立大學應逐步全面「公有化」,也就是改制
為公立大學,如此一來才能完整接受政府的經費的補助與
監督,讓教育回歸基本人權,全民資產。公立大學部分,
應立即停止學店化,停止公法人化的修法,防止假公營真
私營,無條件保障學生受教權。除了財團化、自由化的錯
誤方向之外,高額軍購預算的排擠,也是另一重點。在場
學生高喊「反軍購,要福利,減國防,要教育」,要從教
育問題出發,探討「分配不均」的問題,爭取合理的教育
社福預算,反抗美帝壓迫。

針對學生提出的兩大訴求,一、查辦黑心大學並要求立即
改善;二、堅守承諾不漲學費,教育部代表高教司王明源
科長並未作出任何具體的回應。到場團體對於教育部的回
應非常不滿意,決定從現在開始,圍堵教育部長每一個行
程,並將籌組聯盟,持續監督到底。
⊕∮⊙◇★☆

您對媒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而無處發聲嗎,傳學鬥是
一個開放平台,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
有關傳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
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名(或筆名)
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傳學鬥有刪稿權,不願刪稿請註明
。相關網址:

綠林好漢媒來稿:scstw2003 […]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六期

2004年 June 28日(Monday)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六期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公共化答客問第三輯
∮本週媒大事
∮傳學鬥論壇
1.電信市場開放不知為何而戰?
2.自由主義下的台灣媒體與教育環境
∮媒來稿
1.大陸官方限制美片進口的政策意涵
2.客觀的迷思-從廣電法論中廣換照一審未過的觀點
3.談網際權力與民主

┌────《2004/6/28第二百零六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公共化答客問第三輯

「做對的事,還請堅持!」,新聞局踏出了正確的第一步
!提出使台華視更符合公共利益的無線電視公共化方案。
傳學鬥肯定新聞局這個規劃方向,但強調最終的執行與否
才是台灣媒體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希望這是一個「貫徹
始終」的政策。傳學鬥將不定期開闢「台華視公共化答客
問」專欄,為各位介紹公共化的論述基礎。此外,傳學鬥
公共化陣地戰線(http://nccu.edu.tw/92451001/)
,歡迎鬥陣來討論與連署。(連署網址http://twmedia.org)

解答十)公共電視會不會變成國有電視台?

這個問題突顯了在台灣「國有化」與「公共化」兩者之間
的關係有待釐清;在2001年,當無盟(現在重組為媒改社
)藉由「菜店查某」事件(2001年12月11日立法委員林重
謨在立法院的國是論壇以「菜店查某」,指責陳文茜以立
委身份在媒體對總統以及總統夫人開罵,猶如妓女批評社
會上的色情風氣;而陳文茜則在13日聲明如果總統允諾讓
黨政軍退出媒體,將立即辭去主持工作),在報端的論壇
展開論述空間時,中國時報的記者林淑玲以及聯合報記者
王麗美卻對「公共化」有另類的定義,前者除了宣告「公
共化議題已死」之外,也投書聯合報的論壇,認為「公共
化」與「國營化」等同,而且充滿道德危機;後者則認為
「公共化」與「綠化」無異。

將公共電視與政府電視、國家電視混為一談,其實是台灣
過去的媒體發展在黨國體制之下所順應而生的歷史結果,
當時的歷史定義之下的「公共」電視並不具有民主參與的
想像,更多的則是父權教化,而這也與當時的政治體制有
關。如今勢異時移,民主體制逐漸成形,同時內湖公視也
提供了諸多的寶貴經驗可供參考。透過公視法的訂定,目
前內湖的公視的運作財源主要由政府捐贈成立公視基金會
,而捐贈的過程則由立法院審議,雖然目前台灣的立院運
作不盡理想,然而這或許牽涉到另一個改革議題,至少目
前內湖公視的財源,符合以民主制度的建立,而獲得獨立
運作空間的民主價值;相關說明有以下幾點。

1.內湖公視模式,以公共電視法(http://www.pts.org.tw/~web01/PTS/pts_law.htm)
作為基準,致使政治/政黨力的角逐因有立法院的中介,
可以透明化,達到社會監督的作用。

2.目前內湖公視的董事會運作置於公視基金會之下,其中
董事長由董事會成員(社會賢達經推舉由立法院決議任命
)經由民主程序選出,並由董事會任派總經理經營公視;
未來則可改良現有模式,列舉積極標準,依據電視公司的
職能及節目類型,分別敦聘董事數人,並可考慮使董事包
括本公司或其他工會代表,以及地區代表若干。

3.依照上述條件,由董事會依據專業能力遴聘總經理。

未來臺視與華視的產權及經營權公共化(參見無線電視公
共化可行性評估報告:ch6 臺視華視轉型為公共產權:法
規修訂)以後,經營團隊藉得以避免政治力量也就是「國
家」以及商業力量的直接介入經營;另外,這個模式下的
公共電視在產權及經營權層次是公共電視,但在經費、從
業人員,乃至於節目表現及社會監督機制的公共化,都還
有大小不等的空間,有待改善。其中,社會監督機制的改
善,速度應該是會比較快的,因為兩台的內部財務等資訊
,屆時將至少如同內湖公視目前的作法,可望因財產權的
轉變而適度透明化。

答十一)把臺灣電視的錯亂都歸到沒有公共電視臺這符合邏輯嗎?

公視不是萬靈丹,但是它提供了節目製播者最後一絲絲的
希望。誰希望自己的節目因為收視率不高而慘遭腰斬?誰
希望老闆因為以” 沒有人看” 為由而橫心把弱勢族群的節
目停掉(如果不是原班公視人馬在超視製作蘇建和冤獄案
的調查報導節目,造成輿論強大壓力,這幾個人還能留在
土城看守所嗎?)誰希望每一節新聞都一定要放美女模特
兒秀的新聞?公視或許無法徹底解決台灣媒體素質低落的
問題。但是當他們把最後一盞燈關掉的時候,我們還能侈
談光明嗎?

答十二)難道商業電視就沒有好節目嗎?

有的,但商業電視讓好節目更難出頭,舉例來說,早期公
共電視因為籌備期間人謀不臧,復加上遲遲未能開播,許
多公視新聞部的記者都跳到衛星電視臺,他們以為,這樣
子可以早日實踐他們的理想,短期內是成功了,長期來講
卻不然。超級電視台的紀錄片製作中心,當初就吸納了大
量的公共電視新聞部記者,他們抱持理想,想在超視好好
的做一些文化性的、弱勢性的節目,他們的理念大致表現
在當時的「調查報告」與「對抗生命」兩個節目中,但時
間一久,衛星電視臺的商業壓力就開始困擾這個小組,上
面的行政主管,甚至要求該小組的記者及主管們自行想辦
法拉廣告,另方面,由於節目的關懷弱勢立場強烈,也讓
許多廣告商為之卻步,甚至,還因此節目製作方面,時常
受到電視臺上層的壓力, 尤其是幾次關於台灣關廠工人
的處境,都被上級要求修剪或不播出,時段方面,一直被
商業主管調來調去,並且越調越晚,似乎是,批判社會現
象的節目,本來就和商業電視臺調性不合,即使外界評價
不錯,這樣的節目在商業機制下,也難以存活。

答十三)賣掉台視華視,拿錢把公視數位化,多幾個公共有線頻道,不行嗎?

新聞局的說法是,以前(比如)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坡地不
能開店,現在可以了。(以前是類比,還沒有使用數位。)

因此,我們就把城中區的兩家黃金店面賣了。賣了這兩家
店面的所得,再送給你去那(比如)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坡
地開兩家店鋪。

現在的問題是,若要在一千公尺以上山坡地開店,有可能
還得自己花錢打造聯外道路(通過衛星或有線系統播送)
,除了得一年得另外花錢(一條道路/頻道可能是三千萬
,兩條也許便宜些),那裡的店面營業額少則一年一千多
萬,最多如 TVBS 或有十億,而黃金店面一年至今的營業
(廣告)所得,在這種欠缺效率的經營方式之下,都還有
15-18或20億。還有,這樣的山上店面屆時不僅沒有知名
度,遊客不知造訪,且沒有法律保證可以得到一定能在有
線系統出現(當然,也許可以修法要求  mustcarry,以
及定頻於現在的 8與 1 2頻道。不過,難度不見得低於公
共化的訴求),而台灣大概也有 20%左右的人(沒有 cable )
上聯外道路。

這樣子算下來,若依新聞局的私有化之議,則將一次性地
對公部門挹注約40(或更少?)億的投資。若照把兩台公
共化的方案,也就是在黃金地段開店鋪,則台華視兩台最
多兩年就賺進了這個數目(依照去年,應該是一年又一季
)。當然,假使再算政府編列的清算金額(50億?),則
兩台的店面又得再加上兩年才能賺進這個額度。

假使以上比較保守的算法有理,則公共化的作法至少在經
濟上比新聞局有道理。煩請大家看看這個算法是不是亂來
,以及,是不是太保守。

⊕∮⊙◇▊▋本 ▍週 ▍媒 ▍大 ▍事 ▍▊◇★☆★☆

1.行政院院會23日上午無異議通過「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
理條例草案」,正式敲定未來台視、華視官股在明年底以
前釋出,並朝「公共化電視集團」發展。不過游院長在會
中裁示,要求主計處、研考會研議,在明年度中央政府總
預算,以台視、華視每年公股盈餘為基礎,編列預算「製
作好的節目」在各電視台播出。

小編媒批:這個法案的通過是因應去年立法院所提出的廣
電三法修正案,要求黨政軍必須退出媒體經營。不過由院
長這樣編列預算製作好節目的做法,很像以前我們還沒出
現公共電視之前,我們每天晚上九點都會看到廣電基金所
作的節目,這樣的節目模式,實在是很難會有大格局出現

2.新聞局廣播審議委員在25日上午以11票比3票,使中廣換
照遭挫,僅給予三個月的臨時執照,新聞局副局長洪瓊娟
表示,新聞局審議委員將在八月初對中廣換照進行「三評
」。即使在野黨批評新聞局對中視與中廣換照疑有政治力
介入,但新聞局似無退讓跡象。據了解,包括中視、台視
、華視三家「老三台」以及中廣的執照,都將改發臨時照
,效期三個月。

小編媒批:此時新聞局是把中廣當作是一家民營電台看待
,因此說出「絕不會」讓一家民營電台擁有占全國百分之
卅六的電波頻率,但反過來想,如果中廣是屬於公共財,
更應該是把這交由具有公信力(或具有民意基礎)的團體來
經營,並藉由監督機制的發揮,讓中廣更能夠為公共利益
來服務。

3.美國報業中的兩大媒體:今日美國報(USA Today)與
洛杉磯時報 (Los Angeles Times),因為今年以來的廣
告量不斷下降,分別計劃提高零售價格或是大幅裁員,以
改善營收不足。發行量遍布全美的今日美國報今天表示,
由於1月迄今的廣告收入不佳,導致營收下降,因此考慮
在適當時機調漲零售報價格。 (今日美國報是美國印刷媒
體中銷量最多的報紙,它在過去從未調整標準售價。)

小編媒批:看來不只是中國時報跟聯合報遇到銷售數字的
問題,但發行量下滑早已不是新聞,可是或許可以借鏡於
英國獨立報的例子,因為該報最近發行版面較小的「簡明
版」,已扭轉業績頹勢,也因為簡明版的成功, 獨立報
更是2002唯一成長的英國大型報刊。

4.連侯戀餘波蕩漾,媒體窮追猛打,雙方各自表態,廣電
人市場研究所提供數據顯示,東風「娛樂@亞洲」在緋聞
爆發當天(23日),收視僅0.08,與前一天0.16相差1倍
,但24日又回升至0.12。值得注意是,青少年4~19歲以及
女性20~34歲族群原本各佔近3成,是最大宗收視族群,
緋聞爆發當天卻吸引大量男性20~34歲族群,從上周平均
7%暴增至20.7%。

小編:收視率調查的缺點只能顯示出這個節目有多少人看
,但並代表這些人支持侯主播,也有可能是看熱鬧心理作
祟,不過,感情的事的確是私領域的話題(媒體不該探求)
,但侯主播當初也是是把自己私領域公開給媒體而炒作話
題,因此現今的媒體繼續入侵侯主播的私領域,大概也是
一種因果關係吧,喔彌陀佛。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1.電信市場開放不知為何而戰?
葉小釵

近來為促成台美簽定自由貿易協定(FTA),行政院長
游錫(方方土)親自下達命令,經貿單位全面動員,加速解
決台美經貿歧見,包括電信、藥品與稻米等開放問題都被
點名。其中在電信部分,凍結近三年的固網執照申請,也
考慮將再開放申請。

台灣政府在全球的分工體系中,雖然已經有一立足的位置
,但似乎為了獲取廣大的資源,不論在世界貿易組織協定
中或是近來嘗試重新開啟的台美洽談自由貿易協定 (FTA)
,台灣總是像要糖的小孩必須配合條件,而沒有主動保障
自己的權利,如同此次台美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項目, 美
國特別針對台灣電信市場的民營化進成提出高度的關心,
並希望台灣政府能夠降低進入門檻與建設比例。

也許有人質疑民營化與開放市場有何不對?但是只能存在
民營化的思考主軸就失去公共政策討論的焦點,完全是由
簡單的商業化邏輯出發,充滿未經思考的現代化邏輯,認
為完全的市場競爭可以使市場機制完全運作,卻不檢視民
營化至今是否真的適應每個不同國家的民情,也不思考其
他民主國家都有服務公民的公共機構,一再強調民營化會
帶來許多益處,國內新聞界卻失去全面討論的視野,不僅
對於國家脈絡疏忽,也是新聞論壇的怠惰性。

在全球分工體系下,台灣一向屬於出口加工國家,依賴美
國與其他強國的經濟外逃與創意外逃機會,創造營利機會
,深究來看都是為了單純的商業邏輯運作,卻挾著自由市
場正當化光環,以照顧者的角色提供美好的前景,將公民
轉為消費者以及企業的雇員,認為只要提供工作機會與消
費選擇,就可以創造更高的國民生產毛額,殊不知外國企
業的介入,多半不會為電信設施提供基礎建設,而是投機
的營利性質,這種流動的經濟模式,反而會造成國內產業
的空洞化,失去將中小企業升級的力量,淪為跨國公司的
幫傭。

再進一步觀看行政單位的態度,電總承諾,將在九月再次
開放固網執照,不過在固網開放項目中,目前僅傾向開放
綜合執照與海纜電路出租兩項業務。綜合執照部分,即是
包括市內電話、長途電話與國際電話的三合一執照,至於
美方希望綜合執照的資本額門檻從四百億元降至一百六十
億元、基礎建設門號從一百萬戶減為四十萬戶的要求,交
通部已經同意放寬,但門檻底限將與美方再進一步協商。
可以發現,美國要求固網開放為了減少國際互連的成本,
建立垂直綜效的經濟規模。

如果行政院將固網特許制的限制下降至一百六十億元與基
礎建設門號的戶數,則忽略了電信市場具有自然壟斷與沉
默成本的特質,有兩個面向需要考量,一是過多業者的競
爭,不只導致光纖固網的建設速度,二是審視公司體質的
資金額度降低,忽略發展固網所需龐大的沉默成本,絕非
一般公司擔當的起,有可能因為公司財務周轉不靈,造成
重複投資的現象。相對的,基礎建設門號戶數降低有可能
導致吸脂效應或是普及服務的缺乏,更有可能的是業者是
否會因為所謂的資本不足而無法履行建設光纖網路的承諾
,以目前國內固網業者經營的怪現象──銅纜的用戶迴路
不開放,做為經營困難的理由,暫停從事建設,而行政院
竟然未曾施行收回執照等相關法規,這樣的行政怠惰在努
力促成FTA的過程中,是否會力行執照審查與取回的規
範,避免造成市場失靈的狀態出現,都是值得醒思的。

公共論述貧乏、市場經濟迷思、行政監督怠惰,三層迷霧
罩住電信市場政策的全觀規劃,可見台灣在追求開放民營
市場時,未建立反思的機制與討論的機制,並將民營化的
經營方式無線上綱的延伸,罷黜百家獨尊一家,反而喪失
市場多元的經營方式,也忽略其他可能性的存在,將台灣
市場運作的情形單一化,忽略經營管理的方式是為政府的
助力,而非是被某種經營理念侷限,企業只能採取民營的
方式,忽略有些市場行為不是單純為了創造利益,如普及
服務的概念與公共設施基礎的維護,行政部門公共想像的
缺乏與排斥讓人覺得詫異!FTA的請命與行政部門的努力配
合,這三種迷思籠罩台灣電信市場,是真的為了服務民眾
?還是為了促進設備發展?或是提供為了民營化而民營化
?這樣一戰的目的究竟是為誰而開啟呢?  

2.自由主義下的台灣媒體與教育環境

胡耿維(政大新聞研究所研究生)

身為傳播學生的我,最近遇上了兩件大事情,一件是下學
年各大學即將再次調漲學費﹔另一則是台華視以及其他媒
體是否公共化?這兩件事情目前的處理有一個共同的特性
存在,就是都強烈受到自由主義的影響。

依據羅爾斯《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當中對
自由主義的定義,自由主義的核心價值是重視個人自主性
(autonomy)的優先性,而這種強調個體之公民權利和政
治權利永遠優先於其它價值的主張,在這樣的邏輯之下,
電視媒體亂象的解決之道,在於只要我們利用個人的選擇
,或是透過遙控器的轉上轉下,一定可以使得劣質節目被
淘汰,又何必要我個人繳稅來改善媒體環境呢?在高等教
育方面,也就有人認為讀大學是個人投資,如果嫌學費昂
貴,那就不要去讀,為何要沒去讀大學的我繳稅來負擔呢

在這樣的思考邏輯下,通常問題的絕決方式就是交由市場
去決定吧。因為市場可以優勝劣敗,讓強者勝出,比如媒
體環境就是交給民營去經營,教育方面即是由原本國家補
助的公立機關逐漸轉成法人需自負盈虧。

問題來了,真的這樣做就可以解決問題嗎?媒體方面可以
看到的是從解嚴以來,高呼黨政軍退出媒體,換來的是財
團進駐與壟斷,但媒體亂象卻有增無減,比如台灣的24小
時新聞電視台有七家,可說是全世界最競爭,可是看到的
新聞內容每天腥色羶,反而更讓人詬病。在教育方面,高
等教育爭相與產業合作,導致最後學術淪為產商賣命的工
具,前一陣子有個學術研究指出吸煙可以防癌而遭批評,
可說是一個經典例子。

所以,這時候我們該真的好好想一想,一昧地強調市場機
制的自由主義,是否可以真的解決我們原本的問題,不是
反而讓財團有機可乘。

而破解這樣的困境,必須要體認到改革這兩個亂象與問題
,都是要藉由公部門的重新投入資源,但另一方面更要讓
其自主營運。例如在2001年時瞿海源在〈政府在大學教育
上角色之調整〉文章中指出,政府所應做的只在法制上確
定大學自主的原則,其餘都儘量不要介入,但經費的支持
不能因大學自主而有所減縮。同樣地,媒體方面政府要編
列預算促成媒體良性發展,但是要藉由法規(例如公視法第
13到27條),排除政黨以及政府介入運作的可能,以達到
媒體自主運作。唯有公部門投入資源,且藉由法規限制政
府介入運作,達到自主,對於問題才容易有根本性的解決
,而非個人阿Q式地逃避問題。

⊕∮⊙◇☆▉▊▋▌媒 ▍來 ▍稿 […]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五期

2004年 June 21日(Monday)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五期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再思考當前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下)
∮外部讀書會
台灣電影產業的救亡圖存
--《全球好萊塢》給予台灣電影的省思
∮本週媒大事
∮媒來稿
地下電台的合法化與抄台之爭

┌────《2004/6/21第二百零五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傳學鬥內部讀書會
讀本:《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1989-1993)》,魏玓撰

再思考當前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下)

面對台灣電影業的慘況,我們的政府當局在其中扮演什麼
角色呢?

電影產業在文化產業中具有龐大資本生產與再生產的能力
,也就是「瀑布效應」;電影成品雖然需要鉅額的投資,
但是在影片完成之後,往往能夠在電影院首映,繼而在有
線電視、錄影帶、無線電視、外銷等通路中流通,涉及了
龐大的資本流動。因此若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電影工業
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從本世紀初美國之於好萊塢,到近年來竄起的韓國電影,
電影的資本能量對於民族國家發展民族工業,是一項不能
捨棄的產業。1996年末,韓國總統候選人金大中,提出支
持韓國電影的宣言,並將之列入競選白皮書中,他說,「
在21世紀,文化就是國力,文化不僅有提高生活質量的作
用,而且正成為創造巨大附加價值的產業。」,他同時舉
例,好萊塢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的「株羅紀公園」全球賣
座8億5000萬美金,等同於韓國必須出口150萬輛汽車,來
說明自己將盡一切的力量,保護韓國電影,全力發展電影
產業。

台灣的電影政策,在1980年代以前,一方面視電影為宣傳
機器的一部份,當時嚴格的電檢制度、電影製作生產的生
產材料(生產工具如攝影機;生產原料如底片)進口的高
關稅、缺乏正面的輔導與獎勵,同時透過黨國基器直接介
入經營(中央電影公司,台灣省電影製片場,中國電影製
片廠)等手段,對於電影製作與內容進行嚴密意識型態監
控;而在另一方面,政策對於電影市場則以特種行業規範
之,只能以低層次的娛樂活動看待,並放任發行與映演部
門由各種勢力壟斷。

1983年電影法正式公布,雖然明訂電影為「文化事業」,
但是政府宣傳控制並未消逝,而且也沒有明確輔導電影作
為文化事業的具體策略,一般被認為「名不符實」。到了
1980年代中後期,國家政策面對持續嚴重萎縮的電影生產
,開始轉趨積極輔導,包括開放電影檢查制度,降低電影
工業的賦稅,設立電影輔導金制度。

然而,1980年代台灣電影政策的轉變,與美國在1980年代
之後將文化產業視為國家經濟的重要收入,並開始對流通
於世界各國的文化產品,以智慧財產權之名進行索價;在
此同時,美商八大為主的好萊塢勢力則配合美國的政治策
略,要求台灣取消外片配額管制,於是台灣政府在1986年
對於台灣電影的外片配額管制全面解除,而台灣本地電影
發行商也趁機裡應外合,著眼於有線電視合法化之後放映
通道的遽增,更積極地發行外片。

此外,這樣的發展又與台灣電影因為生產條件匱乏所導致
的電影產量不足有關,縱使政府在1989年開始提出電影輔
導金的輔助,希望能夠提升國片生產部門的能力,但是在
本地電影工業獨重發行(外片)的情形下,少數具備發行
-製作能力的電影公司(例如中影)往往是這項補助的常
勝軍,作實大者恆大;同時,在黨國宣揚國威的心態下,
配合本地文化菁英在台灣電影與歐洲藝術電影圈之間的穿
針引線,輔導金間接成就了台灣電影在後新電影時期的國
際影展路線。

然而從新電影到後新電影,台灣電影業的慘況並未因為國
際影展的成功 而改善,馮建三(2003)引用多種資料來源
,整理出美國以好萊塢為首的電影在各國(港、韓、英、
法、台)電影市場的佔有率,結果發現台灣獨占鼇頭,在
2001年大概有95%的電影市場為美國電影;這意味著台灣
的電影市場已經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而這種看似矛盾的
發展,實際上是在資本主義體系當中,社會階層兩極化下
的文化消費模式 。

此外,國際影展路線對於台灣電影在國際舞台的拓展,也
並未讓台灣的電影政策更具有自主性,在2001年年底,新
聞局在台灣加入WTO的談判過程中,把舊有電影法第11條與
第40條取消 。這個動作雖然象徵的意義大於實質 ,但是
卻足以突顯出國家角色的軟弱無能。

∮⊙◇▉▋▌ 外 ▍ 部 ▍ 讀 ▍ 書 ▍ 會 ▌▉⊕⊙◇

台灣電影產業的救亡圖存
--《全球好萊塢》給予台灣電影的省思

林靖堂

近來參與傳學鬥所舉辦,閱讀《全球好萊塢》的讀書會,
筆者突然發覺到,台灣電影產業有著很嚴重的生存危機。
此危機來自於所謂的「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筆者認為
,台灣電影的先天不良在於早期政府對於電影的輔導心態
與整個電影產業輔導制度、產業結構、法令檢查與設計的
不良;而後天失調則是遭逢來自好萊塢電影發行與映演的
強力登台,大舉佔據台灣整個電影產業的發行端與映演端
,連閱聽眾的口味也被好萊塢的電影文本給寵壞了,再加
上一連串對於台灣電影創作者的打擊,台灣電影產業的枯
竭是無可避免!

《全球好萊塢》一書,在探討好萊塢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文
本與自由主義邏輯,配合美國政府的協助,在全球建立一
個國際分工的體系,以此迴避工會的抗爭,而達到經濟學
最原始的原則「求得市場利益極大化」!本書最大的好處
,是將好萊塢如何突破國際上其他國家的文化保護政策的
手段,明白的呈現在讀者的眼前,並且對其進行強力的批
判!也因此,看在台灣讀者眼中並且對照台灣當下的電影
產業與政策環境,本書能夠很明白的顯示出台灣電影產業
與政策目前所處的困境與缺失!

參加讀書會並且閱讀本書後,筆者綜合了其他學長姐與讀
書會成員的見解,整理了大家與筆者個人的看法與見解!

一、對於政府:

政府應該正確認知電影產業是為所有文化產業的火車頭,
在文化彰顯與保存、經濟生產的生產價值上,電影是具有
指標性的意義與功能。電影不該只是宣導政令,宣揚國威
的宣傳工具,他應該是各種類型創意與文化展現的場域!
對於各種輔導電影振興的方案與措施應予以確實執行,對
於本國電影放映配額的保護應該確實立法與執行之。

政府應是站在一個輔導的角色而非控制與管制的角色,且
更應重視電影作為一個文化產業的領導地位。

二、對於導演:

台灣的導演身處困境之中,有個最大的難題,就是資金的
籌措!台灣的導演應該體認行銷的重要,與貼近大眾口味
的電影文本,無論資金的多少,讓自己的電影利用各種媒
體管道推展出去,才是未來是否有能力在繼續揮灑創意與
熱血的關鍵所在!

三、對於觀眾:

台灣的電影消費者口味,已經被美國好萊塢餵養成習於好
萊塢式的大眾口味!另外,對於對台灣電影的刻板印象與
文本解讀力的不足已經成為了一種強大的殺傷力,它足以
在國片尚未映演前,就先被否定。也因此,重新改變台灣
電影消費者對於國片的觀感與印象,加強電影文本分析等
類似的通識教育應是當務之急!

據此,政府、電影產業發行映演與製作三大環、以及觀眾
,是構成台灣電影結構的三大結構,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要
有重大的改變,才能改革現在的台灣電影產業,雖是工程
浩大,但除此別無他法吧?

⊕∮⊙◇▊▋本 ▍週 ▍媒 ▍大 ▍事 ▍▊◇★☆★☆

1.上個禮拜「滾石」傳出爆發財務危機,滾石除了召開記
者會說明並無此事之外,旗下藝人例如五月天或老大哥周
華健接受記者訪問時,都表明支持滾石到底。另外也由於
「滾石」的祖產太誘人,「錢櫃」為了取得「滾石」這些
膾炙人口金曲的伴唱帶授權,「錢櫃」出價高達2億8千萬
元。其實,「滾石」最近已把早期膾炙人口的「祖產」,
以日本20-Bit高密度技術重製,包括:羅大佑、陳淑樺等
人金曲,以「滾石」K2經典專輯再度上市。

小編媒批:其實殂了滾石召開記者會所聲明指出,是因為
盜版猖獗原因之外,跨國公司與台灣的唱片公司的強烈競
爭也是原因,許多本土歌手都由來原來小唱片公司跳槽到
這些大財團的公司底下,讓這些小唱片公司辛苦努力栽培
出來的歌手,(例如之前的蔡依琳與周杰倫)拱手讓給這些
大企業作收最後的成果。

2.近期,富邦集團、統一集團都規劃進軍電視購物市場,
王令麟則是對此首次回應。他說,站在東森有線電視的立
場,只要有人願意付不錯的定頻金額,東森都樂見有其它
頻道商加入電視購物的市場。王令麟並表示東森成立四年
,業績從開始的年五億元成績,到今年五月單月做到二十
五億元新高紀錄,數字很好看,但事情不容易做。以節目
製作人為例,東森購物台現場就有六百多位,比一般電視
台製作人還多。

小編媒批:看來王董真是為了賺錢,大手筆給他砸下去了
,也說了如果大家要來競爭的話,記的,要先繳個定頻費
用給我們的系統業者,看來最後的贏家還是莊家。

3.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雖控制義國超過90%的電視台,
但在本屆歐洲議會選舉中,卻被一位對時局不滿的電視女
主播莉莉.葛魯柏痛宰,遭遇其政治生涯中最屈辱的一次
挫敗。 莉莉在義大利備受觀眾歡迎,她所代表的「橄欖樹
聯盟」是由一群不滿貝魯斯柯尼而離開貝氏控制的媒體,
或是遭貝氏開除的媒體工作者組成。這個中間偏左的聯盟
在本次歐洲議會選舉中贏得31%選票,貝氏的義大利力量
黨只得到21%支持。

小編媒批:從義大利的例子看回台灣,是否各位會突然驚
覺,台灣總是好的不學,壞的卻總是有樣學像呢?

3.台灣民眾最愛看什麼樣的雜誌?世新民調中心「2004媒
體風雲排行榜」調查結果發現,新聞與八卦娛樂兼具的周
刊型雜誌最受讀者青睞,其中短時間內就在台灣市場崛起
的壹周刊,更囊括了多項指標之首。世新民調中心分析指
出,壹周刊雖然爭議話題不斷,它對台灣社會帶來的影響
已深植人心,證明了壹周刊已成為引領台灣社會風騷的頭
號雜誌,想看八卦,民眾第一個會想到壹周刊。

小編媒批:不僅壹周刊有如此不錯的成績,蘋果日報也一
樣在短短時間內跟中時與聯合相互匹敵,但這份調查的前
提還是必須提醒各位看倌,因為這這裡的媒體環境還是以
市場導向,民眾愛看與與是否對民眾造成傷害,這個是必
須要去思考的差異點,因為從以前的紀錄看來,蘋果日報
與壹周刊常會為了議題聳動性,而作出傷害當事人的舉動

⊕∮⊙◇☆▉▊▋▌媒 ▍來 ▍稿 ▍▌▋▊▉⊙◇★☆

地下電台的合法化與抄台之爭
李世清/中正電傳所研究生

自槍擊案後,逐漸沉寂於新聞版面的地下電台議題似乎又在
這些業者與李前總統聚餐的情形下被翻上檯面了。

據報載,一直以來政府官員們就無法在地下電台是該就地合
法化,還是該直接被予以抄台這兩者間進行一個適當的決策
,原因除了有許多業者利用向監察院、立法院陳情以及政治
上的壓力等來對主管機關提出政府不該大力取締的訴求以外
,另外就是考量到在目前台灣已經有兩百多家電台的情況下
,若讓這些地下電台就地合法化後,究竟會對既有的合法電
台帶來何種衝擊?

從筆者的觀點來看,我認為在一個民主的社會,具有多元的
發聲管道是必須的,因此若可透過合法化這些地下電台來讓
各方的人們皆可表達其心聲自然非常不錯,然而,因為我國
各媒體的型態向來就都具有強烈的黨政色彩,因此在這種貌
似可傳遞出多元聲音的管道上,通常其內容也不過就是各個
媒體為自己所支持的政黨自我宣傳而已,至於在意見的交流
上根本就沒有達到什麼成效,充其量也只是在兩派言論隔空
互相攻詰的情況下,呈現出雙方在一些議題上不同的觀點而
已。基本上,這種各說各話的情況不僅無益於意見的交流,
而且在這些份屬不同陣營的媒體在對各自支持者進行長期洗
腦的情況下,更造就了台灣缺乏互信根源的缺失;因此,讓
這些地下電台合法化來加入這個戰局似乎並不是一個明智之
舉。

再者,筆者進一步地從地下電台的言論與合法性這兩者間的
關係提出看法。原則上,在人人都有言論自由的法律保障下
,人們應該能夠盡其所能的提出自己對於某些事件的相關看
法,然而,這樣的言論自由是否應該建立在其本身是具有合
法地位的基礎上呢?我認為是要的。基本上這個論點並非代
表全盤否定透過不具合法地位的地下電台所表達出來的言論
就不該接受保障,但很明顯的,從現實生活中可以得知,在
透過這些未經合法的地下電台所發散出來的言論中,有時可
能極具偏激性或者是鼓動性,針對這樣可能是透過蓋掉合法
廣播電台而來所發出的言論,我們不僅無法加以防制,甚至
連既有的法律對取締這些地下電台的刑責也不過就是易科罰
金而已,那麼,在這種無法有效遏止其發表不當言論的情況
下,再加上前述所言,吾人認為政策方向似乎該走向對地下
電台進行強力的「抄台」取締比較好,只是,這種高壓的取
締手段勢必會被強力抨擊,因此若政府沒有相當的迫力,看
來也無法貫徹執行,至於在抄台後要如何防範其東山再起也
是一個相當的難題。

總之,在學者們疾呼黨政軍應該退出媒體、台視華視應加以
公共化的同時,吾人認為,地下電台也是一個必須要加以關
注的議題,即使民主的社會本來就應該要有多元發聲的管道
,但至少在以法治國的台灣社會裡,不符合法律範就等於是
沒有說服力,有關當局實不該因其背後有政黨撐腰、甚或是
因為民代的關說就加以退卻,改採不強制抄台的溫和取締路
線,同樣的,相關法令也應該修訂的更加嚴格,如此一來才
能有效地避免地下電台所帶來的問題。

⊙◇★☆傳學鬥回應:

本文對於地下電台,有兩個論述的主軸:一個是自由多元論
,另一個則是合法性的問題。

台灣的媒體大多呈現出強烈的政黨色彩,不失為一個可以討
論的議題,但是上週六的中晚所提出的資料,說明目前所謂
非法地下電台,以政治議題作為主題者約莫只剩10%,而基
於營生的壓力,其他9成的經營者大多以「賣藥電台」的商
業經營形式出現,或許正突顯出台灣廣電媒介在政策層面的
特徵。

也就是,政府往往刻意視而不見產業發展的前景,並在經營
管理採取放任的模式,導致許多媒介資源無法進行有效的整
合,同時在媒介經營過度競爭下,訊息的提供者其實不會太
重視訊息的生產,而這種廣播媒介的運作模式,是商業邏輯
的一貫思考,內容的生產只是為了促銷收音機以及其中的廣
告罷了;顯然,在這樣的模式下,許多民眾對於媒介的近用
需求其實是扭曲的。

本文提及的法律介入,傳學鬥基本上同意,但是理由絕對不
是因為目前的地下電台掩蓋了所謂合法電台發言的空間,或
是合法電台基於法治,而讓發言內容較不會流於政治煽動與
情緒動員,這樣的說法與事實背離太遠(飛碟電台趙少康的
表現堪比地下電台的激情衝動﹗或是賣藥節目與有線電視的
蓬萊仙山差異很多嗎?),而且事事訴諸法律的說法容易替
法律造神,卻掩蓋了這些偏向兩極的言論,雖然是以政黨之
名表現,其實是肇因於商業邏輯之下,過度競爭所需要贏取
的微利,進行的聽眾切割。所以基於法律進行查抄,只能圖
利現有所謂合法電台,對於改造媒體環境沒有太多幫助,反
而陷入惡法亦法的迷思。

我們認為,公共化當然是一個方法,但是廣播媒介在廣電媒
體公共化的過程中,應當扮演什麼角色應當是下一步的重點
,廣播媒介在其他新科技的衝擊下,使用者減少是可以理解
的,而廣播電台在過去的因應策略,是以全台連播的方式,
採大眾媒介的方式進行,取得更多廣告來繼續生存。

然而,廣播相較目前許多媒介,在近用成本上實屬偏低,而
且廣播基於媒介特性本來就屬於地域性的媒體,所承擔的是
社區性的角色,如果能夠透過政府適度的補貼,促成獨立媒
體的誕生,那麼在台灣逐漸走向族群多元(外籍伴侶、外勞
、新移民)的社會現實下,廣播媒介正好能夠提供這些小眾
,關於文化近用的需求。

⊕∮⊙◇★☆

您對媒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而無處發聲嗎,傳學鬥是
一個開放平台,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
有關傳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
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名(或筆名)
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傳學鬥有刪稿權,不願刪稿請註明
。相關網址:

綠林好漢媒來稿:scstw2003 @yahoo.com.tw 。
公共化之陣地戰:nccu.edu.tw/92451001/  。
狡兔三窟發報台:enews.url.com.tw/category.shtml 。
集思廣義讀書會:twmedia.org/benla/bb/viewforum.php?f=17 。
招賢聚義部落格:twmedia.org/scstw/ 。

並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傳學鬥歡迎您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下次再見囉。》─────────┘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四期

2004年 June 14日(Monday)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四期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公共化答客問(第三輯)
∮本週媒大事
∮媒來稿
媒體何來政治性的置入性行銷?
∮媒遺珠
1.公共利益絕非少數禁臠
2.不是天真而是預(遇)見未來
3.拿一面哈哈鏡,就以為可以出個水晶球
 --敬覆聯合報記者
∮媒活動
619反軍購全民發聲大遊行

┌────《2004/6/14第二百零四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做對的事,還請堅持!」,我們恭喜新聞局踏出了正確
的第一步!提出使台華視更符合公共利益的無線電視公共
化方案。傳學鬥肯定新聞局這個規劃方向,但強調最終的
執行與否才是台灣媒體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希望這是一
個「貫徹始終」的政策。傳學鬥將不定期開闢「台華視公
共化答客問」專欄,為各位介紹公共化的論述基礎。此外
,傳學鬥公共化陣地戰線(http://nccu.edu.tw/92451001/)
,歡迎鬥陣來討論與連署。(連署網址http://twmedia.org)

解答八)公共化之後,從業人員只領錢、不做事?

大家或許都有到公家單位辦事、卻受了一肚子氣的經驗~
然而公共電視是不是另一個衙門?在裡頭工作的,會不會
都是一些只會擺出晚娘臉孔教訓人的公務人員?那公共化
,是不是又代表只領錢、不做事的從業人員變多了呢?

首先,現在的公視,雖然有部分經費來自預算挹注,不過
它不是政府機關,而是依「公共電視法」運作的基金會。
也因此在裡頭工作的,也不是公務人員,而是與公視基金
會簽訂工作契約的從業人員。而儘管公共電視是國內少數
幾個、透過內部民主程序簽署了「新聞室公約」的媒體,
在裡頭工作的從業人員,確實擁有比較大的表現空間。但
與一般商業電視不同的是,公共電視中從業人員的專業表
現,除了在內部受到公視監事會、董事會,以及總經理的
督促,在外部也受到國會(立法院)及大眾的監督。甚至
在公視法內也明訂,公共電視不但各項資料必須向大眾公
開,也必須積極滿足閱聽大眾的需求、提供各項視聽的服
務。也因此,目前的公共電視儘管經費有限,但有效管理
、良性監督下,從業人員的專業表現,不但沒有辜負大家
的期待,公共電視各方面的成績,也受到國內外獎項的肯
定(以二零零二年為例,公共電視便入圍九十八項、得獎
四十五項)。

在公共電視的例子中,我們看到,只要制度面妥為設計,
從業人員不但不會擺爛、甚至可以表現得更好。而未來,
新政府若依照白皮書施政、成立公共廣電集團,那麼在保
有現行公視法「有效管理、良性監督」精神的制度設計下
,我們可以預期,公共廣電集團內部既競爭、又分工的活
潑氣氛,將使從業人員發揮的空間更為遼闊,則公共化不
但意味著能更有效地為閱聽公民服務,也將持續帶給商業
電視台良性的刺激!

解答九)公共化之後,錢從哪裡來?

到底公共電視會不會很昂貴,只會浪費納稅人的錢?而公
共化,又會不會加重政府的負擔,最後變成我們大家每個
人的負擔呢?

首先,現在的公共電視,一開始(一九九八年)是靠著行
政院捐贈的十二億元,還有自籌款三億元(總共十五億元)
起家。原本預計,政府編列的預算逐年遞減百分之十,到
了創台第六年(二零零四年)時,政府編列的預算便只能
編列第一年的一半(六億),而其餘經費則由公視自行籌
募。

不過在台灣公共廣電服務不足、公共電視仍然萌芽之際,
這樣的限制似乎太過嚴苛了?因此,依公共電視法附帶決
議,在建台後第三年(二零零一年)時,由國會組成的評
估小組重新評估是否要繼續編列預算,結果立法委員對於
公共電視的表現,仍然給予高度肯定。也因此決定將相關
條文刪除,而目前每年,立法院仍然編列預算(約九億)
來支應公視開支。同時,因為公共電視法規定公視不得播
送商業廣告,也因此,目前公共電視營運的經費來源包括
了,政府預算捐贈、企業對於優質節目的形象贊助、「公
視之友」個人捐贈,以及其他收益。

其中,其他收益一項,包括了周邊視聽產品的收入、設備
的租借,以及依「廣播電視法」以及「有線廣播電視法」
中,自廠商盈餘或營業額(百分之一)提撥出來的基金。
儘管如此,公共電視在更積極服務閱聽眾方面,仍然不免
會有經費不足的情形。因此,未來新政府若依照白皮書施
政、成立公共廣電集團,台華視等台應可適度開放廣告,
以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情況又再發生。

此外,對於公集團的經費來源,也可以有多元的設計,比
方說,電波頻譜使用執照的拍賣所得,便可以挹注於營運
之中,像中視儘管先前遭到不當釋股,但只要新聞局拍賣
其電波執照的使用權,得標經費也可以回收公集團利用。
而將既有的廣電基金併入公視中,也可以是壯大公集團力
量的方式。這些作法不但不會加重政府的負擔,也可以將
公共電波資源做做有效的利用。我們也歡迎您一起來想想
,可以從怎樣的制度設計中募得財源,而真正回饋到廣電
公共服務上。

⊕∮⊙◇▊▋本 ▍週 ▍媒 ▍大 ▍事 ▍▊◇★☆★☆

1.上禮拜二上午,由媒體改造學社發起與各個重量級社運
團體召開記者會,籲請行政及立法部門重視民間社會對無
線電視公共化的要求。並首度公布參與「催生公共廣電集
團」連署的傳播科系老師名單,包括傳播學界大老徐佳士
教授、以及政大及世新兩大傳播搖籃的大家長翁秀琪與成
露茜教授皆共襄盛舉,共計 142位、佔全台傳播科系總數
3分之2的老師皆熱烈響應傳播學界對「建立公共廣電集團
」的支持。

小編媒批:或許各位看倌還不太懂公共化是什麼?沒關係
我們將繼續製作公共化Q&A為各位解答,但看看翁、成院長
都站出來支持了,或許這一次的公共化運動是繼公共電視
法立法通過之後,第二次的歷史轉折點喔。

2.國民黨於上禮拜賣掉了一家原本表明要歸還的戲院(宜
蘭新生戲院),財政部表示,因為法律沒有限制國民黨要
歸還黨產,依法國民黨是可以賣黨產的,只是,國民黨既
已表明要歸還,如果反悔,自己就要付出代價,承受外界
質疑。

小編媒批:追討黨產的最大困難,在於缺乏法源依據,而
且國民黨取得部分黨產的過程也有「疑慮」,但是畢竟,
這些資產現在就是登記在國民黨名下,選前國民黨宣稱願
歸還這些黨產,不管用意為何?傳學鬥還是認為此時需劃
分「國家」與「政黨」這兩者的界線,因為屬於全體社會
的資產,終究必須還給全體社會。

3.新聞局收回自辦的廣播及電視金鐘獎,兩場全部經費900
萬元;由兩岸三地一起舉辦的「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頒
獎典禮,台北之音則預定支出3000萬元經費。兩場金鐘獎
頒獎典禮經費不及台北之音一場活動的三分之一,新聞局
官員笑稱,輸人不輸陣,屆時要全程觀摩人家辦活動的「
規模」。

小編媒批:不懂新聞局是想跟人家比什麼?這種頒獎典禮
能夠為國內的創作歌手有實質的鼓勵效果嗎?可以預料到
的是大場面的星光大道與媒體爭相拍照與報導,不僅平時
歌星就靠炒做誹聞與八卦出名,此時更是娛樂與花招盡出
只為了吸引報導,而這樣的頒獎典禮的商業邏輯下,卻很
難讓不一樣的創作音樂出頭天。

4上禮拜公佈了有關青少年菸害的媒體識讀能力調查,共
調查大學、高中職、國中、國小學生共四千多人。結果顯
示,近七成學子無法分辨菸品的置入性行銷廣告手法,例
如,菸商透過贊助球賽或演唱會推銷菸品,或是用同一
Logo販售咖啡或手錶,間接推銷菸品品牌的做法,受
訪學生普遍難以分辨。

小編媒批:香煙跟酒類的廣告比起來,香煙還算是小咖等
級,由於酒類是牽扯到更大的政治經濟勢力強力後盾,所
以沒人敢立法規範這樣的廣告(或是相對規範較小),所以
媒體識讀能力的建立是相當重要的,如何拆解廣告當中迷
人的符號吸引力,以及認清廣告的面貌,這些都是目前青
少年急需建立的媒體素養。

⊕∮⊙◇☆▉▊▋▌媒 ▍來 ▍稿 ▍▌▋▊▉⊙◇★☆

媒體何來政治性的置入性行銷?
李世清/中正電傳所研究生

據報載,立法院教育文化、科技資訊兩委員會聯席會於上
月底(五月十九日)初審通過了民進黨立委羅文嘉所提之
廣電三法部分條文的修正案,根據這個修正法案,未來政
治人物將不得主持、製作廣電新聞或評論性節目,而政府
、政黨等政治團體製作、託播的廣告也必須清楚標示。為
了杜絕政媒兩棲和置入性行銷的現象,或許這個法案的立
法點是很明確的,但若仔細深思的話,我們不難發現它在
現在根本就是屬於一條本末倒置的規範,為什麼?

通常所謂的置入性行銷是一種進化的、隱性的廣告,其多
半是由廣告公司或媒體購買公司所使用,它只要直接買通
媒體或製作人就可以行銷,連拍廣告都省了;而也正因為
行銷者隱藏了身分,因此它的效果宏大,但卻也相對的讓
消費者「知」的權利受損。從這個定義與條文的內容可得
知,關於置入性行銷所牽涉到的討論層面無非就是在要求
廠商、政府或政黨要將其行銷手法攤在陽光下,不能「隱
藏」於各式各樣的節目裡。然而,筆者認為將這樣的訴求
放在當今媒體中的商業層面上或許是可行的(即便我認為
並非真有規範這方面的必要),但卻不一定適合運用在政
治的層面上。

為什麼呢?原因在於目前不少媒體本身的大架構根本就是
屬於政黨的宣傳工具,它們就是自己所屬政黨的延伸,並
且其存在就是政黨的活廣告。此外,它們除了會對反對黨
的廣告有所禁止以外,媒體內部的相關內容也總是赤裸裸
的在為自己的政黨說話、宣傳,根本一點都不隱匿,那麼
,在這樣的情況下哪來置入性行銷之說?因此筆者認為,
在當今媒體做為一個完全行銷工具的情況下,其根本一點
也沒有隱匿的意涵,更無謂其行銷手法是否「置入」了!

此外,或許有人會認為,當未來幾家電視台公共化、媒體
不再是政黨的延伸之後,這個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而此
修正條文也能打破筆者的觀點而成為符合當下情境的規範
,然而令人感到隱憂的是,就算未來媒體真的被公共化了
,但有誰能保證過去所積存在現今媒體記者身上的陋習(
依舊強力行銷自己所屬意的政黨)能因此被去除,而被指
派的董事或經理人就能完全排除下屬揣摩上意的情況,進
而完全發揮公共化電視台的功效嗎?這似乎並不容易。

筆者認為這又牽涉到「如何在訴求媒體公共化的同時,也
對這些既有的記者們及未來新進的從業人員們進行相關教
育」的問題,如果未來這個問題沒有被進行相關的討論及
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案,那麼一旦一個公共化的媒體不具備
有能實行公共化理想的相關人才,終究也只是行了公共化
的媒體改革之名而已,其最終將無法實踐媒體公共化的真
正內涵。

最後再回歸至該條文的罰則來看,部分的罰則顯然過輕,
如電視事業、廣播事業違法才分別處以五千元至二十萬元
、三千元至三萬元罰鍰而已,這恐怕無法有效遏止這種不
良的風氣。此外,雖然它規定了政黨黨務工作人員、政務
人員及選任公職人員不得製作、主持廣播、電視的新聞性
節目或時事評論節目,但今日若有一個人堅稱自己並未從
政,也未具有上述任何身份,可是卻具有明顯的黨政色彩
,在實質上亦具有絕對的影響力,並且也確實利用了這些
媒體來進行政黨的相關行銷的話,究竟又該如何管制?而
這個發聲的媒體若根本就是政府沒有加以立案的地下電台
的話,豈非正大光明的「逍遙法外」?總之,筆者認為這
些問題都是此修正案該加以考量的,若無更加具體的界定
與討論,將來在執行上勢必會產生相當程度的困難。

▍▌▋▊▉⊙◇★☆
傳學鬥回應:

作者對於當前媒體各為其主的態勢感到悲觀,認為廣電三
法修正案僅管初審通過,仍然無法遏止媒體成為特定政治
勢力傳聲筒-甚至連公媒體也不例外。對此,傳學鬥有不
同的看法。

首先,以當前廣電三法對廣告的規範來看,一般商業性之
置入性行銷是否合法仍不免有疑,則本次修法禁止政治團
體採取置入性行銷,其實乃屬強規範。此外,修正案並明
文將政治人物排除於廣電節目之主持、製作之外,其實也
同樣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政治力介入媒體的不信任感。這是
否成為作者對公共化抱持疑慮的原因尚未可知,不過就經
驗事實來看,公媒體在人事或財務方面的設計,不但相對
能抗拒政治力黑手入侵,也同時成就了公民近用的開放場
域,是讓專業性得以發揮的制度,也壓縮了人謀不臧的空
間。反倒是商業媒體-在法案通過前,即大方成為置入性
行銷賣家,為特定政治勢力抬轎;在法案通過之後,或出
於營利考量,恐怕仍難抗拒非屬定義中政治人物、卻具有
特定色彩的名嘴。也或者,商業力成為特定政治力量的白
手套,繼續褻弄人民知的權利?

質此,傳學鬥對於立委諸公的立法除表示尊重,也願意相
信此一修正案在「黨政軍退出」上能發揮一定效果。至於
相關名嘴發表任何言論,只要不觸犯相關法律,基於言論
自由的立場,實不宜干預。則傳學鬥固然不敢將公共化視
為解決所有媒體問題的萬靈丹,卻仍然肯定其解決商業媒
體外部不利益的功能。而朝野諸公及社會大眾,若能在「
黨政軍退出」外,看見公共化運動蘊含的進步性,相信在
這關鍵的時刻,都能成為推動公媒體及公民社會的生力軍

⊕∮⊙◇☆▉▊▋▌媒 ▍遺 ▍珠 ▍▌▋▊▉⊙◇★☆

1.公共利益絕非少數禁臠
 邱家宜

拜讀時報廣場梁定澎先生大作,認為將台視、華視公共化
,成立公共電視集團,必然會導致少數人掌控最大媒體集
團,這樣的推理,讓人不禁狐疑,難道國人所熟知的世界
知名公共電視,英國BBC與日本NHK,作為其國內最大媒體
集團,享有共預算,亦都是「少數人的禁臠」?如果其他
先進國家,並不乏發展出符合公眾利益之公共電視集團的
成功經驗,學者憑什麼斷言,台灣絕對沒有機會循己身特
殊歷史經驗,發展出符合集體利益的公共電視呢?對於一
個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內經歷解除戒嚴、總統直選、政黨輪
替,能夠承受五十萬人在總統府前大遊行,卻不發生失控
衝突的民主化社會,作為理當站在資訊制高點上,引導社
會前瞻的智識階層,何必低估社會潛力,一再堅持社會進
步的力量,絕對無法戰勝權力所帶來的腐敗?

依照目前法令制度,公共電視董事會由行政院提名,經立
法院所推薦成立的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審議委員會席次
依政黨比例產生,?讓董事會順利產生,董事成員分布基本
上亦能代表不同黨派的觀點與利益,在以公共電視法所賦
予各項使命為前提下,共同參與營運。未來公共電視集團
如果仍循此模式,政治性角力固然無法全免,但只要各方
政治力量在立法院均能繼續佔有一席之地,公共電視便不
會成為哪一個黨派的禁臠。更何況媒體專業倫理實有不容
政治力染指的堅固本質,一但在規模與社會影響力上站穩
腳步,對在位者的批評往往更不留情。前不久發生在英國
的凱利博士案,BBC的報導便給了英國政府極大難堪。梁
文認為公共化後的媒體,將成為政府的傳聲筒,其腦海中
所想像的,多半囿於解嚴前老三台的光景,甚至拿共產國
家的媒體來比喻公共化,顯然對於公共媒體的理論與歷史
實証,都缺乏真正的了解,。

梁文反對公共化所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向全民釋股,認為
可以不受政府掌控,又不被單一財團壟斷。但試問,中華
開發的小股東何曾擁有過公司決策權?號稱全民入股的民
視,當初共同出資的成千上萬小股東,又有哪一個人真正
參與治理過公司呢?全民釋股,最後不過是掩護大股東翻
雲覆雨的一個幌子。

梁教授認為市場經濟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依照梁文的見解
:「媒體是否反應公眾利益是完全可以由收視率和市場機
制來衡量的。一個節目收視率很高,自然反應社會上有很
多人有此資訊需求,在合法的範圍內滿足這些人的需求,
就是公共利益的照顧….」,如此說來,收視率最高的台
灣霹靂火,鐵定是最符合台灣社會集體公眾利益的囉?收
視率其實受制於選擇性,如果未來公共電視集團有機會製
作出「阿信」(NHK)那樣的連續劇,收視率會不如台灣霹
靂火?電視媒體環境惡性競爭,商業電視台無法做出高品
質節目,必須從結構面檢討,而不能以被結構扭曲的現況
為觀眾品味定調。

公共電視集團未來是否會成為某一政治力量禁臠?在這裡
必須指出的是,其風險絕不會高於將電視台賣給向來希望
與政黨親善的財團,相較於私人公司經營,公共化的架構
設計,透明度反而較高。也正因為如此,公共化的未來,
值得大家寄予更高的期望。

2.不是天真而是預(遇)見未來
 吳錫河

有人說:「媒體公共化是一種天真、是一種夢想」,不否
認公共化的確是一種夢想,但是人「因夢想而偉大,人為
理想而進步」,但是若能配合行動實踐,夢想就會成為可
達成的目標,若只是害怕而裹足不前,則夢想就是一種遙
不可及的夢。若是媒體記者們能夠願意多做點功課,少點
烏鴉心態,那麼媒體公共化將不是夢想,而是種預見未來

現今,商業電視主要目標是追求利潤,抓住特定的市場,
以運用特定的炒作手法來販賣情緒、聳動、暴力來製作衝
突,更有甚者補風捉影進行媒體審判、毀於個人名譽於無
形。

試問:商業電視媒體用如此惡質的內容來綁住閱聽人,卻
使社會動盪、族群對立、人心不安、不良示範、價值錯亂
,商業媒體又如何對得起每天須以電視為伍的社會大眾?
這種作法,如果不是商業媒體太低估自己的影響力,就是
認為自己是沒有社會責任.

在媒體公共化議題出現之後,許多人一直提出「政治力」
、「成本」、「經營管理」等問題來否定媒體無法公共集
團化,但是一直在數字上打轉,是否太過目光短淺呢?為
何不著眼於長期的社會發展,給台灣一個再創造奇蹟的機
會呢?成立公共電視集團在初期就像一個初行學步的孩子
,是需要政府花點心思來保護,但著眼長期,未來數位化
後,公共電視集團將替台灣影視與技術人員創造一個完善
的發展舞台,不會沒戲可演、沒戲可拍,毫無用武之地,
相信未來台灣影視產業、文化產業將會有另一波的成長,
更優者還可向進軍國際,真正讓台灣成為「亞太媒體中心
」。試想,若是沒有前瞻性的投資就想坐享利潤,是不是
才為痴人說夢的天真?

的確在台灣有很事情都是受到政治性的考量,想當初公共
電視台在成立與立法的過程中也是受到相同質疑,如今成
立公共電視集團會遭遇相同的問題也是預料中的,因此我
們需要更多站在第一線,身兼監督之權的記者朋友們,善
盡自己的第四權,讓我們能夠一同為台灣的願景而努力,
而非安於現狀般的唱衰。

因此,作為媒體公民,我們嚴正要求新聞記者們也務必給
台灣一個機會!我們衷心期待媒體能夠支持並實踐公共化
的理念,身為「第四權」的「民意代表」務必放下身段、
走出新聞室來聽聽閱聽人的聲音,成為媒體改革的動力及
主力,而非改革路上的冷眼烏鴉。

3.拿一面哈哈鏡,就以為可以出個水晶球--敬覆聯合報記者
 程宗明

聯合報記者的特稿將公共化形容成錢坑法案,大加批判,
同時以捍衛人民荷包為己任,好一個捍衛正義的媒體叢林
中的好漢?但是如果以匆忙一瞥地閱讀,斷簡殘篇的擷取
電視政策的相關文獻,然後拼湊成一篇狀似有洞見的分析
,恐怕綠林好漢不成,反成一個拿著哈哈鏡當水晶球,連
占卜的魔法師都不如的壞事小學徒!

聯合報記者所引用的公共化花費數據,是來自今年2月份
新聞局內部的研究報告:《無線電視公股釋出執行評估方
案》。該方案在前任新聞局長黃輝珍,5月10日邀訪傳播
學者時,公開承認部分數據評估欠缺考量。譬如說,每增
加「一台」公視,國庫每年就要增加四十億,其實該一台
實際指稱為「一個四個無線電視頻道的經營者」,而不是
一個電視頻道;換句話說所謂八十億是指兩個獨立的無線
電視經營者的八個頻道需求。這與現在談的以企業整併精
神,規劃公共電視集團的合理發展,與推出公眾基本需求
的頻道組合相比,計算基礎完全不同。挖個錢坑的人,其
實是這兩個聯合報的記者,非新聞局。

再談,所謂新聞局三十億發展無線電視數位化說法,也只
是一個概算,未考量到長期數位化投資,可以節省的支出
與數位器材標準化的價差,而這個報派上數字,居然記者
也拿來引用!事實上,目前無線電視數位平台發展部分,
國家實際編列預算為去年4.3億,今年3億,即或依照挑戰
2008的五年計畫執行也不超過三十億。

而所謂的國際潮流,英國也在引進商業電視之說,特別指
出獨立電視台;該二君是否忘了,ITV是在1960年代創設的
,當時經營者還叫Independent Broadcasting Authority
,其實ITV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播廣告的公共電視台,的確廣
受英國人喜愛(收視市場佔有率為29.2%);如果該二君筆
誤,指的是近年開播的Channel 5商業台,對不起其市佔率
只有3.6%,請問這叫「廣受」英國人喜愛。

論到公共電視節目收視率偏低問題,我們再來看一下國際
社會中公共電視的實例與潮流:英國BBC市佔率39%、芬蘭
YLE有42%、法國F1-3有42%、荷蘭NPB有38.5%;連近年來公
共化的成功範例南韓與紐西蘭,其公共電視MBC與TVNZ都達
有23.4%與42%。台灣電視環境需要見賢思齊的指標,而非
妄自菲薄自我停滯。

最後談到頻道氾濫,公共化節目俯拾即是,異哉!請兩位
告訴我,如何在日常電視頻道中撿拾BBC、NHK、ZDF、CBC
、PBS、YLE平日播出的節目?如果將美國好萊塢體系的院
線片HBO、首府菁英觀點的NGC也視為公共化的代表,那麼
全世界多元文化就叫美國人包辦就好,各國將影視文化投
資全部省下來,豈不樂哉?不過請問兩位,請據實告訴我
,哪一家錄影帶租售店有提供以上各種公共電視台平日製
作的節目,筆者飢渴國際公共化節目已久,如蒙告知,本
人一定不惜搬遷成本,移去與該店比鄰而居!

其實任何美好的社會建設都需要投資,天下沒有白吃的午
餐,台灣電視家戶投入電視的金額不足,亟需國家制度性
集資以創造國民收視福祉,此才是現今電視消費者極為缺
乏的「教育」。

⊕∮⊙◇☆▉▊▋▌媒 ▍活 ▍動 ▍▌▋▊▉⊙◇★☆

619反軍購 全民發聲 遊行

▓集合時間:2004年6月19日(六)上午10:00,12:00結束

▓集合地點:台北火車站大亞百貨前

▓遊行路線:台北火車站大亞百貨前→忠孝東路右轉公園路→二二八紀念公園
 
【6108億可以做什麼?】
拖了十年仍無法啟動的12年國教可以做十輪;
全年度100億的環境保育預算可以支用60年;
發展公民意識的社區大學運動可以持續6000年;
每年2億元的社區總體營造經費,可以持續3000年;
6000億可以補助台灣一百萬名弱勢者一百年的健保費;
提供三歲以下兒童醫療補助200年;
低收入戶就學生活補助超過700年;
6000億可以蓋2000個原住民文化會館,600個蘭陽博物館,
120個古漢根博物館,70個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
還可以讓台灣四大都市都享有便捷的捷運系統;
但是,一個賣地舉債的軍購特別預算案,馬上吃掉這一切!

【我們的呼籲】
在凝聚全民共識前,朝野必須凍結此特別預算案。
若政府仍執意推動此項超級軍購案,
我們不排除透過公投進行否決。

【我們的訴求】
反對被軍備競賽無底黑洞拖垮,我們堅持要有進步的思維
反對缺乏全民討論基礎的軍購,我們堅持要有公眾的參與
反對任由國際強權宰制的軍購,我們堅持要走出自己的路

【當天的流程】
09:50-10:00 音樂/熱場
10:00-10:10 行動發起說明
10:10-10:20 行動劇
10:20-10:30 肥皂箱
10:30-11:00 遊行行進/20隊親子/兒童隊伍前導
11:00-11:10 演唱
11:10-11:20 行動劇
11:20-11:30 宣讀訴求
11:30-12:00 肥皂箱

【發起人名單】
李丁讚、李天健、李易昆、何宗勳、冷麗東、周聖心、周東漢、林秀美、林柏儀
、吳介民、林柏儀、吳東傑、卓淑惠、唐光華、孫銘德、許逢麟、黃武雄、陳椒
華、陳柏謙、高茹萍、張子見、楊志彬、鄭同僚 …(依筆劃順序)

【聯絡我們】
http://uuu.to/619   。
communit@ms32.hinet.net   。
或 hehe77@ms65.hinet.net  。

【如何參與這個行動?】
請你619當天來參加我們的行動
˙你也可以帶你的好朋友一起來
˙或把這項消息傳達給他們知道
˙我們會製作好標語和海報,但你也可以自備標語、道具,請以反軍購為主,勿
攜帶人身攻擊標語
˙請協助在各bbs版、社群、家族、聊天室等….協助宣傳
˙也可以用手機傳簡訊,鼓勵好友參加
改變這個世界也許很困難,但至少我們可以讓它好一點,
619反軍購全民發聲,期待妳/你的協力參與。
煩請踴躍參加並廣為宣傳,謝謝!! http://uuu.to/619   。

⊕∮⊙◇★☆

您對媒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而無處發聲嗎,傳學鬥是
一個開放平台,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
有關傳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
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名(或筆名)
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傳學鬥有刪稿權,不願刪稿請註明
。相關網址:

綠林好漢媒來稿:scstw2003 @yahoo.com.tw 。
公共化之陣地戰:nccu.edu.tw/92451001/  。
狡兔三窟發報台:enews.url.com.tw/category.shtml 。
集思廣義讀書會:twmedia.org/benla/bb/viewforum.php?f=17 。
招賢聚義部落格:twmedia.org/scstw/ 。

並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傳學鬥歡迎您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下次再見囉。》─────────┘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三期

2004年 June 7日(Monday)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三期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新聞局浪子回頭,公共化千金不換
∮媒改社聲明
媒體改造學社針對新聞局提案將提台、華視官股捐給公視基金會新聞稿
∮本週媒大事
∮媒來稿
從中華電信開放用戶迴路之爭談迴路收歸國有之必要

┌────《2004/6/6第二百零三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新聞局浪子回頭 公共化千金不換

二零零四年六月,台灣傳播史將如何記下這個月?眼見廣
電三法於去年底新修之後,新聞局改正黨政軍介入媒體經
營現象的期限將至,各相關單位在歡慶數位化就要帶領台
灣走向新視界之際、卻若有似無迴避廣電媒體結構改革進
程。甫上任的新聞局長林佳龍,在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
則適時宣告了「具有民營化活力的公共化方案」做為政策
方向,這不但是對飽受媒介過度商業化之苦的廣大公民的
善意回應,也意味著台灣在文化立國的方向上,踏出了至
要的一步!

只是回首過去,雖踏出這一步,卻可惜無端走了許多冤枉
路。而新聞局的立場,也實在歷經許多轉折──除了主張
過「一公一民」,曾往不排除兩私」方向偏移也是事實。
則以上倡議,除了與陳總統《傳播政策白皮書》中「無線
廣電資源公共化」的初衷均有違背,在改革過程中,甚至
還有官員誇大「公共化」後數位化的相關費用、意圖阻撓
媒體結構改革的進程。兩相對照,林局長近日的一番談話
,於是益顯珍貴。質此,我們願意給予高度肯定!

不過,正如同其他歷史性的進步決策總不免先招致批評,
「公共化」才可喜地出現在報端,反對的聲音,卻也幾乎
是反射地響起。就教育委員會的狀況看來,不少委員便質
疑,比方--「公共化」後數位化、集團化的相關經費,
是否即意味「增加國家財政負擔」?以國家力量推動「公
共化」媒體改造,是否即等於「國有化」而「違反自由經
濟」?而「公共化」後,相關人事派任,如何免於酬庸、
形同「特定政黨化」?這些質疑,在其他國家的公共電視
發展過程也曾經面臨,並且也提供了相關的因應方案,台
灣如何從這些經驗中汲取養份,加速媒體改革的動力,相
信是朝野及社會有志於媒體改革人士,之後所應致力的目
標與挑戰。

因此,媒體改革的路上,委員們若願意比九五年「黨政軍
三退」運動走得更遠,同時省思當前媒介過度商業化的問
題,相信他們都有超越新古典「自由放任」簡單思維的潛
力,並從而更認同「公共化」非但是「政府推動數位化與
文化立國的有效公共投資」、也是「減少當前商業媒體外
部不利益的良策」,並且,只要法規妥為設計,公共電視
除了更能保持中立與專業,公集團彼此分工又競爭的特性
,亦將對既存之有/無線商業線體,形成良性刺激。

然而儘管新聞局做出修正、決心貫徹傳播政策白皮書中「
無線廣電資源公共化」的初衷,不過由於深知「革命之路
長且遠」,對新聞局浪子回頭的誠意,我們感佩、卻不天
真。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未來政府要
如何堅持千金不換的理想、逐步落實公共化的目標,還需
要全民以最高標準檢視!而傳學鬥除了將繼續關注公共化
政策及執行的各面向,更將對保守政經勢力的集結與反撲
嚴陣以待。公共化的路上,也歡迎你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媒 ▍聲 ▍明 ▍▌▋▊▉⊙◇★☆

媒體改造學社針對新聞局提案將提台、華視官股捐給公視基金會新聞稿

針對報紙報導新聞局有關台、華視朝公共化方向處理,並
規劃成立公共廣電集團,長期推動媒體改革的「媒體改造
學社」表示,肯定新聞局這個規劃方向,但強調最終的執
行才是台灣媒體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希望這不是一個「
有頭無尾」的政策。媒改社呼籲,政府一定要提出更詳細
完整的規劃,以及落實公共廣電集團的時間表和步驟。

媒改社召集人,世新大學廣電系教授管中祥指出,如果報
載新聞局的公共化方案規劃屬實,那麼與最近來民間媒體
改革團體所主張的「廣電媒體朝向公共集團發展、提升媒
體公共服務功能,進而帶動媒體環境良性循環」的方向,
相當一致,媒改社對此表示肯定,因為政府終於聽到民眾
對媒體表現的不滿,以及對於改革媒體的急切期盼,並準
備在正確的方向上跨出重要的一步。媒改社也認為,讓無
線電視公共化來提供更多元和豐富的文化資訊服務,符合
游錫方方土院長所倡導的「文化立國」方針。

不過,管中祥也強調,要落實這個改革方向,尚有許多細
節和配套措施需要考慮,而政府的決心也將是台灣媒體改
革是否能成功的關鍵。媒改社認為,新聞局所提分階段將
華視、台視股份轉移給公共電視基金會的做法,只是建立
公共廣電集團的過渡性做法,如果沒有明確目標、整體政
策規劃、預算經費支援,不但無法落實建立公共廣電集團
理想,改善媒體環境,反而可能拖累現有規模相對較小的
公共電視基金會,反而為媒體環境帶來負面影響。

媒改社認為,為落實建立公共廣電集團,以下幾點應特別注意:

一、股權轉移只是建立公共集團的第一個步驟,不應讓公
共電視基金會只是以控股公司的身份經營華視、台視,而
應以擴大規模之單一董事會,統籌經營管理一個整合的公
共廣電集團為目標。

二、新聞局和行政院必須訂定明確公共化時間表,執行期
間所需經費,政府也需編列特別預算協助完成。

三、行政院應成立獨立公正之「無線電視公共化執行暨釋
股監督委員會」,訂立無線電視台轉換為公共電視台所需
之作業程序與辦法。委員中應具有法律、會計、管理、傳
播、藝文專長人士,以及公視、台視、華視員工,監督股
權釋出與轉換,並執行公共化目標。

四、轉型過渡時期之官派台、華視董事及經理人必須是能
夠執行公共化、成立公共廣電集團之目標,並具有專業能
力和公共服務概念的人選,否則不應派任。

五、華視、台視雖轉型為可播放廣告之公共電視,但廣告
只是擴大財源的方法,未來節目內容和經營方針仍應以公
共服務而非營利為最高宗旨。

媒體改造學社目前正進行「推動公共廣電集團」的網路連
署與專業傳播教師連署活動,已獲得超過三千人的連署支
持。媒改社也將持續監督政府無線電視改革的進程和落實

⊕∮⊙◇▊▋本 ▍週 ▍媒 ▍大 ▍事 ▍▊◇★☆★☆

1.政府處理台視、華視「一公一民」方向出現重大轉變!
新聞局長林佳龍6月5日透露,為了結合數位化趨勢、提升
無線電視台競爭力,他將向游揆報告,希望政府買下台、
華視民股後,將股權捐贈給公視基金會,在明年底之前由
公視董事會統籌營運公視、台視、華視、客家電視台、宏
觀衛視、原住民電視台等六家電視台,形成符合公共利益
與競爭力的「公共媒體集團」。

小編媒批:傳學鬥一直以來堅持的媒體公共化,終於即將
來到,但仍有立委懷疑政府可以介入公視運作,其實不然
,翻開公視法十三條其中談到董事是必須經由立法院同意
,所以立法院就可以行使同意權,政府又如何能介入運作
呢?

2.國民黨考慮以包裹方式,出售中視、中影、中廣與中央
日報等旗下媒體事業體,雖然還沒有特定買主,國民黨發
言人認為這次不是單獨拍賣中視,而是拍賣擁有中視、中
廣、中影等股分的華夏控股公司,而國民黨只是「間接」
擁有中視等媒體,而未實際參與經營。

小編媒批:國民黨發言人可能搞不清楚狀況,因為不管是
中廣或是中視,皆是屬於全體國民的廣播頻譜公共財,是
不能買賣的!所以以前國民黨因為是一黨獨大所佔有的媒
體資源,如今因為要黨政軍退出媒體,但國民黨卻直接把
這資源讓給了財團,也充飽了自己的黨庫,可是對於我們
大眾的媒體環境卻有如推入火坑。

3.富邦金控共同執行長蔡明忠6月3日證實,富邦將與韓國
電視購物業者合資成立新的購物頻道,初期投資金額 4億
元,預計明年初正式進入市場。蔡明忠非常看好電視購物
市場的發展潛力。他說,台灣的電視購物市場規模應該不
只東森所講的三、五百億元而已,以韓國來看,規模至少
上千億元,顯示台灣仍有相當發展潛力。

小編媒批:目前的數位電視商機,也將因應頻道的大幅擴
增,會出現更多的購物頻道,更多的房地產、更多賣藥、
消費購物的頻道,如果頻道的增加,只是滿足這些財團的
獲利評估,對於我們觀眾卻仍是遙控器按到手酸,卻也是
好節目一個也難尋,還不如直接關機算了。

4.電視媒體從6月1日起正式邁入第三波數位革命時代!包
括台視、華視、民視、中視、公視等無線電視台,播送的
節目訊號將從類比訊號,進入類比與數位同步傳送階段,
未來只要加裝數位機上盒,家中不需要接有線電視,就可
以終身免付費接收到14個頻道的各類型節目(但是各台進
度延宕,現在改成七月上旬正式開播)。

小編媒批:還記得剛進入有線電視的時候,也是相當多的
聲音認為藉由二次媒介革命,有線電視可以落實社區意識
,頻道的增加使的而更多元,這些口號是不是跟現在的數
位口號很相近,真是看到鬼。

⊕∮⊙◇☆▉▊▋▌媒 ▍來 ▍稿 ▍▌▋▊▉⊙◇★☆

從中華電信開放用戶迴路之爭談迴路收歸國有之必要

古文秋/ 中正電傳所研究生

從4月份學生建言總統,要求中華電信ADSL降價及開放
用戶迴路起,後者就已成為各界普遍關注之焦點,尤其
在中央下令交通部與中華電信,必需在六月前提出完善
的解決方案後,眼看期限將至,用戶迴路的租金如何訂
定,更引發各界熱烈討論。其中工商時報於日前社論中
談及用戶迴路應採用的合理計價方式中,提到「訂定用
戶迴路之租金,必須以整體經濟利益為考量」,並建議
用戶迴路之計價應採「逐線檢視原則」。

這裡所說的整體利益,是指電信用戶、中華電信,及民
營固網業者利益之總合,且文中進一步論及「中華電信
的利益即是國家的財政收入利益,因為中華電信是國營
事業,盈餘歸國庫所有,若虧損則由全民補貼」,故按
照此思維定價,該文主張合理的用戶迴路租金應是「中
華電信讓出該條用戶迴路所損失的利潤,加上中華電信
提供此條用戶線給新業者使用的成本」,且認為在這樣
的定價原則下,中華電信會較有開放誘因,而民營業者
也得以獲利,電信用戶的選擇也較多元且因而能享受到
更便宜的資費,是整體利益的極大化。

上述的考量與做法於目前實屬正確且合理,但隨著中華
電信民營化之日的逼近,其說法與主張便會遭受質疑。
因為在既有網路的頻寬限制下,開放用戶迴路、擴大網
路使用後,勢必增加用戶迴路的維護成本,而只要中華
電信一民營化,用戶迴路則屬中華電信私有,政府無法
對其行使控制(即便仍有一定的官股存在,但民營企業
必須透過營利數字對股東負責是舉世不變的鐵律),那
麼在商業逐利邏輯下,中華電信隨時可主張因維護成本
堆高而必需提高用戶迴路租金(或者可索性推說虧損,
而不再進行網路更新或建置),相對也就會提高終端用
戶使用費,如此一來不僅原有的國庫利益隨中華電信民
營化而不再,固網業者的利益也因而受到波及,當然勢
力最為薄弱的電信用戶利益也就無力保全了,故上述所
謂的顧及整體利益的做法,便會演變成全盤皆輸的局面

其實,之所以會造成開放用戶迴路之爭,主要是新進業
者在最後一哩上佈置不力,未能善盡應建置用戶迴路之
義務,而電信總局始終未徹底對其執行懲罰亦是幫兇,
甚至政府還曾於去年興起再投入600億公共建設支出來
建置第二條通信管道,以求為新進業者解套!不過就當
前?扶植新電信業者所採行的不對稱管制而言,開放既
有用戶迴路對加速競爭雖較可行,但在新業者吸脂及檢
現成的心態不變下,長期以降,這樣的做法不只違背電
信開放時的初衷(如增加用戶迴路的選擇、降低用戶的
使用成本…),且在中華電信民營化後,無疑會犧牲掉
社會總體的利益。

市場自由競爭與私有化的前提,主要是藉由資源的有效
利用以使全民得利,若其結果不但不能達到公平競爭,
反而傷害全民福祉時,那麼就必需及時懸崖勒馬且思索
可能的修正方向。故筆者認為當務之急,除了現階段擬
定合理的用戶迴路租用費外,更必需嚴肅思考將用戶迴
路收歸國有及其配套措施(如由專責單位管理,委以中
華電信或其他業者負責維護)的可能,因為不僅不能將
原本利用人民納稅錢興建起來的現有中華電信用戶迴路
開放私有,反而更應該將其回歸國有,且加以管制、有
效利用,才能真正達到上述所說的利益極大化。

⊕∮⊙◇★☆

您對媒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而無處發聲嗎,傳學鬥是
一個開放平台,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
有關傳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
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名(或筆名)
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傳學鬥有刪稿權,不願刪稿請註明
。相關網址:

綠林好漢媒來稿:scstw2003 @yahoo.com.tw 。
公共化之陣地戰:nccu.edu.tw/92451001/  。
狡兔三窟發報台:enews.url.com.tw/category.shtml 。
集思廣義讀書會:twmedia.org/benla/bb/viewforum.php?f=17 。
招賢聚義部落格:twmedia.org/scstw/ 。

並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傳學鬥歡迎您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下次再見囉。》─────────┘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二期

2004年 May 31日(Monday)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二期
《本周內容》
∮媒宣傳
傳學鬥外部讀書會
--《解構好萊塢,開拓新視界》
∮編輯室報告
媒體公共化答客問
∮傳學鬥讀書會
再思考當前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
∮本週媒大事
∮媒轉載
六四前夕,中國假藉間諜罪名壓迫民運人士
--譴責中國對楊建利博士進行違法判決
∮媒活動
去國‧汶化‧華文祭:2005年華文文化研究會議
⊕∮⊙◇☆⊙◇★☆▉▊▌▌▊▌▊▉⊙◇★☆⊙◇★☆

編按:

傳學鬥第一場讀書會成功落幕,感謝讀者們熱烈討論,提
供我們理論外不同的實務觀點,也讓我們看到台灣電影工
作者所面臨的艱辛環境,以及因應策略。

為因應讀者需求,延續討論氣氛,傳學鬥特加開一場讀書
會於六月五日舉行,歡迎趕緊報名參加。

┌────《2004/05/31第二百零二期》─────┐
⊕∮⊙◇☆▉▊▋▌媒 ▍宣 ▍傳 ▍▌▋▊▉⊙◇★☆

傳學鬥外部讀書會
--《解構好萊塢,開拓新視界》

走過了千禧年,目前的台灣社會裡電影早已成為人們日常
生活的重要部分。那麼大家都看什麼電影呢?路上的行人
大概都會說是好萊塢電影。作為一種符號,好萊塢不僅是
地名,且是電影工業的代名詞,進一步說,它根本就和華
爾街、五角大廈等成為美國國力的象徵。然而回顧廿世紀
的電影發展史,好萊塢的霸業並非一蹴可幾、自然天成,
國家勢力的強力介入更是關鍵。

「全球好萊塢」一書,以各種角度反省為何現今的世界各
地都是好萊塢電影的天下,其中包括了為虎作倀的著作財
產權以及專利權的控制,還有與各國合作共同製作電影,
以及起用各國的演員,當然更重要的是好萊塢幾乎控制了
全世界的發行與映演的通道。

本書的譯者馮建三教授在書本的附錄,也檢討了我們的影
劇新聞的浮濫,而影劇新聞當中又更充斥著好萊塢的各式
各樣的報導,這些現象充分反映影劇新聞的從業人員也是
好萊塢的幫兇,並且也為我們日漸萎縮的台灣國片發出不
平之鳴。

如果你對台灣的電影環境有些許關心,希望替台灣的電影
在好萊塢無所不在的漫天大網中開闢些許逃逸空間,歡迎
您加我們,一同解構好萊塢神話。

時間:六月五日(六),下午五點半。
讀本:《全球好萊塢》,馮建三譯,巨流出版。第五六章。
地點:人性空間新生南路三段六十巷七號。(公館有兩間,別跑錯了)
參加資格:條件不拘。
報名信箱:scstw2003@yahoo.com.tw。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公共化答客問(第二回)

解答四)公視經費太多,會成為政府負擔?

新聞局官員說公共化將使政府每年支出四十億到六十億,
是誤導視聽的說法,目前內湖公視一台一年營運預算總額
僅十億,就算乘以三倍也不過三十億;更何況目前相互競
爭的台視華視,一年廣告營收合計有七十、八十億的規模
,若日後公共化集團成立擴大營運規模,使資源整併並清
算重覆投資,台華視皆可自足,不勞政府編列數十億預算
支應。

公共化的步驟,首先是分年編列預算買回民股。目前台視
與華視的最大股東,均是官股(台視四成,華視七成),
在董事會決議買回民股自有正當性,如何如怯懦的新聞局
所言「買回民股違憲」?若以台華視獲利最佳時期的優厚
條件計算,買回民股所需約八十億台幣,可分年編列,逐
步增加官股成數,達成公共化目標。何況目前台華視營運
績效遜於往年,收購民股的八十億是預算上限,實際支出
應遠少於此。若再考慮合併後重疊資源清算所得,又再更
少。

實際情形,是政府不為,而非不能。與他國如英德法日韓
澳美比較,台灣政府在媒體上的公共投資最少,甚至比人
口土地都小於台灣的香港還少,足見我們政府在預算配用
上的眼光短淺與偏私,已與先進國家的作法逆反。台灣的
媒體生態糟到谷底,問題在於私營媒體太多而公共媒體太
少。若要撥亂反正,應增加公共投資,而非出賣台視華視
加重問題。

解答五)數位化跟公共化有衝突嗎?

數位化跟公共化並沒有衝突,在民主國家的法治上,無線
電波與發射網路屬於公共資源(換句話說,指的就是四家
無線電視台),不應由非特許的私人所擁有;即或私有化
,也要由市場價值公開標售,限定經營年限才能符合社會
公義,這是數位時代匯流的共識。但是,這些無線電視台
已是威權時代的產物,本就不應該是屬於黨政軍的所有物
,如今有改變的契機,我們更覺得也不該拱手讓給財團,
想想曾任東森媒體集團的王令麟董事長曾說(商業週刊,
854期,2004, April),「媒體要的是什麼?刺激辛辣,
不然沒有人看。」「不要跟我講你的專業,Show Me the
Money!」等等,這正好顯示出財團對於媒體的看法。想
想看,在還沒有數位化的時候,我們的電視環境就因為頻
道太多,商業電視媒體過多,而趨於辛辣刺激,同時許多
調查顯示民眾越來越討厭看電視節目,所以我們還需要在
數位的頻道來臨時,繼續讓財團來蹂躪我們嗎?

公共化,指的是讓這些原本屬於我們的頻道再度回到我們
的手上,透過並依照公共電視的制度設計,讓黨政軍商對
於媒體的干預減到最低,而我們也可以看到公共電視在這
四年來,每年表現越來越好,而商業電視卻因為競爭而趨
惡質。而在數位化的未來,可以想見的是頻道比現在更多
,通路增加可是內容卻一樣貧乏,因此各家商業電視台為
了自己生存,更容易追逐收視率,相反的,公共電視不以
市場導向製作節目,往往可以擺脫這種惡質競爭,在這種
眾多頻道裡面反而可以與商業電視集團有了良性競爭,但
重點是公共電視也是需要有一個規模經濟,不然以目前只
有一個內湖公共電視跟其他商業電視集團相比,真的無法
發揮良性循環,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公共化本來就是把原
本屬於全體國民的無線頻譜還給全體國民,但新聞局反說
「公共化」需求不應「佔用」台華視頻譜,此一顛倒事非
的說法,令人不齒新聞局的講法!面對未來電視頻道爆炸
與商業資本氾濫,民主社會急需保留一塊電視文化綠地,
不受金錢價值所侷限、不受政治人物口水的荼毒,使之盡
情發揮創意服務公益。這也正是公共化的重要目標之一。

解答六)公共電視如何保持中立?

我們可以透過跟公視法一樣的制度規範,達到跟公共電視
一樣的中立與服務全提國民的效果,而我們可以透過以下
的公共電視法,裡面說的相當清楚(第十三條)。公視基
金會設董事會,由董事十一至十五人組織之,依下列程序
產生之:由立法院推舉十一至十三名社會公正人士組成公
共電視董、監事審查委員會(以下簡稱審查委員會)。以
及選任董事時應顧及性別及族群之代表性,並考量教育、
藝文、學術、傳播及其他專業代表之均衡。董事中屬同一
政黨之人數不得逾董事總額四分之一;董事於任期中不得
參與政黨活動。而且在第十四條中更明確說明有下列情形
之一者,不得擔任董事:公職人員。(但公立各級學校及
學術研究機構之教學及研究人員,不在此限)、政黨黨務
工作人員、非本國籍者等等。更直接在法條中也說明公共
電視是屬於全體國民,例如在(第十一條)公共電視屬於
國民全體,其經營應獨立自主,不受干涉,並遵守下列之
原則:完整提供資訊,公平服務公眾,不以營利為目的。
提供公眾適當使用電臺之機會,尤應保障弱勢團體之權益
。提供或贊助各種類別之民俗、藝文創作及發表機會,以
維護文化之均衡發展。介紹新知及觀念。節目之製播,應
維護人性尊嚴;符合自由、民主、法治之憲法基本精神;
保持多元性、客觀性、公平性及兼顧族群之均衡性。未來
依白皮書成立公廣電集團,若能比照現行公視精神,中立
與否將同樣不是問題。

解答七)多家公共電視能為你多做什麼?

你累了嗎?你看煩了台灣霹靂火、食字路口、2100全民開
講嗎?是不是覺得遙控器轉來轉去都看不到好看的電視?
現今媒體競爭導致廣告收入降低,因此多以成本低廉但是
符合大眾口味的節目為製作目標,並以此藉口為節目品質
低劣開脫,我們沒有其他選擇了嗎?只能在爛蘋果中挑顆
還沒完全腐爛的。

還記得公視人間四月天與韓劇藍色生死戀,這些都是由當
地公共電視台所製播的。為什麼公視能提供這樣的品質服
務呢?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利益極大化的思考,才能製作
符合闔家觀賞又兼具品質的好節目,同時也可以提供更多
元深入的文化認識,如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關心不同
階層、地區的社區發展,而非是膚淺提供片面的訊息(食
物好吃、表演文化),讓文化的種子能在生活中扎根產生
,我們可以成為主動的閱聽人,而非被視為廣告商眼中的
肥肉與電視台認為的白痴觀眾。

多家公共電視更可以凝聚資源製作許多叫好又叫座的節目
內容,台灣是個充滿多元文化的島嶼,應該讓這塊土地的
豐富內涵被呈現,增進各個族群的了解,提供弱勢發聲的
管道,一個公共媒體平台的建立,讓我們享受生活最直接
的平等,我們不用忍受轉遙控器的痛苦、族群對立的夢饜
、暴力色情的節目品質,讓我們台灣這個社會除了商業文
化之外,也存在公民文化的生活品質!

⊕∮⊙◇☆▉▊▋▌讀 ▍書 ▍會 ▍▌▋▊▉⊙◇★☆

讀本:當前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1989-1993),魏玓撰。

再思考當前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

魏玓概述台灣電影工業發展如下圖:

娛樂性港/美片的充斥市場->港/美片主導市場品味->
台產娛樂片比不上港/美片而票房不佳->片商減少本地製
作而加強發行或投資港/美片->港/美片充斥市場->
港/美片繼續主導市場品味->本地製作水準因資源減少繼
續降低而票房不佳-本地影片數量繼續減少

魏玓本文主要針對台灣電影業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一些
極為特殊的現象進行分析。首先是1970年代中期以降,台灣
電影業在生產方面普遍蕭條,而至今更為嚴重。再者則是部
份本地電影在國際影展卻普遍獲得好評。魏玓嘗試從國家電
影政策與電影市場動態這兩個層次進行的影響切入,以分析
當今台灣電影工業的樣貌。

在魏玓的研究中指出,台灣電影工業生產自1989-1993持續
迅速下滑,而票房收入也極差,市場為美國以及香港的影片
所瓜分。美片之所以佔據台灣電影市場有其歷史結構,自國
府播遷來台,日本結束殖民之後,基於冷戰結構之下美、日
、台三者的合作關係,當台灣映演業有需求時(所謂映演業
的「需求」,因為國府將其視為特種營業,因此科以娛樂稅
、營業稅等,負擔頗重,日後造成黑道以及少數台灣本地財
團把持),而日本剛逢戰敗無力提供,此時美片正好能夠將
其本土電影業在戰前面臨大蕭條所囤積的片子傾銷至台,此
後,美片一直在台灣電影市場有一半以上的佔有率。港片則
因為文化語言的接近,以及早年國府的補助(結匯優惠措施
,視為國片而不加管制),配合自身於1970年代,大英帝國
殖民政府自由放任經濟政策的引領下,具備進步的電影技術
以及熟悉資本主義電影產業運作模式後,隨即以娛樂片攻佔
當時的台灣市場,台灣電影因為國府文藝政策以及電檢制度
的壓抑,致使台產電影(閩南語片以及歌仔戲電影)無法朝
向規模經濟,而在1970年代形成以愛情文藝以及政令宣傳為
主的台灣電影市場,而政令宣傳與民眾休閒娛樂的意向有所
背離,而偏向娛樂特質的電影與香港並無二致,甚或多有香
港演員與創作者加入其中。

這樣的趨勢延伸到80年代,隨著台灣的資本化,社會上的貧
富差距逐漸拉開,形成「藝術電影團體」的小眾市場,而70
年代大量出國學習電影理論的留學生歸國,形成文化評論人
的中介機制,並以「新電影」為場域向老式保守的電影評論
者與民營業者挑戰;另外「電影圖書館」在1979年成立,大
量引介國外經典藝術電影與電影理論;最後則是大型觀摩影
展的出現,促使了「台灣新電影」的誕生。

魏玓認為,新電影與上述台灣電影朝向娛樂化的現象,是台
灣在納入資本主義國際分工時,半便垂資本主義國家所展現
的文化依賴特徵,也就是「對世界體系價值觀的編入(articulation)
所生產出來的精英文化經驗,以及草根社會價值體系脫落
(dis- articulation)」的兩層化發展。所謂藝術電影在
國際的揚名可能只是符合了國際藝術電影標準對於「東方」
、「中國」的刻板印像;另外這些藝術電影因為小眾而且缺
乏教育系統或是其他媒介的文化涵養,因此離根式的發展往
往讓這類型的電影創作者在國內的觀眾只能維持非常非常小
的規模,反觀國外的小眾人數眾多,相較之下歐美便成為這
些影片的主要放映地,也造成一種創作者自其原本的文化環
境疏離的現象。

台灣電影的雙元發展在新科技的推波助瀾下影響了台灣在1990
年代初急速發展的有線電視。挾科技之所賜,有線電視的展
演通道大量增加,並且造成大量媒體產業的資本投入,但是
在內容上卻以電影舊片以及色情電影為主,除了顯示電影業
文化工業之首,主導其他傳播通道的內容提供之外,國家角
色的放任與無能,作實本地-外國電影製作-發行商一魚多吃
、一顆樹拔多層皮,坑殺閱聽人的作為。

⊕∮⊙◇▊▋本 ▍週 ▍媒 ▍大 ▍事 ▍▊◇★☆★☆

1.民進黨中央質疑國民黨準備「包裹拍賣」華夏投資公司
,意圖脫產;國民黨行管會主委張哲琛強調,處理華夏公
司的中視、中廣等資產,是依廣電法規定,政黨必需在二
年內出脫媒體事業。國民黨正在循正常的拍賣程序,處理
華夏公司資產,是正常的商業行為。

小編媒批:等等,國民黨旗下的中廣土地資產是當年接收
日據時代的日本放送協會而來,屬於國家資產,是國民黨
的不當黨產,應該歸還國家,國民黨至今都沒有提出擁有
仁愛路中廣大樓的土地由來,卻又急著拋售中廣股份,等
於是把公共財產私人化。我們應該強調要求國民黨將黨產
「國家的歸國家」「人民的歸人民」。

2.某情色網站日前以大一女學生「妮妮」為號召,打著要
比宣宣還紅的旗幟,推出「小妮子日記」,業者堅稱確為
某校大一女生,校方為維護校譽展開「尋人任務」,經查
「並無此人」。

小編媒批:許多廣電新聞媒體,未經查證就大幅報導,使
得校方名譽受損。如果台灣的新聞媒體為了收視率考量,
而不善盡查證功夫,那麼新聞與八卦的界限,實在讓人不
知如何區分。

3.華視員工日前連署一份聲明,內容強調未來的經營者應
「堅持專業,不問立場」領導華視,在昨天傍晚5點鐘左
右,已經有400 位員工簽名支持聲明內容。華視一級主管
,包括協理李泰臨、新聞部經理潘祖蔭、業務部經理鄧長
富、工會常務理事蔡立沂等發表聲明,內容強調新的經營
團隊應堅持維護媒體、客觀、公正的經營理念。

小編媒批:華視員工的專業自主與自覺,另人感佩,但是
如果未來華視走向商營的話,相信政治勢力仍有可能透過
財團而進駐,藉時華視員工想必需要花費更多力氣抵抗,
倘若走向公共化,公視與新聞工作人員簽定編輯室公約,
強調專業自主性的保障,相信更能符合華視員工的期望。

⊕∮⊙◇☆▉▊▋▌媒 ▍轉 ▍載 ▍▌▋▊▉⊙◇★☆

六四前夕
中國假藉間諜罪名壓迫民運人士
~譴責中國對楊建利博士進行違法判決~

在「六四事件」十五週年紀念前夕,正當中國海外民運人
士發起「回國權利運動」之際,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針對
曾參與六四的民運人士楊建利博士,以偷越國境及台灣間
諜兩項罪名判刑五年。

楊建利,身兼柏克萊大學數學博士與哈佛大學政治經濟學
博士,一九八九年因返國為天安門抗議人士贈送海外捐款
,而被中共列為黑名單,自此流亡海外。在哈佛大學擔任
研究員的楊建利,堅持不改中國國籍,在海外繼續倡導中
國民主運動,並擔任「美國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席,每
年針對民主議題舉辦多場研討會。為了爭取並實踐<世界
人權宣言>所保障的返鄉權,並實際了解中國的社會運動
發展,楊建利于二00二年四月十九日持他人護照進入中
國,並於四月廿八日在昆明被公安逮捕。

針對楊建利博士被判刑一案,本會根據國際人權公約之原
則,對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違反人權所進行之違法判決發
出譴責:

一、以偷越國境之名阻礙人民返鄉權利:
反鄉權是公民權利的基礎。根據<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三
條及<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二條都保明文保障
:「任何人進入其本國的權利,不得任意加以剝奪。」已
簽署此公約的中國卻公然違反公約所保障的返鄉權,禁止
楊建利返鄉於先,逮捕入罪於後。

二、拘押期間侵害人權:
依據<公民及政治權利公約>第九條:「…任何因刑事指
控被逮捕或拘禁的人,應被迅速帶見審判官或被釋放。」
然而,楊建利博士自二00二年四月廿八日被捕,並未依
人權保障原則迅速提審,直至二00三年七月十六日才被
提起公訴,遭拘留時間超過一年,期間不僅未主動聯繫其
家人,甚至阻撓楊妻傅湘女士返國探視及律師接見的權利
。針對此點,楊建利博士曾在獄中以絕食抗議國家及司法
體系侵害其人權的作法。

三、未經公開審判與辯論、羅織間諜罪名:
依據<世界人權宣言>第十條:「人人於其權利與義務受
判定時及被刑事控告時,有權享受獨立無私法庭之絕對平
等不偏且公開之聽審。」然而,中國政府近年來動輒將其
國內的民運人士以台灣間諜之名羅織入罪,一則以此做為
規避公開審判的藉口,二則企圖藉此打壓民主運動的正當
性,三則強化其國內敵視台灣政府的印象。針對楊建利博
士一案,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以「因涉及國家秘密」而拒
絕公開審判的要求,並在缺乏具有證據力之事物、物證之
情形下,僅以模糊的字眼(接受台灣「某」間諜組織資助)
、不名身份的人氏(台灣派駐美國的間諜)便羅織罪名,
不無有構陷入罪之嫌。

各國的民主運動端賴許多人民堅持人權理念、爭取公義而
達成,在台灣的民主運動史上,亦有過去海外民主運動者
勇敢突破黑名單的限制,回到國內為民主奮鬥,才有今日
的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雖已簽署<公民及政治權利公約
>,卻公然違反公約所明文保障的人權內容,侵害楊建利
博士的返鄉權,並阻礙其接受公開公平審判之權利,本會
予以最嚴厲譴責。
─────────────────────────
新聞連絡人:張斐嵐 23639787; 0955-239-948

⊕∮⊙◇☆▉▊▋▌媒 ▍活 ▍動 ▍▌▋▊▉⊙◇★☆

文化研究學會年會 徵稿啟事

去國 ‧ 汶化 ‧ 華文祭: 2005 年華文文化研究會議
會議日期: 2005 年 1 月 8 、 9 日(星期六、日)
主辦單位: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 […]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一期

2004年 May 24日(Monday)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一期
《本周內容》
∮媒宣傳
傳學鬥外部讀書會
--《解構好萊塢,開拓新視界》
∮編輯室報告
媒體公共化答客問
∮本週媒大事
∮媒轉載
搶救廣電公共財 社運團體大串連
(苦勞報導)
∮媒連署
媒體要改革,公民來連署
--讓我們催生公共廣播電視集團
∮媒連署
反對政治酬庸
--支持專業,尊重員工,華視才有出路
(華視產業工會)
∮媒活動
去國‧汶化‧華文祭:2005年華文文化研究會議

⊕∮⊙◇☆⊙◇★☆▉▊▌▌▊▌▊▉⊙◇★☆⊙◇★☆

編按:

傳學鬥第一場讀書會成功落幕,感謝讀者們熱烈討論,提
供我們理論外不同的實務觀點,也讓我們看到台灣電影工
作者所面臨的艱辛環境,以及因應策略。傳學鬥第二場讀
書會將於五月廿九日舉行,歡迎趕緊報名參加。

面對新聞局「台華兩民營化」的草率決策,我們認為有必
要繼續發出正義之聲。從本週起,傳學鬥將開闢台華視公
共化答客問專欄,為各位介紹公共化的論述基礎。此外,
為了訴求擴大公共廣電規模,型塑更佳的媒體環境,傳學
鬥特開闢公共化陣地(http://nccu.edu.tw/92451001/)
,歡迎鬥陣來討論與連署。(連署網址http://twmedia.org )

┌────《2004/05/24第二百零一期》─────┐
⊕∮⊙◇☆▉▊▋▌媒 ▍宣 ▍傳 ▍▌▋▊▉⊙◇★☆

傳學鬥外部讀書會
--《解構好萊塢,開拓新視界》

走過了千禧年,目前的台灣社會裡電影早已成為人們日常
生活的重要部分。那麼大家都看什麼電影呢?路上的行人
大概都會說是好萊塢電影。作為一種符號,好萊塢不僅是
地名,且是電影工業的代名詞,進一步說,它根本就和華
爾街、五角大廈等成為美國國力的象徵。然而回顧廿世紀
的電影發展史,好萊塢的霸業並非一蹴可幾、自然天成,
國家勢力的強力介入更是關鍵。

「全球好萊塢」一書,以各種角度反省為何現今的世界各
地都是好萊塢電影的天下,其中包括了為虎作倀的著作財
產權以及專利權的控制,還有與各國合作共同製作電影,
以及起用各國的演員,當然更重要的是好萊塢幾乎控制了
全世界的發行與映演的通道。

本書的譯者馮建三教授在書本的附錄,也檢討了我們的影
劇新聞的浮濫,而影劇新聞當中又更充斥著好萊塢的各式
各樣的報導,這些現象充分反映影劇新聞的從業人員也是
好萊塢的幫兇,並且也為我們日漸萎縮的台灣國片發出不
平之鳴。

如果你對台灣的電影環境有些許關心,希望替台灣的電影
在好萊塢無所不在的漫天大網中開闢些許逃逸空間,歡迎
您加我們,一同解構好萊塢神話。

時間:5/29(六),下午二點半。
讀本:《全球好萊塢》,馮建三譯,巨流出版。
地點:人性空間新生南路三段六十巷七號。
參加資格:條件不拘。
報名信箱:scstw2003 @yahoo.com.tw。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媒體公共化答客問

解答一)為什麼一家公共電視不夠?

各位鄉親可曾記得,大選期間各家新聞頻道以灌票方式衝
高收視率,造成多少的選舉糾紛?當支持群眾緊盯電視台
的報票時,電視台居然跟我們玩數字遊戲,這不是在跟大
家裝笑嗎?而這種假灌票的惡風,除了顯示當前黨政力量
對媒體的不當介入,甚至包含置入性行銷等,惡劣的商業
媒體,為了營利,竟敢以假新聞、爛新聞欺騙閱聽人。由
此可知,整體結構「過度商業化」帶來的問題有多嚴重了
~至於公視,在本例中,儘管其報導開票速度「遠遠落後
」其它私營電視,卻是最為可靠的新聞。

所以,只有一台公共電視夠不夠?當然是不夠!因為力單
勢薄的公共電視受限於金費、頻譜,即便是做為補充,仍
然難對整體結構產生顯著效果。因此要公共電視撥亂反正
,我們需要更強大的公共廣電集團與商業媒體進行良性競
爭。

如此一來,商業媒體有所顧忌,才會提升新聞製播的品質
與真實性,而真正發揮監督黨政企業的批判力量。因此,
未來若依白皮書施政,成立公共廣播電視台,在取向上,
或許可參考國外BBC與NHK先例,以前衛實驗、弱勢族群、
特殊任務等方式分工,製作不受商業限制的節目,這才能
真正發揮媒體公共服務的效能。

解答二)公共電視可以改善節目惡質化傾向?

節目惡質化的原因,有二,可以從組織內部的運作與組織
外部的市場來談。先看內部:受過專業訓練的傳播科系畢
業生,進入到公司後往往發現工作條件非常糟糕,薪水低
、工時長、老闆隨叫隨到,經常要配合長官作違心論,還
得兼跑業務拉廣告,專業與奔放的創意就這樣被糟踏了。
工人雖然不爽,卻不能團結起來對抗不合理的工作環境。
再看外部:財團故意的擴張,使台灣的小小市場塞進太多
頻道,已經是超英趕美,所以製作資源分散,節目只好低
劣廉價。

公視與公共化計畫,針對這兩個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內
部而言,內湖公視建台後一年工會即成立,是讓工人可以
團結合作的積極組織,而公視法也明訂新聞部工作人員必
須制訂「新聞製播公約」,保障新聞的專業自主免除不當
外力干擾。這都是申張專業的好方法,日後公共化集團也
可比照辦理。外部而言,台視與華視公共化後,便可與內
湖公視作統籌的資源配用及調度,互通有無,並清算重覆
的設備資源,使達成有效率的規模經濟。這與財團蓄意擴
張頻道增加廣告時段的作法剛好相反。況且,以目前台華
視占有電視廣告市場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規模來看,
公共化集團能有效減緩惡劣競爭的廣電生態,並把營運所
得投資於節目製作上,以提升節目水準。

解答三)讓台華視商業化有什麼不好?

什麼是商業媒體?商業媒體就是以追求利潤極大化、拼命
製造聳動議題、尋找腥羶色新聞,作為製作節目的宗旨,
其中以進駐台灣的「壹集團」作為代表,市場的競爭產生
的媒體內容更讓人覺得不舒服,不論是新聞報導的戲劇化
、廣告化、政治傾向,或是綜藝媒體的辛辣、色情化,所
有目標都是為了爭取收視率與廣告主的青睞,並且打著利
益消費者的大旗,合理化各種媒體怪象。

商業媒體強調企業經營帶來更多元平衡的訊息,但是我們
看到是許多層出不窮的媒體亂象,非但沒有秉持公平報導
的原則,反而製造許多激化社會的言論,如2004總統選舉
新聞台浮報開票數的行為,在在表現追求利益卻忽略了報
導真相的宗旨。

台灣目前大多數的媒體都是商業媒體,只有台華視是官股
掌控,以及公視是公共經營,但是官股掌控的台華視還是
容易受到政治力的介入,成為政治人物的發言器,如果認
為商業化就能改變政治介入,反而造成更嚴重商業惡質競
爭,因此只有將媒體還於公民,才能創造媒體環保的社會
空間。

(本問答也可在「傳學鬥公共化陣地」看到哦: 
  http://nccu.edu.tw/92451001/)

⊕∮⊙◇▊▋本 ▍週 ▍媒 ▍大 ▍事 ▍▊◇★☆★☆

1.蓋洛普公司最近針對「台灣企業公益形象」調查顯示,
東森集團在「對社會公益活動貢獻良多的企業」項目,高
居榜首。東森媒體集團總裁王令麟表示,「改變自己是自
救,影響別人是救人。」東森的慈善公益還在起步階段,
蓋洛普的調查報告,對東森是一項鼓勵,但並不因此而自
滿。王令麟說:「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東森願號召
社會各界,大家一起來做公益!」

小編媒批:王董這一番話說得冠冕堂皇,怎麼不適用在東
森製作新聞和節目的邏輯上呢?如果前王董前陣子受商周
訪問時,將這番話改成「新聞目的是在做公益」云云,相
信就比較不會讓人看到其財大氣粗的醜態吧。

王令麟日前關於新聞的目的只在賺錢的說法,也引起政大
傳播學院老師的反彈與撻伐,傳播學院在老師們群起反對
下,拒領東森獎學金。由此可知,東森被批評的地方,除
了壟斷市場,汲於利潤外,最重要的還是它對社會及新聞
文化的影響。各位不妨觀察看看,東森節目和其他節目不
同之處在哪裏?

2.立法院教育及科資聯席委員會五月十九日初審通過「廣
電三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禁止「政媒兩棲」及「置入
性行銷」,明定黨務工作人員、政務人員及選任公職人員
不得製作主持廣電新聞性及評論性節目,已擔任者應於六
個月內改正。

小編媒批:陳文莤表示這是「一條雞沒殺到,反而是殺死
一堆豬!」。是啊,不過不論是雞或豬,如果得禽流感或
口締疫,也不得不殺。媒體與政治分離,本就是民主常態
,若這不是一種媒體改革,而是如陳所言是損害言論自由
。我們實在實在很難區辨,黨政軍退出媒體與政治人物退
出媒體,兩者所持理由有何不同。難道陳文莤小姐同時反
對兩者?

3.以傳播院校師生為主體的媒體改造學社、傳播學生鬥陣
等團體,近日強烈要求新聞局落實陳水扁傳播政見,將政
府持有多數股份的台、華視公共化;在此同時,扁政府則
傳出將安插部份輔選有功的「自己人」進入台、華視,使
得台、華視能否保有自主性備受矚目。(2004.05.20 中時
小社論)

小編媒批:新聞局「台華視私有化」的建議極不負責,而
對私人企業進行數位化採取放任的天真態度,不但將加遽
當前商業化的傳播亂象、扼殺台灣文化的命脈生機,更無
助於整併國家數位資源,是違反世界各國發展數位化的潮
流。此外,浮報公共化開銷、營造釋股的正當性的說法,
除了有賤賣國產、為特定財團鋪路的嫌疑,甚至未記取舊
政府草率將中視釋股的教訓,更是走歷史回頭路的不智之
舉。另外,倘若扁政府安插部份輔選有功的「自己人」進
入台、華視,影響台華視自主性,想必傳播學院師生將會
群起反彈與撻伐。

⊕∮⊙◇☆▉▊▋▌媒 ▍轉 ▍載 ▍▌▋▊▉⊙◇★☆

搶救廣電公共財 社運團體大串連
(本文轉載自:苦勞報導2004/05/17)

「黨政軍滾出來、爛財團不要來」今天上午,社運團體、
傳播學者以及學生,發起抗議及召開記者會,強力批判陳
水扁騙選票,要求民進黨政府落實四年前的傳播政策白皮
書,落實台、華視公共化政策。
  
去年底廣電三法修法通過,明文規定黨政軍不得參與媒體
經營,政府必須在六個月內提出「無線電視公共化處理處
理條例」草案。但新聞局對台、華視公共化作業不但停滯
不前,先是由官員提出「一公一私」,並放出「不排除兩
私」的風聲。日前甚至對外表示,已評估完成台、華視未
來經營走向的結果,將建議行政院採市場機制,讓兩無線
電視台朝向民營化方向經營。

由傳播學界、媒體工作者、社運人士及文化人所組成的「
媒體改造學社」於選前發起連署,要求將政府擁有股份的
電台,集合一個成立一個「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短短的
時間就匯集了將近3000名的連署人。

而今天新聞局將針對台、華視處理辦法舉辦公聽會,由於
並未邀請任何媒體改革與民間團體與會,媒改社、傳播學
生鬥陣以及社運團體選擇在場外發聲,前往新聞局前抗議
。隨後至鄰近的國際藝術村,參與由媒體改造學社發起的
記者會。

【商業競爭害台灣】

傳播學生鬥陣發言代表指出,台、華視公共化是陳水扁2000
年總統大選的傳播政策白皮書的重點政策,目前商業電視
台惡質競爭造成的媒體亂象,傷害台灣民主,台、華視一
旦釋股民營,有賤賣國產、圖利特定團的嫌疑。

多位傳播科系老師皆到場聲援,政大新聞系教授方念萱表
示,台灣不缺電視頻道,但缺乏符合公眾利益、讓小眾族
群能貼近、發聲的媒體。世新老師余陽洲發言諷刺並批判
財團以「No Money No Talk」的商業邏輯經營媒體,嚴詞
反對台、華視財團化。

台權會代表顧玉珍提出人權問題與媒體環境息息關關的說
法,也與此呼應,他說記者也會被要求作不想作的報導,
記者人權都被侵犯了,那些空難受害者、外籍新娘、性工
作者、原住民的人權不就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下被犧牲掉了

此外,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陳素香,現在的媒體處理
弱勢新聞,是不作深入討論的,以馮滬祥性侵害外傭案為
例,媒體只關心馮到底有作沒作,卻不去探討外傭處境的
的結構性問題。陳素香以其多年工運實戰經驗感慨地指出
,現今社運團體與媒體形同相互制約,媒體不來,訊息散
不出去,為了吸引媒體,不得不耍噱頭,一次次下來,「
我們都在想,下回難道要跳火圈嗎?」

學生團體在新聞局前,高分貝呼籲阿扁總統履行政見承諾
,齊聲抗議扁政府「開財團、騙選票」,帶出「公共化救
民主、公共化救台灣」的口號。

【不為也,非不能也】

面對民間一波波要求廣播電視台公共化的訴求,新聞局一
貫的答覆都是,台、華視公共化方案每一年將使國庫憑添
50、60億甚至90億的財政負擔,以及公共化曠日廢時,如
果能推動「數位化」,也能因為頻道的增加,達到弱勢發
聲的效果。

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批判新聞局「睜眼說瞎話」、「可
恥又可恨」。馮建三指出,台、華視公共化應該規劃三、
五年時程,目前需要的是一買回股權,踏過這個門檻後,
再來組織合理的經營團隊,朝向公共化。

面對曠日廢時的說法,媒改社召集人管中祥就說,如果是
對台灣媒體及社會好的政策,為何需要擔心曠日費時問題
?況且民進黨執政後根本沒有誠意推動公共化,上台的時
候開始做,現在可能已經公共化了,拖了四年過去,現在
居然說反過頭來說公共化曠日廢時。

馮建三表示,行政部門相當怠惰,一味用「數位化」搪塞
台、華視的公共化,並不諱言點名即將下台的新聞局長黃
輝珍,過去四年幾乎沒作什麼,希望接任的林佳龍能有所
表現,否則,這樣的政府「等著未來被打倒」。

馮建三並強調新聞局企圖以「數位化」取代公共化,是行
政怠惰,數位化對照類比化,與公共化相對的是私有化,
數位化雖然帶來大量的頻道空間,但頻道多不能解決公共
化需求,數位化本身都還有技術問題了,怎麼還能當成公
共化的解藥。

【私有化是社運團體之痛】

廣電媒體商業化、私有化,不只是傳播學界、團體在憂心
,社運團體更是齊聲批判,一方面是因為社會運動的聲音
在商業電視台無法獲得重視,另一方面更因為這些經營各
個議題的社運團體,在自己的領域上,深感無所不在的私
有化風潮之害。

司改會代表黃旭田說明,司改會支持公共媒體,社會改革
的力量,少不了透過媒體監督,建構不受營利考量的公共
媒體,才能有助社會改革。

而來自工運領域的簡錫階與林明賢說明支持媒體公共化的
同時,不約而同關注如何抵抗台灣的私有化浪潮。簡錫階
以二代健保為例,憂心地指出醫療如同交通事業有逐漸被
私有化的趨勢。林明賢則提出,很期待媒改社提出媒體公
共化的訴求,希望透過反私有化討論,讓台灣大眾瞭解在
民營化政策底下受盡屈辱的國營事業勞工處境。

主持人管中祥在記者會的開場發言即指出,在520前夕廣
邀社運團體召開這場記者會,正是要集合社運各界力量,
向政府表達要求台、華視公共化的決心,搶救廣電公共財
、創造優質媒體環境的需求,來自許多民間社會團體,不
單單是某一小部分傳播學界的聲音。

【反民主的黑箱作業】

在社運團體舉辦記者會的同一時間,新聞局正邀集相關電
視業者召開有關無線電視台釋股的公聽會,而關心媒體產
業與文化生態的學、社運體團無人受邀,甚至連記者都不
得其門而入。 […]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零期

2004年 May 17日(Monday)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零期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執政黨怠惰、新聞局說謊--
傳學鬥今日新聞局前抗議活動說明
∮傳學鬥論壇
新聞局無線電視事業公股釋出執行條例草案基本問題
程宗明(前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本週媒大事
∮媒來稿
普及服務不在於寬頻費率低就可以達成
溫典寰(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研究生)
∮媒連署
媒體要改革,公民來連署
--讓我們催生公共廣播電視集團
∮媒宣傳
傳學鬥外部讀書會
--《解構好萊塢,開拓新視界》

⊕∮⊙◇☆⊙◇★☆▉▊▌▌▊▌▊▉⊙◇★☆⊙◇★☆

編按:

傳學鬥進入第二百期了,今天在媒體改革運動史上也是值
得重視的日子,傳學鬥今日(十七日)與媒體改造學社、
學運、社運人士共同前往新聞局,抗議執政黨及新聞局忽
視民間公共化的訴求。我們批判的是,新聞局除浮報公共
化開銷,刻意忽略公共電視因為營運規模的擴大,所帶來
的市場利基及多元文化表現之外。新聞局也不願意開放公
聽會,除有賤買廣電公共財、圖利財團之意圖,更踐踏人
們對媒體公共化所帶來的公共服務需求。

另外,程宗明一文詳細檢視新聞局無線電視事業公股釋出
執行條例草案的諸多問題,讓我們更加了解新聞局到底做
錯了什麼。

┌────《2004/05/17第二百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執政黨怠惰、新聞局說謊--
傳學鬥今日新聞局前抗議活動聲明

針對新聞局日前片面建議「台華兩視私有化」,罔顧陳總
統兩千年傳播政策白皮書的承諾,傳學鬥與一群關心台華
視公共化進度的學、社運人士,於今(十七日)上午聚集
於新聞局大門前,要求政府正視國內公共廣電資源不足的
問題。除了高分貝呼籲新聞局「回頭是岸」,現場並以行
動劇的方式,「鼓勵」陳總統積極履行競選承諾,而非「
說一套,做一套」,「只騙選票,亂跳支票」,辜負廣大
閱聽眾的期待。

廣電三法去年底新修之後,明文規定政黨及政治人物不得
涉及媒體經營,然而對於台華視將如何處分,新聞局的態
度卻由白皮書中「台華視兩公」的基調日趨保守。先是洪
副局長在「一公一民」外,悄悄放出「不排除兩私」的風
聲,以致於選後,新聞局變本加厲,甚至在報端以「數位
化」做為拒絕履行「公共化」的理由,不但無視於先前委
託學者評估的結果,也是官僚說謊、顢頇行政的表現。

傳學鬥認為,新聞局「台華視私有化」的建議極不負責,
而對私人企業進行數位化採取放任的天真態度,不但將加
遽當前商業化的傳播亂象、扼殺台灣文化的命脈生機,更
無助於整併國家數位資源,是違反世界各國發展數位化的
潮流。此外,浮報公共化開銷、營造釋股的正當性的說法
,除了有賤賣國產、為特定財團鋪路的嫌疑,甚至未記取
舊政府草率將中視釋股的教訓,更是走歷史回頭路的不智
之舉。

今天參與的活動的學、社運人士並出示「媒體要改革,公
民來連署」的連署社團名單。截至目前,已參與連署的社
團,計有人本教育基金會、女學會、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中華電信工會、日日春關懷
互助協會、台北縣文史學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南洋台灣
姐妹會、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台灣和平促進會、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民間司法改革
基金會、全國產業總工會、全教會、苦勞網、客家傳播權
益促進會籌備處、婦女新知基金會、傳播學生鬥陣、新社
會學生鬥陣…等,而相關串連的動作也正持續進行中。

而網路連署部分,儘管開放不久,也有近三千人到網路上
表達對「催生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的支持,未來將可望有
更多民眾上線連署支持。對於新聞局無視於白皮書的作法
,活動者並且再次呼籲,執政者千萬不要心存僥倖,輕忽
來自社會各界民眾、呼籲媒體改革的聲音。

◎ 「催生公共廣播電視集團」連署,歡迎鬥陣來:

媒體改造論壇:http://twmedia.org/
傳播學生鬥陣:http://twmedia.org/scstw/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新聞局無線電視事業公股釋出執行條例草案基本問題
程宗明(前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依據廣播電視法第五條規定,處理政府、政府投資事業與財團
法人的無線電視持股,重點在「退出」的設計,而不在演繹退
出後是否推動電視公共化與私有化的發展。就此而論,新聞局
法案以「釋出」為名,又缺乏對此名詞的解釋 (是專有名詞還
是一種動作的形容詞),在模糊之中,明顯導向「私有化」的
政策,顯然有踰越法源的授權的範疇。尤其是乙版完全以公股
向市場釋出為處理方針,更是偏頗。由此看來,新聞局明顯踰
越廣播電視法修法意旨而推演立法。

因原法要求的處理方向不明,所以新聞局也訂立兩種可能方向
作為因應,容或這是可以接受的階段性思考,但甲版訂立的兩
種處理途徑:公共化或私有化,卻在內涵清楚度上前後不一,
原因仍導源於使用「釋出」一詞。

以公共化處理程序而言,重點應在台視華視與現有公共電視的
整併,而非將股份捐贈給公共電視。以股份的價值而非將事業
整體,包含固定資產、製播攝影棚、網路與傳輸設備與人力資
源一併考量捐贈,將嚴重扭曲原本公共化的意涵。

回歸新聞局現階段強調的立法層次,因為在暫不決定釋出電視
股份後的經營走向 (如公共化或私有化) 前提下,實際的法律
面貌應以處理資產與設定公正機制為主。所以依特別清算與解
散方式處理台華視政府持股問題,使退出達成,較符合原意,
待執行委員會釐清所有電視公共財的規模後,再以公正透明程
序,從國家需求共識角度,訂立公共化與私有化走向的幅度,
才是正途。

再者,無線電視公共化處理程序定義不明與有意扭曲。因甲版
中相對最為重要的不同部份,為公共化之處理程序設置。然而
最大問題卻在處理的定義不明:何謂「捐贈」無線電視股份給
現有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是令其成為台視華視的官股代表,成
為經營者之一?這叫公共化?至於被指定公共化之電視台,在
有了公共電視作為股東之一後,如何公共化也缺乏任何法定指
引。

如果是暗指將公股出脫後銷售所得,捐贈公共電視,如同該版
第十九條規定一般,此不但扭曲公共化定義,同時更有偏向討
好部份現有「希望台華視私有化」的建議之嫌,毫不足取 。

其三,非公共化之無線電視事業,釋出後是否可以繼續使用原
電波頻譜不明。因非公共化之處理程序,完全在於股權轉移,
卻沒有一字論及其使用頻譜的移轉問題。而且對照於公共化處
理程序有甲版第十條的規範,在此可見明顯的疏漏與重大錯
誤。

新聞局草案,不就私有化電視台是否有權繼續使用原本授與之
電波頻率提出說法,創造模糊地帶,不但引發重大爭議,同時
有圖利業者之嫌。回歸正途,本草案應明令,非公共化之電視
事業,其所需電波頻率,依廣電資源均衡使用與市場需求原
則,酌量核配。

同時依據行政院數位廣播電視整合計畫方針,未來政策在於打
破垂直壟斷,促進消費者權益,所以對於新成立的私營無線電
視事業,不可再核撥其平台傳輸與頻道營運執照於一身,該草
案顯然缺乏國家整體發展政策之前瞻。

最後的問題在於,執行委員會構成內涵不足。執行委員會在職
掌範圍上,不應只是消極地投注公股釋出計畫,更應積極地規
畫台灣未來電視均衡發展的體質,使公共電視擴大,商業電視
得到競爭規範。目前職掌功能,明顯看出導向私有化的規畫,
嚴重違背廣電法改革精神與社會輿論。

再者委員會之構成,納入政府代表,有違黨政勢力退出精神。
政府代表應為事務性任務編組成員,依委員會決議執行退出重
整事宜,而非進入委員會決策權限。而委員的遴聘,更須有政
黨比例限制,與利益迴避條款限制。

編按:相關連結

◎ 除了今日媒體改革團體前往抗議新聞局的「私聽會」外,
新聞局所召開的網路公聽,並非公開討論,而是:「如有任
何意見,亦請於前開公告期間內,以書面述明,傳真至本局」
這是何種形式的主權在民?請讀者共同來檢視批判:

http://www.gio.gov.tw/info/radiotv/new/93/93051402.htm   。

◎無線電視事業公股釋出執行條例草案總說明(甲版)

http://www.gio.gov.tw/info/radiotv/new/93/a01.htm     。

◎無線電視事業公股釋出執行條例草案總說明(乙版)

http://www.gio.gov.tw/info/radiotv/new/93/b01.htm     。

Our Questions:
1.關於新聞局無線電視事業公股釋出,新聞局說什麼、怎
   麼說、要讓人相信什麼?

2.論述中保留而沒被挑戰質疑部分又是什麼?

⊕∮⊙◇▊▋本 ▍週 ▍媒 ▍大 ▍事 ▍▊◇★☆★☆

1.據悉,由於對新聞局送交行政院的華視、台視「一公一
民」、「全數民營化」計畫內容嚴謹性遭質疑,讓華視工
會醞釀抗議動作。華視工會內部表示,之所以會在此公民
化計畫案送交立法院前表達不滿,是因為整個擬定過程未
與媒體進行公聽會和技術操作意見交換,而新聞局的敷衍
態度更是讓人痛惡。

小編媒批:華視工會更指出,政府財政窘困的情況下,兩
大無線媒體都可能民營化,待法案通過後,交由國有財產
局接收,再販售財團。我們並非全然反對民營化,但是政
府必須制定一個健全的公民化政策,若民營化只是將華視
賤售財團換取國庫營收,那不僅華視員工是無法接受的,
我們全體公民更是唾棄。

2.第15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已經順利落幕,依據廣電人收視
調查,5月8日當晚收視率高達3.50,有超過三百萬收視觀
眾收看,其中學生族群就佔了三分之一,顯示年輕人對流
行音樂的重視程度。

小編媒批:以「孽子」拿下「最佳流行音樂演奏專輯」的
范宗沛,卻說出不同的思考角度指出,媒體應該是站在給
下一代教育的立場,例如媒體詳實交代誰打架、誰喝酒開
車,對非流行音樂卻一語帶過。」范宗沛認為,金曲獎品
質不斷提升,評審素質高,但典禮終究是商業化的,幕後
音樂人付出多少努力,典禮沒有凸顯,好像成了背景,走
星光大道也是自取其辱。

3.台北市的影城越來越多,華納威秀影城將在台北陸續成
立兩家影城,分別在天母開幕,另在大直重劃區的影城也
將開幕,在西門町則有日新戲院重新開張,並推出超豪華
設備。

小編媒批:許多電影研究報告也指出,台灣觀影人數是相
當多的,台灣並且是好萊塢的十大海外市場之一,面對這
些數據,為何我們的國片卻仍是一蹶不振?原因有我國的
電影市場開放無限制的好萊塢電影拷貝數之外,以及沒有
積極規劃電影制度,只有消極電影補助金(無奈這補助卻
又問題重重),這些都是逼國片電影走上絕路的劊子手。

4.英國小報《每日鏡報》本月一日刊登的駐伊拉克英軍虐
待伊國囚犯照片,已經證實為偽造之作。每日鏡報十六在
頭版刊登道歉啟事,其母公司「三合一鏡報」則在昨天將
總編輯皮爾斯.摩根免職,由副總編輯凱利暫代。

小編媒批:英國的報業環境也可說是世界上最競爭的了,
一直以來許多的小報為了炒作新聞話題,除了爭相報導皇
室誹聞,明星八卦,最近的鏡報也發生了假照片事件,而
在市場導向的新聞環境裡,到底民眾知道是否為真實的事
件,或者是記者為了賣相而刻意誇大,甚至假造的新聞事
件呢?恐怕我們所發現的證據顯示是後者居多。

⊕∮⊙◇☆▉▊▋▌媒 ▍來 ▍稿 ▍▌▋▊▉⊙◇★☆

普及服務不在於寬頻費率低就可以達成
溫典寰(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研究生)

網友要包圍立院以及在WTO的關切下,使得台灣的寬頻費
率為符合多數網友的期待,並達到寬頻普及服務的標的下
,將在六月一日起正式調降。此乃中華電信過去根深蒂固
的獨佔霸權,使得電信自由化開放競爭,用戶有了抗衡,
認為獨家掌控寬頻電路租金的中華電信,不應該仍獨攬電
信生殺大權,應該降低費率來回饋用戶,因為保守估計,
中華電信每年在電路租金的收入就高達兩百億元之多了,
所以不該收取高額的寬頻費率來支配用戶及其它業者。不
過,難道我們不能想想,與其歡欣鼓舞的迎接調降寬頻費
率的到來,何不想想,是否能督促中華電信能將盈餘回饋
在電話的普及服務,並透過我國電信普及服務政策的普及
基金的合作下,拓展尚未普及服務的地區,使得家家戶戶
有市話,而非訴求寬頻費率下降呢?

一、中華電信應負擔不經濟地區的市話普及服務:

「每個月的手機帳單高達五、六千元實在太貴了,但現在
裝了市內電話,只要支出800元而已!」這是台灣去年12
月31日才開始有市內電話的地方──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
斯這個小地方的市民心聲。政府透過普及服務基金投入一
千萬元的建設,使得這個被認定為不經濟地區的用戶,也
可以在普及服務的政策下,享受普及化所帶來的愉悅。但
還有多少地方沒有市話可以用呢?政府雖然訂定了普及服
務的規範,但是,卻仍無法落實不經濟地區的市內電話服
務。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可能普及基金不夠用、或者
普及服務基金的提高,會使業者不滿、或者基金的捐獻範
圍會使人聯想到政治問題等,所以至今仍無法使普及服務
順利落實在全台各不經濟地區。不過,大家可以想一想,
中華電信雖然長期在市內電話虧損,但是透過交叉補貼,
甚至透過用戶迴路壟斷等的收益,以及挾其過去獨佔事業
而對納稅人收取幾十年稅金所鋪設的設備,使得在沒有沉
沒成本的考量下,利潤已不容小覷,因此,難道中華電信
不該承擔市內電話普及服務的義務嗎?

二、政府也要負擔市話普及服務的角色:

我國電信法第20條第4項規定,普及服務指全體國民得按
合理價格公平享有一定品質之必要電信服務,且普及服務
的特色中,像是服務品質(QoS)需使各都會區或偏遠地
區的電信服務品質都維持既有水準,在可接取(accessibility)
的保障下,所有地區的民眾皆可接取到電信服務,因此,
政府難道不該想辦法解決全台灣還有許多地區還在將手機
當市話使用嗎?

眾所皆知,電信線路是屬於公共財,而電信普及服務的基
金,電信業者也有承擔,但未透明的普及服務資金,到底
運用到那裡,我們卻很少知道,倘若我們可以常聽到政府
又使那個偏遠地方擁有市話的話,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普
及服務的基金沒有被濫用,但是,還有許多地方未享受到
市話服務之下,政府還信誓旦旦的想要在2008年達到六百
萬戶寬頻上網的目標,認為只要使用者夠多,價格就會
down下來,寬頻服務就可以達到普及化,但殊不知,費率
的調漲如果不是很離譜的話,一般人其實還是會繼續使用
網路的,也就是說網路的調漲對用戶的接取影響是很小的
,所以說,費率要下降到多少,用戶數增加,在業者身上
我們知道可以獲利,在政府的政策上,可以趕得上地球村
的氛圍,但是,我們應該更明瞭,現在比過去在語音電話
的費率已增加十倍之多,加值服務與行動電話仍是不斷的
普及,卻沒有影響到用戶的減少,所以,寬頻費用的異動
,應該不會影響到電話的普及吧!所以,大家是否應該將
焦點放在尚未有市內電話的地區之普及服務吧!

三、先落實市話普及服務再談寬頻普及服務:

另外,政府現在居然還想要規劃鋪設第二條電話網路,利
用光纖網路來增加頻寬,幫助業者解決最後一哩的問題,
這難道不會加大整個台灣的數位落差──沒市話的依舊沒
市話,有寬頻上網的地區,繼續予取予求,難道沒有解決
市內電話的普及服務,就想跳躍到先解決寬頻上網的普及
服務嗎?我國的電話普及服務已經超過百分之七十了,能
透過電信網路接取資訊的只有百分之三十而已,也就是說
,要把屬於「先進的」電信普及服務提升,似乎應會比將
「市話」普及服務提升還困難,所以,政府如果仍在認為
,提高上網的普及服務,而忽略仍有許多地區連市話都沒
有,更遑論上網需求的話,那普及服務只是一種號召,是
一種迷思,而中華電信還是不要民營化的好,這樣,也許
就可以持續負擔得起電話的普及服務了,也不會拿沒有獲
利當作神主牌了,所以,與其寬頻率下降,民眾何不把聚
焦擺在全台的市話普及服務,而非網友希望的寬頻費率下
降,且政府就以為可達到寬頻普及化的樂觀主義。

⊕∮⊙◇☆⊙◇★☆

⊕∮⊙◇☆▉▊▋▌媒 ▍連 ▍署 ▍▌▋▊▉⊙◇★☆

媒體要改革,公民來連署
--讓我們催生公共廣播電視集團

各位親愛的台灣公民:

您一定清楚,台灣的電視台關心的只是收視率百分點,可
以為他們帶來多少廣告收入,而不是這些內容影響了我們
社會多少年。當他們荷包滿滿之際,我們卻得一直忍受水
準低落的電視節目,擔心自己的小孩該看什麼電視,而且
根本無法藉著收看電視讓我們成為有思考力、有發言權、
有國際觀的公民。

相信您也有同感,在台灣一片烏煙瘴氣的電視環境中,公
共電視的節目,無論是優質的戲劇,平實的新聞報導,用
心製作的兒童節目,以及反映台灣社會歷史和變遷的深度
紀錄,不但提供比較良善有用的資訊和文化,也讓我們對
於更好的媒體內容和制度,有更明確的期待。台灣的公共
電視當然未臻完美,但是它的表現卻明白告訴我們,同時
排除政治與商業力量的不當干預,是改善電視表現的先決
條件。

因此,我們認為,當前台灣的媒體改革,可以先從一個明
確的目標著手。去年(2003)底,立法院通過了廣電相關
法案修正,政黨和政府不得再持有無線廣播電視的股份。
這個在台灣民主化過程初期就應該完成,卻拖延至今才勉
強通過的修法,只能算是台灣媒體改革的第一步。我們認
為,台灣的電視和廣播在政府和政黨股份退出之後,絕不
能在商業化的浪潮中,淪陷成為更多的商業電視和廣播。
相反的,我們應該跟隨其他國家的先例(包括英國、法國
、日本、南非等等),讓這些原本就屬於全民,應該為全
民所用的電視和廣播電台,結合現在的內湖公共電視,轉
型成一個民主、多元、有競爭力、影響力,和經濟規模的
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發揮節制媒體過度商業化的功能,並
強化媒體公共服務的責任。

新成立的公共廣電集團,將可以整合現有的公共廣電資源
,強化公共媒體的功能,導正惡質的媒體環境。也可以參
考國外的成功經驗,將公共廣電集團旗下的幾個電視和廣
播頻道,依照不同的社會和文化需求分工,分別負責通俗
大眾、前衛實驗、弱勢族群(客家、原住民等)、特殊任
務(國防、教育、社會服務)等,發揮總體的公共服務效
能。

如果您支持「催生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等訴求,歡迎和我
們一起連署

1.台、華視即刻公共電視化。
2.客家、(即將成立之)原住民電視台公共電視化。
3.中央、漢聲、教育、警廣等國有廣播電台公共電台化。
4.政黨不當取得之廣電媒體資產歸還國有後公共化。
5.前述黨國媒體全面公共化後,與內湖公視共同組成公共
廣播電視集團。

發起社團:媒體改造學社

聯合發起社團(按筆劃順序):人本教育基金會、女學會、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台北縣文史學會、台灣人權
促進會、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台灣和平促進會、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民間司法改革
基金會、全國產業總工會、苦勞網、客家傳播權益促進會
籌備處、傳播學生鬥陣(持續增加中)

媒體改造相關資訊請前往網址:twmedia.org (連署網址)
聯絡電子信箱:contact@twmedia.org。

⊕∮⊙◇☆⊙◇★☆▉▊▌▌▊▌▊▉⊙◇★☆⊙◇★☆

編按:

傳學鬥第一場讀書會成功落幕,感謝讀者們熱烈討論,提
供我們理論外不同的實務觀點,也讓我們看到台灣電影工
作者所面臨的艱辛環境,以及因應策略。傳學鬥第二場讀
書會將於五月廿九日舉行,歡迎趕緊報名參加。

⊕∮⊙◇☆▉▊▋▌媒 ▍宣 ▍傳 ▍▌▋▊▉⊙◇★☆

傳學鬥外部讀書會
--《解構好萊塢,開拓新視界》

走過了千禧年,目前的台灣社會裡電影早已成為人們日常
生活的重要部分。那麼大家都看什麼電影呢?路上的行人
大概都會說是好萊塢電影。作為一種符號,好萊塢不僅是
地名,且是電影工業的代名詞,進一步說,它根本就和華
爾街、五角大廈等成為美國國力的象徵。然而回顧廿世紀
的電影發展史,好萊塢的霸業並非一蹴可幾、自然天成,
國家勢力的強力介入更是關鍵。

「全球好萊塢」一書,以各種角度反省為何現今的世界各
地都是好萊塢電影的天下,其中包括了為虎作倀的著作財
產權以及專利權的控制,還有與各國合作共同製作電影,
以及起用各國的演員,當然更重要的是好萊塢幾乎控制了
全世界的發行與映演的通道。

本書的譯者馮建三教授在書本的附錄,也檢討了我們的影
劇新聞的浮濫,而影劇新聞當中又更充斥著好萊塢的各式
各樣的報導,這些現象充分反映影劇新聞的從業人員也是
好萊塢的幫兇,並且也為我們日漸萎縮的台灣國片發出不
平之鳴。

如果你對台灣的電影環境有些許關心,希望替台灣的電影
在好萊塢無所不在的漫天大網中開闢些許逃逸空間,歡迎
您加我們,一同解構好萊塢神話。

時間:5/29(六),下午二點半。
讀本:《全球好萊塢》,馮建三譯,巨流出版。
地點:人性空間新生南路三段六十巷七號。
參加資格:條件不拘。
報名信箱:scstw2003 @yahoo.com.tw。

⊕∮⊙◇★☆

您對媒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而無處發聲嗎,傳學鬥是
一個開放平台,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
有關傳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
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名(或筆名)
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傳學鬥有刪稿權,不願刪稿請註明
。相關網址:

綠林好漢媒來稿:scstw2003 @yahoo.com.tw 。
狡兔三窟發報台:enews.url.com.tw/category.shtml 。
集思廣義讀書會:twmedia.org/benla/bb/viewforum.php?f=17 。
招賢聚義部落格:twmedia.org/scstw/ 。

並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傳學鬥歡迎您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下次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