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希事件遭逢媒體改革的徐瑞希發言/程宗明
1991年聯合報解聘記者徐瑞希事件,當是解嚴後新聞媒體投資利益侵犯編輯自主的首要事件,當年這是一件解嚴後分水嶺事件,讓我們開始關注經濟利益超越政治來挾制新聞自由。 當年鄭瑞城教授對此事件,有很嚴謹的調查文章,他有指出徐文的特稿有一些瑕疵,包含: More...
【媒改社聲明】公廣集團應該積極應對數位創新議題
近日有新聞指出,公視與華視籌劃要共同投資「新創AI與活動執行公司」,旋即遭立委召開記者會批評。媒改社長期以來關心公共媒體的發展,認為政府及各界應思考數位時代公廣政策,討論公廣集團在數位時代的重要角色和意義。 首先是,2023年立法院已通過公共電視法修法,修法精神首要,就展現在這部公視法的第一章第一條。其內容強調在數位傳播科技的潮流中,公廣集團應該「善用數位科技,維護國民表達自由及知之權利」。從立法意旨可知,數位匯流對傳播生態已造成革命性衝擊,公廣集團不只應與時俱進,更應扮演領頭羊角色,領導產業在內容及技術上升級。正因為數位科技潮流變化非常快速,如何認真面對AI創新科技的應用,以提升公廣集團的多元視聽服務,自然無法忽視。因此,積極面對數位時代所帶來的種種挑戰,提升多元的公共視聽服務,依公視法成立的公廣集團,自然是其不可迴避的任務。 其次是經費問題,在修法前,公視法精神係定位公視為「小而美」的公視。然而歷經二十餘年來的時空環境變化,公視朝向公廣集團發展,早就不是「小」規模的營運。事實上,自2006年公廣集團陸續納入華視、原民臺與客家電視臺而成的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然而過去長期以來,政府始終維持「小」規模的固定預算編列,使得公廣集團長期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在窘境之下,華視自2006年加入公廣集團,更是一直維持自給自足的商業運作,同時要負擔公共責任。因此,若要單純以華視過去營運虧損數字,來評判華視的營運能力,恐怕有失公允。 同樣的,若要單方面以公視收視率,來評量其營運能力和投資運作資格,可能就有去脈絡化的疑慮,事實上是嚴重忽略了上述–公廣集團的現實處境以及其在各項公共服務的表現。如公廣集團近年內仍有好的作品,榮獲各項獎項,得到專業社群的肯定,也投資兒少內容。正因如此,新的公視法重要在於針對經費問題做了因應。內容修正了「每年固定9億元捐贈經費的緊箍咒」,明訂政府每年依公視業務運作需求及年度工作計畫,檢討調整編列預算。 在前述基礎上,我們作以下呼籲: 1. More...
嚴正聲明: 新委員人事案刻不容緩,維護NCC正常運作以回應社會期待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及媒體改造學社聯合嚴正聲明: 新委員人事案刻不容緩,維護NCC正常運作以回應社會期待 鑑於目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面臨新委員人事案僵局,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及媒體改造學社共同發出嚴正聲明,強烈呼籲朝野各方儘快開啟人事案審查,藉由公正中立專業之把關,選擇出適任的新任委員,以確保NCC正常運作。 依據《NCC組織法》第九條第二項規定,包括通訊傳播監理政策、制度之訂定及審議,重要計畫及方案之審議、考核,互聯網傳播政策、制度之訂定及審議,相關法令之訂定、擬訂、修正及廢止之審議,通訊傳播業務之公告案及許可案等,皆需由委員會議通過。然而,八月一日後僅靠延任之代理主委召開委員會議和內部分層負責,缺乏傳播專業背景之委員,專業性、正當性與代表性均嚴重不足,將導致NCC實質運作的極大缺陷。 我們認為,NCC作為國家通訊傳播的主管機關,其獨立性、專業性與功能性至關重要。不論是對網絡、通訊、傳播等重大政策之決策、通訊傳播業務之審議,或是對民眾反映的陳情處理,都需要一個正常運作、反映專業分工與多元代表性的委員會,來保障其有效性。 NCC組織法要求委員具傳播、電信、法律、財經等專業,顯示NCC在重大決策上需要完整委員會之支持,亦即需兼具各種專業組成之七名委員,以落實其多元合議與民主審議之精神。我們希望各黨皆能以民眾福祉及社會公共利益為重,儘速推動新委員人事案之同意權審查。請各方摒棄政治角力,回歸公共利益考量讓NCC能夠恢復正常運作,繼續為台灣的通訊和傳播環境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與職責。 但我們也理解近年社會各方對NCC委員及委員會獨立公正性之質疑,因此也呼籲行政院跟立法院回歸職權行使,秉持專業與公正之原則,行政院提名適格人選以回應社會對NCC委員中立、專業、與公正性之要求,並以高標準屏除政商介入及政治控制;而立法院也應秉持公正與專業性審議每一位被提名人,而不應消極且無止盡杯葛,落入癱瘓NCC、違背社會公共利益之惡名。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及媒體改造學社再次呼籲,請立法委員們以國家和民眾的福祉為重,儘快開啟NCC新委員的人事同意權審查,確保NCC的正常運作與獨立性,讓台灣的通訊傳播環境能夠健康發展。這是對民主社會和公共福祉的基本保障,不容忽視。 【聲明團體】 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社團法人媒體改造學社 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 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社團法人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新聞聯絡人】 蔡蕙如/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02-2358-2672 0911-850-074 【聲明日期】 2024 More...
【媒體改造學社聲明】針對趙少康「政媒兩棲」與徐瑞希「違反公視法」事件之聲明
大選在即,我們要求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中廣董事長)與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徐瑞希(公視董事)立即辭職,退出媒體角色。趙少康作為中廣董事長,又是國民黨的副總統候選人,已是政治媒體兩棲,嚴重超過媒體作為民主社會公器之標準。徐瑞希的不分區立委候選人身分則已違反公視法第13條對董事的規範。請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即處理,以回應社會期待。 新聞媒體是行政、立法與司法三權之外的「第四權」,是民主社會監督政府、政治的公共角色,不應為特定政治立場和政商勢力代言。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目前仍是媒體的董事長,其媒體能否在選舉期間保持中立,令人質疑。此外,公視法第13條明文規定「董事、監察人於任期中不得參與政黨活動」,徐瑞希已公然違法。 媒改社兩點呼籲: 一、 More...
向政治傾斜? 美國總統選舉中的「媒體背書」/胡元輝
原刊登處:太報 美國總統選舉在民主與共和兩黨激烈攻防之後,即將進行投票。一個在以往選戰中相沿成習、習以為常的傳統:「媒體背書」,於此次選舉出現戲劇性變化,並在選戰倒數計時階段成為熱門話題,頗具意義,值得後續觀察與研究。 華郵與時報改變總統選舉背書傳統 美國發行量與影響力名列前茅的《洛杉磯時報》與《華盛頓郵報》,日前相繼宣布不會表態支持特定總統候選人。據多個媒體報導,《華盛頓郵報》自10月25日宣布此項政策以來,已經失去至少25萬個訂戶,約佔其讀者的10%。稍早做出宣布的《洛杉磯時報》,則已有7千名讀者取消訂閱,影響程度相對較低。 不熟悉美國媒體生態者可能會疑惑,媒體不是應該在選舉時保持中立嗎?這些知名而有品質的媒體不在選戰中表態,不是應有的作為嗎?有意思的是,《華盛頓郵報》老闆貝佐斯(Jeff More...
徐瑞希事件遭逢媒體改革的徐瑞希發言/程宗明
1991年聯合報解聘記者徐瑞希事件,當是解嚴後新聞媒體投資利益侵犯編輯自主的首要事件,當年這是一件解嚴後分水嶺事件,讓我們開始關注經濟利益超越政治來挾制新聞自由。 當年鄭瑞城教授對此事件,有很嚴謹的調查文章,他有指出徐文的特稿有一些瑕疵,包含: More...
【台灣記者撐香港—台灣如何幫助國安法陰影下的香港】座談會
一、座談會背景與宗旨: 中國全國人大在今年(2020年)6月30日通過香港《國安法》,這一舉動堪稱「一國兩制」的終結,更是「香港內地化」的起始,進一步牽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劇烈變化。正當香港的自由與文化被摧毀的同時,國際與在地媒體紛紛衡量著將來新聞及出版自由的出路。 More...
《媒體有事嗎》徵稿啟事
媒體改造學社設立《媒體有事嗎》專欄,提供對新聞時事、媒體環境、文化政策、傳播工作生態等議題的評論與倡議,關注整體媒體環境的向上提升與發展,若您對此相關議題有獨特見解、不吐不快,歡迎投稿至 More...
徐瑞希事件遭逢媒體改革的徐瑞希發言/程宗明
1991年聯合報解聘記者徐瑞希事件,當是解嚴後新聞媒體投資利益侵犯編輯自主的首要事件,當年這是一件解嚴後分水嶺 […]...參選公職該辭廣電媒體職務嗎? / 羅世宏
2024總統副總統及立委選舉,三黨提名的候選人皆有媒體相關職務者。其中,民進黨提名的全國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沈伯洋 […]...避免情緒化與去知性化,透過歷史脈絡重認識俄烏戰爭 / 郭力昕
已超過一年半多的俄烏戰爭,仍被國內外許多主流媒體以侵略者/邪惡壞人(俄國)和受害者/無辜好人(烏克蘭)這樣的簡 […]...避免情緒化與去知性化,透過歷史脈絡重認識俄烏戰爭 / 郭力昕
已超過一年半多的俄烏戰爭,仍被國內外許多主流媒體以侵略者/邪惡壞人(俄國)和受害者/無辜好人(烏克蘭)這樣的簡化、二分概念,為人們定義並強化對這場戰爭的理解方式。公視在「2023世界公視大展」(Bes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