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改造學社聲明】針對趙少康「政媒兩棲」與徐瑞希「違反公視法」事件之聲明

大選在即,我們要求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中廣董事長)與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徐瑞希(公視董事)立即辭職,退出媒體角色。趙少康作為中廣董事長,又是國民黨的副總統候選人,已是政治媒體兩棲,嚴重超過媒體作為民主社會公器之標準。徐瑞希的不分區立委候選人身分則已違反公視法第13條對董事的規範。請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即處理,以回應社會期待。 新聞媒體是行政、立法與司法三權之外的「第四權」,是民主社會監督政府、政治的公共角色,不應為特定政治立場和政商勢力代言。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目前仍是媒體的董事長,其媒體能否在選舉期間保持中立,令人質疑。此外,公視法第13條明文規定「董事、監察人於任期中不得參與政黨活動」,徐瑞希已公然違法。 媒改社兩點呼籲: 一、 More...

【媒體改造學社對公共電視法修法之聲明】

台灣公共電視建台以來已超過二十年,因應環境與組織之變化,二十多年前立法的《公共電視法》實有修改之必要。針對公視法,媒體改造學社呼籲立法院跨黨派支持,妥善審查與儘速完成修法,並有以下三點建議: 1. More...

本社理事長與常務監事異動

原理事長劉昌德與常務監事羅世宏卸任,本屆第二任理事長由常務理事羅慧雯接任、常務監事由監事馮建三接任  More...

避免情緒化與去知性化,透過歷史脈絡重認識俄烏戰爭 / 郭力昕

已超過一年半多的俄烏戰爭,仍被國內外許多主流媒體以侵略者/邪惡壞人(俄國)和受害者/無辜好人(烏克蘭)這樣的簡化、二分概念,為人們定義並強化對這場戰爭的理解方式。公視在「2023世界公視大展」(Best More...

OTT時代的八點檔「重生」—為什麼我們需要《華燈初上》/魏玓

前陣子入坑熱門台劇《華燈初上》沒多久,我就開始有種無以名狀的既視感,後來慢慢懂了,原來,《華燈》就是OTT時代的八點檔連續劇啊。 會這樣說,當然需要再精確一些。  More...

【台灣記者撐香港—台灣如何幫助國安法陰影下的香港】座談會

119683732_334991337814754_6489806583708998992_n

一、座談會背景與宗旨: 中國全國人大在今年(2020年)6月30日通過香港《國安法》,這一舉動堪稱「一國兩制」的終結,更是「香港內地化」的起始,進一步牽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劇烈變化。正當香港的自由與文化被摧毀的同時,國際與在地媒體紛紛衡量著將來新聞及出版自由的出路。  More...

《媒體有事嗎》徵稿啟事

CMR logo(JPEG)_小_僅CMR

媒體改造學社設立《媒體有事嗎》專欄,提供對新聞時事、媒體環境、文化政策、傳播工作生態等議題的評論與倡議,關注整體媒體環境的向上提升與發展,若您對此相關議題有獨特見解、不吐不快,歡迎投稿至 More...

避免情緒化與去知性化,透過歷史脈絡重認識俄烏戰爭 / 郭力昕

已超過一年半多的俄烏戰爭,仍被國內外許多主流媒體以侵略者/邪惡壞人(俄國)和受害者/無辜好人(烏克蘭)這樣的簡 […]...

作者認為,放眼目前的台劇地景,《華燈初上》將兇殺案推理元素放到燈紅酒綠愛恨情仇中,別出新意。(取自《華燈初上》Facebook) OTT時代的八點檔「重生」—為什麼我們需要《華燈初上》/魏玓

前陣子入坑熱門台劇《華燈初上》沒多久,我就開始有種無以名狀的既視感,後來慢慢懂了,原來,《華燈》就是OTT時代 […]...

ROC_MOTC_NCC_Building_maingate_20131110 未來新聞台申/換照標準參考「鏡新聞台」 NCC有決心嗎/羅世宏

經歷兩年多,鏡新聞台終於在多達42項附負擔、附款或行政指導的條件下獲准申設成立,並且已於2月9日公開透過網路試 […]...

避免情緒化與去知性化,透過歷史脈絡重認識俄烏戰爭 / 郭力昕

已超過一年半多的俄烏戰爭,仍被國內外許多主流媒體以侵略者/邪惡壞人(俄國)和受害者/無辜好人(烏克蘭)這樣的簡化、二分概念,為人們定義並強化對這場戰爭的理解方式。公視在「2023世界公視大展」(Best More...

傳播政策2024:兩年串連 一年推廣/馮建三

文化局年代,也是台灣第一次要就廣播電視立法。電視台示意圖,圖片授權:Michaellaumy (CC BY-SA 1.0)

國民黨主政年間,或許有三或四次,主動要推傳播政策;民進黨則主動一次,半主動一次。  More...

【台灣記者撐香港—台灣如何幫助國安法陰影下的香港】座談會

一、座談會背景與宗旨: 中國全國人大在今年(2020年)6月30日通過香港《國安法》,這一舉動堪稱「一國兩制」 […]..

要維護多元關鍵在終止垂直壟斷/邱家宜

NCC提出「媒體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媒多法)草案後,第一波輿論大概可以用萬箭穿心形容。此草案當然尚有諸多討 […]..

網路性霸凌──那些受害於數位性別暴力裡的人們,尤其是女人/方念萱

衝著女性而來的虛擬暴力是全球性的,不分種族、文化、社經背景,新興的數位暴力不僅影響女性身心,同時造成女性經濟上莫大壓力。(圖片來源:Pexels)

兩年前初夏,我與A聯絡上。我當時正進行「未經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Non-Consensual More...

#MeToo運動@東南亞:女記者應該用專業來共同突圍/張春炎

  #MeToo運動在東南亞所創造的影響力,目前看來是顯得微小,且需要因地制宜。諸如在缺乏健全法治保障的社會結 […]..

《超人特攻隊2》超越《超人特攻隊》/魏玓

【本文微雷】   皮克斯/迪士尼動畫電影《超人特攻隊2》今年暑假上映以來,已在美國與各地創造票房佳績 […]..
IMG_0538

分類的人如何被分類?/陳志賢

當法國思想家布迪亞(Pierre Bourdieu)於1960年代進行藝文品味的問卷調查時,他很快就發現,音樂 […]..
20170628_蘋果日報大樓外觀3

假創業的毒蘋果:記者如何反咬一口?/劉昌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上週流出「鼓勵員工創業」計畫後,今天(6/28 […]..

避免情緒化與去知性化,透過歷史脈絡重認識俄烏戰爭 / 郭力昕

已超過一年半多的俄烏戰爭,仍被國內外許多主流媒體以侵略者/邪惡壞人(俄國)和受害者/無辜好人(烏克蘭)這樣的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