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架空的⾔論⾃由?對台灣撐香港新聞⾃由的理解/張時健
香港新聞媒體繁盛與⾔論多樣,常⾒說法是其得益於香港居於東西⽂化碰撞的要衝所在。然⽽若以國族認同(即 B. Anderson 的想像共同體)的建構如何應⽤在地緣政治上的發展來思索,我們或可以有另種理解: 先是百年以來⼤英帝國的殖民地治理技術以收奪經濟營利為重⽽非⽂化/國族的統制(相較於法國);其後回歸的安排⼜得到北京⼀國兩制的承諾使港⼈能安於有別中國境內的⾃由經濟體制,及相應的區域格局的⾃治系統與寬鬆的國族認同安排;⽽主權移交的過程經歷⼗數年的制度摸索, More...
川普的「乾淨網絡」計畫掃出了什麼?/唐士哲
網絡世界無遠弗屆,可是近期美、中衝突加劇,卻為網絡傳播設下重重路障。美國一系列針對中國高科技業的淨網行動,除了欲掃除不受信任的中國軟件與設施,是否也掃掉了美國致力維護的核心價值? More...
從真人秀明星的猝死,看中國衞視的內容生產機制/吳暢暢
綜藝《追我吧》截圖 高以翔猝死,網絡一片嘩然。 《追我吧》節目組,幾乎成為輿論討伐的唯一對象。更有甚者,有評論把浙江衞視歷年節目的安全隱患與對參與明星的人身傷害做了梳理,大有痛打落水狗之勢。2013年,《中國星跳躍》錄製現場,釋小龍助理當場溺亡;《跑男》等戶外體驗類真人秀,明星受傷的信息,接二連三。節目組存在安全生產隱患,不言而喻,必須責令其進行認真檢討和改進。但我們的反思,是不是僅僅到此就打住了? More...
評論「川普捲動的貿易新聞」 /馮建三
-「河川普遍污染」與房地產 文/馮建三 川普(Donald Trump)盤旋在華人新聞的天空,至今已滿三十年。 一九八八年底起,他「初試啼聲」以〈美國十大最煩人名流〉的第二名開始登場之前, More...
唯有民主的公共媒體能「說好台灣故事」/邱家宜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權力集於一人,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日前報導,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將合併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規模更加集中擴大,要「說好中國故事」。 反觀台灣傳媒,雖拜自由民主之賜得以百家爭鳴,卻也導致市場過度競爭而日趨貧弱,顯然無法「說好台灣故事」。面對「中國之聲」的步步進逼,情勢已迫在眉睫,唯有擺脫媒體自由市場才能維護民主體制的迷思,轉轍為支持專業獨立、全民共享之公共媒體的思維與實踐,才是「台灣價值」保衞戰的關鍵。 「公共媒體」不是「國家媒體」。為免混淆,英國廣播公司在報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成立消息時,特別區辨此一巨大國家媒體集團與BBC作為公共媒體的不同: More...
沒完沒了的批鬥大會/戴瑜慧
中共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在2018年3月28日的記者會上確認台灣電影《強尼.凱克》在上映前遭到臨時停映,因主角柯宇綸及父親柯一正對於台獨表示支持。儘管這是中共首次在電影上映前,因台灣演員政治立場緊急喊卡,但網民/媒體舉報、政治言論檢查、官方批評、市場封殺的情景對台港民眾並不陌生。如張惠妹在2000年在國慶典禮唱國歌遭到封殺、2013年的張懸以及一眾2014年支持台港太陽花運動與雨傘運動的影視文化界人士,如杜汶澤、何韻詩、戴立忍、陳玉勳、陳艾琳、盧廣仲、吳慷仁等,到2016年底中國文化部甚至出現封殺55組藝人的黑名單。 More...
使用者付費有助於知識生產? 中國大陸知識付費平台的若干思考/劉忠博
今年(2017)三月,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一篇名為〈內容付費在中國漸成風潮〉的報導,介紹了近兩年在中國新興的知識付費產業,其中被該報導點名的幾家公司(或線上應用App,如「得到」、「分答」、「知乎Live」),都被認為是行業中的角楚,而除了媒體報導之外,許多產業報告也聚焦這門新興行業。例如「極光大數據」於同年3月26日的統計,使用者手機中有下載知識付費APP的數量,前五名依序是:喜瑪拉雅FM(使用者規模5701 More...
中國民主正在失去一位重要領路人/羅世宏
2010年,劉曉波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因身陷牢獄,無法親臨致詞,而於頒獎典禮現場留下一張空椅子畫面。(湯森路透) 日昨(6月26日),遼寧監獄管理局突然發出公告:已繫獄8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博士被確診為肝癌末期病人,並已獲準保外就醫…。 同一時間,網上流傳一段10秒鐘長的視頻,劉曉波妻子劉霞在視頻中哭訴:「不能動手術了,不能放療,不能化療。」 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一個令人沈痛的事實:劉曉波的癌細胞已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幾乎是到了命在旦夕的地步。令人悲痛的是,2009年被中共當局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11年並囚禁在遼寧錦州監獄的劉曉波,雖然早已下定決心「把牢底坐穿」,這次竟然不是因為被提前釋放而健康地走出監獄,而是預知死亡紀事的悲涼晚景。 現年62歲的劉曉波,著書立說、並以實際行動投入爭取中國民主與言論自由運動,為期長達30年。曾經多次繫獄的他,最後一次是因為2008年發起「零八憲章」運動而再次成為「國家的敵人」。2010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大陸境內人士,成為繼反納粹的人權運動者卡爾·馮·奧西茨基(Carl More...
祭奠作為中國奧斯威辛的夾邊溝/羅世宏
今年是中國大陸發動「反右運動」(簡稱反右)的60周年。自1957年起,中國大陸不斷發生一場又一場的人為製造災難,特別是反右、大躍進、大飢荒、以及「文化大革命」(簡稱文革)…等,而反右無疑是捲動這一場場人禍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More...
中國大陸社會觀察之四──一張張受過欺負的臉/羅世宏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前後相距一個月,「澤東」和「經國」先後成為中國大陸社會新聞的殺人嫌犯。雖然擁有重量級大人物的名字,胡澤東和明經國卻都同樣是位居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