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假新闻”:其实你更应该关心社群媒体 因为这才是问题根源…/罗世宏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假新闻”问题吸引包括总统和NCC的关注。笔者认为,假新闻问题确实需要面对,但不宜矫枉过正。再者,假新闻问题只是剧变中的数位资讯生态问题的冰山一角,背后深层的结构问题更值得国人面对。 More...
打造自由的资讯、告别免费的新闻/唐士哲
网路作为资讯性内容的通路,近两年来比较显著的变化趋势是内容的付费机制。过去上网阅读新闻、评论,搜寻有用或有趣的资讯,前提总是免付费。在“自由”与“免费”这个英文单字都是“free”的阶段,享受一个只动眼球、指尖,不动荷包的冲浪者,好像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More...
分类的人如何被分类?/陈志贤
当法国思想家布迪亚(Pierre Bourdieu)于1960年代进行艺文品味的问卷调查时,他很快就发现,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具有“精神性”(spirituality)的,也最能做为阶级分类区异的指标,三分之二的低教育程度法国受访者无法从提供的十六人名单中指认超过两位作曲家,高教育程度者如此的比例仅有百分之七,而且近八成的大学教师认得十二位以上作曲家,低阶蓝领与白领劳工能这样的人数是零。布迪亚因此宣称,音乐是最纯粹的艺术,它的直观来自于身体感官于特定物质环境的耳濡目染,远非后天勉力学习所能企及。 More...
台湾不应变成事实查核的荒地/胡元辉
假新闻课题受到普遍关注之后,世界各国莫不卯劲应对,寻求解决之道。反观台湾,似乎处之泰然,一阵热议之后,随即烟消云散。但此一问题真有那么单纯?不靠任何作为就可迎刃而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More...
如何约束脸书这头怪兽,学者们提出了三种方法/罗世宏
面对美国参众两院连续两天的“拷问”,脸书(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表现超乎预期,不仅把脸书面临的监管危机消除了一大半,甚至把国会听证当成了他个人的媒体公关秀。 在两天的听证过程中,扎克伯格虽然承认疏失,表现出一副愿意负责的柔软姿态,但他坚持不松口的一点是他咬定脸书不是一个“媒体”,而(只)是一家科技公司。他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退此一步,即无死所”:如果承认脸书是一家媒体,而且还是一家具有垄断地位的特大媒体,那么它需要承担的内容和社会责任,以及需要接受的监管强度,也将远超过当下。 More...
全世界的脸友,团结起来!/罗世宏
4月10号和11号,连续两天,脸书(注:即facebook,本文统一称“脸书”)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将亲赴美国国会接受调查。在此同时,脸书也宣布从4月9号开始,脸书用户将可自行查询是否属于个人数据遭泄的8700万名(脸书此前承认的用户人数是5,000万)直接受害者之一。 外界估计,从4月9号开始的这一周,有可能引发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波删脸书账号行动。 (图片来源) More...
美国会拷问脸书-你不能错过的5个问题/江雅绮
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惊爆疑似利用脸书使用者个资、操纵英国脱欧公投与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的结果,让人们重新省思,这些科技巨擘对民主社会的影响,究竟是正是负。 More...
没完没了的批斗大会/戴瑜慧
中共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在2018年3月28日的记者会上确认台湾电影《强尼.凯克》在上映前遭到临时停映,因主角柯宇纶及父亲柯一正对于台独表示支持。尽管这是中共首次在电影上映前,因台湾演员政治立场紧急喊卡,但网民/媒体举报、政治言论检查、官方批评、市场封杀的情景对台港民众并不陌生。如张惠妹在2000年在国庆典礼唱国歌遭到封杀、2013年的张悬以及一众2014年支持台港太阳花运动与雨伞运动的影视文化界人士,如杜汶泽、何韵诗、戴立忍、陈玉勋、陈艾琳、卢广仲、吴慷仁等,到2016年底中国文化部甚至出现封杀55组艺人的黑名单。 More...
谁在付费出版?那些寄生在学术社群上的掠食性出版商与其投稿者们/刘忠博
近年来时常收到学术期刊的邀稿信件,中英文者皆有之,有的号称快速出版(一个月内即可审查完毕并出版),有的号称“限时促销”(如三月限时出版费5折),有的则是邀请加入编辑委员会。这些期刊标榜“开放获取”(open More...
从美国到菲律宾:假新闻成真武器/张春炎
“我们不能回避回避这些词汇,因为他们已经成为某种武器”,这些词汇是指假新闻(fake news),以及与之相关的不实谣言、错误资讯或假消息等等词汇。前几天,西方开始有许多学者发起“出版到科学上(publishe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