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假新聞」:其實你更應該關心社群媒體 因為這才是問題根源…/羅世宏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假新聞」問題吸引包括總統和NCC的關注。筆者認為,假新聞問題確實需要面對,但不宜矯枉過正。再者,假新聞問題只是劇變中的數位資訊生態問題的冰山一角,背後深層的結構問題更值得國人面對。 More...
打造自由的資訊、告別免費的新聞/唐士哲
網路作為資訊性內容的通路,近兩年來比較顯著的變化趨勢是內容的付費機制。過去上網閱讀新聞、評論,搜尋有用或有趣的資訊,前提總是免付費。在「自由」與「免費」這個英文單字都是「free」的階段,享受一個只動眼球、指尖,不動荷包的衝浪者,好像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More...
分類的人如何被分類?/陳志賢
當法國思想家布迪亞(Pierre Bourdieu)於1960年代進行藝文品味的問卷調查時,他很快就發現,音樂是所有藝術中最具有「精神性」(spirituality)的,也最能做為階級分類區異的指標,三分之二的低教育程度法國受訪者無法從提供的十六人名單中指認超過兩位作曲家,高教育程度者如此的比例僅有百分之七,而且近八成的大學教師認得十二位以上作曲家,低階藍領與白領勞工能這樣的人數是零。布迪亞因此宣稱,音樂是最純粹的藝術,它的直觀來自於身體感官於特定物質環境的耳濡目染,遠非後天勉力學習所能企及。 More...
台灣不應變成事實查核的荒地/胡元輝
假新聞課題受到普遍關注之後,世界各國莫不卯勁應對,尋求解決之道。反觀台灣,似乎處之泰然,一陣熱議之後,隨即煙消雲散。但此一問題真有那麼單純?不靠任何作為就可迎刃而解?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More...
如何約束臉書這頭怪獸,學者們提出了三種方法/羅世宏
面對美國參眾兩院連續兩天的“拷問”,臉書(Facebook)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表現超乎預期,不僅把臉書面臨的監管危機消除了一大半,甚至把國會聽證當成了他個人的媒體公關秀。 在兩天的聽證過程中,扎克伯格雖然承認疏失,表現出一副願意負責的柔軟姿態,但他堅持不鬆口的一點是他咬定臉書不是一個“媒體”,而(只)是一家科技公司。他這麼說,是因為他知道“退此一步,即無死所”:如果承認臉書是一家媒體,而且還是一家具有壟斷地位的特大媒體,那麼它需要承擔的內容和社會責任,以及需要接受的監管強度,也將遠超過當下。 More...
全世界的臉友,團結起來!/羅世宏
4月10號和11號,連續兩天,臉書(注:即facebook,本文統一稱“臉書”)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將親赴美國國會接受調查。在此同時,臉書也宣布從4月9號開始,臉書用戶將可自行查詢是否屬於個人數據遭洩的8700萬名(臉書此前承認的用戶人數是5,000萬)直接受害者之一。 外界估計,從4月9號開始的這一周,有可能引發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波刪臉書賬號行動。 (圖片來源) More...
美國會拷問臉書-你不能錯過的5個問題/江雅綺
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驚爆疑似利用臉書使用者個資、操縱英國脫歐公投與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的結果,讓人們重新省思,這些科技巨擘對民主社會的影響,究竟是正是負。 More...
沒完沒了的批鬥大會/戴瑜慧
中共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在2018年3月28日的記者會上確認台灣電影《強尼.凱克》在上映前遭到臨時停映,因主角柯宇綸及父親柯一正對於台獨表示支持。儘管這是中共首次在電影上映前,因台灣演員政治立場緊急喊卡,但網民/媒體舉報、政治言論檢查、官方批評、市場封殺的情景對台港民眾並不陌生。如張惠妹在2000年在國慶典禮唱國歌遭到封殺、2013年的張懸以及一眾2014年支持台港太陽花運動與雨傘運動的影視文化界人士,如杜汶澤、何韻詩、戴立忍、陳玉勳、陳艾琳、盧廣仲、吳慷仁等,到2016年底中國文化部甚至出現封殺55組藝人的黑名單。 More...
誰在付費出版?那些寄生在學術社群上的掠食性出版商與其投稿者們/劉忠博
近年來時常收到學術期刊的邀稿信件,中英文者皆有之,有的號稱快速出版(一個月內即可審查完畢並出版),有的號稱「限時促銷」(如三月限時出版費5折),有的則是邀請加入編輯委員會。這些期刊標榜「開放獲取」(open More...
從美國到菲律賓:假新聞成真武器/張春炎
「我們不能迴避回避這些詞彙,因為他們已經成為某種武器」,這些詞彙是指假新聞(fake news),以及與之相關的不實謠言、錯誤資訊或假消息等等詞彙。前幾天,西方開始有許多學者發起「出版到科學上(publishe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