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周三, 十一月 13th, 2024

【媒改社声明】公广集团应该积极应对数位创新议题

Share This
Tags

近日有新闻指出,公视与华视筹划要共同投资“新创AI与活动执行公司”,旋即遭立委召开记者会批评。媒改社长期以来关心公共媒体的发展,认为政府及各界应思考数位时代公广政策,讨论公广集团在数位时代的重要角色和意义。

首先是,2023年立法院已通过公共电视法修法,修法精神首要,就展现在这部公视法的第一章第一条。其内容强调在数位传播科技的潮流中,公广集团应该“善用数位科技,维护国民表达自由及知之权利”。从立法意旨可知,数位汇流对传播生态已造成革命性冲击,公广集团不只应与时俱进,更应扮演领头羊角色,领导产业在内容及技术上升级。正因为数位科技潮流变化非常快速,如何认真面对AI创新科技的应用,以提升公广集团的多元视听服务,自然无法忽视。因此,积极面对数位时代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提升多元的公共视听服务,依公视法成立的公广集团,自然是其不可回避的任务。

其次是经费问题,在修法前,公视法精神系定位公视为“小而美”的公视。然而历经二十余年来的时空环境变化,公视朝向公广集团发展,早就不是“小”规模的营运。事实上,自2006年公广集团陆续纳入华视、原民台与客家电视台而成的公共广播电视集团。然而过去长期以来,政府始终维持“小”规模的固定预算编列,使得公广集团长期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在窘境之下,华视自2006年加入公广集团,更是一直维持自给自足的商业运作,同时要负担公共责任。因此,若要单纯以华视过去营运亏损数字,来评判华视的营运能力,恐怕有失公允。

同样的,若要单方面以公视收视率,来评量其营运能力和投资运作资格,可能就有去脉络化的疑虑,事实上是严重忽略了上述–公广集团的现实处境以及其在各项公共服务的表现。如公广集团近年内仍有好的作品,荣获各项奖项,得到专业社群的肯定,也投资儿少内容。正因如此,新的公视法重要在于针对经费问题做了因应。内容修正了“每年固定9亿元捐赠经费的紧箍咒”,明订政府每年依公视业务运作需求及年度工作计画,检讨调整编列预算。

在前述基础上,我们作以下呼吁:

1. 依照公视法,公广应 “善用传播科技”,公广集团应借此机会,清楚说明数位时代的公广服务的愿景,目标及策略,以及相应的组织转型的作法,包括为何想投资的AI新创公司?如何利用未来投资的AI新创公司,来让公媒与时俱进?未来还有哪些数位策略,有助于发展数位时代公民所需的多元公共服务?等等。
2. 新的公视法既然已经删除了原本与现实脱节的经费捐赠限制,则在既定运作上,政府主管部会就应该依法编列相应预算,让公广集团“名实相符”的实现公视法所赋予的责任,依法编列经费来满足公广集团的营运所需,如此方能实际增进全民的文化权、资讯权。
3. 针对华视近二十年来定位不明的困境,政府应该负责,做出政策性的宣示作法,如依法做附负担、捐赠。公广(包括华视)董事会与经营团队,应广纳社会意见,与各界沟通,努力解决华视长期的问题。

媒体改造学社&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联合声明

2024/11/13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媒改社秘书处

媒改社秘书处

媒体改造学社(简称“媒改社”),于2003年5月4日,正式由学术圈、新闻界、社运团体等立志改善本地媒体环境的各界人士共同创立。改造台湾媒体结构、提升全民媒体素养、保障传播从业人员工作权,以及健全本土传播生态。

留言回应

XHTML: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八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