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周二, 三月 24th, 2015

〔太阳花记忆〕当末代课程遇到太阳花,一个新闻所教师的重生

318当晚,林丽云与留在事件现场的学生FB传讯

318当晚,林丽云与留在事件现场的学生FB传讯

文/林丽云

约莫是去年的现在,3月18日晚上11点多,济南路晚会大部份的人潮都已散去,也没有SNG车了。我以为没事了。岂料回到家后,滑动脸书,才知道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发生了:台湾首次有群众(而且大多数是年轻人)占领立院。其中,有三位是我「当代议题」课的学生;他们进入议场,开始用本所(台大新闻所)新闻E论坛的脸书平台,发布新闻。

这门台大新闻所的必修课(一学分),以讨论社会议题为主。2014年春季是最后一年开设。开课前,我自告奋勇向所上说「由我负责」。因为,当时我对台湾的未来充满困惑,包括新闻专业的未来应何去何从?台湾日益恶化的贫富差距问题如何解决?台湾与中国的关系如何发展?台湾又如何与世界接轨等等?我满心希望在这门课程中能广邀各方,观察社会,激荡脑力,激发辩论,一起想像前路,共筑愿景。课程作业中有一项「社会学习」,也就是鼓励同学到新闻现场(如228共生音乐节,314反核运动等),亲身观察并作成新闻报导,上传到本所新闻E论坛的脸书平台。

学生透过CNN的iReport公民记者影音服务,上传立法院现场的英语连线报导。截图自CNN iReport网站。

学生透过CNN的iReport公民记者影音服务,上传立法院现场的英语连线报导。截图自CNN iReport网站。

这门课的「社会学习」,在318时,意外地把同学带到社会的大教室,进行一场新闻学实验。有一组同学挤在318晚会的现场。晚会结束时,他们原本可以打道回府了。但是当有人冲过警戒线、进入立法院时,这组同学立即跟上,因为他们相信「新闻记者要在现场」。而且,他们用极为简单的器材(手机,笔电),借由所上E论坛的脸书平台开始发稿,一篇接着一篇。他们还把新闻稿译成英文,转为影音,上传CNN,让太阳花国际化,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关注。E论坛脸书的按赞人数,迅速从几百跳到几千、几万,最后累积到十三万。

当晚午夜时分,我透过脸书与同学们联络。我问:「要留下来吗?不怕危险吗?」同学们说:「想要留,因为不想错过任何情况,因为要提供现场、第一手、正确的资讯。」后来各家电子媒体闻风赶到,匆忙之间,还摸不清楚现场状况。但我们留守在现场的同学们一路掌握最新动态,随时呈现318的最新进度。我说:「大家要注意安全。老师的手机开着,保持联络。」那一晚,我无法入睡;翻滚许久,我担心同学们会不会出事呢?但我也知道,要放手;要相信,学生正在学习与蜕变。

同学轮值日夜守护新闻现场。摄影/林丽云

同学轮值日夜守护新闻现场。摄影/林丽云

隔天,本课程有更多同学自愿加入这个行列,在现场搭起简易帐篷作为编辑室。在接下来的21天中,同学邀请各新闻系所同学,组成编采团队。大家自主排班,日夜守护现场,在街头召开编辑会议:没有椅子,就席地而坐;没有白板,就搭起简易木架、贴上笔记纸,开始写起编辑室公约,建立「真实为先」的共同守则。同学们后来也把整个实作过程与脉络,编辑成书,出版为《街头守门人》。正如法国社会学家杜兰所说「行动者的归来」,在318运动中,我亲眼看到新生代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这个时代,并回应这个时代的课题。

学运过后,这门课从济南路的大教室回到新闻所的小教室,继续上。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又听了许多精采的演讲,也引发更热烈的讨论。我们深知,社会依然问题丛生,我们也还需要寻找出路。但是我已看到:当这门小小的议题课遇到大型的太阳花时,修课的同学们展开了E论坛的社会实验。而身为老师的我也有了改变。我终于真正体悟,如果有共同的信念,充份的信任以及自主的空间,那么学生们会有自主意识、意愿、能力及创意,去面对各种问题,提出解决之道,并解决问题。

不知道318之后台湾社会是否改变了?但我确实改变了。对于台湾的新闻教育及未来,我曾经感到困惑;但是经由318我获得重生的力量,也找到希望之所在。谢谢318,也谢谢议题课的同学们。

学期末,重生后的林丽云与学生于课堂合影留念

学期末,重生后的林丽云与学生于课堂合影留念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林 丽云

林 丽云

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并为weReport调查报导公众委制平台执行委员。

留言回应

XHTML: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一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