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周一, 一月 29th, 2018

分配正义 从彭淮南的新闻讲起/冯建三

彭淮南在1998年2月出任中央银行总裁,即将届满二十年。历经蓝绿蓝绿四任六届总统,他在下个月就要退休。

 

在卸任前的最后一次理监事会议,彭淮南以台湾的经验材料,呼应了皮凯提(Thomas Piketty)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资本得寸进尺,劳工再三让利,政府不能再作壁上观。

photo(取自:联合新闻网

彭淮南说,从1990至2016年,国人的「劳动」所得(薪资)占了国民生产毛额GDP的比例,减少了百分之七;反之,跑入「资本」,也就是各种企业的各位大小股东而特别是大股东的口袋,在同一时期增加了百分之五以上。

 

百分之七与五,乍看不关痛痒。一减一加,可以咋舌:假使「受雇」就业者与出资「雇用」的人,二者所获得的分配比例没有恶化,或说,2016年分配正义的水平与1990年相当,那么,2016年台湾890.6万就业人口,一个人的年均薪资,将要增加21.5146万,亦即一年的薪资所得,会从44万多「跃升」至66万左右!如果不是劳方全拿,是劳资均分,那么,受薪阶级一人的前年所得,也可以来到55万多;月薪拿不到3万的人,若非消失,至少不至于高达327万人。

 

彭淮南的临别讲话有很多内容,又以这段话最重要。媒体必须是正义的喉舌,尤其是国人感受低薪的当下,媒体若能凸显彭淮南这段话,不但是重视「分配正义」,也很能够让媒体得到好处:即便只是重视报纸销售量与点击数,媒体按理都应该将总裁提示的数字,大作特作。

 

不过,奇怪的是,事与愿违。四家综合报纸仅见《联合报》,在头版出现醒目的标题:〈彭总裁告别作 为低薪鸣不平〉。新闻又以小标题,从对话中肯定彭淮南的意见:「批蔡明忠归咎低物价是『倒果为因』」、「驳张忠谋『政府不必介入』说」,因此就得「吁政府对低薪『有所作为』」。彭淮南意有所指,说明川普的崛起,重要原因是美国「铁锈区」白人劳工无法自由移动,走不出底层,只能眼睁睁看着资本快意流窜,最后便以选票教训了政治系统。

 

另三家报纸未曾对比1990与2016年的背景,也不引劳工对美国政治的「报复」。它们还是很「传统」,集中在作「人」的文章,不是顺水推舟,不是用人举「事」。因此《苹果日报》说:〈不升息 彭淮南坚持2月退休〉,〈全球唯一14A总裁 掌央行20年〉。《中国时报》称,〈教授性格 好为人师 硬颈坚持 彭淮南宁愿不讨喜〉、〈彭火力全开 戳破外界误解 称台湾利率不低 叹汇率何辜〉,以及〈小英国师胡胜正呼吁延任2年 彭不恋栈〉。《自由时报》是说了事,不过,是汇率与利率,不是劳资之间的分配,很不正义:〈彭老告别秀 为汇率打抱不平〉,〈利率连6冻 维持1.375%不变〉。

 

彭淮南的意见不代表行政院,也不代表总统府,但一旦他的意见得到舆论响应与大力表扬,从而就能增加机会,渐次转化而落实在政府的相关政策。果真如此,言论的力量,就会具有潜力,变成物质力量,足以拉抬将近900万的受薪人口。他们(或者,应该说「我们」)在2016年的平均收入,就会增加10多万(假使1990年以来的GDP增加,平均分配给老板与受雇者),最高,甚至等于是可以加到21万多(假使GDP的增加全部配给就业者)。

 

重要的消息来源,央行总裁彭淮南说了话,我们的三家报纸未能抓住机会多作发挥,对于低薪的国人来说,损失了一次翻身的契机。一家算是转了用语,将劳资之间分配的不正义入了标,也在内文有相当的凸显,并且放在头版提醒国人,应该予以肯定。

 

将近一个月之后,号称「史上最大减税」的新闻登场。执政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赞誉有加,他说这次修法是民进党完全执政以来,朝野氛围最好的一次:「不是奇幻….攻击谩骂不见了…这是立法院转变的开始…这两天…最和谐…大家非常冷静…理性讨论…这是我们期待的。」

 

表现不佳的立法院若能转变,自然是好事,和谐也是好事。但是,假使看看究竟是减谁的税,减了多少税,那就不一定让人眉开眼笑,反而可能吓出一身冷汗。我们不能说朝野和谐在此变成狼狈为奸,但假使「最大减税」的说法,将要造成国库不足,因此政府必须举债,致使等于是后代的人承担更多财政压力,演变成世代不正义,那要怎么办?

 

那么,减谁、减了多少税?以「户」计算,假设这个家户没有经营企业,没有股票,没有土地租金,仅有劳动所得,那么,若单人一户,或是四口之家而仅有一人工作,且薪水不到40.8万,不用缴税;若四口而双薪并有年收入123.2万,也都不另交税;四口若有130万劳动所得,才需交税。单人或一户四口之家,假使收入低于130万的家户,共有542万,今年启用的新制,相较于旧制,其一年少缴的金额会有数千元,最多是少缴两万元左右。

 

少交数千至两万,相比于多得十万至二十万。对于受薪阶级来说,后者更为实惠。不过,如前所说,彭淮南的新闻仅有一家突出这个重点,反观前者,新税法修改后次(2018年1月19)日,四报都有一个版面以上的报导与评论,其中三报都放为头版头条。《自由时报》说〈税改案三读 逾8成申报户减税〉;《苹果日报》是〈史上最大减税 月薪没3万 免缴税 提高4项免税额 542万上班族受惠〉;《中国时报》用的是〈税改大利多  嘉惠小资族 月薪3万以下 明年起免缴税〉;《联合报》应该是长期以来,包括这次税法修订的报导,历来最多,反而在木已成舟如同原先的模式进行下,仅将新闻放在三版整版,标题是〈税改三读 年收40.8万以下免税 占近半受新阶级申报户  4扣除额调高 每户省1万-1.5万〉。

 

更重要的是,有三家报纸以不同的方式,同时交待了有能力交税的人,才是得到最大好处、或说失去贡献机会的一群人。是以,这次税改的代价是,所得分配更为不平均,政府号称要提供的医疗保健长照及其他各种基础建设与弱势照顾所需要的经费,将要更无着落。这个困境只能再次增加政府的借贷,从而,这只是将财政恶化的沈疴,自己不承担,却转由往后世代肩负,是逃避责任之举。

 

《苹果日报》直接引述:「政大财政系副教授陈国梁表示,这次税改造成近200亿元的税收损失…国家财政恐因此恶化,很多社福支出将要缩水…过度图利富人…  台北商业大学财税系副教授罗时万表示…低级距综所税的人仅少缴几千元或数万元税款,但…542万薪资户中占比2.5%的高所得者得到大部分好处。」《中国时报》的记者同样引述陈、罗两位教授的相同意思外,另有陈听安、陈国梁以外稿作者的身份,发表评论〈税改小确幸 苦果恐在后头〉。《联合报》虽然未引陈、罗,是以记者身份多次再新闻呈现相同意见,并连续三日另有评论呼吁,先是2018年1月18日,二版出现评论,提醒朝野与其讨好「部分」选民,不如以「台湾整体」为念,『更应该「讨好台湾」,以台湾经济税制长远发展为主要考虑因素…税收减少,政府只能举更多的债来因应,债留子孙。』;19日则有外稿的评论说〈富人得利 台湾被劫持的租税正义〉;20日再由记者另撰评论,指〈减税大红包 愈富愈得利得利〉。《自由时报》没有就此批评,是提供版面让财政部反驳减税图利高所得而恶化贫富的说法,因为高所得者,其减税加总后,占减税利益的「卅一%,六十九%…由一般民众享有」;然后,该报资深记者又以专文评论,指税改正确后,表示「基于中国挑战…加强留才的租税优惠…应该…大开大阖的重新思考。」不过,该报在22日倒是有两篇外稿短评,称赞这次税改提高营业所得税,但理由似乎与租税整体政策关系较少,而是因为中韩营所税都比抬高,也借此抨击马英九主政时期、确实应当被批评的税务政策。

 

蒋渭水是台湾的孙中山。现在孙中山的最知名信徒是杨志良,他在大前年出版《分配正义救台湾》,标准是民生主义的主张。简孝质老师高龄九十五,想起当年他让学生绕过教科书,迳自阅读孙文演讲词的往事,月前、去年底幸得机会再次拜见,便以当时的彭淮南新闻作为起始,写成这篇评论。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冯 建三

冯 建三

http://www3.nccu.edu.tw/~jsfeng/
登顶猴山五百次,台湾268座三千公尺高山五十次;预定隐于市之前,完成一千次与一百次,并将发表旷世巨作,书名定于古巴革命六十周年时宣布。

留言回应

XHTML: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七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