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週一, 一月 29th, 2018

分配正義 從彭淮南的新聞講起/馮建三

彭淮南在1998年2月出任中央銀行總裁,即將屆滿二十年。歷經藍綠藍綠四任六屆總統,他在下個月就要退休。

 

在卸任前的最後一次理監事會議,彭淮南以台灣的經驗材料,呼應了皮凱提(Thomas Piketty)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資本得寸進尺,勞工再三讓利,政府不能再作壁上觀。

photo(取自:聯合新聞網

彭淮南說,從1990至2016年,國人的「勞動」所得(薪資)佔了國民生產毛額GDP的比例,減少了百分之七;反之,跑入「資本」,也就是各種企業的各位大小股東而特別是大股東的口袋,在同一時期增加了百分之五以上。

 

百分之七與五,乍看不關痛癢。一減一加,可以咋舌:假使「受雇」就業者與出資「雇用」的人,二者所獲得的分配比例沒有惡化,或說,2016年分配正義的水平與1990年相當,那麼,2016年台灣890.6萬就業人口,一個人的年均薪資,將要增加21.5146萬,亦即一年的薪資所得,會從44萬多「躍升」至66萬左右!如果不是勞方全拿,是勞資均分,那麼,受薪階級一人的前年所得,也可以來到55萬多;月薪拿不到3萬的人,若非消失,至少不至於高達327萬人。

 

彭淮南的臨別講話有很多內容,又以這段話最重要。媒體必須是正義的喉舌,尤其是國人感受低薪的當下,媒體若能凸顯彭淮南這段話,不但是重視「分配正義」,也很能夠讓媒體得到好處:即便只是重視報紙銷售量與點擊數,媒體按理都應該將總裁提示的數字,大作特作。

 

不過,奇怪的是,事與願違。四家綜合報紙僅見《聯合報》,在頭版出現醒目的標題:〈彭總裁告別作 為低薪鳴不平〉。新聞又以小標題,從對話中肯定彭淮南的意見:「批蔡明忠歸咎低物價是『倒果為因』」、「駁張忠謀『政府不必介入』說」,因此就得「籲政府對低薪『有所作為』」。彭淮南意有所指,說明川普的崛起,重要原因是美國「鐵鏽區」白人勞工無法自由移動,走不出底層,只能眼睜睜看著資本快意流竄,最後便以選票教訓了政治系統。

 

另三家報紙未曾對比1990與2016年的背景,也不引勞工對美國政治的「報復」。它們還是很「傳統」,集中在作「人」的文章,不是順水推舟,不是用人舉「事」。因此《蘋果日報》說:〈不升息 彭淮南堅持2月退休〉,〈全球唯一14A總裁 掌央行20年〉。《中國時報》稱,〈教授性格 好為人師 硬頸堅持 彭淮南寧願不討喜〉、〈彭火力全開 戳破外界誤解 稱台灣利率不低 嘆匯率何辜〉,以及〈小英國師胡勝正呼籲延任2年 彭不戀棧〉。《自由時報》是說了事,不過,是匯率與利率,不是勞資之間的分配,很不正義:〈彭老告別秀 為匯率打抱不平〉,〈利率連6凍 維持1.375%不變〉。

 

彭淮南的意見不代表行政院,也不代表總統府,但一旦他的意見得到輿論響應與大力表揚,從而就能增加機會,漸次轉化而落實在政府的相關政策。果真如此,言論的力量,就會具有潛力,變成物質力量,足以拉抬將近900萬的受薪人口。他們(或者,應該說「我們」)在2016年的平均收入,就會增加10多萬(假使1990年以來的GDP增加,平均分配給老闆與受雇者),最高,甚至等於是可以加到21萬多(假使GDP的增加全部配給就業者)。

 

重要的消息來源,央行總裁彭淮南說了話,我們的三家報紙未能抓住機會多作發揮,對於低薪的國人來說,損失了一次翻身的契機。一家算是轉了用語,將勞資之間分配的不正義入了標,也在內文有相當的凸顯,並且放在頭版提醒國人,應該予以肯定。

 

將近一個月之後,號稱「史上最大減稅」的新聞登場。執政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讚譽有加,他說這次修法是民進黨完全執政以來,朝野氛圍最好的一次:「不是奇幻….攻擊謾罵不見了…這是立法院轉變的開始…這兩天…最和諧…大家非常冷靜…理性討論…這是我們期待的。」

 

表現不佳的立法院若能轉變,自然是好事,和諧也是好事。但是,假使看看究竟是減誰的稅,減了多少稅,那就不一定讓人眉開眼笑,反而可能嚇出一身冷汗。我們不能說朝野和諧在此變成狼狽為奸,但假使「最大減稅」的說法,將要造成國庫不足,因此政府必須舉債,致使等於是後代的人承擔更多財政壓力,演變成世代不正義,那要怎麼辦?

 

那麼,減誰、減了多少稅?以「戶」計算,假設這個家戶沒有經營企業,沒有股票,沒有土地租金,僅有勞動所得,那麼,若單人一戶,或是四口之家而僅有一人工作,且薪水不到40.8萬,不用繳稅;若四口而雙薪並有年收入123.2萬,也都不另交稅;四口若有130萬勞動所得,才需交稅。單人或一戶四口之家,假使收入低於130萬的家戶,共有542萬,今年啟用的新制,相較於舊制,其一年少繳的金額會有數千元,最多是少繳兩萬元左右。

 

少交數千至兩萬,相比於多得十萬至二十萬。對於受薪階級來說,後者更為實惠。不過,如前所說,彭淮南的新聞僅有一家突出這個重點,反觀前者,新稅法修改後次(2018年1月19)日,四報都有一個版面以上的報導與評論,其中三報都放為頭版頭條。《自由時報》說〈稅改案三讀 逾8成申報戶減稅〉;《蘋果日報》是〈史上最大減稅 月薪沒3萬 免繳稅 提高4項免稅額 542萬上班族受惠〉;《中國時報》用的是〈稅改大利多  嘉惠小資族 月薪3萬以下 明年起免繳稅〉;《聯合報》應該是長期以來,包括這次稅法修訂的報導,歷來最多,反而在木已成舟如同原先的模式進行下,僅將新聞放在三版整版,標題是〈稅改三讀 年收40.8萬以下免稅 佔近半受新階級申報戶  4扣除額調高 每戶省1萬-1.5萬〉。

 

更重要的是,有三家報紙以不同的方式,同時交待了有能力交稅的人,才是得到最大好處、或說失去貢獻機會的一群人。是以,這次稅改的代價是,所得分配更為不平均,政府號稱要提供的醫療保健長照及其他各種基礎建設與弱勢照顧所需要的經費,將要更無著落。這個困境只能再次增加政府的借貸,從而,這只是將財政惡化的沈痾,自己不承擔,卻轉由往後世代肩負,是逃避責任之舉。

 

《蘋果日報》直接引述:「政大財政系副教授陳國樑表示,這次稅改造成近200億元的稅收損失…國家財政恐因此惡化,很多社福支出將要縮水…過度圖利富人…  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副教授羅時萬表示…低級距綜所稅的人僅少繳幾千元或數萬元稅款,但…542萬薪資戶中佔比2.5%的高所得者得到大部分好處。」《中國時報》的記者同樣引述陳、羅兩位教授的相同意思外,另有陳聽安、陳國樑以外稿作者的身份,發表評論〈稅改小確幸 苦果恐在後頭〉。《聯合報》雖然未引陳、羅,是以記者身份多次再新聞呈現相同意見,並連續三日另有評論呼籲,先是2018年1月18日,二版出現評論,提醒朝野與其討好「部分」選民,不如以「台灣整體」為念,『更應該「討好台灣」,以台灣經濟稅制長遠發展為主要考慮因素…稅收減少,政府只能舉更多的債來因應,債留子孫。』;19日則有外稿的評論說〈富人得利 台灣被劫持的租稅正義〉;20日再由記者另撰評論,指〈減稅大紅包 愈富愈得利得利〉。《自由時報》沒有就此批評,是提供版面讓財政部反駁減稅圖利高所得而惡化貧富的說法,因為高所得者,其減稅加總後,佔減稅利益的「卅一%,六十九%…由一般民眾享有」;然後,該報資深記者又以專文評論,指稅改正確後,表示「基於中國挑戰…加強留才的租稅優惠…應該…大開大闔的重新思考。」不過,該報在22日倒是有兩篇外稿短評,稱讚這次稅改提高營業所得稅,但理由似乎與租稅整體政策關係較少,而是因為中韓營所稅都比抬高,也藉此抨擊馬英九主政時期、確實應當被批評的稅務政策。

 

蔣渭水是台灣的孫中山。現在孫中山的最知名信徒是楊志良,他在大前年出版《分配正義救台灣》,標準是民生主義的主張。簡孝質老師高齡九十五,想起當年他讓學生繞過教科書,逕自閱讀孫文演講詞的往事,月前、去年底幸得機會再次拜見,便以當時的彭淮南新聞作為起始,寫成這篇評論。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馮 建三

馮 建三

http://www3.nccu.edu.tw/~jsfeng/
登頂猴山五百次,台灣268座三千公尺高山五十次;預定隱於市之前,完成一千次與一百次,並將發表曠世巨作,書名定於古巴革命六十週年時宣布。

留言回應

XHTML: 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四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