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周一, 四月 9th, 2018

唯有民主的公共媒体能「说好台湾故事」/邱家宜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权力集于一人,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日前报导,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将合并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规模更加集中扩大,要「说好中国故事」。
反观台湾传媒,虽拜自由民主之赐得以百家争鸣,却也导致市场过度竞争而日趋贫弱,显然无法「说好台湾故事」。面对「中国之声」的步步进逼,情势已迫在眉睫,唯有摆脱媒体自由市场才能维护民主体制的迷思,转辙为支持专业独立、全民共享之公共媒体的思维与实践,才是「台湾价值」保卫战的关键。
「公共媒体」不是「国家媒体」。为免混淆,英国广播公司在报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消息时,特别区辨此一巨大国家媒体集团与BBC作为公共媒体的不同:
4630499258238645430                                                                (图片来源:人民网

商业媒体并非王道

「媒体的公信力与其资金来源也有相当的关系,有公营媒体、私营媒体、独立媒体和喉舌媒体之分。就拿BBC来说,这是一个由纳税人出资,有英国《皇家宪章》确保其报导方针的公正和独立,对内平台没有广告收视压力的媒体。这样的安排使它的新闻自由空间不容易受到资本侵蚀的同时,也独立于政府的宣传渠道,免于沦为任何政党或政府的喉舌。」
资本侵蚀,例子已经历历在目,台湾媒体,甚至艺人,为了市场利益不得不俯仰对岸鼻息,否则就被迫失去舞台:周子瑜事件、戴立忍事件、柯宇纶事件、「大话新闻」腰斩事件。资本不分颜色,商人无祖国,如果媒体经营者仅只商人思考,那么「台湾价值」迟早葬身海峡。
民主资历不深的台湾社会,之所仍百般容忍市场媒体的嗜利媚俗,无非是因为党国媒体控制人民思想的阴影,仍在许多人心中挥之不去。现在,「中国之声」的巨大阴影却从对岸直逼,再度垄罩台湾上空,「惠台31条」以商逼政,于今之计,唯有摆脱商业媒体才是王道的思维框架,以民主政治程序,架构出专业独立的的公共媒体制度,挹注足够的公共资源供其运作,以确保言论市场不受个别商业利益的诱惑与绑架,才能真正保卫「台湾价值」。

打造文化航空母舰

具体的讲,台湾虽然不大,但如果我们有够强壮的公共媒体,「台独艺人」被对岸封杀,还可以在无须仰赖商业机制的公共媒体找到舞台,继续发挥才华,让世界看见。让这些选择与「台湾价值」站在一起的艺人,不会陷入忤逆中国形同生涯自杀的绝境;新闻媒体也不必为了瓜分观众市场,被迫进行粗糙的蓝绿操作,戕害公共政策的辩论品质。保卫「台湾价值」当然必须付出代价,但如果每年花一百亿,面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国家机器的审批制度,能够以小搏大,绝对划算。
对岸党政一条鞭的国家媒体大旗已经高高擎起,争取台湾主体性的空间未来势必面对更强大压缩。为今之计,台湾朝野应尽速达成共识,在公广集团公视与华视两家无线电视台经营超过六个频道的既有基础上,朝强化公共媒体的道路坚定前进。透过立法挹注更多资源,让目前经费严重不足的公共媒体,能真正「说好台湾故事」,成为维护「台湾价值」的「文化航空母舰」。

(原文刊登于苹果日报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邱 家宜
卓越新闻奖基金会执行长、公共电视董事、华视董事、评论作者 从小立志要对社会有贡献,长大成为NGO执行长。 认为台湾社会还不够好,进步不够快,所以待努力事项清单永远一长串 虽然事情做不完,但还是喜欢教教书、与年轻学生互动 遇到感兴趣的题目便自己动手做做研究,写写评论文章

留言回应

XHTML: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5 × = 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