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周五, 九月 4th, 2015

非营利网路新闻媒体破风而来

报导者来了!图片取自报导者脸书粉丝专页

报导者来了!在业界投下海选记者的震撼弹。图片取自报导者脸书粉丝专页

文/胡元辉

当新闻不再是营利工具的时候,就是新闻工作者抬头挺胸的时刻!

上述之言是我对筹备中的新兴非营利新闻网站《报导者》的贺词,对于有幸以监事身分参与其中的我而言,这句话毋宁是共勉之词。毕竟利润挂帅的商业媒体仍是台湾现今传播界的主流风尚,财团经营的商业媒体依然在台湾社会呼风唤雨。

但,商业媒体风再强、势再盛,总有逆风而行者。近几年的台湾,逆风者更是络绎于途,许多专业媒体工作者尝试以各种创新方式突破既成的新闻生态。2009年9月1日,第一个社会企业型新闻网站《新头壳》上线;今年的9月1日,我们又有了第一个基金会型的非营利新闻网站《报导者》

媒体风向的变化当然不起于专业新闻工作者的“转向”,这场网路世界破风而行的媒体运动早由非专业新闻工作者播种与插秧。从1995年台湾第一份对大众发行的电子报─《南方电子报》,到1997年创立的《苦劳网》、2000年开始发报的《环境资讯电子报》,乃至今天许许多多的独立与公民媒体,低营利、非营利的网路新闻媒体可谓已蔚然成风。只不过,破风之路如今仍是荆棘满布。

苦劳网的精神:"运动的媒体,媒体的运动!" 图片截自苦劳网募款网页

苦劳网的精神:"运动的媒体,媒体的运动!" 图片截自苦劳网募款网页

网路勃兴之后,非营利新闻业即在全球滋生、蔓延。以美国为例,根据皮优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1987到2012年间,美国至少有172个非营利数位新闻媒体创生,虽然仍面临永续发展的经济压力,但这些媒体的负责人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2009年由27个非营利新闻媒体工作者催生的《调查新闻网络》(Investigative News Network,现易名为Institute for Nonprofit News),如今在北美已有超过100个会员媒体,积极推动各媒体之间的经验分享、教育训练与新闻协作。

在这些组织中,国人最熟悉的或许是第一个获得普立兹新闻奖的美国非营利调查报导网站《ProPublica》,此一主要经费来自基金会与个人大笔捐赠的网路新闻媒体,自2008年6月正式上线以来,触达率日广、影响力日深,每年支出已逾千万美金,但三十多位调查报导好手不仅屡屡产制具“道德力量”(moral force)的新闻,揭露权势者损害公众信赖的作为或内幕,而且发展出结合公众力量的新闻协作模式,成功完成许多无法凭个别专业记者独立进行的调查报导。

《Voice of San Diego》是另一个国人较少注意却表现优异的调查报导网站。此一成立于2005年的网路媒体乃美国第一个全数位的非营利新闻组织,强调产制会影响公众生活品质的锐利的(hard-hitting)、开创性的(ground-breaking)调查报导,致力推动改革,并已让多位市政官员为其不当作为而下台。与《ProPublica》相同的是,它们都专注于调查报导,而且是具有影响性的调查报导;都致力于公民参与,并得到许多新闻奖的肯定;都是以非营利型态营运,并以基金会及个人的大笔捐赠为主要经费来源。不同的是,《Voice of San Diego》系以加州圣地牙哥地区的公共事务为标的,乃地方型新闻媒体,每年经费约100万美金,仅聘用十余位新闻记者。

9月1日宣布成立的《报导者》规模恰好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据指出,《报导者》每年经费预计以三千万台币为度,总编制为25人。与上述两个美国网路新闻媒体相同的是,都是非营利新闻组织,都以调查报导为核心,也都强调独立自主,不受任何外力干预。我们有理由相信“报导者”在非营利、没有老大哥的工作环境中,将有最佳机会让新闻不再是营利或权势的工具,将有最大可能让新闻工作者抬头挺胸。但《Voice of San Diego》营运已达10年,《ProPublica》则逾7年,他们所经历的考验,《报导者》将无一幸免。

<报导者>董监事及工作团队合影。图片取自<报导者>脸书粉丝专页

报导者董监事及工作团队合影。图片取自报导者脸书粉丝专页

摆在台湾非营利新闻业前方的道路必然挑战丛生,但非营利新闻媒体个头虽小,却已从踽踽于途变成今天的卓然成群。《南方电子报》当年的理想是:

“让商业逻辑下失去战场的理想在网路上发声”

此言如今不仅仍然适用,而且益发显得迫切。

当追求真实、揭露真相的记者愈多,这个社会真正的新闻亦将愈多!在非营利新闻业破风而行的今天,在九一记者节这个属于新闻工作者的日子,我们如斯期待,亦如斯期许!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胡 元辉
目前在学校服务,却不甘心做个教书匠;曾于媒体工作25年,亦不像个典型媒体人。对于新闻业的重建,不只关心,还希望以具体行动参与;对于台湾民主的深化,叹气之外,不曾悲观。所以,一路前行,继续干活囉。

留言回应

XHTML: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五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