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營利網路新聞媒體破風而來
文/胡元輝
當新聞不再是營利工具的時候,就是新聞工作者抬頭挺胸的時刻!
上述之言是我對籌備中的新興非營利新聞網站《報導者》的賀詞,對於有幸以監事身分參與其中的我而言,這句話毋寧是共勉之詞。畢竟利潤掛帥的商業媒體仍是台灣現今傳播界的主流風尚,財團經營的商業媒體依然在台灣社會呼風喚雨。
但,商業媒體風再強、勢再盛,總有逆風而行者。近幾年的台灣,逆風者更是絡繹於途,許多專業媒體工作者嘗試以各種創新方式突破既成的新聞生態。2009年9月1日,第一個社會企業型新聞網站《新頭殼》上線;今年的9月1日,我們又有了第一個基金會型的非營利新聞網站《報導者》。
媒體風向的變化當然不起於專業新聞工作者的「轉向」,這場網路世界破風而行的媒體運動早由非專業新聞工作者播種與插秧。從1995年台灣第一份對大眾發行的電子報─《南方電子報》,到1997年創立的《苦勞網》、2000年開始發報的《環境資訊電子報》,乃至今天許許多多的獨立與公民媒體,低營利、非營利的網路新聞媒體可謂已蔚然成風。只不過,破風之路如今仍是荊棘滿布。
網路勃興之後,非營利新聞業即在全球滋生、蔓延。以美國為例,根據皮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調查,1987到2012年間,美國至少有172個非營利數位新聞媒體創生,雖然仍面臨永續發展的經濟壓力,但這些媒體的負責人多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2009年由27個非營利新聞媒體工作者催生的《調查新聞網絡》(Investigative News Network,現易名為Institute for Nonprofit News),如今在北美已有超過100個會員媒體,積極推動各媒體之間的經驗分享、教育訓練與新聞協作。
在這些組織中,國人最熟悉的或許是第一個獲得普立茲新聞獎的美國非營利調查報導網站《ProPublica》,此一主要經費來自基金會與個人大筆捐贈的網路新聞媒體,自2008年6月正式上線以來,觸達率日廣、影響力日深,每年支出已逾千萬美金,但三十多位調查報導好手不僅屢屢產製具「道德力量」(moral force)的新聞,揭露權勢者損害公眾信賴的作為或內幕,而且發展出結合公眾力量的新聞協作模式,成功完成許多無法憑個別專業記者獨立進行的調查報導。
《Voice of San Diego》是另一個國人較少注意卻表現優異的調查報導網站。此一成立於2005年的網路媒體乃美國第一個全數位的非營利新聞組織,強調產製會影響公眾生活品質的銳利的(hard-hitting)、開創性的(ground-breaking)調查報導,致力推動改革,並已讓多位市政官員為其不當作為而下台。與《ProPublica》相同的是,它們都專注於調查報導,而且是具有影響性的調查報導;都致力於公民參與,並得到許多新聞獎的肯定;都是以非營利型態營運,並以基金會及個人的大筆捐贈為主要經費來源。不同的是,《Voice of San Diego》係以加州聖地牙哥地區的公共事務為標的,乃地方型新聞媒體,每年經費約100萬美金,僅聘用十餘位新聞記者。
9月1日宣布成立的《報導者》規模恰好介於上述兩者之間。據指出,《報導者》每年經費預計以三千萬台幣為度,總編制為25人。與上述兩個美國網路新聞媒體相同的是,都是非營利新聞組織,都以調查報導為核心,也都強調獨立自主,不受任何外力干預。我們有理由相信「報導者」在非營利、沒有老大哥的工作環境中,將有最佳機會讓新聞不再是營利或權勢的工具,將有最大可能讓新聞工作者抬頭挺胸。但《Voice of San Diego》營運已達10年,《ProPublica》則逾7年,他們所經歷的考驗,《報導者》將無一倖免。
擺在台灣非營利新聞業前方的道路必然挑戰叢生,但非營利新聞媒體個頭雖小,卻已從踽踽於途變成今天的卓然成群。《南方電子報》當年的理想是:
「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上發聲」
此言如今不僅仍然適用,而且益發顯得迫切。
當追求真實、揭露真相的記者愈多,這個社會真正的新聞亦將愈多!在非營利新聞業破風而行的今天,在九一記者節這個屬於新聞工作者的日子,我們如斯期待,亦如斯期許!
Latest posts by 胡 元輝 (see all)
- 台灣不應變成事實查核的荒地/胡元輝 - 2018-04-26
- 正視反媒體壟斷的數位使命/胡元輝 - 2017-09-01
- 影視問題 兩手一攤 不該是政府 - 201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