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周一, 十一月 13th, 2017

《鞋尖革命》的内行笑话与敢曝/陈志贤

20171113_鞋尖革命01第四届台湾国际酷儿影展继台北与台中场之后,高雄场正热烈抢票上映中,开幕片《鞋尖革命》(Rebels On Pointe)呈现蒙特卡洛托卡黛罗芭蕾舞团(Les Ballets Trockadero de Monte Carlo)台上与台下的内行笑话(inside joke);这些内行笑话很酷儿,绝不是台湾猪式笑话的异性恋男人意淫与互亏。风趣幽默的影音记录其实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同志人权终于获得台湾体制部分肯认的这一年,本届酷儿影展选择以《鞋尖革命》作为开幕片确实有承先启后的意义,也宣示包容更多不一样身体与不一样美学感受的自省与努力。

雄壮威武的大男人踮起脚尖跳垂死的天鹅,边舞边掉羽毛,以阳刚气质表演阴柔之美,引来全场哄堂大笑。颠覆古典严肃艺术的笑声里,另外躲藏的是同志们看穿异性恋霸权刻板蹩脚两性“正常”脚本的不正常:如果咬牙切齿吃力地举起男性天鹅舞者很搞笑,传统女性天鹅舞者得努力违反生理需求地节食塑身难道就不荒谬?如果男人扮装跳芭蕾或与另一位男人结婚很怪异,那么全世界七十五亿人口只有男/女、man/娘的戏码是否更低能?男人或同志演女人或异性恋的角色笑话百出,怎么我们没看见日常生活里,不适合演出这些角色的芸芸众生被迫上戏之悲哀?《鞋尖革命》不仅是对古典芭蕾的反叛,也是对何谓不自然、不正常、可笑的反扑,如果艺术与社会文明从来就是人为刻意、非自然的,那些传统正经八百的戏码与性/别秩序应该才是真正的笑梗吧?!

20171113_鞋尖革命03

蒙特卡洛托卡黛罗芭蕾舞团1974年在纽约成立,全男舞团幽了芭蕾优雅传统一默,借由自嘲也偷偷开了异性恋霸权的玩笑。不要以为他们专以白烂无才走红,纪录片中的芭蕾舞评与其他舞团的首席舞者都肯定该团的基础功,镜头直击许多团员练舞的汗水与肢体伤害,也只有功夫下得深,才知晓一些高段表演故作轻松正常的诡异。当一位舞者无数回旋跳跃后,周遭舞伴其实心里都很忐忑,很怕他最后着陆失了方向,往友伴身上招呼一腿或一拐,将此心情转换为舞蹈桥段,夸张好笑,但也颇为写实。

欢乐的同志运动亦然,不要只看到妖艳可人、烟视媚行的身影,而忽略非异性恋者走出衣柜的斑斑血汗。没有数十年来法制、教育、传播等方面的耕耘,如何挣来台湾大法官会议宣布限制同性婚姻违宪?盛况空前的同志大游行与酷儿影展既表现出嘉年华的欢愉,也写实地透露面对“3M”(萌萌们)反动的不安,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彼此提醒。

革命当然不是请客吃饭,蒙特卡洛托卡黛罗芭蕾舞团和所有打破主流框架的人一样,一直面临既有体制的打压与嘲讽。甫成立的七十年代总是为筹措因应舞团的开支而焦头烂额,稍在舞圈站稳脚步,却遭逢八十年代爱滋病的身心荼害,团员损失泰半,接下来还得处理团内世代进退与团外年迈亲人长照等问题;如今舞团终于获邀在菁英的爱丁堡艺术节演出,也在日本等国家找到众多铁粉。未来虽然可能要提防川普之流极右派的反挫,“举重若重”的舞团风格已经让表演笑声的颠覆力道生根扩散;正如片中团长受访时表示,尽管团员背景多元、语言歧异,每个人只要正视自己的独特并发挥功能,毋须勉强削足适履地适应(fit in)体制。舞团在川普时期持续带来欢笑,也许更能彰显不顾多元成员而一味寻求抽象美国荣光(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荒诞。

舞团热情且优雅做作地搬演各种套不进既有框框(not fit in)的琐碎情境,很好笑,但也令人感到悲哀。如此复杂感受,异性恋社会的情感教育完全无能为力,只有懂得欣赏矫揉敢曝(camp)美学者方能领略其中深味。因此,《鞋尖革命》除了具体为同志发声现影,还为长远的美学教育铺路,引导观众跳脱沈闷的善恶对错、正常异常等美学判断,享受迷人的不自然与不正常美。片尾可见诸多小孩进场观赏表演,从草创时被视为会教坏幼童的洪水猛兽,到如今成为老幼雅俗共赏的另类经典/邪典,不禁让团员们感慨万千。他们知道,舞团的成功不是来自当场的满堂笑声与谢幕的持久掌声,而是散戏后,无数回到家里房间的小孩开始勇敢追逐属于自己的不一样梦想!

这几天,德国最高法院也宣判,对男女之外性征混杂或不明确的人,政府户口资料只有男女选项是身份歧视,德国政府被要求在2018年底前修法,提供不带负面意涵的第三种选项。这是欧盟中第一个国家、世界第八个国家对抗僵化性别二元符码的一小步,对许多在性别光谱之间游走、雌雄同体、谐拟戏仿、或拒绝被定义的人们,异质化地内爆第三种选项将是未来的战场。

而台湾的同志运动不可否认地纠葛著路线的歧异,不管是成家同婚或毁家反婚、阳光健康或边缘贱民,一旦执著于谁才是真正同志时,可就一点都没有敢曝、拥抱虚假做作的美学幽默了,笑得出来的恐怕只剩唯恐同志不内斗的“萌萌们”。王尔德(Oscar Wilde)曾说:“在重要的事物上,关键元素不是真,而是风格。”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于《敢曝札记》也认为,敢曝的品味是享受欣赏,不是分析判断。与其争辩舞者是男或女、是阳刚或阴柔?同志是常人或妖孽、同运该主流化或基进化?不如互相欣赏彼此的性别操演,各自以不同的风格一起嘲讽自以为真理的一夫一妻异性恋霸权。

按照桑塔格的敢曝美学,既有的规范才是最大的笑话,她期待人们“严肃对待轻佻,也会轻佻地面对严肃”。《鞋尖革命》就以类似的态度夹杂着轻松与认真,颠覆人们的性别观与世界观,它告诉我们,规范经典成为笑话没什么不好,至少演起来开心,看起来也妙趣横生。装模作样地欢乐扮装、扮家家酒,总比要求信以为真、舍此无他的沈重传统使命来得人性化,也可能会玩得更投入、更长久,玩出更多花样。

美中不足的是,《鞋尖革命》一片中并无世俗标准最在意的色情与暴力,却被列为保护级,剥夺不少幼童提早学习酷儿生活与敢曝美学的机会。过去许多挑战主流价值的影展却得被迫遵循僵化的限制级别,不仅讽刺,也无意间掉入矮化儿少能动力的圈套。

20171113_少女革命

更何况防不胜防,不少流行文化都早已偷渡不同程度的酷儿敢曝精神。例如,1997年播出的日本动画《少女革命》,在台湾广受欢迎,主角欧蒂娜女扮男装拯救蔷薇新娘/魔女安希,TV版中安希出走,拒绝任何王子的存在,而剧场版中两人成为恋人,欧蒂娜的女性身体得到做为王子的正当性。TV版着墨性别革命,强调女性面对父权体制的主体性,而剧场版则是性革命,以酷儿的姿态颠覆异性恋霸权。版本虽然不同,年轻的观众却能借此打破本质化的王子与公主戏码,少女不再被动等待王子青睐,她可以主动追求体制内的王子,也可以寻求体制外的王子,甚至不当体制内或外的公主,自己扮演起王子!

限制得了一部《鞋尖革命》或《少女革命》,就有更多部《鞋尖革命》或《少女革命》在年轻的眼睛与心灵间流窜。感谢前仆后继的性/别运动者与创作者的集体努力,于恐同的石缝砂砾中开拓出酷儿情欲流动的空间,当越来越多人能欢乐地歪读严肃的经典与严肃地看待轻松的流行文化,看穿社会常规的慧黠眨眼就可能令体制名存实亡。

当然对所谓的革命也不能过度乐观,名存实亡时的体制反而常采取更反动的困兽之斗,每出现一部《鞋尖革命》或《少女革命》,往往有多不胜数的《我的少女时代》与《大稻埕》鱼目混珠,无力装有趣地上演主流戏码,又不愿意观众与影评人严肃地检视其中的轻佻。喜剧人人爱,但是同志们怎能忍受,要求性自主的1990年代中被霸凌的少女爱上霸凌她的痞子?穿越时空到追求民权启蒙的1920年代只为赚钱与把妹?受不了不练基本功的偷懒却伪装成自由与人各有所好,只能说,这些电影的外行笑话真不好笑。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陈 志贤
钟情海泳,着迷于碧海蓝天下绝望的求生本能喜。爱阅读,流留在文字迷宫强做解人的自由想像。住过Bob Dylan刚出道吟唱的dinky town,Cohen brothers粉丝,Kevin Garnett永远的球迷。北部人喜欢南部的阳光,热带居民到处追寻北极熊的足迹。感谢新世代的刺激,目前正努力弥补年少夸下大志的落后进度。

留言回应

XHTML: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3 × = 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