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改与媒观 联合声明】强烈抗议 立委提案删减公视全年度预算
公视是台湾与台湾公民社会艰辛建立的珍贵公共领域,对于近日传出,有国会议员提案将明年度公广集团预算全数删除。若为属实,我们不仅感到不解,也强烈表达抗议!我们呼吁每一位立法委员能够秉持宪法所赋予的职责,作为一个代议士,以维护国家公共利益为职志、理性问政,应监督公广集团持续扮演「不受商业或利益团体左右」的全民电视台,而不应该以全删预算来全然否定。 自1998年公视成立以来,公视早已是服务国民传播权与文化权的重要基地。回顾公视的催生和成立,是由许许多多有志之士、学者辛苦推动。而最后能够成立的关键推手,就是时任行政院长的孙运璿先生。作为备受载誉的经济推手,孙运璿先生事实上也以公视守护者闻名。过去的媒体受访中,孙运璿就曾明确表达:公视的建立,目标就是回应国人的期待,希望成立一个不受到广告影响,且可以独立自主、制作优质节目内容的电视台。而这样的精神和目标,始终是公视的核心价值,尔后更发展成为公视作为全民电视台,以服务公共利益为宗旨的核心动力。 事实上,为了能够实现公视成为全民的电视台,我们也可以看到,透过历年的公视法修法,如今的公视有国内最严格的董事选任机制,力求兼顾多元和独立的经营管理。同时在组织内部的运作上,具备各项自主公约,支持各类节目的专业独立性。其次是经费自主,避免因经费受限而遭到干预,因此公视法要求国家必须每年固定捐款,这不仅使公视独立于政府,更能使公视拥有如NHK、BBC等国外公视制度一般,经费自主而能专业运作,以满足国民知的权利、文化权和传播权。因此,从经费自主、管理自主和各组织内部专业自主,都是为了避免公视受到利益团体影响而有所偏狭、内容品质下滑。这样的制度成果如何?从公视历年成为金钟奖等各项奖项的大赢家,以及近年制播许多叫好又座的节目内容,就可不言而喻。 然而,公广集团的独立自主和公共服务,如何持续满足全民期待?做得够不够、好不好?诚然是各界监督公广集团的一个重要题目,不只立法委员该监督,公民各界也该监督。只是,问责的重点应该在于,如何监督公视、让公视能够持续在公共服务的道路,更加善尽公视法所赋予公广集团的使命。 因此我们赞成要用各种方式问责公广集团,但绝对不赞成以一刀砍,全预算或大笔预算删除的方式为之。因为,这不仅是漠视前人催生公视、经营公视的努力,更是辜负多少年来倚赖公视的公共服务,许许多多的国人期盼。在此我们以最严肃的态度,呼吁立法委员善尽职责、理性问政,切莫使公视嘎然而止! 媒体改造学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 More...
【媒改社声明】公广集团应该积极应对数位创新议题
近日有新闻指出,公视与华视筹划要共同投资「新创AI与活动执行公司」,旋即遭立委召开记者会批评。媒改社长期以来关心公共媒体的发展,认为政府及各界应思考数位时代公广政策,讨论公广集团在数位时代的重要角色和意义。 首先是,2023年立法院已通过公共电视法修法,修法精神首要,就展现在这部公视法的第一章第一条。其内容强调在数位传播科技的潮流中,公广集团应该「善用数位科技,维护国民表达自由及知之权利」。从立法意旨可知,数位汇流对传播生态已造成革命性冲击,公广集团不只应与时俱进,更应扮演领头羊角色,领导产业在内容及技术上升级。正因为数位科技潮流变化非常快速,如何认真面对AI创新科技的应用,以提升公广集团的多元视听服务,自然无法忽视。因此,积极面对数位时代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提升多元的公共视听服务,依公视法成立的公广集团,自然是其不可回避的任务。 其次是经费问题,在修法前,公视法精神系定位公视为「小而美」的公视。然而历经二十余年来的时空环境变化,公视朝向公广集团发展,早就不是「小」规模的营运。事实上,自2006年公广集团陆续纳入华视、原民台与客家电视台而成的公共广播电视集团。然而过去长期以来,政府始终维持「小」规模的固定预算编列,使得公广集团长期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在窘境之下,华视自2006年加入公广集团,更是一直维持自给自足的商业运作,同时要负担公共责任。因此,若要单纯以华视过去营运亏损数字,来评判华视的营运能力,恐怕有失公允。 同样的,若要单方面以公视收视率,来评量其营运能力和投资运作资格,可能就有去脉络化的疑虑,事实上是严重忽略了上述–公广集团的现实处境以及其在各项公共服务的表现。如公广集团近年内仍有好的作品,荣获各项奖项,得到专业社群的肯定,也投资儿少内容。正因如此,新的公视法重要在于针对经费问题做了因应。内容修正了「每年固定9亿元捐赠经费的紧箍咒」,明订政府每年依公视业务运作需求及年度工作计画,检讨调整编列预算。 在前述基础上,我们作以下呼吁: 1. More...
严正声明: 新委员人事案刻不容缓,维护NCC正常运作以回应社会期待
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及媒体改造学社联合严正声明: 新委员人事案刻不容缓,维护NCC正常运作以回应社会期待 鉴于目前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面临新委员人事案僵局,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及媒体改造学社共同发出严正声明,强烈呼吁朝野各方尽快开启人事案审查,借由公正中立专业之把关,选择出适任的新任委员,以确保NCC正常运作。 依据《NCC组织法》第九条第二项规定,包括通讯传播监理政策、制度之订定及审议,重要计画及方案之审议、考核,网际网路传播政策、制度之订定及审议,相关法令之订定、拟订、修正及废止之审议,通讯传播业务之公告案及许可案等,皆需由委员会议通过。然而,八月一日后仅靠延任之代理主委召开委员会议和内部分层负责,缺乏传播专业背景之委员,专业性、正当性与代表性均严重不足,将导致NCC实质运作的极大缺陷。 我们认为,NCC作为国家通讯传播的主管机关,其独立性、专业性与功能性至关重要。不论是对网路、通讯、传播等重大政策之决策、通讯传播业务之审议,或是对民众反映的陈情处理,都需要一个正常运作、反映专业分工与多元代表性的委员会,来保障其有效性。 NCC组织法要求委员具传播、电信、法律、财经等专业,显示NCC在重大决策上需要完整委员会之支持,亦即需兼具各种专业组成之七名委员,以落实其多元合议与民主审议之精神。我们希望各党皆能以民众福祉及社会公共利益为重,尽速推动新委员人事案之同意权审查。请各方摒弃政治角力,回归公共利益考量让NCC能够恢复正常运作,继续为台湾的通讯和传播环境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职责。 但我们也理解近年社会各方对NCC委员及委员会独立公正性之质疑,因此也呼吁行政院跟立法院回归职权行使,秉持专业与公正之原则,行政院提名适格人选以回应社会对NCC委员中立、专业、与公正性之要求,并以高标准屏除政商介入及政治控制;而立法院也应秉持公正与专业性审议每一位被提名人,而不应消极且无止尽杯葛,落入瘫痪NCC、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之恶名。 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及媒体改造学社再次呼吁,请立法委员们以国家和民众的福祉为重,尽快开启NCC新委员的人事同意权审查,确保NCC的正常运作与独立性,让台湾的通讯传播环境能够健康发展。这是对民主社会和公共福祉的基本保障,不容忽视。 【声明团体】 财团法人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 社团法人媒体改造学社 公民参与媒体改造联盟 财团法人靖娟儿童安全文教基金会 财团法人台北市妇女救援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 社团法人台湾少年权益与福利促进联盟 台湾新闻记者协会 财团法人励馨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 【新闻联络人】 蔡蕙如/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执行长 02-2358-2672 0911-850-074 【声明日期】 2024 More...
【媒体改造学社声明】针对赵少康「政媒两栖」与徐瑞希「违反公视法」事件之声明
大选在即,我们要求国民党副总统候选人赵少康(中广董事长)与民众党不分区立委候选人徐瑞希(公视董事)立即辞职,退出媒体角色。赵少康作为中广董事长,又是国民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已是政治媒体两栖,严重超过媒体作为民主社会公器之标准。徐瑞希的不分区立委候选人身分则已违反公视法第13条对董事的规范。请国民党与民众党立即处理,以回应社会期待。 新闻媒体是行政、立法与司法三权之外的「第四权」,是民主社会监督政府、政治的公共角色,不应为特定政治立场和政商势力代言。国民党副总统候选人赵少康目前仍是媒体的董事长,其媒体能否在选举期间保持中立,令人质疑。此外,公视法第13条明文规定「董事、监察人于任期中不得参与政党活动」,徐瑞希已公然违法。 媒改社两点呼吁: 一、 More...
【媒体改造学社对公共电视法修法之声明】
台湾公共电视建台以来已超过二十年,因应环境与组织之变化,二十多年前立法的《公共电视法》实有修改之必要。针对公视法,媒体改造学社呼吁立法院跨党派支持,妥善审查与尽速完成修法,并有以下三点建议: 1. More...
【媒体改造学社声明】华视过渡期高层改组应审慎节制 文化部应即推动公视董事改选
华视董事会28日以临时会议选出新任董事长,媒改社反对公广集团匆促行事,并强烈呼吁基于公华视相关法令与公广集团运作原则,且考量公视基金会董事会届满即将改选之际,华视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高层人事与治理方向,应待第七届公视董事会组成之后进行。值此过渡阶段,华视董事长之推派,应由公视董事会先行讨论议决,并以过渡时期选任代理总经理。主管机关文化部更应加速完成已延宕近三年之公视董事改选,以健全公视与华视之治理。以下三点说明: More...
【媒体改造学社声明】商营媒体公共问责与NCC结构管制才是重点
镜电视于近两周以来的董事会争议,引发关注,同时亦有对其内部人事、乃至NCC审查申请案时政治介入之各种臆测。本社对此争议有以下之呼吁: More...
【媒改声明】谴责香港及中国政府以国家之名迫害言论自由
香港的民主派传媒《苹果日报》及相关服务即日中止,全因香港政府近日发动的针对性的总部搜索行动、拘补高层、冻结资产,以及迫迁营运处所。香港政府声称此事无涉言论自由,更指在香港的自由言论皆需合法,即合2020年七月由中国人民大会通过在港实施的「维护国家安全法」。我们对此感到非常沉痛与遗憾,并且呼吁台湾政府提供一切必要援助,持续支持追求民主自由的港人及其媒体工作者。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