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週一, 九月 10th, 2018

誰在利用「偽科學」?從媒體調查的掠食性出版商談起/劉忠博

由德國公共廣電NDR、WDR與德國新媒體Süddeutsche Zeitung Magazin攜手合作,並聯合全球其他18家媒體、共60名記者,以「偽科學」(fake science)為主題所做的調查報告,於今年(2018)7月發佈。報告發現,全球約有40萬名科學家曾在這類偽科學期刊/掠食性期刊上發表論文,而投稿這類期刊只需幾天時間便可完成同儕審查,接下來繳納一些出版費用,文章即可刊登。這些期刊的出版商或公司主要集中在南亞、波斯灣地區、非洲、土耳其等地。報告中還說,超過5千名德國學者曾在這些期刊上發表,其中還不乏接受公共經費補助的研究、以及學界中的知名學者。[1]

20180910_Journal英國《衞報》也參與調查,而根據其報導,出版這些掠食性期刊的公司集中在五大出版商,其中又以Omics與Waset這兩家公司值得注意,前者以印度為大本營,後者則以土耳其為根據地。《衞報》指出,過去五年以來,單是英國的大學就有超過5千名學者在這兩家公司出版的期刊上發表論文。[2]《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的記者曾走訪位在哈德巴拉(Hyderabad,印度中部大城)的Omics公司,發現這家以醫學、藥學、工程與管理為其專業領域、並發行785份期刊的公司,辦公室只有一人與一台電腦。更糟的是,這家公司今年五月時曾被美國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FTC)指控,內容是說該公司在2011年8月25日至2017年7月31日之間,以出版及研討會註冊費的形式收取費用,但許多答應擔任編委會成員的學者卻說,他們沒有接獲任何稿件的審查,然而這家公司卻已索取並賺進將近5074萬美元(Yadav, 2018, July 19)。

當然,也有人對這份調查報告持不同觀點,特別是掠食性期刊是否值得眾人大力關注。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研究員Arndt Leininger就認為,德國雖然有5千名學者曾在這些期刊中發表論文,但對比於全德39萬3400名(受雇於德國大學及其機構)的研究者而言,這些人只佔不到1.5%,並且很可能只會受騙上當一次;相對而言,研究者只要熟悉某個領域之後,很自然明白該領域的重要期刊有哪些(Leininger, 2018, August 6)。此外,也有論點指出,學術界的發表壓力,才是這些期刊存在的主因。換句話說,這類期刊論文多半被學者用來滿足體制升等的需要。

儘管如Leininger所言,掠食性期刊雖然存在影響,但這只是針對少數德國的科學家,大部分人還是理智的;對於那些內行、具有經驗的科學家來說,這類期刊對他們的影響可能微乎甚微。不過,將掠食性期刊的問題限定在學術界,或將它歸咎於少數科學家的上當受騙與升等壓力,很可能忽視這類期刊論文存放在網絡之後,對社會所造成的後果。專研掠食性期刊的科羅拉多大學教授Jeffrey Beall,他曾蒐集掠食性期刊與出版商的名單,並指出這類期刊的目的是大量刊登來稿藉以賺取出版費用,因此同儕審查並不嚴謹,刊登稿件的品質也有所堪慮,然而由於大部分這些論文都是在網絡上開放獲取,無需付費即可閱讀,因此如果存在尚有疑慮、甚至論證錯誤的論文,很有可能就被不假思索的讀者所接受。曾有學者親身試驗,將一份明顯錯誤的論文投稿至掠食性期刊,結果還獲多家期刊刊登,可見這種疑慮確實存在。[3]

Nils-Axel Mörner是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地質學退休教授,他認為氣候變遷的機制與二氧化碳的增加無關,[4]也認為海平面從過去200年來仍維持同樣的水平。去年(2017)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第23屆締約國大會在德國召開,會議主席是斐濟總理Frank Bainimarama,那時Mörner曾對Bainimarama寫了一封公開信,內容引用自己的論文佐證,聲稱斐濟不會被海水淹沒。[5]

根據《衞報》報導,原來Mörner本人即持否定氣候變遷的立場,而他宣稱斐濟與其他太平洋島嶼的海平面沒有上升的論文,還得到二氧化碳聯盟(CO2 Coalition)的贊助。該聯盟的成員Kathleen Hartnett-White,是被是川普總統選來執掌白宮的環境品質委員會(White House 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因此聯盟與川普政府密切有關。[6]除此之外,前述那封寫給斐濟總理的公開信,Mörner於文末還附上參考書目,一共七筆文獻,其中五筆是自我引用,且這五筆之中,有三筆期刊文章,都是名列在Beall所發佈的掠食性期刊/出版商名單之中。當然,Mörner可以有其論點,也可以發表至掠食性期刊,然而他作為一名退休教授,發表(與升等)顯然不是他的目的,足見其志不僅是學術,還有政治。

前述由德國公共傳媒主導、並以「偽科學」為主題的調查報告,揭露了許多掠食性期刊的真相。然而,如果「偽科學」的目的不在求真,那麼接下來該如何利用,或許才是關鍵。由此來看「偽科學」也許只是個開始,往後人們以「偽科學」為根據,並用之達成某項(政治)目的,這種影響力就可能超越學界的範圍,值得我們更加註意。借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Stefan Hell所說,如果有一個系統躲在這類期刊的後面,不僅有人受騙,而且還有人從中得利的話,那麼就必須終止這一切了。[7]


參考書目

Leininger, A. (2018, August 6). Storm in a teacup: predatory journals are irrelevant. Elephant in

the Lab. https://doi.org/10.5281/zenodo.1326406

Hern, A. & Duncan, P.( 2018, August 10). Predatory publishers: The journals that churn out fake

science. The Guardian. Retrieve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8/aug/10/predatory-publishers-the-journals-who-churn-out-fake-science

McLoughlin, C.(2018, April 13). Rise in ‘predatory publishers’ has sparked a warning for scientists and researchers.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Retrieve from

http://www.abc.net.au/news/2018-04-13/rise-in-predatory-publishers-sparks-warning-for-researchers/9640950

Yadav, S.(2018, July 19). Inside India』s fake research paper shops: pay, publish, profit. Indian

Express. Retrieve from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india/inside-indias-fake-research-paper-shops-pay-publish-profit-5265402/

[1] 參見https://www.ndr.de/der_ndr/presse/More-than-5000-German-scientists-have-published-papers-in-pseudo-scientific-journals,fakescience178.html

[2] 參見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8/aug/10/predatory-publishers-the-journals-who-churn-out-fake-science

[3] 參見http://twmedia.org/archives/2128

[4] 參見https://www.desmogblog.com/nils-axel-morner#s22

[5] 參見http://clexit.net/wp-content/uploads/2017/11/open-letter-to-frank-bainimarama-president-of-cop23.pdf

[6] 參見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planet-oz/2018/jan/24/murky-world-of-science-journals-a-new-frontier-for-climate-deniers

[7] 參見https://www.icij.org/blog/2018/07/new-international-investigation-tackles-fake-science-and-its-poisonous-effects/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劉 忠博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關注知識商品化的若干問題。另外寫作時還喜歡吃大量的甜食,但寫完後往往發現文章一點也不甜…

留言回應

XHTML: 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七 +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