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週一, 九月 18th, 2017

理解是件好商品:從古騰堡計畫到「得到」的「每天聽本書」/劉忠博

中國大陸的知識應用app:「得到」,在應用寶(類似google play或app store的app下載平台)有241萬次下載,而該平台在今年(2017)8月31日舉辦知識發佈會,力推旗下新產品「每天聽本書」。據創辦人羅振宇等人的說法,發佈會當周,使用者馬上新增40萬人,而這40萬人之中的8成,是發佈會當晚及隔天才加入新會員。約略同一時間點,這款知識應用app還衝上了蘋果app store的下載排行榜,一時之間會讓人覺得網絡上掀起了一股愛書、讀書的風潮,好不熱鬧。
20170918_每天聽本書

 

「每天聽本書」是「得到」旗下的一款知識產品,包含管理、藝術、心理學在內目前共有37種類別、790本書籍(截至 2017年9月11日為止),可供使用者付費下載。有趣的是,這些書籍既非紙本書,亦非電子書,而是由「知識服務者」錄製時長約20至30分鐘左右的有聲書,使用者在聽講的同時,還可下載有聲書的講稿閱讀。

一周後(即9月6日),是麥可哈特(Michael S. Hart)逝世的第六年;麥氏何許人也?他是古騰堡計畫的發起人,該計畫於1971年啟動,致力於數位化那些版權已進入公共領域的書籍,並將之免費公開讓世人取閱;根據該計畫的網站顯示,目前收錄的電子書已超過5萬4千本,格式有epub或kindle版,下載或線上閱讀皆可(註一)。 類似的網站還包含librivox.org,這是志願者自己錄製的有聲書,使用者可在該網站免費下載聽閱;據librivox網站顯示,2016年8月時,該網站已完成1萬件作品。 (註二)

資源如何從開放共享走向使用者付費,一直是論者關心的焦點。古騰堡計畫與「得到」的產品,前者無償使用,後者付費而得,就像光譜兩端,互成犄角對立之勢。問題是,網上賣電子書已行之有年,使用者又為何要替「得到」的電子(有聲)書買單呢?在網絡上(主要是在知乎平台上的討論),對於「得到」這種商品,持正面意見者認為,現今人們生活在零碎化時間的時代裡,善用20分鐘至半小時就能知道一本書的精華,如此便可節省學習時間;持反面意見者認為知識服務者提供的有聲書,與原書的原意有落差,不如埋首紙本閱讀得當。

以上觀點雖然可供參考,但一個令人忽略的答案,可能源自於電子(有聲)書的生產過程。

首先,前述790種書籍都是有聲書,而聲音是由知識服務者提供,這些人大部分並非原書的作者,但他們都是相關領域之中具有名氣或權威之士,如此在使用者聽來,便產生權威感。其次,有別於古騰堡計畫(或librivox.org)免費提供、或亞馬遜有償提供完整的電子書,「得到」的電子(有聲)書是透過知識服務者的轉述;然而,他們並非逐字逐句地念書,而是先談及原書的重要性,再擷取他們認為的重點進行講述,最後會談及自己的讀後感。換句話說,這種有聲書其實就是知識服務者的理解,並且將這種理解壓縮在30分鐘內以供使用者聽之。

創辦人之一的羅振宇就說,「一本書,你買了,但是擱在書架上沒看,或者你看了沒有收穫,在你生命當中它(這本書)就不存在。」 足見理解是一本書的靈魂,而他們販賣的就是這種靈魂。

假使人們因為節省時間的理由而去聽閱,那麼這也是在說,可能是人類最為高尚的本能:理解,就要讓渡給其他人來決定了。對比於古騰堡計畫留給人們一個理解的開放性,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

 

註一:參見網站https://www.gutenberg.org/wiki/Main_Page,上網日期:2017年9月9日。
註二:參見網站https://librivox.org/2016/08/06/another-librivox-milestone-10000-projects/,上網日期:2017年9月9日。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劉 忠博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關注知識商品化的若干問題。另外寫作時還喜歡吃大量的甜食,但寫完後往往發現文章一點也不甜…

留言回應

XHTML: 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3 = 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