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週四, 四月 26th, 2018

台灣不應變成事實查核的荒地/胡元輝

假新聞課題受到普遍關注之後,世界各國莫不卯勁應對,尋求解決之道。反觀台灣,似乎處之泰然,一陣熱議之後,隨即煙消雲散。但此一問題真有那麼單純?不靠任何作為就可迎刃而解?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s3-news-tmp-140656-fake_news--2x1--940圖片來源

事實查核計劃掛零

一份由路透社新聞研究中心於去年初所進行的全球性調查,具體展現了一般民眾對假新聞氾濫的憂慮。這份針對36個國家所進行的大調查發現,只有40%民眾認為新聞媒體能夠善盡區別事實與虛構之責,不過,同意社群媒體盡到此一責任者更低,僅僅24%而已。此外,該項調查亦顯示,民眾認為社群媒體缺乏資訊傳播的規則,加上病毒式演演算法的推波助瀾,共同導致了低品質訊息與假新聞的快速傳播。

欲解決假新聞對人類文明與民主制度的危害,各國迄今所採取的措施或提議至為廣泛,包括立法懲處未能切實自律的社群媒體,輿論施壓社群媒體建立假新聞處理機制,深化民眾的媒體素養,乃至推動各種事實查核機制等等。但立法規範出現侵害言論自由的爭議,業者自律遭到力度不足的批評,事實查核面臨雲淡風輕的擔憂,而媒體素養則有遠水近火的疑慮。顯然,假新聞的解決之道並無特效藥,但坐視不顧勢將伊於胡底。

民主制度發展迄今,挑戰不曾中斷,不實訊息的困擾亦從未消失,當前的假新聞課題即使不是舊瓶新酒,亦不必過度恐慌。真正值得憂慮者,反而是面對假新聞的犬儒心態,將各種因應行動皆視為無謂,甚至嘲笑以對。但民主能有今日成果,所仰賴者正是對反民主力量的不懈對抗與消解。其中既有政治領域的作為,亦有公民社會的努力,事實查核正是屬於後者。

對假新聞進行事實查核確實會面臨公信是否足夠、更正是否有用等各式各樣的挑戰,但各國經驗顯示,如果事實查核機制足夠嚴謹、公正,更正策略足夠妥適、正確,這些問題都不是絕對無法克服的挑戰。正因為如此,根據美國杜克大學的統計,全球目前活躍執行中的事實查核計劃已達149個,而且仍然快速成長之中。其中,亞洲國家已有22個,包括南韓5個、印度4個、印尼2個、菲律賓2個、伊朗2個、土耳其2個、日本1個等等。而台灣則是「鴨蛋」。

其實台灣並非沒有事實查核的努力,只不過截至目前為止,這些作法多屬群眾外包與機器人的協作,以及一般性的人工比對或專家訪談,而非透過專業工作者所進行的公開、透明、系統、嚴謹的類似歐美國家所採取的事實查核機制。

前者如公民社群「g0v零時政府」的《真的假的Cofacts》、《新聞小幫手》計劃等,後者如《MyGoPen|這是假消息》、《蘭姆酒吐司》網站等。這些行動雖各具意義,惟其功能確與歐美機制有別。

假新聞已加深鴻溝

日本在事實查核機制的推動上同樣步調緩慢,但已有許多有心人士起而呼籲。積極倡議此事的近畿大學教授Keiko Kanai最近感嘆指出,假新聞已加深日本國內不同觀點者之間的鴻溝,必須趕快透過事實查核來「創造一個基於事實進行討論與辯論的社會」。相較日本,台灣的社會對立恐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能夠繼續坐視自己成為事實查核的荒地嗎?這是關心台灣資訊生態者必須認真面對的課題,亦是身處於假新聞生態系統中的全民所無法逃避的課題。

(原文刊登於蘋果日報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胡 元輝
目前在學校服務,卻不甘心做個教書匠;曾於媒體工作25年,亦不像個典型媒體人。對於新聞業的重建,不只關心,還希望以具體行動參與;對於台灣民主的深化,嘆氣之外,不曾悲觀。所以,一路前行,繼續幹活囉。

留言回應

XHTML: 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3 =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