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上工,新聞人如何不被納涼?/唐士哲
終於輪到記者了!
繼掃地機器人、達文西機器手臂、無人公車、會說九國語言的銀行接待員Pepper、無人飛行載具drone之後,AI界繼續侵門踏戶,染指人類的工作。這兩年新聞撰稿機器人(new-writing bot)也開始上工,取代新聞機構裡受薪第四階級擔任的部份心智勞動。
包括美聯社、今日美國、洛杉磯時報、騰訊、新華社、今日頭條等,傳統或新媒體不乏各自誇耀機器人撰稿的尖端之處。中國於2016年發布的《傳媒藍皮書: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裡,更預測機器人在未來的幾年裡,將被國內各大新聞媒體機構普遍應用,報導的比例也只會越來越高。
(圖片來源:Digital Trends)
統整一下網路上出現的關於各家的新聞撰稿機器人很厲害的科技報導,這程式至少有以下數點能耐:
•透過與大型資料庫,乃至個人推特帳號的串連,海量蒐集相關的數據、消息,並透過分析,呈現趨勢、或提示重點,提供給記者做後續的追蹤報導。
•任何需要即時更新資訊的新聞,不勞記者隨時緊盯。發生在星期二的消息如果要出現在星期四的媒體版面,程式能自補充這兩天中,該則事件的後續發展。
•可以與記者分工、合力完成一則報導。機器人寫手負責資料搜尋、提供概要描述,記者專注延伸分析。至於報導與分析的後續整合,可由機器人寫手完成,也可由記者做最後確認。
•抓資料錯誤,降低人為的報導錯誤;或掃描事件的相關說法,避免獨漏或重複。
在這些信賴電腦算出來的新聞比較好的新聞媒體中,衝得最快的算是老字號的華盛頓郵報。抵擋不住傳統紙媒的頹勢,華郵在2013年賣給了亞馬遜書店的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老「遺產媒體」在葛蘭姆家族脫手、新電子商務零售業入主後,振衰起敝的解方正是機器人寫手。
華郵對抗美國政府,揭密越戰與水門案,史蹟可考,即將上演的〖郵報:密戰〗應是不乏歌功頌德一番。貝佐斯初掌華郵時,機器人寫作還在襁褓階段。敘事科學(Narrative Science)、自動化洞見(Automated Insight)等科技公司推出的寫作軟體,能夠將數據整理成新聞,並用在報導小聯盟棒球比賽、股票行情等即時資訊。
華郵運用這套軟體技術,在2015年時開發出Heliograf。操作這個軟體不複雜,先行設定好一套敘事範本、輸入關鍵的字彙,並串連特定的大型資料庫,HelIograf就可以源源不絕的產出即時性的新聞素材,更進而編寫成新聞。除了供應報社源源不斷的素材,這項服務還可以客製化,針對個別使用者提供機器人彙整、編寫的新聞,例如球迷。
Heliograf在巴西里約的奧運賽事中初試啼聲。從2016年底開始,Heliograf也開始插旗政治線新聞。美國愛荷華州議會改選時,華郵的報導出現了「共和黨保住議會的主導權,離全面掌控僅丟掉幾席的席位」這種描述,就是其傑作。選舉期間,機器人產出了五百多則新聞,雖然仍以數據報導為主,但機器人已經開始講故事。
Heliograf顯然是老牌媒體事業調整腳步、再戰網路平行世界的新嘗試。十九世紀中期以來,大眾報業的讀者版圖動輒數十、百萬計。但傳統全國性大報那種少數人採、寫、編新聞給大多數報紙讀者型態,目前顯然已到了窮途之末。大眾媒體機構的「公器」形象,面臨網路與社交媒體的稀釋後,面貌漸趨模糊。但吊詭的是,雖然以發行量來說,現在的大報都成了過往的小報,但是大報揭露的單一新聞在網路世界裡透過點擊、社群平台的轉傳,聲量仍舊不小。
即便如此,華郵重用新聞撰稿機器人,盤算的顯然不是重塑公器的價值,而是對於報業生態有了不同的想像,這想像不無疑慮:
就以勞動成本與品質計,機器人眼明手快,背後支撐的是電腦強大的演算功能與網際間的連通性。AI智慧發展轟隆隆之際,任何功能的再進化,都只是在既有軟體基礎上演算能力的躍進,沒有以人取代人的人資管理頭痛期。再者用機器人寫新聞,沒有新聞室裡守門過程中的編採攻防,而資料「品質」又可提昇報導準確性。只要調配得當,過往耗費人力、動輒造成記者過勞的發展中新聞追蹤與報導更新,現在可以交給機器人寫手。新聞人則可以轉而著重在深度分析或調查報導上。
但上述的優勢,仍敵不過一個簡單的現實問題:這是否意味更多新聞機構裡的職缺將永遠消失?一個蘿蔔一個坑,過往菜鳥記者總是從基層的直述新聞報導做起,培養報導技能或視野,在新聞產業的位階裡逐漸往上爬,但現在基層泰半被電腦取代,未來的記者養成,從哪個基層開始?即便記者近身的採訪是機器取代不來的,但集團化報業會不會只看財務報表,因而認為客製化的數據新聞才是金雞母,從而把這個有溫度的採訪技術/藝術邊緣化?
就成品供應量來說,寫手機器人產出新聞只是毫秒之間,技術上形同昭告巨量新聞的時代到來。現階段華郵的策略,是運用Heliograf產出大量新聞,這其中有地方的、小眾利基的,也有個人的客製化新聞。個別新聞志不在衝高點閱率,而是在茫茫的社群媒體世界中,尋得有緣人,形成分眾、長尾效應。這樣看似自1980年以來、財團化後的美國報業,在走過地方報紙關門、地方版消失的幽谷,好像尋回一線生機。但巨量生產的機器人寫手新聞,在華郵向網路的平行世界妥協之際,成其解方,這會不會反過頭來摧殘風雨飄搖的「全國性」招牌?輿論的公共領域是否更形瓦解?
如果撰稿機器人突顯新聞事業終究受制於非人的技術因素,稱其「劃時代」倒也言過其實。自從手機、監視器、記錄器等將鏡頭個人化、輕量化、行動化後,新聞的視覺元素早就脫離專業新聞人職掌的範圍。在台灣,臉書、Youtube流傳的畫面、三器新聞、爆料公社等隨機、機動的畫面使得電視新聞的核心價值早已眾包(crowdsourcing)給了機器。現在連搖筆桿的紙媒記者,其本分的採訪、寫作、編輯工作內容也可以眾包給撰稿機器人,這大概也只是說明了科技入主曾經只有人的理性、感性主導的新聞產業,終究只有程度大小的問題。
(圖片來源:R. Kikuo Johnson’s “Tech Support”,《The New Yorker》,2017/10/23)
華郵讓機器人寫新聞,目前尚以編制內記者無暇兼顧採訪的地方事務為主,強調沒有一個記者因此丟了飯碗。但假以時日,當這項軟體技術進一步普及之後,難保「晚期採用者」有樣學樣,但學了走樣,讓新聞從此脫離勞力密集、成為人跡罕至的奇怪行業。
Latest posts by 唐 士哲 (see all)
- 打造自由的資訊、告別免費的新聞/唐士哲 - 2018-07-30
- 機器人上工,新聞人如何不被納涼?/唐士哲 - 2018-01-15
- 植劇場的一年後/唐士哲 - 201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