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的孩子,但我更愛錢/魏玓
這位爸爸你有沒有搞錯,這是什麼荒唐的標題和觀念!
欸,好像是有點荒唐,但我有我的道理。
讓我從十多年前的往事說起。當時我在英國留學,對英國的電視印象深刻,看了不少精采節目。其中幾乎每天早上都要看的是BBC播出的兒童節目Teletubbies,也就是台灣熟知的《天線寶寶》。
欸?這又是一件荒唐的事。你多大的人了還在看天線寶寶!這我沒話說,是有點奇怪。
但我就是喜歡天線寶寶的簡單。他們的世界只有好奇、天真、歡笑,和無止境的抱抱(big hug, big hug, big hug!),每天早上看了他們,我心裏就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暖暖的安定感,覺得世界真美好,然後就心情愉快地去圖書館工作。那時我就想,如果一個國家的電視可以提供這些讓父母絕對安心的內容,那不僅僅是節省父母照護小孩的實際資源花費,對整個社會從成年人到學齡前小孩的心理健康都起到正面的作用。
回到台灣,結婚生子,我從我的小孩身上印證,天線寶寶真的有這麼神奇的功能。
但是對台灣的父母和小孩來說,打開有線電視,既沒那麼容易看到好的內容,還得擔心是不是看到不適當的內容,真是苦。那兩個「老牌」的本土兒童頻道,吸睛是吸睛,但用的永遠都是穿着華麗衣裳的XX哥哥和YY姊姊唱唱跳跳那一招,更不用說無止境的廣告和周邊商品促銷,真的有夠煩!其他一堆來自美國的商業卡通頻道,也同樣讓我不敢領教。
十多年過了,在台灣獨佔鰲頭的有線電視平台已經開始走下坡,MOD平台興起讓市場開始出現競爭,近幾年OTT平台的迅速竄升,整個影視接收環境劇烈變化。過程中,我興奮地發現在台灣可以輕易看到BBC兒童頻道CBeebies的節目。不只是天線寶寶,我和孩子們也喜愛上Sarah and Duck、The Numtums、Hey Duggee,這些節目各有特色、充滿創意,不只有歡笑,還有很多教育意義;但不變的感受是:安心。給孩子們看這些內容,我很安心。
但要維持這個不變,還得有另一個不變:投資。從CBeebies(目標觀眾1-5歲,以及目標觀眾6-12歲的CBBC)2002年成立以來,所獲預算雖然略有起伏,但都維持一定比例。以2013-14年度為例,在24億英鎊的電視預算中,兩個兒少頻道合計1億4千1百萬英鎊,約佔5.8%。
2013/14年BBC電視預算分配圖。資料來源:The Telegraph.
但即便BBC長期投資兒少節目製作並創造出舉世知名的節目和品牌,晚近網絡平台興起所帶來的短兵相接競爭,特別是Netflix和YouTube對年輕觀眾的吸引力,還是讓英國人產生極高的憂患意識。就在不久前,英國文化部長Karen Bradley宣布從2019年起連續三年,英國政府將提撥6千萬英鎊補助國內的兒少節目製作和發行,強化英國兒少節目的品牌和品質競爭力。圈內評論者認為這是及時雨,因為在這個新興的OTT接收時代,本土兒少節目的文化意義(跟社會認同密切相關)和經濟意義(兒少節目也有極高的獲利潛力),格外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補助措施的發動者,並非文化部,而是英國廣電管制機關Ofcom(類如我國之NCC)。眾所週知Ofcom以往較少直接針對媒體的內容製作做出指示,但在衡諸當前嚴峻的全球影視競爭態勢之後,明確要求英國各個公共廣電機構提高兒少節目製作預算;並針對CBBC和Cbeebies提出每年至少400小時和100小時新節目的低標。
何以英國廣電部門如此強調持續的投資?正是因為他們體認到OTT的市場重要性愈來愈大,而OTT收視競爭關鍵無他:品牌和內容。持續投資並製作優質的內容,是建立品牌、創造穩定接收和影響力的唯一方法。影視內容產業的發展,光有投資是不夠的,但沒有投資卻絕對無法成事,於今尤然。
當然,台灣的情況,光是把錢砸下去,也是不夠的。資深兒少節目製作人李秀美在她的博士論文中曾經提到,台灣兒少節目的製作資源貧乏,而且許多資深主管完全沒有投資的觀念。她提到,在某次新聞局補助兒少節目製作的審查場合中,審查委員覺得申請者預算編列太高,要求應該提供節目「樣帶」,令她感到無力和悲觀。要知道,一個好的兒童節目,道具、場景、服裝都非常重要,這都需要先行投資,隨着節目集數增加才能攤平成本,怎麼可能在「樣帶」中完整呈現?她同時舉出BBC的例子當做反證。BBC在1990年代跟《天線寶寶》製作團隊簽約,一簽就是180集,才讓他們有資金搭造大家所熟悉的綠色山坡場景。萬一BBC也要求該製作公司先提供樣帶才要簽約,那我們可能就從來也看不到天線寶寶了。
台灣應不應該好好投資我們的兒少節目製作?我當然知道這件事情必然是困難的,但事在人為。況且,我們的兒少節目製作實力向來貧弱,從幾乎是零的地方開始,任何成長都將是大躍進,而且OTT平台將提供一些成功機會。但這些機會不會存在太久,競爭形勢山雨欲來。NCC、文化部、公共電視,乃至整個電視產業和觀眾,都必須動起來。
讓我們好好投資台灣的兒少節目製作。這不僅是做為一個傳播學者的呼籲,也是一位父親的殷殷期盼。給台灣的孩子們,一個看到自己的《天線寶寶》的機會吧!
Latest posts by 魏 玓 (see all)
- OTT時代的八點檔「重生」—為什麼我們需要《華燈初上》/魏玓 - 2022-02-15
- 疫情蔓延下,為新聞工作者鼓掌和加油/魏玓 - 2020-03-26
- 下一次,神鵰在哪裡發威?/魏玓 -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