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週四, 八月 24th, 2017

當小英用臉書跟人民道歉──按讚還是按怒?/魏玓

20170824_川普推特1

從8月15日到20日之間,小英總統用臉書回應了三件全國矚目的事件,分別是815大停電(小英在臉書上po文向全國人民道歉)、世大運開幕抗議風波(小英在臉書上po文說反年改團體「太小看台灣了」),接着世大運台灣棒球隊第一場出賽,以再見失誤輸給法國(小英在失誤的外野手王正棠臉書上留言:「你要加油,不要失去信心」)。


為了檢驗和補充我的想法,我前幾天在自己臉書上做了一個小調查,希望問問我臉友中的年輕人(大約20到35歲之間),上述三件事情小英都用臉書貼文或留言來回應,他們覺得合理或不合理(再次感謝各位朋友!)。調查結果,覺得合理的人略多(26)於覺得不合理的人(23),但並無顯著差距。雖然不是什麼嚴謹的調查,但這個結果多少顯示年輕族群對於這種溝通方法還沒有形成太一致或主流的看法。所以,我想要試着深入一點討論這個問題。



[總統用臉書又怎樣]
覺得不合理的人,主要的理由就是,總統的重要發言如果僅僅是由臉書傳達,是不夠的。雖然大部分年輕人還離不開臉書,但是對於臉書的演算法/同溫層的負面效應,大都心知肚明。另外就是數位落差的問題。沒有上臉書的人,特別是老年族群,是不是就無法知道總統對於重要事件的發言了?這當然不合理。


這個疑慮本身很合理。不過,由於總統的臉書發言,勢必有各類新、舊、大、小媒體的即時轉載和報導(事實上也是),全部加在一起,理論上涵蓋的廣度和效果,應該跟傳統由大眾媒體為中心或起點的傳播方式,沒有太大落差;也因此前述的疑慮似乎消解了一大半。


而且有疑慮的人通常也會覺得,只要臉書不是唯一的發言管道,或者只是即時應用在事件當下,應該還是可以接受的(這裏要補充一點,815大停電小英在當天po文之後,隔天在民進黨中常會前,還是有親身再道歉一次。雖然說,在民進黨中常會而不是在總統府跟全國人民道歉,還是有怪,但此處暫時不論)。


20170824_蔡英文臉書
不僅如此,覺得小英這麼做合理的人,大概都會強調,臉書即時、直接、方便而且貼近民眾(特別是年輕人),總統善用臉書跟人民溝通,應該是好事,因為這樣增加了溝通的效率或效果。這一點聽起來似乎無懈可擊:很多人應該會認為,畢竟跟那些望之彌高、難以親近,不擅與尋常民眾溝通的傳統政治人物相比,這樣做要好得多吧。


我也同意,我們不只要學着習慣整個公眾傳播必然包含社交媒體的這個事實和趨勢,而且公共政治的傳播樣貌也必然因此而有更多、更深刻的變化,一味要求維持傳統傳播形式,貶低甚至完全排斥社交媒體作為公眾政治溝通管道,也不恰當。例如某些名嘴/網紅,在他們自己的*臉書*上痛批小英使用*臉書*不當(沒錯,就是這樣,不是我在寫繞口令),其實還滿荒謬的。


說到此,也許你會說,蛤?那不就討論完了,臉書派完勝!……等等等等,還沒完,套一下小英的句型:
如果以為這樣就可以解釋完這件事情,那就太小看臉書了。 😅😅


[別小看臉書啊]
為什麼這樣說呢?前面的討論,大概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臉書,只不過是另一個傳播管道。充其量,不過是更即時、更直接、更多年輕人在用的一個管道。重點是,裏面的訊息是什麼;重點是,它可以幫助訊息的傳遞。


但其實臉書並不是這麼客觀中立的(其實每一種傳播管道本身都不是客觀中立的,它們並不是單純的傳播理論所說的「管道/channel」而已)。臉書其實有一些特性(至於這些特性怎麼來的,比較複雜,也先暫且不表),而這些特性,會影響使用者的傳播行為(而且經常是不知不覺的狀況下),除非你很有意識去抵抗或調整。或者,另外一個極端的狀況是,有心人正是想要利用這些特性來達到他們真正的目的。


我要談的第一個特性是虛擬/虛假互動。臉書是一種社交媒體,其傳播形式就是設計用來進行人際互動的,這跟傳統大眾媒體的傳播形式很不一樣。臉書在台灣風行幾年以來,很多人都已經習慣在人際關係中有臉書在內,與朋友的互動,夾雜線上和線下,幾乎已經是年輕人社交生活的常態。


不過,臉書卻又不是單純的社交媒體,它與大眾媒體之間的界線,並不清楚。更準確地說,臉書正在(或是大致上已經)把大眾媒體的形式都包進來。不僅是傳統媒體紛紛積極經營臉書粉絲專頁,名人臉書的追隨者人數也經常與大眾媒體不相上下,甚至尤有過之。也無怪乎有學者說社交媒體根本是「大眾社交媒體」。


樂觀者或社交媒體派會說,社交媒體不但發揮類似大眾媒體的功能,而且還能以其互動和直接溝通的特性,勝過大眾媒體的單向傳播。真的是這樣嗎?先不說社交媒體的「類大眾傳播」,光是看我們的私人社交吧,臉書介入之後,我們跟朋友的碰面或親身互動因此少了,互動的複雜度和深度也有標準化、扁平化和輕忽化的趨勢(回應圖示再增加幾個、表情符號和貼圖再有意思,真的比得上見面時的真實擁抱和笑容嗎?),這些都正悄悄改變我們跟朋友的關係。


[臉書比較「直接」,那是什麼意思?]
再看名人臉書。流行文化產業的名人通常比較積極跟追隨者互動,回覆留言,但即使願意誠心相信那真的都是他/她本人親回而不是助理代回,這種互動,方便是很方便,但真的有比較感動、比較實在嗎?至於政治人物,尤其是位高到總統,我們真的相信那是她本人的po文或留言嗎?她真的想運用臉書跟大家交朋友嗎?事實上,大部分政治人物的臉書追隨者多,留言多,但並沒有太多實質互動。說真的,如果我們的總統花這麼多時間在臉書上,那大家才真的要擔心了。


再說一次,我並不排斥社交媒體,事實上現在和未來的人類社交過程也必然包含社交媒體,但是人際互動之所以有趣和充滿想像,親身見面感受的表情、動作、肢體、聲音,以及不在任何工程師預設框架下的互動和碰撞的無限可能,是演算法和程式設計永遠也無法窮盡,是不可能也不應該被取代的。


應用到總統的角色。總統捨棄或減少實體記者會的傳統傳播形式,改以臉書跟民眾溝通,表面上看起來很親民很直接,但是別忘了,由媒體記者出席的實體記者會,就跟人與人的親身互動一樣,記者們可以感受總統的動作、表情、語調甚至是現場空氣擾動的變化,這些感受都會轉化成報導的內涵。


更重要的是,記者可以當場與總統進行互動,提問、質疑,甚至爭吵,即使僅僅是四目相對,也會有互動效應。雖不敢說無所遁形,但至少需要更戰戰兢兢。這些,在臉書上都不會發生,但是,這對於一個健康、合理的、更充分的公眾傳播卻是重要的。


社交媒體提供的線上互動,不但是虛擬的,很多時候,更是虛假的。政治人物(以及很多該直接面對社會的菁英,例如前一陣子惹出失言風波的全聯董座)捨實體記者會或接受採訪而使用社交媒體發言,對他們來說很方便,議題和說話的方式完全由他們主導,不用擔心記者的面對面提問。這樣也很安全舒適,因為虛假的面具,可以戴得很牢。


對一般媒體來說,當然也很方便省事,只要追隨名人臉書,新聞內容就自動上門。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這是很自然的媒體功能替代過程,但事實上卻是社會對政治的制約機制鬆脫,是民主基礎的崩壞。前面我說社交媒體永遠不可能取代親身互動,同樣的,我也覺得,就傳播的社會功能來說,社交媒體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大眾媒體(我是說功能喔,不是說形式)。


讓我們回到這次小英的例子。815大停電的po文,內容是沒問題,道歉應該,強調要繼續綠能政策,人們贊不贊成是一回事,但是領導人做了政策選擇然後捍衞,這也很可以。不過,這畢竟是一起非常嚴重的事件,總統的道歉,理應非常慎重而嚴肅;行政和政策層次的回應,理應非常完整而周詳;面對民眾的疑問和心聲(不管是直接表達還是透過媒體記者),理應誠懇踏實、虛心受教。這些,臉書幾乎都做不到啊!


就算你說她只是一開始用臉書,接下來就會做到其他該做的,這樣不行嗎?那我只能說,別忘了現在是一個「每一件事情的熱度都不會超過三天」的時代,頭兩天的臉書發言效應已經足夠,到了第四天之後,誰還記得總統該為大停電做些什麼?


好吧,你說為大停電道歉這種嚴肅的事情,透過臉書進行不合理,那關心棒球國手,為國手打氣加油這種事,用臉書表達應該很合適吧?嗯,照理講應該是的,在很多人責怪王正棠的時候,總統像個慈祥長輩一樣來為他加油打氣,真的超溫暖、超體貼的啊!


但是,說真的,總統用這種形式來跟我們做朋友、當長輩、搏感情,感覺還是很不真實(如果不是太虛假);畢竟,對大多數人來說,在真實生活中,她根本不可能是我們真的朋友或長輩啊啊啊……(好吧,就算我有點憤世嫉俗好了)。但是我還是要說,如果總統對於台灣棒球的關心和用心,僅止於這些送暖加油,對於體育政策和千瘡百孔的單項協會問題從不置一辭、也從不嚴格責成相關單位戮力改革(我真的沒看到啊),那臉書上的噓寒問暖就是矯情而已!(寫到這裏剛好台灣棒球隊又輸了,愈想愈氣!)


[我們在臉書上逞勇鬥狠]
好吧先把氣放一邊,現在來談一下第二個特性:逞勇鬥狠/譁眾取寵。社交媒體的溝通設計,為了達到加速訊息流通和互動頻率的目的,通常會以較少文字、便於加上視覺元素等形式為主,通行一段時間之後,使用者大多也習慣於這樣的傳播形式(雖然臉書後來解除了字數限制,但像我這種動不動就po出三千字文章的使用者,不僅是少數,根本就是逆天啊!)。


在短促的傳播形態中,要能引起朋友或追隨者注意,不僅po文要簡短,更需要一語中的,不管是用巧思、美辭、誇大、諷刺、嗆聲、粗口、裝可愛、裝man、耍狂……(必須承認我自己也深陷其中),就是要立刻吸引目光、標新立異、譁眾取寵、逞勇鬥狠(這讓我想到所謂「酸民文化」的形成,多少與此相關……我懷疑酸民的真實酸度到底有多濃,很多人只是太寂寞…)。不過,一般人這樣搞,朋友之間無傷大雅,就算有時過分了點,頂多被朋友defriend,不會影響什麼大局。


但當總統的,就不一樣了。這裏我們要稍微談一下川普¬¬¬¬¬--社交媒體上最狂的總統。當總統之前,川普就以偏頗誇張、目中無人的麻辣推文著稱,獲得大量追隨者。有評論說他靠推特勝選,並非虛言。事實上,推特在歐巴馬第二任期時,提供美國總統一個專用推特帳號@POTUS,而且也已經和白宮協調出一套交接辦法,但川普當選後根本看不上眼,堅持繼續使用他個人推特帳號。道理很簡單,根據報導,2017年初,@POTUS一共發了 342 條推文,粉絲只有 1,350 多萬人,但是@realDonaldTrump 已經發了 34,306 條,粉絲數近 2,000 萬人。


更爭議的是,你要用個人帳號是吧,好像也沒法律規定不行,但既然你當了總統,你個人的發言應該就是代表總統吧?擅長詭辯的川普居然想出一個說法,他說:「我使用社交媒體並不代表總統喔,而是『當今最潮總統』。偉大美國再現!」(My use of social media is not Presidential – it』s MODERN DAY PRESIDENTIAL.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欸,最後還加一句那個,真的很瘋)


20170824_川普推特


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美國人其實已經有點受不了他們的總統在社交媒體上走火入魔。上個月ABC新聞和華盛頓郵報的一項聯合調查顯示,有67%的受訪者不贊成川普的社交媒體使用行為,並提到諸如「危險」、「污辱」、「不合宜」等評語。更重要的是,具有共和黨背景者也同樣不支持。


我知道、我知道,你可能會說,就社交媒體的使用上,拿小英跟川普比,未免天差地遠。不過我也要強調,他們之間的天差地遠,也許是在運用程度上,也許是在麻辣程度上,但是卻不在心態上。對川普來說,社交媒體是進行民粹動員的最佳工具。他證明了,對政治人物來說,這種動員,不僅在競選時很好用,在當政時還是可以很好用。


說真的,從最近的情況來看,我們得非常注意小英和她的幕僚們,是不是已經從川普那學到幾招。畢竟,選舉和動員向來是民進黨的強項和習慣,心態上的輳合,完全不是問題(也別忘記國民黨,雖然他們強項不在此,但慾望也很相似)。「太小看台灣了」這句話,其實已經距離川普風格不遠了,頂多是比較文雅一點。


在這種狀況下,我們確實不該小看臉書和政治的關係,而且似乎也應該更警覺我們自己跟臉書的關係──雖然我們都還暫時離不開它。🤔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魏 玓
媒體改造學社、《共誌》編輯委員會成員。最近研究關注的焦點是臉書的政治經濟學、台灣新聞媒體的發展史,以及捷運和高鐵的文化研究。寫評論和做研究都有拖延的壞習慣,但前者通常字數過多,後者卻是過少。目前任教於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經常移動於臺北新竹之間。

留言回應

XHTML: 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四 +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