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見能被剪裁嗎?
記Cass R. Sunstein教授來台演講
文/周宇修
在雷震民主人權基金會的規劃下,今年的雷震講座邀請到哈佛大學法學院Cass R. Sunstein教授來台舉行四場的公開演講,以及一場簽書會與數個拜訪行程(註1)。主辦單位並在Sunstein教授訪台前舉辦了四場前導座談,演講內容多半環繞著言論自由、市場管制與公民審議等法律、政治及政策議題(註2) 。Sunstein教授於2008年至2012年時,擔任白宮預算管理局(OMB)底下的「資訊及管制事務辦公室」(OIRA)主任,主要推動政府資訊開放與人民參與,被認為是Obama總統的重要幕僚。近年Sunstein教授所提出的重要理論,應該為「推力」(Nudge)莫屬(註3) 。所謂推力,係從行為經濟學所觀察得出,指政府機關在小部份上創造一個更好的決策環境,讓人民可以得到一個較好的選擇。(註4)
從傳播理論發展出剪裁歧異的理論
這位在法學界被認為是重量級的學者,與傳播界有任何關聯嗎?事實上,Sunstein教授多次於著作中引用極化理論(polarization),這便是從媒體理論所導出。以新聞媒體為例,現代社會資訊流通性雖高,但卻造成了超載,使人民難以過濾如此多的新聞訊息,而僅能選擇自己所喜好的議題,使人民容易落於只和與自己意見相同的人討論事務,難以聽見其他不同的聲音,並且自以為最後的結論是慎思熟慮的結果。這樣的情形,將引發「沉默螺旋理論」所觀察發現的兩極傳播現象,也就是在討論中,形成強勢意見愈發強勢,弱勢意見則趨緩,並終至消失。因此讓團體慢慢變為一言堂,進而使得不同的意見難以交流。(註5)
此一理論被Sunstein教授在Republic.com一書中提出後(註6), 便被引用至各種領域,如其去年所出版的Wiser: Getting Beyond Groupthink to Make Groups Smarter一書中(註7), 便提供各種可能的路徑,避免團體討論產生極化、成為一言堂,如此才能增加組織決策的正確性 (註8)。Sunstein在第一場演講Free Speech and Extremism: Constitution and Deliberation中,主軸也在此,並且涉及「殘缺的認識論」,最後則指出社會的進步主要來自於多元不同意見的溝通 (註9)。而今年在台灣出版的「剪裁歧見」一書,是Sunstein教授去年三月便出版的著作 (註10),一般認為是他學說的集大全。在此書中,Sunstein教授開始討論,如果我們能找到這些不同意見的人,讓他們坐在一起,那麼該怎麼進行討論並尋求共識呢?這時有兩種可能(註11): 一是「最小主義」(minimalism),也就是將爭議擱置,把相同的部分提出即可,其他便保持沉默 (註12);另一就是trimming(中譯為「權衡」,trim亦為「剪裁」之意),也就是尋求眾人最關心的部分並且共同解決之。
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並且處理這些不同意見呢?方法有很多,但Sunstein教授提醒大家,有些歧異可能不是因為價值上的不同所產生,而是因為大家對事實部分有不同的認知,而造成了偏頗。因此,在政府部門施政時,解決這種歧異就是首要之務。可能的方法除了讓政府部門參與者能不畏懼自己的階級身分而暢所欲言外,民眾的參與如徵求公開評論,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因此,公民審議(deliberation democracy)的存在,便成為了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機制。
臺灣媒體應提供人民參與民主的入場卷
短短的一篇文章無法說完Sunstein教授的演講內容與其他前導座談(註13), 我自己想提出幾個問題,期待著未來的我能有那個能力回答:
首先,現在的媒體,尤其是新聞節目,能夠促進民主嗎?Sunstein教授在前述的Republic.com一書中就有簡單的描述。然而,誠如我們現在面對的,台灣媒體剛好遇到兩個極端:報導的單一化,不同的新聞台都報導類似的內容(註14); 以及新聞評論的極化,針對同樣的新聞議題,不同新聞台卻會有截然不同的討論與評論。我們奢望公共媒體在此能扮演一個橋樑作為溝通的平台,但在政治的現實中難以實現。長遠的未來,會有機會嗎?
其次,民間社會(civil societies)應該扮演何種角色?在Sunstein教授的演講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公部門的期許。然而在公部門可能還無法勝任此一重責的情況下,民間團體是否應該先行承載某些機能並且運轉,也就是來自於民間的推力與歧見剪裁,是否能夠在政府部門確實意識並開始執行前先行運作呢?(註15)
最後,Sunstein教授在第二、三場演講都談到了一個觀念,經濟民主是政治民主的前提要件。我們都希望每個人可以重視自己手上的選票,表達自己的意見,但如果你今天三餐不繼,病痛纏身,對你而言,投票有意義嗎?參與公共論壇可以讓你吃的比較飽嗎?但如果你無法參加,這個遊戲機制只會把你排除的更遠。就此,推力的存在,無非就是為了解決此一問題,讓人民能夠更有效率地做決策,以有更多時間促進公民社會的存在。因此,如果新聞節目能夠在安排上考慮推力,讓民眾可以在無形中有效吸收更多資訊,就是一個極佳的例子。
台灣的媒體,願意提供更多人那張公民社會的入場券嗎?
註1.今年甫被Harvard Magazine形容為「法學界的奧林匹亞人」(譽其五項全能),因為他的研究領域橫跨法學(當代最重要的美國憲法學者,曾擔任美國法曹協會(ABA)的行政法主席)、政治哲學(公民共和主義的開創學者,長期擔任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的編輯委員)、經濟學(與行為經濟學開創者Richard Thaler共同發展「行為主義的法律經濟分析」),並且積極參與公共領域,經常於New York Review of Books、New Republic、Slate、Bloomberg Business,或American Prospect等雜誌上發表評論。
註2.主辦單位亦提供線上影音:http://sunstein2015.iias.sinica.edu.tw/lecture_information_Cass_video.php
註3.書名為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為Richard H. Thaler 與Cass R. Sunstein共同著作,中文版由時報出版。
註4.舉例言之,一般公司企業的印表機在預設值(default)都是單面列印,但某次實驗中,我們將預設值改為雙面列印,紙張的使用率便下降了40%。
註5.周宇修,媒體本質在溝通,蘋果日報論壇,2013年2月2日。
註6.主文書名為網路會顛覆民主嗎?新新聞出版。
註7.中文書名為破解團體迷思:如何把團隊變得更聰明,讓集體決策更有智慧?三采文化出版。
註8.可參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940437
註9.該場演講文字摘要,請見:https://civil.hackpad.com/20151210_CASS-R.-SUNSTEIN–Yahe0DaTEyQ
註10.英文原名為Conspiracy Theories and Other Dangerous Ideas,於2014年3 月18日出版。
註11.對此書的簡介,參見: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8340
註12.Sunstein教授的最有名理論便是司法最小主義(one case at a time),中文版由商周發行,並且翻譯為「司法極簡主義」。
註13.對於Sunstein教授此次講座的介紹,可參考黃丞儀:在航行的海面上重建國家這艘船,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205-opinion-huangchengyi-Sunstein/
註14.陳怡璇,影響電視新聞同質化研究—組織層次因素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註15.如同英國大幅刪減法律扶助預算後,民間社團可以迅速地補上這個缺口。
Latest posts by 周 宇修 (see all)
- 媒體角度下的身心障礙者/周宇修 - 2018-02-22
- 自媒體的風吹來了,然後呢?/周宇修 - 2017-09-21
-
歧見能被剪裁嗎?
記Cass R. Sunstein教授來台演講 - 201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