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中國時報社論〈不必再撒錢給公視〉
by 張時健(政大新聞所博士/媒改社成員)
中國時報社論〈不必再撒錢給公視〉批評文化部擴大公共媒體的藍圖。
本社嚴正重申,公共媒體以稅金為本,提供國民必要的視聽服務,理至易明。它鼓吹的多元、平衡、開放與公共論域等基本民主價值,是慣於且必然循私的商營傳媒所不及。自由競爭的私營傳媒共同造成的投資浪費或言論褊狹,我們都不陌生,怕的是習以為常,其缺陷是在市場經濟至上的美國傳媒主管機關,都得承認之事。何況美國用於公共傳媒的財政支出比例,還勝於我,遑論較之歐陸傳統;與日韓等亞洲臨國相比,我們都是遠為不足。而為所謂「文化商業」撐起榮景的,正好是公部門在文創領域的大力投資或補貼,各國皆然且有加速之勢。對傳媒的公共投資,台灣本來在時程與規模上都是落後,跌撞摸索是發展出本地特色之必要過程,國民自可通過民主機制要求進步。若公視運作陷於因循保守,我們與該社論同樣反對,但絕不同意因噎廢食。
台灣私營傳媒怠於投資創新,資本人才外流與服務空洞的當下,公共媒體還必須挑起逆轉傳媒向下發展趨勢的重責,我們呼籲文化部切莫受失敗主義影響,必須堅持到底。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媒改社秘書處
媒體改造學社(簡稱「媒改社」),於2003年5月4日,正式由學術圈、新聞界、社運團體等立志改善本地媒體環境的各界人士共同創立。改造台灣媒體結構、提升全民媒體素養、保障傳播從業人員工作權,以及健全本土傳播生態。

Latest posts by 媒改社秘書處 (see all)
- 【媒改與媒觀 聯合聲明】強烈抗議 立委提案刪減公視全年度預算 - 2025-01-15
- 取消事實查核!meta罔顧應盡的企業社會責任/胡元輝 - 2025-01-09
- 【媒改社聲明】公廣集團應該積極應對數位創新議題 -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