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週一, 九月 14th, 2020

新冠肺炎下,女人女孩與疫病/方念萱

 

所有形式的危機,都可能加速性別不平等的惡化,尤其是針對婦女與女孩。與此相關的媒體,可能是藉以持續受教的學習平台、工具、可能是報導呈現性別處境的新聞媒體。

女性一向在正式與非正式的照顧工作上擔負的角色,使其成為疫病肆虐中的受害者。圖片授權:www.vperemen.com (CC BY-SA 4.0)

女性一向在正式與非正式的照顧工作上擔負的角色,使其成為疫病肆虐中的受害者。圖片授權:www.vperemen.com (CC BY-SA 4.0)

 

Lyn Craig(2020)在《社會學期刊》( Journal of Sociology) 中發表的〈Coronavirus , Domestic Labor and Care: Gendered Roles Locked Down〉一文,開宗明義就指出,全球流行的疫病挑戰了過往因著公私二分所形成的時序與空間區隔,受薪工作、家務勞動、與顧親,似是都可同時同地兼顧,然而這當中看似新生、實則惡化的性別(不)平等現象、疫病中的性別處境,需要傳播從業者與研究傳播現象的我們關注。

 

疫病加深了原本的性別不平等

聯合國秘書處的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簡稱「經社部」)在 2020 年發表了〈含納人人:新冠肺炎(Covid-19,台灣正式名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俗名為「武漢肺炎」)的社會影響〉(Everyone Included: Social Impact of Covid-19)一文,文中提及疫病放大了所有的不平等,雖然聯合國經社部的文章提到老年人、身心障礙者、原住民,並沒有特別提及女性,而醫療資料也發現,新冠病毒的男性致死率為 2.8%,高於女性的 1.7%,這些似乎在在顯示女性在這場疫病中是相對風險較低的族群。

 

然而,聯合國婦女署(United Nations Entity for Gender Equality and the Empowerment of Women,簡稱 UN Women)今年 6 月發佈的研究報告〈大流行疫病會不會毀了好不容易掙得的性別平等上的進步?〉(Will the pandemic derail the hard-won progress on gender equality?以下簡稱「聯合國婦女署報告」)當中,交織性資料呈現義大利、西班牙、美國與德國從事照護工作的人口中,女性(藍色呈現)的確診比例都以超過65%的比例高於男性罹病率(在35%以下)(參見下圖)。

 

「聯合國婦女署報告」呈現義大利、西班牙、美國與德國從事照護工作的人口中,女性(藍色呈現)的確診比例高於男性罹病率。圖:出自聯合國婦女署報告,頁7

「聯合國婦女署報告」呈現義大利、西班牙、美國與德國從事照護工作的人口中,女性(藍色呈現)的確診比例高於男性罹病率。圖:出自聯合國婦女署報告,頁7

 

報告進一步提供細部資料。特定職業別確診人數男女比例顯示,在健康照護部門的相關職業類,女性確診率遠高於男性。除此之外,在清潔打掃、食物料理、成衣、與木作相關工作、以及教學的行業中,女性染病確診率都高於男性。相對而言,在農林漁牧產業中工作、在公私部門擔任高階主管、文官與國會議員男性,確診率高於女性(參見下圖)。

 

在農林漁牧產業中工作、在公私部門擔任高階主管、文官與國會議員男性,確診率高於女性。圖:出自聯合國婦女署報告,頁8

在農林漁牧產業中工作、在公私部門擔任高階主管、文官與國會議員男性,確診率高於女性。圖:出自聯合國婦女署報告,頁8

 

從這樣的性別與工作交織所顯現的資料看來,在性別區隔程度高、高度「女性化」(feminized)的產業中工作的女性就成為這場疫病中,具有特定不利處境的女性。報告提及唯有找出性別與各項類目交織的資料,才能看出傳染的性別屬性。

 

女性一向在正式與非正式的照顧工作上擔負的角色,使其成為疫病肆虐中的受害者。前述資料顯示的是在公領域工作的女性的確診率;在私領域、在家庭中,向來從事顧親(顧老顧幼)大任的女性,在疫病流行時,角色更吃重。

 

社會學研究早已指出女性進入勞動市場,看似推進了公領域、職場上性別平等,然而私領域中的性別角色固著、家務勞動與顧親工作的區隔變化少,這種部份收益未能推進女性的全面平等。有學者稱之只靠 1% 的女性去打破玻璃天花板(feminism for the one percent) (Arruzza et al., 2019: 3),絕大多數(99%)的受薪階級女性、在家輪第二班的女人的真實處境卻仍然沒法被撼動。

 

Craig(2020)的研究就引述 Hilda(2019)的研究指出,以澳洲為例,35歲以下的女性有五分之一都被診斷有憂鬱、焦慮失序的疾病。女性在疫病期間無償照護、家務勞動、危機四起時顧親所需要的情緒勞動,以及家中成員都居家受教與工作而長期閉居過程中出現家庭暴力等問題,都導致女性婦女困境惡化。

 

當子女居家受教、當疫病期間長者需要特別照護時,過往由父母代為照顧子女的情況未必得成,而薪水較低、時間「較彈性」的女性往往就是疫病期間左兼右顧的主力。一旦失業,根據之前疫病流行影響經濟的經驗,女性回返職場的時間長、薪水要回到應有水平需時也較長。疫病加深了原本的性別不平等。

 

如果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來看女性與疫病的關係,婦女與女孩的脆弱,就更明顯了。聯合國婦女署報告就提到,在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中,新冠肺炎的全球肆虐,使得婦女與女孩在 4 項永續發展目標上,嚴重受挫。

 

這四項分別是:SDG1—「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SDG 4—「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教育」、SDG 5—「實現性別平等、賦予婦女權力」、以及 SDG 8—「達到全面就業、促進經濟成長」。

 

就第四個目標「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教育」而言,婦女署報告提到,全球約有 73% 的國家開始實施遠距學習,這近四分之三的國家,36% 的國家憑藉網路與廣播系統(電視與/或廣播)、31% 單靠網路、6% 只靠傳統的電視與廣播系統教學。73% 之外、顯示的是全球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國家沒有任何形式的遠距教學。

 

過往研究顯示國民收入水準為中低等級的國家、地區,女孩開始接觸數位科技的年齡高於男孩,而家中父母在分配數位資源時,也會有性別差別。報告引用葉門 2017 年霍亂爆發流行之後的數字說明一旦疫病過去、學校再開放之時,女孩返回學校繼續就學的比例低,而疫病導致的早婚、青少年懷孕比例上升。

 

由全球 1,400 個 NGO 組成的「女孩非新娘」(Girls Not Brides,終結童婚的國際組織)在 7 月發表〈新冠肺炎流行,女孩的教育怎麼了?〉(What’s happening to girls’ educ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文中,就提到新冠肺炎讓原本全國就只有 12% 家庭有網際網路的最貧窮國家中,女孩既不能受教,連本可在急難時提供支援的協助組織都不確定她們的下落安危。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圖:Wikimedia Commons 擷取自聯合國官網(Public Domai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圖:Wikimedia Commons 擷取自聯合國官網(Public Domain)

 

台灣媒體如何報導疫病與性別平等議題? 

就這半年來,台灣新聞媒體報導疫病與性別平等議題的選題與再現而言,除了翻譯有關國際上女性領導者處理新冠肺炎較為成功的報導之外,國內新聞媒體報導、關注疫病之前性別不平等的角度,粗分有三個面向:

 

第一、注意病毒之前,男女有別:例如《風傳媒》於今年五月以〈病毒之前,男女有別:新冠肺炎是全球男性殺手!女性生活卻更受疫情衝擊〉為題,在報導新冠肺炎中,「男性致死率遠高於女性」之後,這篇報導強調新冠肺炎不只是生物問題,也是經濟問題。

 

其引述多篇國外分析報導與呼籲指出女性從業人員比例較高的第三級產業倒閉、居家育兒顧親勞動高、國際上社福補助性別差別、與親密暴力等因為疫病而加劇的社會問題。國內報導亦引述外電指出,因為目前有關 COVID-19 對胎兒可能造成的影響未明,醫學團體呼籲女性應延遲生育計畫,這也造成原有生育計畫的女性焦慮不已。

 

第二、新聞報導與疫病有關的性侵社會事件:例如國內多家新聞媒體都引述外電,報導印度德里隔離檢疫中心所發生的男性新冠肺炎患者性侵未成年少女,並有他人攝錄性侵情事。

 

第三、也有媒體從過往全球疫病檢視性別平等變化:例如翻譯 BBC 國際部記者費爾南多・杜阿特(Fernando Duarte)在今年 4 月發表的〈西班牙流感:1918 年全球大流行之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一文,報導提到這場始於一戰末的西班牙流感發生時,勞動市場上少見女性。

 

戰爭加上疫病,當時男性大量死於疫病(全球 4 千到 5 千萬人死亡),女性就業的門檻因為勞動力需求而下降。西班牙流感與戰爭,成了女性進入勞動市場轉捩點。今年上半年,我們新聞報導疫病時觸及性別面向的方向大抵如此。除了報導社會事件、居家隔離現況,新聞報導是否可能進一步深鑿疫病顯示的結構問題呢?

 

Craig(2020)強調危機讓積重難返的問題明朗、具體了。她研究中 3,000 人線上問卷答案顯示了疫病期間真實的女性心聲。聯合國婦女署的報告、社會學家的研究論文,都以「新冠肺炎在性別不平等議題上強打聚光燈」冠名、入文。

 

接下來,就看是否可能經由新聞媒體報導而讓從業失業、曝險保障、遠距居家、學習照顧、以及家內親密關係變化等有著強烈性別面向的議題深化、得以為大眾檢視。經由採訪而得的親身證言、性別與其他位置交織的資料,我們可以從一樣的疫病流行中,看到不一樣的性別經驗與問題、由來已久的結構化性別不平等,從而思考對策。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媒體改造學社成員

本文由《卓越新聞電子報》與媒體改造學社合作刊登。

 

延伸閱讀: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媒改社秘書處

媒改社秘書處

媒體改造學社(簡稱「媒改社」),於2003年5月4日,正式由學術圈、新聞界、社運團體等立志改善本地媒體環境的各界人士共同創立。改造台灣媒體結構、提升全民媒體素養、保障傳播從業人員工作權,以及健全本土傳播生態。

留言回應

XHTML: 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2 = 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