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學鬥電子報第八期

┌────────《 2000/8/22 第八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為什麼現在才說讀者有知的權利?
——談吳宗憲事件的媒體運作機制

「小姐、小姐…做個朋友不要拒絕」,這段吳宗憲上週六在高雄演場
會所唱的一段歌詞,聽來格外令人聯想到他最近接連曝光的情史。

檢討媒體最近對於與吳宗憲有關事件的表現,有幾個問題頗值得我們
深思。首先,藝人巧思經營的公關事件,不但可以填塞大量的版面與
時段,更因為內容包羅萬象,可以滿足閱聽人不同的動機與興趣,一
方面讓媒體的接觸率增加,另一方面也提昇了藝人的知名度,而隨著
歌迷影迷大量參與藝人宣傳活動所連帶產生的商品消費行為,讓媒體
、藝人、文化工業得享互利的局面。

然而自從傳出聚眾打人的事情後,種種「不利」吳宗憲的傳聞開始出
現在媒體上,讓人不禁納悶,何以過去一直充任Jacky宣傳機器的媒
體,這次反而忘恩負義,反咬過去一直餵養他們新聞的好朋友。是媒
體良心發現,從傳聲筒變成扒糞者,還是為了新聞六親不認,管你
Jacky高不高興。

如果媒體是良心發現,不想讓吳宗憲佔盡天底下的便宜,那麼很遺憾
的,媒體失敗了。就這次媒體對張葳葳、陳麗珠、安琪拉等與吳宗憲
有關人士的報導可以看出,記者高舉「知的權利」大旗,毫不遮掩的
登門拜訪、迂迴週遭親友鄰里、義正辭嚴的逼問吳宗憲,犯人隱私在
所不辭。然而,不斷的曝光之後,對於曝光事實卻未見深入詮釋,讓
人懷疑這只是一場不斷拿出新產品的銷售大會。知的權利?倒不如說
是一場新聞直銷大會。

吳宗憲有妻有女的事情傳聞已久,也許你就有一些朋友的朋友的乾媽
的堂妹的十八手消息指證歷歷;另一名娛樂圈頗具爭議的人物黃安也
早就為此事與吳宗憲反目。然而媒體為什麼到現在才「揭發」這件事
情?讀者知的權利為什麼到現在才有權利?而吳宗憲作為「偶像」的
社會責任,怎麼到了西元兩千年才有責任出現呢?

其間「時機」的問題頗啟人疑竇。

究竟媒體為什麼到現在才追蹤這條新聞,是因為吳宗憲打人事件後氣
勢走貶,之前得罪的各方終於可以一次扳倒他;還是打人事件太過敏
感,吳宗憲乾脆自曝八卦轉移焦點,把十幾年的好太太好媽媽一下子
搬上檯面演成了現代女性復仇計?

各種猜測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媒體興奮地派出大隊人馬跟監追蹤、
Jacky新聞猛上電視頭條、平面五版、字幕live跑馬燈,我們可以知
道,「知的權利」真的只是幌子;這一齣本土天王紅粉大戲才真正飽
足了大家胃口。

Our questions:

1. 吳宗憲的天王聲勢有沒有因為這次事件而下跌?

2. 到底是誰賦予吳宗憲「local king」的稱號與地位,是媒體嗎?或
是綜藝節目裡面「家族式」的壟斷拉抬運作方式?或是BMG上億元
的唱片合約?或是觀眾莫名其妙的喜愛?

3. 吳宗憲的認妻記者會上,有一個「資淺」的記者提出問題而遭吳
宗憲痛罵「在場很多資深的記者朋友都沒講話了,你是誰?你講什
麼」,從這幾句話裡,可以看出吳宗憲與影劇記者的關係嗎?影劇新
聞界的生態可能是什麼樣子的?資深和資淺記者對吳宗憲的態度為
何不同,而吳又何以如此囂張對待資淺記者?

4. 所謂娛樂新聞的社會結構中,這種黑白兩道通吃、橫跨歌唱、主
持、家族經營的藝人站有何種地位?而類似張小燕這種資深主持人,
經營電台、唱片公司、綜藝家族者,地位又是如何?影劇界裡還有哪
些「大腳」,他們如何影響著整個娛樂界生態?媒體和他們之間的關
係又是如何?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吳宗憲事件沸沸揚揚,吳宗憲該罵,可是媒體也不適合一付清高樣
吧!被人家拿來放話泡馬子、自己擋不住了又扯人家後腿,娛樂新
聞專業實在大有問題。

廣告一直是一個光鮮亮麗的行業,看看誠品書店裡面那些穿著酷炫
跩得兩百五十八萬的創意人就知道了。但是它其實也是一個對大眾
說謊、對從業人員自己說謊的行業,魏宏展從最近的廣告人猝死案
來討論廣告工業的勞動條件。

大巫論壇有留學英國的王俐容寫的動人文章,講她在英國看到的電
影與歐洲認同問題,和她的碩士論文一樣好看喔!

由於傳學鬥目前也是「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的參與團體之一,最
近有關於聯盟內郭力昕、石世豪兩位學者出任無線電台董事的討論
,所以我們邀來郭力昕老師說明出任董事職位的一篇稿子。抗議團
體究竟要不要進入體制一直是運動圈的老問題,但是把話說清楚至
少給外界留有檢證的憑據,我們支持並相信兩位老師有此擔當。

本週還有詩人須文蔚的書評來稿,提出新書《布爾迪厄論電視》的
相關評介,相信本篇文章又會被準備研究所考試的考生們爭相轉寄
了!

唉,連我自己做總編輯的都覺得這周的電子報很好看呢。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日前因癌症病逝的資深演員葛小寶公祭儀式由國民黨主席連戰擔任
主祭,並追頒華夏獎章。吳宗憲生那麼多孩子也應該得一個吧!

2.歌手齊秦遭前任女友方美芳及親生兒子「偉偉」控告一案,經板橋
地院宣判齊秦要賠500多萬,「偉偉」還向記者說齊秦連吳宗憲還不如
,因為吳宗憲至少還盡到做爸爸的責任。不知道吳宗憲還願不願意認
養偉偉,他一定會很孝順你的。

3.賴國洲就任台視董事長,他說自己能當上「董仔」,自己完全沒爭取,
是媒體專業獲得邀請,希望大家「再愛我一次」。那個我們傳學鬥媒體素
養也不比你差,怎麼沒人找我們去當董事長?而且除了李安妮,我們從
沒愛過你,無所謂再愛一次。

4.賴桑口口聲聲說自己有專業,結果接受雜誌採訪問到最想做什麼時,
表示對媒體教育最感興趣。雖然我們很高興聽到你這麼說,可是你現在
要做的是台視董事長,不是教育部長或新聞局長,你是不是有點搞不清
楚狀況,還是想要再兼任這些職位啊?

5.包括媒體觀察基金會等民間團體,日前聯合九二一災區的許多老師、
家長召開記者會,抗議八大與三立兩家有線電視頻道競相製作靈異節目
,嚇壞了不少災區的小朋友。好兄弟們賣力演出果然逼真,沒付演出費
的製作單位可要多燒點錢給人家以免鬼月……。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

————————————————————
⊕∮⊙◇★☆ 小巫論壇 ⊕∮⊙◇★☆
————————————————————
⊕∮⊙◇★☆

職業光環下的病態「責任制」
--悼念一個廣告人之死

魏宏展
(傳播學生鬥陣成員,政大廣告所學生)

上個月,又一個所謂的「廣告人」英年早逝,而且是在連續加班後,
毫無預警的情況中一睡不起…。

這已是近年來廣告界中,因為工作而去世的第四個噩耗;由此觀之,
廣告從業人員在工作壓力與工作型態上,似乎出現了常態性的惡性循
環;而這個循環,卻又是在另一個更大的資本運作邏輯下,由病態演
變為常態。

事發後,網路上的討論四起,各廣告專業雜誌也紛紛檢討起廣告工作
環境的惡質,並提醒廣告人,珍惜自己;一些廣告公司的高階主管也
疾聲呼籲,要「廣告人」自律,不僅在工作上要有所節制,在生活上
也要有所規律,別再通宵熬夜、煙酒不拒。只是,最後也都又補上一
句,廣告創意工作的「責任制」,是工作過勞的主因,廣告主無視專業
難辭其咎,但這個行業本來就是如此,請各廣告人好自為之。

如此一來,整個事件的討論觀點就此打住;我們沒聽到第一線廣告從
業人員在被壓榨後對工作環境壓力與型態的不平之鳴,也沒看到對既
有廣告作業模式的具體改革建議,更別說真的開始落實與廣告從業人
員相關的制度規範;彷彿廣告業的存在本身就是原罪,偏向虎山行是
所有「廣告人」意願下的決定。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不禁要問。要討論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
可以從兩個現象來觀察,一個是所謂「廣告人」的職業光環,另一個
則是資本運作邏輯下「責任制」的弔詭。

隨便問一個把志願填在廣告相關科系的大學新鮮人,他們對廣告工作
的認知,再把目前線上工作的廣告從業人員抓來一比對,就可以看到
其間巨大的落差。是誰造成這種落差?是明星級的廣告大師,是我們
的廣告教育,也是我們的社會大眾。

談到廣告,每一個人都在讚揚創意的偉大,但卻沒有說實話:廣告不
過只是一個服務業,服務出錢的人,所以出錢的人說話最大聲。所謂
的白領雅痞大夢,不但沒能在中低階廣告從業人員中實現,更弱化了
廣告從業人員的勞動意識,忽略了爭取自身工作權益的重要性。

一直到現在,廣告業對低階從業人員的薪資、工作量、工作時數、福
利等待遇,相較於各行業均處於極差的標準,但我們仍看到一波波的
傳播學子,前撲後繼地朝著這個光環前進,在低工資高工時的不平待
遇下,承接著由明星級廣告大師塑造出的職業光環。

而「責任制」,則又是一個使廣告人失去勞動意識的資本運作邏輯。美
其名不必打卡、工作時間自由、不靠體力而靠腦力,一切以工作責任
論成敗,結果換來的卻是超時工作、日夜加班熬夜、既花體力又傷腦
力,工作責任的真相就是做到客戶喊爽才可停止。

這個「責任制」的面紗,說穿了不過是資方迴避勞方對具體工作契約

的要求,而包裝出的白領意識糖衣,一旦「我不是朝九晚五的勞動階
級」信念內化,對於勞動意識中雇傭關係的權利義務,自然也無意爭
取。於是,加班戲碼一再重演,為的不是老闆,是為我自己的工作觀
;比稿惡夢歷歷在目,錯的不是公司,是廣告客戶的無理取鬧;我們
在上述廣告人過勞死的討論中可以赫然發現,對廣告公司指責的論述
悄然隱形,一切的問題似乎都源自於廣告從業人員與廣告主之間,一
個給自己太多壓力,另一個又往往是製造出壓力的來源。好一個「責
任制」,反正都不關廣告公司的責任。

這樣的觀察,其實並不是把這類事件責任一昧的歸咎於廣告公司,而
是試圖指出「我們過去對於廣告業」以及「廣告從業人員對於自己身
處的廣告業」一些既有的迷思,期望藉此提醒即將進入與已經進入廣
告業的工作同仁,一個重新看待工作意義的機會。

然而,廣告從業人員如此,傳播工作者又何嘗不是?曾幾何時,我們
的記者職業精神,是展現在淹過膝蓋的大水裡;我們的攝影師工作敬

業態度,是表現在緝捕現場的槍林彈雨中;而網路電子報的出現,不
但讓新媒體展現新聞的即時性,也帶來了一批24小時待命的超時工
作記者群。

一旦傳播工作恣意受控於資本的運作邏輯,你我都會被埋沒於這種病
態的工作倫理中,「賣命」!

————————————————————
⊕∮⊙◇★☆ 大巫論壇 ⊕∮⊙◇★☆
————————————————————

流離失所的悲歌

王俐容(傳播學生鬥陣英國分部成員)

來到英國接觸比較多的歐洲電影,一方面享受到與好萊塢不同的電
影藝術美感,一方面也藉著電影多理解歐洲社會。

在西元兩千年的歐洲,歐洲電影創作者不其然有些共同關心的議題,
用學術名詞就是diaspora (中文翻譯作流離失所),用白話講就是原來
有那麼多人離開原初的文化源地,離鄉背井來到異國的故事。遠離
自己的家鄉有幾種原因,經濟上就是來自南歐或北非國家的人,希
望到西北歐富裕的國家尋求較好的工作;政治上的因素,就以南斯
拉夫或是蘇聯解體後因為內戰而逃離家鄉難民為多。這些流離失所
的悲歌,不只譜在電影的世界,也是當前歐洲許多國家在政治或社
會上共同關心的課題。

不論因戰火而逃離高加索山區,生命毫無方向,每天在雅典街頭打
架加上吃喝嫖賭的斯拉夫青少年;還是已經住在曼徹斯特數十年,
開了Fish and Chips(英國典型食物之一)餐飲店,還娶了英國太太的
巴基斯坦老爸爸;在荷蘭小鎮居住數十年仍被視為怪胎的猶太家庭
(這個具有數千年流離失所經驗,令人同情的民族),過去的母文化
好像如詛咒一般,讓他們魂牽夢縈而無法在現在的國家好好生活,
而陷入了認同的危機。加上比較特殊的外表,語言與不同的生活習
慣,都加深了他們在新國度生存的困難,甚或發生文化衝突。

在英國深受歡迎的電影「East is East」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巴基
斯坦的傳統文化是由父母安排子女的婚姻,婚前只有很簡單的相親
儀式,而這個住在曼徹斯特有著六個兒子的父親,為了促成兒子與
巴基斯坦女性成婚,因而與兒子展開一連串的文化衝突。長子是有
同性戀傾向的服裝設計師,次子早已跟鄰居金髮碧眼的美眉暗通款
曲,三子一方面受過西方大學教育,一方面咬著牙願意忍受父親的
安排,但身在兩種文化夾縫的認同混淆讓他痛苦不已。這場婚姻自
主的混戰結束後,爸爸兒子們各自陷在迷惘中,只是爸爸仍然無法
了解,這些自己所生的兒子,為什麼一個個變成了英國人而不是巴
基斯坦人?

兩種異文化的相遇,不只對移民者造成影響,同樣的也在新社會烙
下痕跡。無論走在倫敦巴黎還是阿姆斯特丹的街頭,隨時可見各種
不同人種外,包著頭髮的馬來西亞女生,穿著長袍的回教徒,講不
出什麼style卻藝術氣息十足的非洲傳統服裝,最初總會吸引我的眼
光,後來就見怪不怪。英國學者也指出,一百年前的British 跟今
天的British已經不是同一種people了,講的語言也有各種不同的口
音及意義,每個人都可以不同的方式作為一個British,British identity
的意涵早已混雜了各種不同的族群,移民,宗教,文化,甚或個人
的詮釋在其中,而成為一個不斷流動與變化的概念。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歐洲國家對於移民有著更多的同情心。以全歐
移民最多的德國而言,其移民政策不但嚴苛,而且取得公民身份的
難度也很高。對外勞而言,德國人總期盼這些外勞失去利用價值後
趕快離開德國,所以往往不承認其公民權,造成他們的子女在德國
就學的困難。荷蘭更明確指出,除非具有高科技能力可以造福荷蘭
發展,否則不願意給予移民的機會。隨著巴爾幹半島的戰火造成大
量的難民,以及層出不窮的非法移民案件(包括前一陣子震驚全英的
大陸非法移民慘死事件),歐洲的移民政策已受到考驗。

從這些影片裡,移民者的血淚斑斑與生存困境,雖然往往留下了無
言的結局,然而電影創作者對於這個議題的關注,以及對他們的同
情,多少還是溫暖人心,也吸引了更多的人來思考這種diaspora的
悲哀(也使我們這些非歐洲人更加理解科索沃或車臣事件對平民百
姓的傷害)。反觀台灣,除了對於白皮膚的工作者比較友善,對於來
自菲律賓印尼或泰國外勞,仍少有善意,甚或對於其漸漸形成的次
文化也一並排斥(例如議員或立委要求台北市長驅離外勞以免他們
「佔據」台北車站為團體活動空間),更遑論尊重其文化。

當尊重多元文化成為每個人都可以琅琅上口的口號時,對於這些流
離在台灣的人,我們是不是可以給予更多的關心?而媒體工作者也
是責無旁貸的。

▉▊▋▌ 鬥 ▍ 陣 ▍ 俱 ▍ 樂 ▍ 部 ▍▌▋▊▉

⊕∮⊙◇★☆

要罵得爽,還是想要改造媒體?
郭力昕(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成員及政大廣電系講師)

在台視董事會與總經理人事案逐漸確定之時,被新政府規劃為台視
董事人選的政大新聞系副教授石世豪,在「時論廣場」版撰文,回
顧陳水扁競選期間揭示著進步思維的「傳播媒體白皮書」,並就新政
府執政以來推動其媒體政策的表現,提出了具體而中肯的批評與提
醒。由於石教授的文章,和這陣子許多批評新政府台/華視人事案的
聲音,使我這個稍早也被新政府規劃、並應允任職華視董事的人,
有一些話想說。

石世豪與筆者,都是「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的成員。這個包括了
業界及多所大學傳播系所師生的運動組織,自三月底以來,以經常
的討論和具體的行動,從立法院、新聞局、校園、輿論空間、及相
關社運團體等各面向,針對媒體改造工作裡必須立即面對的環節—
即四家無線電視台的改革,進行在議程上應優先的「台視華視公共
化」的說明與溝通工作。

我們深知,電視生態的改革與電視文化的提昇,唯有制度上的結構
性改變方為可能;而讓黨政軍退出無線電視的方法若是全面釋股、
放任頻道在商業市場上「自由」競利的話,勢必只會走入如同今日
有線電視財團化、惡質化的結果,使黨政勢力終究要回過頭來與影
響力巨大的電視媒體勾結,產生另一種「黑金效應」,終致台灣的
政治與媒體都徹底敗壞、萬劫不復。

當新政府先後徵詢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筆者及石世豪出任台/華
視董事的意願時,我們陷入思考,也隨即與「聯盟」的朋友討論、
甚至辯論著接受與否對運動的利弊。我們了解,在外界必然批評為
「人事決定不符程序正義」、「做法與舊政府無異」、以及之後傳出
高度爭議的「賴國洲人事案」所引發的交相指責(包括由我們發起
的一次學界「反賴」聲明),使我們的接受此職必也將(或者已經)
遭到批評。我們也足夠「世故」的知道,對於這個既無什麼實質利
益、亦無任何象徵性資產的職位,「婉拒」以保持一種道德形象的
潔淨,比「接受」而立即先「髒了手」,要容易得多。然而,「聯盟
」的一些朋友認為,同時有人進入體制,對運動是有價值的,無須
介意外界立即的批評。因此我們決定,基於運動效果的考量,馮建
三不進台視董事會,石與我則帶著「聯盟」的理念與目標進場。

前面說過,我們認為無線電視制度/結構的大改變,是電視文化改
革的根本方向。

對於被長期之政治/歷史誤繆所形塑而成的台灣惡質的電視文化,無
法只靠文化菁英的犬儒式批判、或中產智識階層的拒看抵制,而能
得到真正改善的。對追求利潤極大化且歸入私人的商業電視媒體,
做道德訴求其實註定無效。以最近各種電視現象為例,從吳宗憲式
的惡質綜藝節目、鼓勵全民賭博的「益智」遊戲節目、到靈異節目
等等,來自輿論及社會大眾的指責並不缺乏;但那一次又一次聲淚
俱下的沉痛控訴,何時對這些無可自拔於惡性市場競爭的電視媒體
發生過效用,阻止了他們不往更惡質的方向繼續開發收視率?

改造電視生態,黨政軍的控制力量是要離開,但只會把所有的訴求
與問題意識放在「黨政軍三退」的主張,而不顧這僅存的電波公共
資源淪陷於商場財團之後再難爭取回來的必然後果,卻是一種便宜
行事、只看短線效應、以至於不負責任的做法。「台視華視公共化」
的主張,是認為在政權終於交替之時,台灣社會值得給自己一次真
正讓電視媒體走向良性競爭的機會,使無線電視頻道有了不被財團
勢力吞噬瓜分的制度設計之後,觀眾與電視製作者/經營者,都能爭
取到調整品味、想像力成長、以及切身地體會電視做為一種公共領
域(而不只是娛樂消費媒介)的時間與空間。也正是必須使人民的
公共意識循序紮實成長的這項認識,說明了何以「公共化」是使黨
政軍退出後,難以再借屍還魂染指媒體的唯一方式。

我們帶著這樣的想法與主張,接受台/華視的董事職位,希望盡量對
兩台的董事會、經理人和員工組織形成溝通與影響。同時,我們既
然代表公股,也就使用這樣的機會,在推動立法的下一階段「公共
化」工作之前,先就近在兩台結合其他有心改革電視的董事同仁,
對經營者指出應該改善的問題,並將重大的議題帶到公共場域來討
論,以進行第一階段的「公共化」。

我們同意一切政治勢力退出電視的基本原則,也認為兩台人事任用
的程序並不合乎理想,更覺得「賴國洲人事案」的無可改變確須質
疑。然而,由於深知在長久的文化、歷史與政治問題下產生的台灣
電視生態,一如台灣的文化與政治本身,不可能以任何一種方便的
、速效的方式一夜改變;因此,在媒體政策這方面,我不特別有興
趣以無視於(或刻意忽視)困難複雜之政治/歷史脈絡的觀看標準,
去檢驗新政府三個月內所顯示的成績或改革誠意。我們了解政治有
它一定的遊戲法則,對任何特定政治人物或團隊遂無特殊的期待或
幻想;但是當政治提供了某些可能之時,我們就「使用」這些可能
,並且鞭策政府將改革的空間再擴大。

在這種看待新政府與自我看待的概念裡,我們希望能用一種比較不
同的、也許稍微深入一點的層次,去思考或裁奪此波人事案裡有關
道德與意義的議題。這些思考環繞著一個核心的關切:媒體的改革
,究竟可以如何落實,使它不再只流於一種模糊的意念、立場、或
囈語?這些問題須要更細緻的、不斷的辯論,它是「公共化」得以
逐步推動的重要基礎,也是民間社會參與媒體改革、而非僅袖手旁
觀的積極方式。

⊕∮⊙◇★☆

掀開螢光幕 嗅出陳腐
—-評介《布赫迪厄論電視》(Sur la television)

須文蔚 (東華大學中國與文學系助理教授)

————– Bourdier, Pierre ⊙ 原著蔡筱穎 ⊙ 翻譯麥田出版社 ⊙出版 2000.6 攻擊媒介內容過於淺薄而傷害精緻文化的論述卷帙浩繁,媒介對於公眾事務所造成的「負功能效果」(dysfunctional effects),更讓關心民主政治發展者憂心不已。早在1948年,Larzarsfeld & Merton 就曾經提出「麻醉負功能」(the narcotizing dysfunction)一說,認為傳播媒介在守望環境時,不斷提供重複而膚淺的資訊,告知社會大眾社會中存在的威脅,固然使大眾能立即反應,但大眾不斷接受相同資訊的結果,可能會使他們麻木,而對公共事務不再關切。 衝著電視而來的抨擊,則更不在少數。Manheim在1976年就為文指出,民主政治是以解釋與互動為政治過程的軸心,當電視出現後,民眾一旦以其作為公眾事務資訊的源頭,勢必因為電視缺乏互動與解釋,並且對政治事件採取低涉入的態度,因而對日常的政治事件不感興趣,進而缺乏參與感,則電視中介的政治傳播體系,可謂伊於胡底。 後續的論述則更為無情,Janowitz直指電視文化降低人們對公眾事務的熱忱與信心,甚至引發對電視內容的「反恐懼」(counter phobic) 或是政治疑慮。美國的政治傳播學者,如Robinson、McLeod & McDonald 等人,累積近三十年的實證研究,宣稱當人民仰賴廣電媒介作為主要政治知識來源,電視不但無從有效提昇民眾政治認識,甚至對民眾政治知識結構造成負面的改變。 法國的社會學大師Bourdier的《論電視》一書,在世紀末出手,不僅關切電視的社會功能,更層層描述知識份子、政治人物、記者和政論節目主持人等共組的「新聞場域」的內情,掀開了螢光幕後電視文化的惡質面,讓廣大的讀者嗅出腐臭的氣息。 本書第一部份「舞台及其幕後」主要著眼說明,除了源於政治、經濟結構在幕後控制與審查言論外,電視台更由於強調影像、獨家、戲劇性與收視率,因此越來越與闡述公共事務的主題背離,忽略市民行使民主權利所需的確切資訊,大量報導腥羶、暴力的社會新聞。不過Bourdier提醒大家,罪不在記者個人,真正影響媒體言論環境的是媒體組織、消息來源等一系列的機制,強加在新聞工作者的制約。由於這些力量影響,使得表面上看來充滿競爭的媒體環境,其實各電視台新聞的內容卻越來越單一化,新聞工作者順從於相同的限制,舉辦類似的民意調查,接受同一批廣告客戶,像鏡子遊戲般,一個事件會在相互反射的同時,出現在每一面鏡子上,媒體互相解讀,也彼此為對方加上鎖鍊,製造出一個巨大的禁區效果,所以電視上出現的新聞往往是自我設限、不具挑戰性、因循苟且與去政治化的議題。 更叫人吃驚的是,本書第二部份「不可見的結構和它的效用」則進一步點出,電視在當代知識界與文化界正發揮一種反智、平庸化的力量。一方面,電視新聞記者以超乎尋常的支配力量,選擇與塑造所謂的公眾人物,沒有辦法好好在電視上表現的學者與專家,只要不符合電視臺的興趣,他深刻的思考就無從讓市民接觸到。二方面,學術圈也越來越重視媒體的裁判,學者的聲望不是靠學術權來加冕,而是必須藉由迎向媒體,建立高知名度,買弄膚淺的學術術語,放棄思考的自主性,變成一個無所不可與談的萬事通。在這樣的結構下,電視危害之深,就不僅限於對公民生活、政治文化的壓抑,更由於媒體不斷僭越本身的位置,進一步降低了知識界與文化界的素質。 對於一向忽視公民媒體素養的臺灣,Bourdier的空谷足音確實彌足珍貴,我們都還需要重新學習如何「看電視」,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野,讓我們對影響個人與思考的不可見結構與機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而能寄予更深的關切。 既然對傳播環境有了關切,或許人們應當停止咒罵電視上出現的各種亂象。我們似乎應當如作者所建議:「讓各方能經由主觀努力,從這些機制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並以一個行動計畫,聯合藝術家、作家、學者、記者和媒體經營者重新思索,共同為普遍化進入電視圈這個理想而努力。」祈願臺灣人民能以民間的力量,擺脫政府、軍隊、政黨與商業力量的糾葛,共同起身打造一個民主、健全的媒介環境,且讓我們以閱讀此書作為行動的起點! 投稿或訂閱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hlafen@ms24.hinet.net benla@tpts5.seed.net.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下次再見囉!》─────────┘

留言回應

你必須要 登入 才能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