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二二六期

隨唬傳

「可魯效應」的省思
廖中(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賺人熱淚的日本電影《再見了,可魯》反應熱烈,連帶地「可魯效應」為台灣社會帶來了兩極的效果,一是透過電影的議題發酵,喚起國內對導盲犬問題的討論,二是拉不拉多犬變成了明星,在台灣掀起飼養拉不拉多犬的熱潮。

對後者而言,某種社會物質的「流行」風潮,一直是台灣社會的奇特景象,從幾年前的kitty、電子雞、蛋塔、紅酒、到近年來的LV、現金卡,反映台灣社會淺層文化,需要靠不斷的媒體流行訊息的餵養,來支持經濟體系中的消費現象。

媒體促成拉不拉多犬的「明星化」,使得這股流行風潮顯得自然而龐大,需求大於供給結果,原本一隻約二萬元的拉不拉多幼犬,現已漲價到三萬元左右。而且,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因為還有許多人排隊搶著要飼養。可以想見,接下來台灣社會要面對的,是一窩蜂後的寵物棄養的流浪犬問題以及動物倫理問題,這些社會成本的付出,相信絕非是電影所欲傳達的寓意與料想的後果。

正經講

「可魯效應」的省思
廖中(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台灣社會對流行現象的缺乏反思,顯現在「可魯效應」的弔詭,即是導盲犬並非僅僅是寵物狗,其更大的任務在於幫助盲人自主生活,但卻引發了無比龐大的寵物風潮。

「可魯效應」更重要的意義,應該在於增進國人對於導盲犬的認知,這也是令視障人士對於們頭痛並急於宣導的議題。例如,當人們在路上遇到視障人士及導盲犬,一定要按照「不摸」、「不叫」、「不餵食」的三不原則對待導盲犬,如此才不會妨礙導盲犬工作的專注性,以確保視障者的安全。從此點來看,導盲犬是不能被視為一般寵物來看待,而應該被視為與視障人士一同執行任務的動物。

此外,台灣導盲犬的培育及訓練問題一直處於嚴重短缺的情況,在嚴重缺乏資金的情形下,目前台灣只有十一隻工作中的導盲犬,對於總數約五萬名的視障者而言,明顯不足。而台灣人行空間的障礙和狹小,也使導盲犬功能的發揮產生了局限。

但是,這些議題在流行的風潮下,反而主客易位,無論在媒體或社會尚未獲得充分重視,也可以預見,盲人、導盲犬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的討論,將隨著拉不拉多風潮漸被漠視。因此,我們應該想想,流行過後,應該留下些什麼。

(註,關於視障人士與導盲犬的新聞與議題,亦可見《生命力公益新聞網》的相關報導http://vita.fju.edu.tw/default.asp)

Pages: 1 2 3 4 5

留言回應

你必須要 登入 才能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