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一百四十七期

⊕∮⊙◇★☆⊕∮⊙◇★☆⊕∮⊙◇★☆⊕∮⊙◇★☆⊕∮⊙◇★☆⊕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從SARS的媒體現象談媒體的結構批評

  

∮本周媒大事

∮傳學鬥論壇
《動物農莊》、《英雄》意識形態(下)
李信漢〈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活動轉載
SARS的背後─【疾病恐慌下的人權危機】座談會

6˙11 - NO NEWS DAY
無新聞日--拒絕新聞,做自己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ms10800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scs
http://tw.letter.yahoo.com/Social/scs.left/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schlafen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2003/05/11第一百四十七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從SARS的媒體現象談媒體的結構批評

約莫一個月前,SARS在香港與中國漫延失控後,在僅隔一個海峽之
遙的台灣,相關的醫病新聞也如同疫情擴散般地在媒體版面上滋長
橫流,從開始的零星報導,到近兩個星期來以三版五版的專題處理
,配上聳動標題,占據我們的耳目空間。

相對於對岸的隱匿災情,台灣媒體盡力促成訊息流通,是有促使民
眾警醒之功,也收鞭策行政部門之效。特別是記者們衝鋒陷陣,甘
冒染病危險深入隔離院所、家戶採訪,其精神直比戰地記者無懼烽
火,提供了直擊第一現場(衝突與混亂、哀傷與憤怒)的傳真。電子
新聞如SETN與TVBS記者違犯禁令訪問曹性女士親屬(獨家?),或想
盡辦法偷渡機材取得和平醫院內部畫面;平面媒體則有壹週刊率先
「發難」,混入隔離區「四處遊走」做觀察紀錄。試問何謂鞠躬盡
粹?形容記者們為了工作而置死生於度外差可比擬。

但是,對於媒體出自於渴求獨家心態下的拚命情操,接收者的反應
不佳。上有政府官員點名媒體要加以處罰(註一),下有市民社會暗
潮翻騰要抵制誇大報導(註二)。未來幾週還有數場討論會針對醫病
人權作出反省與期許,主題圍繞在社會整體對病者的排除與對醫者
的剝削上。而媒體被視為表現排除與促成剝削的工具,是反思的焦
點。

媒體夾在國家與大眾之間,賣了老命而適得其反,何解?綜觀數日
來報端網路上對媒體的批評聲浪,可分兩類:在內容上報導未經查
證,提供錯誤消息,誤導視聽;在處理手法上則是新聞聳動化,刻
意製造衝突對立的影像/文字風格,或誇大事實,強化負面印象,
引起不必要恐慌。種種錯亂追根結柢,有人提出解釋:收視率使然
。也就是說,媒體雖然賣力演出,但勁道使錯了方向。

從收視率出發的批評,有力但還不夠。借收視率/訂閱率
爭取廣告刊載,是商業媒體之必然,長期而言使節目品味日趨低俗
(或說大眾口味),唯在台灣,低降的進程似乎太快。可解釋的原因
或許在媒體自由化(有線電視法、衛星電視法通過加速競爭的效應
明顯,但報紙限印限證限張的解除似乎影響不大)過程未加控制,
對立的救濟方案未能健全(公視規模有限,建台也還在有線電視開
放之後),以致一去不可回。僅看新聞報導,台灣的媒體產業,市
場太小而競爭太過:報紙廣告量逐年走低,而蘋果日報砸下重金跨
海東來,形勢加倍險惡;電子媒體更不待言,有線加上無線的新聞
頻道有八個之多。媒體當今的焦慮是,待填充的空間太多,而可用
內容太少。

順勢推論,解決焦慮方案有二:一是空間縮編,二是在內容生產上
動腦筋。空間縮編,於政府透過收回營運執照達成,於市場透過廠
商兼併的長期趨勢達成。但前者在自由化後未曾聽聞,且有箝制媒
體之患;後者促成內容單一同質,不無可能。所以短期上只好透過
在內容生產上著力。可惜的是,媒體在內容操作上,過於短視,要
不費盡思量取得獨家,要不在同一則新聞上加添花樣。記者為了獨
家只好賣命(獨家條數計入個人業績),同一條新聞為求與友台區隔
,只好標題聳動化、鋪排衝突化。而顯然,媒體這招自保之道,行
之久矣,人人麻痹於聲色刺激中見怪不怪,但在SARS流行時成了眾
矢之的。

依前文脈絡,惡性競爭的結構天限促使媒體表現不良。而近日的眾
多議論中,有兩則關乎結構的討論值得一提。一是周玉蔻在個人節
目中呼籲公視發揮正本清源功能,導正視聽,而一般電視台應相互
支援合作;二是東森老闆王令麟則是提出新聞使用「共同畫面」之
論,獲各家電視台支持。有趣的是,他們不約而同認同了電視公共
化政策的部份意見。周的說法肯定了公視的積極功能,王的說法則
與公電視集團資源共用,維持有限競爭的主張不謀而合。王令麟的
主張實現能有幾分,還待觀察。最理想的結果是,若合作規模夠大
,成為電視台相支援的典範,促成專業分工而不必浪擲資源於相同
(新聞/閱聽人)目標上,或可緩解當前媒體亂象。而公視對公共議
題的純正報導,雖然在鹹濕口味上有所不及,但新聞專業性終於受
到重視。也突顯了免除收視率壓迫的公共電視台表現未必沒有競爭
力。

SARS熱度還在高峰期,媒體引發的社會效應也在發燒。樂觀來看,
因為SARS與群眾切身相關,或許媒體脫序的現象更能深植人心,進
而觸發群眾思考其結構上的限制。反抗的認識一多,公共化媒體的
誕生也就能更進一步了。

註一:比如針對壹週刊記者進入和平醫院報導台北市封院處置失當
後,北市新聞處處長吳育昇表示要將記者「移送法辦」。壹週刊主
編裴偉則舉戰地新聞採訪為例自辯,認為該報導發揚新聞專業精神
。而稍早亦有中央官員指出媒體報導疫情破壞我國國際形象,中時
則撰文回應認為防疫警訊應有過而不可不及。

註二:市民社會的集結,具現於網際網路空間。直接的有「與媒體
對抗」(http://61.218.2.5/)的討論版;另有台大教授計畫媒體觀
察與評論,近日網站也將上線。間接的有「SARS 共筆資訊」(http
://ilyagram.org),網站上提供了多處連結。除了直接點名媒體錯
亂報導外,也提供另類(alternative)觀點描述SARS災難。說是
alternative,實在是因為主流聲音為大眾媒體把持。網際網路的
科技解放性,在這次災難似乎得到印證?

Our questions:
1.SARS疫情的擴散,你/妳覺得嚴重嗎?為什麼?

2.具對立論述指出,SARS的致死率不如媒體報導的嚴重。亦有人撰
文以社會風險的觀點說明,媒體並未對風險更高的疫病/事故付諸對
等的關注。何以媒體如此反應?媒體值得如此大彰旗鼓嗎?

3.台灣的媒體處理重要事件的新聞報導,持的態度/手法一以貫之。
為什麼在處理SARS時遭到社會反彈,踢到鐵板?

4.你/妳對媒體處理SARS的報導不滿,透過什麼方法表達?這些表達
方式對改善這些報導有沒有效果?為什麼?

⊕∮⊙◇★☆

SARS不僅僅給予台灣的社會一次震撼教育,也讓台灣媒體的根本問
題被翻出檯面,諸如專業意理的缺乏、過度崇拜專業消息來源、過
度自由與伴隨而來的遊戲規則破壞等等,而這些問題並非首次被整
體社會發掘並批判,921大地震的時候同樣的問題也被提出來討論過
,但可惜的是這些討論對於我們的整體媒體環境而言並沒有產生顯
著的轉變,台灣民眾的健忘難道是社會重大議題消逝如此迅速的原
因?還是這暗示了我們的傳播與收訊管道從來沒有提供深刻討論這
些議題的機會?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立法院昨天將新聞局「創意影音計劃」的1 億 8 千萬元經費解凍
,預定下周公告,六月底受理申請;這項計畫補助電視業者拍攝蘊含
台灣特色、風格的優質精致連續劇、單元劇、非劇情片,並期透過跨
國界題材和數位攝製技術,協助獲選作品進軍全球影音市場。第一批
獲獎助的電視劇預計 10月拍攝完成,明年春節前後在國內上檔。新
聞局副局長洪瓊娟表示,據收視率調查,戲劇節目最受歡迎,戲劇也
是行銷海外最佳的文化窗口;創意影音計劃將以戲劇為首要目標,連
續劇占補助金額的三分之二,單元劇和非劇情片合占三分之一。

小編短評
戲劇節目的確是文化窗口,而且在電視的推波助瀾下,戲劇在日常生
活中所發揮的娛樂功能可以說相當普及了,但是小編想問的是:這個
「創意影音計劃」會不會跟國片輔導金一樣,讓咱的國片越輔越倒呢
?治標不治本的遊戲玩多了可是會穿幫呢。

2.壹週刊兩名記者於上個月和平醫院封院時混入醫院,並在A、B兩
棟樓穿梭採訪。形跡暴露後,院內醫護人員、病患及家屬群情激憤,
男記者的相機因而被砸。警方不排除以依妨害秩序罪函辦這兩名記者
。台北市新聞處長吳育昇昨天表示,和平醫院封院後成為「傳染病管
制區」,壹週刊卻縱容兩名記者混入院內至今長達十一天,同時未經
院方許可四處採訪、攝影、發稿;北市府已以違法刑法、通訊保障及
監察法,查扣其攝影器材及電腦設備,兩名記者移往楊梅弘武營區隔
離。

小編短評
說真的,壹週刊對於新聞以及閱報率的熱愛與勇氣,如果能夠再加上
社會責任的使命感,那真可說是台灣的新聞業典範囉。

3.衛生署在幾天前通報某媒體記者疑似感染SARS,電視界紛紛盛傳某
台記者遭到感染,不過各台皆申明未有記者感染SARS。然而唯恐疫情
擴大,擔任有線電視新聞聯誼會召集人的東森集團董事長王令麟,日
昨邀集各台新聞部主管發起對抗SARS宣言,會中呼籲電視台團結一致
,摒棄成見與收視壓力,倘若真的發生某台或新聞記者感染SARS,致
使新聞平台被迫停擺、隔離時,他台應適時援助,提供新聞畫面、設
備、攝影棚等必要協助。而東森新聞部協理陳國君已完成「電視台緊
急應變流程」,各台紛表贊同,達成默契配合。

小編短評
王董這會兒知道什麼是團結囉,那很好呀,相忍為國嘛,現在台灣的
媒體環境腐敗不堪,您是否也要來團結一下,先依照法規將旗下有線
電視的公共服務以及回饋地方的資金恢復正常,然後努力把節目品質
做好,別老是想搞什麼機上盒這種外表大於實質的買賣了。

4. 立法院通過新聞局提出的「數位娛樂計劃─推動廣播電視數位化執
行方案」共 4 億 3400 萬預算,可以開始動支。新聞局長葉國興表示
,將從今年起連續 5 年,以階段性方式,逐步完成全國各項數位傳輸
軟硬體建設,建置數位傳輸平台與推廣接收設備,以提供全民最佳數
位視聽環境。

小編短評
文化這東西很難脫理整體社會脈絡來思考,也就是當媒體的軟硬體建設
齊全之後,媒體的內容呈現並不一定深入人心,因為整體社會文化、政
府的思維模式如果都還是依然保守停滯的話,我們的媒體能夠擷取的素
材恐怕也是相當貧乏的,所以政府的「數位娛樂計劃─推動廣播電視數
位化執行方案」可別搞到後來娛樂社會民眾不起來,愚樂自己倒是爽歪
歪。

以上是本週媒大事。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論▍壇 ▌ ▋▊▉
⊕∮⊙◇★☆

《動物農莊》、《英雄》意識形態(下)
李信漢〈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每日生活中的意識形態

《英雄》上映後,影帝梁朝偉在一次接受記者的訪問中表示,他支持中國政府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對學生的鎮壓行動。因為,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國維持在「大一統」的狀況下。也唯有在這種大一統的統治下,天下才能太平。這是一個典型被意識形態所操弄的無知百性的例子。梁朝偉在詮譯文本的過程中,已掉入作者張藝謀及其背後中國政府資金所設下的陷阱之中。致使他連戲中的對話都搬到日常生活的邏輯中。這也是創作者所希望讀者採取的解讀方式。沒錯!《英雄》一片本就是一部意識形態色彩極重的政令宣導片。只是它以商業片華麗的服飾造型、壯觀的武打畫面、強力的傳銷模式包裝它原有的政治意涵罷了。

我們可從二個面向來分析《英雄》的意識形態:
從第一個面向上來說,對「天下一統」的再次詮譯。當台灣社會內部還在為該「統」還是該「獨」的問題爭擾紛議時,對於大陸的掌權人而言,目標卻再明確不過,那就是一個大一統的中華帝國。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而已。當我們看清中國領導人的這種信仰後,我們就不難了解為何具有中資色彩的電影總是帶有「天下一統」的意識形態。之前商業片色彩極重的「中華英雄」是如此,現在的「英雄」更是變本加厲。而巧的是,這兩部片同樣含有「英雄」的字眼。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形下,民粹主義已滲入到電影的文本之中。

第二個面向是,合理化法西斯式的獨裁政權。天下一統的方式有許多種,但是在《英雄》中,我們卻看到張藝謀合理化恐怖的獨裁政權。秦始皇是中國史上惡名照彰的獨裁君王,但在張藝謀的鏡頭下秦王卻變成順應天命的救世主,解救陷入戰火中的黎民百姓。依此邏輯,為了偉大的理想,就算犧牲再多的人也是應當的,「一將成名萬骨枯」自是無可避免的。那希特勒為了滅絕猶太人這種低等生物,所採取的種族屠殺策略自然是正確的;日本為了建立「大東亞共榮圈」這樣偉大的帝國,對中國乃至於亞洲各國發起侵略戰爭也是無可厚非的。對照於今日的中國政權,法輪功的存在會危害到中國政府,因此要禁止他們傳教;藏獨份子的存在會引起連串的獨立骨牌效應,因此要鎮壓他們;那台灣的問題,自然也應….。

分析至此,我們不得不訝異《英雄》這部電影中竟然含有如此深暗的意識形態,而在眾多的電影消費者眼中,他們又何曾發現這個事實?觀眾隨著電影《英雄》中早己設下的文本脈絡一同嘻笑怒罵,在毫不反抗的心智下接受這樣一套的價值觀。這就是意識形態潛移默化的功效。

再來看大眾媒體如何呈現美英聯軍對伊拉克的戰爭。雖然偽善的媒體不斷報導反戰的相關訊息,但是他們卻在新聞中不斷地強調美軍如何快速前進,武器是如何的先進。甚至配合美軍製造出搶救女兵潔西卡的故事。這樣的報導無異是在歌頌美軍的英勇無敵。而這樣的意識形態也就在我們的市民社會中傳散開來。

不要以為意識形態不存在我們週圍,其實它早已滲入到我們每日的生活之中,影響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下次當你在閱讀類似的影音文本時,請提高你的警覺心,檢視影音文本中暗藏了哪些意識形態。做個聰明的閱聽人,不要讓媒體操縱你的心志。

⊕∮⊙◇★☆

▉▊▋▌活 ▍動 ▍轉 ▍載 ▌ ▋▊▉

SARS的背後─【疾病恐慌下的人權危機】座談會

第一場 5月13日〈二〉
子題
1‧勞雇關係下的防疫自主權
2‧責怪個人的防疫措施?──居家隔離、家庭主義與社會歧視

來賓簡介
顧玉玲﹝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秘書長﹞
吳嘉苓﹝台大社會系副教授﹞

第二場 5月27日〈二〉
子題
1‧移駐勞工的生命哀歌
2‧弱勢的人更弱勢──從移工與遊民談起

來賓簡介
龔尤倩﹝台灣國際勞工協會顧問﹞
藍佩嘉﹝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

時間:下午6點30分

地點:台北律師公會
﹝台北市羅斯福路一段7號9樓,捷運中正紀念堂站4號出口右側﹞

聯絡:栗子0919237485 林佩瑩0910212969 派脆嗑33431718 李麗玲 0928051056

疾病讓你我都覺得無助
但想到一些人的處境
竟然連害怕的權利都是奢侈

看見生命的價值,
人權就是人命

主辦單位:台大大學論壇社

【流移3d】印尼移工關懷小組
性別人權協會
台灣人權促進會

6˙11 - NO NEWS DAY
無新聞日--拒絕新聞,做自己

如果你和我們一樣,受不了每次一開機看新聞,就會莫名其妙的跑出許多
芝麻小事或是流血衝突的SNG連線畫面以及兒童不宜的話題和畫面(口交、
亂倫、血腥);如果你跟我們一樣,受不了每次打開報紙看新聞,報導中呈
現的政治人物,總是單一化的對立衝突(宋楚瑜權謀、李登輝老番顛、陳
水扁搞選舉、連戰扶不起的阿斗),看新聞性評論節目和報紙的分析稿,
總感覺每個記者一副自己是當事人肚裡的迴蟲,多了解他們心意一樣(呂
秀蓮就是想要掌權,所以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阿扁這個動作的真正用意
,是為了…..,很熟悉吧!),講的天花亂墜。那麼請加入我們「6-11無
新聞日」活動,在六月十一日當天,不要看、聽任何新聞、新聞性節目
,或購買任何的報紙、雜誌,讓自己有個心靈清靜的一天。

當新聞媒體透過各刺激暴力色情畫面,不斷製造衝突對立,造成社會的
不安(根據2002年天下雜誌所做的報導,觀眾、讀者在看完新聞後,第一
個反應是,台灣社會巳經沒有希望了),不要以為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就
不能做什麼來改善我們不想要的環境。大家不要忘了,各個媒體最重視
的就是它們的收視率和發行量,而真正能讓他們深刻理解到我們不要這
樣的新聞報導,也只有透過我們這些觀眾和讀者(既然監督和評鑑無用的
話)自發性的拒讀拒看活動,讓媒體知道,我們不要這樣的新聞報導方式
(所以如果你知道你的親朋好友有誰是收視率調查公司的樣本的話,趕快
把這封信轉寄給他,要他不要在當日看新聞)。

真的不要以為我們所做的事沒有什麼力量,而不去做任何的努力,這樣
,我們的新聞報導品質永遠都不會改善,而我們的生活及下一代也永遠
會活在對立與衝突中。

如果你贊成我們的理念,現在你可以做下列幾件事:

1.幫我們把這封信轉寄和轉貼到你信箱中的所有聯絡中及你常出沒的
BBS站。

2.請至網站簽名聯署和發表意見,讓台灣各個媒體知道觀眾和讀者已到
了不能容忍它們報導方式的時刻

3.請在你記事本上的六月十一日上,寫上「無新聞日」,提醒自己當天
不接觸任何新聞媒體。

衷心謝謝您的閱讀和支持

閱聽人媒體大作戰聯盟

                            

聯絡人:
政大新聞所博士班吳翠松 genderdiscourse@yahoo.com.tw
政大新聞所博士班劉慧雯 moskitoliu@pchome.com.tw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社會系碩士班彭松嶽
piliqmo@mail2000.com.tw
愛曼達國際公關公司編輯部執行編輯陳韶徽 
maomao.mao@msa.hinet.net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台灣科技與社會跨領域計畫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ms10800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scs
http://tw.letter.yahoo.com/Social/scs.left/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schlafen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留言回應

你必須要 登入 才能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