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一百四十二期—-「看不見的戰爭」專題

⊕∮⊙◇★☆⊕∮⊙◇★☆⊕∮⊙◇★☆⊕∮⊙◇★☆⊕∮⊙◇★☆⊕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看不見的戰爭」 ▍ ▍專 ▍題▍▊▌▊▉

∮「看不見的戰爭」專題

∮ 本期內容

∮監看戰爭新聞-

戰爭新聞監看報告
戰爭新聞監看心得

∮編輯室
交織荒謬與悲哀 ──美伊戰爭中的新聞報導

∮論壇
網路突圍──美國民眾尋求多元觀點
阿布拉〈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媒翻譯
Do Media Know That War Kills?
March 14, 2003 http://www.fair.org/

媒體知道戰爭的殺戮嗎?
譯者:廖宜政、許立潔〈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附表

⊕∮⊙◇★☆

▉▊▋▌「看不見的戰爭」 ▍ ▍專 ▍題▍▊▌▊▉

⊕∮⊙◇★☆

誰在說戰爭新聞?

∮本事

從2003/3/22-2003/3/28日,傳學鬥針對
每日各台PM7點-PM8點的新聞節目進行監看,並針對秒
數、消息來源、標題等等項目進行記錄,並且加以解析這些新
聞的呈現邏輯之中所隱含的意義,我們的心得總結為:雖然是
台灣的媒體,但是從戰爭新聞中卻發現,是美國在述說台灣的
戰爭故事。

#監看戰爭新聞

∮戰爭新聞監看報告

美伊戰事自三月二十日開始,台灣官方卯足全力緊抱美國人大
腿。那麼媒體的表現又是如何呢?傳學鬥在戰爭開打後兩日,
開始進行每日電視新聞的監看工作,為期一週(3-22~3-28),
監看時間是每日晚間新聞(7:00pm~8:00pm)的時段,受限於人
力,監看六個頻道的新聞節目(台視、中視、民視、TVBS、
ETTV、中天)。我們記錄下戰爭新聞的播報主題,並計算秒數
以利統計。

我們將新聞類型粗分成七類,分別是1.美英聯軍戰情,2.美方
發言,3.伊軍戰情,4.伊方發言,5.傷亡與毀損(美伊雙方),
6.反戰消息,7.其它(與台灣相關的戰爭新聞)。其中1與2預設
為親美報導,3、4、6為反美,而5則視情況而定(短期來看,
立場不明。但長期而言將造成反戰壓力)。

那麼,監看的結果如何呢?將六台的戰爭新聞秒數加總後計算
,發現親美報導(1+2)占了四成八;而反美(3+4+6)僅二成,若
後者再加上傷亡報導,比重增加到三成九。實際上前者的比重
應該更高,因為還得加上新聞台自行插入、非關新聞畫面的戰
情分析。這種戰情分析絕大多數是請本地的軍事專家上現場,
與主播對談美英聯軍的戰略與攻勢。

另外,新聞來源以CNN、APTN(美聯社)、RTV(路透社)為最大宗
,伊拉克國營電視台、半島電視台報導穿插其中(且有時是CNN
播出之,台灣電視台再引用CNN畫面)。這個部份的統計困難,
原因有二:1.一則新聞同時引用數個外電畫面,時間測量不易
;2.電視台在畫面底部蓋上有底色的新聞標題,擋住外電標緻
(如CNN在右下角)。因此結論是監看員的經驗所綜合。

所以,就前面的統計結果可以推測,一般人接觸到的戰爭新聞
,是偏頗不公的。就最低層次判斷,閱聽人接收到的戰爭訊息
,以美方觀點居多;而反面意見則相對遭到忽略。若再考慮伊
軍與其發言的報導因流程編排而遭非友善的詮釋(例如伊軍批
評美方濫炸平民住宅的新聞後,下一則接的是美方發表海珊利
用平民充作「人肉盾牌」的新聞),則閱聽人對立解讀的可能
性益發低落。流程的編排未考慮在此次監看計畫中,疏為可惜
,否則當更有意義。

另外,新聞報導讓觀眾透過戰爭本身去認識這個巨大無倫的血
腥荒謬,而無由認識戰爭發生的本末與國際局勢的影響(這不
只是台灣人發戰爭財,股市油價隨戰情漲跌而已)。意即,發
動戰爭的動機與歷史因素,包括國際反對的聲浪、戰後資源的
分配等等皆存而不論。也就是一種去脈胳化的報導方式。

或有論者指出,新聞一則時間不過數十秒,如何能處理戰情以
外的事件脈絡。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新聞本身的流程編排,也
構成敘事的一部份,具有詮釋事件的效果。電視台將每日搜羅
到的戰事畫面剪輯成為彼此斷裂的新聞拚貼,是因資源限制而
不作為。如此一來戰爭新聞也就只能是戰爭本身,而否定了另
類思考的方向。特別是反戰示威新聞被當成是前所未見的奇觀
(人山人海)來處理,或是鏡頭焦點仍擺在警民衝突上,而不是
訪問聚眾的原因與訴求時,則戰爭本身應該遭到挑戰的機會也
就隨之喪失。

那麼台灣媒體有無進步呢?繼中天向半島電視台取得畫面使用
權之後,陸續有業者跟進。相對傳統外電的處理方式而言,此
種作法是相對有意義,有助接收不同於西方世界的觀點,可惜
的是,杯水車薪。就我們統計的結果觀之,中天電視台雖然開
商營電視台風氣之先,但是親美報導依然有四成三,反美的僅
一成五,與他台比較並未特別不同。

這些統計結果能不能代表各電視台的立場呢,或是可以說他們
有意識地挺美?未必。台灣的電子媒體處理國際消息,慣常以
這種方式進行而未有檢討。這是國際通訊社存在的理由,他們
也因此掌握了世界的詮釋權。透過戰爭新聞的觀察,我們得以
更了解新聞世界運作的限制。了解了這個限制,就能滋生許多
批判的解讀。

這次傳學鬥的監看,因時間及人員有限,因此未臻完全,瑕玭
太多。嚴格講起來只能算是粗略的觀察,但仍大體地描摹了台
灣商營媒體的在政治經濟脈絡下不得不作為傳聲筒的悲哀。

∮戰爭新聞監看心得

這次的監看報告從3/22起-3/28日為止,針對所有的無線、有
線電視台的戰爭新聞進行紀錄。

傳學鬥成員監看的心得為:CNN仍然是各台的主要消息來源,
雖然東森引入了法國TV5以及德國DWTV的新聞畫面,以及中天
引入了半島電視台的畫面,但是整體而言比例仍然相當懸殊
,而這從半島電視台被譽為阿拉伯世界的CNN,我們可以發現
,雖然半島電視台有較多的阿拉伯觀點,但是仍然是二元對
立邏輯之下的產物,所呈現的並非就一定是阿拉伯的「在地
」聲音,反而使人認為美伊戰爭乃是勢均力敵、甚至相當有
看頭。

雖然消息來源以CNN為主,但是程度仍然有別,三立與TVBS
、華視引用CNN的程度為眾台之最,其後則是民視與東森,
而這樣的現象所伴隨的,是這幾台的新聞點是以較為單一的
方式呈現的、缺乏新聞媒體努力發覺真相的痕跡。另外,民
視新聞台的招牌「最新戰情」-用電腦卡圖說聯軍戰情,也
在其他台有類似的處裡方式,這與播報球賽似乎有異曲同工
之妙。

比較各台,台視較為努力開發新聞點,他們派駐了兩隊人馬
進入中東,一隊在科威特,一隊在靠進伊拉克邊界的難民營
。前者立場較親美,後者由蔣任帶領,報導許多難民消息及
當地生活困苦之類的新聞。就立場而言各台正如監看報告所
言仍不免以西方特別是美國的觀點為觀點,東森主播盧秀芳
就以「直搗巴格達」、聯軍伊南遭遇抵抗時的「聯軍最後的
苦戰」等字眼下標、慷慨激昂之態與當年中國八年抗日,蔣
中正在廬山的慷慨陳詞有過之而無不及。悲哀的是、這次我
們的腳色轉換為帝國的走狗、侍強凌弱者的扈從。

∮傳學鬥的專題文章

交織荒謬與悲哀-美伊戰爭的新聞報導

儘管全球反戰串聯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峰;儘管聯合國祕書
長安南再三呼籲維護國際秩序的必要性;儘管截至開戰前夕
美國仍舉不出伊拉克與凱達組織掛鉤的直接証據;儘管在伊
境內大規模生化核子武器的存在與否仍是未知數;儘管布希
與布萊爾政權提出的種種指控,部份被聯合國武檢人員指為
不實與捏造(註一);儘管美英對伊拉克石油的覬覦愈來愈不
知遮掩,可能引起新的國際爭端(註二);儘管狂轟濫炸傷害
的大部份是無辜百姓與兒童(註三);儘管有多如牛毛的儘管
,卻都在三月二十日,湮沒在坦克激起的滾滾黃沙及戰火洗
禮後斷垣殘壁中。

就新聞處理的角度來看,反戰的理由與布希與布萊爾的炸彈
一樣,都是鐵的事實。但是,為什麼新聞畫面充塞著的是英
美聯軍的船堅炮利、士兵英勇殺敵、「獵首行動」如何進行
,再加上戰略專家身著軍服沙盤推演攻防戰術,配合刺激腦
神經的重節奏音樂,將活生生的戰事編造成好萊塢式的戰爭
電影。甚者,竟將「黑鷹計畫」電影片段剪入新聞報導中,
而旁白是「電影中的情節真實地在伊拉克南境上演著…」(
報導主題卻是直升機因沙塵暴墜落,無關伊軍攻擊)。同一
時間,躺在醫院中無助呻吟的殘缺軀體、史上僅見規模盛大
的反戰運動,卻不成比例地在媒體上偶然出現。

關於戰情進展的新聞更是顛三倒四。像是聯軍「強力否認」
愛國者飛彈誤擊英軍戰機(稍晚改口承認);伊南戰事中部份
美軍「失蹤」(未久這些美軍被俘審訊畫面完整播出);三名
記者在戰火中喪生(另一說是被聯軍坦克炮火炸死);美英部
隊移防科威特後首傳戰死的兩名士兵,亦有消息指出其不死
於沙場,而是遭友軍坦克輾過致命。戰事伊始就傳墜機意外
,軍方發言人卻強調狀況未明還待調查。諸般錯亂的戰爭資
訊,不經撿選察證,川流不息地送入你我家中成為閒談磕牙
咒罵悲嘆的話題。

即使如此錯亂,新聞畫面的「真實度」確實無可質疑,拜衛
星通訊技術進步之賜,戰爭live秀直通你我耳目。剝去時間
差的阻隔,觀眾亦步亦趨地在沙發上飯桌前參與戰事,就像
期待球賽的現場直播,沒人願意看到早知結局的劇碼。只有
即時的、不能預知下一刻會如何進展的秀,才能使人目不轉
睛。所以,軍事狂人難以割捨對資訊傳佈的控制慾,左右民
氣也就可以透過媒體施為。因為觀眾看秀的心態,使得囤田
出兵的正當性、殺人如麻的合法性,都可以用鏡頭巧妙地捏
塑起來。事實上,美軍即使傷亡枕藉,(美)國內仍有七成更
多的民意支持用兵,四大電視網的推波助欄居功厥偉,而倫
斯斐開放大批媒體隨軍採訪(註四),效果的確可觀。

因為距離的消溶,記者與閱聽人都難以置身其外,更難警醒
地持守反省的立場審視戰情。在這一團混亂裡,我們得以重
新認識新聞媒體的角色與巨大威力,與政府掌握「資訊津貼
」供給的實質影響。當消息來源有意地拚貼事實,或歪曲地
詮釋事件,「真實」的界線益發模糊而不堪辨認(註五)。而
新聞記者無力(時間空間皆不允許)查證,毫不保留地送給閱
聽人接收,也就助長了戰爭悲劇成為荒謬的鬧劇。回頭檢視
台灣商營電子媒體播出的戰爭新聞,十有八九取材自CNN的
畫面;平面媒體不惶多讓,直譯國際通訊社稿件,刊登其提
供的新聞照片,比如保守主戰立場鮮明的華盛頓郵報,更是
外電消息來源大宗。諷刺的是,CNN日前遭大批市民包圍抗
議報導不公,而國內媒體卻引用得如此理所當然。

「在世界上,我們的國外直接投資占百分之六十,我們捲入
了全球的事務…因此任何孤立主義的傾向,都是危險的。」
這話登在1972年7月19日的洛杉磯時報上,發言者是美國的
國務卿羅杰斯(William P. Rogers)。許勒(H. Schiller)引
用此話解釋美國政商軍複合體汲汲推銷自由主義的初衷。對
比三十年後的今天,布希家族與共和黨大老們垂涎伊拉克石
油及戰後重建的龐大商機,愈來愈不知遮掩,也就將其帝國
主義心態赤裸地公諸於世。台灣蕞爾小國,屈居第三世界,
不能自絕於帝國壓迫也就罷了,竟為其壓迫歡呼喝采(註六)
,國內輿論還不乏稱許美英為正義之師之論,或謂之出兵有
助國際秩序的重整,下者如總統、祕書長、外交部指出支持
發兵於台灣有利,怎不叫人長嘆公理正義的蕩然無存?!

註一:儘舉數例:
1.去年十月小布希根據CIA的報告與商業衛星空照圖,指控伊
拉克重啟位於Tuwaitha的核子反應爐。但武檢人員重回該地
檢查,找不到任何証據支持該指控。
2.今年一月十八日武檢人員抵達伊拉克搜尋英美提出的十三
個可疑目標(武器生產基地),結果回報並無任何跡相顯示伊
軍在當地生產武器。
3.前聯合國派駐伊拉克的人道援助協調官(Humanitarian
Coordinator for Iraq) Hans von Sponeck告訴鏡報
(The Mirror)記者,美國國務卿包爾二月五日在安理會的報告
,有部份與他的見聞不符。更多相關報導,請看FAIR網站報導http://www.fair.org/press-releases/un-powell-iraq.html

註二:伊拉克石油原本由官方掌控的「國營石油銷售組織」所
統一生產配銷,戰後將由聯軍為首的國際組織主導石油分配,
包括修改聯合國「以油換糧」計畫,分擔戰後重建經費(美國
已向聯合國提案,但可能遭反對)。據報導指出「部份美國官
員希望將該(伊拉克國營石油)公司民營化,以提升效能並確保
民間事業的投資機會,包括來自美國的多國企業。」相關報導
請見三月二十二日《工商時報》。

註三:儘2002年一整年,伊拉克受到攻擊而死亡的平民超過一
萬人,其中有半數是兒童。

註四:美國國防部開放記者隨軍採訪規模,前所未見。獲准採
訪的媒體名單,還包括MTV、滾石雜誌、人物周刊等(詳見
2003/03/25中國時報)。美方有意打造戰爭「秀」的意味不言
可喻,可說是取法九○年波灣戰爭的新聞管控經驗,避免重蹈
越戰覆轍。

註五:比如留置巴格達城內的無辜伊拉克平民,無力逃離戰火
遠走他國,只能在空襲警報的驚惶中求助阿拉的保護。卻在美
國官方口中成為「人肉盾牌」,以之形容海珊政權的殘暴。戰
爭販子一手造成的慘劇,竟被冷血地扭曲成為打壓敵人的辭令

註六:開戰前些日子,美國以台灣自衛積極度不夠為由,要求
台灣政府加強軍事戰備,加緊通過「長程預警雷達」和「愛國
者三型飛彈」兩個採購計畫。政府隨即指示秘密地加緊兩案採
購作業。美方利用台灣與中國的矛盾玩兩面手法,大賺台灣人
民的血汗,政府卻再一次自賤國家的獨立主體性。這就是買辦
階級與殖民宗主國的關係。

Our Question
1.好辯的孟子對梁惠王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想想今日的台灣與媒體,我們能有
什麼反省?

2.仔細觀察中時或聯合兩報對戰事的論述,有的贊成、有的反
對,卻能出現在同一個版面或同一落裡。想想看,報社立場的
紛歧是為什麼?

3.據調查,國人有半數反對開戰。但媒體合宜地反映了這樣的
聲音了嗎?就此次戰事來看,媒體反映「輿情」,還是塑造之
?媒體反映了誰的聲音?

4.CNN的報導不盡客觀,你知道為什麼嗎?有一個政治經濟線
索或許可以去挖掘:這些媒體的母公司與交叉持股的事業單位
,如何透過戰爭發財,或許是了解他們的立場的一個好方法。
比如95年購併CBS的西屋電器,早年也是規模極大的武器製造
商……
  

⊕∮⊙◇★☆

#本週論壇

網路突圍──美國民眾尋求多元觀點
阿布拉〈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美國依舊於台北時間20日晚間對伊拉克發動攻擊,儘管全球
的反戰聲浪不歇,幹布希之聲連連。有趣的是,開戰前夕,
在布希向全美發表演說,宣布對海珊下最後通牒後,蓋洛普
、CNN及今日美國報所做的民調顯示,有高達三分之二的美
國民眾說,如果海珊不在48小時內離境,就支持美國開打。

從去年以來,美國民眾支持布希政府攻打伊拉克比例就一直
超過五成,儘管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民眾(以色列除外)都
反對美國攻伊。這樣的數據好像反映出美國民眾對布希一片
忠誠,完全聽信他的一切言行舉動。若不考慮911恐怖攻擊
的因素,美國民眾對布希「言聽計從」,阿布拉認為,可以
說是全拜媒體集體洗腦之賜。

從去年以來,美國的媒體就與主戰的布希政府步調一致,成
為其外交的先遣步隊或塑造輿論的幫兇,連具自由色彩的紐
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也不例外;四大無線電視新聞網ABC、
CBS、NBC和PBS也成為布希政府的傳聲筒,新聞性節目受訪
幾乎全是現任或卸任美國官員,反戰人士付之闕如(引述自
由時報2003年3月20日,或詳見美國媒體監督團體「公正暨
正確報導」FAIR網站,網址為
http://www.fair.org/activism/iraq-sources-networks.html)
。對照美國麻塞諸塞州安赫斯特分校於1992年(第一次波斯
灣戰爭後)所做的一份調查(引述台灣立報2003年3月19日
8.9版),接觸美國媒體愈多的美國民眾,愈支持戰爭。在
這樣撲天蓋地的媒體集體洗腦之下,要美國民眾反醒戰爭的
殘酷,美國為何而戰,恐怕是癡人說夢了。

不過,美國民眾未必全是布希的應聲蟲,再嚴密的控制也會
有漏洞。在美國媒體替布希政府建構一個安全網,讓美國宛
似一個法西斯極權政權之際,網際網路成為不想被集體洗腦
之美國民眾,突破媒體封鎖的一支利劍。

今年2月15日在全世界各大城市舉行的千萬人反戰示威遊行,
是改變美國民眾觀感的轉捩點。儘管美國媒體雲淡風輕的處
理世界各國民眾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消息,但有良知的美
國民眾還是察覺國際社會對美國的不滿,但美國媒體又無法
提供他們其中原因,於是,他們就尋求國外的或另類的媒體
,特別是歐洲的,以解決他們的資訊焦慮。

根據英國另類媒體Dot Journalism的報導,自美國決定攻打
伊拉克以來,上網流覽英國衛報網路新聞及英國廣播協會(
BBC)網路新聞的人數大增,這些流覽人口大多來自於美國
。衛報網路新聞副總編輯瓊.丹尼斯(Jon Dennis)表示,
美國網客寫信告訴衛報,他們上衛報網站,是希望看到政治
光譜更廣闊的觀點。BBC網路新聞總編輯麥克.司瑪特(Mike
Smartt)說,從2002年耶誕節以後,BBC網路新聞來自外國
的流覽量增加了50%,這些網客說,他們上網流覽是希望看
到公正無私、甚至是一手的報導,而他們認為美國媒體的報
導過於以美國為中心(US-centric)。另一方面,歐洲的另
類媒體網站也成為美國民眾突破媒體封鎖的窗口,例如,獨
立媒體中心(Indymedia,網址http://www.indymedia.org)
、Urban75.com(網址為http://www.urban75.com)和
YearZero(http://www.yearzero.org/home/index.php),
最近幾個月的流覽量就大幅增加。

當然,在美國媒體一片喊打聲中,也有一些另類網站發出批
判之聲。例如,先前提到的美國媒體監督團體「公正暨正確
報導」(FAIR),有別於主流媒體稱美國攻打伊拉克是「正
義」和「民主」之戰,它直斥此項行為是「侵略」
(invasion)。
「另類網站」(Alternet,網址http://www.alternet.org)
除對布希政府堅持攻打伊拉克感到悲哀,也認為應持續行動
,不讓戰爭延伸至伊朗、北韓,他們甚至主張2004年時,也讓
美國的政權和平的改變。

雖然,已有人擔憂網際網路的民主功能,會受到網路商業化的
影響,但在關鍵時刻,網際網路還是發揮了突破主流媒體一言
堂言論的作用。

⊕∮⊙◇★☆

下面這篇文章中對於美國本土的媒體表現、以及敘事邏輯有相
當深刻的剖析,特別是美國媒體在述說戰爭故事時,到底呈現
出哪些由來已久的刻板印像,而這些刻板印象又省略了哪些雖
然未必客觀中立,卻絕對有報導價值的「真實」。

⊕∮⊙◇★☆

#媒翻譯-

Do Media Know That War Kills? 〈注1〉
March 14, 2003

媒體知道戰爭的殺戮嗎?

譯者:廖宜政、許立潔〈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僅管媒體每日充斥著關於對伊拉克「最後通碟」的報導,美國
人民很少從主流媒體報導中聽到關於戰爭的最基本事實:人們
將會被殺害且公共建設將被毀壞殆盡,並且在戰爭結束後,將
伴隨著長期而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根據Nexis資料庫的研究,從今年開始至今(1/1/03-3/12/03)
,沒有一家美國三大電視網(ABC、CBS、NBC)的夜間新聞,
曾詳細地審視具深遠衝擊的長期戰爭對伊拉克的人道情況會產
生什麼影響,而它們對於即將因美國的攻擊而直接造成的人民
死傷也輕描淡寫。

最近可能對人道情況產生衝擊的戰爭報導出現在一月二十三日
CBS夜間新聞中,一則關於伊拉克民心的報導。報導中提到 「
許多伊拉克人民十分地恐懼」 戰爭,並指出將近二分之一的
伊拉克民眾將因缺乏政府的食物供給而餓死。但CBS的報導卻
轉移了美國對於人道災難應負起的責任,並暗示伊拉克人害怕
「伊國內部的憎恨和報復將徹底分裂伊拉克」更甚於美國的軍
事攻擊。

三大電視網未能將人道關懷彙整進它們的戰事焦點,特別是淡
化了無數的人道主義者及救援組織對於一觸即發的戰爭危機所
發出的迫切警告。舉例來說,人權觀察組織公佈了一份將近二
十五頁的簡報 (2/13/03),文中警告若美國攻打伊拉克,「人
道災難」將影響成千上萬的伊拉克人民。但ABC、CBS以及NBC並
沒有播放人權觀察組織的此項調查結果。

它們也沒有播出聯合國人權事務次長Kenzo Oshima的聲明,亦
即在美國對伊作戰期間及戰後,為數約一千萬的伊拉克人民可
能需要食物援助,百分之五十的伊拉克人口可能缺乏飲用水,
而約六十至一百四十五萬的人民即將成為難民並尋求庇護。

ABC、CBS與NBC也沒有報導the Campaign Against Sanctions
on Iraq與the Center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Rights兩組
織所公佈的一些從聯合國內部流出的評估報告。其中,聯合國
估計伊拉克境內約百分之三十的五歲以下兒童在戰火下將有死
於營養失調的危機,而約五十萬人民由於「直接或間接的傷害
,將需要醫療照顧」,另外,「約有十萬名伊拉克人民受傷」
,而在美軍對飲水和污水設施的轟炸後,以及食物供給缺乏之
下,將有其他的四十萬居民死於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ABC並非完全的靜默,它的確在「熱線」
(Nightline)節目中報導一些人權議題(2/24/03)。在一節關
於戰後餘波的報導中,述說著數以百萬的伊拉克民眾將會需要
食物、飲水及醫療照護,且可能產生成千上萬的難民。但其中
更重要的問題卻是:誰將會照顧他們?是美國軍方亦或民間人
道救援組織?透過”g熱線”節目鏡頭,我們可以發現人道問題
將會是美國所需遭遇的窘境,因為美國一方面攻擊伊拉克而另
方面需試圖減低它所帶來的傷害,如同特派員Chris Bury所說
的,「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戲法,其重點是如何在軍事入侵與人
權之間求取平衡?」。

記者John Donovan呈現了關於戰爭中潛藏的毀滅性衝擊,但這
些寶貴的資訊卻與一項被扭曲的企圖湊在一起,暗示並不是美
國真正致使伊拉克民眾受難:「即使海珊是許多伊拉克人民受
苦的根源,美國還是非常有可能遭到全世界的責難。」
因此,Donovan談到,美國正致力於一項救援計劃,因為
「這是美國所關注的」,而且「這是件該做的事」。

善行該如何地被定義?Donovan觀點反應了「熱線」對此
一問題的輕忽。認為為了確保戰爭將會帶來「正面的效果
」,因此人道救援是必需的,他說,「必須假設一些、或
是許許多多伊拉克民眾將會受到殺害,……但這並不是故
意造成的,它只是由於戰爭所附帶而來的傷亡結果」。

不幸地,「熱線」此種斷言「五角大廈已事先預知人民的
傷亡,並將之納入作戰計劃後,平民傷亡可被視為意外事
件」的說法,在主流媒體中並不少見。這是一種自負且廣
泛的在主流媒體中傳佈的說法。

舉個例子來說,國家廣播公司(NBC)的夜間新聞報導了
五角大廈方面對人民傷亡日以漸升的憂慮;在報導中,軍
事官員預測將有數以千計的伊拉克人民可能會在「一次密
集的炸彈攻擊意外中全數喪命。」特派記者吉姆.米克拉
茲斯基提供了規劃中的「毀滅性」空中攻擊細節,並且解
釋道:「『儘管美國軍方擁有最先進的科技並且付出了大
量的心血』」極高比例的炸彈仍然會『偏離目標,增加人
民死亡的機會』。」當然,從一個對主要城市的空中轟炸
中,可預知的人員傷亡不能被解釋為它的發生「純屬意外
」。

人民傷亡同樣地也在稍早國家廣播公司的夜間新聞中、一
則關於戰爭財政成本的報導裡提及。記者坎貝爾.布朗提
出了此一問題:「人命的損失及傷亡的人數均是無法估算
的」,而且以學術分析的觀點和插敘的方式評論,他說:
「如果將有嚴重的人民傷亡發生,那主要都是由伊拉克所
引起的。」布朗並沒有對此一看法加以評論而且還斷章取
義(譬如他並未引用波斯灣戰爭中死傷人數的資料,亦或
是因為公共衛生設備長期遭破壞而可能死亡的人民的相關
訊息)。

值得讚揚的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晚間新聞播出
了一節以伊拉克境內「短兵相接的城市戰火」(1/13/03)
為主題的報導,更貼近人心。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布萊恩
.皮茲在報導中說到,在一座如巴格達般「到處都是女人
、小孩和毫無武裝的男人」的城市裡打仗,將會引起軍人
和老百姓嚴重的死傷。皮茲提供了罕見的內容:關於一名
普通士兵對策畫好的城市戰爭的批評片段,這名二等兵在
訪問時說道:「如果能由我作決定的話,我一點都不想打
城市戰。你知道,這實在太危險了,會使人喪命。」

在三則夜間新聞報導中,也有零星的報導人民死亡的消息
。報導中簡短地提到(3/3/03)伊拉克指責美國和英國的戰
機在三月初、巴斯拉鄰近地區殺害了六名老百姓。哥倫比
亞廣播公司和國家廣播公司(2/16/03)播出美國在波斯
灣戰爭期間毀壞阿米里亞防空洞,炸死超過四百人的紀念
報導(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還很細心周到地註明「遠離悲劇
」、「無辜人民傷亡的畫面對首要的公共關係是一大敗仗
」等字樣),這三個新聞頻道中也都有關於和平主義者自
願當「人肉盾牌」的消息;這些訊息真實地披露了這些和
平主義者對人民傷亡的關心,但報導中卻沒有進行更詳盡
的闡述。

然而,就大體上來看,死亡和災難一直都被看作是令人反
感的細節而不是戰爭的本質--除非媒體能用以譴責海珊
。例如,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新聞節目「早安美國」
(Feb.20,2003)中的一則報導便是聚焦於海珊可能犯下的
種種惡行。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記者查理.薛曼以相當尖
銳刺耳的語氣為開場白來形容海珊,「一個以殺害自己人
民為樂的劊子手」。當他解釋「什麼是布希政府最為害怕
之事」的時候,薛曼篤定地認為海珊可能會「活活餓死他
那數以千計的同胞、摧毀他們的公共設施、甚至是城市,
以減緩美軍進攻的速度,然後還會以此指責美國。」這個
論調來自對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發言人的一段採訪,他斷
言海珊在戰爭期間「非常有可能嘗試並犯下泯滅人性的災
難。」

對記者來說,調查伊拉克政府殘暴冷血的罪行是很重要的
,但是媒體也必須鍥而不捨地調查美國在伊拉克人民死傷
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不僅僅以「純屬意外」來粉飾
太平。記者們也許還記得,在波斯灣戰爭期間美國故意將
攻擊目標所定在伊拉克的水力系統上,即使明知道這樣做
會導致大規模的流行病疫情(The Progressive, 9/01)
。當媒體無法認清在伊拉克境內數以萬計的死亡是美國政
策所導致的,他們已矇蔽一個簡單的事實:無論怎樣,戰
爭在本質上都是一場人類的浩劫。

注1:原文出自http://www.fair.org/

⊕∮⊙◇★☆

#本週媒大事

1.行政院針對著作權法修正案及光碟管理條例修正案完
成初審,決定將著作權法修正案中公訴罪範圍擴大至重
製光碟,同時增訂海關有主動查扣權,並增列一旦查扣
錯誤有廢止權。審查會也初步決定,一般學生重製著作
物輕則得易科7萬元罰金,重則達75萬元;重製意圖銷
售或出租最高罰2百萬元。

至於在夜市查獲的無主物(指販賣盜版光碟者在夜市放
置讓購買者自行投錢的「良心筒」),查緝小組表示深
感困擾,在此次修法中,增訂無主物警方可以沒入,經
一段時間公告後得以銷毀。

但昨天會中司法及法務單位認為,雖擴大公訴罪,但無
主物很難找到行為人起訴,對無主物查緝處理很傷腦筋
,希望仍訂定一套明確的執行程序。

小編媒批:
公訴罪範圍又擴大囉,再過不久我們大概連上網看新聞
都會誤觸著作權法。良心筒不知道怎麼抓嗎?聽說吳宗
憲和黑道大哥聯手出擊抓夜市盜版。新聞局你們要不要
合作?

2.中華民國圖書出版事業協會預定於4月3日到6日,在
紐約紐約展覽中心舉行大陸圖書展覽,屆時5千多種的
大陸圖書將來台展出,前中國出版總署署長、現任中國
出版工作者協會主席于友先也將來台。

出版協會秘書長陳恩泉表示,礙於法令,此次大陸圖書
展僅能展不能售,展出的種類將達5千多種,冊數將達
上萬;另外,此次書展也將同步舉辦3場研討會,4月3
日將針對版權貿易,4、5日的議題則設定在「兩岸出版
交流共同建構華文出版」的議題上。

小編媒批:
真不知道我們這兒在怕什麼,大陸書來台灣販售到底會
有什麼問題嘛!只展不賣,那「展」的意義在哪裡啊?
書再多也沒有用啊,我們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書展出了、
又被收回去了。這書展,只是要給我們看看大陸有什麼
書嗎?

3.公職人員能否參與媒體工作再成話題。民進黨立委邱
議瑩等人要求,主持廣電節目的立委陳文茜等14位公職
人員應立刻退出媒體工作,不要作「媒體黑手」或是「
媒體打手」!

遭到民進黨籍立委邱議瑩、郭正亮、張清芳等3人點名
的公職人員包括朝野各黨,根據統計,共有14位民代目
前正在主持廣電節目,有的擔任節目主持人,有的甚至
參與製作工作,這14位民代包括7位立委以及7位縣市議
員,他們呼籲這些民代應該儘速退出製作或主持工作,
不要利用媒體進行政黨意識宣傳。

小編媒批:在這個政治娛樂化、商品化的時代,你要求
這些政治明星步下媒體舞台像是要了他們的命。「要求
政客不再參與媒體工作」此意甚佳。不過小編無法理解
同樣是在媒體上取得表演場域的諸位,為什麼上談話性
節目噴口水是「情況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呢?

4.美伊大戰,蘋果日報發行號外版,在捷運站免費發送。

小編媒批:
被視為三大報「勁敵」的蘋果日報悄悄的發行了。為什
麼「悄悄的」呢?因為沒有一家報紙肯刊載這則新聞。
不過相信大家都發現這陣子的報紙都放大了圖片和標題
,增加彩色印刷的份量,準備「全力應戰」。
唉!你們又何必自降格調?經營媒體又不是一天兩天,
難道不懂得市場區隔的道理嗎?又或者,咱們台灣閱聽
大眾的水準已經被看扁到這種程度了?

⊕∮⊙◇★☆

∮附檔圖表
傳學鬥戰爭新聞報導登錄表(電子新聞)
Coding員:______________
電視台:_____________
播出時間:2003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時______分~_______時______分

填表說明:1.最左欄數字為新聞則數,由上往下填。2.播出時間為「分’秒」。3.新聞來源為新聞畫面的提供者,可參考畫面的角落(如CNN、NBC、本台);若是本台畫面,請註明國內國外,若為國內,請註明新聞採訪對象。4.新聞標題請參考該則報導最下方字幕。5.親美量表採自由心証,1為最反美,5為最親美,3為中立;本欄統計結果為參考值。

播出時間 新聞來源 新聞標題 親美量表
例 1. 02′15~03′45 本台國內(簡又新)伊軍破壞三十座油井,火勢難撲滅 4

⊕∮⊙◇★☆

以上是傳學鬥這期所做「看不見的戰爭」專題。台灣媒體
在報導國際新聞時的角度偏頗已經不是「新」聞,身為閱
聽人的你是不是能夠分辨和反思這樣的訊息呢?在這報導
不平衡的新聞選擇之中,我們有什麼方法能夠得到更接近
真實的消息呢?

這個禮拜由於美伊大戰的新聞被大幅報導,占據了近一半
的新聞時間、有些新聞台還採用母子畫面播出最近戰事消
息,但是你可以說說看這個新聞對我們的重要性是什麼呢
?台灣媒體「這麼努力」的原因是什麼呢?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ms10800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scs
http://tw.letter.yahoo.com/Social/scs.left/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schlafen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留言回應

你必須要 登入 才能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