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一百四十一期
⊕∮⊙◇★☆⊕∮⊙◇★☆⊕∮⊙◇★☆⊕∮⊙◇★☆⊕∮⊙◇★☆⊕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八千里路雲和月之
-波灣尋奇
∮本周媒大事
∮傳學鬥論壇
市民社會的興起與亞當斯密〈下〉
張十七〈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媒體改造學社〈前無盟〉成員文
1.以退為進的政治ABC
2.請政府先退出媒體
3.媒體改革要除惡務盡-廣電法的修法建議
陳炳宏〈媒體改造學社成員,師大大傳所教授〉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ms10800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scs
http://tw.letter.yahoo.com/Social/scs.left/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schlafen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2003/03/28第一百四十一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八千里路雲和月之
-波灣尋奇
美伊大戰即將開打,不論是否真的開打,媒體大戰早已
經開打,CNN砸下大錢派員進駐,並且這次福斯與MS
NBC不願缺席,三家無線電視台也都全力以赴,其中
哥倫比亞電視台(CBS)主播丹拉瑟先聲奪人,取得
伊拉克總統哈珊的獨家專訪。未來各電台勢必各出奇招
,挑戰CNN獨霸的地位。不但美國媒體如此,連同此
時全世界各國蜂擁而上的記者,說不定還比駐紮的士兵
還多,這令人想到200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電影〔三
不管地帶〕,片中敘述的正是在戰爭當中,新聞記者為
了搶獨家新聞,與前線將軍私通買斷畫面版權,更為了
訪問前線士兵而運用各種手段( 例如不穿防彈背心與鋼
盔悄悄越過封鎖線採訪士兵) ,雖然片中兩國士兵不知
為何而戰,但記者可是很清楚知道是為何而戰呢,答案
揭曉:收視率。
現在國內這次美伊戰爭,各家電視台更都派出記者前往
採訪,可是我們在電視上面看到的新聞是彷彿出機拍攝
外景般地介紹,例如航空母艦的烤肉大會,以及介紹中
東各個國家的風土民情,走訪各國的名勝古蹟,雖然旁
白也不忘加上行人神色匆匆地準備逃難,但對我們閱聽
人而言,卻好似正在看一場秀,在此姑且借用「八千里
里路雲和月」此一劇名來當做代號。
「八千里里路雲和月」此一劇名足以說明國內媒體如何
報導這次的戰爭,相當多的媒體誇耀著自己走在前線報
導,例如,包括了現在我們有誰進駐了中東各個國家,
為你作第一手報導,有哪一家電視台砸下重金簽下了半
島電視台合約,或是添購每位記者的行頭有多炫麗等等
;進駐中東變成一個宣傳重點,但之後報出來的新聞卻
像是SNG連線的旅遊報導,這樣的新聞就好像我們在看
一場秀,一場美國想要硬上伊拉克的秀,為何說是硬上
?哪一家媒體有說是美國硬上?沒有一樣沒關係,反正
是誰硬上無所謂,反正已經發生了,就趕快「衛星連線
現場獨家轉播」囉。
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國內媒體相當重視突發、八
卦新聞,當發生了一個事件之後,必須搜羅各種觀點鋪
陳以表示客觀,卻無法對此事件有來龍去脈的追蹤報
導,而我們最常看到與最熟悉的記者畫面是:快快遞上
麥克風。另外媒體工作者的流動率過高、薪水普遍偏低
、工作時間過長,都讓媒體環境往惡劣的方向循環,而
惡劣的工作環境是光鮮亮麗的主播外表下,所看不到的
,也因為上述因素無法讓記者有更多的背景知識來報導
美伊戰爭,況且要報導的時候,媒體也沒有額外經費養
一個類似於「新聞背後的研究團隊」(Research &
Development)來支援,所以媒體就用挖角(例如公視原
本劉必榮就跳槽到年代,與另一位主播一起報新聞)來
立刻收其效益,而這樣的融合方式效果如何,我們或許
可以透過此次的戰爭事件來加以檢視。
正是因為國內媒體生態競爭激烈,而且媒體工作者的工
作環境惡劣,再加上強大的政治與商業力量也都想取得
主控權,使媒體自己也呈現左右不分向八卦靠攏的傾向
;就像這次媒體報導了外交部支持美國動武入侵伊拉克
的時候,或者裝腔作勢地報導了美伊開戰的消息,我們
卻從未從媒體報導,得知此事件多面向的分析與陳述;
而此事件的背景、相關後設的議題討論都因此而嚴重不
足的時候,我們真的也就不知為何而戰了?
Our Questions:
1、 報導波灣戰爭,一定非去前線不可嗎?
2、 波灣新聞的台灣在地觀點是否有出現?
3、 台灣的新聞如何報導美國入侵、進出、侵略、或是
攻打伊拉克?
4、 你覺得戰爭新聞會不會有可能娛樂、八卦化?
Our Questions
1. 你是如何關心社會運動的?有實際參與社會運動的經驗嗎?
2. 你認為網路會促進社會運動的發展嗎?它會怎麼促進社會運
動的發展呢?
3. 你會因為網路而更加了解社會動態嗎?請舉例說明
4. 你認為台灣網路的發展有什麼問題?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呢?
⊕∮⊙◇★☆
戰爭的發生常常顯示出人類尚未進化完全的一面,累積
了千年的文明發展,面對慾望與暴力氾濫的當頭,派上
用場當作主角的居然是飛彈與槍砲!不過咱學傳播的也
別氣餒,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不只宣傳研究可以繼續
擴大觸角,哪一天就連電視這般的居家電器,也可以變
成戰爭的武器喔。
本週的媒體改造學社〈前無盟〉成員文集,刊登陳炳宏老師的文章。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媒體大事
1. 新聞局長葉國表示,新聞局打算以「置入性行銷」
將政令宣傳融入戲劇、綜藝。葉國興說,「政令宣導
並不羞恥」;未來會考慮當政令宣導融入戲劇或綜藝
節目時,在畫面打上「本段屬於政令宣導」字樣。
此次文宣策略的新模式,將分別由府、院分頭針對「人
物特質、關鍵政策」兩軸心量身打造,並破天荒將輔選
廣告融入新聞製作與通俗戲劇,降低選舉味,提高滲透
率。 此外,行政院也已彙整各部會共高達十一億元的經
費,預定以「統包」方式分期發包給五家媒體通路執行。
小編短評
一下子不淮民間點燈,不可以新聞、節目廣告化;一下
子卻又州官放火,要把輔選文宣、政令宣導安插在節目
之中… 你知道嗎,陳總統除了要阿扁傳真,現在還要
上「我們這一班」當劇情解說人,我們的總統真是無所
不在,一邊政令宣導一邊打選戰,果然是物盡其用。呵
,這就是黨政軍退出媒體的大計畫嗎?
2. 由東森綜合台台長王鈞跟製作人沈玉琳製作的節目
「最後的晚餐」,由於它的通告費超高,來賓1人最高
可拿3萬,至少也有2萬,現在失業率高,錄2個鐘頭節
目賺3萬,很多人搶著上!
製作單位表示,夫妻間的問題實在真多,一吵吵2、3
個小時,吵不停,製作單位不必添加單元,就能剪出精
彩內容。
小編短評
現在上電視吵一架不但處理家務事還可以賺進兩三萬?
哇,這個鐘點費比大學教授還要高耶!這樣的「談話性
節目」,來賓高興主持人也樂得輕鬆,最可悲的就是我
們這群看電視的人啦,閱聽人果然是在不知不覺中被賣
掉的。
3. 美國布朗大學,去年針對198個政府網站做評比,結
果台灣排名第一,但在網路無障礙項目台灣卻拿到零
分,這項評比讓政府開始重視弱勢使用網路的權益,推
動研擬無障礙網頁開發規範,未來政府網站將率先朝無
障礙邁進。
小編短評
各種特效、多媒體確實是網路媒體的特性之一,但若是
運用太過,對視障聽障人士或是電腦等級不夠的人在使
用上確實會造成不便,其實不但是政府的網站該如此,
新聞性的網站更該有個文字版本,這樣才能將資源做最
大利用,傳播資訊給最多的人知道。現在不但要空間無
障礙,虛擬空間也要無障礙囉!
4. 為了讓民眾可以用便宜的票價看經典影片,文建會跟
新聞局最近正在推行一項國民戲院的計劃,讓民眾可以
用便宜的價格觀賞多元精緻的影片。文建會跟台灣電影
文化協會將在台北新竹跟高雄,推動國民戲院的計劃。
首波活動是北歐影展,以電影大師IngmarBergman跟
LarsvonTrier等十八部北歐影片來打頭陣。
為了建立優質電影的常態性放映管道,台北新竹有一百
五十元以下的優惠票價,高雄則是全部免費入場。
小編短評
不錯不錯,現在看非好萊塢的電影又多了一個管道了,
各位電影愛好者可要多多支持哪!不過為什麼台北、新
竹要收150,高雄卻可以免費觀賞呢?這是所謂的南北
差異嗎?
以上是本週媒大事。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論▍壇 ▌ ▋▊▉
⊕∮⊙◇★☆
亞當斯密與市民社會〈下〉
張十七〈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斯密的學說
斯密在《國富論》中關著的重點,承接了十八世紀
的重商主義以來的時代精神,也就是如何增進國家
財富。《國富論》在一七七六年出版,最為人稱道
的是其「自由」的主張,也就是為了促成國家富強
,政府不應指導生產與資源分配,而可放心讓市場
自行運作調節:「…一切鼓勵和限制的政策都阻礙
社會的進步,如是,凡是一種政策,用異常的獎勵
,違反自然之勢,把社會上過大部份的資本,拉進
某種產業者,或用異常的限制,強迫一部份原要投
進去的,離開某種產業者,在實際上都毀壞其所要
促進的大目的。那袛阻礙了社會富強的進步,而並
不能加速這進步。」(Smith, 1981:p.638-39;轉
引自王賀白,1991: p. 54)如此主張在《國富論》
中處處可見,比如斯密抨擊舊有行會、批評針對特
定產業的財政補貼與關稅保護。這樣的說法可說是
承襲了重農主義的自由放任政策,但更直接地認為
為了促成財務增長所用的普遍勞動與投資(不僅是
用於農業),憑著每個人行動時的自利動機,即可
協作達成增進社會財富的目的。
社會成員的自利動機,要如何總成於一個團結凝聚
的整體,而不會達致霍布斯那種人人爭鬥的悲慘世
界?不同於活在十七世紀的霍布斯,斯密觀察的社
會開始有了各式動力/省力機械的發明,而人類的
謀生方式不同於你爭我奪的、直接的資源掠取,而
開始進入到工廠中從事專殊化的生產。斯密是如何
驚異於這種進步?他曾細細地描述了當時製造大頭
針工廠的生產狀況:「一個人拉出鐵線,另一個將
他拉直,第三人將之截斷…他們可以適應必要的機
械工作…總計約有四萬八千根大頭針…但是如果他
們各自獨立去做的話…甚至連一根都做不出來。」
(Smith, 2000: p.20)斯密觀察到分工的好處,就
是生產力的躍進,他認為「…分工之後,各行各業
的產出大增,因此可以達到全面富裕的狀況,將財
富普及到最下層人民…擴散到每一個階層。」
(Smith, 2000: p.25)
促成分工的原因,在涂爾幹看來是因為人口密度的
增加。早於工業革命前的農業生產力的進步,使得
人口增加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當然不
可忽略「圈地運動」的重要性)。但在斯密看來,
則是出於人的天性。
他在「論促成分工的原理」一節中,指出「分工的
形成,是因為人性當中有某種以物易物的傾向;這
種性向的作用雖然是逐步且緩慢的…分工卻是…必
然的結果。」(前引書: p.29)在這裡,斯密的經濟
理論有了發展的基礎,這也是他為什麼在《國富論
》劈頭就要「論分工」。至此人類不需固著在單一
的經濟單元中從事生產,而可分配到不同的生產崗
位上,做著專一且無趣的工作。斯密曾在不同的地
方,表示勞動是財富的源頭。而雇用勞動力者,即
資本正確地投入。他說:「預蓄的資財愈豐裕,分
工就能按比例地愈細密,而分工愈細密,同一數量
工人所能加工的材料,就能按更大的比例增加…」
(Smith, 1972: p.252)
在一國之內勞動力及資本的分配,在斯密看來,不
假國家指導,而是透過各人的自利心驅使及可達成
最佳配置,並促成財富增長的最終目的。斯密認為
的自利心有兩種效果,一是使資源自動往利潤高處
流動,並因供給的增加而拉低了利潤,反之亦然,
因而驅近完美的分配,這對握有生產資料的資本家
及握有勞動力的無產階級而言皆然。二則是在商人/
製造業業主積累財富的貪慾,促成他們不斷地投資
所得而不僅滿足於現狀,於是資本-如用之於機
器-將可造成那種奇妙的分工,而大大地提高了人
類的生產能力。因此資本的累積乃亦成斯密的另一
種雙鋒之劍:私人的貪欲又再度復歸於社會的福利
(海爾布魯納1983: p.61)。
斯密不僅是出色的經濟學家,他本身是邏輯學和道
德哲學的教授。他的《道德情操論》早於《國富論》
十七年就出版(前者1759,後者1776)。兩書均經過
他本人多次校定再版,其時相互重疊。因此所謂的
亞當斯密難題,也就是自利與利他的衝突,在斯密
本人看來可能不構成問題。當代經濟學者馬克.布
勞格(Mark Blaug)在一篇討論經濟思想史的文章中
提到,這個衝突可能來自我們對《道德情操論》中
心旨趣的誤讀,也就是斯密在其中所謂的「『同情
心(sympathy)』或『同理心』,完全不是我們所說
的那種犧牲自己以造福他人的利他主義」,但是「
這難題仍然陰魂不散,繼續出現在討論亞當斯密的
論文中…」(Blaug, 2002: p.28)。
《道德情操論》提點人類的諸般美德與自我節度,
可視為自利心運作的前提。成新軒從斯密在《道德
情操論》的前言 中認為這是斯密將《國富論》看
作前一著作的論述思想的繼續發展揮。「可以說《
道德情操論》所闡明的人性是《國富論》立論的根
據和出發點。」(成新軒等,2001: p.86)。另外成
氏亦引述斯密在《道德情操論》的話以為佐證:「
人只能存在於社會之中,天性使人適應他由以生長
的那種環境。
人類社會的所有成員,都處在一種需要互相幫助的
狀況之中,同時也面臨相互之間的傷害。在出於熱
愛、感激、友誼和尊敬而相互提供了這種必要幫助
的地方,社會興旺發達並令人愉快。所有不同的社
會成員通過愛和感情這種令人愉快的紐帶聯結在一
起,好像被帶到一個互相行善的公共中心。」(Smith,
1997: p.105)。由此,我們看到了類似涂爾幹的主
張,即對社會分工造成有機連帶的預見,同時也揭
示人是社會性動物的特質。
斯密與市民社會理論-代結論
若我們將斯密所謂的美善德行,認作是自利心運作
的前提,那麼兩種也就無甚衝突。他亦曾指出讓人
虛假地為他人謀福利,還不如鼓動其自利之心,要
更能加添福祉。因之美德為人所應該俱備,但行為
方式卻不必處處為了他人著想,而只需顧及自己利
益。可以說諸般美德是價值與意識,而自利心則是
低一層次的行為指導方式。進而,在有機連帶的社
會之中,自利反而更能合宜地讓經濟機器運行不輟
。這也是十八世紀時,斯密觀察到的社會給他的啟
示。
斯密撰寫《國富論》時,念茲在茲的是國民財富的
性質與原因-也是此一鉅著的副標題。因此,就他
寫作之洞察的到經濟社會的秩序-自利心,倒也合
適地扣緊了全書要旨,甚而也為千百年後的經濟學
家指引了道路。而體察前所未有的社會力(經濟)及
其運作邏輯,是斯密最大的貢獻。
那麼,所謂自利心的說法,與市民社會的關聯何在?
前文稍提及,在斯密之前的世界,經濟力尚不能成
為社會普遍的精神:在宗教的指導下,財富積累是
罪惡不可饒恕的;在國家/封建領主/行會的指導下
,供給與需求是縱向而自給自足的。如此寧靜的世
界,在馬克思看來是生產力遭到生產關係的桎梏,
以至於現代意義充滿活力的市民社會,或在黑格爾
法哲學中指稱的追求私利而自在自存的經濟領域,
就無從發生。而《國富論》高舉的個人主義與自由
主義,也就自單元社會中將經濟力解放出來。
如同鄧正來所說,「無論是『自由放任』或『看不
見的手』的觀點,其重要意義之於市民社會理論,
尤其是市民社會與國家的分野,在於他們對社會的
經濟規定:『自由放任』意味著作為經濟理域的社
會獨立於作為政治領域的國家。」時至今日,我們
已經很習慣不受直接指導地從事經濟行為,包括消
費與從事生產。而斯密的理論,正是為這樣的自由
主義賦予了絕對的正當性。十八世紀資產階級的興
起,以致於其後逐漸獲致政治影響力,開始將政府
變成「資產階級的管理人」,多少得益於斯密之說
。雖然斯密在許多地方對資本家貪婪不滿足的作風
多所貶抑,認為商人嘴臉醜惡,但論及增進國家財
富,也不諱言指出他們的貢獻。資本家自斯密的學
說中截取所需,毫不保留地爭利奪權,其生產力與
創造力的確拉開了下一個世代-資本主義世界之幕,
一躍成為其中主角。而市民社會的勃興,也就與資
產階級一同成長。
如同哈伯瑪斯所謂「『資產階級』的這個階層是公
眾的實際載體」,市民社會也就隱然成形了。
斯密在第六版的《道德情操論》前言中寫道:「
在本書的第一版的最後一段中,我曾說過,我將在
另一本論著中努力說明法律和政治的一般原理…不
僅涉及正義,而且涉及警察、國家歲入、軍備,及
其它任何成為法律對象的東西。在《國民財富的性
質和原因的研究》中,我已部份履行了這一諾言,
至少在警察、國家歲入和軍備問題上」。轉引自成
新軒,2001:p.84
∮媒體改造學社〈前無盟〉成員文
以退為進的政治ABC
作者:陳炳宏(台灣師大大傳所副教授)
執政黨終於決定貫徹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政策,並要求
其黨籍民代退出媒體經營。從80年代的澄社,乃至90
年代的無盟,以及陳水扁總統競選白皮書所主張的不
當勢力退出媒體的訴求終於落實有望。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執政黨籍立委身兼民視董事長蔡
同榮卻仍在掙扎抗拒中,蔡同榮的論調不外是不當勢
力退出媒體應該分階段,不然就是強調民視因為有他
擔任董事長才有今天的局面,而且他還語出恐嚇說,
如果他退出民視的話,「中」資可能就會滲透進台灣
的媒體等等。聽到蔡董事長的這些遁詞,直讓筆者想
起當年各界要求資深民代退職時,抗拒改革的民代所
提出的種種歪理與藉口,真是夠了。
先不談民視是無線電視台,是使用無線頻譜公共資源
的媒體,應該是服務公眾,不應被任何個人所掌控這
個媒體經營的基本原則,光是從民主政治的ABC來論,
理應被媒體監督的民意代表等政治人物,怎能反過頭
來掌控理應監督他們的媒體呢?這點筆者不相信蔡董
事長會不懂。
那他為什麼打死不肯退呢?當然是利益驅使,可能是
商業利益,可能是政治利益,可能是不可言喻的利益
,至於是哪些利益,相信他自己心理最明白!如果嘉
義市民不健忘的話,可以回想一下,當蔡董事長在競
選嘉義市立委時,當時最受歡迎的民視八點檔連續劇
的主要演員,就會到嘉義去為他站台,號召選民支持
,而這又是哪種利益呢?很難歸類吧!
此外如果民眾記憶不差的話,四年前蔡同榮發起410絕
食公投活動時,那期間民視的SNG車幾乎每天在立法院
待命,因為蔡董事長隨時會有話要說,會要求現場連
線,結果在那事件前後13天中,民視總共播出公投新
聞83分3秒,長度是其他三台播出總時數的18分29秒的
4倍之多(見陳炳宏,傳播產業研究,頁289,五南出
版社,2002),真是「一台抵三台」,而這又是什麼
利益呢?絕對不是公共利益吧!
沒有人可以強迫蔡同榮辭去立法委員,除非他是嘉義市
民,也沒有人有權主張蔡同榮辭去民視董事長,除非他
是民視股東,但是每個國民都有資格要求,蔡同榮不能
既要作政治人物又想擁有媒體,二者祇能擇一,因為這
是民主政治的ABC,請選擇,其餘免談。
2003.02.21 中時晚報
請政府先退出媒體
陳炳宏
執政黨日前作成黨政軍退出廣電媒體的決策,現在只等修
法程序完成後即可據以執行,不過要真正達到這個目標,
可能總要再耗費個三年兩載的,所以為即時展現貫徹不當
勢力退出廣電媒體的決心,建議政府應率先退出台視與華
視,以作表率。
以台視與華視的股東結構來分析,政府(財政部、國防
部、教育部)一直都是兩台最大的股東,因此長期以來,
兩家電視台的董事長與總經理都是由政府來指派,國民黨
時期如此,民進黨執政後亦然。現在既然執政黨已經決議
要求不當勢力退出廣電媒體,因此建議作為最大股東的政
府部門,在法規尚未執行前,應先作表率,趕快公開宣示
退出的決心,即放棄台視與華視重要人事的指派權與經營
管理的監督權,這不僅可以顯示決心,也可免於落人口實
。
具體的建議作法是,請執政黨立即邀請社會公正人士籌組
兩台官股管理委員會,由該委員會來執行兩家電視台董事
長、董監事與總經理的提名權,在政府官股未釋出或法定
退出期限截止前,並由該委員會來代為管理與監督兩台的
實際運作,讓政府這隻看不見的手能真正完全退出經營管
理機制,提早達到政府退出廣電媒體的目標。
黨政軍退出廣電媒體作成決策後,不少觀望勢力利用各種
理由質疑執政黨的決心與動機,試圖減緩政策貫徹的壓力
,因此透過這樣的機制,政府不僅可以提早達到退出廣電
媒體的目標,也可作為不當勢力退出廣電媒體的表率,並
消弭不必要的阻力。
媒體改革要除惡務盡-廣電法的修法建議
陳炳宏〈媒體改造學社成員,師大大傳所教授〉
根據聯合報昨日報導,為因應執政黨要求黨政軍與民代退出
媒體的決策,新聞局決定修改廣電法,將增訂一定層級選任
公職人員及黨職人員的二親等持股占廣播事業發行股份不得
超過百分之五十、電視事業不得超過百分之十之禁制規定。
不過筆者認為,新聞局目前研議的方向,還是有尾大不掉的
後遺症,請新聞局務必「除惡務盡」,不當勢力與媒體的糾
葛,清就要清得乾淨,退就要退得徹底。
首先,清楚界定應退出廣電媒體的公職民代的適用範圍是必
要的,但值得質疑的是,政策既然是退,既然是球員不能兼
裁判的思考,即民代不應兼營媒體,那規定民代不得持有廣
播股權超過百分之五十與電視不得超過百分之十的意義何在
呢?難道百分之四十九就不算民代掌控媒體了嗎?退就是退
,退的實質意義在不得擁有,因此實在不懂新聞局怎會有百
分之多少的考量?
在此,如果硬要替新聞局找個理由的話,可能是新聞局的思
考又落入當年制定有線電視法「分散股權即不易被掌控」的
所有權迷思裡。如果真是如此,這將會是個可怕的錯誤決策
,想想當年有線電視法分散股權的條款,最後因為無法規範
集團蠶食鯨吞有線電視市場而落到被刪除的命運,不知新聞
局為何還會迷信少數股權就不易被掌控的思考邏輯,更況當
前問題的癥結是,民代根本不應擁有媒體,哪裡還有百分比
的問題?
退一步來說,即使真讓民代可以擁有媒體百分之五十或百分
之十,他們就不會或不能操弄媒體了嗎?或者說,設立這樣
的規定,新聞局就真的可以防範他們掌控媒體了嗎?還有,
百分之十的股權就少到可以不讓民代作怪了嗎?
提醒新聞局兩個實例,在國內,當年准許新銀行設立時,為
防止金融企業遭少數人壟斷,當時是規定個人或法人單一銀
行最高持股不得超過百分之五,所以媒體設定百分之五十或
十的標準何在?另一個例子是,在股權分散的企業中,有時
擁有百分之十的股權已經是最大股東了,不必要是百分之五
十才能掌控,例如CNN老闆泰德透納當年只擁有CNN與時
代華納合併後的百分之十一的股權,就已經是當時新公司的
最大股東了,所以要成為大股東是不一定要百分之五十的。
因此規範百分之多少的思考是不對的,也達不到「退」的美
意的,新聞局應該除惡務盡,不要為德不足!民代是球員,
媒體是裁判,球員兼裁判就是不對,沒有百分之多少的問題
!而且,根據報導,新聞局也將規範政治人物不得主持節目
,那就更沒道理說,主持節目要禁,但投資卻可以!
還有一個要強調的觀念是,修法時對媒體所有權與經營權的
禁止要同時貫徹;也就是說,黨政軍與民代都不能持有任何
股權,這當然包括派任或擔任董監事,也不得指定或擔任廣
電媒體的經理人,所有權與經營權,董監事與高階經理人通
通不行。
最後一點的提醒是,廣電媒體的定義也應作一細部思考,是
狹義的廣播電視法中規範的廣播與電視媒體,還是應擴大至
媒體相關法規的廣義的廣電媒體呢?例如退出的媒體範圍應
再包括衛星電視、直播電視、網路廣播、智慧型數位電視(
IDTV),甚至還不尚明確屬性的電子報等類似網路媒體等,
這些也需一併考量,以免將來發生媒體定義問題的枝節爭議。
⊕∮⊙◇★☆
下週傳學鬥會製作戰爭專題,內容相當值得期待
喔,有各電視台戰爭新聞的監看報告要提供給大
家,大家等著瞧。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ms10800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scs
http://tw.letter.yahoo.com/Social/scs.left/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schlafen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