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學鬥電子報第一六四期

傳學鬥電子報第一六四期
《本周內容》
∮傳學鬥電子報更改訂閱聲明
∮編輯室報告
FLASHING MOB, CLASHING JOB
∮本周媒大事
∮傳學鬥論壇
當前收視率與節目品質不佳的關係(上)
張時健(傳學鬥成員)
∮媒來稿
小女孩不吃青菜, 竟成背負十字架罪人?
∮媒宣傳
1. 《Watch Media》節目可以線上收聽了
2. 部落格招賢聚義 傳學鬥狡兔多窟
3. 傳學鬥線上讀書會討論區
∮媒活動
「反對高學費」種子培訓營

┌──────《2003/09/5第一百六十四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FLASHING MOB, CLASHING JOB

「這是一封邀請函。某日下午三點鐘,請有興趣的朋友於新光三越前集合~屆時走依照紙條上的指示行動,不要有多餘的動作,並於活動結束後迅速離開現場。切記!不要逗留~」近日以來,您是否也收到了類似的電子郵件呢?

快閃活動,自美國紐約街頭發跡,才短短不到幾個月的時間,魅力已然延燒過國境,成為各大都市新興的文化景觀。在台灣,以奇摩家族為根據地的的快閃團體,目前接近十個,而八月以來陸續舉辦的幾場快閃活動,也迅速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不過幾場轉播鏡頭下的快閃活動,若不是在媒體的注視下草草收場,就是對比出周遭更為奇特荒謬的媒體現象。相較於國外類似活動的低調、完整與隱密,國內快閃族對「被媒體視作是雜耍的猴子」感到失望與不滿。而渴望媒體「快閃」的快閃族,在網路上,於是也有了加強保密的呼聲。

其實若單純以快閃朋友的標準來觀察:接到訊息後,以最快速度到現場,一陣紛亂過程之後,隨即鬨然四散、各自離開的媒體記者,則豈不更像是一群專業的快閃族?只是曾幾何時,我們看著媒體以高科技播送著意義不明的殘缺畫面,突兀一如陌生群眾們眾聲說要回火星,卻對這樣的媒體現象見怪不怪?又是打哪時起,我們看著媒體以脈絡不清的事件新聞塞滿版面、卻鮮於報導深度的經營,錯亂一如對石獅子行禮如儀,竟也對此種處理方式習以為常了呢?儘管如此,以此做為批判記者不夠專業的基點,卻又未免偏頗了。

一份針對線上記者進行的民調指出,雖然嚮往媒體工作的求職者多如過江之鯽,四成以上的受訪者卻尚且有了轉職的念頭。其實,在企業僅追求利潤極大的目的下,不要說新聞史典型在夙昔的文人氣節如何被市場邏輯論兩秤斤、新聞學念茲在茲的公眾利益如何為資本家變現求利,編輯室自主的民主精神如何遭封閉組織的權力結構啃噬殆盡,而記者的專業承諾又如何在勞動過程與成果雙雙受到扭曲的情況下萎謝凋零?惡質的工作環境與條件下從事高工時、高風險又賠上健康的媒體工作,又怎能不讓媒體勞動者不興起「不如快閃」的念頭呢?

話再說回來,快閃活動會不會因媒體介入而失溫么折?特別是透過資訊科技聯繫的快閃活動,既不像集體行為那般隨機且具情緒煽動性,亦不如嚴肅的社會運動有著明顯的訴求,卻實在地超越了傳統社會學對於群眾活動的分析。有人或將都市視作是心理狀態、悲觀地觀察到了參與者的疏離;也有人把收復街道當成積極的反抗,樂觀地預言了群眾集結的潛力。或許在匿名扮演與曝光宣傳間,快閃族間恐怕也將有一番困難的取捨?然而,當許多社會運動面臨到無力動員的困境時,快閃族是不是一定要堅決地撇清與一切訴求間的聯繫?

對於才剛發展的快閃活動來說,或許一切斷論都還言之過早。但對做為專業快閃族的記者而言,如何凝聚勞動意識,透過有效的方式集結、爭取免於剝削與異化的空間,卻是永遠都不嫌遲!記者節前,我們如此祝福。

Our Questions:

1.你參加過快閃活動嗎?看了媒體的報導後,你還會想參加嗎?
2.有人從科技民主與行動美學的觀點來看待快閃活動,你的想法呢?
3.什麼採訪情境下,大家會希望記者不如快點閃開?什麼工作條件下,連記者自己也想快點閃開?記者們該怎麼做?
4.快閃活動能不能更具有社會關懷?社會運動能不能因快閃活動而變得更有趣?
5.快閃活動、廟會、與社會運動,彼此的差別真的很大嗎?

相關網址連結:
1.國內報導flash mob相關報導: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keri20030830160213
http://news.sina.com.tw/newsCenter/focusReport/13045/index.shtml
2.一個BBC關於flash mob的分析報導。
http://news.bbc.co.uk/1/hi/technology/3065685.stm

⊕∮⊙◇★☆
此種深具後現代特質的快閃活動,勢必將遭受社會的檢視與批判,國外的快閃活動可以與藝術表現、社會運動相連結,但國內呢?是否難逃片面模仿而曇花一現的流行現象宿命,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本周媒大事

1.迎接九月一日記者節,成立八年餘的台灣記者協會昨天首度提出年度報告,回顧解嚴十五年來的媒體發展,認為新聞界仍缺乏專業主體性,時常淪為「政治附庸」、「市場奴婢」、「老闆僕役」。記協在會中肯定立委蔡同榮辭去民視董座,同時點名要求立委陳文茜盡快退出主持工作。
小編短評:在競爭激烈的媒體環境裏,記者常淪為「政治附庸」、「市場奴婢」、「老闆僕役」,而這相信是當初對新聞工作滿懷理想的記者所最不樂見的。在權力交織的環境裏,記者若要免於操控,首要之務在於專業自主權意識的提升,並透過團體的力量爭取之,因它絕不會是天下掉下來的禮物。

2.東森電視台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樹森日前在首次舉行的法說會上宣示,東森將在明年第一季申請上市或上櫃,東森並許下未來五年內,每年營收要達到100億元的目標。下半年將介入台灣廣大的兒童消費性商品市場,透過幼幼台頻道衍生商品並結合東森購物台等通路,今年下半年將搶佔幼教商品市場。
小編短評:
東森說他們著眼於對「幼教市場」的興趣,並要成為華人世界的迪士尼。不過,算算目前東森幼幼台的外國節目比例,約有八成左右。這種頻道如何能成為迪士尼呢?

3.八月三十一日凌晨台北縣蘆洲市發生火警,造成13死的慘劇,沒有意外,這條新聞當然以頭條處理,一幕幕民眾自大樓攀繩躍下的畫面,不斷在觀眾面前浮現,有些逃難者一不小心掙開繩索驚險墜樓的鏡頭,更是讓人看得觸目驚心。
小編短評:
民眾因火災墜樓的悲劇畫面,活生生在觀眾眼前上演,媒體雖有馬賽克處理,但仍令人看了驚心怵目。台灣媒體一向過度強調畫面的真實呈現,而沒有考慮到受害者家屬的感受,試想,那位受災戶願意一次次地回想起令人痛心的場面呢。更甚者,電視媒體在火警後報導有關靈異事件及地理風水,造成住戶的更大恐慌,更是對受災戶的不尊重與落井下石。

4.拖延多時的民進黨立委蔡同榮請辭民視董事長一事,八月廿九日上午在民進黨秘書長張俊雄突然造訪民視懇談後,蔡同榮終於下午五時宣布請辭民視董事長,建議由副董事長田再庭接任。董事隨後公推蔡同榮為民視創辦人。
小編短評:
台灣媒體的亂象叢生,大多起因於黨政軍勢力介入媒體經營及媒體公共化程度不足。宣騰多時的立委蔡同榮退出民視董事一事,終於塵埃落定,可說是執政當局在實踐媒體改革跨出的重要一步。而之後,廣電三法立法的通過,則是政府與民間下一步應合力促成的媒體改革要務。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

當前收視率與節目品質不佳的關係(上) 張十七(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前言

  台灣的廣電產業以私營模式為主,而市場機制的運作不容國家機器插手的說法極為盛行,市場自由化的呼聲未曾稍歇。究其原因,也就是來自對前述經濟理論的信心。若消費者選擇的主權總是可以對供給產生制衡的效果,何勞管制?但是證諸當前廣電產業生態,卻不能說是健康。媒體內容或羶腥、或低俗、或促成衝突對立、或製造社會紛擾所引來的批評,所在多有。媒體內不乏自省之聲,常見交相指責、或舉辦自律研討會裝模作樣一番。其外尚有市民媒體監督組織發表報告,與主管機關爾來興起評鑑制衡之議,加上去年曾有民意調查指出媒體堪稱社會亂源(天下雜誌,2001.4),亂象斑斑可考,似乎證明消費者主權未能伸張?台灣的電視節目每當出現不當內容引起社會紛爭,事後總一片檢討聲中,總是不乏聽到將種種可笑的混亂歸罪「收視率」競爭的說法。因為電視台依賴廣告而生存,而媒體購買公司購買時段前必先參考收視率調查。於是電視台必須錙銖必較地搶收視率,並發展出各種節目方針、編排策略。

  不同於史麥塞的閱聽人商品論與加力的閱聽人勞動論,本文欲以Meehan的收視率商品論出發,要探討閱聽人的選擇如何成為收視率、收視率調查有些什麼問題、是否能代表閱聽人的收視行為。更進一步要討論,在本土(台灣)的歷史脈絡下,收視率如何左右廠商的生產,廣告主如何透過收視率影響節目生產(內容、流程編排),與節目生產者如何針對收視率作調整,最後的目標是回答為何閱聽人透過收視率表達其需求,廠商也據之調整生產,而廣電生態卻仍為人所詬病的原因。

一.收視率引起的爭議-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競爭白熱化。

台灣的電視台,從規畫之初就採特殊的「公辦商營」體制。雖然經營受到威權政體的強力介入,但電視台的營運基礎向來依靠廣告的支持,因此爭取廣告的壓力也左右營運的方向。這兩種力量時有衝突,特別是國民黨政權在文化政策上刻意壓制台灣本土意識,若電視台一味訴求大眾口味(台籍居民較多),便招來官方的批評,甚而導致傳播政策更張(程宗明,2002)。但電視台間的競爭並未稍緩,比如華視大量播出方言節目與藥品廣告,並實行「廣告節目化」與「節目外包」政策,引起台視、中視起而效尤,使得電視節目與廣告品質日趨低落(李瞻,1984: 136-137)。雖然如此,其時收視率並未起激化競爭作用,原因有二,一是隨著經濟成長,須要在電視上招攬顧客的廣告主增加,但廣告播出時間壟斷在三台手裡,在需求陡增而供給不變的賣方市場中,收視率的計較意義不大。二是當時的收視率調查不具公信力,紅木的日記式調查與潤利的電話調查,較不精確。電視台與廣告主都只用於「參考」,業界對收視率的使用並不普遍。於是廣告時段的交易,多半未有明確的規範,收視率的高低並不會完全影響電視廣告銷售行為,也沒有現在的媒體企畫可言,廣告主或代理商憑著自已的主客觀意見,甚至交情關係來安排廣告檔次(張依雯,2000:39-42)。當時就算廣告檔次數月前即以敲定,指定的播出時段卻經常被臨時抽換,電視台甚至不用事先告知。這種交易模式,可視為非正式途徑的人情式買賣。

  這樣的請形直到有線電視合法化(民國八十二年)後,有了改變。在系統方面,普及率與無線電視台相差不遠(全台訂戶達八成更多);在頻道方面,登記有案的衛星頻道經營者達一百二十餘個。此時暴增的頻道量登供了許多廣告空間,以致於有供過於求的態勢,使得原本的賣方市場倒轉為買方市場。廣告主的選擇更多樣化,而不必承擔廣告檔次被臨時抽換的風險。電視台的專職業務四處尋求廣告支持,不惜以廣告節目化的方式替廣告主包裝產品。這個時候,合宜、公正且權威的收視率調查數據,也就配合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市場應運而生。現在市場的主導者美商ACNielsen,早在八○年代初即已進入台灣市場,但直至九四年啟用採人員記錄器(people meter)的調查方式,可以更準確且即時獲知閱聽眾的收視行為,才取得業界的龍頭地位 。此時老三台過去的優勢賣家的地位不在,一度質疑收視率調查的公正性。代表為一九九九年年末,中視董視長鄭淑敏登報指責ACNielsen促成電視生態的惡質化。當時一般的頻道經營者迫於廣告主與媒體購買公司紛紛採用ACNielsen的數據,只得跟進向其購買收視資料,並加以並析使用改變節目策略。對高高低低的節目收視率表現,迭有怨言。認為箝制了製作的理念與創意。

  獨大的ACNielsen公司揭開了潘朵拉的盒子,放出「收視率」這個惡魔,竟成為眾矢之的。頻道業者不思「收視率」是激烈競爭下必然的產物,將矛頭怪罪尼爾森,於是在鄭淑敏領軍,眾多電視台業者的推動下,促使廣電基金成立第二家收視率調查單位,要「把ACNielsen趕出台灣」。在廣電基金支持下,2001年成立的「廣電人市場研究公司」引進了日本最大的收視率調查公司「VR」的技術,同樣使用人員記錄器監測統計收視率,與ACNielsen分庭抗禮。號稱作業流程透明公開,並將提供更精準公正即時的數據。且在今年(2003)下半年搶占市場的動作頻頻,不斷地游說廣告主、媒體購買公司與頻道,企圖瓜分Nielsen的市場。事實上,面對廣電人進入市場,ACNielsen一再強調其數據的正確性,並且積極增加樣本的戶數和樣本汰換的速度,以爭取客戶的信任。

  讓本土的、新的收視率調查公司的加入戰局,比較可能影響有二,一是廣告主、代理商、媒體購買公司與頻道經營者購買收視行為調查資料將更便宜;二是資料的更新與正確性在兩強競爭下比過去更佳。但說要改善現有惡性競爭的生態,恐怕很難。原因之一是現在的媒體購買習慣看CPRP,眾家電視台爭相比價的結果只是使業務更加斤斤計較於收視率的數字,使收視率的影響更為深入而不可或缺。

註一:人員記錄器的裝置成本昂貴,ACNielsen自1994年啟用至1997年共投入二億元建置。但值得注意的是,同年年底收支已能平衡 (《廣告雜誌》,Oct, 1999:53) 。可見當時的調查數據的市場極大,「銷路極佳」。

⊕∮⊙◇★☆▉▊▋▌媒 ▍來 ▍稿▍▌▋▊▉⊕∮⊙◇★☆

小女孩不吃青菜 成為背負十字架的罪人? 溫宜芳 (台北 研究生)

  8月16日週六大勝利節目中,播出一對父母因為擔心女兒不吃青菜,造成營養不均衡,而委託製作單位,共同合演一齣怪獸擄親記,並欺騙女兒只有吃青菜,是讓父親平安回來的唯一方法。

  此一節目內容沒有色情,也僅有假扮怪獸擄父時的搞笑暴力,但在家長關心女兒不吃青菜,會導致營養不均衡的愛心包裝下,父母與製作單位竟聯手合作,在小女孩毫無設防的情況下,兩隻假扮怪獸衝入原本真實平靜的家中客廳,責怪小女孩不吃青菜的行為,並以擄走父親做為懲罰的代價,讓小女孩頓時遭受與父親的分離,並成為背負十字架的罪人。

一個年幼的小孩,面對突如其來的怪獸攻擊,不僅無法立即分辨怪獸僅是假扮,而造成理解混亂的壓力;驚嚇後餘留的陰影,或許將更進一步對小女孩產生無法彌補的陰影或傷害,僅為了讓孩子吃青菜,而讓其承擔如此的風險,作為大人的父母或是製作單位,是於心何忍?

再者,不適當的因果連結,也將錯亂孩子判斷的價值觀,一個女孩不吃青菜,竟會讓父親被怪獸抓走,一個成年人尚不能理解,要一個孩童如何認知和諧?其可能的影響是,一個孩童將持久地活在無法確定的擔憂跟焦慮中,例如孩子將活在媽媽生病了,是不是因為我沒有考第一名,或爸爸生意失敗了,僅是因為我沒有把房間整理乾淨等。不敢想像其造成孩童價值觀的錯誤判斷,將對孩童的成長發展,造成怎樣的殘害?

姑且不論,本節目內容,是否與以往此類綜藝節目所呈現的真實案例內容相仿,多是事先安排的虛構真實,但其仍以真實案例為訴求,並極盡所能的真實”表演”。不管節目內容究竟是不是真的,只要觀眾相信他是真的,或許將更自然地認同甚至移轉至生活實踐,其在娛樂效果外對觀眾可能造成的影響,是我們更需關注的。

⊕∮⊙◇★☆

台灣綜藝節目為了追求收視率,誇大戲劇張力的同時,往往虛構真實,但卻以真實為訴求,此舉往往完全沒有考慮到虛構事件對當事人和觀眾可能產生的影響,尤其是對心智未臻成熟的兒童而言,媒體不當虛構與暴力更可能對當事人產生難以預估的後果,而閱聽人的拒看與發聲譴責則是抵制此種惡質節目的方式。

⊕∮⊙◇★☆▉▊▋▌媒 ▍宣 ▍傳 ▍▌▋▊▉⊕∮⊙◇★☆

1.《Watch Media》節目可以線上收聽了
播出時間:每週日上午8:00-9:00
綠色和平:FM97.3
大家如果起不來,錯過的話,可以點選以下的連結就可以線上收聽了。
http://utenti.lycos.it/deerwen/ptb/list.php?forumid=17

2. 部落格招賢聚義 傳學鬥狡兔多窟
為響應廣大讀者需求,傳學鬥在「媒體改造學社」協助下,建
立了「傳學鬥部落格」。您除了可以在這裡閱讀我們精心
編輯的電子報,更能針對各期討論的議題,發表精闢的見
解。總是科技來自於人性,行動起始於關心,歡迎關心傳播
問題的各方豪傑,到部落格的世界來,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http://twmedia.org/scstw/

3. 傳學鬥線上讀書會討論區已經架好了
大家可以到那兒討論,
這是一個傳遞理念,與人交流的地方
你可以由以下方式進入傳學鬥線上讀書會
間接走法:
http://www.benla.mymailer.com.tw
進入媒體小鋪後,點選討論區,再進入主討論區
直接走法:
http://twmedia.org/benla/bb/viewforum.php?f=17

⊕∮⊙◇★☆▉▊▋▌媒 ▍活▍ 動▍▌▋▊▉⊕∮⊙◇★☆

「反對高學費」種子培訓營 邀請你

◎主辦單位:反高學費行動聯盟、新世代青年團(http://youth.ngo.org.tw/)
◎時  間:92年09月20日 (星期六)13:00 ~~
92年09月21日(星期日)17:30
◎地  點:台北市。
外縣市需住宿者,可協助安排。成員需全程參與,無誠勿試。
◎費  用:500元(含餐費及教材工本費)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09月17日止。
◎報名方式:請寫妥:
(1)姓名(2)在學或就業單位(3)曾經參與的社團
(4)日夜聯絡電話,寄到新世代青年團(newyouthtw@yahoo.com.tw )

  不曉得你收到學雜費註冊繳費單了嗎?現在你或許在家旁的7-11就可以繳學費,然而如何湊足這筆錢,對家庭而言卻是一段漫長且煎熬的路,甚至有些人實在無法承受而放棄了。尤其是看到繳費單上的五、六位數字,而當它可能是父母兩到三個月薪水時,你以為是你的命不好嗎?你以為是你比較倒楣嗎?

  不!這些年來一系列教育市場化、商品化的政策措施,都一再使各級學校調漲學雜費。阿扁總統說教育是個人的投資與理財規劃,不肯改變高學費政策,然而相對的,當企業、財團享有學歷不斷提高的勞工以及高度競爭力的同時,卻未完整支付培養這些勞動力的教育費用,而且不斷享有各種租稅減免。這正是反高學費運動所批判的。

  自1988年以來,反高學費運動就一直持續向政府及社會大眾提出進步的訴求與建言,持續至今。今年7月份,我們前往教育部抗議高學費政策,並向阿扁總統下戰帖,要求政策辯論,提出具階級意識的課徵企業紅利稅主張。

  我們也同樣批評在野的泛藍陣營,阻擋國民黨連戰先生,抗議他的學費政策與執政黨同樣是「債留子孫」,也批評高學費政策是國民黨執政時期的產物,並要求本身就是大財團的國民黨捐出黨營事業紅利100億來補助教育。

  另外,針對少數社運界人士,企圖把反高學費運動帶往與國民黨聯盟的方向,我們也堅決批判,因為泛綠泛藍各黨派,在高學費問題上,根本就是一丘之貉!

  「不要哭,不要笑,但要理解。」要想了解你我的苦難,就從這裡開始吧!

課程內容
一、 商品,貨幣,資本與學費
二、 企業的紅利從哪裡來?
三、 從資本積累看高學費與失業問題
四、 反高學費運動:回顧與展望
五、 評泛綠、泛藍與社運的主張:批判的總結
六、 理論與實踐:如何反對高學費?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http://enews.url.com.tw/category.shtml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留言回應

你必須要 登入 才能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