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學鬥電子報第六十六期

┌──────《2001/10/05第六十六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金鐘獎講啥麼

一連串天災及大環境不景氣的影響下,九十年電視金鐘獎典禮最後在
不甚隆重的氣氛下落幕-恰與台台有獎、皆大歡喜的結果形成對比。

本屆金鐘獎的最大贏家應該是這些無線電視台了。中視囊括六個獎項
成為第一,台視、華視及公視則並列第二,甚至還有人對此評論,如
果民視預見這番情景恐怕就不會選擇退出了。相對之下,公視的表現
就顯得有些「開高走低」-入圍獎項高達三十八項,卻只獲得五個獎
;與去年公視獨得十四項大獎相較,這次的結果公視表現並不突出。

然而當以商業節目為主的電台經營模式,在今年金鐘獎獲得許多肯定
,也許不少人不禁要問,是否商業電視台製作品質以及競爭力高過於
公共電視台,而連帶質疑傳播學者提及「台視華視公共化」之必要。

民間企業的競爭力高於政府公家單位,是大部分民眾既定的印象。一
般大眾或許認為公視因為身為公家機關,勢必守著頑固陳腐的舊習,
而面對詭譎多變的市場也缺乏靈活的應變能力;而商業電視則由於必
須面對強烈的競爭,以及獲利的壓力,所以能夠靈敏的感受到觀眾市
場的口味,反而更能提供多元的內容以滿足不同層次的觀眾。

這種說法看似合理,但其實甚為可議。真正拿出節目表來比較,商業
經營下節目及品味趨同的狀況依然普遍。而當我們將僅此一家公媒體
與其他大部分商業媒體作比較,公共媒體的效率及品質依然是其他台
難以望其項背的。單純相信市場的力量,很容易讓我們做出跟陳文茜
「公開釋股」主張雷同的決斷,卻忽略了此一方式不但在結構上可能
導致財團操縱,營利的邏輯也勢必會犧牲文化及多元的需求。

而「公開釋股」一途又是否如市場派所說的那麼美好?觀察中視股票
從2000年 520的每股50元,跌至今日(2001年9月29日)的9.2元,跌幅
達81.6 %。雖說台灣股市正歷經全球性經濟不景氣、911 事件、納莉
風災之影響,但其股價跌破淨值及平均值仍有警示意義。如此看來,
不要說文化面,「公開釋股」對台華視本身,可能都不是個好解方。

不過本屆金鐘獎也有一些值得欣慰的現象。許多躍上檯面的得獎者並
非高知名度的偶像明星,並不具有票房的絕對保證,但他們都提到了
優良的製作環境對於節目的幫助-當節目的製作人、編劇、導演都能
以專業自主的眼光以及態度來製作節目,選擇適合的演員以及戲劇表
現方式,不需要太在乎商業效益而執著一定的製作公式,則演員不但
能有較好的發揮及愉快的工作經驗,最後節目成果也會得到應有的肯
定-但我們該知道,這樣的改變進步在公視出現前卻是不曾有的,而
如今的商業電視體制是否如公共電視台有回饋製作的保證呢?

金鐘獎的得獎作品不全由公視獨占鰲頭,或許標示著電視節目品質的
提昇,值得嘉許。但這是否在結構上,標示著整體製作環境有所進步
卻大有疑問。如果商業電視因為公共電視的出現體會到尊重媒體工作
者以及提供寬廣創作空間的必要,而公視則因為商業電視而明瞭如何
更貼近大眾的需求,那麼良性競爭是值得期待的,但那絕非「公開釋
股」一舉所能獲致。而對於目前公商體制嚴重不均衡的狀況,而我們
是否應該在公共媒體的推廣上有更多著墨呢?

Qur Questions:

1. 您認為什麼樣的節目是值得頒予金鐘獎的?

2. 有沒有哪一個節目是遺珠之憾?為什麼?

3. 今年金鐘獎將新聞獎項取消,而創新地增加了娛樂諧趣節目及主
持人獎;您覺得這是媒體呈現偏向軟性、大眾文化的表現嗎?而
且,金鐘獎此舉是否會對台灣的媒體生態帶來改變?

4. 今年金鐘獎辦的冷冷清清,您覺得這是因為景氣的關係,還是多
數藝人並不重視金鐘獎?不滿其審核過程?

5. 公視參加之前的金鐘獎以及之後的金鐘獎有什麼不同?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解除了政治力量不當介入之後,就可以還給媒體一個屬於公共空間的
身份,我們因此能夠有更大的權力使用媒介,這樣的說法是太過武斷
了,因為商業的因子仍然在媒體結構的每一個面向影響操縱著,而政
治和經濟卻從來不可能完全劃分開來,端視中天、勁報、中時、聯合
等媒體的產權結構,我們發現除了商業的事實之外政治力從來沒有減
弱過,只是形式有所不同罷了。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 金鐘獎的大贏家這次由無線電視台大獲全勝,不知道當初聲言因
去年頒獎不公而退出的民視高層會不會因此而很心酸。

2. 喬丹復出讓因為經濟不景氣而大受影響的NBA 又揚眉吐氣了起來
,喬丹在復出記者會上笑得開心,但明眼人可以看到他眼角的淚光,
因為巫師隊的爛戰績讓身為老闆的他賠了不少美金,只好在再度重操
就業,狠狠撈它一筆,以免無法安享晚年。

3. 文茜小妹大被國民黨推舉為台視董事,說是符合黨政軍退出三台
的理想,可是小妹卻貴居由國民黨入股的中天、勁報的高層;看來我
們的文茜姐還是別裝清純了吧!

4. 陸委會等單位不許「新浪隊」冠以臺灣名稱,各媒體都以大版面
報導,甚至有幾家報紙還把這件事用作一版頭題,看來媒體還沒有習
慣這種自欺欺人的無聊遊戲。

5. 偽鈔橫行,而且一旦發現偽鈔報警就會被收走,造成損失,而且
還要登記身分證號碼,還有可能會被視為製造偽鈔集團的嫌疑犯,難
怪央行總裁在路上發如何辨識假鈔的傳單都沒人理他,因為這些偽鈔
辨識出來了還是都會再想辦法用掉,所以不如裝傻算了。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
⊕∮⊙◇★☆

實習筆記-我眼所見的台灣廣告業
李佳盈(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歷經美國九一一事件、納莉颱風重創北台灣之後,對深受景氣影響的
台灣廣告業無異是雪上加霜。在這樣景氣低迷的情況下,廣告界的權
威、長老們不斷鼓勵從業人員要突破重圍,化危機為轉機;他們認為
大環境的不景氣,反而讓廣告從業人員把問題想的更清楚、回歸到以
消費者為本位的廣告基本面向。

這是廣告從業人員中,位居決策要角的思考邏輯。對於大部分位於廣
告金字塔低層、流動率偏高的員工而言,這波景氣寒流是失業危機或
是晉升轉機呢?還是二者皆非,是為共體時艱、凝聚組織力量的大好
時機呢?以下,筆者以一個實習生的角度出發,陳述這兩個月來在廣
告公司,我所見、所聞、所意識到的一些現象。

廣告公司的組織型態,隨著社會環境的不同,其公司經營模式會有所
更動,以達到組織的最大效能,這是資本主義商業邏輯下必然的現象
。這一年多來,台灣的政經環境都處於低迷不穩定的狀態,各行各業
大多處於不景氣、薪水緊縮的氣氛中;事實上,廣告代理業本身就是
每個行業景氣程度的最佳指標,因為廣告客戶在營運不佳或獲利減少
時,廣告費用總是首當其衝,預算大幅縮減或是遭到擱置是常有的事
情。雖說經濟不景氣衝擊著台灣的廣告業,但是,對於各種組織型態
不同的公司卻是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話說跨國廣告公司及本土的大型廣告公司所受到的衝擊是較大的;他
們在廣告預算縮水的情況下,仍必須負擔龐大的人事成本,於是在人
事任聘上他們進行所謂的瘦身計劃。我曾聽說,某家跨國廣告公司就
以減少每週上班時數、減少高職位員工的薪資收入進行人事瘦身;若
員工不接受縮時減薪的方案則要求其自動請辭。如此,一來可以減少
人事支出,另一方面也可免於支付遣散費。

除此之外,大型的廣告公司也在助理費上,大為刪減;方法多為不遞
補離職助理之空缺,此即造成留職員工業務加重的現象。此種現象在
我所實習的廣告公司並不存在,而細思其中最大因素在於小公司的員
工數少,在不景氣時員工所能創造的工作績效可能不及景氣好時但尚
能維持公司營運,對比於大公司的經營模式,傾向扁平的公司規模因
為機動性較強因此能適應這一波景氣的變動。這也打破了一般人眼中
大公司即是好公司的迷思,並提醒有意於投身廣告行業的夥伴們,慎
選其工作環境,並捍衛自身的工作權。

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則是-現今學院中的廣告教育讓廣告人自許為
「文化人」、「藝術工作者」,或是「媒體產業勞工」呢?

眾所周知,媒體在社會上扮演著為大眾傳遞訊息、溝通意見的角色,
而訊息是瞬息萬變的,因此從事媒體工作是沒有所謂準時的上下班時
間;同時媒體工作亦擔負著教育社會大眾的功能,因此社會大眾對於
媒體工作人員有著更多的知識要求、更高的道德標準;而其中讓我感
到不解的是,媒體工作者既然有這麼大的社會責任,但他們卻沒有足
夠的機會在投入職場後繼續學習以及進修,以適應隨著科技創新不斷
變動的大環境,同時媒體工作人員也非全然來自於系統式的訓練無法
給予專業的認證使社會大眾全然信任。

論及廣告這個行業,其面對的困境,比一般媒體有過之而無不及。站
在消費者的立場,雖然許多人認為廣告是社會文化的一種投射,對它
在文化領域的影響抱持著殷切期望,認為廣告可以在社會教育方面多
扮演些正面角色;但是卻有更多的消費者似乎並不信任廣告,卻又相
信有廣告的商品比沒有廣告者更有保障。換句話說,社會大眾對於廣
告具有某程度的愛恨矛盾心情,因而廣告位居媒體工作中的曖昧地帶
,那到底廣告是一種文化還是一種產業呢?其該擔負起傳遞文化的中
介分子,亦或在商言商,可不擇手段地達到產品銷售目的?我想這些
問題,是值得每一位熱愛廣告的從業人員、關心媒體工作的閱聽眾不
斷反省思考。

最末,實習的這段日子,深切體驗到參與媒體工作是必須對群眾有熱
情,需培養對社會變化的敏銳觀察力。若對群眾沒有熱情,會覺得從
事媒體工作是壓榨勞力;若對社會變化沒有觀察力,會覺得作媒體是
重度耗拮腦力。

▉▊▋▌ ▍ 媒 ▍ 工 ▍ 作 ▍ ▍ ▌▋▊▉
⊕∮⊙◇★☆

採訪立法院的趣聞
Richard(新聞工作者,依作者要求方式署名)

暑假過後,除了學生開學之外,立法院也準備開議,這不禁讓我想起
以前跑立法院的一些趣事。

跑立法院是相當辛苦的一件事,因為大報人員充足,所以可以依照各
黨團派專人駐守,而小報通常兩個人就要搞定整個立法院的新聞,如
果休會還好,要是開始審查法案,12個委員會就真的會累死人。

立法院也可以說是整個台灣社會的縮影,有原住民(巴燕達魯)、殘
障者(徐中雄)、醫生(沈富雄)、教授(賴士葆)、,還有歌手(
葉憲修),當然也有漂白的黑道以及金牛,總之立法委員的出身背景
五花八門,有什麼樣的選民,就有什麼樣的立委。

別看立法院有兩百多個立委,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叫得出超過十名立委
的名字,為什麼呢?這可能也跟媒體有關係,所以很多學者都喜歡批
評記者老是只找幾位固定的明星立委訪問,把他們捧成媒體金童,等
到我跑立法院才知道,記者們會這樣做不是沒有原因。首先,這些立
委總是能夠對於任何議題高談闊論一番,而且他們熟悉媒體的運作模
式,會滿足不同類別媒體的工作需要。另外,他們也知道要邀請專家
學者來強化自己的論點,並以此增加自己的說服力,這是因為他們需
要媒體曝光,以此增強知名度。

例如,發生九一一事件的隔天,就有博士級立委召開記者會,詳細講
解恐怖份子對於美國的影響,會中還邀請美國研究所、戰略研究所的
教授到現場發言,這當然幫了記者不少忙,不過這些僅限於都市選出
的博士立委,至於農業縣或是工業城市選出的立委當然就不會幹這種
事,因為他們的選民對這種事是沒有興趣,要選票,還不如多跑跑地
方的紅白帖比較實際。

另外,從立委的國會助理、國會辦公室也可以看出立委問政的方式及
態度。專做選民服務的立委助理一定很會交際應酬,而問政認真的立
委多數都有專業的法案助理在後面撐腰,同時會標榜是哪一方面的專
家。此外,有的立委辦公室內部的法案、預算書等文件疊得跟天花板
一樣高,這種立委助理通常很操,不過也因為如此,這些媒體金童通
常都能夠提出相當震撼的質詢證據,讓官員啞口無言。

每次大家批評某某立委是黑道、金牛時,我都會反問,到底是誰把他
們送進立法院?如果大家都知道他是黑道而還可以當選,我們就都不
得不佩服這名立委的「實力」,他們可以當選,是不是因為我們容許
黑金當道呢?

⊕∮⊙◇★☆

採訪納莉颱風新聞有感
Scott(新聞工作者,依作者要求方式署名)

怪颱納莉在大台北地區造成罕見的災害,總部設於台北市的傳媒,也
因泡水而損失慘重。許多媒體記者為求第一手迅速的災情資訊,都必
須守在消防局內,誰知道台北市一淹大水,連消防局前的道路都變成
河道,許多媒體記者被困在消防局內動彈不得,手機通訊全都斷訊,
完全得靠消防局內電話與外界取得聯繫。不過,這時的記者除了忙採
災情新聞,還得肩負一項”額外的”任務:協調消防局協助達官貴人清
理家園。

颱風大水淹沒了台北東區,勤務中心的電話從十六日深夜颱風發威起
就響個沒完,各處都有民眾求援,一直到十七日中午,勤務中心就接
到近一萬件的電話報案。這一萬件報案的背後可能就反映了有一萬多
個家庭正陷入危急,等待外界救援,而台北市所有消防隊員全都危機
總動員,東奔西跑地到處搶救人。

這個時候連「救人第一」都要來不及了,偏偏更有許多人濫用特權,
要求跑消防單位的記者,直接動用關係調橡皮艇或抽水機,到媒體主
管的家裡或是受災的媒體,例如就有某報記者接到了長官指示,要他
立刻「協調」抽水機與消防車到報老闆的家中,趕外把積水抽乾還要
負責清理淤泥。另外一報記者則是接到指示,同樣是要求去「協調」
消防局派橡皮艇接送同仁上班。當然,除了媒體高層外,其他有權有
勢的政治人物也是儘可能地動用關係,想辦法解決自己的「不方便」
,例如沒水沒電要消防車送水到家,送發電機到住處。

內湖、南港等地尚有一大堆民眾等待消防人員的救援,更有人冒著生
命危險與大水搏鬥,這些媒體高層與政治人物只不過是家中淹了水,
出入不方便,竟要求消防局提供「接送」服務,或是把消防隊當自用
免費的「清潔隊」,難道說這些人的命就比較值錢!?還是他們所謂
的要事就比那些將在傾刻間喪命的市井小民來得要緊!?

平常口口聲聲與民眾站在一起,關心民眾為己任的人,在螢光幕前擺
出一副憂心忡忡或義憤填膺的樣子,私底下卻盡幹些濫用職權盡影響
救災的事,之後又可大聲地放馬後砲,來場中央地方互批的口水戰,
或者擺出一付清高姿態批評政府救災能力不足,復原效率低落。

其實,當時在消防局跑新聞的記者心中是很掙扎也很無奈的,明知道
救難人員忙著救人,已無法抽身,卻還要厚著臉皮,頂著長官命令與
救災人員進行「交涉」,明明覺得良心過不去,卻又無法不幫這些特
權階級進行說項,甚至災後,還要作新聞來痛批政府的應變措施與救
災能力不足,對一位”小角”記者而言真是一種精神虐待與折磨。

納莉颱風後,台北市滿目瘡痍,媒體或政治人物又是一陣相互指責與
批評,只是在責罵與批評背後,可曾反省自己也變成災害幫兇!「勿
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個或許沒什麼大不了的要求,就
可能造成一條人命的枉死,或者一個家庭的破碎!

▉▊▋▌ 鬥 ▍ 陣 ▍ 俱 ▍ 樂 ▍ 部 ▍ ▌▋▊▉
⊕∮⊙◇★☆

活動轉載:◎ 敬請連署「終止戰爭,捍衛和平!」
發起團體:連結雜誌社、苦勞網 、亞太勞動快訊社

冷戰結束已經超過十年,但是世界並沒有因此進入穩定、繁榮與和平
的時代。所謂的「國際新秩序」,對於世界上的大多數人來說,並不
代表正義與和平。恰恰相反,全球的貧富差距、生態破壞、民族衝突、
貧窮飢餓等問題不斷擴大,戰火從未停歇,全世界充滿了衝突、壓迫
與危機。美國 911 事件正深刻反映了這個問題。

在 911 事件中有數千名美國平民喪生,我們表示無限的哀悼,更要嚴
厲譴責發動這項攻擊行動的任何集團或個人。這種恐怖主義的行動,
造成無辜平民的犧牲,擴大民族間的裂痕與仇恨,不但妨害正義與和
平的實現,更給國際強權發動戰爭、鞏固並擴大其支配地位的藉口,
讓它們能以戰爭緩解政治經濟危機。因此,我們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
恐怖主義!

911 事件後,美國政府不願提出任何證據,卻指控特定集團和國家為
罪犯,準備以戰爭進行報復,這充分表現了美國政府的霸權作風。我
們反對美國政府及其盟國以武力作為報復手段。因為這不會帶來正義
與和平,只會造成無辜平民的苦難,激起新的仇恨與報復,使世界局
勢更為動盪。多少年來,美國政府一直以捍衛自由、正義為名,以政
治、經濟和軍事等各種手段,在世界各地進行干涉與侵略,這正是各
國民眾反美情緒的根源!美國政府應該深刻反省自己的角色,停止
「國家恐怖主義」的行為!

※此訊息之詳細內文請至
  http://www.esouth.org/sccid/comm/20011004-1.htm 閱讀

⊕∮⊙◇★☆

投稿或訂閱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留言回應

你必須要 登入 才能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