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三百期
媒來稿
◎世界體系理論概述(上)
文\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楊博智
前言
李安、王建民的議題持續延燒,現今的世界也越來越「全球化」。然而,在全球化現象另一面,隱含的卻是國與國、地區與地區間的不平等關係。本文擬由1970年代華勒斯坦(Wallerstein)的世界體系(world-system)理論切入,該理論前承依附理論、後開媒介帝國主義之先河,成為政治經濟學在討論不平等國際分工時的重要依據。而隨著全球化的持續發展,世界體系論也在批評之下作出回應與修正。以下本文將就其中幾個重要概念以及受批評之處加以整理說明,並提出幾點問題與思考。
世界體系與核心─邊陲
在華勒斯坦的理論中,現代世界體系是「一個有著廣泛勞動分工的體系。這種分工不是功能性的…而是地理上的。…經濟任務的分佈範圍不是平均地分配在整個世界體系之中。…它擴大和合法化了這個體系之中某些群體剝削其他人勞動力的能力,也就是能得到剩餘的更大分額。(郭方等譯,1998a:522)」這樣的一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體系起源於十六世紀的歐洲,所得物分配的不均,導致一種層內有層的多層結構,在16世紀歐洲世界經濟中存在核心地區與邊陲地區的差別,在核心地區有國與國之間的區別,在國家內部有地區與階層間的區別,在某地區內有城鄉之間的區別。(郭方等譯,1998a:123)
而其中「核心」與「邊陲」為一種關係,涉及不平等的交換關係、不平等的地理關係、以及擊壟斷與自由競爭的關係。如果有兩對剩餘價值的生產者和受益者,而其中一對的受益者也將得到另一對部分的剩餘價值,這不是直接來自於第二對剩餘生產者,而是其受益者,這樣的關係即是所謂的「核心─邊陲」關係。越靠「核心」越有壟斷權,而越靠「邊陲」則有越多擠破頭的競爭,核心化與邊陲化亦形成兩極分化的局面。」(蕭新煌,1987:320-321;郭方等譯,1998c:420)
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內的普遍原則即是追求最大的資本累積,其本質上是對累積資本的酬報,這也包括個人資本,它們要比未訓練的勞動力得到更高比例的酬報,是以需要高水平技藝和較大資本額的任務保留給較高等級的地區,而世界經濟缺乏一個中央政治機制使它很難對報酬的分配不當有著加以制衡的力量。(鄭斐卿,1998:11-12;郭方等譯,1998a:523)
半邊陲
資本累積主要是透過壟斷,壟斷則轉化為核心─邊陲關係。而我們在地理上可以觀察到一些傾向核心行為的地區以及另一些傾向邊陲行為的地區。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三層式的區域分配。(郭方等譯,1998c:422) 生產行為在這些半邊陲(semi peripheral)國家裡更平均的分割。一部分表現的像是邊陲國家對核心國家的行為,而另一部分反是。(Wallerstein,1979: 97) 而核心地區國家企圖使它們成為聯繫邊陲地區的中介,剩餘利潤的傳送帶,在核心國家相互爭鬥激烈的地方,某些地區可以改善自己的相對地位。(郭方等譯,1998b:342)
變遷的可能 vs. 體系的穩固性
在世界體系之中的國家位置並非全然不變的,隨著自然條件、生產技術、以及國家政策等內外在因素的改變,一個世紀裡的外部競爭場經常在下一個世紀變成邊陲或半邊陲地區。而核心國家可以變成半邊陲地區。半邊陲地區也可以變成邊陲地區。(郭方等譯,1998a:523-524)
華勒斯坦強調「體系的穩固性」是在於,任何國家在世界體系內位置的變化,都不會使得體系本身改變。(蕭新煌,1987:313)由於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交換基礎乃是在於剩餘資源的徵收與佔有,是以不能讓所有國家都同時「發展」,此體系本身在功能上運作即是不平等的、有核心與邊陲之分的。 (Wallerstein,1974a;引述自蕭新煌,1987:313;戴曉霞,2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