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三百零一期

媒來稿

◎世界體系理論概述(下)
文\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楊博智

批評與修正

Skocpol提出世界體系模型的兩個化約,其一是將社會經濟結構化約為受到世界市場的機會與科技生產的可能性所決定;其二是將國家結構與政策化約成受到「統治階級」的利益所決定。

前者對體系基本經濟動力的解釋,完全是藉由自由經濟學家所強調的變項,而忽略了馬克思對生產關係與是於價值侵吞的基本觀點,只是將「勞力控制」視為統治階級改善市場的最佳策略而已。

後者將政治化約為追求世界市場的階級利益,藉由有關經濟條件與世界市場利益的論證,解釋國家強度的差異,卻忽略諸如歷史上原有的制度型態、來自下層階級的反抗、以及地緣政治的限制等潛在變項。一方面給予國際政治霸權決定性的角色,另一方面又剝奪了政治自主的功能,將之化約為階級市場利益的「庸俗」表現而已(蕭新煌,1987:408-410)。

紀金山(2001:89-90,92)則將之與90年代以後,Castells等人的全球化論述作比較,認為前者的「世界體系經濟」與後者「全球化經濟」間存在以下斷裂:

在體系結構上,世界經濟的主要行動者是國家單位,全球化經濟則重視區域經濟和商品鏈等超國家網絡組織或跨國公司。在經濟活動的累積與擴張上,前者著眼於實際商品在空間中貿易交換所產生的利益,後者則是著眼於透過生產要素在流動空間中的有利組合,所擴大的經濟生產勞動力剩餘價值的剝削與佔有。在位置決定機制上,前者重視整體歷史時空條件結構影響,後者強調區域所擁有之知識技術優勢。在累積分配上,前者強調地理優位性,後者強調區域經濟和產業網絡的學習與互賴機制。空間形式建構邏輯,前者以「核心─半邊陲─邊陲」之剝削與依賴關係運作,後者則強調區域經濟和產業網絡的學習與發展機制。

最後,全球化經濟透過地方空間制度與技術、策略等學習累積特殊性的關懷,可以修正過去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歷史決定論和依賴的論點,進而導出全球互賴關懷取向。

而關於「政治自主性」的問題,華勒斯坦指出,資本加為了追求最大的資本累積,會嘗試一切可能之手段,其中包括經濟、政治、甚至是文化。但在具體的情況下,你想辦法組合它們以配合當時迫切的需要。性別岐視與種族歧視是伴隨著其他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內追求最大資本累積之行為而生的現象(郭方等譯,1998c:423;Wallerstein,1990:49)。

問題與思考

總而言之,世界體系理論的核心在於「核心─邊陲」的依附與剝削關係,這種「不平等」的關係是以「資本累積」為目的、以「壟斷」為方法來達成。而針對紀金山(2001)所指出「世界體系」與「全球化經濟」的斷裂,嘗試做出以下再思考與回應:

在經濟活動的累積與擴張上,該文指出世界體系經濟以「貿易交換」作為剩餘累積的方式,全球化經濟則是一種「全球生產鏈」。然而事實上,華勒斯坦曾指出體系中「商品化」的趨勢,土地與勞力等「生產因素」逐漸被商品化,而由價格機制來重新連結(蕭新煌,1987:350)。由此觀之,當「生產要素」被作為商品而在全球範圍流通時,似乎與「全球生產鏈」沒有根本性的差別。

而整理其間的相異點,歸納兩個世界體系論在90年代以後可能的修正:
其一是國家的角色。世界體系論中的「國家」的政治力是資本家得以行程壟斷的要素之一;而「全球化經濟」則認為,生產要素可以透過去管制、科技及資訊技術,避開國家的規制。雖然「去管制」常常也就是一種「積極的國家管制」,而華氏也論及核心國家常透過「開放自由競爭」的方式以遂行其剝削,然而在跨國企業如此興盛的今日,國家與資本家的關係亦需要重新再做思考。(世界體系論中,核心國家幫助資本家加強「核心─邊陲」關係之目的在於,將邊陲的剩餘帶入國內以供其課稅。)

其二是科技的轉變,這體現在兩方面上:其一是「全球壓縮」後地理距離的消失,世界體系中,半邊陲國家─例如普魯士,由於核心(西歐)與邊陲(東歐)的地理距離,「足以提供一個半邊陲強國在中歐活動的餘地」,以成為剩餘價值的輸送帶。而在資訊科技發展下,全球壓縮後,此類型的半邊陲國何去何從,是一個值得觀察的現象;其二,全球化經濟強調技術的「學習與互賴」,是否在體系內能普遍地縮小核心與邊陲間「技術的差距」,繼而改變世界體系中的「垂直關係」,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不過,Castells也認為,全球化經濟的結構,依然是「不對稱互賴」的世界 (紀金山,2001:88) 。

Pages: 1 2 3 4 5 6

留言回應

你必須要 登入 才能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