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二九九期
- 本期內容:
- 編輯室報告:是反叛還是虛無?反思這波台客文化
- 本週媒大事
- 傳學鬥2006春季讀書會
- 媒邀稿
編輯室報告
是反叛還是虛無?反思這波台客文化
近來「台客」一詞成為熱門字眼,凡是能跟「台俗」扯上關係的,都立刻成為青少年爭相模仿效尤的對象。四月初的一場演唱會:「台客搖滾嘉年華」更是將這股台客風推向高潮。「台客」嚴然成為一種新興的流行文化。但是,「台客」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在過去是一種飽受輕視、貶抑的文化,在當下卻成為時髦的語彙?而這場嘉年華演唱會又替台客下了什麼定義?
儘管關於「台客」的定義莫衷一是,但若說到對台客的印象,恐怕不脫那種把頭髮染得五顏六色,全身上下載著金光閃閃的配件,穿著夾板拖,走路時還喀啦喀啦作響的台俗。像這樣的台客,一年前在媒體報導的版面上,多半與飆車、吸毒、開轟趴等負面新聞連結在一塊。你不會想去模仿他們,而他們也拿不到流行文化的定義權。
然從2005年年中開始,中時人間副刊、誠品好讀等藝文媒體,開始密集地再現台客議題,包括了藝人伍佰的專訪,將他拱成台客文化的代表人物。《無米樂》、《翻滾吧!男孩》等電影的介紹,試圖從社會各個階層、角度的切入,為「台客」兩個字添上新意涵,而整個文化圈也為此沸騰許久。以致於延續著2005年年底在國際會議廳舉辦的台客演唱會,伍佰更擔任四月初「台客搖嘉年華」演唱會的召集人。這一連串文化經濟的操作,不僅為出版商、唱片業者帶來豐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台客文化」的現象化,翻轉了原先設定的文化符碼,釋放藏蘊在青少年心中的反叛能量,使「台客」成為一種與主流文化抗爭的標誌。
姑不論這波由文化菁英發起的「台客瘋」是在爭奪詮釋、重新定義台客,還是流行文化工業在收編新的消費族群。解析這股台客風潮,可以「去中心化」的概念來看。
早年國府遷台後,為了鞏固統治政權的合理正當性,宣稱自己是中華文化的唯一正統代表。而台灣作為中華文化的復興基地,在意識型態上必須全然接受國民黨政權的大中國思想。故而,諸如「國語優先政策」、「中華文化復興運動」,都是一種由上而下的中央廚房式文化。但對於台灣原有的在地文學、音樂卻採取一種打壓的政策。例如賴和文集、東方白的大河小說、鄧雨賢的歌謠在學校教育中被全然的忽略。文化上的高壓政策,使得地方與中央的距離拉開了。台北,作為國民政府的根據地,它不只是政治、經濟的城市,更是主導流行文化的符號城市。台北,是代表一切中心流行的符碼。「中央/都會/時尚」,也就對應著「地方/鄉下/老土」的語言。
當藝文菁英發起這波的「文化復興運動」時,它其實反映了某種文化上失根的焦慮感與抗拒感。例如,要喚起兒時記憶時,提到的絕對是看「小本」,而不是看三民主義課本。而當這股能量轉移到對「台客」的詮釋上時,越是「俗擱有力」,才越能對抗中央的流行品味。也就是說,這波的台客風,就是一種摒除中央領導思想的「去中心化」運動。
可是,聰明的商人總能捉住流行風向的變化。當「邊緣」以新的抗爭手法挑戰「中央」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它們也納入麾下,成為中央的一份子。當一系列的懷舊商品出現在7-11的商品架上,當伍佰帶領著全場觀眾高喊:「我是台客」時,我們不禁要思索,這究竟是反抗還是虛無?到頭來,所有的反抗也不過就是場商業活動。
Our Questions:
1.你如何觀察這波的台客文化?試著提出你的觀點與看法。
2.如果要請你定義台客文化的核心精神,你覺得那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