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要談「道德」,先給我「自由」
⊕∮⊙◇★☆⊕∮⊙◇★☆⊕∮⊙◇★☆⊕∮⊙◇★☆⊕∮⊙◇★☆⊕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要談「道德」,先給我「自由」
∮本周媒大事
∮傳學鬥論壇
自由市場的競爭,是問題(problems),還是解決方案(solutions)?
張時健〈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ms10800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scs
http://tw.letter.yahoo.com/Social/scs.left/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schlafen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2002/4/28第九十五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要談「道德」,先給我「自由」
美國聯邦貿易代表署於四月二日公布的《二○○二年各國貿易障礙報告
書》中,批評台灣的政府部門和大企業使用非法軟體的情形氾濫。並指
由於台灣保護不力,美商去年一年在台灣「可能」損失了三億三千三百
萬美元(逾新台幣一百一十六億元)。因此政府為了有效打擊侵害智慧
財產權案件避免美方三○一條款報復,法務部將從五月一日起發動大規
模的掃蕩非法軟體行動,查緝目標則鎖定非法盜用電腦軟體的企業界公
司行號及學術網路。
這幾乎是年年都會重演的戲碼。主流觀點老是將其定位為單純的經濟貿
易問題,但稍有見識的人皆知事情並沒那麼簡單。歷來有關智慧財產權
在本地的發展,一直是將美國霸權與台灣之依附性格展露無遺的舞台,
此次當然也不例外。以發動的時機來看,法務部會挑在五月動手,其來
有自。
報載政府部門近來全力爭取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這項工作目前
除在行政院下設「參與國際經貿事務策略小組」,總統府更透過國安會
方面進行統合,制訂推動策略。而隸屬於美國政府的國際貿易委員會(I
TC)訂五月派員來台,將實際考察洽簽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供其高層
決策參考。因此,選擇五月一日作為掃蕩非法軟體的衝鋒發起線,理由
當然是政府為趕在美國際貿易委員會人員抵台之前,針對美國對台灣貿
易障礙的不滿,提出令其滿意之完整回應的時間壓力考量。換言之,法
務部近日發動強力掃蕩非法軟體的工作乃是為了讓美國感受到台灣改善
貿易障礙的「誠意」表現。
然而有趣的是,即便我們不站在世界體系的角度,而由主流觀點論事,
事情仍不會那麼簡單。主流觀點向來從兩個角度切入智慧財產權議題:
一是供需關係;一是道德訴求。二者互為表裡,前者主張自由市場調節
的功能,後者則強調對私人財產的不尊重乃是一剽竊、犯罪的行為。其
結論便是:嫌貴就不要買,要使用就請付費。過去成大MP3事件如此,
唱片業反盜版如此,今日掃蕩非法軟體亦如此。
但電腦軟體的發展從一開始就不是如此。早期視窗軟體在推廣中便出現
過所謂一元軟體的促銷手段,其理安在?資本家在商言商,自不可能做
虧本生意,其目的當然放眼於軟體使用人口的養成。去年G8會議中,先
進國家意欲貸款給第三世界國家以協助其建立電子網路、通訊系統,其
背後顯現的亦是相同邏輯:藉由使用人口的培養,以建立長期的依賴關
係,日後市場之利益自然源源不絕。然先不論此條通往市場之大道明為
各方之力所建,其利潤何由廠商獨攬之因,更重要的是,除此大道外,
我們有無其他選擇?在軟體帝國的壟斷下,答案顯而易見。
今日軟體帝國已經開始向幫它造路的人們收取過路費了。當僅是法務部
一個部會,若嚴格要求全部使用合法授權的電腦軟體,便需約十億元的
預算時,未來學校單位為此所需要付出的費用亦不難想像。鑑於羊毛出
在羊身上的道理,將此成本轉嫁至學費,進而由學生承擔,亦是想當然
耳的結果。醉心於主流經濟學之論者,當你們接櫫道德大旗時,請睜大
眼睛注意市場中別無選擇的壟斷情況。要談道德之前,我們至少要有不
繳學費給微軟的自由。
Qur Questions:
1.什麼是「自由市場」?有所謂「自由市場」的存在嗎?
2.什麼是「反托拉斯」?為什麼要有「反托拉斯」法的存在?
3.美商去年一年在台灣「可能」損失了三億三千三百萬美元,為什麼?
4.在台灣網際網路的發展過程中,其主導力量為何?
⊕∮⊙◇★☆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金鐘獎落幕了,檢討整個從報名、入圍名單及最後得獎的過程,也不曉
得是不是因主辦單位「顧人怨」還是政策出了紕漏? 搞得一些民營電台
竟紛紛表態不參與報名,其中還爆發出某些節目在入圍後幾天就宣佈停播
的消息。 這些民營電台也真難伺服,得獎與否本來就在其次,重要精神
應該在鼓勵製播「優良節目」的立意,老闆不給面子,底下認真的員工那
敢擅自報名。
2.最近聽說,比爾先生對台灣企業使用他們家軟體大有意見:尊重智慧財
產權,就應該每台電腦都使用正版版權。 比爾先生大概不知道什麼叫「民
間疾苦」吧?台灣這幾年景氣差得不得了,偏偏一套軟體又賣得這麼貴,
每台都要有版權,這麼一買下來還得了呀!果然,我們和西方國家不只在
語言上有隔閡,連認知差異也頗大!
3.可能也因為看不下我們的綜藝節目品質被一群小孩子亂搞,昔日影劇圈
大哥級人物張菲決定重出江湖。 不過真正理由應該是,連徐乃麟、胡瓜都
發展到對岸了,再不出來「卡位」,恐怕再過些日子觀眾連他姓什麼都忘
了…
4.「李敖又出走!」看來這位大哥的八字真的夠硬,而且還與國民黨對衝。
先是周荃的真相電視台,然後是國民黨為大股東的中天,現在又到了與國
民黨關係良好的東森。 李敖大哥大還真是「凡走過,必※※…」!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論▍壇 ▌ ▋▊▉
⊕∮⊙◇★☆
自由市場的競爭,是問題(problems),還是解決方案(solutions)?
張時健〈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天下雜誌今年四月號以一個「弱智媒體」的專題,痛批台灣的媒體產業是社
會紛爭的亂源,電視節目為該專題針貶的焦點。據調查,在台灣有超過九成
五的民眾天天收看電視、平均每人每天花2.5個小時在電視觀賞上,而有73%
的人每週花在電視上的時間最多、遠超過第二名的報紙(14%)。有81%的人認
為,電視對於社會產生的影響力、渲染力最大(認為報紙影響力最大的人只
有5%,居此項調查之次)。足見電視深入消費者生活的程度之高,影響程度
之深,遠大於其它媒體。
電視既然與我們長相左右,我們又是怎麼評價這些電視節目?天下雜誌的調
查指出,台灣人民對於媒體不信任度達37%,高於信任度22%。而調查人民心
目中,應對台灣的亂象負責的罪魁為何。結果媒體高居排名第二,僅次於政
府,高於立法院。有許多人看完電視新聞後心生焦慮、不安,認為前途晦暗
;將近70%的人覺得若此新聞品質不改善,將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這些調
查結果顯示我們用了這麼多時間消費電視節目,但對其表現極不滿意。如果
傳播理論說的對,媒體具有監督政府運作、發揮社會整合的功能,則小小台
灣擁有八個全職的新聞頻道,理應監督出一個廉能的政府、整合出一個和樂
的社會。可是事與願違,天下雜誌的調查結果,顯然不是這麼一回事。
過去老三台獨占電視市場,黨國不分的政治力直深入節目操作與宣傳,莫說
黨外人士、 一般大眾也深不以為然。十年前民間發起的黨政軍三退電視運
動,於今幾盡全功。雖然無線三台的改革現狀並未盡如訴求,但是自由主義
理念所及,影響國家在制定媒介管理法令時,縮手縮腳。於今市場力量全面
取代國家管制,左右廣電媒介的運作。台灣的廣電產業市場可說是全球最「
自由」之處,但是政府力量的排除,並沒有讓市民社會因而抬頭。相反的,
不同過往,我們雖不用再抱怨三台政令宣導式的新聞報導、一言堂的節目內
容,但是將近百台的電視頻道給我們的卻是普遍差勁的節目品質。
進一步言,就當初黨政軍三退的理想上來看,國家力量的退位所形成的自由
競爭,能夠讓市場自動調節不同的需要,滿足不同的聲音:適者生存,不適
者被市場選擇機制淘汰;而適與不適,是經營者與消費者兩邊理性選擇的結
果。長期來看,理性選擇終究能汰劣留良,一時的市場失序只是「狀況外」
。加上電波稀有性的考量隨著線纜、頻道壓縮技術的進步,內容載具(conte
nt carrier)的限制不再,因此市場放任主義的理想,進一步因科技的成熟更
加接近,讓各種形式的節目可以「自由呈現」。但是於今問題在於,為什麼
在國家管制寬鬆、產業內競爭激烈、頻道供給不成問題的市場結構中,民眾
對電視媒體的惡質表現卻大表不滿?事實上,就閱聽人而言,他不只關心消
費的選擇,也關心消費的品質。也就是說,即令各種形式的意見、節目於物
質基礎上並不缺表達的空間,但我們消費的內容,卻令人不敢恭維。這種結
果,是廣電產業運作讓市場力量接手控制,導致放任競爭帶來的惡果。
為什麼說媒介產業的競爭有可能帶來壞處?就生產面來看,天下雜誌點出一
個可能的答案:過多的頻道稀釋了每一個經營者所能分配到的市場資源,反
應在節目製作上的就是製作經費的拮据和勞動力的不當運用。所以我們可以
在八個不同的新聞頻道,看到幾乎相同的新聞:八卦血腥社會新聞、淺層的
政客訪談、言不及義的記者描述。因為製作經費有限、記者訓練不足,所以
生產出來的自然是廉價劣質的產品。
以市場力量的信仰者而言,上述的劣質產品並不會造成問題,因為自然會受
到消費者的唾棄而被淘汰。但是這種講法的前提是消費者具理性思辨的能力
。於是我們要問,消費者理性嗎?李四端曾無奈指出,新聞台只要一改膻色
腥的報導方式,收視率馬上跌到不能看的程度;但是從天下雜誌的報導來看
,閱聽人最厭惡的就是這一類的報導。嘿,感到矛盾嗎?這樣矛盾的消費者
,顯然不怎麼理性,因此我們很難去聲稱,消費者的力量可以調整惡質的生
態。閱聽人理性填答調查問卷,和非理性收視習慣間,有很大落差,而電視
台和廣告主,在乎的是後者,操弄的也是後者。
另外,就英國廣電產業變革的經驗來看,商業電視台間競爭程度的加強,讓
廣告商主導節目的運作的力量變大,同樣導致節目品質江河日下。其原因可
能在,媒體提供的廣告版面/時段愈多,愈能讓廣告商予取予求,挑選「合
適」的節目播放廣告。那些被認定為「不合適」的節目因此難以生存。何謂
「不合適」的節目?在過度競爭的結構中,就是生產成本過高,消費的族群
太少(或消費的族群不具消費力)的節目,如原住民報導。因為過多的節目生
產者分食有限的廣告資源,因此經營者對廣告主的議價力低,對生產資源的
控制心有餘而力不足。加上目前媒體購買公司的力量日漸擴大(如香港傳力)
,精確的調查收視群的技術日漸成熟,結果使媒介經營者的力量愈來愈渺小
。這些趨勢均使生產資源的分配愈來愈不公平。
所以說,所謂國家力量全面退位的說法,不僅沒有保障資本的利益,對消費
的收視者也沒有好處。新古典經濟論於媒介市場的適用性,似有可議之處。
準此,商業體制下的過度競爭導致的資源分配不均,必須解決。於今於此,
競爭是問題的根本,而不是問題的答案。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ms10800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aillist_id=scs
http://tw.letter.yahoo.com/Social/scs.left/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schlafen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