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周四, 三月 26th, 2020

疫情蔓延下,为新闻工作者鼓掌和加油/魏玓

 

肺炎疫情趋势尚未明朗,不过这段时间以来,台湾防疫团队和医疗人员的表现,有目共睹,舆论也多所肯定。我想这是毫无疑问的。尤其是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没有公开曝光,我们大多不晓得他们的面容,但我想全体台湾人民都会感念他们在高风险环境下,为国人的健康安全的无私付出。

锦上添花就到此为止。

在这一片感恩声中,我倒是想特别向所有的新闻工作者致上敬意和鼓励,他们是这波防疫之中,值得我们感谢但最被忽略的群体之一。

武汉肺炎疫情蔓延的现在,全国齐心防疫,疫情资讯的流通与新闻也更显重要。

武汉肺炎疫情蔓延的现在,全国齐心防疫,疫情资讯的流通与新闻也更显重要。

当然这里有两个前提要说,过去二十年来,台湾媒体新闻品质大体上是在下降,一般公众对新闻记者的观感大多不佳,批评多赞誉少,确实其来有自。其次,这次疫情的报导,耸动、臆测、偏颇、歧视弱势等老毛病,依然可以在很多媒体的新闻上看到,特别是沉疴已久的有线电视新闻台,以及部分网路新闻媒体。

 

不过这些都不能抹煞一个事实,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优质的新闻和资讯,而正是这群新闻工作者努力贡献的。

 

我们每次看疾控中心的直播,关心最新疫情发展,焦点总是在政府官员,甚至也有人注意到部长身后的手语翻译员(他们当然值得我们的感谢!),但是大部分人大概很少注意到台下的那群记者们。

 

老实说,他们也都是在高风险环境中工作。记者原本就是必须频繁接触各种人事物的职业,即便是不在疫情相关路线的记者,或者负责路线多少可以改由远距进行的记者,还有一大群编译和编辑们,也因为疫情的关系,新闻压力变得比平常更大,抵抗力当然也就有可能下降(就算是我们觉得过于耸动夸大的媒体,他们的记者也是一样辛劳,毕竟整体媒体问题的责任不能全归给个别记者)。

 

另一方面,全民防疫总动员,政府的各种措施都需要人民的配合,在这种气氛下,原本新闻媒体的监督功能,有时竟显得“不合时宜”。据我所知,防疫的记者会场合,无论是公开或私下,都有记者的提问被政府官员以专业或公益为理由驳回。如果新闻中对防疫措施有所质疑或批判,也常常因此免不了招来“网友”的反对,认为这些记者或媒体不懂共体时艰,“不够专业”的批评老调也就不假思索地再次用上(当然,我们相信确实一定会有不够专业的记者,但不能一竿子打翻另外更多专业认真的记者)。

 

让我举个例子。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发生福克兰群岛战争,双方交战火热之际,英国柴契尔政府与英国广播协会BBC也出现了内部矛盾。由于BBC自己能够对战争状况与事实进行采访和查证,有时报导内容与政府公布不同,甚至连死伤人数都有出入;这让英国政府非常不爽,认为国家正在进行战争,媒体竟然和政府不同调,因此多方为难BBC。但是BBC仍坚持报导事实,并对政府进行监督和该有的批评。战争结束了,英国名义上是打胜了,但BBC赢得公众更实质的信任和支持。

 

福克兰战争期间,BBC的报导和英国政府公布的官方资讯不同调,因此受到多方为难,但是BBC仍坚持报导事实。

福克兰战争期间,BBC的报导和英国政府公布的官方资讯不同调,因此受到多方为难,但是BBC仍坚持报导事实。

 

媒体要这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知易行难。另一方面,英国媒体生态脉络与我们大不相同,军事战争和防疫战争也不能完全比拟。况且,我们都能够接受,当前的病毒是新的,疫情也是新的,很多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做法必须弹性调整,但这都不能改变一个民主国家的重要原则:没有完全不出错、也没有完全不需要监督的政府,而这个艰难的任务只能交给新闻工作者。唯有尽责的新闻媒体,我们的防疫工作才会做得更好。

 

让我们一起向也在为防疫尽力扮演好自己角色的新闻工作者们说声:“你们也辛苦了,加油!”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魏 玓
媒体改造学社、《共志》编辑委员会成员。最近研究关注的焦点是脸书的政治经济学、台湾新闻媒体的发展史,以及捷运和高铁的文化研究。写评论和做研究都有拖延的坏习惯,但前者通常字数过多,后者却是过少。目前任教于交通大学传播与科技学系,经常移动于台北新竹之间。
Displaying 2 Comments
Have Your Say
  1. […] 本文2020/3/26首刊于CMR媒体改造学社,获作者及网站同意转载。 […]

  2. 无名氏 说道:

    不能再同意更多了:“民主国家的重要原则:没有完全不出错、也没有完全不需要监督的政府”。
    我们更看到拿所有纳税义务人的钱,假防疫补助之名,行讨好特地族群,期约选票之实的政府。

留言回应

XHTML: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三 = 8